①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心理学电影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的学科,而好的心理学电影给人留下的探讨是更真实的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普通大众对心理学的热衷也开始变得高涨起来。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电影给大家,希望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心理学方面的电影也可以留在评论区。
1.首推《雨人》,即使这部电影过去了三十年,但现在看来仍觉得不过时,对自闭症患者的了解,但是最打动人的还是兄弟手足之情。
5.爱德华大夫这部片子传承了希区柯克影片的一贯风格,结构巧妙,情节跌宕起伏,结尾出人意料,其中又不乏黑色幽默式的场面。当然更出色的是把心理与悬疑结合,探讨心理学中的犯罪情节,可谓开先河的创世之作,影响深远。
② 西班牙电影《致命邂逅》的女主角
电影《致命的邂逅》只找到一部2000年意大利和法国合拍的电影,并没有找到西班牙的电影……当然还有个叫《致命邂逅》的中国电视剧。
电影《致命的邂逅》女主角为莫妮卡·贝鲁奇Monica Bellucci饰演的罗娜Laura
莫妮卡·贝鲁奇Monica Bellucci
③ 尼古拉斯凯奇和梅格莱恩的档案
姓名:尼古拉斯-凯奇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4.01.07
英文名:Nicolas Cage
星座:摩羯座
血型:
嗜好:
身高:183cm
国籍:美国
人物简介:尼古拉斯·凯奇 (Nicholas Cage)
具意大利血统
学历:通过美国G.E.D测验念比佛利高中高二即辍学,之后在美国艺术剧院学演戏
尼古拉斯凯奇本姓科波拉,是以《教父》和《现代启示录》等片闻名于世的大导演科波拉的侄子。18岁那年,他在影片《开放的美国学府》中获得了一个角色,次年他又参加了影片《山谷女郎》和《斗鱼》的演出,其中《斗鱼》由凯奇的叔叔科波拉执导。电影世家为尼古拉斯从影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很多压力。“这个名字带给我的包袱太大了,我要证明我不靠这个姓也可以在这一行出人头地”。尼古拉斯在这一年将姓改为凯奇,以纪念他最喜欢的漫画主角。
尼古拉斯凯奇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这一点。1990年,尼古拉斯凯奇在《我心狂野》片尾身着蛇皮夹克站在滚滚车流之上,演唱猫王名曲“LoveMeTender”成了电影史上的一个经典场面。
1995 年,他更凭借《离开拉斯维加斯》一举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为一个好的角色,我可以将我的灵魂投入进去!”《勇闯夺命岛》使凯奇在一夜之间就成了好莱坞又一位炙手可热的动作片明星,此后的《变脸》、《空中监狱》精彩依旧。《蛇眼》与《8厘米》虽然不太成功,但凯奇的感觉依然出色。
“成熟之酷”放在尼古拉斯凯奇身上很是合适,狂放不羁的外表和坚毅的内心是他给人们的感觉。选择HUGO BOSS作为着装,凯奇的形象一直为人推崇。
从学生时代,他就在自己拍摄的几部影片中扮演主角。当他在牛津攻读英语的时候,22岁的格兰特已经作为演员初获得成功。毕业后他在一家保留剧目轮演的剧场工作,在不断的表演中奠定了自己的风格。27岁时《商人》一片使他获得1987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演员奖。星座:摩羯座
想合作的导演:昆汀泰伦狄诺(黑色追缉令)
想演的角色:教父中的吉米坎Jimmy Caan、吸血鬼德古拉Dracula
想做的事:自己打造一部车子、开音乐公司、开漫画公司
喜欢的收集:漫画书、古典火车
喜欢的文学名著:俄国作家杜思妥也夫斯基之《卡拉玛助夫兄弟们》
喜欢的文学角色:吸血鬼德古拉Dracula
欣赏的艺术品:琉璃、意大利车(会移动的雕塑品)
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母亲、妻子、前女友(儿子Weston的妈妈)
偶像:劳勃狄尼诺、马龙白兰度、克林伊斯威特
家人:父亲 旧金山大学比较文学教授 母亲 舞蹈家
叔父 《教父》导演 祖父 NBC首席吹笛手
妻子:Patricia Arquette演员
儿子:Weston,与前演员女友Kristina Fulton所生;继子:Enzo,为妻子与前男友所生
车子:林宝基尼1994年黑色、林宝基尼1971Miura SVJ、法拉利、雪佛兰1967银灰色
尼古拉斯凯奇1964年1月7日出生于美国加州,本姓科波拉,是以《教父》和《现代启示录》等片闻名于世的大导演科波拉的侄子。作为科波拉 家族的一员,他从小就在充满音乐与书籍的环境中长大,并养成了喜欢观察的习惯。在尼古拉斯十八岁那年,他在影片《开放的美国学府》中 获得了一个角色,这是他从影的首部作品。“电影世家”的名号的确为尼古拉斯从影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次年他又参加与了影片《山谷女郎 》和《斗鱼》的演出。《斗鱼》是由凯奇的叔叔科波拉执导的影片。但同样,尼古拉斯这个姓氏也给他带来了很多压力。“尼古拉斯科波拉这个 名字其实带给我很多困扰。我没有办法象平常人一样去参加试镜,这个名字带给我的包袱太大了。所有的家庭成员对于我改名换姓的举动感到 很难过,也颇不以为然,可是我要证明我不靠这个姓也可以在这一行出人头地”。尼古拉斯在这一年将姓改为凯奇,以纪念他最喜欢的漫画主角 。
尼古拉斯·凯奇 Nicolas Cage 电影年表
# 恶灵骑士 Ghost Rider (2007)
# 异教徒 The Wicker Man (2006)
# 世贸中心 World Trade Center (2006)
# 别惹蚂蚁/蚂蚁欺负者 The Ant Bully (2006)
# The Dresden Files (2006)
# Time Share (2006)
# 天气预报员 The Weather Man (2005)
# 战争之王 Lord of War (2005)
# Tsunami Aid: A Concert of Hope (2005)
# 国家财宝/惊天夺宝 National Treasure (2004)
# John Travolta: The Inside Story (2004)
# 101 Biggest Celebrity Oops (2004)
# Tricks of the Trade: Making 'Matchstick Men' (2004)
# 命运之土 Land of Destiny (2004)
# 火柴男人 Matchstick Men (2003)
# 大卫·戈尔的一生/命悬一线 The Life of David Gale (2003)
# Intimate Portrait: Vanessa Marcil (2003)
# Lisa Marie Presley: The E! True Hollywood Story (2003)
# A&E Biography: John Travolta (2003)
# The Code Talkers: A Secret Code of Honor (2003)
# End of the Century (2003)
# 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 The 75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2003)
# 桑尼/宝贝 Sonny (2002)
# 改编剧本/兰花窃贼 Adaptation. (2002)
# 追风战士 Windtalkers (2002)
# Hollywood Salutes Nicolas Cage: An American Cinematheque Tribute (2002)
# 2002 MTV Movie Awards (2002)
# 柯莱利上尉的曼陀林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2001)
# Italian Soldiers (2001)
# 2001 ABC World Stunt Awards (2001)
# Christmas Carol: The Movie (2001)
# 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 The 73rd Annual Academy Awards (2001)
# 吸血惊情/我和僵尸有份合约 Shadow of the Vampire (2000)
# 居家男人/住家男人 The Family Man (2000)
# 急速60秒/惊天动地60秒 Gone in Sixty Seconds (2000)
# Welcome to Hollywood (2000)
# 2000 Blockbuster Entertainment Awards (2000)
# 2000年MTV电影颁奖典礼 2000 MTV Movie Awards (2000)
# 替代情人/穿梭鬼门关/穿梭阴阳界/午夜速杀 Bringing Out the Dead (1999)
# 八厘米 8MM (1999)
# 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 The 71st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9)
# Intimate Portrait: Laura Dern (1999)
# 蛇眼 Snake Eyes (1998)
# 天使之城 City of Angels (1998)
# Junket Whore (1998)
# 变脸/夺面双雄 Face/Off (1997)
# 空中监狱/惊天动地/罪犯的空中之旅/空中囚犯 Con Air (1997)
# 第69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 69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The (1997)
# 勇闯夺命岛/绝地任务/石破天惊 Rock, The (1996)
#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Salute to Clint Eastwood, The (1996)
# 死亡之吻/致命布局 Kiss of Death (1995)
# 远离赌城/两颗绝望的心/离开拉斯维加斯 Leaving Las Vegas (1995)
# 世纪电影 Century of Cinema, A (1994)
# 第一夫人的保镖/斗气保镖/保护泰丝 Guarding Tess (1994)
# 倾城佳话/爱在纽约/你也可能碰上的事 It Could Happen to You (1994)
# 天堂有难 Trapped in Paradise (1994)
# 黑白追缉令 Amos & Andrew (1993)
# 超级赌徒/连环计中计 Deadfall (1993)
# 拉斯维加斯的蜜月旅行/今夜你寂寞吗?/拉斯韦加斯蜜月 Honeymoon in Vegas (1992)
# 西部红石镇/乌龙杀手/红岩西区 Red Rock West (1992)
# 情挑野玫瑰/禁忌情缘 Zandalee (1991)
# 火鸟出击 Fire Birds (1990)
# Instrial Symphony No. 1: The Dream of the Broken Hearted (1990)
# Tempo di uccidere (1990)
# 我心狂野 Wild at Heart (1990)
# 吸血鬼之吻/衰鬼爱人/吸血热吻 Vampire's Kiss (1989)
# Never on Tuesday (1988)
# 月色撩人/发晕 Moonstruck (1987)
# 抚养亚历桑那/宝贝梦惊魂 Raising Arizona (1987)
# Boy in Blue, The (1986)
# 佩姬苏要出嫁/时光倒流未嫁时/帕姬·苏结婚了 Peggy Sue Got Married (1986)
# 鸟人 Birdy (1984)
# 棉花俱乐部 Cotton Club, The (1984)
# 爱的召集令/情场新丁 Racing with the Moon (1984)
# 斗鱼/雷鸣小子 Rumble Fish (1983)
# 山谷女孩 Valley Girl (1983)
# 开放的美国学府/雷吉蒙特高中的夏令时/油脂妹 Fast Times at Ridgemont High (1982)
尼古拉斯-凯奇星路历程
尼古拉斯-凯奇(原名尼古拉斯-科波拉),1964年1月7日出生在美国加州的一个艺术之家,他的父亲是前旧金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奥古斯特-科波拉,他的叔叔是以《教父》和《现代启示录》等片闻名于世的大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作为科波拉家族的一员,他从小就在充满音乐与书籍的环境中长大,并对演戏、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17岁开始进入电影圈,为了不受叔叔名气的影响,改从他喜爱的作曲家约翰-凯奇的姓。
1982年,尼古拉斯初次在影坛露面,在《开放的美国学府》中扮演一个角色。次年他又出演影片《村姑》和《斗鱼》。1984年,在名片《鸟人》中,凯奇担任了主角,充分展现了他那过人演技,开始为人们所瞩目,该片1985年获得了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凯奇在该片中的表演受到了肯定,开始走向成功。在此后的几年里,他又拍了《棉花俱乐部》、《爱的召集令》、《忧郁男孩》、《佩吉苏要出嫁》、《抚养亚利桑那》、《月色撩人》等影片,在这些影片中他对不同的角色的处理都极见功力,有着不错的表现。
1988年,他在影片《吸血鬼之吻》中扮演了一位纽约雅皮士,后来变成了一个吸血鬼,该片堪称是凯奇从影以来最为“过分”的演出。1990年他又演出了《火鸟出击》和《野性难驯》。《野性难驯》有着诡异强烈的影像风格,及超现实的气氛。片尾凯奇身着蛇皮夹克站在滚滚车流之上演唱猫王名曲 “Love Me Tender”一段更成了电影史上的一个经典场面。该片1992年获第4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成了凯奇创作的转折点。
1995年对凯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他主演的《逃离拉斯维加斯》是一部成本仅有三百五十万美元的小制作影片,凯奇投入的不只是他的灵魂,他更只是收取了微薄的片酬。在这部片中凯奇获得的片酬只有他平常的十分之一!不过他那深入灵魂的表演却使他赢得了一尊金光闪闪的奥斯卡金像,这是金钱所难以估量的,该片使他成为最炙手可热的男明星。之后他转变戏路,向动作片进军。他于1996年主演的动作片《绝地任务》使他跃身成为全球国际票房巨星,证明了他的戏路相当宽广,是个货真价实的奥斯卡影帝。1997年又以《空中监狱》和《变脸》雄霸暑期票房。尼古拉斯-凯奇在一夜之间成为了好莱坞又一动作派票房巨星。
有趣的是,高大挺拔的尼古拉斯-凯奇在动作片中总是骁勇善战,上山下海、对付仇敌无所不能。不过,这位银幕英雄,从小就患有惧高症,对高处有极深的恐惧感。患有惧高症的他居然是新一代的超人,将在电影《超人5》中扮演飞天遁地的超人,实在有够讽刺。
经典代表作:
《开放的美国学府》(《Fast Time at Ridgement High》1982)
《村姑》(《Valley Girl》1983)
《斗鱼》(《Rumble Fish》1983)
《鸟人》(《Birdy》1984)
《棉花俱乐部》(《The Cotton Club》1984)
《爱的召集令》(《Racing with the Moon》1984)
《忧郁男孩》(《The Boy in Blue》1986)
《佩吉苏要出嫁》(《Peggy Sue Got Married》1986)
《抚养亚利桑那》(《Raising Arizona》1987)
《月色撩人》(《Moonstruck》1987)
《吸血鬼之吻》(《Vampire's Kiss》1988)
《火鸟出击》(《Fire Birds》1990)
《野性难驯》(《Wild at Heart》1990)
《今夜你寂寞吗》(《Honeymoon in Vegas》1992)
《西部红石镇》(《Red Rock West》1993)
《黑白追杀令》(《Amos and Andrew》1993)
《超级赌徒》(《Dead Fall》1993)
《第一夫人的保镖》(《Guarding Tess》1994)
《倾城佳话》(《It Could Happen to You》1994)
《天堂有难》(《Trapped in Paradise》1994)
《死亡之吻》(《Kiss of Death》1995)
《逃离拉斯维加斯》(《Leaving Las Vegas》1995)
《绝地任务》(《The Rock》1996)
《变脸》(《Face Off》1997)
《空中监狱》(《Con Air》1997)
《欢迎来到好莱坞》(《Welcome To Hollywood》1998)
《X情人》(《City Of Angles》1998)
《蛇眼》(《Snake Eyes》1998)
《8毫米》(《8mm》1999)
《穿梭鬼门关》(《Bringing Out the Dead》1999)
获奖记录:
1992年以影片《野性难驯》(《Wild at Heart》1990)获第4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1996年以影片《逃离拉斯维加斯》(《Leaving LasVegas》1999)获第六十八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梅格莱恩/梅格·瑞恩 Meg Ryan
出生日期:
1961年11月19日
出生地点:
Fairfield, Connecticut, USA
原名:
Margaret Mary Emily Ann Hyra
身高:
173cm
作品集
演员 cast
1 The Tortilla Curtain (2006) ..... Kyra Mossbacher
2 女人领地 In the Land of Women (2006) .....
3 The Women (2006) .....
4 Showbiz Hissy Fits (2005) ..... Herself (archive footage)
5 Tsunami Aid: A Concert of Hope (2005) ..... Herself
6 拳坛小妹大/破网而出/拳坛小妹/绳外恩情/女拳至上 Against the Ropes (2004) ..... Jackie Kallen
7 Celebrity Naked Ambition (2003) ..... Sally Albright (archive footage)
8 裸体切割 In the Cut (2003) ..... Frannie
9 101 Most Shocking Moments in Entertainment (2003) ..... Herself (archive footage)
10 关于黛布拉·温格 Searching for Debra Winger (2002) ..... Herself
11 AFI Life Achievement Award: A Tribute to Tom Hanks (2002) ..... Herself
12 美利坚向英雄致敬 America: A Tribute to Heroes (2001) ..... Herself
13 The Concert for New York City (2001) ..... Herself
14 隔世情缘 Kate & Leopold (2001) ..... Kate McKay
15 挂线未了情 Hanging Up (2000) ..... Eve Mozell Marks
16 The Making of 'Hanging Up' (2000) ..... Herself
17 2000 Blockbuster Entertainment Awards (2000) ..... Herself
18 生活的证据 Proof of Life (2000) ..... Alice Bowman
19 How Harry Met Sally... (2000) ..... Herself
20 The 70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8) ..... Herself - Presenter: Best Art Direction-Set Decoration
21 浮世男女 Hurlyburly (1998) ..... Bonnie
22 电子情书 You've Got Mail (1998) ..... Kathleen Kelly
23 天使之城 City of Angels (1998) ..... Maggie Rice
24 Making Angels (1998) ..... Herself
25 The 69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1997) ..... Herself (uncredited)
26 不知不觉爱上你 Addicted to Love (1997) ..... Maggie
27 安娜斯塔西娅 Anastasia (1997) ..... Anya/Anastasia Nicholaevna Romanov
28 生死豪情 Courage Under Fire (1996) ..... Captain Karen Emma Walden
29 情定巴黎 French Kiss (1995) ..... Kate
30 浮华暂借问 Restoration (1995) ..... Katharine
31 当男人爱上女人 When a Man Loves a Woman (1994) ..... Alice Green
32 爱神有约 I.Q. (1994) ..... Catherine Boyd
33 A Century of Cinema (1994) ..... Herself
34 西雅图夜未眠 Sleepless in Seattle (1993) ..... Annie Reed
35 无情大地有情天 Flesh and Bone (1993) ..... Kay Davies
36 神魂颠倒第六感 Prelude to a Kiss (1992) ..... Rita Boyle
37 门 The Doors (1991) ..... Pamela Courson
38 "Captain Planet and the Planeteers" (1990) ..... Dr. Blight (1990-1991) (voice)
39 跳火山的人 Joe Versus the Volcano (1990) ..... DeDe/Angelica Graynamore/Patricia Graynamore
40 当哈利碰上莎莉 When Harry Met Sally... (1989) ..... Sally Albright
41 D.O.A. (1988) ..... Sydney Fuller
42 龙虎先锋 The Presidio (1988) ..... Donna Caldwell
43 怀梦之邦 Promised Land (1987) ..... Bev
44 惊异大奇航 Innerspace (1987) ..... Lydia Maxwell
45 Armed and Dangerous (1986) ..... Maggie Cavanaugh
46 壮志凌云 Top Gun (1986) ..... Carole Bradshaw
47 "Wildside" (1985) ..... Cally Oaks (1985)
48 魂飞魄散 Amityville 3-D (1983) ..... Lisa
49 Amy and the Angel (1982) ..... Denise
50 "One of the Boys" (1982) ..... Jane (1982)
51 琼楼旧梦话当年 Rich and Famous (1981) ..... Debby, 18 Years
52 "As the World Turns" (1956) ..... Betsy Stewart Montgomery Andropoulos #6 (1982-1984)
制片 procer
1 终极刺客 Desert Saints (2002) ..... procer
2 缘分没法挡 The Wedding Planner (2001) ..... executive procer
3 迷失的灵魂 Lost Souls (2000) ..... procer
4 Northern Lights (1997) ..... executive procer
5 情定巴黎 French Kiss (1995) ..... procer
在好莱坞,默片时代的女明星玛丽-平克馥曾享有“甜心”美誉。时至20世纪末,同样以浪漫喜剧见长的梅格-瑞恩其“甜度”早已超过了老前辈。这位金发碧眼的女演员以她塑造的众多可亲可爱的“甜女”形象征服了亿万观众,成为名符其实的新一代“甜心影后”。
有其母,必有其女
梅格-瑞恩1961年月11月19日出生在康涅狄格州的费尔菲尔德,从小在纽约长大。十五岁时,她的妈妈苏姗为了自己的演员梦弃家而去,留下作中学教师的父亲哈里抚养四个孩子。梅格能成为一名演员,也许是受了母亲的影响,但儿时的这段记忆并不美好,她一直不能真正原谅自己的母亲。
读中学时,梅格是个品学兼优的女生,毕业后,她进了康涅狄格大学读新闻专业,由于母亲的关系,她那时就加入了“演员同业工会”,靠着在电视商业片中的兼职表演,来支付自己的学费。其间,梅格第一次“触电”,1981年在乔治-丘克的影片《荣华富贵》中演了一个配角。不久,她中断了学业,开始专业表演生涯。起初她只能在电视片中扮演一些小角色,为此她来到洛杉矶寻求发展。1986年的《壮志凌云》使瑞恩开始受到关注,剧中她与安东尼-爱德华兹合作,扮演他的妻子。尽管角色无足轻重,但影片的成功却为她铺就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因为此后她的上镜机会便大为增加。1987年她与丹尼斯-奎德在科幻片《零度空间》中合作,1988年在《D.O.A.》中他们再度相遇,银幕上的“假戏”不久开始“真做”,由此有了好莱坞一段难得的良缘。1991年两人结婚;次年他们的儿子杰克-哈里便出生了。
哈里遇萨利,瑞恩遇成功!
对瑞恩来说,1989年是重要的一年,在罗布-赖纳的《当哈里遇到萨利》中,她第一次成了女主角,那热力四射的迷人魅力大放异彩,影片一举获得成功,使梅格第一次获得金球奖最佳女主角提名,瑞恩极具天才的喜剧表演潜质被广泛认可。接着,她与汤姆-汉克斯在《魔岛仙踪》中合作,尽管并不很成功,但却是这对黄金搭档共创辉煌的开始。1991年她在奥利弗-斯通的《门》中扮演吸毒的妻子,再次受到评论家的赞誉,进一步奠定了她“甜心影后”的地位。1993年在梅格又在黑色喜剧片《灵与肉》中大显才华,以至于与她合作的丈夫奎德受到了冷落。同年,瑞恩重回浪漫题材,与汉克斯在《西雅图夜未眠》中合作,这次的成功使她喜获金球奖提名。1994年,她拍摄了一部浪漫喜剧《I.Q情缘》,扮演了一位可爱的女教授。而在《复兴时代》和《当男人爱上女人》中瑞恩给观众带来了一些更加戏剧化的新感受。
更甜!更高!更努力!
1996年,梅格-瑞恩在《生死豪情》中与丹泽尔-华盛顿合作,扮演一个海湾战争中的女兵,1997年《为你疯狂》中则扮演复仇女郎;同年她还为动画片《安娜塔西亚》配了音。1998年她与汉克斯在《邮件情缘》中合作,这是一部讲述青年男女网络爱情的浪漫故事。她还与尼古拉斯-凯奇合作拍摄了《天使多情》,出演漂亮的外科医生。在《浮世男女》中她尝试着扮演了一个厌世舞女。2000年我们又看到她在《父女情深》与莉萨-库卓和黛安娜-基顿有过成功的合作。
浪漫喜剧奠定了瑞恩成功的基础,最终使她成为最受观众和评论家喜爱的女明星。尽管作为一名女演员她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才能、个性和勤奋,但瑞恩似乎并不满足,1993年她建立了自己的影片公司“Fandango Films”,1995年,她制作了第一部影片《法兰西之吻》,作为制片人还推出了一部超级惊险片《Lost Souls》。也许这位好莱坞的“甜心影后”并不想“一甜了之”,她正在试着努力创造更多的奇迹。
④ 西班牙电影致命邂逅 女主人公是谁扮演的
是莫妮卡·贝鲁奇扮演的。
莫妮卡·贝鲁奇(Monica Bellucci),1964年出生于意大利,意大利演员、模特。为了筹措学费,业余时间莫妮卡·贝鲁奇开始做模特。莫妮卡改变了初衷,退学前往米兰,签约于精锐模特管理公司(Elite Model Management),正式进入模特界。
在她从事模特职业时,莫妮卡开始参加学习一些表演课程,并于1990年首次触电,参加了电视片《孩子们的生命》的拍摄工作。莫妮卡首次亮相好莱坞,就在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的影片《惊情四百年》中饰演吸血鬼的新娘之一。
2000年,莫妮卡因在影片《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出色地饰演了一位小人物而在国际上赢得了声誉。莫尼卡凭借《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和《致命的邂逅》两片,迅速成为意大利的明星。
2008年10月,莫妮卡·贝鲁奇携电影《爱的男人》登陆第三届罗马国际电影节,这也是贝鲁奇第三次受到罗马电影节的邀请。
2009年3月5日,第4届世界女性颁奖礼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莫妮卡·贝鲁奇获得世界女性奖。
2003年的第5届青少年选择奖最佳突破电影女星,莫妮卡因为出演《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 》而被提名。
⑤ 最近有什么好看的电影
1.《深渊》
经典中的经典,个人感觉是水下电影最好看的一部。
2.《12只猴子》
布鲁斯威利主演的一部科幻片,感觉还可以。
3.《别惹蚂蚁》
一部好看的动画片
4.《幽灵船》
有点恐怖
5.《黑洞表面》不错的一部惊悚片
6.《龙虎门》由甄子丹、谢霆锋、董洁主演
7.《回到未来》3部曲,经典啊。科幻迷必看的
8.《纳尼亚传奇》2部曲,有点魔幻类,感觉可以。
9.《完美风暴》海上灾难片,很不错的一部,引人深思。
10.《美国派》5部曲,青春搞笑影片。
11.《人工智能》不错的科幻片
12.《钢铁侠》还可以。
13.《图书馆员》不错的冒险片。
14.《生死狙击线》不错的动作大片。听名字就知道
15.《歌舞青春》校园音乐剧,挺不错
16.《新海神号历险记
》海上灾难片
17.《生死时速》经典,顶下,里面的紧张情节环环相扣。
18.《魔力玩具盒》一部魔幻型的影片,感觉不错,
19.《侏罗纪公园》听名字就知道,恐龙电影,斯皮尔伯格导演的。
20.《超时空接触》个人感觉不是很好,但是都说好看,还是给你推荐下
21.《独立日》科幻中的经典
22.《末日侵袭》很不错的科幻片,但愿你看得懂。呵呵
23.《极度深寒》海上怪物片,也拍得不错哟
23.《异形大战铁血战士》,有两部,只看第一部吧,第一部很可以的,第二部不行,感觉垃圾。
24.《逃出克隆岛》虽然票房不佳,但是的确好看。
25.《异次元骇客》经典啊,不错的影片,一定要看的
26.《异次元杀阵》有3部好像,看头两部就可以,不错的影片,亏老美想得出来
27.《异形》经典的科幻片
28.《电锯惊魂》影响食欲的电影。
29.《记忆裂痕》不错的科幻片。
30.《活死人归来》哈哈,不错加恶心的电影。
去看看,都不错的,但是有些比较恐怖
⑥ 《致命邂逅》最新txt全集下载
链接:
提取码:t8ef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网络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作品简介:《致命邂逅》是连载于网络小说的一部现代言情类网络小说,作者是暖小开。
⑦ 电影(急先锋)里边的狮子是真的吗会咬人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电影《急先锋》里的狮子是真的,会咬人的。
⑧ 电影《空军一号>中的美国副总统,就是那个女的,是谁
格伦·克洛斯,有趣的是她在[火星人反转地球]里做总统夫人.
中文名: 格伦·克洛斯
英文名: Glenn Close
性 别: 女
生 日: 1947-03-19
生于康乃狄克州,来自传统的新英格兰家庭,父亲是个下乡服务的外科医生。她从小就有想当明星的梦想,念高中时就组织剧团演出。大学时主修人类学与戏剧,取得戏剧学位后,1974年开始在纽约演出舞台剧,曾以《真实事物》和《日落大道》获得东尼奖。导演乔治莱希尔在舞台上发掘她演出电影处女作《加布眼里的世界》,一举成功,荣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后来又以《致命的吸引力》以及《危险关系》连续角逐后座,可惜五次提名皆与金像奖无缘。不过,她演出坏女人的角色有口皆碑。1996年以真人版的《101只斑点狗》再度走红。近作有《空军一号》、《幸运饼》、《102只斑点狗》等。
演员作品
九条命 Nine Lives (2005)
Therese Raquin (2005)
我行我素 The Chumscrubber (2005)
高度 Heights (2005)
泰山2 Tarzan II (2005)
复制娇妻 The Stepford Wives (2004)
Closer Walk (2004)
幸福合作社 Divorce, Le (2003)
匹诺曹 Pinocchio (2002)
南太平洋 South Pacific (2001)
The Ballad of Lucy Whipple (2001)
拜物有理 The Safety of Objects (2001)
102斑点狗 102 Dalmatians (2000)
寂寞城市 Things You Can Tell Just by Looking at Her (2000)
泰山 Tarzan (1999)
藏错尸杀错人 Cookie's Fortune (1999)
Saturday Night Live: The Best of Adam Sandler (1999)
Paradise Road (1997)
In the Gloaming (1997)
空军一号 Air Force One (1997)
致命化身 Mary Reilly (1996)
101真狗 101 Dalmatians (1996)
星战毁灭者 Mars Attacks! (1996)
Serving in Silence: The Margarethe Cammermeyer Story (1995)
安妮.弗兰克记得 Anne Frank Remembered (1995)
媒体先锋 Paper The (1994)
金色豪门 The House of the Spirits (1993)
邮购新娘 Sarah, Plain and Tall (1991)
邂逅维纳斯 Meeting Venus (1991)
亲爱的,是谁让我沉睡了 Reversal of Fortune (1990)
哈姆雷特 Hamlet (1990)
速成家庭 Immediate Family (1989)
危险关系 Dangerous Liaisons (1988)
致命的吸引力 Fatal Attraction (1987)
血网边缘 Jagged Edge (1985)
Maxie (1985)
天生好手 Natural, The (1984)
山水又相逢 Big Chill, The (1983)
盖普眼中的世界 World According to Garp (1982)
⑨ 100部值得看的电影(中外都可以,最好是喜剧的)
[最后一班地铁] 1980
Last Metro
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 出品:法国
典型的“后新浪潮”作品,与“新浪潮”时期相比。特吕弗晚年的这部力作,更为精致流畅。对时代背景的重现,因有较为丰厚资金作底,也更为细微传神。而且能够聘请法国最热的两位明星杰拉尔·德帕迪约和凯瑟琳·德诺芙主演。影片在商业上和艺术上都取得巨大成功,获得最佳影片在内的10项恺撒大奖。还是特吕弗式的三角恋爱,还是那种清淡如散文的叙事格调。除了技巧更为娴熟,叙事上更为和谒可亲之外。这个发生在二战时期,巴黎爱国艺术家的种种活动,对曾经以旗手著称的特吕弗来说,并没有质的改变。他只是锦上添花,并没有画龙点晴的神来之笔。有人甚至说“新浪潮”自本片起,彻底殒落了。而这个掘墓人正是特吕弗。还有人指出,特吕弗对维希政府统治下的巴黎,过于温情脉脉。说的好听一点的是想当然,另外一种说法,则是无原则无必要的粉饰。法国电影的诸多革命阵营到了[最后一班地铁],开始丧失斗志,并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趋势。电影语汇的革新走到上世纪80年代,已经举步维艰了。
[法国中尉的女人] 1981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导演:卡洛尔·雷兹 出品:英国
本片改编自英国著名作家约翰·福尔斯的同名小说,故事发生时间是英国“维多利亚黄金时代”中的1867年。这部小说最新颖之处,在于它从20世纪的高度来考察19世纪的社会和人。值得称道的是,影片导演把握住了小说的这一内在精髓,没有拘泥于原小说的结构,而是采用了双线并进的时空交错方式,在描述英国小姐莎拉和贵族青年查尔斯爱情的同时,穿插了现代一对男女演员迈克和安娜演出这段故事时发生的戏外情。当影片中的恋人终成眷属时,男女演员却分道扬镳。导演以此来表达对19世纪古典情怀和现代人感情间的对比,从而引发观众的思考。戏里戏外的两段爱情透过表演、摄影、场景的不同气氛和风格进行互动,耐人寻味。英国和美国的两位演技派杰里米·艾恩斯和梅丽尔·斯特里普极好地把握了19世纪和现代生活中人物的两种感觉,令影片韵味悠长。
[靡菲斯特]1981
Mephisto
导演:伊斯特万·萨博 出品:匈牙利
靡菲斯特是收买灵魂的魔鬼,而片中的那位德国国家剧院经理赫夫根却早已没有了灵魂。这是匈牙利版的[霸王别姬],赫夫根虽然酷爱舞台,但他不像程蝶衣,只有一个舞台。他的舞台遍及他生活中的每个角落。程蝶衣始终保留自我,而赫夫根却在各种角色近乎疯狂的转变中晕头转向了。本片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根据二战时期的一起真人真事改编。萨博用长镜头在近景间的留连,极为入心入骨地勾画出一个可怜又可悲的灵魂陷落的全过程。镜子和灯光是全片最重要的道具,它不仅强化了舞台效果,也暗示了人生与戏剧的胶着状态。赫夫根每一次在镜前的安座,时而苦笑,时而痛哭,他的非“我”和多“我”早已潜移默化地击毁了他的全部性灵。这是一部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近乎无可挑剔的杰作。克劳斯·马利亚·勃兰道尔也奉献出他一生中最透支灵性的最佳表演。
[芬妮和亚力山大] 1982
Fanny and ALexander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出品:瑞典
伯格曼已是第四次拿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是位在全世界重要奖项拿得最多的一位导演。假如说这是伯格曼最后一次拿奖,还为时尚早,老先生还健在。本片也是伯格曼从影以来耗资最大,篇幅最长的一部影片。5个半小时,对很多人来说,想必都是一种折磨。这是伯格曼的一部自传,也是对他从影的一次总结。主题仍是人的疏离和对上帝的不信任,梦境的反复显现也是伯格曼的拿手好戏,象征、隐喻手法更是如野花开放般随处可见,只是这一次,更为缤纷悦目。影片在布光和色彩上更是达到了造峰造极的地步,形式美感在本片中得到了一次最为集中的释放。这还是一部戏中戏,以排演瑞典大戏剧家斯特林堡的[一出梦的戏剧]作为主线,这是同为舞台剧导演的伯格曼最爱的一部戏。这出戏的名字完全可以概括伯格曼的所有影片。
本片之后,伯格曼就息影,偶尔还写写剧本,但电影,他总是存着一己之念,却始终没拍出来。当下欧洲,属于伯格曼的时代已渐行渐远了。
[两个人的车站] 1982
A Railway Station for Two
导演:埃利达尔·梁赞诺夫 出品:俄罗斯
梁赞诺夫这个名字,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命运的捉弄]、[办公室的故事]、[两个人的车站]组成的“命运三部曲”在80年代引进国内时引起强烈反响,影响了几代人。我们可以从[两个人的车站]中管窥他那一贯的幽默的深沉。片中普拉东和薇拉由相互对立直至结为恋人,其过程充满生动自然的生活实感和苦中作乐的宽厚品格。在他松弛调侃的表层叙述下,生存境况的荒谬与可笑以一种尴尬的真实扑面而来。在那些由误会而导致的滑稽场景和节外生枝的情节转折背后,透露出导演对生活忧郁本质的概括和捕捉能力。梁赞诺夫从不回避尖锐的社会问题,这使其作品区别于普通的言情剧而成为苏联社会风情的一面独特的镜子。他拍摄的影片中,主人公往往是小人物——地位卑微、奔波劳苦,却具有不屈的善良和热情。他们对生活,都有着入世而温情批判的独到触角。这些令人动容的品质,根植于俄罗斯民族朴实宽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令人释然之后不由肃然起敬。
[迷墙] 1982
The Wall
导演:阿伦·派克 出品:英国
如果说在世界电影史上,只有一部作品能够将摇滚精神和电影语言完美地融为一体的话,这部[迷墙]当之无愧。有言论说,这部电影造成了观影者的三个颠覆:电影观的颠覆、人生观的颠覆和价值观的颠覆。这部宏大的影音天书,通过Pink Floyd乐队充满质疑和反思的歌声和阿伦·派克犀利而天才的影像造就了一部囊括战争阴影、教育危机、性爱迷茫、人性异化、暴力向往直至末日恐慌种种方面的旷世寓言。这座“象征的森林”是对二战后西方文明赖以立足的理性精神和宗教精神的一次彻底反叛和颠覆。Pink Floyd的锐利锋芒借助完美无缺的画面阐释,将崇尚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的摇滚文化推向极致。我们的感官被其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影像深深吸引,而我们的灵魂,则被其独立和自由品格强烈震撼。乐队和导演在影片中对人性、社会、战争、文化做了一场深邃的质询,其中表达出的迷茫、痛楚和失落,足以让每一个观者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现实的处境。
[战地浪漫曲] 1983
War-Time Romance
导演:彼得·托得洛夫斯基 出品:前苏联
前苏联的战争片,从各种类型上讲,在世界电影领域都占据重要地位。本片属于小品制作,用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故事,宣扬了纯俄罗斯所特有的负重感,及相当温暖的道德力量。
两男一女,相爱了,却都想成全对方,却都没有得到幸福,只是各自的灵魂得到一次升华。
“活着,还要记住”,是前苏联战争影片反复提及的一个主题。而本片超越了[一个人的遭遇]对战争本身那份既坚韧又温暖的凝视,而上升至人性至纯至美的境界上来。战争已经过去,一段朝花夕拾的爱情即将被缝补。一位已婚的放映员依然爱着从前的“战地皇后”,现在的一位颇有几分粗俗的小商贩。放映员的妻子决定成全他们,而“战地皇后”同样心怀不忍,作出了退让,并以极大的隐忍葬送掉了自己的第二次“青春”。这是一出悲剧,但已不局限于对战争创伤的简单审视,而进入到个人即集体,现在即永远的巨大悲怆中无法自拔。
贯穿影片始终的暖色调,是专属前苏联彩色摄影的一大特色。它在自然光效中加入了创造者强烈的主观色调。红、黄、棕、橙皆均匀铺展,直指人物情绪的微妙转变。暗示了这个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的故事背后,流淌着人性的美好。影片最大的魔力在于,它的情感感召力相当自然生动,每一个细节,看似细碎,却都让导演蒙上了一层淡淡的诗意。而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叙事模式,却内蕴极为丰厚的感情储备。最后,放映员和他妻子对望的场景,于无声处中,五味杂陈,却又撕肝裂肺。你知道主人公在想些什么,可你却不愿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一部影片能收到如此动人的情感力量,它也就能迎来各种各样的赞美了。
[战地浪漫曲]从电影语汇到主题抒发,都具备相当恬静的古典情怀,却又是永恒的,关于“爱”之纯粹的一次含泪的礼赞。
[钱] 1983
Money
导演:罗伯特·布列松 出品:法国
戈达尔称布列松为法国电影界的巴尔扎克,不仅在法国,整个欧洲,布列松以其极端化的电影语言,以及对人性的冷然之姿,成为欧洲最独特,也是最难以效仿的导演之一。自[一个乡村教师日记]开始,布列松的影片不再聘用职业演员,不搭布景,减少对话。[钱]作为他的收山之作,无疑也是如此极致。影片根据列夫·托尔斯泰的中篇小说[伪息卷]改编,布列松将故事从19世纪的俄罗斯移至20世纪的巴黎。讲述了一起假钞案,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死了很多人。本来是个环环相扣,冲突激烈的复仇故事。但布列松以惜字如金的镜语构成,简洁到突兀的剪辑手段,僵硬到近乎风干的场面调度。使全片有种莫名其妙但又无比幽深的禁欲效果。可想而知,这部影片对大多数观众而言,都味同嚼蜡。倘若你咬着牙看下来,你又觉得这部影片结束得太快了。这就是高度风格化电影作者布列松的魔力。
[卡门] 1983
Carmen
导演:卡洛斯·绍拉 出品:西班牙
有人曾说这是世界电影史上最优雅的一部套层结构影片。卡门的故事不知被人讲了多少遍了,到了绍拉手里,变得更为纯粹,或者说更为形式化。卡门本身对个性解放的不羁追求退让给了西班牙国舞弗拉明戈的无尽美感。演员们要排演舞剧[卡门],戏外也在上演一幕卡门式的痛并快乐。绍拉是西班牙承上启下的一位电影大师,他早期作品以超现实主义为载体,对极权政治进行猛烈抨击。而到了后期,老人变得平和,认为惟有“美”,“美”本身才是永恒的,才是值得人们去孜孜以求的。[卡门]的悲剧意味在于,人们只有在美中沉沦,并抹杀所谓真实身份的价值,才能得到人性的涅磐。可这又像把双刃剑,是场忽明忽暗的博奕。全片影调庄重而华美,而生命的活力始终呈喷薄状。
这是部观赏性极强的影片,西班牙吉它和弗拉明戈舞,皆妩媚而强劲,绝对能给你的视听带来双重满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又是部与形而上无太多瓜葛的纯电影。
[印度之行]1984
APassage To India
导演:大卫·里恩 出品:英国
这是英国大导演大卫·里恩76岁高龄时拍摄的绝笔之作,本来他可以凭此片第三次荣获奥斯卡奖,终被[莫扎特]击败。本片根据英国著名作家福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起臆想中的强奸事件,宣扬了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不可调和的,近乎永恒的矛盾。故事发生在二战后,印度即将独立的那段岁月,英国姑娘和一位印度医生一段模棱两可的友谊,最终两人形同陌路。
大卫·里恩的电影在注重叙事上与好莱坞如出一辙,但其作风的严谨、细腻和舒缓,却是英国电影所特有的。对人文景观的穷经皓首,包括对英国历史和当下状况的双重思索,也是好莱坞电影所不愿勉为其难的。大卫·里恩酷爱讲述英国人在异域的遭遇,具体的说,是在他们的殖民地里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借此,表达大卫·里恩对这个日不落帝国必将衰败的无尽感慨。影片像大卫·里恩的前作一样,注重自然景观的辽阔与庄严,好方便与人心的波动作一微妙呼应。连绵巍峨的群山,人际关系的若即若离,共同完善了全片最耐人咀嚼的文化意味。前段的琐碎,谨慎而有条不紊的铺陈。到了后半部,仿佛水滴石穿般,给人以强烈震动。显示出这位影坛宿将卓而不凡,又异常朴素的叙事功底。
[斯万的爱情]1984
Swann in Love
导演:沃克尔·斯隆多夫 出品:法国/西德
当代世界电影中一部不可多得、不可忽视的现代心理剧,酷爱改编文学名著的斯隆多夫成功挑战过《铁皮鼓》后,把目标对准了法国国宝级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但介于普鲁斯特这部意识流里程碑之作过于宏篇巨制,影片只挑了小说第一卷《在斯万家那边》,而且还只是一部分。
[斯万的爱情]是斯隆多夫的室内心理剧创伤的高峰,笔墨主要集中在巴黎富豪斯万和其追求的奥黛特身上,飘荡着巴黎社交圈衣香鬓影与肉欲的淫靡。影片对人物言行的描写点到为止,处处留白,但微妙的氛围营造又相当稠密,悬念丛生,环环相扣,人物的欲言又止令观众揣摩其心理的同时,不知不觉进入与现实平行存在的心理意识空间,共同参与了对斯万的情感的解剖,与普鲁斯特把撰写这个上流社会分子的爱情历程当作病理学文献相当吻合:如果不坚定,爱情就是种疾病,一出需要智勇的游戏。
但是,虽然[斯万的爱情]投资不菲制作上乘,汇聚了当时欧洲几大影星,但德国新浪潮导演与法国人文巨著的邂逅并没有留下一个美丽的结尾,参与制作的法国人并不推崇德国导演版的[斯万的爱情],恺撒奖只颁予最佳服装设计和场景制作了事。
[我的生活像条狗] 1985
My Life as a Dog
导演:莱斯·霍尔斯托姆 出品:瑞典
世人向来对瑞典电影言必称伯格曼,但莱斯·霍尔斯托姆一反伯祖师的艰深晦涩和动不动就天问自问,以真情动人,令[我的生活像条狗]呈现出不仅是瑞典电影也是欧洲电影难得的清新亲切,如散文诗一般娓娓道来一段难以回首的童年往事,自成一派。
[我的生活像条狗]故事的冲突性极强,12岁小男孩英玛淘气顽皮,令患重病的母亲难以安心,他和哥哥不得不暂时寄居亲戚家,等好不容易适应了乡村的落后乏味和保守,母亲的去世又让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变成永远的事实。但霍尔斯托姆并不以强化二元冲突和英玛的痛楚体验为最大目的,而是以散淡的笔触写下生命成长的过程:儿童的自我性启蒙、对世事的懵懂、对爱和痛苦的体验、似有似无的爱情萌芽,并以散点叙事勾勒出一幅当代瑞典生活风情画:拥有第一台电视机、建造纳凉及过冬小屋、有着美丽胸脯的女工为艺术家充当雕像模特……一切无不趣味盎然,生气勃勃,所含的情感浓度令人回味无穷。
[我的生活像条狗]横扫了当年金球奖、独立精神奖、纽约及波士顿影评协会最佳外语片奖,更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导演及剧本提名,被称为20世纪最好的儿童电影。
[再见吧,孩子们] 1987
Goodbye Children
导演:路易·马勒 出品:法国
路易·马勒是法国新浪潮的干将之一,也是新浪潮大师级人物惟一远赴好莱坞的导演。本片早在路易·马勒的孩提时代就开始酝酿,他曾说他所有的影片都在为这部影片作积累。影片一经推出,便广受注目,并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这是路易·马勒对童年生活极为精巧极为动人,又不乏断续忧伤的回溯。二战时期,一个富家子弟和一个犹太少年产生了友谊。有一天,纳粹把他带走了,他再也没有回来。从表面上,可以读解出法德合作时那桩不光彩的交易,还可以看到阶级壁垒,以及宗教对人本性的伤害。可这都不如,影片所传达的回忆本身,那么迷人。两个少年在上课、进餐、祈祷。他们的关系由远及近,如此简单、素朴。纳粹的进入,为这段回忆涂抹上一层灰暗的色彩,这回忆变得沉重起来,而无法忘怀。生活流的叙事手法,使得全片在节奏上稳健而舒缓,直至最后一刻,影调上也不事渲染,可事件本身的震慑力,却能让观者心绪不宁。这是法国新浪潮导演在这场运动过后,最值得纪念的一部作品。那帮开路先锋们东征西讨后,还是皈依了传统。
有人还说本片有同性恋的倾向,路易·马勒对此拒绝回答。
[熊的故事] 1988
The Bear
导演:让-雅克·阿诺 出品:法国 凯撒奖最佳导演奖
如果你不肯承认这部电影的成就,可以想想美国电影里的动物,比如金刚(它还算比较有史诗般的悲剧色彩)、鲨鱼、蟒蛇、蝙蝠、老鼠、猫和狗,特别是狗,这些家伙在美国电影里基本上都是没有尊严的,即使有一天它们成为了美国公民客厅里不可缺少的家庭成员([一家之鼠]),或者庭院的统治者([猫狗大战]),甚至爱情的见证([马语者]),它们仍然没有自尊,没有它们作为动物的话语权利,它们只能是爆米花电影里的小丑,爱情片里的道具。[熊的故事]不同,这个故事最精彩的处理,是它恰恰把人放在介入者的位置,它用人类从主动变为被动这个转变过程,来反映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更为真实的关系。当然,它还有一个相当可爱而感人的故事,和两个永远也无法替代的毛茸茸的功勋演员——尊敬的大熊先生和可敬的小熊先生。
在好莱坞的银幕上,动物是明星和道具,而让-雅克阿诺的电影,则把熊塑造成了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演员。
[火柴厂女工] 1989
Match Factory Girl
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 出品:芬兰
本片是芬兰国宝级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的成名作,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大放异彩,并夺得国际电影奖。也是阿基“工人三部曲”的第二部,前两部为[天堂阴影]和[阿里耶尔]。一个相貌平凡的女工,却总想邂逅白马王子,可白马王子却把她当作妓女。她怀孕了,却在一次车祸中,流产了。万念俱灰之下,毒死了她的情人、父母还有一个试图向她套近乎的男人。
阿基的影片是古怪的现实主义和突如其来的表现主义的扭曲结合。本片是他创作风范的首次曝光,悠长缓慢的叙事节奏,煞有介事的纪实影像。使全片非常滑稽地笼罩着一种异样的童话色彩。这片容易让人联想到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憧憬虽有,甜美尽失。也就是说,阿基的影片撑破了传统童话的框架,直接洞穿了现实本身。反童话,是阿基影片最重要的特色之一,他的新作[没有过去的男人]也是如此。画面鲜丽,却掩饰不住内里的辛酸和苦痛。[火柴厂女工]仍是他目前为止手法最为朴素、叙事最为干练的一部力作。为芬兰电影纳入国际视野作出了重要贡献。
[天堂电影院] 1989
Cinema Paradiso
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 出品:意大利/法国
这是全世界影迷都非常珍爱的一部影片,全片以倒叙的笔触讲述一个导演在少年时代,被电影的奇光异彩所浸染的美丽过程,也反映了电影对西西里岛平民精神世界的深远影响。影片基调温和、甜美,对电影本身最朴素的感恩,有着许多生动感人的描绘。电影的荣光不再,人们也只是以含泪的微笑向历史告别。影片结尾那一连串的接吻镜头,似在声明,只要生活还在继续,美就能流传,而电影就会像那些次第缤纷的“吻”一样与我们相遇。这是一扫意大利电影沉重影调的一部相当积极健康的影片,并具备一定质朴的励志情怀。这也是导演托纳托雷的成名作,他也是凭此片成为上世纪末意大利最重要的导演。他后来的影片虽然都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但从资素上来讲,都无法和本片相提并论。曾有人认为欧洲电影的改良应从[天堂电影院]开始,走明朗和可视性的道路,又不失真挚的人文感怀。可惜,本片对目前的欧洲电影而言,还只是昙花一现。
90年代
[薇洛妮卡双重生活] 1991
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ca
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国别:法国、波兰、挪威
基耶斯洛夫斯基是欧洲电影八十至九十年代无法忽略的名字,无论是他早期作品对政治的关注,还是后期逐渐深入到对命运的追问,都具有欧洲电影十分显著的浓郁人文色彩的特点。基耶斯洛夫斯基对于命运中偶然与必然因素的思考,影响了很多后辈电影人比如汤姆·提克威,甚至包括不少亚洲的年轻导演。[薇洛妮卡双重生活]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十分重要的一部作品,影片关于两个毫无关联却长相完全一样的女孩各自命运的表达,在暖黄色调充满哀伤和温暖的画面中,具有神秘不可言说的神韵。影片厚重的母题,却通篇流露着微妙而空灵的气质,给观众以无限想象深入的空间,或许这就是属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特殊魅力,对于人类命运最根本课题无止尽的追问,正是人们对于电影这一艺术手段的最高期望。[薇洛妮卡双重生活]就像一抹光彩夺目的晚霞,转瞬即逝,却宛如某种神秘的召唤深深印在你的脑海。
[英雄托托]1991
Toto
导演:雅各·范·多梅尔 出品:比利时/德国
本片是后现代电影的重要案例。后现代电影在形式上是文本的互指,在内涵上的重要特征,则为身份的错失和人生的邂逅。王家卫、汤姆·提克威、胡里奥·梅德姆的影片都有这个特色。一场大火,使两对父母有可能抱错了孩子。由此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托托总认为阿尔弗雷德的一切应全部属于自己,阿尔弗雷德和托托的姐姐有了关系,他也和姐姐做了同样的事情。姐姐在他的逼迫下去烧阿尔弗雷德的房子,不料自己却葬身火海。托托又遇到一个女人,她和姐姐酷肖,但她却是阿尔弗雷德的妻子。垂垂老矣的托托决定杀死阿尔弗德。他死了,影片没有告诉我们死者究竟是阿尔弗雷德,还是托托。
不可思议的魔幻色彩,却以一种幽默、抒情的笔调娓娓道来。是这部影片的一大特色,而身份的重叠和抽离,传达出生命的神奇本质。你对它,将永远保持着孩子般的敬畏。
[霍华德庄园] 1992
Howards End
导演:詹姆斯·艾弗里 国别:英国、日本
英国电影在欧洲电影中风格独特,就像温文而雅的英国绅士一般,具有内敛、克制的态度,总是不露痕迹地表达人生最激烈的感情,其中蕴涵的两相对比拉扯的张力正是英国电影的最大魅力,[霍华德庄园]正是其中的一部精品。影片围绕霍华德庄园所有权的转让引出了几段曲折恋情,表现出当时英国社会的风尚和不同人物因为性格、价值观各异而走向不同的命运。[霍华德庄园]的两位主要演员安东尼·霍布金斯和埃玛·汤普森都是极具英国特点的著名演员,两人交相辉映的演技为影片注入了纯正的英国风格。出于表达方式的婉转及时代差距,英国电影很容易落入拖沓冗长并不知所云的危机,但是它真正的魅力也正是蕴涵在并不直指事物的态度上,姿态的优雅一旦和人格的高贵完美结合,内里的丰富内涵必然呼之欲出,于是拥有难以抵挡的吸引力和值得反复咀嚼的深厚底蕴。
[冬天的心]1992
Heart in Winter
导演:克劳德·索代 出品:法国
浪漫至极的法国竟出现了这样一部连亲吻和牵手都没有的爱情电影,确实很有意思。
索代是位有着深厚文学修养的导演,最早拍过很多男性色彩极浓的动作片,后来,则变得琐碎了,也可以说,变得写实而古典了。他对死水微澜的生活常态产生兴趣,目光也转向了女性。本片是他所获荣誉最高的一部影片,一举斩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并在本国恺撒奖上夺得最佳导演。一对男女明明蠢蠢欲动,却连适可而止的行径也没有发生。这倒有些像不少中国人的感情方式。索代认为爱首先是种能力,男主人公认为他没有爱的能力,所以他的爱情大门总处于闭关状态。索代刻意简化了情感张力,却在以静制动的行为动机中,给人以悠长的回味。是法国后期静态电影的标志性作品,其不置一词,却尽得风流的风范,在法国影坛极为罕见。
本片的两位主演达尼埃尔·奥特伊、艾曼纽·贝阿既是法国著名的实力派演员,也是一对银幕伉俪。两人的对手戏,因夫妻的缘故,许多精妙情绪的传达极为准确。
[人咬狗]1992
Man Bites Dog
导演:莱米·贝瓦克斯/安德烈·贝泽/贝诺特·波维德 出品:比利时
三个比利时三流电影学院的学生,凭借着一腔电影青年的方刚热血,炮制了这出“杀手生活写实纪录”,不折不扣的后现代黑色闹剧。论无耻和令人作呕程度,影像粗糙的[人咬狗]甚至超过了[发条桔]和[天生杀人狂],但正是因为编导和演员天不怕地不怕的没皮没脸,[人咬狗]才得以从骨子里自由无忌和散发着生猛气势。
杀手A为了能够“名垂青史”,同意让人拍摄他杀人、埋尸的全过程,当然一切不是那么顺利,摄制组诸位偶尔还得给A君搭把手,有次还参与了一起疯狂轮奸杀人血案。纪录片式片中片,逼真的写实场景,比Dogma主义还Dogma主义的镜头语言,戏谑味十足的角色和对白,疯狂表象下对媒体和“纪录电影”的尖刻嘲讽,令[人咬狗]当年不仅击败[致命武器3],成为比利时票房之冠,还在1992年戛纳电影节上力排一干名导之作,引发出观影热潮。
[印度支那] 1992
Indochine
导演:雷吉·瓦格涅 出品:法国
相比湿漉漉的情色电影[情人],[印度支那]在表现殖民地生活(包括爱情生活)和殖民文化冲突这两个方面,都显得更为出色(不过音乐稍逊一筹)。这是雷瑞·瓦格涅90年代的第一部电影,也是他的第一部史诗片,影片细致地描绘了二战后法国人在殖民地度过的最后岁月。女主角凯瑟琳·德诺芙在片尾的背影非常令人难忘,宏大而无情的历史洪流卷走了她的一切,而她只能以法国贵族式的优雅默默承受这一切。这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哭泣游戏] 1992
The Crying Game
导演:尼尔·乔丹 国别:英国、日本
本片的成功更多原因来自于题材的特殊,以及演员本人气质与剧中人物的惊人合适。片中两位主人公的爱情面临着性别的尴尬和共和军的追杀双重危机,也正是在这种绝境之中,导演营造了堪称经典的爱情场面,情感流动自然,动情处无不令人忘情投入。杰伊·戴维森对本片的贡献绝对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如此命运复杂坎坷、难以评价的人物,饰演得令所有观众理所当然地认同他的感情和选择,甚至他的娇艳与美丽也让人十分难忘。[哭泣游戏]一片很难定论它的类型,爱情、惊险、动作、剧情,还有同性恋、革命等各种复杂因素的糅合,导演对整
⑩ 你心中最好看的德国文艺片是哪部为什么
1、《维多利亚 》
俄裔哲学家、心理学家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寡居在纳粹德国,一位年轻学者的到访令她回想起自己的过往,圣彼得堡的求学生涯、青年时期的成就与爱情一一浮现在眼前。本片是哲学家莎乐美的传记电影,用交叉剪辑的方式将她生命中最重要也最富传奇色彩的三个时段呈现出来,连接这些片段的线索则是明信片,角色被放置于静态的景物和人物之间,宛若行在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