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心理医生1电影观后感

心理医生1电影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1-07-17 23:03:32

❶ 心理学电影的观后感五百字左右

其实故事中的那位医生也有着一段永生难忘的经历,或许是张昕的这个个案,触及到了他记忆的深处吧。他的眼前不停地出现着上学时一个女孩儿的影子。但他却始终相信这是幻觉,并且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心灵也出了问题,他竟然在办公室采取为自己进行电击的方式来抵制这种所谓的“幻觉”,被同事发现后,他仍然不愿说出事情的真-相。后来,在同事的鼓励下他改变了原来不愿与人交往的生活习惯,并和张昕确立了恋爱关系,生活接近了平静。然而,在一次他与同事小聚时,冒然闯进来的一对老夫妇对他的过激举动打破了这场平静,也激
发了他内心深处的记忆。他变得近乎失常,但仍然拒绝面对自己的内心,拒绝敞开自己的心扉。直到最后站在当年那个女孩跳-楼自杀的地方,他才迫不得已的说出了积压在自己内心的秘密,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真正的面对了自己的内心。
故事至此,已经接近了尾声。想必您会产生疑问,心理医生也会出现心理问题?其实心理医生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们也有着自己的七情六欲,也有着生活的苦恼。我接下来的说法,或许会得到大多数心理学工作者的赞同,其实相对于其他人而言。心理工作者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他们每天都要接触许多负性情绪,过多的负性情绪积聚到一起便会形成负性的心理暗示,在这种负性暗示的影响下再加之一些生活问题,自然就像是一颗定时*一样,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我的老师在第一堂课时对我们说“他很佩服我们的勇气,敢于向这种高危险的工作所迈进。”这一点在我经历了志愿工作后深有体会。我想这也是心理咨询督导这个职业所由来的原因之一吧。不知大家是否看过央视12套的《心理访谈》节目,我对片头中的一句话颇为认同“没有一个人的心灵永远一尘不染”。故事中那位医生认为自己是心理医生,自己出了心理问题会招来别人的笑话,所以宁愿默默承受,也不愿意向自己身边的朋友、同事、领导所倾诉,不愿敞开心扉。最后险些让自己葬身在高楼之上。
我不想凭借着这小小的一篇文章来纠正人们对于心理学的错误认知。只希望大家能够理解那些患有“心灵感冒”的人们,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和鼓励,让他们有勇气敞开自己的心扉。同时作为一名心理学专业的自考生和志愿者也想对广大心理学工作者说上一句:你们辛苦了!工作固然重要,但要学会调试自己的心理。我们都是同样的人类,都有着各式各样的烦恼。面对烦恼,敞开自己的心扉吧!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心里达人”。

❷ 急求美国电影《心理医师》观后感!!原创最好了。

今天看的《心理医师》带给了我很大震撼。是的,那些记忆永远都
不会消失,
但是重要的是,
我们都还一直活着。
也许我们一直去困扰自己,
让那件永远不能抹消记忆的事情永远困住我们,苦苦的去寻找原因,不愿
意去面对自己,面对生活。但我们却一直忽略了我们都还一直活着这件事
情,这件更值得成为我们好好活下去的理由的事情。

不要逃避。
最后的结局是大家都开始面对了自己,
就连心理医生也开
始直面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
可是当我们面对这些可以自由选择的权利时却一直选择逃避。蒙蔽自己欺
骗自己并不能解决问题。关键的还是解开自己内心中的结扣。
我也要好好珍惜自己选择的权利,珍惜自己还一直活着的这个理由,
好好的活下去。因为我知道,我还有很多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

❸ 谁有心理影片观后感

看过希区柯克编导的心理分析影片《爱德华大夫》,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情境,就是爱与直觉。影片固然是在向人们讲述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但我的感觉却是:最终还是爱与直觉洞悉了心灵深处的幽暗,启发出J.B医生(假爱德华大夫)潜抑、迷失的记忆,治愈了困扰他内心的多重创伤(误杀弟弟,战火,坠机,目睹谋杀),并帮助侦破了凶案。 影片一开始,医院的精神诊所内,美丽而严谨的心理大夫彼特森(英格丽.褒曼扮演)正点燃一支烟,在伏案办公。当因被童年阴影纠缠,憎恨男人而又不断去勾引男人的玛莉来到房间,两人间的一番对话及行为耐人寻味......那是当一个咨询师以职业的态度,去面对一个因久治不愈,而对理论及疗法充满怀疑的求助者时,所经常引发的冲突。当男性大夫出现,对待不同性别时的神情转换,也隐约显现出玛莉曾经有过的不幸经历。 其后,又进来了自以为杀了父亲,脑子被罪恶感攫住的患者干斯。刚好收到一摞信件的彼特森大夫,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一遍没看清神情,估计无意居多),用剪刀去裁开信封。片中出现刀光与嚓嚓声的特写,提升起观众的紧张情绪──以趋近干斯强烈的神经质体验。干斯问大夫要否帮忙,大夫谢绝了他,干斯于是神色怪异地转过背去......如果大夫并不是有意,那么这场景提醒了我们:从事心灵工作须要多么小心;而如果说大夫是在借机作行为上的脱敏,那也让患者体验到了隔膜与不信任。 凡此种种,都在引导我们面对心灵职业的误区与悖论----治疗在于增强人的理性与控制;但绝对的理性与控制手法,将因缺少共情,而难以帮助到在敏感素质下,理性容易被刺激得紊乱的病人。紊乱中的病人,更需要人性的柔情,以及适当的宣泄。咨询师也要会用普通人(男人、女人、父亲、母亲......)的身份,而不光是大夫的职业身份,去面对患者。否则,玛莉还是会被她的梦魇缠绕,而继续勾引和挫伤男人;干斯终有一天会因负罪压力过重,而失去控制,刺伤医生。同时,他们也都挫伤了自己。 当前来接替院长职位,英俊潇洒的"爱德华大夫"(格里高利.派克扮演)出现时,无疑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这同样也影响到剧中人物的内心。心怀鬼胎的老院长,充满醋意的男大夫,以及彼特森情意的萌动,等等,莫不表现得惟妙惟肖!来人其实是----刚遭遇爱德华大夫被杀的刺激,并关联起童年阴影和战时的创伤,在精神防御机制作用下,失忆并把自己幻想成爱德华大夫的J.B医生。一开始,年轻的J.B医生风度翩翩,身上笼罩着其个性魅力,以及爱德华大夫学术上的光环----已经颇能打动异性的心。在受到"爱德华"的邀请,一起出去到周围没有"情结"的环境里游走一番,以及经历了两人间内心的对话后,彼特森与"爱德华"在优美景致的感召下,双双迅速地坠入爱河(按剧中说法就叫:有事发生,无理可论,只感觉被击中)...... 但在随后的具体事务中,在与神经症病人接触时,以及对某些场景的反应里,"爱德华"的失态,让专业而敏锐的彼特森察觉出了异常,并断定"爱德华"的非真实身份──但这丝毫也不影响她对"爱德华"的爱。结合起后来彼特森的老师----幽默睿智的老艾利克斯的那句话:"女人能成为最出色的心理分析专家,但一旦坠入爱河,就可能是一个典型的病人。"如果去掉"但"字,非对立地来看待这句话,也许可以说:阴柔是从事分析的最适合的品质,咨询师也需要向病人学习,能够放低自己的理性思维,促进体验,让感性的直觉得到充分的拓展。 在爱中,自我让位于博大与利他,思索让位于感受与直觉。这种可以区分正义与邪恶的直达感觉,能深入温良的内心;能促成关联的思绪;能捕捉狐狸的尾巴;能避开多次的险境......正是这种直觉配合学识,爱恋加上信任,移情化解了阻抗,使彼特森大夫协助有过敏感而木纳童年的J.B医生,解除掉环环紧扣的精神防御,抚平了儿时烙在心头的犯罪情结,能够直面一生多次遭遇的惨烈情景,找回了真实的自我。爱情促成了彼特森大夫职业生涯中最精彩的一场心理分析!情与智的结合,也打破了心理学理论上大夫与患者间双重关系的禁忌!当然这只是特殊的个案。从中我们应能感悟到,爱(不光是爱情)是治愈心灵创伤,以及提升生命的最佳途径----在爱中,紧闭的心灵之门能够一扇扇渐次打开。包括嫉妒的艾利克斯老爹,也爱屋及乌地施展了他高超的洞察、情境把控、以及析梦的能力。 不经意间,影片的配乐也加深了剧情对观众的感染----轻快流畅的旋律让心灵感受到平和;婉转细腻的音符衬托着爱的浪漫;激越失谐的曲调反映出内心的冲突;诡谲的声响提升起人们的悬疑与紧张。音乐----作为一种最能直接进入潜意识的信息,在开启心灵大门的过程中,常能发挥起巨大的作用,给予人爱之能量。电影----这种最能打动人的全方位艺术形式,让人感受到:我们更喜欢在性灵中获得领悟,而不是在教条中取得知识。人类需要依靠思维的理性逻辑来规范生存;同样也需要在偏重激情,而非逻辑的文学、艺术等性灵领域得到升华----博学、聪慧的彼特森开头就道出:常感动于莎翁的诗句。爱及其他一切性灵的活动,使力比多得以畅通,这正是保持人心智健全,获得愉快体验的基本保证。 撇开影片的过度典型化及戏剧性(如:男女主角都相当俊美与优秀,以往惨境正好都是滑坡与坠落,当前险象总能在最后一刻化解),以及对心理分析过程的过于简化的诠释,《爱德华大夫》仍不失为一部表现弗洛伊德理论及其悖论的优秀之作。1944年的这部影片,已体现了某些行为主义的色彩,透射出正反辨证的思维方式,以及后来人本主义意识的萌芽。心理学----作为一门集大成的综合学科,流派众多,相互间衍生、交错与融合,这正体现着人类的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特征的枝叶纷繁、主干一致的发展格局。作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观察剧情的同时,也许不必潜心到剧中去搜刮多少独门的理论,而是凭着各人自身的特点与角度,到剧情中去感受、欣赏和批判。心理学枝叶的纷繁同样也轻重有度----在教育方面,人们常讲求身教胜于言传----人格的感染要超越说教与分析;那么,在心理咨询----这一同样是促使人心灵康复与成长的领域,相对于学识、阅历和思维,咨询师的爱心与直觉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就助人技巧来说,则可以借用剧中的一个词并加以扩展,那就是:击中。

❹ 心理健康微电影观后感

今天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教育本质的体现,而且正在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名小学高年级班主任,我常常想: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如何在“以德育人”的同时“以心育人”?既然班主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那么能否将二者有机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作了如下一些探索: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想法
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利用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积极影响。同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如何,情绪高昂,则效果倍

❺ 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观后感

关于心理健康的读后感

这段时间,我阅读了邓明珍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这本书带给我很多启发。

首先,
我要分析一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生是社会上文化层次水平较高、
思维最为活
跃、最有朝气的群体之一。他们渴求知识、积极向上、胸怀博大,时刻关注国内外的风云变
幻,
把个人的理想和志向同祖国的兴旺发达和民族的繁荣复兴融合在一起。
但是,
由于社会
转型和自身发展阶段的影响,
使得正处于青春期、
社会阅历浅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
了诸多问题。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

54.4%
。有
28%
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
10%
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
上的心理问题。在最近的几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中精神行为检出率为
16%
,心理健康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约占
30% [3]
。诸多的数据和事实表明,大学生已成为

心理弱势群体。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1
、没有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动力,不能集中精神进行学习,适应困难。其中有些自控能力
较差的学生往往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或上网聊天,
学习成绩不佳,
进而对学习产生厌倦、

考试感到焦虑。

2
、自我评价失调。许多大学生都是中学时的学习尖子,心理上有较强的优越感,而进入大
学后,
这种优势不再,这使得他们的优越感受到重创。这时一旦学习成绩稍有波动,就会降
低自信心,甚至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

3
、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由于存在交际困难,同面对面的交流相比较,一些大学生更愿意在
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交流,
迷恋于虚拟世界,
自我封闭,
与现实世界脱离。
长此下去,
对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4
、就业心理困惑。这在大四学生当中尤为普遍。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没有做好就业心理准
备,不能很好的认清当前的形势,对自我的定位及自我能力的评价不够确切,好高骛远,一
日三变。还有部分学生在择业中不认真思考,盲目从众。

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之才,
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未来,
因而,
我们不能不关注大学
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我认为:

1
、大学生应当好好地思考,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自己究竟想成为再怎样的人,自己想
要的究竟是怎样的生活,
然后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为了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为了自己想
要的生活,
自己究竟要怎么做
2

大学生应当正确审视自己的能力水平,
然后坦然的接受它。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很差,
而是你目前的水平与他人有差距而已。
为了缩小这个差距,
你需
要付出心血与汗水,
好好努力,
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水平。
等到收获那一天,
相信你的笑容是
甜美的。

3
、大学生不应当自埋首于书本,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学生应当拥有开阔的心
胸与视野,多结交朋友,这对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非常有帮助。

4
、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大学四年应当积累一定的就业知识,着有助于看清就
业形势。同时大学生应当,对自我的能力进行正确的定位,切忌好高骛远。其实,刚刚出来
工作的大学生一般没有什么经验,你要想想,用人单位凭什么给你很高的待遇
?
所以,刚开
始的待遇不太好是正常的,但是,你要用实力去证明,你有足够的能力去获得应得的待遇

❻ 心理咨询师观后感880字左右

我们需要认识的是,心理咨询师能解决的问题只占10%左右,从心理咨询师的神坛上走下来,有助于我们客观地对待来访者的问题。并且,心理咨询师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是:来访者愿意问题被解决,即允许咨询师帮助解决问题。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早期经历、力比多、潜意识等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一个案例咨询长达10年之久,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通常是利用来访者的觉察和内省能力,挖掘来访者的早期家庭环境、与父母的关系以及早期创伤经历,以此来解释困扰来访者的问题。最终目标是让来访者通过内省,发觉自我未曾“发育”的部分,并且使其重新“发育”。发育不是指身体器官,而是指心理功能的成熟与发展,比如,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如果来访者的问题集中在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上,那么精分学派咨询师一般会追溯来访者与母亲在婴幼儿时期的依恋建立是否完善;比如对父亲的性别认同,如果来访者的问题是有同性恋倾向,那么,有可能是在童年时期未感受到父亲的男性力量,从而对自己是一位男性未产生性别认同,导致成年后的特殊性倾向等。
精神分析属于长程咨询,一般人承受不起,因为长达10年,不说一个人的精力,单单是咨询费用也是难以承担的。而且,精神分析咨询容易使来访者产生愤怒,因为如果经过咨询师的分析,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父母早期的养育方式,而这种方式是不可逆转的,而且父母的养育方式是在他们看来最好的方式。因此,精神分析是有适用人群的,认知性和领悟性高的来访者或许更加适合使用此法。因为,精神分析使他看见了他的生命历程,使他反省认识现有问题的可能原因,领悟本身可能就带来治愈。而对于那些低知识水平的来访者,他们可能很难内省领悟,或者领悟到问题在于与父母早期的关系之后,对父母产生怨恨,不可释怀,那么问题就不太可能得到解决。
一开始,精神分析咨询师使用内省觉察技术,然而,这种技术耗时费力。后来发现,有一种更有效的内省技术,即谈话法。来访者与咨询师交谈,从中获得领悟更加简单与快速。这也是精分学派的一次完善。
精神分析是心理学的第一势力,由于它的决定论和归因论带有过多的生物学色彩,很多心理学家对它是持有反对态度的。逐渐地,行为主义学派不断发展,并被心理学家重视,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包括不良问题都是习得的。这种观点比精分学派的观点更加灵活、更加容易接受,实践操作起来也更加具有可评估性。继行为主义治疗之后,人本主义咨询流派迅速崛起,以积极关注、共情等原则为基础,以来访者为中心,咨询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和谐的咨询关系,否则,很难保证咨询的顺利实施。
李子勋老师以他多年的咨询经验告诫我们,想要成为心理咨询师,不能仅仅掌握某一个流派的理论和咨询技术,不要把自己陷入某一个理论。不要持动力取向的观点,而是持整合取向的观点,所谓动力取向是指仅仅侧重与某一个流派的观点。这对于咨询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咨询师会根据咨询个案发展的情况去做出评估,采用多种方法结合的方式,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李子勋老师的观点,也符合了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理论精髓。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思潮,是后现代主义时代精神的产物。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俗成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生活或行为的。在一定程度上,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想反映了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从产业商品过渡到消费商品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心态。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对行为主义的机械还原论、弗洛伊德的生物还原论和人本主义学派的“自我中心论”的批评以及加强对高级心理研究的建议是值得深思的。但对主流心理学的全盘否定,对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因果决定论的怀疑是没有根据的。
此外,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想直接渊源于社会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的继续。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想代表了心理学的研究从行为观察、认知研究、精神分析、自我肯定向美学、伦理学、社会学领域的渗透和延伸,超个人主义心理观是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想的核心。
超个人主义心理学是后精神分析时代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其基本内容是:
一、在对人性的观点上:认为人既是心理的又是精神的。但人性主要是精神的。追求精神应该称为人的生命的中心。(在“后现代心理学”中,有说过“人之所以觉得不幸福,是因为期望太高”)
二、在研究对象上:主张研究超我超时空意识。
三、在研究方法上:主张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只要有助于解决超个人心理问题就可以被心理学研究所采用。
四、在研究任务上:主张整合各种方法。将科学实证与理性思辨结合,内省观察、现象学与动力心理学相结合,东方智慧与西方的超个人主义心理学相结合。这样可以整合各心理学流派并且扩大心理学的影响力。
在第四点中,提到了东方智慧的重要性,在这次学习之前,我认为心理咨询师只需要掌握心理咨询技术并懂得应用即可,而李子勋老师告诉我们,要重视心理咨询的多元化与本土化。很多问题,单纯心理咨询是解决不了的。他举了一个团体咨询的例子:一位母亲的孩子在5岁时溺水去世了,她很多年都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也不能再次怀孕。当这位母亲把这件事开放后,李老师要求其他人向这位母亲提一个对这件事的看法或者建议。其中一位女士提出了一个观点:她的老家有一个“童子命”的说法,就是说这个孩子的寿命只有5年,时间一到,他就该离开了,他去另一个地方生活了。李子勋老师在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之后,问这位母亲,其中哪个观点对她安慰作用最大,哪一个让她听后觉得很容易接受,愿意接受。这位母亲说,就是那个关于“童子命”的说法。后来,李老师说,在那次咨询1年之后,那位母亲就怀孕了。李子勋老师通过这个案例告知我们,做心理咨询,很多时候,也要结合着本土文化。并且,有些文化传统对于事件的解释,本身就是治疗,如“吃亏是福”、“破财消灾”等,因此也可以说,心理学就是解释学。
李子勋老师是一位心理咨询大师,对各个学派的咨询技术融会贯通,使用起来也是游刃有余。在课程学习中,李老师的很多观点令我印象深刻,现结合着自身的理解对零散碎片进行加工,以使得内容丰富,也不吝与大家分享,以备日后不断温习与实践。
有关咨询整体原则:
1、保持未知心态:很多来访者在此次咨询之前,很可能已经被其他咨询师接待诊断过。那么,要对转诊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一切认知判断保留中立态度,保持未知心态。在重新确认来访者的问题时,可以问他,“在未被上一位咨询师诊断之前,你通常是怎么看待你的表现的?”等
2、发现事情背后的原因:如果来访者是一对夫妻,咨询的是冲突问题,我们不是和冲突交流,而是和夫妻交谈。假如你的来访者是患有抑郁症,我们不是和抑郁症打交道,而是和“人”打交道。
3、积极关注:我们要关注非抑郁部分,发现闪光点,从这部分工作。只有这样,好的、健康的一面才会不断扩大,从而去影响抑郁部分。
4、关注问题背后的隐喻,关注事件的结构,而不是事件的内容:我们不要纠结于“夫妻对于孩子该不该出国的争论”本身,而是透过此事,寻找导致矛盾的更深层原因。
有关女人及孩子教育:
1、家庭幸福是女人的事,因为中国的文化是母性的文化,女人主导家庭,家庭以女人的情绪为主导的。所以,女人幸福,会惠及整个家庭。幸福的建设是要让女人有爱,有幸福的能力。
2、女人通过关系去表达美好的自我,而不是通过自我与自我的关系去认识自我。因此,关系对于女人来说,至关重要。
3、女孩是母亲生命系统的延续,因此,女孩务必和母亲处理好关系。如果关系不好,很多运气都会溜走。
4、父母总是以“已知”去解读孩子,比如“我就知道你会怎样……”,这是错误的。父母要永远关注孩子本身的解释,永远保持好奇。毕竟爸爸妈妈的时代已经不再,永远将孩子放在未知的位置。
5、90后的孩子是在自恋(自爱)文化下长大的,孩子是自己跟自己比,而母亲没有自恋,喜欢跟别人比,所以总是不满足。90后孩子没有强烈的物质需求和竞争动力。在自恋文化中长大的孩子,自我很丰满,容易快乐、谦虚。
6、父母“替代”孩子做事,孩子就会丧失将幼稚型自恋发展成成熟性自恋的机会,让孩子丧失了边界。这是不好的,所以要给孩子独立做事的机会。
7、不是“否定”“替代”,而是“并存”“分享”。——如“宝贝,你们这代人的想法很特别,你想不想知道妈妈那代人对于这个问题是怎么想的?”
有关咨询方法:
1、行为认知疗法:如何处理孩子不上学,厌学的问题?——改变-帮助计划
从可以改变的地方入手,you can do?的部分。帮助计划利用蝴蝶效应,从细微处入手。
2、完形疗法:完形-发展能力。有缺陷是因为功能不全,发展提升能力就可以了。
3、后现代疗法: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放弃真实的原因,根植于解决问题。
结语:
走入心理学,与心理学结缘,也仿佛是一入侯门深似海,因为有学不完的未知领域,等着我们步步靠近。心理学将乐观分为两种,一种是主观主义乐观,即不依赖于物质或外界,天然的乐观;另一种是客观主义乐观,即依赖于社会标准与外界反馈的乐观。如果想要做到主观主义乐观,难如登天。而学习了心理学,我相信这会是一种渐进性的可能。如果,你的目标也是成为一位心理咨询师,请心怀慈悲,报以期待,修炼自我,要成为那个“只要看见你,就能给人疗愈力量的咨询师”。完满的人生,助人助己。

❼ 求心理电影《爱德华大夫》的观后感。

不错的一部影片! 希区柯克的作品,俊男美女, 虽然是黑白片,但很享受,心理分析也很到位,有机会看看吧!

❽ 美国电影心里医生观后感500字

我复制粘贴啦,亲看能不能用吧。 【1】 一个人的婴儿和暮年,都好似是白纸一张,但内里所经历的惊涛骇浪,自然不可等量齐观。当你出生时,世界就如你的皮肤,在娘胎里被揉皱成一个谜团,等着心智健全才慢慢展开;当你年老时,那些悲欢离合都有如叶落归根,回到最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时日无多,唯有淡然处之。 生命就好像一个圆环,从起点回到终点,完成一次对接,而在婴儿和暮年的中间,则是伴随着年岁成长而从不间断的困惑。面对未知命运,你永远估不到它有多高,又会有多低;有多幸福,又会有多悲惨。当浪尖中起起落落,困惑也就随之而生。幼年有朝向成年的困惑,成年有回首幼年的困惑,人生是解不完的谜,很多时候自己无能、不愿、拒绝接受答案。 于是人类自欺欺人地创造了一个职业,叫心理医师。他/她的职责,就是教人明了人生的困惑,洞悉命运的无常,告诉你:当你不能改变这个世界的时候,只能改变你自己。在心理医师的谆谆调理之下,我们得以放手抛去原来不舍得丢下的执念,重新为自己树立信念和价值,在命运巨轮面前做一个逆来顺受、光明向上的信徒。 其实以上这段话,更适合描述某位上师,用在心理医师身上,实有美化嫌疑。作为一份拿人钱财、替人消气的职业,大多数时候它是社会的树洞,是私人的垃圾桶,是同时吞下钞票和阴暗秘密的万能黑洞。进门时背着重担,离开时把它消费个精光,心理诊所里堆满的是不可承受之轻。 有一天心理医师出问题了怎么办?你面前静静倾听的这个人,他比你活得还惨,每天以大麻来催眠自己,他的身上还有逝去亲人的回忆和伤痛,已经这么久了,你都走出来了他却还没有——你会对消费者的权益是否得到合理维护产生怀疑吗?你是该同情他,还是质疑他开解你时的诚意?你一转身出门,他便收起笑容,独自坐在后院,看着天际黯然神伤……人都会想不开,别忘了,心理医师也是人。 在这个混乱、扭曲、空虚的城市里,谁的神经也许都不应该被高估,包括我们以为可能是最坚强的心理医师也一样。从这电影的90分钟里,我几乎注意不到任何情节,有的只是一颗接一颗生锈的心灵,一扇又一扇紧锁的心门,一个又一个得病的人。是的是的,我们都有病。有的人病得很轻,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有的人病得很重,他自己知道已无药可救

阅读全文

与心理医生1电影观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4年香港电影票房 浏览:656
小飞象电影观后感英文300词 浏览:537
西高清电影图片 浏览:150
关于带有游戏的名字电影 浏览:311
电影出山观后感500字 浏览:595
泰国搞笑电影mr 浏览:462
韩国爱情电影20l8 浏览:242
台湾电影母亲为儿子 浏览:860
看电影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浏览:784
英语口语最喜欢的电影 浏览:32
红色贝雷帽电影完整版 浏览:66
电影使徒行者里的英文歌 浏览:437
大鹏抢银行电影微笑 浏览:655
威尼斯商人电影免费中文 浏览:13
烧脑电影免费观看完整版 浏览:100
北京电影学院新媒体制作 浏览:228
重启电影院 浏览:917
傣族电影全部视频大全 浏览:133
手机看电影的图片 浏览:824
印度电影爱情酒店 浏览: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