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美国拯救的战争电影观后感

美国拯救的战争电影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1-07-17 03:29:28

1. 一篇关于战争电影观后感

战争片《第九连》观后感

或许因为父亲是军人的缘故,从小我就喜欢观看战争题材的影片。小时候每到夏天,村子里就会放映露天电影,虽然常常都是千篇一律的诸如《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等抗战题材的老片,但还是令我兴趣浓厚。

那时看战争片,纯粹就是为了观看打斗的场面,着眼于武功队队员飞檐走壁、如履平地以及弹无虚发、枪枪毙命,还有八路军指战员大智大勇,撸着白袖子,举着盒子炮,三下五除二便打退留着人丹胡的小日本之类。那时候,这种电影不管是在观时还是在观后,都会令我有一股酣畅淋漓的快感,看完一部这样的片子,那些关于“打鬼子”的英雄梦要做上好几个晚上。

随着两次大规模的世界战争的远去,属于那个时代的战火硝烟也渐行渐远。当人们回过头去观看那些战火连天的往事的时候,或许不再去纠缠血与火的本身,而是开始突破表象搜寻战争的深层原因。影视的镜头里的主角,不再都是铮铮男儿,他们也开始“懦弱”,开始有泪,开始拥有平常人的情感。从平凡到伟大是一种进步,从伟大再到平凡则是一种境界的提升,这种现象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可喜的。

一直以来,似乎战争大片的制作都属于美国,他们的《野战排》《猎鹿人》《拯救大兵瑞恩》以及史泰龙的《第一滴血》系列,等都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曾经在二战中大放异彩,以及在两极格局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前苏联,也就是现在的俄罗斯,他们制作的经典影片确实屈指可数。一部以苏联斯大林格勒战役为题材的《兵临城下》,虽然让世界掀起了一股“狙击崇拜”,但毕竟制作商不属于俄罗斯。

俄罗斯,这是一个屡经战火、自立自强的民族,谁也不敢忽视这个民族骨子里所存在的尚武精神。宝剑久久地沉默,是为了保证瞬间的出鞘能够摄人心魄。2005年的一部《第九连》,以王者姿态向世人展示了俄罗斯民族沸腾的热血精神。一个民族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如何高调宣扬胜利的战果,而在于不断反思曾经的错误和失败。《第九连》把视角投向那场让俄罗斯民族留下永久疤痕和阵痛的战争。中亚的兴都库什山脉,在那里,曾经有过一场持续十年的战争;在那里,一个贫穷而又落后的的国家让俄罗斯这头巨熊领略到了什么叫做为自由而斗绝不屈服,这个国家叫做阿富汗。

六名来自西伯利亚的青年被送进了军营。最初,他们是那样的桀骜不顺,蛮横地剪掉理发师的头发,肆意地对“军妓”奥莉娅吹口哨;他们为了减少训练量而在背包里塞满衣服;他们捉弄高度近视的爆破教官。但后来,他们被送上了阿富汗的土地,刚下飞机的第一次大爆炸,便让他们知道了什么叫做真正的战场。

接下来,思塔斯毫无防备地被村庄里的穆斯林小孩从背后开了枪,鲜血染红了利达契夫的双手。彼托维斯基踩着朝阳,他想用画笔记录下清晨的山冈,却被武装人员的子弹击碎了头颅,鲜血染红了他那还未完成的画作。幸存的利达契夫看着满地牺牲的战友,看着沾满着战友鲜血的高地,他抱着头,蹲在地上,没有理会一旁的长官,任凭泪流满面。

影片的最后,当看到夕阳下满山冈躺满的尸体,伴随着壮士的悲泣,我想谁都会在内心深处产生深深的触动。这场战争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军人的职责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在利达契夫最后的内心独白中,好像已经给出了答案。

入侵阿富汗肯定是一场无谓的战争,因为当初这些新兵都是以国家的名义来到前线的。但是,那个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国家,在战争结束的两年后便宣布不复存在。国家不存在了,那这场战争的意义又算是什么?

军人的职责永远是服从,无条件地服从,罗素的权力理论告诉我们,在危机情况下,所有人的权力欲都会转化为一种绝对的服从。军人需要随时随刻面对生死,所以服从则表现为一种常态。从另一角度讲,一支军队只有贯彻了服从精神,才能转化为一支钢铁劲旅。所以军人的服从精神并非出于主观,而是出于本能加客观。因此,我向来不会去指责军人在战争中所谓的残酷,军队在战场的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当然这种理解是不能用纯粹的日常人性去解读,而应该站在战争的具体环境当中。在战争的环境当中,军人已经不再是一个正常的人。暴力有很多外化形式,包括打斗、性暴力、脏话等等。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来看,打斗这种原始行为属于本我,本我是最易激发的,而且是与生俱来。所以一旦在敌我战场上待久了,打斗暴力用之过多,难以避免的其它相关形式的暴力也会出现,只是程度不同罢了。从这个层面讲,这帮俄罗斯小伙又是赢得了战争的,因为他们守住了自己的高地。

为了给大部队开路,苏联人用火箭弹群摧毁了整个村庄。在火箭弹起飞的瞬间,电影画面中出现了一名穆斯林老人,他正抬头望着飞来的导弹,那眼神里,很平静,似乎对于这种灾难他们早已司空见惯。一个见惯了灾难的民族,是难以征服的,因为他们已经拥有解决一切灾难的经验。因此,对于那些穷兵黩武者来说,不管是对于自己还是对于他人,始终是一场灾难。

2. 关于战争片的观后感

凡是战争片都是反应反战的,通过战争的残暴,唤起人性的思考,通过惨烈的战争场景、身首异处、妻离子散、国破家亡等等来呼唤和平

3. 战争片 观后感100字

看了《爱国者》,很受感动。影片讲述的是一段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主人公是一位议员和一群孩子的父亲。一家人过得还算和谐。作为父亲,他在家里有着相当的威严,而一群孩子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的顽皮让这位父亲吃尽苦头却又无可奈何。但因其反对对英国作战而被孩子们误解,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参军梦,甚至远远听到枪炮声,他们也会熟练搬出枪以备不时之需。然而英军的的到来改变了一切。在家园被毁又即将失去第二个儿子时父亲终于爆发了,和两个小儿子一起歼灭了一股二十一人的英军,这让人联想到他当年的英姿,也让他找回了自己潜藏的勇气。在复仇和追求自由这两条主线的引导下,主人公带领着国民军逐步走向胜利。
影片花了很大的手笔来阐述美国对自由的向往和因此付出的沉重代价,从激烈的议会讨论,人们参军的热情,到家园的被毁,战场上的惨烈牺牲。相信看过该片的决不会忘记那些古老而又独特的战争场面,两军(正规军)对垒都是以人员和武器作为筹码,而这往往是英军占优,美军是即输场面又输战争,这看上去有点幽默的味道,完全是对现代战争的颠覆,看不到现代战争中的谋军布局。而国民军却也会玩游击战,有一段时间竟被英军称之为“幽灵”,很有点中国特色的味道。但这确实是一支杂牌军,就连教堂里的牧师也披装上阵,只是不知道他在杀人之前会不会念上一句“上帝保佑”,其最后的牺牲却也充满了悲剧色彩。

4. 跪求战争片观后感

是这三各一篇还是三篇中任意一篇?

5. 写一篇关于战争片的观后感

学校组织我们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影片反映了党和红军为了穷苦人民翻身得解放,打土豪,分田地,同敌人进行着艰苦的斗争。冬子的爸爸在战斗中负了重伤,为了省下麻醉药给其他红军伤员用,坚持不用麻醉药动手术。手术中他浑身冒汗,但他咬紧牙关没发出一声呻吟。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啊!冬子的妈妈为了掩护群众转移,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最后在烈火中光荣牺牲。潘冬子从小受到革命家庭的熏陶,有志气,有胆量;他巧妙地躲过敌人岗哨的严密盘查,完成了给山上红军送盐的任务;他巧改一字,使囤积居奇、勾结敌人的米行老板损失上万斤大米;他智斗凶残的胡汉三,又亲手杀死了这个大恶霸。看着这些精彩片断,我既为他捏着一把汗,又从心眼里佩服他。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胸怀……”每当我听到这震撼人心的歌声,便禁不住热血沸腾。《闪闪的红星》这部影片我太喜欢看了,闭上眼睛,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便浮现在我眼前。
看着这部影片,我自己也仿佛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每当看到红军战士战斗时陷入困境的场面,我恨不得冲上前去,帮助红军战士把敌人消灭干净。
看完这部影片,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应该加倍珍惜。如今,没有了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我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是在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呵护下长大的,没有经过任何艰难困苦,可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啊!我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加倍努力,将来报效祖国,维护和平。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挫折等着我,我要像冬子的爸爸那样,绝不向困难低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战胜它;当遇到危险或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我要像冬子的妈妈那样,挺身而出,见义勇为,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一切。在生活的道路上,我要像冬子那样,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重任,把祖国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从严要求自己,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以顽强的拼搏精神,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小英雄。
这部革命故事影片像导航的灯塔,处处照亮我前进的道路。它又像战斗的号角,时时催促着我奋发向上,勇往直前,它是我心中的一颗启明星!

6. 战争电影的观后感720字

锈蚀之刃

文/梦里诗书

对《罪恶之城》风格的借鉴,并没能成为《钢刀》一鸣惊人的亮点所在,其仅是沦为了导演的一块遮羞布,且并无从掩盖那凌乱毫无逻辑的剧情,这是一个发生在战争年代兄弟间羁绊的电影,却只有狗血粉饰的苍白,用荒蛮缠斗代替的沉思。

原名刘晓光的电影导演给自已起了一个颇具电影意蕴的名字——阿甘,而从电影来说他也确实有着“阿甘精神”,正可谓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甚成为了当代国产低成本恐怖片的奠基人,电影《阿甘正传》中曾有句经典的台词“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但阿甘导演的作品却基本都是“还是一样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这一点在《钢刀》中并没有发生改变,整个故事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剧情间的联系牵强而尴尬,唯所见的便是导演对《罪恶之城》风格不知节制的滥用。

《钢刀》虽与《罪恶之城》有着极为相同的风格,但这样的借鉴在电影中并未能达到与《罪恶之城》相之媲美的暴力美学,不进真实的做作,不仅令人无从得见于一场战争的本态,只是班门弄斧,为人贻笑大方,在故事上电影亦并没有将风格服务于剧情,而是在很多场景上甚可以牺牲剧情去彰显这种所谓风格,更令人不忍直视的是这样一部电影其所表达的内在价值更是为人生厌的套路。

纵观战争题材电影,在近年来如《索尔之子》《地雷区》《无境之兽》等多以深刻的人文情怀表达对战争的着点反思,而在这部电影中,刻意为之的热血渲染,没有兄弟只有战士的对决,动不动就是血拼肉搏的自我相杀,这些组成电影内在的构思,肤浅更令人尴尬不堪,作为一部战争电影其不仅无从令人去反思战争的原罪,那糟糕一同抗战神剧的狗血编排只是让人无所适从。

电影所呈现的这把“钢刀”犹如一把锈蚀之刃,刻意生硬的风格即无从金玉其外,亦没有锋利的内在动人心弦。

7. 急求一篇关于战争电影的观后感 三年级水平 二三百几即可

战争,离我们有多远——《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重温了一遍《拯救大兵瑞恩》,惊叹于斯皮尔博格深厚导演功力的同时,一些东西似乎压在心头,用一个夸张些的句子来说就是——战争,离我们有多远。

80年代初,甚至更早一些出生的人,大概都是在红色电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记得小时候,一些电影,如《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闪闪的红星》等片子是百看不厌的。更后来些,有了《大决战》系列,更是让人大呼过瘾。同时,一种非常不好的观念也油然而生,记得高中时,同宿舍的一位兄弟曾说,“真希望现在有场战争,那样咱可以大展拳脚”当时大家也随声附和。在我们战争题材的电影中,有领导人的英名决策,有战士们的奋勇杀敌,有敌人的狼狈不堪,贪生怕死,即便是在咱们最困难的抗日战争时期,依然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游刃有余的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队及其走狗。真的如此嘛?我想我们的电影中至少缺乏了一个战争中必有的元素——残酷。

从俺们的老祖宗们开始,历史、文化往往都是政治人物、英雄人物充当绝对的主角。在经典的古典战争名著《三国演义》中,如果从另一种层面考虑,这完全是部血腥的小说。在主人公们谈笑间墙垆灰飞湮灭的同时,是千万生灵的涂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六出祁山……哪一场不是数万甚至十万的死亡。记得有一段,诸葛亮把司马懿困在子午谷,放火烧,我相信诸葛的肠胃应该是很好,因为这根本就是一个人间的修罗场。在我们的古典文学中,从来没有一部是以一个士兵的角度来描写一场战争的。5000年的文化,大概也只留下了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来以慰人心吧。

在《拯救大兵瑞恩》中,曾经有过两次,战士临死时痛苦的喊着“妈妈!”,这大概是整部电影中最让人感动的镜头,在一个正常人临死时,想到的一定会是自己最亲的人。当然英雄在临死时总会喊出些伟大的口号的,如《勇敢的心》中,华勒斯被行刑前那声雄壮的“FREEDOM”。在我们的电影中,每一个战士都是英雄,因为他们临死时都会喊着“为了新中国,为了共产主义……”。

中国的文化传统,与西方有着本质的差别,西方人从很早时就提出了“人”的概念,在他们心中人的生命、权利、财产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出现最多的大概是服从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忠、孝、仁、义,所有这些都是对别人的,自我这个概念,在传统文化中,是被摒弃的。 有了这种文化传统,我想就不难解释,电影中为了什么,什么献出生命言语了。

西方战争电影中也有英雄的存在,比如《拯救大兵瑞恩》中的上尉,《兄弟连》中的文特斯上尉等等,但英雄只是电影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拯》还是《兄》,其实是一种群像的塑造,他们是从不同的士兵的角度来反映这场战争,这些人人中有心肠软弱,胆小萎缩的新兵,有经验丰富,视杀人如家常便饭的老兵。无疑,这种手法使得两部影视,对于战争的描写有了种立体式的洞察。在我们的《大决战》中,我们只看到了领导者的决胜千里,深谋远虑,与士兵同甘共苦,而战士们也都是一样的英勇无畏,最多也只能算是两个层面吧。

总言之,俺们的战争电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起着政治宣传的作用,而美国战争片,则在揭示真实战争方面把我们远远甩在了后面。随着国内的电影商业化逐渐普及,也许只有在票房的面前,才能真正反映中两种电影被观众接受的程度了。

8. 谁能帮我写一个关于战争题材的电影的观后感

战争,离我们有多远——《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重温了一遍《拯救大兵瑞恩》,惊叹于斯皮尔博格深厚导演功力的同时,一些东西似乎压在心头,用一个夸张些的句子来说就是——战争,离我们有多远。

80年代初,甚至更早一些出生的人,大概都是在红色电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记得小时候,一些电影,如《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闪闪的红星》等片子是百看不厌的。更后来些,有了《大决战》系列,更是让人大呼过瘾。同时,一种非常不好的观念也油然而生,记得高中时,同宿舍的一位兄弟曾说,“真希望现在有场战争,那样咱可以大展拳脚”当时大家也随声附和。在我们战争题材的电影中,有领导人的英名决策,有战士们的奋勇杀敌,有敌人的狼狈不堪,贪生怕死,即便是在咱们最困难的抗日战争时期,依然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游刃有余的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队及其走狗。真的如此嘛?我想我们的电影中至少缺乏了一个战争中必有的元素——残酷。

从俺们的老祖宗们开始,历史、文化往往都是政治人物、英雄人物充当绝对的主角。在经典的古典战争名著《三国演义》中,如果从另一种层面考虑,这完全是部血腥的小说。在主人公们谈笑间墙垆灰飞湮灭的同时,是千万生灵的涂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六出祁山……哪一场不是数万甚至十万的死亡。记得有一段,诸葛亮把司马懿困在子午谷,放火烧,我相信诸葛的肠胃应该是很好,因为这根本就是一个人间的修罗场。在我们的古典文学中,从来没有一部是以一个士兵的角度来描写一场战争的。5000年的文化,大概也只留下了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来以慰人心吧。

在《拯救大兵瑞恩》中,曾经有过两次,战士临死时痛苦的喊着“妈妈!”,这大概是整部电影中最让人感动的镜头,在一个正常人临死时,想到的一定会是自己最亲的人。当然英雄在临死时总会喊出些伟大的口号的,如《勇敢的心》中,华勒斯被行刑前那声雄壮的“FREEDOM”。在我们的电影中,每一个战士都是英雄,因为他们临死时都会喊着“为了新中国,为了共产主义……”。

中国的文化传统,与西方有着本质的差别,西方人从很早时就提出了“人”的概念,在他们心中人的生命、权利、财产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出现最多的大概是服从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忠、孝、仁、义,所有这些都是对别人的,自我这个概念,在传统文化中,是被摒弃的。 有了这种文化传统,我想就不难解释,电影中为了什么,什么献出生命言语了。

西方战争电影中也有英雄的存在,比如《拯救大兵瑞恩》中的上尉,《兄弟连》中的文特斯上尉等等,但英雄只是电影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拯》还是《兄》,其实是一种群像的塑造,他们是从不同的士兵的角度来反映这场战争,这些人人中有心肠软弱,胆小萎缩的新兵,有经验丰富,视杀人如家常便饭的老兵。无疑,这种手法使得两部影视,对于战争的描写有了种立体式的洞察。在我们的《大决战》中,我们只看到了领导者的决胜千里,深谋远虑,与士兵同甘共苦,而战士们也都是一样的英勇无畏,最多也只能算是两个层面吧。

总言之,俺们的战争电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起着政治宣传的作用,而美国战争片,则在揭示真实战争方面把我们远远甩在了后面。随着国内的电影商业化逐渐普及,也许只有在票房的面前,才能真正反映中两种电影被观众接受的程度了。

9. 历史老师要求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的电影的观后感吧,急求!!字数500字左右,语言别太

葛底士堡战役观后感

葛底士堡战役,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决战(相当于中国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此战的胜负,将直接决定美国政府是由北方资产阶级领导,还是由南方奴隶主来领导。最终的结果,是北方资产阶级领导下的北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掌控了战争的主动权,并最终取得了国家政权;而罗伯特李所率领的南军则遭到了致命打击,其精锐部队被全歼,从而彻底丧失了争夺政权的资本。于是就有了现在的美国。

葛底士堡战役与我国的解放战争极为相似:战争之初是南方强于北方,而最终结果却是北方获胜,并且都是在正面的主力大决战中彻底击败了敌人。

葛底士堡战役,实际上是北军给南军设下的一个圈套,其目的就是吸引骄傲自负的南军就地进行决战,依靠地形优势和纵深防御来疲惫敌人,先消耗主动进攻的敌军兵力,瓦解其士气,最后再给予致命打击。这一战术与后来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突出部战役极其相似。此战可谓是纵深防御战理论的经典之作。

从双方的实力对比就可以知道,南军的战斗力明显高于北军,其士兵人数和整体素质也明显高于北军。如果在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正面对决,北军几乎没有胜算,然而,历史却南军总司令给罗伯特李开了一个大玩笑,这场战役从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由于南军的多次决策失误,北军从一开始就占据了地形的优势,并将这种优势保持到了最后。

纵观葛底士堡战役全局,伯罗特李对南军的战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原因如下:

1、战役开始只是一场小规模的遭遇战,一队自负的南军步兵旅在没有友军掩护下,孤军深入北军要地,结果在葛底斯堡附近被北军击溃。初战失利,伯罗特李咽不下这口气,于是派遣越来越多的部队到此集结,北军也毫不示弱,最后引发了双方十几万人的主力大决战。

看看葛底士堡的地形,就明白南军是为何惨败了,这里是北军选定的战略要地,中间是高地,高地外侧是无遮无拦的平地,有几千米宽,一千多米纵深,居高临下,易守难攻。葛底士堡的高地的两头是山丘,山势陡峭,树木林立,同样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如果罗伯特李不是盲目的自负和狂妄,是不会选择在此与北军硬碰硬的。

2、战役开始初期,双方都在调动大部队集结时,南军的大部队已经发动攻击了,而北军主力还在几十公里之外强行军,因此,战役开始不久,罗伯特李的军队取得了明显优势,北军节节败退。然而,南军指挥官却没有及时攻占葛底斯堡前后两个山丘中的任何一个,也没有乘胜追歼北军,夺取葛底斯堡的所有战略要地,这是南军最大的失策。

也许南军一开始就没打算在此决战,只是想协助友军扫清障碍后就离开。遗憾的是,当罗伯特李听说北军主力已经集结在此, 便转而调整部署,决定发动葛底士堡战役。这是罗伯特李犯下的第一个战略错误,拿破仑曾说过“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朝着敌人所期望的方式去作战”,而罗伯特李就是最好的反面教训。他在南军未取得任何地形和兵力优势的情况下,在敌人所选定的地区加入了大决战,只能说明罗伯特李由于狂妄和自负而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错。

3、当葛底士堡所有的高地和重要据点全被北军据守后,南军不管从哪个方向发起攻击,都是极为不利的,北军居高临下,那可是泰山压顶的势头。当南军对葛底士堡的前后两个山丘,屡攻不下而损失惨重时,罗伯特李就应该进行战略转移了,可惜他仍不放弃,一错再错,居然把南军最精锐的3个佛吉尼亚师,共15000人的主力部队,调往葛底士堡中央防区,发动了葛底斯堡的最终战役,他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中央高地,彻底击垮北军,一战定乾坤,因为,他坚信自己的这三个师是无敌的。

而他的副将,朗斯特里特将军早就告诉他了,即便中央高地只有5000北军士兵防守,南军要挺进1000多米的空旷平地,不但要承受北军猛烈的火炮的打击,还要翻越数个障碍物,就至少要损失一半以上的兵力,而一旦北军增派援军过来,则必败无疑。结果伯罗特李依然不听劝告,一意孤行地发动了总攻,结果南军3个精锐师几乎全军覆没。

南北战争中的葛底士堡大决战胜负,与所谓的新制度战胜旧制度,正义战胜邪恶完全无关,在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双方指挥官的指挥艺术、力量对比、战局形势和士兵的战斗意志等因素,这其中就包括“天时、地利、人和”。而葛底士堡可以说是一场由“地利”和“人和”所主导的战役。

阅读全文

与美国拯救的战争电影观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八十年代国产越狱电影大全 浏览:556
刮胡子的电影大全 浏览:805
小王子电影英语介绍英文 浏览:37
电影四个小伙伴观后感 浏览:326
王一博肖战电影图片 浏览:313
神奇宝贝小智死亡大电影 浏览:452
台湾四级实战电影 浏览:838
有意思的中文电影台词 浏览:905
性刺激暴力电影大全 浏览:896
电影比赛英语海报图片 浏览:874
狗在电影中的名字是什么意思啊 浏览:334
一部外国电影特殊手段 浏览:761
坐公交怀孕的电影完整版 浏览:960
1049年第一部电影 浏览:966
手机买电影票为啥不能退款 浏览:175
小马宝莉之余晖烁烁大电影全版 浏览:788
日本电影票房多少算高 浏览:692
八月未央电影林乔结局 浏览:656
超级好看的美国爱情电影推荐 浏览:533
掌上生活电影票不支持退换票 浏览: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