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一观看了电影《甲午海战》,一时间好像穿越了百余年时光,回顾一番中国人被鞭打的历史,颇有感触。
1894年7月25日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开端,直至一年后《马关条约》的签订,随着辽东半岛被无情地割让,三千万两白银交付给了日本,中华民族面临着史上最严峻的危机。
中国历来地理位置就相对封闭,北部西伯利亚是荒芜地区,西边沙漠和高原阻隔着欧洲大陆的文明,南部的海峡难以穿越。中国因此不受干扰地享受着自己文明的发展,但也圈住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认知。清朝甚至“闭关锁国”,不接纳外来的先进的事物,却固守着迂腐的观念。封闭是可怕的,他盘踞在统治者的心里,落后的只会更加落后。
那么,中国人想过要改吗?是的,曾经的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北洋水师的成立是标志性的成功。而清朝晚期早已劣迹斑斑,那时的中国早就杂草丛生。科学技术的更新只是件华丽的衣裳,而中国的制度不改,又怎么面向世界?官僚腐败的现象不杜绝,又怎么迎接外来侵略者的挑战?慈禧愚昧至极,挪用海军军费只为建自己的颐和园,安享晚年和大清王朝的灭亡相比,究竟哪个更重要?北洋海军战败,天降大雪,颐和园里的那艘石头做的精致的船真是个极大的讽刺。
海上的战争是一扇门,败了,就推开了中国受外来侵略者的凌辱,关上了统治者做的关于天朝的梦。
中国的梦早该醒了。敲碎梦境的,是日本这个极富野心的民族,他们用接近残忍的方式获得想要的一切。如今我们谴责日本人的罪行,同时也悔恨当时中国的落后。历史证明,落后,是要挨打的!
钓鱼岛问题曾一度被搁置,现在却被日本再度抛出。无论这是国家利益的抢夺,中日友好局面的破坏,还是丑陋的党派政治斗争,甲午海战中日本窃据的钓鱼岛,21世纪的中国绝对不会有半步退让!
中国的和平发展,是全世界人民有目共睹的。中国的崛起,是庞大的经济增长数字,是中国可以与世界首脑平起平坐,是美国在称霸道路上意识到了“中国威胁”。
如果说曾经的中国不够强大,对抗外来侵略时失败了,而现在日本再次显现出这种占有的野心的时候,中国用最坚决的语气说不!因为我们有实力面对肆意的侵犯,也丝毫不畏惧!
“每一场大海战,都决定着两个国家的命运。”1894年,威海,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18年后,战火的硝烟早已消失,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已成历史。如今,人们沉浸在安逸的生活中,渐渐遗忘了百余年前的奇耻大辱。此刻,《甲午大海战》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正如片中多次引用的《天演论》中的句子:“世间万物,优胜者生存,民族国家也如此,今中华民族若不奋起,必将为人类历史所淘汰。”
虽然早已在历史书上了解过这段历史,但当坐在电影院中直观地感受那个中国人不愿回首不愿提起的时代、看着影片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时,我的心无疑是沉重的——在课本上正正经经的方块字背后,没有人知道那是多少鲜血、多少生命,也没有人知道这些鲜血是怎么流的、是为何而流的。
影片从一群怀揣强国之梦的少年讲起,我的心也随之起伏澎拜:
当他们在去英国的船上面对即将远离的故土齐齐一跪时,我的心中不禁有一股暖流涌上,为他们的爱国赤诚而肃然起敬;当他们开着新式铁甲船驶入中国领海时,那一刻,尽管我明知结局,却依然像他们一样的满怀激动与兴奋,仿佛看到了中国在大海上所向披靡的豪迈气势……
然而,好景不长,正如片中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所言“中国这个巨人又是突然跳起,伸个懒腰,我们以为他醒了,准备看他做一番伟大的事业。但,过了一阵子,只见他坐了下来,喝口茶,吸口烟,打个哈欠又睡着了。”北洋水师这支当时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舰队,七年未添一舰、炮弹严重不足。李鸿章增添舰队装备的多次奏请,被慈禧太后一一驳回,而她用以修葺颐和园庆六十大寿的费用可购买足足20艘军舰!与此同时,日本天皇却是省吃俭用、捐出俸禄购买快速舰。更有甚者,北洋水师与日军打得如火如荼之时,北京颐和园内却是一片歌舞升平;堂堂大清的军舰,竟成了为慈禧太后运送水果的私家货船!命中日军“松岛”号弹药库的炮弹竟是臭弹!我愤懑于清政府的腐败之风、人们的醉生梦死。
当慈禧下达“可以开战,但不可先开炮”的荒唐懿旨并导致福建水师的全军覆没之时,当清政府面对侵略者的不平等条约一味求和之时,当看着海军为守所谓的“礼”而错失一次次战机之时,我胸中恨铁不成钢之气久久难以平复……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当邓世昌驾驶着“致远”号义无反顾地撞向日本“吉野”号时,当爱犬“太阳”咬着他的披风随他一同沉入大海时,当刘步蟾等人拒绝投降、亲手炸沉军舰并自刎殉国时,我的心不可扼制地被深深地震撼了——“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他们用自己的鲜血、自己的牺牲坚守了中国人的爱国信仰,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警醒国人“国难兴邦”。
走出电影院,在观影时迸发而出的情感已渐渐退去,但很多烙在心里的画面却是不可磨灭的。我们不禁反思:那场艰苦的、耻辱的、悲惨的,壮烈的战役所传承的民族信仰与坚持,我们身上还剩下多少?当我们国家的领土与主权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致远”——“到达远方”,是希望我们走得更远,那么,我们又能走多远?
『贰』 《1894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导演是冯小宁。
观影归来,我心里有一股敬佩感油然而生。这部影片描述了19世纪后期,慈禧太后掌权,国家落后。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带领全体将士,邓世昌、刘步蟾等海军精英怀揣保家卫国的理想登上了各自的战舰,与日本海军在黄海海域上展开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铁甲舰大决战。中方英勇反击,可却还是以彻底失败而告终。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中国不得不割地赔款,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屈辱的一页。
看完这部电影,我非常敬佩这些名族英雄。就像邓世昌,他誓与舰同沉,舰沉时,他明明可以上岸却不愿上岸,表明了他视死如归的决心。可他的爱犬--太阳,却舍不得他的主人,便跳入大海中去救邓世昌,可他还是不愿上岸。于是,邓世昌狠狠心把爱犬一同带入海中。我看到这一幕时泪水不禁夺眶而出,场景令人十分感动!
我敬佩英雄,同样也憎恨小人。那些日本人甚是可恶,想方设法占领中国的领土。当时的清政府软弱无能,受尽了列强的欺辱。现在,我们的祖国强大了!可是,日本还想抢我们的钓鱼岛,他们难道还认为我们的国家是一百多年前那个任人宰割的时代吗?别再痴心妄想了!
我们要牢记历史的教训,以邓世昌这些民族英雄为榜样,努力学习,长大后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叁』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400字左右,谁能提供点范文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看完电影《1894~甲午大海战》,感慨颇多,心情久难平复。今早醒来,那些海战的镜头以及感人的故事依然萦绕在我心头。其实当时的北洋海军实力是不弱的,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而日本集合全国之力才组建一支联合舰队。但日本却相当团结,没军费了,明治天皇带头捐款,命令全国官员捐出10%的工资购买最新式战舰;没粮食了,天皇宣布每天只吃一顿饭,全国都节省开支。
日本人的意志和团结不得不让人佩服,反观天朝,北洋水师七年没添置新舰,弹药不足,以次充好,军费被贪污,难怪李鸿章无奈的说:“大清每年的钱财如果有十分之一用在正经地方就相当不错了。”光绪有心奋发,以前每天吃三个鸡蛋,知道物力维艰后每天只吃一个,身边的太监总管告诉他:一个鸡蛋十两银子。他问李鸿章:“市面上鸡蛋怎么卖的?”李答:“一两银子大概可买800个左右。”官员腐败至此,可见一般。光绪有心强国,怎奈大权旁落慈禧,慈禧还教育光绪说:“失寸土者不得入祖宗陵寝。”可惜后来一下子丢掉了1080里领土,很讽刺!
一声炮响,日军不宣而战,突然袭击(他只有这样打才有必胜的把握)。北洋官兵也奋勇抵抗,两边的战舰和指挥官实力其实差不多,但北洋的弹药实在太差,经常打中而不炸。否则至少可以击沉两艘日舰--松岛指挥舰和赤城号。海战历时两个小时,日军三艘战舰重创退出战斗,北洋被击沉四艘,其中包括邓世昌的致远舰,邓世昌本来可以活下来的,当时致远舰弹药打完了只剩鱼雷,世昌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挂起冲锋旗开足马力向日指挥舰松岛号撞去,把日军指挥官吓出一身冷汗,匆忙指挥附近所有日舰来拦阻炮击。在众多日舰的夹击下,致远舰沉没了,邓世昌及其他官兵落入水中,此时邓世昌依然可以选择生还的,但是他们在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到一种理念“舰在人在,舰忘人亡”,所以他选择了牺牲,永沉大海,同致远号一起,伴随他的还有他那只忠心的德国犬—太阳。
这是最让我感动和震撼的一幕,之后北洋的节节败退,附近的军队见死不救,乃至北洋军舰龟缩不出导致全军覆没,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甲午之败,仅仅是慈禧这个老太婆和那些官僚导致的吗?不然,时也势也。用《阴符经》中的话来解释:“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政治腐败,政府愚昧妥协,人心尽失,爱国之士难以伸展,焉有不败之理。
邓世昌说:“让血液来警醒世人吧。”“致远,是到达远方的意思,希望我们的国家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走向深蓝。”
历史上每一次大海战,都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电影反复提到这句话。
想到现在历史教育的缺失(中国的历史书更像皇家历史,都是按着“皇帝”的视野写的),也许我们这代人对历史的传承太过缺失。有些东西,并非我们不了解它就不存在了。先人的梦,先人的理想,先人的光辉在我们身边还剩下多少?并非我辈无能,只是遗忘了我们民族的信仰和坚持,因而我们没有办法去传承。
致远,镇远,定远,平远,济远,, 这些有着厚重历史的舰名应当传承沿袭下来。
『肆』 甲午大海战的观后感怎么写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看完电影《1894~甲午大海战》,感慨颇多,心情久难平复。今早醒来,那些海战的镜头以及感人的故事依然萦绕在我心头。其实当时的北洋海军实力是不弱的,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而日本集合全国之力才组建一支联合舰队。但日本却相当团结,没军费了,明治天皇带头捐款,命令全国官员捐出10%的工资购买最新式战舰;没粮食了,天皇宣布每天只吃一顿饭,全国都节省开支。
日本人的意志和团结不得不让人佩服,反观天朝,北洋水师七年没添置新舰,弹药不足,以次充好,军费被贪污,难怪李鸿章无奈的说:“大清每年的钱财如果有十分之一用在正经地方就相当不错了。”光绪有心奋发,以前每天吃三个鸡蛋,知道物力维艰后每天只吃一个,身边的太监总管告诉他:一个鸡蛋十两银子。他问李鸿章:“市面上鸡蛋怎么卖的?”李答:“一两银子大概可买800个左右。”官员腐败至此,可见一般。光绪有心强国,怎奈大权旁落慈禧,慈禧还教育光绪说:“失寸土者不得入祖宗陵寝。”可惜后来一下子丢掉了1080里领土,很讽刺!
一声炮响,日军不宣而战,突然袭击(他只有这样打才有必胜的把握)。北洋官兵也奋勇抵抗,两边的战舰和指挥官实力其实差不多,但北洋的弹药实在太差,经常打中而不炸。否则至少可以击沉两艘日舰--松岛指挥舰和赤城号。海战历时两个小时,日军三艘战舰重创退出战斗,北洋被击沉四艘,其中包括邓世昌的致远舰,邓世昌本来可以活下来的,当时致远舰弹药打完了只剩鱼雷,世昌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挂起冲锋旗开足马力向日指挥舰松岛号撞去,把日军指挥官吓出一身冷汗,匆忙指挥附近所有日舰来拦阻炮击。在众多日舰的夹击下,致远舰沉没了,邓世昌及其他官兵落入水中,此时邓世昌依然可以选择生还的,但是他们在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到一种理念“舰在人在,舰忘人亡”,所以他选择了牺牲,永沉大海,同致远号一起,伴随他的还有他那只忠心的德国犬—太阳。
这是最让我感动和震撼的一幕,之后北洋的节节败退,附近的军队见死不救,乃至北洋军舰龟缩不出导致全军覆没,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甲午之败,仅仅是慈禧这个老太婆和那些官僚导致的吗?不然,时也势也。用《阴符经》中的话来解释:“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政治腐败,政府愚昧妥协,人心尽失,爱国之士难以伸展,焉有不败之理。
邓世昌说:“让血液来警醒世人吧。”“致远,是到达远方的意思,希望我们的国家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走向深蓝。”
历史上每一次大海战,都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电影反复提到这句话。
想到现在历史教育的缺失(中国的历史书更像皇家历史,都是按着“皇帝”的视野写的),也许我们这代人对历史的传承太过缺失。有些东西,并非我们不了解它就不存在了。先人的梦,先人的理想,先人的光辉在我们身边还剩下多少?并非我辈无能,只是遗忘了我们民族的信仰和坚持,因而我们没有办法去传承。
致远,镇远,定远,平远,济远,, 这些有着厚重历史的舰名应当传承沿袭下来。(竭力为您解答,希望给予【好评】,非常感谢~~)
『伍』 甲午大海战(陆毅主演)的观后感
看了爱国电影《甲午大海战》之后我心潮澎湃,心情久久难以平复。当悲壮的背景音乐响起时,我的思绪随之飘飞在了150年前历史的上空,我是多么想亲眼看看这全世界第六强大的北洋舰队如何奋勇抵御外强,以至全军覆没的。
追寻先人的足迹,领略大海般波澜壮阔的豪情万丈;臆想着手摸舰舷,志存高远,睥睨天下的飒爽英姿;感受双拳紧握,却无处发泄的憋屈悲愤;感悟前辈浴血杀场,与天水交融的悲壮史歌……
在我看来,与几十分钟的整场大海战相比,那只只有几次镜头的德国犬倒像是神来之笔,通人性、机灵、可爱至极。
我很喜欢回忆式的叙述方法和悲壮的背景音乐,很具感染力和代入感,仿佛身临其境。但我个人认为电影若是依仗导演的叙述才能,单讲述中国为何凭借世界第六的北洋舰队却输的惨不忍睹,淡化海战,特效,或许效果更好。
电影中那些同窗数载,相见与浩瀚的大海的中日青年才俊皆是意气风发,壮志雄心。在刘步蟾等担心日本强大来犯我中华时,只有弹丸之地的日本出类拔萃的才子何尝不是在担心忌惮着中国呢?两艘军舰去日本杨威时,日本首相亲自迎接,并谦卑的自称“学生”,暗中却派“百姓”抢占炮台,意图炮轰军舰;李鸿章去马关谈判,又是“小百姓”掏枪意图射杀李鸿章;海战开始,日本军舰先鸣礼炮,以示友好,顾念旧情,随后立即炮轰北洋军舰。电影将这种腹黑的阴险丑恶嘴脸揭露的淋漓尽致。
日本为了一艘战舰,天皇带领全国领导捐款,为了一场战争,天皇一天吃一顿饭。然而中国呢?任何一场变革,“自上而下”的改革是最快的;“自下而上”的改革是最彻底的。清王朝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的对比,突出了腐朽的领导阶层最终必然导致国家走向灭亡。清王朝—一个外表枝繁叶茂的大树,而根已经腐烂了,来场风雨,定然倒下。
评判这次自救的“洋务运动”赫德说的再恰当不过了“中国这个巨人,有时忽然跳起,哈欠伸腰,我们以为他醒了,准备看他做一番伟大事业。但是过了一阵,却看见他又坐了下来,喝一口茶,燃起烟袋,打个哈欠,又朦胧的睡着了……”
国家在变化,人又何尝不是啊。原来嘻嘻哈哈不问国事的顽童,变成了那群留洋英国、美国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国难当头,他们面对朝廷腐败无能,太后昏庸无道,带着有苦难言的愤懑步入而立之年;最终也没有完成最初保家卫国的梦想,“同死”于甲午海战……命运是如此的不懂怜爱。我想,即便是那个最能坚持童真童趣,总是跳到哥哥身上撒娇,爱吃粽子的小丫头,最后也将孤独终老……
当看到战争结束,刘步蟾接到日本发来的劝降书,满心怨恨的他命令手下“开炮回答”,得到没有炮弹的回复时,当看到丁汝昌为了军舰不为敌军所得,下令毁掉自己曾经引以为豪的军舰时,我真的感受到什么叫做绝望,什么叫做无助,什么叫做无可奈何。
看完了这部《甲午大海战》,我感觉自己更爱自己生长的这片领土,旧中国已然逝去,但新中国会不断强大起来,我想向那些爱国志士一般,用自己的全部去建设国家,为祖国繁荣尽最大的努力,延续这份爱国的力量。
亲,你们也看了这部电影啊,还是要写观后感,一样命苦的孩子......
『陆』 《甲午大海战》等励志电影 的观后感 不少于600字 各位跪求啊
铭记历史,振兴中华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1894年的甲午海战距今已经118年了,战火的硝烟早已消失,丧权辱国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就在人们渐渐忘却国仇家恨的时候,《甲午大海战》再一次为过着幸福安定盛会哦的我们敲醒了警钟——勿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 在1867年,李鸿章上书,清政府下令建立船政学堂,由洋人讲授西洋海军知识。小邓世昌年小志不小,前来报考,得刘步蟾兄妹相助,一鸣惊人。1877年,一批少年学子怀着强国之梦登上海轮远赴英国,进入皇家海军学院。在那里他们登上了最新式的军舰,学习到最先进的知识,四年后,邓世昌代表朝廷迎接同学凯旋,驾驶着清政府用重金购买的铁甲巨舰驶回祖国。。少年学子在英留学习期间,他们的同学中就有一批日本留学生,同样带着强国之志,同样驾着日本政府购买的军舰向遥远的东方驶去,年轻的日本天皇正等待着他们,以加速他同样是学习西方的“明治维新”…… 而当时的中国,年轻的光绪皇帝立志变法强国,但慈禧太后才是真正的统治者。影片中不断使用对比手法,中日两国各执政人在面对形势变化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也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政治是多么腐朽。终于,甲午战争爆发!此时中国的战船竟被遣到为太后运鲜果仍未归!海面上炮声隆隆,水柱冲天,在这场决定两国命运的决战中,日本的快速炮显出绝对优势,而中国海军的炮弹却经常命中敌舰而不炸! 看得人是种种心酸忿恨。即使不再往下看,学过历史的我们都已 经知道,甲午战争,我们败了,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影片中,李鸿章屈辱地踏上码头,昔日威风的总理大臣如今却低头俯首的哀求对手,却不知日本早已破译了中国的电报密码!而且自己的国力也早就空虚,打不下去了!历史就这样把中国推向了更加苦难的深渊,李鸿章颤抖地在条约上签下耻辱为名字,将中国的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并赔银二亿五千万两……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影片中也有体现:政府腐败,官场有恶习、挪用军费修颐和园等;战前准备不足,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避战求和的心态,仍有逆转战局的机会,但统治者放弃了。他们不敢再战,只怕惹恼了日本人,守护自己安逸的窝也会难了等等。但总的一条教训:落后了就要挨打! 首先,我们要发展我们的经济,民富则国强,加强国防建设,强军则兴国,搞好我们的文化建设,团结统一,一致对外。 最近这些日子,打开新闻页,排行榜首条一直是关于钓鱼岛争端的消息。我们已不是一百多年前腐朽没落的就中国了,可以直起腰板坚决捍卫我们领土的主权。我们一直坚持的刚柔并济的外交策略充分体现了一个打过的风度和情操,爱好和平,但是我们不畏惧战争,如果必须通过战争获得和平和尊严,新时代的我们也一样会敢用生命保卫我们的祖国和人民。
『柒』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要求字数700字
如下:《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它主要讲述是是清朝甲午年间,中国和日本展开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北洋海军的所有战舰都被击沉,中国因此而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这部电影给我很大的触动。
主角邓世昌小时候在船政学校学习,为了增强中国海上作战的水平,国家派他的很多同学都去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十几年过去了,邓世昌在国内学习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还担任了什么官职。他奉政府之命到英国购买两艘铁甲舰,并把在英国的同学接回来。
回来后不久,中日关系就紧张起来了,甲午海战爆发。李鸿章派他们去作战。最后,“济远”被击沉,邓世昌掉进水里,他的随从把救生圏扔给他,可却被他推开了,大喊:“我要与战舰共存亡!”喊得非常悲壮,非常绝望。然后就和他的爱狗一同沉下去,以身殉国!这是一个爱国的人,但在我看来,邓世昌这种做法不对的,为什么你要放弃自己的生命呢?可能别人觉得这是壮烈,壮烈是有的,但是他的死有没有价值呢?答案是否定的。他应该继续活下去,这样的人才不应该轻易死掉,他应该抱住救生圈,努力游上别的战船继续为国家效力。
中国北洋海军的失败并不怪他们,罪魁祸首是慈禧太后,她动用海军经费去造颐和园了。北洋海军自从1888年到1894战争之间,战舰没有任何的保养,没有任何的改进,也没有增添任何一枚炮弹。在北洋海军打仗的时候,她却悠然自得地在办六十大寿庆典。此人实在是无耻到极点,老太太用来办寿辰的钱有700万两银子,足足能再购买一个北洋舰队。如果把办寿辰的钱充当军费,那么日本和中国的历史就要改写。将士们在海上作战时因为没有高质量的炮弹,已经打入日本战舰弹药库的炮弹居然不会爆炸,这怎地不让将士们悲愤交加,怎地不让人扼腕叹息啊?大清有这么一个无耻太后,怎么会不灭亡?
现在的中国强大起来了,我希望我们中国永远强大!
『捌』 谁能帮我写一篇1500字关于甲午大海战影片的观后感,1054729689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
走出电影演播厅,思绪仍久久不能平静,一部反应清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海上激战的电影,令我无限感慨。
这部影片描述了在19世纪后期,慈禧太后掌权,中国闭关自守,国家落后,政府腐败的背景下,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带领全体将士,邓世昌、刘步蟾等海军精英怀揣保家卫国的理想登上各自的战舰,与日本海军在黄海海域上展开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铁甲舰队大决战,中方英勇反击。但是,最后甲午海战仍然是以清政府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不得不割地赔款,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屈辱的一页。
影片从主角邓世昌童年讲起,基本尊重、还原历史,悲壮地歌颂了海军将领邓世昌,水兵王国成等中国广大爱国官兵在黄海海战中顽强的战斗精神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我国反侵略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同时也揭露了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本质和清廷的昏庸腐败。
看完影片,我思绪万千。 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泱泱大国,人才济济,却被日本这样一个弹丸小国打的落花流水。与同事交流,我谈到,看这样的影片,太沉重,太压抑。这样的结局,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制度的差异。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不但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且成为世界强国,而中国正处在晚清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科技落后,成为列强瓜分的目标。清朝统治的腐败无疑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慈禧等人寄希望于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增强自身力量上来。慈禧太后为了举办万寿庆典,挪用了1500万两海军军费,北洋水师多年无钱置办装备。而日本为了备战,天皇带头捐款,日本各界竞相倾囊。 制度的差异,领导者的思想,致使国家遭受了巨大的灾难。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正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必将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富强,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落后就要挨打”,当我们看完这部影片,不自然的就会想起这句话。这不仅仅是对一段历史的总结,它更是告诫我们当代年轻人要发愤图强,振兴中华,使我们昂首立于世界之林。
因为清政府的懦弱无能,签订不平等条约,赔款,割地不计其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的落后局面不断改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中国距离一个发达国家的标准还差得太远太远。作为我们新一代的青年,我们就应该立足于发挥自己的微薄力量,团结奋进,建设祖国,使祖国更加强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首次从执政党战略的高度确立“文化强国”的发展战略,这一政策看似离我们很遥远,它的实现,需要每一个国人的共同努力。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虽然我们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倾其所有,无私奉献,用我们的全部力量去浇灌祖国的花朵,做好一批批人才的铺路石,用我们的青春建设祖国,祖国一定会强大起来。因此,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
看完电影,我还被一种力量震撼着,那就是一个个英雄人物对祖国的挚爱。中国自古以来就不缺少爱国志士,他们深爱自己的祖国,为了中华民族的每一步前进,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奉献自己的生命。“用血液去警醒国人。”这是影片中邓世昌说的。在致远舰沉没之后,邓世昌完全是有机会活下去的,但他没有,他选择了他所信仰的“与舰同沉”的理念。邓世昌并非是甲午海战中英雄的个例,提督丁汝昌,撕毁日军的劝降书怒道:“目下我师虽难,予决不弃报国大义,今惟一死以尽职也。”管带刘步蟾信念坚定,一位位英勇的士兵……他们与敌人猛烈对抗,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永存。一百多年前的战争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至今还隐隐作痛。但是那些爱国将士,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情到深处,我的泪水流下,为了那些英烈们,他们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沧海横流,惊涛拍岸,似乎还在默默地吟唱着一支早已消逝的悲歌。但是,联想现实,在钓鱼岛问题愈演愈烈的今天,当我们看到影片最后,气势恢宏的人民海军舰艇编队在铁甲舰的残骸旁破浪驶过的一幕,一定感染了所有热爱祖国,关心中国海军发展的人们。一百多年前,洋务运动中兴起的北洋水师迅速成军,拥有世界一流的战舰,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而今天,几乎是同一片海域上,一支崭新而强大的海军又将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古老的东方。作为一名华夏儿女,此情此景,如何不令人激动万分!
感谢《甲午大海战》这部能够涤荡我们灵魂的影片,那个叫中国人不愿回首不愿提起的时代的再现,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在思想上重新有了思考。
『玖』 求《甲午大海战》观后感,800字左右
从历史层面来说,这不片子给我们深深的上了一课!该片第一叙述了国家的落后就会招致他国的侵略,要国家屹立于世界之上就得强大。从北洋舰队买了重甲舰后去日本访问那段就看得出来,强大的军事力量能威慑敌人。第二,表述了国家即使再强大但是腐败会摧毁一切,从慈禧为了寿宴挪用舰队军费到两艘重甲舰丢硬币分第三枚高爆弹以及后来援兵听信逃兵谣言离开防区就说明了这点!即便你军事能威慑敌人,但是体制的腐败,官员的腐败一样会使强国变弱国!第三点,居安不思危,7年没购入新的战舰,就因为慈禧认为没有战事何必再花费金钱去购买战舰,导致了后来北洋舰队吃了大亏。第四,永远不要轻视你的敌人,哪怕它的领土只有自己的一个省大!最后,我觉得这部片子很能反映出当前国家的状况!我们仔细想想,如果我们国家再这么腐败下去,甲午海战的见过将会重演!
但是在电影效果方面,我绝对这片子相当的烂!中国电影普遍都这个现象,什么号称几千万的电影,一看就想吐,当然,历史的除外,因为即使拍的再烂毕竟也比看书的效果好。
就那这片子来说吧,六七千万?应该没有花这么多!在中国,上千万投资的电影就了不起了!但是和老美的比比吧(我不是亲美,老美的电影的确拍的很好,就电影效果来说)该片的投资折合美元也差不多1000万美元左右,但是我能肯定的是 如果换成老美来拍 电影效果 绝对这部好很多!
中国电影的钱号称多少多少什么的 大都 别信,比如就有某部电影 号称投入1亿,后来经过证实 也就投入了几百万,因为拍出来真的是太垃圾了, 根本就没人信是1亿的 还有某部动画片 号称千万以上投入 结果,效果还没蓝猫的效果好,至于钱去那了,,,,,是中国人都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