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影《南京!南京!》读后感
我又一次梦见了南京梦里南京,小雨如酥,落英遍地,纤柳若烟。谦谦君子,倚阑和歌,温润如玉。窈窕淑女,转轴拨弦,而奏仙音。丝竹之声,余音袅袅,绕梁三日,不绝如缕。文人墨客,不吝风华,吟诗作赋。曲径通幽,小桥流水,此般颜色。或为节日,车水马龙,张灯结彩,火树银花。回眸一瞬,绯红漫天。九天业火,飞湍直下。东海倭寇,手舞屠刀,华夏儿郎,皆为杀戮。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欲以三月,亡我中华!猛然间睁开的双眼,露出刻写了惊恐的瞳仁,望见窗外仿若残阳似血。耳畔在彷徨,仿佛依稀听得到,那曾笼罩大地的呻吟。那对生命即将逝去,却无可奈何的哀鸣。有一个叫陆川的人,他大概也曾听过这啼血的悲怆。因而才会忆起人性谱写挽歌,当暖阳已荡漾在脸上时,静静的,重新歌唱它的咏叹调。波涛汹涌,水流湍急,是不可抑止的悲愤,切切的深恶痛绝。情感的波涛,蕴藏着爱恨情仇。但当战争来临,一切都被抹杀,作为个体的脆弱我或是你,无论是装备着枪支弹药,或是手无寸铁,唯余下一个信念:我要活下去,我们要活下去。生命在竭力呼唤,渴望着每次合眼,不过是习演,并非真正的死亡。无论这世界被糟蹋的多么残破不堪,无论曾芬芳的泥土怎样浸透鲜血的滋味。在本能的迫使下,我们无力,从未,也不愿去思考这句话的对立面:“你们怎样,与我何干?”滚烫的血,义薄云天的气概,厮杀声与呐喊,胜利者的弱肉强食。单纯战争的画面,每一次又有什么不同。亡了国的人们啊,心中已没有了家。当沸腾的血被侵略者冰凉的枪杆冷却,心也冷了。活着只是混沌。但他们的血,却始终是热的。是从一次次生死间的交迫中,认识了真正的自我,认识了自己对同伴,对祖国纯然无私爱。有人说:“女人是没有资格评论战争的,因为她们本身就是战利品。”不是的。手无寸铁的她们,却尽着一切,竭力保全着自己作为人根本的尊严,同伴的安危,国家的荣耀。三个死亡边缘的女人,三次同样凄美的回眸一笑,让我痛得断肠。姜老师选择以死保全了尊严,小江却以践踏自己人格为代价,保护了同伴。以那双凌厉的眼,厉声训斥了禽兽不如的日本军官。最让我心碎的,是那个叫百合子的女人。作为一名慰安妇,她却一直笑着,那么纯洁的笑着。记得第一个镜头中,衣不蔽体的她苍怆的笑,惨遭凌辱时没有表情的笑。哪怕在最终战死前线时,她也是笑着的吧。她做为一个当时日本人,却经受着与亡国人一样悲凉的命运,多么的讽刺。她一定是相信着,她做的一切,是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献力了,单纯的可怕,愚蠢的可悲。在坚定信念驱使下,如此的她,是对日本军国最淋漓的批判。它甚至不能保全它的国民免遭凌辱,反之,却是把她们送上那条路的元凶。战场上少见英姿飒爽的女子,但这并不代表她们从未体会过那撕心裂肺的痛。在硝烟散去后,承受着最大悲哀的,是她们。以采桑子一词为挽:菊花残梧桐向晚,几树凉秋,昼雨如愁。忆昔往梦笛琼窗,不复还。九曲寒波不溯流,回首边头,梦迷春睡。长恨晚烟笼细雨,无奈何。忽地忆起,那个曾在一位女人怀中,哭泣如婴儿的军官——角川。记得那个在战场上冷静的他,在屠杀中彷徨的他,在输掉战争人们眼前冷酷的他,什么都看到了,什么都在他心上留下了痕迹。眼睛是心灵的窗。还会流下泪水的人,良知并没有泯灭。恍然间明白,作为一个小人物的他,他,或是他,仿若是一部巨大机器上的螺丝,本性的善良,对事情的发展无济于事。却使心灵的煎熬中,被迫驶向的深渊。罪恶的,并不是参与了战争的,这一个或那一个人,而是战争本身。是它泯灭了人性,是它,使同样善良的人们反目成仇。我看到了,坐在战争罪恶的帷幕后笑着的他们。并没有体验,也绝不懂得战争能带给人多大痛苦的他们,只是收获果实。用彩笔把地图上的小方块改成了不同的颜色。忘记过去,或会真正轻松,但曾经历史的轨迹却是沉迷声色,重蹈覆辙。这曾经染红南京城的战争,被记忆着,。该被记忆,也必须被记忆。被受它摧残的两个民族永远记忆。作为一个,不可磨灭的烙印,不可忘却。战争,带来的唯有痛楚。没有哪方会是真正的赢家。
② 南京南京电影观后感
[南京南京电影观后感]美国导演古登泰格和史度曼拍摄的《南京》,改编自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的作品《南京大屠杀》,讲述了德国医生、美国女教师、传教士等几名外国人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南京后,建立避难所拯救南京市民的故事,南京南京电影观后感。该片以这些人的日记、书信为旁白,穿插当年幸存者的采访和参与大屠杀的日军老兵的回忆以及一些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影像资料。看罢影片,确实感到了心灵上的震撼。1937年,我们的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时期。国民党在政治上实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在军事上则采取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所以,尽管国民党军队虽然取得了像台儿庄战役这样的胜利,许多官兵也对日军的进攻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正面战场的战局仍非常不利,先后丢失了华北、华中的大片领土,国民政府亦迁都重庆。国民党政府的示弱,使得日本帝国主义更加猖狂,也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影片中,当年的几名幸存者讲述了当年那段"惨绝人寰"的经历。一位幸存者讲述当时自己只有9岁,亲眼看到自己的母亲被日本兵杀死,而他还没有断奶的小弟弟也被日本兵扔到一边,而年幼无知的小弟弟全然不知母亲已经去世,扔爬过遍野横尸,天真地想让母亲为其哺乳;一位有着当年惨痛经历的老人,向我们展示了他腿上被炸弹炸伤的痕迹;更多的幸存者,声泪并下的控诉着日本帝国主义踏着南京人的尸体前进、刺刀随意在人的身体里进进出出,街头不堪凌辱的少女等一系列我们无法想象的灭绝人性的做法…纪录片中最珍贵的资料是一名叫约翰·麦基的西方人,用16毫米小摄影机冒死拍摄的录影带,而这些录影资料也是当事者冒了巨大风险保留下来的,它被层层包裹着,才通过了日本人的检查带到美国,观后感《南京南京电影观后感》。那是一段"让人脊背发凉"的资料,片中记录了侵华日军的残忍行径,他们折磨伤者,一刀砍断被俘者的头颅,被烧焦的伤者发出凄惨的声音…看到这里,我没有流泪,我心情复杂,哭不出来,好像泪水被愤怒挡住了,郁积在心中。看着那种惨绝人寰的暴行发生在自己同胞的身上,我的心里在流血,我感觉到气愤,也感觉到了屈辱。我堂堂中国,地大物博,却被一个小小的日本凌辱,这更是证明了小学就学到的一个道理:"国家弱小,就会遭到欺负。"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作为我们青年人,担负着建设强大祖国的重任。重温历史那段血泪与苦难,面对着一幅幅血淋淋的照片,那耻辱的1937年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那粘着鲜血的刺刀,那万人坑里冤死的灵魂,那日本兵们的凶残恶行,也将永远凝集在我的脑中。同时,也更加激发我为建设强大国家而努力工作。遥想多年以后,我们的国家壮大美好,"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与国无疆!"〔南京南京电影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③ 电影南京南京观后感800字左右
2009-05-01 00:08关于《南京!南京!》我有一些不得不说的话。
从很小的时候起,家里的长辈就对着我们这些懵懵懂懂的孩童讲述战争。那时,天真的心缩成一团,不过把那些当作唬人的故事。后来上了学,从课本上那些渲染着淡漠麻木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的是“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侵略战争是明治维新的局限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当我嬉笑着把他们念经一般的背下来时,并没有感觉到历史这门学科的残酷。再后来,我看电影读小说,《辛德勒名单》《说谎者雅各布》《拯救大兵瑞恩》,在一片黑白的背景下,红衣女孩的尸体曾使我振颤;雅各布坚持到最后的谎言使我难忘;汤姆汉克斯执著的用手枪炸掉的轰炸机使我深思。这些电影让我压抑,结尾绚丽的色彩又使我欣喜。他们教会了我尊重生命,也让我有了一个绝不轻言亵渎战争的习惯,这个习惯让我带到了陆川的《南京南京》里。
说实话,我看这部电影本身视为了一个人——刘烨,但是当时间轴先前走,剧情铺陈开来时我早就忘了刘烨了。我感觉那些黑白的绝望正在将我淹没,思维中那些玩荣誉勋章游戏战争的画面就像石头一样缚住我的脚往下沉。我看见战士无法保护自己的百姓而永不瞑目,我看见裸露的随意丢弃的女人的尸体,我看见孩子们黑白分明的眼睛,我看见那些像羊羔一样惊恐的对侵略者举起稚嫩小手的孩子,我看见对着无助的女人下跪的德国人……我看见日本军官在浸透了无辜冤魂的水里洗澡,我看见日本人把女人像自动售货机一样异想天开的标上时间和价码,我看见他们在爆炸的钉满他们同类的教堂前欢呼,我看见他们在活埋的已经死去的人们的沙土上跳舞,我看见头颅取代了彩灯作为了庆典的装饰品,而他们也在怀念自己的家乡、和家乡的女人上床、喝家乡的清酒。我怜悯这些可怜的恶魔,不知他们是否听见“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
说实话,在多少次爆发眼泪后,我早已精疲力竭,但我还是想说点什么,即使语无伦次,即使没有论点、分论点、没有华丽的开篇和结尾,我还是要说,当高圆圆说那些孩子可以有过冬的棉衣和食物时,当那个烫头发、抹口红,在千万万人受着苦难仍能把自己打扮得风情万种的妓女从人群中走出来时,当那些视名节重于生命的女孩子对着残杀自己父母兄弟的人打开自己的腿时,当那个说着“朋友”和“我是良民”的知识分子看见自己稚嫩的女童被朋友扔下楼时,当那个有情的军人一枪毙了那个风中残烛般会唱戏的姑娘而不是继续凌辱她时说“她真漂亮,但她活着还不如死了”时,当…….我都无疑一次次的涕泗横流,但是我笑了,我对着屏幕说,你看见了么?苦难的中国人死了,有良知的日本人角川死了,带着花朵灿烂的笑着的孩子他也会死的,但是,听听我的心跳声吧,是不是比你们的战鼓美妙多了?藏在这里的是希望!是民族的脉搏!在那鼓动着黑白色旗帜的背景下,在那片肆无忌惮的长满野花和白杨树的乡间的田野里,侵略者们,试试夺走沾满我们鲜血的土地!于是我感到圆满了,从未出现过彩色的胶片开始倒影天空和美丽的世界的颜色。
④ 《南京 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观后感: 《南京南京》这部电影成为网络焦点已经很久了,强大的实力派演员阵容和庞大的场面效果在中国已然算是大片了。整部电影一直采用黑白效果,因此很多人说陆川是盗版《辛格勒的名单》。不同的是,《辛格勒的名单》主要集中于一个人的视角,而《南京南京》却从不同身份,性格的角色出发,各自叙述着那一段沉重的历史。从陆剑雄翻身飞跃的残垣断壁,姜老师疾步走过的安全区,小江那勇敢的手后的灰暗教堂,我们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那种被死亡包围,身处废墟之中挣扎在两个世界之间的感觉。我们用“把什么什么拍活了”或者“把什么什么演活了”来形容一个作品的真实度,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我觉得陆川把南京给拍“死”了,一个确确实实的死城,一个尸横巷井的瓦砾堆。
“大屠杀”三个字对于中国人来讲并不陌生,与这个字眼同时出现在脑海的一定还会有“南京”和“日本”这两个词。这是一段世世代代中国人心中都永远无法抹去的耻辱,和悲愤。中国人对那段历史的记忆是灰色的,如同这部电影一般,失去了生命的色彩。镜头遍及之处,尽是残垣断壁,横死在街头巷尾的中国人的尸体。似乎连鲜血的血红色对这段历史都过为奢侈,三十万中国人只能这样灰色的,黑白的,毫无血色和尊严可言地死在南京,当时的国都,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一个历史的名城,一个民族的骄傲!
影片开始不久,就出现了国民党军队逃兵出逃的场面,好不壮观!这些手持各式武器,身穿戎装,脑袋顶上顶着国徽,失去了抵抗勇气的青年,壮年,不顾自己的使命,荣誉,和责任兵锋一转突破了自己人的防线,向城外做鸟兽状散去。可是,他们身后的百姓呢?那些手无寸铁的贫民呢?老弱妇孺呢?如果连这群全副武装的军人都无法保护自己,那么谁又来保护他们呢?每一个逃兵活命的代价却是南京几倍百姓的伤亡,几倍妇女被玷污,国都被占领,中国的历史被永永远远地记录上了这耻辱的一刻。如果他们坚持到最后一人,最后一发子弹,面对这三十万军民的血债,我们至少还能对别人说,我们的士兵抵抗过,他们抵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抵抗直至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被日军的枪弹打得只剩下一个旗杆!可是事实呢?他们为了活命,写下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屈辱的一幕,最为惨烈和血腥的一幕。当他们冲出城门的那一霎那,是否想过军人的职责何在?男人的血性何在? 有人质疑陆川为什么将慰安妇这一敏感题材插进电影,这几乎是网络上最大的争议。难道这不是历史么?难道我们中国男人只能虚伪地说,我们在二战中最终战胜了日本,却不能勇敢地面对我们中国的妇女被日军作为发泄兽欲工具的事实吗?当看到一具具裸尸在街头,在装满尸体的小车上,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悲愤,一种什么样的伤感,喉咙里顿时失去了感觉,心被拽到谷底。当那些幸存的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妻女被日本人强行拉走,那是一种怎样的无奈,怎样的自责?怎样的无能为力?面对着黑洞洞的枪口,我们只能默默地举起双手,将武器高高举过自己的头顶。投降,只有投降,即便我们知道下一刻等待我们的是集体的屠杀,是黑压压的弹雨,是充满汽油味的滚滚烈火。我们像古代奴隶一般被日本人绑住双手由他们来清点数目,我们像羔羊一般困在铁丝网中,任由他们一批一批地宰杀。这些投降的中国军人如果想到是这样的结果,他们是否会咬咬牙,有尊严地握着枪死去呢?这样至少当敌人将我们通通杀害后,他们至少不会轻蔑地说,“看,这就是奴隶!”当那些军人临刑前大声喊出“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的话语时,他们是怎样期盼。一颗颗弹壳弹出,那是一条条人命灰飞烟灭,那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栽倒在血泊之中。当活埋我们的土壤,那曾经养育我们的土壤一铲一铲地盖在我们身上,我们除了无奈,就真的连痛快地冲向敌人的刺刀的勇气都没有吗?
影片后期,安全区必须要牺牲一百名女性来换来整个安全区一冬的生活必需品,那又是怎样的无可奈何?就好像是犯了烟瘾的瘾君子,明知不对,却不能不做。当小江自愿地举起手时,那是奉献,那是牺牲,那是比那些可耻逃兵高贵万倍不止的曙光。一个地位低下的烟花女子在关键时刻却担负起了那些自称为“男人”们的士兵的责任,牺牲的责任,这难道不是莫大的讽刺吗?可她苍白的牺牲又能换来几斤米,几根柴呢?但是这或许就能让安全区中的孩子度过哪怕寒冷的一周。可是她却如同蜡烛一般燃烧在璀璨的光环之中。你们看到她眼中的空洞里么?自从她走出教堂的那一刻她就已然死了,但是,从义工们将她赤裸裸的尸体抬出的那一霎那,当她凝固的眼神映入荧幕的一霎那,她却活了过来。如果这种感动还不能让任何自称为“男人”的中国人感到惭愧的话,敢问那个人还有没有起码的,哪怕动物都会有的保护雌性不受伤害的责任心。他也十有八九会临阵脱逃,将三十万百姓甩在身后吧!有的时候,死真的是一种升华。无论你的尸体是在昂贵的棺材之中,还是在泥土里同自然化为一气。对于那些应该死,却没有勇气死的人来说,这样的死,成了永远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
陆川将中国历史的遮羞布摘了下来,将中国男人那些因为虚伪和贪婪已经稀释的勇气展露了出来。所以有人对他不满,有人说他拍的是垃圾。无论从专业角度来讲此片如何,对于我而言,它起码够真实,起码够感动,起码能让我体会到这部影片的英文名——City of Life and Death!他将人间的烈狱尽可能地再次展现在我们面前,屈辱也好,悲愤也好,那段历史是真实的,是中华文明前所未有也不能够再有的!我欣赏陆川能够有勇气将中国人的这段屈辱展示出来教育人们,让人们居安思危,最起码了解那段历史,而不是仅仅沾着血的一个30000000数字!我们知道了那些军人是怎样捐躯的,那些妇女是怎样被凌辱致死的,那些逃兵们又是怎样能够苟延地活过他们的余生的!南京!南京!如果要找一个位置来存放这段历史,那么就让我们把它永远地留在心中吧,只有当我们能有勇气面对这段历史时,我们才会有勇气当下一次屠杀发生的时候来抵抗,来让敌人也不敢像对待羔羊一般对待我们!我们死后,人们可以骄傲地说“他们,抵抗过!”
⑤ 看完电影《南京》有何观后感
电影《南京》观后感
——一个遗忘历史的民族终究也会被历史所唾弃
今天去为笔记本的事儿去了趟电脑城,原因我实在不想说,但又确实觉得很冤:联想的笔记本竟然烂到出现机械故障的程度,而且服务差的令人寒心!决定以后不再用联想的品牌。作为受害的消费者,我也建议国人不要再为浅显的国民意识(我买联想基于此)去支持所谓的这些没有任何国民意识的联想之类的品牌。要知道,联想在国内(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比在国外(大多为发达国家)的售价还要高!说来说去,联想只顾着坑自己的同胞了!
之后顺便去临近某高校买了几本书,天色渐晚,偶遇一电影场馆。也就给自己放个假吧。说句实话,在成都那么多年,从未在电影城看过一场电影。呵呵:)即便在家里也有一年多没有正儿八经看过什么电影了吧。选来选去,似乎未有提起什么兴趣的电影。突见血腥的图片(尽管以前大多见过)令我震惊——《南京》!决定就看这部纪录片吧。
进入电影院!偌大一个影院竟然区区十余人!而且,男女比例严重失调:9:1!不要误会,是男一女九哦!具体说来,仅有的十个观众中,只有一个男同胞,那个就是我!这其中的现象我们可以以后再做解释,也值得我们男同胞去深思哦:)这样倒很安静,没有不顾任何他人的情侣的过分表现,影院内倒显得异常安静。
电影开始了!
日本兵踏着中国人的尸体前进,刺刀随意刺进中国人的身体,街头不堪凌辱的少女,幸存者难以连贯的哭述……一部由美国人拍摄的纪录片《南京》已经在国内大部分地区放映,70年前南京大屠杀惨痛的一幕以光影的方式呈现在观众眼前。这是第一部以外国人视角回顾南京大屠杀的电影。
《南京》是由美国在线公司副总裁特德·莱昂西斯个人投资200万美元拍摄,他是看过了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被二战遗忘的浩劫》以及《拉贝日记》而了解了那段骇人听闻的历史。
去年,该片在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上首映时,观众无不为电影真实的画面而震撼,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试映时,更是令所有记者为之动容,并且加映了一场。发行方当时表示,该片中国上映日期为7月7日,且一定会第一时间在南京放映。
而江苏盛世亚细亚院线的谢经理向记者表示,目前同时上映的电影有12部之多,其中不乏《加勒比海盗3》、《老港正传》、《夜。上海》、《宝葫芦的秘密》等热门影片。“现在电影院是吃‘市场饭’的,《南京》这样的片子很难和大片抗衡。所以想了很久我们还是没在南京安排首轮放映。”
南京市电影公司参股的东方院线业务经理陈卫表示,《南京》“挤”不进南京电影暑期档,确实很可惜,后来经过商量,院线决定办一场别开生面的南京首映式予以“补救”。
“《南京》是一部非商业片,应该是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如果放映后上座率很低,其教育意义和功能无法显现。我们现在决定下个月上映该片,策划在中华门城堡举行南京首映式,放在傍晚举行,将用免费露天电影院的方式先放映,然后在各大影城公映。”陈卫表示,前两年同样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电影《东京审判》的策划活动相当完满,很多观众自发到电影院观看,希望《南京》也能取得类似效果。
《南京》是第一部以外国人视角回顾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主要情节围绕以华群女士为首十几位驻华西方人士,包括几名美国传教士和一个德国商人展开。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运用他们在南京的影响力,于1937年12月在南京建立了一个国际安全区,保护了25万中国人的安全。
不过,导演很遗憾地表示,他们在日本采访的250名老兵中,只有7名表示了悔意。有的老兵在回忆这段历史时,竟然只记得,第一天进南京城天气很热,只想能喝到水。此外,让导演深感遗憾的还有,目前这段历史的幸存者在减少,不到500个,如果5年前就开始收集资料的话,可能会更容易一些。
对于这次在日本的拍摄,导演比尔·古登塔格说,他拍摄该片完全是站在中立的角度来透视历史,但是整个拍摄中,他还是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剧组共有3位日本工作人员,影片拍摄到中途,3人纷纷要求退出,“可能是迫于某方面压力”。而扮演日本军官的日本演员,其博客上也被人发了死亡威胁书。
不过,导演说,这些退出的员工都是年纪大的,后来重组的工作组当中,来自日本的都是年轻人,大家合作得很好。
《南京》因为出现大量真实的历史图片、文献以及当年西方人士留下的对日军屠城暴行的亲笔记录等珍贵史料而受人注目。这些资料,是摄制组用了两年时间,辗转中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美国等地寻找到的。其中有一段长达40分钟的真实记录了南京大屠杀惨状的史实片段更是首次出现在银幕上。除此以外,影片摄制工作人员还辗转多国,采访了近8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当年的日军老兵,真实地还原了那段最黑暗的岁月。
虽然看之前已经被网上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血淋淋的教育过无数遍,我也做好了难过的心里准备,可是当电影里幸存者声泪俱下的述说以及当年侵略南京的日本兵得意的讲述,我还是被刺伤了。
我不想对战争的残酷以及战争对人性,道义的扭曲作出过多的谈论,我只想说即便是一个军人被战争扭曲而疯狂了,也不会象日本军人在南京犯下的罪行,那种对生命的极度漠视,对人性的极度违背,以至于我怀疑日本军人以及其代表的日本民族是否集体患病,一种心灵的病,应该考虑是否对这个民族实施管制,就像把精神病人送进精神病院一样。不要说我愤青,也不要把我的文章和拒绝日货挂钩,因为看了这部片子,我如果连骂两句的权利都没有,我难以发泄这郁闷到极点的心情。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人会思考。文明之所以远离野蛮,就是对生命意义的尊重。人类文明在野蛮与无知中挣扎了很久,但是在最近几千年迅速得以走向民主和人性。然而日本人在上个世纪犯下的这场罪行,无疑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页,若干年后,当后世的人们审视这段历史时,一定会说,你看,野蛮人,还没有进化。就像我们现在看以前的猿人为了食物互相拼杀一样,野蛮。
更可悲的是,这个号称大国的国家的人们,早已忘却他们犯下的罪行,错,应该不是忘记,而是记得但却不承认,并且试图抹杀或篡改这段历史,并把那些犯下罪行的士兵们当神一样供着,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个民族,一个遗忘历史的民族终究也会被历史所唾弃。
其实,我很希望曾经的受害国,应该联合起来提起一项新的诉讼,要求国际法律机构或者相应的机构,能够迫使日本拆掉靖国神社中的战犯灵位,或许这样做不能改变日本民族的一种骨子里的对历史的态度,但是我们要给他们压力,让他们知道不承认错误的孩子是坏孩子,那种不承认错误也罢,还到处嚷嚷装无辜,那就是无赖。
又是一个难以入睡的夜晚........
早上起来写下这些,希望国人永记国人曾经的耻辱,为国家的强盛贡献力量!
就到这儿吧。还是要做好本职工作的。
《南京》由美国在线投资制作,中国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提供外景地并协助招募群众演员。这部91分钟的美国纪录片选用从中国、日本、美国等6个国家搜集到的影像和文字资料,讲述了日本侵略军在南京自1937年12月开始进行的长达6周的血腥屠戮。1937年12月,日军攻陷我国首都南京,并在此进行扫荡。片中就反映了日军禽兽不如的行为,如:把南京青年当做刀靶练习刺杀;活埋南京和平居民;集体屠杀,尚能呻吟挣扎者,都被刺刀杀戮,最后将全部尸体焚化;杀百人比赛;日军将砍下的中国人头在南京城外的铁丝网上,还在水里塞一根烟头取乐……其中,那惨无人道的日军,对放下武器的土兵和人民,用机枪扫射,死亡人数达三十万人以上。
看罢电影,不禁掩息长叹,真是弱国无外交,国家不强大,在这个世界上势必任人宰割,根本谈不上发言权,国人的利益就更加不能保障。从唐宋元明之时,日本就不断对我国侵边略民,虽败其无数,但“狗改不了吃屎”。倘清朝不积弱、民国多奋发,何来我中华民族百年耻辱?试想,就算日本不饮水思源、不感激文化始祖,两国邦交有何仇恨,竟至于占领南京之后,大肆屠杀34万手无寸铁的无辜平民?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位卑未敢忘忧国”,让我们永远铭记历史,把那些发动战争的侵略分子永远钉在耻辱柱上,让历史的车轮踏着反人类的侵略者的尸身滚滚向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个名字背后都有故事,这些故事构成历史。”这是犹太大屠杀幸存者、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埃力•维塞尔的名言。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34万同胞,同样曾是34万条鲜活的生命,他们都有名字,都有感情,都有尊严,都有亲人,都有故事,一个重新崛起的民族有责任和义务记住他们的名字,还原他们的灾难。电影《南京》眼下已经获得了二00七年太阳舞电影节大奖、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人道历史片奖,它的播映,将让现代人牢牢记住,在这个古老的国度里,中国人民曾经遭受过怎样的人间浩劫和刻骨磨难,这种浩劫磨难将使无数华夏儿女即使漂泊在世界各地,也能在一呼一吸之间感觉到彼此的血脉相连!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人会思考。文明之所以远离野蛮,就是对生命意义的尊重。日本人在上个世纪犯下的这场罪行,无疑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页。由其可耻的是日本人到现在还不能正视这段历史,还在粉饰他们当初的侵略。这从日本政府每年都要参拜靖国神社,并且一再修改教科书的内容就可以看出,他们对当初的行为根本没有任何悔改的意思,没有一丝的悔过之心。抗日战争给中国人留下了一条深刻的教训,这就是"落后就要挨打"。作为中国人我们要牢记这段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图强,努力建设祖国,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电影《南京》观后感 1937年的冬天,日本侵略军的大炮从上海轰到了南京。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大轰炸之后,日本士兵攻打南京城,并且开始大肆屠杀南京城的老百姓。在南京实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为了追捕驻城军人,对只要是手上有老茧的壮年男人进行屠杀;为了打发时间,强奸妇女,最令人发指的是,当时的日本军人强奸的有10多岁的小女孩,有已婚的妇女,更有60多岁的老妪!幸存者在讲述当时的情景是,不禁泪如雨下。就在南京城的人民们都绝望的时候,由15位外国友人为难民们提供庇护的安全区成立了。他们为了南京人民的安危与日本士兵进行对抗,不顾个人安危。而正是他们15人组成的这个安全区,却拯救了25万南京人民。 日本士兵为了追捕南京驻城士兵将大量男性进行集体屠杀。100个绑成一路,到了扬子江边的时候就10个帮成一堆,一个士兵负责一堆。最开始是用刺刀捅,有的一刀就捅死了,有的捅歪了,就叫喊。整个扬子江边惨叫连天。30分钟过去后,日本士兵开始对那些没捅死的人进行机枪扫射,扫射之后将尸体集中,淋上汽油,然后焚烧。短短的时间内,就残忍的杀害了40万南京人民。 在漫长的70年里,幸存下来的人们,所背负的心理压力和将这屈辱的历史告诉后人的责任是非常巨大的。我扪心自问,在经历了如此的炼狱,在亲眼看见亲人死在自己面前的历史后,是否还有勇气继续生存下来,是否还有勇气将自己屈辱、惨痛的经历告诉后人,为历史留下证据?又是否能够在日本人的暴行前像那15位外国友人一样,勇敢的为南京人民建立安全区,当日本人的刀架到脖子上的那一刻都不曾后悔为中国人民所做的这一切的援助? 不,我不能。 忘记历史等于背叛。我不知道这是谁说的,但这句话我却一直难以忘记。看完这部电影,也要我产生的巨大的内疚感,我何德何能,竟可不费吹灰之力过上安逸的生活。每天想的是如何听好听的音乐、吃好吃的食物、玩好玩的游戏、买漂亮的衣服,没钱的时候伸手向父母要就可以,饿了的时候在房间里叫父母做饭就可以。可是我却在安逸的生活中沉沦了,险些忘记了历史。而作为一个生活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呢?是盲目的抵制日货?是在互联网上对当年日本士兵的所作所为进行漫骂?还是对曾经的历史一笑而过?都不是,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做的便是做好当下应该做的事,搞好学习。虽然像南京大屠杀一样的残局在当代社会是不可能再一次重演,可是在文化、经济、思想等方面,我们现在已经不多不少的受到了外来的侵略。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的学习,将来用国内的力量将中国发展壮大,来减少外来的文化侵略对中国的影响。这就是我们没有忘记历史最好的证据,也是我们能为我们的祖国所能做的最有力的事了。 因为,不愿背叛,所以,选择铭记这段历史。
⑥ 《南京南京》观后感
2009年5月8日,应系党支部的号召和响应“改革开放六十周年”的系列爱国活动,我们学生党支部成员去了番禺电影院看了“南京,南京”这部电影。这是一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电影,有人唾骂也有人赞赏,,有人为此落泪也有人无动于衷。而我看过后第一反应是我必须问问老师,为什么要带我们看这样的电影,为什么让我的心一直揪着,眼泪一直流,一直难过……过后冷静想想,这或许就是老师想要的结果,因为我们觉悟了。
“南京,南京”,反应的是1937年日本进驻中国南京进行大屠杀的真实写照,惨绝人寰,或许电影对真实还有所保留,但是这已足够了,足够让我们了解历史,让我们体验当时处于战争悲惨的生活,战争的本质说到底是精神的折磨,它是一种文化在你的废墟上舞蹈。
当时的南京是我们的首都,我们的战争装备足于让日本人瞠目结舌!大量的德械装备,所配属的坦克在质量上远远胜于日本的铁皮坦克,还有数不清的弹药军械!可是影片的开头出现了这样的一幕:日军枕戈待旦,全身凝住,而城里是到处逃跑的百姓,挹江门下是仅剩不多的战士们在堵住城门,陆剑雄带着弟兄们对着冲过来的散兵游勇大声疾呼:“不准逃跑!不准弃城!”但是得到的回应是:“当官的都跑了!”于是胆小而无知的士兵向英勇正义的战士扑去,踩踏了他们的脊梁,蹂躏了他们的心脏!南京的街道上一个日军小队,5个人左右,小心翼翼的挪动着,路两旁是被绑缚或是吊死的人,赤裸裸的女性尸体,还有触目惊心的人头群。。。在一个破教堂也就是所谓的避难场所,成百上千的中国人面对几个手持武器的日本兵的反应竟然是选择投降!想象不到当时人的对战争是怎样的心态!教堂里是越来越多的举起了双手,当坐在父亲肩头的小女孩在看到他周围的同胞,他的亲人,他的叔叔阿姨都举起手来时,她做了人生第一个选择,慢慢的举起双手,高过头顶!这就是他先辈们教会他的!这就是他学到的第一堂课!没有抵抗,当敌人来临时,放弃抵抗,放弃挣扎,举起双手!是的,等待着的是,更多的屠杀与嘲笑!与对待牲畜般的行为!或许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十几个人就能控制几千人的原因了吧!但是想想我们现在呢?在面对困难和危险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又是什么呢?冷静!镇定!不是!更多的是逃避,放弃……要是我们处于当时的情景又会怎么样呢?会不会自杀?
在战争时期,人的求生欲望显得更加的明显,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为了中华民族,为了人民用自己的生命在搏斗着:
陆剑雄--国民党军官,典型的中国军人本色,视死如归,面对南京失守后带着剩余的士兵与日本鬼子对抗,最后还是英勇牺牲。
姜淑云--一个勇敢的中国女性形象,和拉贝先生在一起,与日本军作抗争,她尽全力去保护难民营的人,当她知道日本人要选一百名女人做慰安妇的时候,她的心比谁都还要痛,为了救更多的人她只有亲眼看着小江被拉走。在最后为了多救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士兵抓走,她知道她将失去尊严--被强奸,她对着角川说:杀了我。士可杀不可辱,宁愿牺牲也不能没有尊严。
江香君--小江,本来为了女人的形象,就算是被日本人认出来也无所谓的角色。后来被日军强奸,知道身为女人之痛,当姜淑云讲出日军需要一百名慰安妇的时候,她是第一个站出来的,她的恿气是为了能够让所有人换取更多的食物,带来生命,最后回眸的瞬间有可能知道一去不复返了。她是一个很悲惨的角色,不堪凌辱,最后赤裸裸地死去。
小豆子----很有小红军的感觉,从头到尾,只有他奇迹的生还,从陆剑雄出现,江淑云带着,到和老赵一齐,他是被角川放走的。最后笑到灿烂的小豆子让人感觉那么美好。
唐天祥--拉贝的秘书,懂一点点日语。成为拉贝秘书后算是替德国做事,可另一方面却是保护着家人;原来帮助着可怜的人民,可是后来为了生存下来却背叛了人民。到最后,出卖了人民并没有换来全家人过新生活,相反女儿死了,小姨子被逼做慰安妇也死了,唯有能保住的就是妻子和妻子肚子里的孩子,结果他放弃了跟拉贝先生走,而是以死来赎罪,是一个血肉鲜明的人物。最后临死的时候拒绝蒙住眼睛。直视死亡。仍微笑着告诉日本人:我老婆说她又怀孕了。
唐周氏--作为唐先生的太太,多多少少生活与感情有了很大的落差,本来是不愁衣食,最后却只有她能逃出死亡,人生是多么的悲哀,不过幸好肚子里还有一个存活的小生命,使她一定要有活下来的勇气。
角川--过去类似的影片,日本人全都是被人扔鸡蛋的角色,可是他却不一样,导演通过他来描述南京大屠杀,使我们认为有那样一个日本人并不十分可恨,这也是人性的表现。他作为日本军人不能不杀人,而面对自己杀过人,使他内心充满不安,从他的眼神里有时会看出作为士兵的茫然。他喜欢百合子,明知她是为了满足日本人需要而来到了中国,可他并没有嫌弃她,相反,从她那里还得到了些许的安慰。他看着小江被凌辱最后死去,他的内心可能更加挣扎。明明看到了姜淑云多救了中国人他却装作不知;当姜淑云被拉走时,望着他的眼神,叫他去杀死她时,他果然一枪杀死了,使她能有尊严地死去。最后他放走了小豆子和老赵,并对着同伴说了一句:活着比死更艰难吧!在他心里,看到的事实,不能承受,作为一个人不能没有了良知,看着这样的一切,心里的冲激比海水还多,比海还大,活着真的比死更难受,所以他一枪毙了自己。
整部影片都围绕着几个重要的人物来体现,“南京,南京”,血淋淋的披露了当时旧中国人民悲惨寂寥的生活。生命,人格,尊严,亲人……连生存的空间都没有更谈不上这些“奢侈”的东西了。一大片一大片的中国人在枪弹雨林中倒下,一群一群的中国人被埋在堆填坑,善良美丽的中国女性被强奸被欺辱致死……在那个年代,活着真的比死更艰难!这样的场面或许是历史上最悲惨的局面了,这样的场面怎么能叫人不动容,怎么叫人不伤心,但是伤心的同时我们又在做些什么……浪费时间,每天上网,抱怨上天的不公平,抱怨生活的困难,自杀,离家出走……好多好多的不满。或许真的该好好反思一下,好好的给自己的人生定个目标!
看过“南京,南京”都人都会有很大的感慨,也让我们联想到现在的生活,想到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走向和平繁荣,也给了我们提醒,提醒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把握自己的人生,为我们的国家民族出一份力!
⑦ 电影《南京南京》的观后感200字
观后感于字数无关把,
这是我的观后感:
《丁丑年》
(现)白言
残城满悲鸿,
嘶声破长空。
谁见壮士慨,
志染满江红。
⑧ 南京南京观后感2000字
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略者攻占南京,由于中国国民党军队抵抗失败,大批的国民党士兵溃逃出城,南京沦陷,30多万军民被惨遭屠杀,超多的女同胞被奸淫。
影片以一张张南京老城的照片拉开序幕,在炮火轰鸣中城墙在扬起的尘土中坍塌,画面转接进城门内,守城的国民党三十六师的将士们用血肉之躯去阻止准备溃逃出城的国民党官兵展开一场肉搏,那悲壮的场面,震撼着观者的内心。
影片中太多的镜头让我印象深刻,同时也感觉到了那种沉痛的情绪压抑,从开始日军进入教堂,那些神清麻木、内心绝望国人纷纷举手投降,人人如同待杀的羔羊,没有反抗的意识,没有求活的举动,此时让人深刻感觉到失去国家保护的人民是最悲惨的人民。
日军肆意屠杀中国人民的那一幕张狂残忍的画面让我有着义愤填膺的感觉,但是看着影片中那些麻木的看客,我无法描述此时此刻的情感和情绪,当影片中出现超多的中国人被强奸、活埋、烧死,我脑袋一片空白。
生命在战争中是如此的弱小和不堪一击。生命在残酷的战争中没有了活力和色彩,我无法想象那些屠杀者的内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扭曲,应对着满城的废墟,应对着被蹂躏的成千上万的妇女,应对着遍地的死尸……却仍然继续着兽性的发泄,继续着暴行的肆虐。[由www.anmeiwen.com整理]
我想也许有些日军士兵也是出于无奈,因为身为军人的他们是在执行着日本帝国主义头子的野蛮政策,同样的他们也有爹娘和兄弟姐妹,所以当我看到角川的眼神和歇斯底里的呐喊,我猛然间明白了,明白了他也在痛恨这种惨无人道的杀戮,可迫于军命的强制,他又不得不继续着违背自我意愿的行为,最终成为历史唾骂的对象。那种无畏的挣扎、迷茫的彷徨、无奈的服从,从他卷入这场战争开始就一向伴随着他。
影片从开始的镜头对准了这个主角开始,就打下了一个伏笔,被压抑的情感最终要有一个爆发的突破点,让人物的鲜明个性的刻画到达一种转折,在影片的结尾,主角角川在放走了即将被执行枪决的两个中国人后,内心底层那种被压抑与反抗压抑的情绪到达了顶点,手中那把沾满累累血迹的枪口对准了自我,以一种解脱了的简单来结束了罪恶的生命,同时也结束了内心那种煎熬。
导演陆川说的好:南京是荣光之城,抵抗之城。不是处在当时环境是很难想象那时候的处境!“南京”留下来的是光荣,是懦弱,还是屈辱,就要看我们怎样的去理解!就我观看了影片后,从我个人的感情出发,我觉得南京的军民在抵抗敌寇入侵的时候,显得有些茫然和麻木,奋起反抗的力度不大,多数人的心态在惊恐中放下了求生的反抗,把自我的生命交给了对方变成任人宰割的羔羊。
影片中只有在做最终反抗的那一伙国民党军人因反抗失败后被杀之前,一个士兵发自内心深处的呐喊,喊出了:“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的鼓舞人心的话语,之后大群人一齐喊出了:“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那气壮山河的气势,让我的心被激励起来,也让我感到中国人民的不屈。
整个影片的情节紧扣着30多万军民被屠杀这一主题,造成这一历史杯具的主要原因就是当时的国民政府放下了南京,国民党众多军官不战而逃,仅仅留下那些不愿意逃跑的残余力量坐着顽强的抵抗,虽然在南京城内多次袭击、扰乱敌人,但是最终因寡不敌众而宣告失败,从而致使30多万军民成为日军屠刀下的冤魂。
影片中那个经典的画面深深地印刻在我脑海中,就是小豆子最后逃了出来,吹着蒲公英,让人感动,使人欣慰!
影片的结尾,出现了瞬间的彩色背景,我想那是导演的点睛之笔吧,从彩色背景中让人看到了期望。就如导演陆川的一句话:那个时候,活着,是一种抗争;而死亡,也是一种抗争!
历史留给我们的是痛苦,也是教训,更是一种激厉,历史也警示着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中国只有强大了,才不会被外国欺躙,只有自我强盛了,人民也才有安全感和自豪感。历史已经翻过了那一页,但是留给我们的屈辱却是永远也翻但是去,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缅怀战争中为反抗入侵,保家卫国而献出青春热血和生命的军民,让我们永远记住和平来之不易,历史不可忘记。
⑨ 电影《南京》观后感 要1500字
一段不能忘记的历史-电影《南京》观后感 1937年的冬天,日本侵略军的大炮从上海轰到了南京。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大轰炸之后,日本士兵攻打南京城,并且开始大肆屠杀南京城的老百姓。在南京实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为了追捕驻城军人,对只要是手上有老茧的壮年男人进行屠杀;为了打发时间,强奸妇女,最令人发指的是,当时的日本军人强奸的有10多岁的小女孩,有已婚的妇女,更有60多岁的老妪!幸存者在讲述当时的情景是,不禁泪如雨下。就在南京城的人民们都绝望的时候,由15位外国友人为难民们提供庇护的安全区成立了。他们为了南京人民的安危与日本士兵进行对抗,不顾个人安危。而正是他们15人组成的这个安全区,却拯救了25万南京人民。 日本士兵为了追捕南京驻城士兵将大量男性进行集体屠杀。100个绑成一路,到了扬子江边的时候就10个帮成一堆,一个士兵负责一堆。最开始是用刺刀捅,有的一刀就捅死了,有的捅歪了,就叫喊。整个扬子江边惨叫连天。30分钟过去后,日本士兵开始对那些没捅死的人进行机枪扫射,扫射之后将尸体集中,淋上汽油,然后焚烧。短短的时间内,就残忍的杀害了40万南京人民。 在漫长的70年里,幸存下来的人们,所背负的心理压力和将这屈辱的历史告诉后人的责任是非常巨大的。我扪心自问,在经历了如此的炼狱,在亲眼看见亲人死在自己面前的历史后,是否还有勇气继续生存下来,是否还有勇气将自己屈辱、惨痛的经历告诉后人,为历史留下证据?又是否能够在日本人的暴行前像那15位外国友人一样,勇敢的为南京人民建立安全区,当日本人的刀架到脖子上的那一刻都不曾后悔为中国人民所做的这一切的援助? 不,我不能。 忘记历史等于背叛。我不知道这是谁说的,但这句话我却一直难以忘记。看完这部电影,也要我产生的巨大的内疚感,我何德何能,竟可不费吹灰之力过上安逸的生活。每天想的是如何听好听的音乐、吃好吃的食物、玩好玩的游戏、买漂亮的衣服,没钱的时候伸手向父母要就可以,饿了的时候在房间里叫父母做饭就可以。可是我却在安逸的生活中沉沦了,险些忘记了历史。而作为一个生活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呢?是盲目的抵制日货?是在互联网上对当年日本士兵的所作所为进行漫骂?还是对曾经的历史一笑而过?都不是,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做的便是做好当下应该做的事,搞好学习。虽然像南京大屠杀一样的残局在当代社会是不可能再一次重演,可是在文化、经济、思想等方面,我们现在已经不多不少的受到了外来的侵略。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的学习,将来用国内的力量将中国发展壮大,来减少外来的文化侵略对中国的影响。这就是我们没有忘记历史最好的证据,也是我们能为我们的祖国所能做的最有力的事了。 因为,不愿背叛,所以,选择铭记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