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电影2046剧情介绍及其好的影评求大神帮助
剧情介绍 1966年,离开香港的周慕云藏起了一个秘密,直到在新加坡遇到了苏丽珍。谜一般的苏丽珍让他想起了另一个身影,那个也叫苏丽珍的女人在他心里一直是 一个没有人知道的过去。周慕云的眼光跟随着苏丽珍穿梭在赌场里,她拯救周慕云的沉溺,却不愿跟着他离开。 独自回到香港的周慕云,在平安夜巧遇旧识LuLu,然而LuLu却对以前的往事毫无记忆。LuLu想不起和周慕云的那段过去,周慕云却在LuLu居住的酒店里发现了一组似曾相识的数字:2046。2046号房曾经充满了周慕云和苏丽珍的回忆,如今只剩下LuLu与男友CC爱恨交织的痕迹。 周慕云于是搬进了2047号房间,知道了酒店老板的两个女儿王洁雯与王静雯各有心事,洁雯情窦初开,静雯与日籍男友的感情不被允许。此时新房客白玲住了进来,白玲一身风尘,撩拨起周慕云不费吹灰之力,然而当她动了真情,才发现周慕云早已封锁了内心。 于是周慕云开始动笔撰写一部名为《2046》的小说,小说中只要搭上了前往2046的列车,人们就可以找回失去的记忆。没有人想离开2046,除了一个名叫Tak的男子。热恋中的静雯不会知道,故事里她化身冰冷的机器人,曾经带给Tak最渴求的温暖,她的存在是Tak记忆里最大的秘密。 一直到公元2046年,那班神秘列车依旧定期开往2046 …… 2046》里的经典台词: 我曾经爱上一个人 後来她走了 我去2046 是因为我以为她在那裏等我 但我找不到她 我很想知道她到底喜不喜欢我 但我始终得不到答案 她的答案就像一个秘密 永远不会有人知道 我爱周圆圆 其实对我来说 2046只有是一个房间号码 虽然是天马行空 却是我生活上的点点滴滴 很多在我生活裏出现的人物 我都放在故事裏 在那世界裏,我随心所欲 再见面时 如果仍然觉得我们之间是个错误 请你坦白告诉我 六年前的那一天 我心中突然出现了一道 美丽轻柔的彩虹 它一直不曾消失 像一道火焰的桥燃烧著我的心 你对我到底是什么感觉? 像雨後天空的彩虹吗? 还是… 彩虹在许久以前已经消失? 我在等你的答案 一个人要离开2046 需要多长的时间? 没有人知道 有人可以轻而易举地离去 但是,对某些人来说 就需要花很长的时间 你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甚至会遍体鳞伤 我慢慢开始怀疑自己 她对你没反应 未必是因为她迟钝 也有可能是她根本不喜欢你 最後我终于明白 有些事情是不能勉强的 而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放弃 我终于明白 那个机械人不回答你 未必是因为她迟钝 或是她不喜欢 也有可能 是她已经心有所属 2046/2047次列车 石家庄-长春 2046———寻找永恒爱情的列车 爱情是一辆永远不会停止的列车,它可以有许多站,但是永恒的真爱只有一站,停车的时间在久,也要有开车的时候。也许在第一站开始,也许在最后一站,永恒的东西存在吗?搭上2046列车徘徊在爱与不爱之间,难道就真的可以永恒了吗?在列车上呆的时间久了,感觉越来越寂寞。 去2046的人都有一个目的,就是找回失去的记忆,(为失去的真爱找个替身) 有的人可以轻易的离开,有的人却需要花很长时间 (失恋的痛苦) 因为在2046一切事物永不改变, 没有人知道这是不是真的,因为去过的人没有人回来…… (所有人最初都渴望爱情的永恒) 记忆停站在2046 每一个坐上2046的人都想要找回他们失去的记忆 那些上了车的人 都一去不复返 是过去的记忆太美好,还是我们真的不想往前走 碎片之2046 2046 年,全球密布着无限延伸的空间铁路网 一列神秘专车定期开往2046 去2046 的乘客都只有一个目的 就是找回失去的记忆 因为在2046 ,一切事物永不改变 没有人知道这是不是真的 因为从来没有人回来过 我是唯一的一个 一个人要离开2046 需要多长的时间? 有的人可以毫不费力地离开 有的人就需要花很长的时间 我已想不起我在这列车上待了多久 我开始深深地感到寂寞
『贰』 泰国电影永恒影评
叔叔对侄子的一场虐恋!可怜的ploy其实是炮灰啊。电影里将叔叔的感情表现的真是隐晦,但也有多处的暗示。
最明显的暗示:
那个管家自己也说了,看到老爷让夫人教侄子跳舞时,真的觉得老爷心胸宽广到不行,居然没有阻止两人继续接近。然后直到影片结束,也没解释老爷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随着影片的进展,我们可以看到,当后来侄子和嫂嫂两人,真跳到被窝里去了时,老爷是什么反应?什么样的绿帽子,能让这位叔叔亲自把一手带大疼爱异常的侄子给活活逼疯也绝不手软???叔叔的行为前后为什么反差这么大?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LOVE啊~~~~~~~~~~~
当看到侄子喜欢和ploy一起时,就把ploy当做送给礼物一样,让侄子跟她跳舞。还非常热心的安排侄子的婚事,人生。总之侄子开心了,人生美满了,做叔叔的也欣慰了,对侄子的父爱无疆啊。可是当侄子和ploy真相爱了时,叔叔那颗父爱之心就开始啪的裂了,终于蜕变成他一直不肯承认的凶兽。最后侄子疯了,变成小孩智商心里只爱叔叔一人,叔叔终于扶住了侄子的肩。。。
其它暗示:
叔叔多年没有任何子息。为什么?
影片没有展现一点叔叔和ploy的夫妻生活,唯一一次,ploy主动去亲叔叔,叔叔说天色已晚明日需要早起,拒绝了。但后来听到说ploy有孕了,还是比较激动。为什么?叔叔后来娶的那些美貌的姑娘为什么看见外来的男人,全部眼神都那么饥渴,还有亲自晚上去房间勾引的。为什么?管家说老爷是个色狼,娶了许多年青姑娘却通通玩半年,就赏给下人。为什么?
这通通都是为什么??
通常情况下,人都需要隐藏自己的弱点,往往喜欢装强大来掩饰自己的弱点。叔叔的弱点就是,他一直对侄子有不正常的感情。所以他不断娶美人,成为人们口中的色狼,没有人会发现他不正常的取向,同时他也是在压抑、逃避这种不正常的感情。所以当他知道ploy有孕时,他还是高兴的,认为自己还是战胜了邪恶的执念,终于还是有了正常人的人生轨迹。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后来他知道孩子没有了非常失望,侄子背叛自己时会生那么大的气,以致最终不肯饶恕二人,直至死的死,疯的疯。其实锁链也是叔叔对自己加的一道锁,不停的暗示自己,应该恨那两个人,那两个人不可饶恕毁了自己的正常美满人生轨迹。
管家说他看不下去了,请老爷放下执念,将钥匙给被锁的二人。其实他说对了,这是执念。可他口中的执念,和老爷心中真正的执念不是一回事啊~
人人心中都有永恒的执念。
『叁』 需要对影片The Hours <时时刻刻>的影评和对三位主演的评价.
时时刻刻 The Hours (2002)
一
《The Hours》(《时时刻刻》)是一部深具灵魂光芒并含有弦乐般耐人寻味韵律的电影。
这部影片之所以令人注目,是因为它有着一个异同寻常的文本——一部精彩绝伦的小说。影片较忠实于原著。我深信导演斯蒂芬•戴德利(Stephen Daldry)是在深刻领悟原著背后所蕴藏的丰富涵义、并在拍摄时力图加以充分表现、才使影片具备了光辉出众的品质。
影片是根据美国新锐作家迈克尔•坎宁安发表于1998年同名小说改编。小说《The Hours》(无论电影还是小说,《The Hours》译名很不统一。小说:台湾希代书版集团2000年6月第一版,译名为《时时刻刻》,译者蔡悯生;大陆译林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译名《丽影萍踪》,译者刘新民。电影:译名有《岁月如歌》、《岁月挽歌》、《此时此刻》、《时时刻刻》等。本文为论述方便,均称《时时刻刻》。)出版后立刻获得了当年“笔会/福克纳小说奖”(The PEN/Faulkner Award),翌年又获得“普立策小说奖”(The Pulitzer Prize)。
那么,这是一部怎样的小说,为何会受到如此的青睐?
二
小说表面上讲述了20世纪不同时代三位女性一天的精神生活。
1923年伦敦郊区。弗吉尼亚•吴尔芙在她的乡村宅邸构思那部与维多利亚时代趣味相去甚远的小说《达洛卫夫人》。清晨,她醒来后没有立即起床,神情恍惚迷离,一直缠绕她的头痛病微微有些好转。窗外有鸟叫声。她感到乏力,神思恍惚,又迷迷糊糊小睡了一会儿。在梦中她发现自己身处一座花园。花,将花作为小说开头很不错。她醒来后想道。她起身走进盥洗室,面对盥洗室内镜子中映显而出那张灰黯的脸不免有些丧气。它与心中意象正形成鲜明对比。
1949年美国洛杉矶。布朗夫人在家中阅读吴尔芙小说《达洛卫夫人》。她有一个忠实的丈夫,一个敏感可爱的儿子,似乎一切都无可挑剔。但她仍感到百般无聊,深为受困于平庸家庭生活而痛苦。这一天是她丈夫生日,但她无心为晚上生日庆祝准备蛋糕,想一人躲进旅馆里像吴尔芙那样躺在床上阅读《达洛卫夫人》,然后自杀。她将儿子寄托给邻居,告别的那一刻,敏感孩子似乎预感到什么,不安地叮嘱母亲一定要来接他,并跟在母亲汽车后面追赶……
20世纪末的纽约。一位名叫克拉丽莎女编辑正要出门买花。因她名字与吴尔芙小说《达洛卫夫人》中主人公克拉丽莎•达洛卫相同,朋友们都戏称她为“达洛卫夫人”。她幼时恋人、诗人理查德刚获奖,她得为他获奖筹备晚宴。当她出门那一刻,注意到晶莹剔透阳光正在游泳池的蓝绿色水面上摇曳荡漾,不禁心有所感。时值六月早晨。
身患爱兹病的理查德没能度过这一天。他厌倦了生活,那天下午他从家中窗口飘然而下,迎接午后灿烂阳光。小说结尾,在纽约的克拉丽莎面对业已取消晚宴而留存下来的佳肴萌生了一种极度的孤寂感。深夜,已届耄耋之年、当年被儿子忧郁双眼刺痛的布朗夫人造访。原来自杀的理查德正是布朗夫人儿子。
小说以迷蒙而清澈语调、印象式碎片、瞬间的意识流动、深度意象和蒙太奇手法,描写了三位不同时代女性心灵世界。作者以精湛技巧、精致而繁复的结构,深入她们万花筒般意识中,再现她们心灵镜像,宛如月光照彻下小溪,隐约显现她们内心水下生物、鹅卵石和蔓生的水草;并以类似超现实手法将吴尔芙传记片段与美国中期和晚期两位女性精神生活交织在一起,复调式地安排在同一文本中。
最重要的是作者在小说《时时刻刻》的文本中还暗中指涉着《达洛卫夫人》的文本。这一手法极具创造性。因为这种指涉并非文本的明确援引,也非一般意义上续作,或对以往书籍与相同材料的改写和创作(如图尼埃《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簿狱》对笛福《鲁滨孙漂流记》的反思;让•阿奴伊《安提戈涅》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对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重新考察);而是运用象征手法将两种文本晦涩地镶嵌在一起,犹如两面相互映照镜子在暗中增殖。坎宁安的《时时刻刻》是在延续了《达洛卫夫人》基础上的一种对吴尔芙生命意义重新思索的再现,是对吴尔芙内在精神所作的一次富有诗意的冥想。
三
弗吉尼亚•吴尔芙全部小说,几乎都是她自我精神探索的一种“传记”,从她早期习作全是对传记练习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这也许跟她父亲对她影响有关。(弗吉尼亚•吴尔芙的父亲莱斯利•斯蒂芬(1832-1904)是学者、编辑和哲学家,曾任伦敦图书馆馆长,主编《英国名人传记辞典》,撰写《十八世纪英国思想史》等著作。)她的作品总是在探索自我生命处在某一阶段中意识发展的趋势和可能达到的深度。
“《到灯塔去》构成了弗吉尼亚•斯蒂芬童年生活的最后景象;在第二阶段,《出航》给一位年轻女性的知识探索打上了印记;那么第三阶段高潮就是《海浪》,进入成熟期小说家将描绘出意味隽永的生命经典性轮廓。”(引自《弗吉尼亚•伍尔芙——一个作家的生命历程》(英)林德尔•戈登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P162。)而无疑,《达洛卫夫人》更是一部具有这种传记性质的小说。
1922年,她那带有实验性质、打破了传统叙述逻辑和充满印象拼贴的小说《雅各的房间》出版,这部小说也是对她哥哥精神成长的一份记录。该年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年代,与她同年出生也同年死亡的乔伊斯出版了划时代著作《尤利西斯》、T•S艾略特发表了《荒原》。那一年她年届四十,精神处于相对稳定期。
但随后,恐惧衰老暗影像蛇一样啮噬着她那脆弱神经;同时在心灵上她也没有完全摆脱精神疾病对她的影响,她几乎可以察觉到内心深处那股疯狂念头又缓慢袭来。她只有靠写作《达洛卫夫人》来抵抗心中阴影,却也将这种挣扎的印记留在了小说中。她曾在《奥兰多》中说:“一个作家的灵魂的每一个秘密,他生命中的每一次体验,他精神的每一种品质,都赫然大写在他的著作中”。(转引自《弗吉尼亚•伍尔芙——存在的瞬间》伍厚恺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P1)
《达洛卫夫人》是她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现代主义长篇小说。它犹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以一天生活来刻画人物心理时间上的一生。漫长生活经历涌入人物意识河流中,不时在内心激起沉思、回忆、追索、感想、体悟生命的浪花,汇集着人物心理五彩缤纷的印象图案。吴尔芙完全摒弃了传统小说写作手法,开篇起就直接进入人物心灵世界。小说由两条并行不悖线索组成,来映显两个截然不同人物的内心。
克拉丽莎•达洛卫是一位中年妇女,她丈夫是国会议员。六月早晨,她出门买花,要为有首相参加的晚宴做准备(这一情景与《时时刻刻》中纽约女编辑出门买花相同)。那天阳光明媚,清风微拂。大本钟不时发出深沉悦耳之音。她思绪飘动,想到三十多年前同样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她和彼得正在恋爱。但她最终没有嫁给喜欢冒险的彼得而是嫁给了稳重的达洛卫先生。彼得将要从印度回来,她想,要是当初嫁给了彼得,她的一生会怎样?伦敦街头上的声色光影不时触动她的联想。
小说还有另一条线索:赛普蒂默斯•沃伦•史密斯,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退伍老兵,因受炸弹惊吓而患精神疾病。当达洛卫夫人在花店内听到街上传来一声汽车火花器发出巨响声时,他在街上游荡也听到了。最终,他为摆脱时时袭来的内心惊恐跳楼自杀。
夜晚,达洛卫夫人在晚宴上听到宾客中有人说起赛普蒂默斯自杀消息,内心震动。他们是两个阶层的人,彼此互不认识,但在内心深处却对时代有着相同的感受。小说真实反映了第一次大战后现代西方人焦虑、困惑和恐惧心理。
四
在此我们可以看出《时时刻刻》中自杀的诗人理查德对应着《达洛卫夫人》中的赛普蒂默斯。他们同样怀着内在不安生存着:一个在战争中留下了精神疾病,一个患上了爱滋病;都是时代烙印的反映,象征着不同时代却同样在人们心中所造成的疾患。
然而,即便是赛普蒂默斯这样一个略显突兀的人物(相对于吴尔芙的生活世界来说),也是吴尔芙拿来印衬达洛卫夫人精神侧面的。吴尔芙曾在一封信中说,她必须通过赛普蒂默斯的性格来完成达洛卫夫人的性格,她所“部分意识到的生命枯竭感正是要通过那个疯子的病态作戏拟性表现”。(引自《弗吉尼亚•伍尔芙——一个作家的生命历程》P273)
如同吴尔芙想通过达洛卫夫人和赛普蒂默斯这两个人物来探询自己内心深渊一样,在《时时刻刻》中,作者坎宁安真正意图也是要通过书中人物综合再现吴尔芙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布朗夫人和女编辑克拉丽莎这两位女性;他想看看假如吴尔芙生活在50年代和世纪末的美国会怎样。
无疑,布朗夫人和女编辑克拉丽莎都有着吴尔芙的影子,她们都是射向吴尔芙精神生活的一个朦胧投影。
20世纪50年代美国正处在经济复苏期,布朗夫人就像达洛卫夫人一样生活富足,但却精神萎靡,内心总有一种像是被悬浮在空中的惶恐不安的感觉,生命的无意义意识时时涌上心头。这种感觉正是吴尔芙心中常常难以摆脱的感受。而纽约的女编辑在街上耀眼的阳光中似乎感到总有一丝不祥的阴影在笼罩着她,直至最后她受到死亡冲击,这一切也都是吴尔芙生命历程中的主题。
在《时时刻刻》中,作者还赋予布朗夫人朦胧同性恋倾向,而到20世纪末的女编辑身上,作者索性将她塑造成同性恋者,这是在暗示忧郁孤寂的吴尔芙如果处在20世纪末期,她原有的回避社会的心理倾向很可能发展成同性恋性心理倾向。
另外,布朗夫人的名字也不是没有来历(其实在《时时刻刻》中所有人物都可在《达洛卫夫人》中找到对应)。吴尔芙在一篇《贝内特和布朗夫人》文章中虚构了一位坐在火车上的老妇人形象,她称布朗夫人为“永恒的”和“人性的”,“是从英国文学开往另一时代”的“幽灵”。(见《论小说与小说家》吴尔芙著,上海译文出版社P308)
所有这一切都在表明,坎宁安是在将吴尔芙作为一个精神个案进行研究,它像一面放大镜,放大了吴尔芙的生存意识,将她精神历程放在整个20世纪中的一个更为宽泛和更长远的背景上来进行考察。而他将这部小说命名为《THE HOURS》更是泄露了这一点。因为吴尔芙在撰写《达洛卫夫人》的初稿中就是将小说题名为“THE HOURS”。
五
《时时刻刻》是一部知识分子式的小说。作者是以小说的形式对吴尔芙精神世界作一次遐想式的探询和论证,以及对她性格的可能性延伸进行了艺术上的重塑;而同时他又通过20世纪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不同时代女性的精神风貌,来反映西方整个20世纪的精神特征。这一双重目的,构成了这部小说不同凡响的品格。
这是一部对吴尔芙遥遥致以敬意的小说,是对《达洛卫夫人》文本所作的一次歌唱性礼赞。它弃绝了现实的喧嚣,直接沉入人性深处,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内心的紧张与焦虑,以及对存在产生的倦怠感和疏离感。它关注精神内的骚动,努力挖掘人物背后的“美丽的洞穴”(吴尔夫芙语),以一束智性之光照亮她们丰满的意识,刻画她们心灵的影像,质疑生命的本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三位女性都是精神领域内的自我放逐者,她们游离于时代,同时又以自己方式固执地抗拒现实。她们在《时时刻刻》中交叉出现,犹如一次相互轮回、一次在特殊时空内的重逢,原先她们独自的精神幽吟在这部小说中汇成了女声合唱曲。正是这种独特的精神吟唱组成了这部小说心灵圣歌般品质,一部灵魂的奇书。
富有意味的是在《时时刻刻》序曲中,作者在故事开始前先出人意料地描写了吴尔芙的自杀——1941年战争爆发后某一天她投河自尽。“她被流水迅速冲走。就像是在飞翔,一个虚幻的身影,双臂向外张开,头发飘扬……天空的阴影在水面上摇曳不定。”(见台湾希代版《时时刻刻》P34)这一情景正好与小说第一章描写纽约的克拉丽莎出门买花时面对水面上摇曳的阳光偶有所感遥相呼应。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暗连,是对将要出场人物命运的一个暗示、一次排演、一种影调和一番预言。它奠定了这部小说挽歌式的基调。当你读完小说掩卷沉思时,哀婉会有如烟霞般从心中缓慢升起,渐渐占据你整个心灵空间。
六
作者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曾被《洛杉矶时报》誉为“我们时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生于1952年的俄亥俄州,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现居纽约。1990年他出版了第一部小说《末世之家》(A Home at the End of World)使他一举成名,在该书出版前一年,他将其中一章取出命名《白天使》(White Angel)先在“纽约客杂志”上发表,后被评为1989年度美国最佳短篇小说。1995年他又出版第二部长篇小说《血与肉》(Flesh & Blood)。而1998年出版的《时时刻刻》(The Hours)是他的第三部小说。从他小说出版时间上可看出,他对自己每一部作品都精雕细作。
在小说《时时刻刻》中,他以令人吃惊的方式引导读者穿越小说人物粼粼波光般的意识深处再进入吴尔芙的精神世界,这一奇妙的手法具有无与伦比的独创性。他创作实践证明了吴尔芙在《现代小说》中所阐述观点:“人生是一圈光芒四射的晕轮,是自始至终环绕我们意识的半透明的封套”。(引自《论小说与小说家》p8)可惜原作中富有诗性的、极为微妙的语言特色没有在译林版中得到较好的体现。
小说在2002年被拍成电影。三位女性分别由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尼科尔•基德曼(Nicole Kidman)和朱丽安•摩尔(Julianne Moore)扮演。
值得称道的是、有着上乘表演的尼科尔•基德曼,她在这部影片中扮演了吴尔芙,她出场时那种低垂的冷冷的目光、写作时在笔筒中找笔的手不由自主的痉挛、紧张的肢体语言等,将吴尔芙的敏感、神经质、脆弱和孤傲的心灵表现得惟妙惟肖。电影同小说一样,不关注外部世界,而是将影像聚焦在人物的内心中,从而构成了一部电影版的20世纪女性精神史。
更多:
豆瓣成员的影评 (49条)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05666/
『肆』 求以下几部电影影评,作业用
阿甘正传
jenny总是说,阿甘,你不懂什么是爱。
可是,我觉得他是最懂得什么是爱的人。
阿甘爱妈妈。
当然,他的妈妈也确确实实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用她的整个生命来爱自己的儿子,从不因为阿甘智力上的残缺而吝啬他应得的那份爱。她让阿甘一直成长得很开心,也因为这样,阿甘才能拥有一颗纯洁无瑕的心。
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让人动容的词语,无论语言的差异如何大,妈妈这两个字的发音永远是相似的。
女性虽弱,为母则强。
其实我想,阿甘的妈妈是骄傲的吧,她养育了一个那么那么好的儿子。
阿甘爱他的朋友。
在越南战场上,他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一个又一个战友,在最危险的时刻,他毅然返回了即将要被炸平的丛林,为的是“buford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知道好朋友不是那么容易找的”。他牢记着他与buford的约定,买了捕虾船,实现朋友的梦想,并资助他的家人。
而丹则是阿甘心里的英雄,一直都是,他那么坚定的这么认为,这样强大的信念终于让丹也鼓起了生活下去的勇气。丹说他没对阿甘道过谢,其实他能活下去就是最好的报答。阿甘从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一切都在他看来都是很自然的,是他应该做的。是我们太过复杂,总觉得他做了凡人做不到的事情,可是,在阿甘的世界里,那些都是很平常的小事。
阿甘爱他的姑娘。
jenny是不幸的,她的生活一直很凄惨,四处漂泊,没有温暖。但是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遇见了阿甘,也遇见了这世上最好的爱情。也许jenny不会想到,她的一句话换来了阿甘一生的等待,也换来了一个美好的结局。她的一生充满凄苦,但是最后,她终于永远地沉睡在了唯一带给她温暖的树下。
jenny是阿甘的唯一,因这唯一而永恒。
我印象最深的是阿甘在jenny的墓前说“你要什么就叫我,我不会走得太远”,的确,在阿甘的心里,jenny永远都活着。他爱她,所以不在乎她爱不爱他。他的一生永远都会记得校车上那个天使一般的小女孩,她对他笑,她跟他一起看星星,她让他一直跑别回头……虽然jenny并没有一直陪伴着他,但是阿甘的生活里一直都有jenny留下的痕迹。
所以,其实所有死去的人都没有消失,阿甘的身上有着所有人的记忆,只要他活着,他们就在。
阿甘爱他的孩子。
他送他的孩子上校车,像小时候妈妈送自己上校车一样。一切都和多年前一样,只是这一次,车上不会再有一个jenny那样的小天使。
在阿甘的眼里,他的妈妈、他的朋友、他的姑娘、他的孩子……都是天使,其实他不知道,他自己才是天使。
电影里没有人对阿甘说过谢谢,但是我相信,所有看过此片的人都会真诚地说一句:谢谢你,阿甘。
我们终于知道,这世界上最好的爱是什么样子。
来自楚荆网友的评论 我很赞的
『伍』 《盗火线》观后感!在说说这个电影的无个最!跪求,别抄别人的 (高分)
《导火线》漫谈(一):武艺电影的发展
暴力和爱情是电影永恒的主题,所以动作片是永远有市场的,如果动作片对武艺的描写过多,也就成了我们习惯说的功夫片,功夫片题材是香港电影开创的,最早的演员是没有功夫底子的,所以20世纪60年代那时的功夫片大多暴力血腥,粤剧和京剧的武生来做一些动作已经能让观众沉迷在他们演绎的功夫世界里,优秀之作如《大醉侠》或《独臂刀》也仅仅是靠导演的功力,后来刘家良把自己的南派武术带入电影,出现了一批表现纯正中国功夫的题材,象《少林三十六房》等,不过拿到现在来也仅仅是小众喜欢而已,首先电影技术没有现在先进,其次最重要的是传统武术和现代搏击还是有差距的,前两年拍的《醉猴》就是个例子。
70年代初,李小龙来了!他是一个伟大的演员和导演,以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真正的搏击功夫以及全新的理念拍电影,这时世界轰动了,因为功夫片的这个转折太大了,后来李小龙宗师去世了,片方就去找李小龙相似的去继续拍,发现仅仅是照猫描虎而已,因为什么,用现在流行的话说,缺少人才!那时没有具备李小龙功夫的电影人才,更没有象他那样的动作导演,但是这块迅速膨胀的功夫片市场不能停下,于是继续回到60年代的那种题材,可是大家都在这么拍,竞争还是比较大的,袁和平脑筋比较活,不再拍用血腥和暴力吸引观众,改走喜剧动作路线,这下让成龙火了,醉拳,蛇形刁手,一部接一部,而且喜剧动作题材也适合成龙,洪金宝,元彪这些戏班武生的功夫来表现,后来徐克打造新派武侠片,恰逢中国武协推广的新派武术,这又是另一种不同于既往香港武打片的一种风格,李连杰又火了,虽然其间具备李小龙风格身手的甄子丹也在那时进入电影了,但是武打片主流类型已经是这些了,资本是追逐市场的,所以说,机遇是很重要的。
社会在发展,功夫片肯定也要发展,但发展不外是三种:一是引入多种动作元素,加一些除武艺外的其他动作,枪战啊,爆炸啊等等,象尚格云顿早期的纯搏击片到后来的动作片就是,二是引入更多电影科技,象用电脑科技包装起来的类似黑客帝国那样的动作,三就是把武艺的最新发展带入电影。但是无论加入再多新的元素,电影里表现的武艺应该不变的一点就是,你必须是真实的格斗,从这点来说,《龙虎门》夸张漫画里的武功和真实格斗的结合也是一种有效的尝试,为奇幻功夫片的动作设计做了一个范例,在功夫片的发展上必然有其一席之地。
近十年功夫片市场又不行了,为了影片能赚钱,进入了明星多,投资多的所谓大片时代,结果泰国又出个托尼贾把很多人震住了,说这厉害啊,其实说白了还是过去香港的那些经验,没啥新的地方,仅仅是因为里面的武术变了,中国功夫换成泰拳了,有人说这部就是创新吗,但是你想想泰拳存在几百年了,以前没人表现仅仅是功夫片大多是中国人拍的,主题谁去表现那个啊,只有泰国人才能把自己传统的东西发扬的好,才熟悉自己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泰国人的电影给世界范围的观众一个短暂的视觉冲击,作为表现真功夫的电影,和李小龙风格电影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重要的一点就是为打而打,大部分是一些比较具有震撼力的拳脚肘膝动作的镜头剪接组合,并没有涉及真正的武术理念上的东西,而李小龙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每一场打斗中的每一个动作都表达了他的武艺观念,也充满了对传统武术的反思和抨击,而这些动作让更多的世界范围的武术家很受启迪,所以说李小龙的电影是真正的武艺电影,无论是电影专家还是武术家都无可挑剔。
虽然武打片的拍摄是跟着市场跑的,但这仅仅是市场的引导作用,武打片以武打为主,所以无论武打片里的动作设计如何发展,数年后还是必然回归必须和真实的武艺相符这个最本质的源头,真正的功夫片或者武艺电影应该是随着真正的武艺发展而发展的,把武艺带入电影,把武艺的最新发展带入电影,这样才是真正的功夫片,那些喜剧动作,僵尸动作,新派武侠,还有泰国佬的东西,仅仅是取材的需要,因为没有合适的人嘛,或者是因为商业逐利的需求,虽然很多我也喜欢,但不是我最喜欢的。
随着武艺的发展而发展的功夫片,我只认为两人合格,一是李小龙,一是甄子丹。
甄子丹一直把最新的武术带入他的电影,从最早的《洗黑钱》、《直击证人》里的自由搏击,到《杀破狼》里综合格斗小露身手,再到目前的《导火线》里全面展示MMA(Mix Martial Arts,综合格斗),这些都可以看出他的动作设计理念,那就是延续李小龙的电影拍摄理念,用现代的电影手法和最新的武术来打造新时代的动作片。
既然好的武打片里的动作应该随着世界武艺的发展而发展,那么目前的世界武艺这几十年又有什么变化呢,下面简单看一下。
应该来说,近几十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移民方便了,科技也发展了,所以武艺的推广成本也降低了,也就迎来了世界武艺大融合的时代,这些年应该是发展最快的时代,李小龙在其中是个革新性的人物,除了受他思想影响,传统空手道向全接触空手道演变并发展成风靡全球的自由搏击外,他还早在距现在的UFC等综合格斗比赛的三十年前预见到了这种比赛的形式,他心目中的理想武技也是这样子的,这些在他遗留下来的手稿和电影中都可以看到,直至现在的UFC,Pride比赛还用着《龙争虎斗》里的分指手套。
回过头我们再看我们的动作片,粤剧,京剧武生,武术运动员都曾风靡一时,但不能否认的是,所有武打片里表现的最新武技也仅仅停留在自由搏击的阶段,象港片里的“喷射机”宾尼、理查德·诺顿、周比利、卢惠光等等都是擅长此技的高手,也许这和武术指导有一定的关系,毕竟自李小龙以后的武指中,除了甄子丹,既有拍摄经验,又精中西武术、现代搏击,又有表演经验的没有一个。
当甄子丹重新逐渐获得市场认同和市场价值后,他逐渐在近年来一系列影片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把自己的武打风格慢慢灌输给大众影迷,厚积薄发,把华语动作片引回实战之路,这种做法是一种探索,一种冒险,一种创新,和李小龙60年代末返港坚持自己想法去拍全新的武打片是何其相似,这一切,缘于他对华语电影的责任,也是他对自己理想的坚持。
《导火线》漫谈(二):挑战拳霸!
《导火线》中的反派是越南来的三兄弟,身手最强的老二叫Tony,老大人称渣哥,看过《导火线》后,恍然大悟,原来《导火线》说的就是甄子丹大战Tony Jaa(Tony渣)!
喜欢武打片的都知道,泰国小伙Tony Jaa近年来凭《拳霸》系列红遍半边天,以全新的传统泰拳风格的打斗让全世界的武打片爱好者称赞不已,同时也让华人影迷感慨日渐衰落的香港动作片现状。
甄子丹出生于内地,成长于美国,其个人经历和武技和他的偶像李小龙惊人的相似,自然,甄子丹也具有李小龙那样强烈的民族情节,一些有损国人形象的西片一概不接就说明了这点,而此时泰国动作片的兴起对于他来说不可能没有触动,他在多个场面也表明返港拍片,是希望可以为重振香港动作片尽一份力,言辞之间充满责任感。
至此则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导火线》的诞生。
《杀破狼》的成功让更多的影迷对《导火线》充满了期待,也让更多的人在观影前带着《杀破狼》的印象去想象本片,事实并非如此,《导火线》可以看做是《杀破狼》系列,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又和《杀破狼》截然不同。
其实在《导火线》拍摄前,叶伟信和甄子丹就曾经透露,《导火线》的风格会拍的阳光些,而不会象《杀破狼》那般灰暗。
个人觉得,《杀破狼》是一部警匪动作片,武打动作是警匪故事里的一丝点缀,《导火线》则可算是一部纯粹的国际性现代功夫片,警匪争斗仅仅是为武打动作提供一个背景,一个平台,打个比方来说,《导火线》是李小龙《猛龙过江》的现代升级版,在《导火线》中甄子丹除了展示最真实的搏击术,一招一式还表达了他自己的武术理念。
影片定位于此,自然情节发展以顺畅紧凑为主,“导火线”一经点燃,即快速燃烧,直至最后爆炸!中间绝无剧情片中的繁枝褥节,文戏武戏浑然一体,充分显示了叶伟信掌控全局的导演功力,也确实做到了甄叶承诺的文戏和武戏的平衡,一切迹象表明,这对最佳拍档的合作更加默契。
甄子丹自己曾经说过:动作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基于这种理念,他所设计的动作中你可感受主角或愤怒或自信,所以在本次观影过程中,可以听到观众的掌声和惊呼声,说明观众确实完全融入到甄式动作所表达的人物情感中,这点在行宇饰演的阿虎摔死一个小孩后,马军挥拳将其活活打死那段表现的尤其明显,未曾看过电影的可以温习初中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呵呵。
电影中穿插的一些幽默对白和情节也让紧张之余可以舒缓一下紧绷的神经,如吕良伟说的“告你非礼啊”等等。
影片基调虽然很阳光,但是不经意处还是有叶伟信的那种人生无常的悲剧气质,在郑则士率领的警局众人到古天乐饰演的卧底警察华生家聚会时那段情节,正当聚会时匪徒(甄子丹的助手,日本著名武指谷垣健治扮演)送来“烧鸡炸弹”,这个笨匪反复的失误不禁让人捧腹大笑,本已为无事,但转瞬惨剧发生,记得当时影院里开始大家都被逗笑了,但接着就是长久的安静,相信对每个观众内心都触动很大。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都市功夫片,影片风格不同于《杀破狼》,无须让你当时去思考什么,就为了让你在闷热的今夏宣泄一下情绪,但主角仍叫马军,也可以看做是《杀破狼》中的马军的人生的一个阶段发生的故事,更大程度的完善了“马军”这个形象,从这点来说,我期待甄子丹叶伟信的这个系列可以再拍下去。
给本篇写了个“挑战拳霸”的标题是为了说明本片的整体风格,而本片的武打设计和演员表现个人认为是远超拳霸系列的,下篇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导火线》中武打动作的认识。
《导火线》漫谈(三):功夫片的模式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于港片网络上开始喜欢以文戏和武戏分开评论,并且这种风气影响到纸媒,对于演员来说,如果你是卧底你就必须要卧的曲折离奇,所有主演必须各有一番渊源,故事也必须回去琢磨几个晚上才思索到其中深义,个人觉得没这个必要,尤其是对于功夫片。
严格的说,功夫片是只存在于港片的,从上世纪60年代到如今,一直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算是香港文化之一,曾有一个阶段,看电影去就是看武打片,真正喜欢看武打片的朋友,也没有几个会纠结于其他,武打不好看,其他都是扯淡,最重要在影院当时一定要看的爽,想想现在留在我们记忆中的那些老片,我们除了一段段精彩的打斗,我们记住了其他什么吗?
其实功夫片乃至动作片,基本都是表现个人英雄主义的,观众去看也是冲着这点来,总结一下,功夫片大抵如此:主角一定要猛,反派一定要狠,小喽罗一定是渣,最终正反主角一定要大决战。至于你非要把剧情单独拿出来,我只能告诉你,大多就是灭门-学武-复仇,后来虽有变化,但实质基本如此。
实际证明,也只有这套路数让观众喜欢,让观众看的爽!不符合上述几个条件观众一定不爽!上年《霍元甲》武打设计走反向,上半部霍元甲打秦爷打到爆,后半部却与众国际友人来个国际武术友谊交流赛,单从武打上来说就让人感觉很不爽。
主角一定要猛,因为功夫片本来主题就是个人英雄主义,重点就是要表现主角一定勇猛无比,贯穿全线,其他皆是绿叶,想想李小龙电影,除了李小龙,我们印象深刻的还有谁,我们要的就是英雄,其他呢,不需要,现实中到处都是,大多观众是在电影中寻找个人英雄的梦想的,这里多说一句,主角如果本人很酷,一定要摆出来,所以一般功夫片,肌肉男比较受欢迎。
反派一定要狠,拳脚功夫要狠,品质也要狠,两者不狠不足以犯下让观众恨之入骨的罪行,也不能把最终的决斗推向高潮,更不足以匹配主角超强的功夫,所以功夫片剧情发展大多简单,主要是培养情绪,起个过渡作用,当观众情绪被吊起,心里老想揍他的时候,这时候主角出场,将其海扁一顿,这种做法虽简单,但是迎合了观众的心理,自然可以赢得掌声支持。
小喽罗一定是渣,在功夫片中,一定存在渣一般的小喽罗,或单挑或群战,正派主角对之一般是一招致敌,以之来衬托主角高超的武功,同时从视觉和心理上对观众也有震撼,其实从现实的格斗也是如此,练过武功的打普通人打几个没问题,遇到练过功夫的,打一个也要费般周折,自己也要受点皮肉之苦。
最后的大决战是一个功夫片的精华所在,高超的武术指导可以设计的打的或刚猛无比,或花团锦簇,让影迷当时看的觉得天地变色,日月无光,甚至如李小龙般还可以顺便表达他自己的武学理念,最不济的一般的功夫片至少也可以让你看个热闹,所以,记得我有时候时间比较紧张时看片一般是直接拖到最后来看一下的,不知道是否有朋友也有这个习惯。
最后回到《导火线》,个人觉得,《导火线》表面是警匪片题材,实质是一部精彩的现代功夫片,完全符合以上功夫片模式,同时动作上有别于过去我们看到的东西,很值得一看。
『陆』 电影rainman影评
这是一部在奥斯卡的大名单中留下自己名字的经典影片,也是整个八十年代极具影响力的一部影片。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部严谨的,甚至有些刻板的好莱坞式教科书。影片力求达到所谓"学术"与"大众"之间最为适当的交汇点,并在合适的时候将这一点发扬光大,一方面得到那些评委们的肯定,另一方面博得大众的欢欣,这,也正是影片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
影片选择了"亲情"这个具有无穷魅力的情感主题,并且贯穿在整部电影当中,使用道德的多重选择来对"亲情"概念加以烘托。所谓"道德的多重选择",实际上指的是在片中作为弟弟的查理(汤姆·克鲁斯饰)在对待金钱利益和手足之情上的两种选择,这也是构成影片矛盾的焦点所在。我们首先考察一下影片中的哪些因素对其情感主题起作用了。
本片导演巴里·莱文森一向以对社会事物及社会热点的冷静洞悉而著称。他的电影大多风格内敛,在对镜头的处理上显得中规中矩,常将镜头的焦点对准人物并以此为线索展开整个事件。在对主导动机的处理上简单含蓄,显得冷硬而规矩。影片开场时的第一个主导动机:吊在半空中的汽车,就直截了当地点出了整部影片叙事的主体——公路。而汽车则是影片中矛盾发展的载体。同时,这里也点出了影片主人公查理的人物身份。在接下来的工作间一场戏里,更是表现了查理的精明能干、善于调和事物的诸多性格侧面。另外,在空中的汽车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查理如日中天的工作背景,仿佛就像他架车行驶在天空中一样,而处在景深空间的则是一幢幢高楼大厦。
接着,查理得到父亲去世的消息,于是去参加葬礼,却发现了一辆车,便引出了对儿时的记忆。原来,查理因为偷开父亲的车而被父亲唾弃。车成为影片中矛盾的动因。正是由于车的原因,查理才会和父亲不和,自己也因此干上了汽车行当。在下面的段落中,同样利用汽车,引出了本片的真正主角——"雨人"(达斯汀·霍夫曼饰)。于是整部影片的所有设置已基本确立,在剩下的时间里,就是利用这些设置制造并解决其中提出的矛盾。
从查理把"雨人"带出医院开始直到"雨人"返回医院是影片的中心叙事段落,占据了整个影片的2/3以上。这一进展过程看上去更像是公路片模式,而汽车更是成了这一大段中重要的道具和承载体。影片的编创人员也有意识地要用汽车而不是其他交通工具来完成对片中"亲情"主题的刻画。当查理准备带"雨人"上飞机时,"雨人"表现出了极度的恐慌与不安,并历数了以前各个时期的飞机失事。查理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只好答应"雨人"搭乘汽车的要求。至此,编导们达到了利用汽车来延展叙事时空,营造一个相对广阔叙事环境的目的。
汽车是整个事件发展的承载体,也是主题发挥的良好基石。在二人行到中途的时候,"雨人"突然想起自己的内裤,于是要求查理回到他指定的地方买那条指定的内裤。已经被这个怪哥哥弄的焦头烂额的查理此时进退两难。异常无奈的他气愤地离开了汽车,独自一人边走边大声抱怨,可当他回头再看时,哥哥也已经不在车内了,而是向卖内裤的那个方向走去。这时的汽车里空无一人,代表的是兄弟俩情感及思维方式上的隔阂与难以沟通,于是俩人相继离开了他们心灵交流的场所——汽车,顿时造成了一种分离空荡的艺术效果。而当后来查理和"雨人"在赌场赢了一大笔钱后和苏珊娜一同乘车嬉戏时,气氛却是暖洋洋的,因为汽车在这一狭小空间代表的是兄弟间心灵的沟通,让他们同时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喷泉中的泉水也像是和着欢快的舒畅的背景音乐雀跃起舞,发出轻捷明快、滴入人心的水滴声。在这两个地方,汽车显然是充当了"亲情"沟通的场所,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且为情节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除了汽车之外,影片中还利用了诸如电话、电视之类的现代科技产物来对现实社会状态进行一些侧面的隐晦的折射,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讽刺作用。不过,影片中最大的讽刺还是出于"雨人"对查理的讽刺。
"雨人"指的是患有"自闭症"的一类人,是被排除在正常人世界外的。片中的"雨人"雷曼德便是典型。他做事情总是循规蹈矩,要求一切事物一陈不变。他害怕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接触,对世界的一切都仅限于平面化的、教条式的认识,其行为举止更是属于"异类",完全不顾及周围环境的变化,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行动。和以往表现"非正常人"的电影一样,影片中的"雨人"除了先天性残疾外,还具有某些"正常人"所不具备的一些特长。在影片中,编导不厌其烦地表现他对数字的独特兴趣和超凡的记忆能力,并强化了这一个人行为上的主导线索,成为了整个叙事中重要动机而存在。影片还利用其自身的这一特性,营造出一种特别的喜剧效果和戏剧张力。从某种角度上讲,"雨人"这个角色是影片整个戏剧性的焦点所在。片中的喜剧环节、矛盾的动因均在他的身上得以体现。如查理与苏珊娜做爱时,不明事理的雷曼德闯进了他们的房间,并和苏珊娜一起哼哼起来。这样的以他个人无意识、无逻辑的行为创造出的笑料在影片中层出不穷。更重要的是,他的这一行为引起了查理的不满,也为叙事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两种对立性格层面的相互溶解奠定了基础。
以后的叙事中心点基本上围绕兄弟两人性格、志趣上的格格不入深入下去。而"雨人"雷曼德则是二人关系中的支柱点。直到查理找到雷曼德身上可以为自己所用的地方,获得了极大物质和心理满足时,两人的性格、行为冲突才被化解。由此可以确立此人物在全片中起着推动事件因果发展的作用。
对于营造良好的"笑果"一向以来都是好莱坞的强项,特别是在当一个"非正常"个体进入"正常世界"时的各种行为都会给人以怪诞、滑稽之感。影片借"雨人"大作文章,尤其是由于他的固执、苛守规章引出的连串喜剧,如前文中提到的闯入弟弟房间一段,在影片中段执意要买指定内裤以及当他借别人家收看电视时,家中小孩子们一个个面无表情地盯着电视与他像孩子般看得津津有味形成的反差。这些细节让他的形象生动可爱,又让影片整体的观赏效果上了一个台阶。
事实上,让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不难发现,导演基本上是以纯粹客观的视角来进行拍摄的。我们几乎看不到人物的内心视像,这是本片的又一大特点(这也是巴里·莱文森一贯的电影风格)。"雨人"的形象虽然生动亲切,但也仅仅是丰富了影片的娱乐元素,推动了整个事件的进程。对于"雨人"自身来讲,没有多少人性特征,他看上去更象是查理的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观众看到的是社会中人们所追求、崇尚的那些"实际利益",而在影片中则表现为查理的拜金主义和惟利是图。可以这么说,查理这个人物形象就是美国的一个缩影,片中有一个地方表现得很出采,当委托人正在宣读查理父亲遗嘱时,镜头所对准的是查理的一只手,那只手上套着两枚戒指,正不耐烦地敲击着桌子。这一形象化的描述把一个对财产视若珍宝却对亲情视为旁物的典型形象刻画地入木三分。相对于查理,"雨人"对数字有着超乎寻常的敏锐捕捉及出色的记忆能力,但对同样要依靠数字来分辨的金钱却是一窍不通。于是,查理为了钱而与"雨人"走上了同一条路,"雨人"则用自己的各种行为让查理认识到比钱更重要的东西——亲情。当然,作为一部带有明显商业化烙印的好莱坞电影,宣扬的又是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性主题,那么结局的设置必定是具有明确道德立场判断的。影片的叙事也努力地让查理这个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劣性"一步步被"洗脱",最后使他在观念上发生"根本的转变",给观众一个"圆满"的解释,并把许多尖锐的讽刺以暧昧的方式进行了"自我化解",让影片看起来不会过于惹眼,又有一定的深意。
本片最大的亮点还是达斯汀·霍夫曼那无懈可击的天才表演。用可爱、精致、伟大或是其他任何赞美之辞来修饰他都不为过。尤其是他在形体上的把握,使他无论在中近景镜头还是远景镜头都是整个画面最吸引人注目的焦点。霍夫曼对"自闭症"患者近乎神经质式的诠释将"非正常人"的表现境界又提高了一步。相比之下,扮演弟弟的汤姆·克鲁斯在他的光环下就显得相形见拙了,纯粹就像是一个花瓶似的摆设。
综上所述,得出的结论是,《雨人》是一部值得玩味的不错的情感片,但依旧是摆脱不了好莱坞模式的窠臼,以商业元素的介入为主,艺术样式的创造为辅,制造出符合大众口味的电影。道德标准被确立在主导环节,并对影片的叙事及艺术创造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类似的影片在美国比比皆是,只是这部《雨人》总体基调及细节上的把握更细腻、平稳,再加上天才的表演,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也从一个侧面代表了奥斯卡的取舍标准——中庸的题材 传统的手法。
『柒』 永恒与一天的关于导演
安哲罗普洛斯:几乎孤独的延续者就年龄而论,安哲罗普洛斯比他同时代的导演要晚十年才开始自己的电影创作。在欧洲的电影地貌中,1950年代开始勃发的欧洲电影的造山运动,只有安哲罗普洛斯和寥若晨星的几个存活者在这个世纪之交不时地引发余震。而安哲罗普洛斯的令人触目惊心地喷薄几乎是在1980年代这个相对死寂的欧洲电影地质期了。
安哲罗普洛斯(Theo Angelopulos),1935年出生雅典,直到他18岁服役进入部队一直都没有离开过这个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举家惨受政治迫害与饥饿煎熬。德军占领期间,父亲被共产党人判处死刑。内战结束后,1953年至1957年,他在雅典进修法律。在雅典的一家专演警匪片的影院里,安哲罗普洛斯在那里看到戈达尔的《精疲力竭》,决定自己必须到法国去。1961年他到了巴黎,先就读索邦大学,后转往法国电影高等学院(IDHEC),却与教授闹翻,被逐离学校。
“我考进IDHEC时,艺术史、电影史、剧本分数都很高,理化却考了鸭蛋。教授乔治.萨杜尔很赏识我,让我住进他家。和我争执的是教导演的老师。因为我认为在学校中应有做各种实验的可能,但老师却专注于传授一些我早已熟知的基本知识,而对我做的小型电影实验不以为然。现在我觉得我错了。学校本该有纪律,即使基础课程亦然。但这次退学的经验对我很有帮助,怎么说呢?因为所有同学都开始崇拜我,拿出钱来帮我一部惊悚短片,主题是一个男人在巴黎遭到不知名的跟踪。最后电影没有完成,因为钱终究不够。”
1960年代初期,在巴黎的安哲罗普洛斯还只是一个热爱电影的年轻人,当时两位大师级人物带给他重要影响:沟口健二和安东尼奥尼/长镜头和画外空间(l’espace off)。
安哲罗普洛斯1964年在左倾的《民主力量报》撰写影评,右派独裁专政开始后,报纸被查封,后来他和几位希腊新浪潮导演走在一起,合作设法拍出逃脱政治审查关卡的电影,经过两年的时间拍成首部23分钟长的作品《传播》(Broadcast,1968)。1970年,安哲罗普洛斯为了拍摄第一部长片《重建》(Reconstruction 1970),导演第二次周游全国,认识雅典以外的希腊,开始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他发现了在雅典不复存在的神话、历史、习俗和文学。
“希腊人是在抚摩和亲吻那些死石头中长大的。我一直努力把那些神话从至高的位置上降下来,用于表现人民……”
于是,安哲罗普洛斯用他标签式的“风景中的人物”的长镜头(他从来不在摄影棚里拍摄,而且没有这个打算),摄影机游动地探询着人的居所的历史与归属,渐渐地试图进入“一个人”的灵魂居住。在后一点上,我们看到《永恒和一日》(Eternity and a Day 1998)导演在对一个具体命运的呈现上张力萎缩,我们也更为期待。安哲罗普洛斯的空间在迷宫式的展现过程中形成了象征和隐喻,时间在挣脱此在的一刻仿佛凝视着神迹和神启,这一切构成他的“戏剧”之域,氤氲着他的主题“时间、生命、历史”。
“《塞瑟岛之旅》(Voyage to Cythera 1984)之前是我创作的第一阶段,描述人如何受困于历史的变动,第二阶段我呈现内在与外在的放逐,如今我关注边界如何阻隔人与人的沟通,在混乱的世界中,人失去了中心,失落了源头。” 福尔曼故事(Forminx Story)1965[本片中途而废]
传播(Broadcast/EKPOMBI)1968[23分钟 黑白]
重建(Reconstruction/ANAPARASTASSI)1970[110分钟 黑白]
三六年的岁月(Days of ’36/MERES TOU 36)1972[170分钟 彩色]
流浪艺人(The Travelling Players/O THIASSOS)1974-1975[230分钟彩色]
猎人(The Hunters/I KYNIGHI)1977[165分钟 彩色]
以上三部被称为“希腊近代史三部曲”
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re The Great/O MEGALEXANDROS)1980[210分钟彩色]
雅典(Athens)1983[43分钟彩色记录片,是欧洲首都系列电视报道专辑之一]
塞瑟岛之旅(Voyage to Cythera/TAXIDI STA KITHIRI)1984[137分钟彩色]
养蜂人(The Beekeeper/O MELISSOMOS)1986[120/140分钟 彩色]
雾中风景(Landscape in the Mist/TOPIO STIN OMICHLI)1988[125分钟彩色]
以上三部被称为“沉默三部曲”
鹳鸟踯躅(The Suspended Step of the Syork/TO METEORO VIMA TOU PELARGOU)1991[143分钟 彩色]
尤里西斯的凝望(Ulysees’ gaze/TO VLEMMA TOU ODYSSEA)1995[176分钟彩色]
永恒与一天(Eternity and a Day)1998[132分钟 彩色]
我不知道年轻的电影制作者是怎么跟电影联系上的……但是对于我们,对于我这代人——这些“电影资料馆里的耗子”来说,这并不是一种个人的联系或一种简单表达的方式。我会说这里包含着更多的东西……这是一种狂热的共生现象。
——————————安哲罗普洛斯
『捌』 永恒与一天的影评
比永远多一天——希腊电影《永恒与一天》Eternity And A Day
送你苹果会腐烂
送你玫瑰会枯萎
送你葡萄会压坏
给你我的泪水
——阿尔巴尼亚少年
如果明天你将离去,今天你会做些什么?医生告诉过你,当你受不了的时候,要去找他,谁都知道,那不过让你剩下的旅程少些痛苦,你不可能重新回到这个世界了,也不可能继续你未完的诗作,当明天的朝阳升起,你不会睡在躺椅上,也许邻居仍然会播放同一首乐曲,但已经与你无关,海浪也许还会拍打你门前的沙滩,但只有空旷的房间在倾听回响,你必须告别这一切,只有妈妈,仍然在你的梦里呼唤:亚历山大,亚历山大。
如果明天你将离去,今天你会做些什么?你要把狗托付给女儿,但你们如此隔膜,她甚至不想知道你要去哪里,女婿要卖掉海边的老房子,对此你无能为力。你把妻子安娜的书信留给女儿,上面写着关于爱情的一切,也许你认为,这是唯一可以被称作遗产的东西。你仍然牵着你的狗,黯然离去,这是一个冷漠的世界,好在你已决定离开,不期然地,也许是上苍的安排,让你遇到了一位阿尔巴尼亚流浪少年,你的人生从此被改写,虽然仅仅只有一天。
如果明天你将离去,今天你会做些什么?回顾自己的一生,以及自己的历史,于是你向少年讲述自己的父亲,他是索洛莫斯吗?这位生长在意大利的希腊诗人,为了祖国的独立事业回到希腊,向普通的劳动者购买词语,并终于用母语写出了《自由颂》,作为希腊国歌传唱至今。少年在希腊遭遇蛇头拐卖,是你冒险去把他救了出来,他同时面临警察和军人的危险,你想送他回到阿尔巴尼亚,于是他向你描述,一群少年如何穿越封锁线,如何躲避地雷,你看到雾气蒙蒙的边境上,铁丝网上挂满了人体,于是你决定带他返回希腊。当少年瑟缩在墙角,轻轻地唱道:“流浪的小鸟在异乡悲鸣/幸运的异乡,我思念著你/蔻芙拉,我的小花。”你终于明白了父亲,蔻芙拉,这是你愿意花钱去买的词语。
如果明天你将离去,今天你会做些什么?你回忆起女儿满月的那天,亲友欢快的聚会,妻子如此美丽,阳光如此明媚,你们出海并在沙滩上跳舞,安娜不愿与你须臾分离,而你总是神情恍惚,当你问她:明天是什么?安娜答道:比永远多一天,你没听清,比永远多一天!她欢快地跑开了,她在信中声明只要你陪她一整天,那其实就是永远之后的那一天。妈妈那时候还不算苍老,她喜欢这样欢快的场面,在你此世的最后一天,你必须去看看妈妈,她已经不认得你了,但是仍然叨念着:亚历山大,亚历山大。
如果明天你将离去,今天你会做些什么?阿尔巴尼亚的流浪儿中,一个出了车祸,那是带着他们踏过雷区的赛林,虽然稍长几岁,可仍然是个孩子,他们焚烧他的衣物,并且每人讲一句告别的话,哦,赛林,当你扬帆出海抵达彼岸,哦,赛林,他们就这样感叹着,每个孩子都瞬间长成了大人。最后,夜深了,运载孩子们的船只还有两个小时才能到达,于是你与这个天赐给你的少年,这个卖词语给你的少年,一起去乘一次环线公车,孩子兴奋地看着车窗外的夜景,你则观看着上上下下的人群,车子经过政治车站,游行示威的人群散去,上来肩扛红旗的青年,但是他很快就睡着了;车子经过音乐站,上来了弦乐三重奏,你又听到了熟悉的乐曲;当车子抵达学院站,索洛莫斯上车了,并向你倾吐了他未竟的诗篇:
黎明后最后的星辰
昭示了朝阳的来临
浓雾和阴影都无法沾污
那万里无云的天际
清风抚慰万物众生
犹如内心深处的绪语
生命是甜美的
而且
生命如此甜美
如果明天你将离去,明天的朝阳已经升起,你再一次来到老房子的海边,吟诵着从少年那里买来的词语:蔻芙拉/放逐者/我/深夜/放逐者/蔻芙拉/蔻芙拉,你再一次见到了美丽的妻子,你决定不去医院等死,你充满希望的对着大海,讲述了一个诗人的最后的安排,过不多久,你就会与妻子在另一个世界相拥,而且总会有人卖词语给你,在那个异乡,仍然有你熟悉的旋律,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在此世做你未竟的工作,等待那一天来临。后记:
我们曾经如此熟悉阿尔巴尼亚,出生在这里的玛纳吉斯兄弟是整个巴尔干半岛的电影先驱,而我们还记得《第八个是铜像》,那曾经是令我们感动的英雄颂歌,在安哲罗普洛斯拍摄这部电影的1998年,那里却是另外一幅样子,在之前,霍查大叔彻底摧毁了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在之后,游击队把这个国家推向了深渊,在南巴尔干,一群少年逃出家园,他们蹲下,投掷石块,再蹲下,投掷石块,以这种幼稚的方法穿过雷区,他们来到还算富裕的邻国希腊,靠擦车窗更确切地说是乞讨维生,像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一样,少年流浪儿永远都是不法分子的猎物,面对惨淡的生活,导演显得无能为力,他既反对警察的粗暴做法,又无法给出更好的建议。在这部电影里,阿尔巴尼亚少年与冬日的愁云惨雾一道,构成了这个世界荒谬的风景,是主人公决定离开的背景,而这个少年,如同他穿着的杏黄衣衫,在灰暗的世间凸现,从他第一次对着亚历山大羞涩的微笑,到后来祖孙俩相拥而泣,带给这个世界的,却是希望和梦想,他脱口而出的诗句,既是他母语的乳汁,又是未来的营养。
安哲罗普洛斯在这部电影中再次显示了他的诗歌才华,如果说有人用诗的概念拍摄电影,那是安氏无疑,就像《尤利西斯之旅》是向玛纳吉斯兄弟致敬一样,这是一部向希腊诗人索洛莫斯致敬的电影,所以在电影中使用诸多诗歌元素,不仅仅是语言方面的,而是从根本上具备了诗的特质,行云流水的节奏,舒缓如牧歌一般,移步换景而非简单的蒙太奇,达到了一唱三叹的效果,推开一道门,门外是三十年前美丽的妻子,沿着一条河,岸边站着回到希腊的索洛莫斯,只有诗人才是这样的,跳跃到你的意外并刚好能达到的远处,另外,电影中使用的意象也表明,巴尔干山歌海谣已经深入安氏的骨髓,公交车上的乘客,跟随公交车的消防队员,焚烧衣服的烈焰,以及边境上的铁丝网,都成了信手拈来的意向,配上如泣如诉的音乐,使人身心迷醉。
『玖』 怎么评价电影《爱是永恒》
爱情影片《爱是永恒》讲述了两代人的命运,两代人的爱情际遇和态度,给人以全新的维度视角审视父辈与青年一代的情感。
在第二款海报中,随着笛子悠扬飘起的音符男女主角的剪影,相恋之人的款款深情,身后的金色月亮在预示永恒的同时也带出一丝凉凉的忧伤感,切合父辈爱情的主题,随人时过境迁但那些岁月和故事如剪影般永远驻留心间。在体现出两辈人爱情史诗这一宏大题材类型的同时,也有感人温馨美好的氛围和细节呈现。
电影《爱是永恒》由卢岚岚担任编剧,电影导演陈烈,史振恺、孙童心、曲博、廖语辰、李东艾等联袂主演
『拾』 求电影《特洛伊》的影评。
《特洛伊》:走下神坛的悲壮史诗
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文明,《荷马史诗》则是古希腊文学艺术中的瑰宝。作为世界文明的源头之一,这一伟大作品一直启迪着后人的智慧与想象;5月14日公映的好来坞电影《特洛伊》,是对《荷马史诗》的最新一次致敬。
与以往“忠实原著”的改编作品不同,《特洛伊》对《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部分作了大幅度修改,去除了所有的神话色彩,将一场人神之间的混战,变成一部完全以人类为主体的、关于战争、爱情、英雄与传奇的悲壮史诗。
和原著一样,《特洛伊》的故事也是以希腊第一勇士阿喀琉斯(Achilles)为中心。影片一开始,就塑造了他的“战神”般的形象,同时表现了他与当时希腊最强大的王阿伽门农(Agamemnon)之间的矛盾。接下来,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盗取海伦(Helen)和大举围攻的故事了。鉴于《伊利亚特》在特洛伊主将赫克托尔(Hector)死后就结束了,《特洛伊》剩下来的情节就参考了《奥德赛》的开头部分以及其他古希腊传说,最终还是以阿喀琉斯的命运为终结。
除了隐去神话色彩外,《特洛伊》还对《荷马史诗》故事中部分人物关系和情节作了修改。例如原著中阿波罗神庙祭司之女克律塞伊斯与阿喀琉斯的女俘布里塞伊斯(Briseis),在电影中就变成了同一个人,帕特洛克罗斯(Patroclus)由阿喀琉斯的好友变成了表弟,而阿伽门农在电影中的归宿也要比原著中更戏剧化得多。此外,在原著中,特洛伊之战持续了十年,虽然《伊利亚特》以阿喀琉斯的愤怒开始,只集中描述了其中最精彩的51天,但对一部两三个小时的电影来说,过于细节的描述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此,特洛伊之战,在电影中看起来也就是两三天的事。
这种取舍与改动,在我看来是成功的,是符合电影的叙事特性与节奏的。历时十年的战争,电影并非没法表现,只要几个简单的字幕就行了;但是,剧情电影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应当在于情节的连贯与紧凑,尤其是对于这样大制作的商业电影而言,突出原著所表现的主题、而不是斤斤计较于虚构的时间细节,才是把握原著神髓的正确方式。从这一点来看,我赞赏影片的叙事节奏。影片开始十五分钟内,就交代了一场最伟大战争的起因和主要人物关系与性格,却并没有露出仓促急躁的痕迹,显示出编导优秀的控制能力。电影的开头,使用的是典型的“先声夺人”的手法,阿喀琉斯的勇猛无敌以及自负散漫给人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这样一来,观众就很容易理解其后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了。
作为一部85%时间里表现战争过程的将近三小时的电影,而且又是线性发展的情节,《特洛伊》居然没有我想象中的沉闷或过分;恰恰相反,影片的不少场景,都强烈地吸引了我。更为难得的是,它不仅是吸引我的“目光”,而是吸引我的“心灵”:尽管我已经对《荷马史诗》的故事烂熟于心,但在观影过程中,我仍然对帕里斯(Paris)的不负责任感到出离愤怒,对赫克托尔的忠诚与无奈感到无比痛心,对阿喀琉斯的个人悲剧感到同情与悲哀……
可以说,《特洛伊》不仅仅是复活了《荷马史诗》所表现的主题,还使得这些主题更容易被普通人理解。原著中人物的命运无常以及相应悲剧,还可以说是人被百无聊赖的众神玩弄于股掌之间;但在本片中,正由于抽离了所有的神话因素,人物的命运变得完全由人物各自性格与环境驱使;因此,原著中需要借助“神的安排”所表现的种种转折,无一不深深烙上了人性的印记。原著中带上了神意的人的脆弱、贪婪、勇敢、忠诚,也终于可以现出“原形”。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将高贵的艺术史诗庸俗化了,但是我认为,只要让更多的人更能理解人类自身,那这样的“庸俗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