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笑点密集的喜剧电影都有哪些
今天给大家推荐两部我最喜欢的喜剧电影。
一,《上帝也疯狂》剧情简介:
在无知与莽撞中置身漩涡的他们能侥幸脱身么?笑料迭出的偶发事件里,穿插着小人物与大人物的辛酸幽默。
中国电影市场真是一个热中有冷,烂中开花的神奇存在。高票房电影已经被翻来覆去地研究了个透,炮灰电影看似“沉默的大多数”,但仔细打量这些奇葩,同样是观察中国电影的一个维度2013年就要过去了,票房赢家们很怀念它。截至今年12月8日24时,中国内地的电影票房突破了200亿元大关。在2005年,全年总票房才刚刚过20亿元,2010年则刚过100亿元。就算再外行的人也看得出来,中国电影市场正热得满脸通红,眼瞅着就要发烧。另一组数字是,2013年全国电影院平均上座率仅15%,投入市场的影片有700多部,其中能盈利的不足10%。
国产惊悚:“你神经病啊”
以前人们还可以说,国产惊悚片就是中国足球,但现在恒大得了冠军进了世惧杯,只留下国产惊悚片孤独地扮演着扶不上墙的阿斗。在2013年票房炮灰电影里,国产惊悚片是主力军。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映的国产惊悚片有将近20部,票房在几百万到一千多万不等,七成以上都是赔钱的。这些电影的网站评分几乎都在5分以下,评论中最常见的一句话是:“早就知道国产惊悚片全是烂片,我就是犯贱/脑子抽了/闲得蛋疼才会来看。”国产惊悚片=烂片已经是公认准则,但每部烂片都各有各的神逻辑。霍思燕主演的《午夜火车》里,女主收到一张不知道哪里来的火车票,莫名其妙地上了车,车上有个男的,限制级镜头时有出现。最后发现自己失忆了,原来她小时候玩烟花爆竹烧死了包括自己小玩伴在内的一车厢人,而这趟火车就是当年那个列车长承包的,聚集起死难者家属,一起去上坟。当女主角意识到我国铁道部还没有提供包火车业务时故事就结束了。最让观众疑惑不解是,车上的男人是她自己分裂出来的另一个人格,但这段跟最后揭开谜团完全没有关系。吐槽无力的观众只能认为这是为了展示影片的宣传口号:“不只有恐怖,还有感情和爱。”关于这部电影最生动的影评标题为:《朋友是影城的经理,我想看,她告诉我说这电影没人看除非你包场》。
中国国情是,不允许电影里真的有鬼或其他超自然力量,因此国产惊悚片只能不断制造灵异事件,把恐怖因素指向一个又一个神经病。日子久了观众也对这种模式有所准备,有点蛛丝马迹他们就立刻明白了,这就是赵又廷的台词:“你神经病啊!”《搏击俱乐部》式的精神分裂桥段也被导演们重复到泛滥,在《咒·丝》、《女蛹》等片中都有这种剧终才揭秘某个角色只是精分人格的故事模式,非常地“走进科学”。在神经病们中还经常跳跃着莫名其妙的激情戏,纯是为了放在预告片里增加噱头,多半和情节没有关系。当“神经病梗”被用滥之后,更奇葩的桥段出现了,那就是做梦。
《校花诡异事件》专门讨好学生中爱惊悚的人群,打出“女高怪谈中国版”的宣传语,安排校花女主角在一个诡异的旅店里不断遇到恐怖事件。恐怖桥段变笑点,观众已经见怪不怪了,电影的惊人创意在于,旅店里的人都变成了鬼,校花以紫薇自杀的姿势坠崖,这时忽然逆转,校花在做噩梦。下一个镜头一秒钟变小清新,男女主角演了一点校园纯爱MV,电影结束了。创作上固然有限制,但创作者的思路匮乏,对“惊悚”的低层次理解也显而易见。参加过国产惊悚片宣发的小鱼说,国产惊悚片常见的宣传手段就是渲染恐怖,但最近几年受众见多识广,刺激点不断提高,再加上这个类型的国产片几乎是“臭名在外”,创作者几乎已经才尽。大批量粗制滥造的国产惊悚片不断涌进影院,和前几年部分电影的成功有关。2009年的《午夜出租车》成本200万,票房1200万,2010年同等规模的《午夜心跳》收获了3200万的票房,2011年《孤岛惊魂》撞了杨幂走红的大运,票房收获9000万元人民币。这几年是国产惊悚片的开荒年,没有知名演员、导演,甚至没有好剧本,只要宣传吓唬人就有票房,因为惊悚片爱好者是一个固定人群,很容易被忽悠进电影院。开荒时代的惊悚烂片赚得盆满钵满,热钱涌进了这个行业,国产惊悚片的好日子也到了头。大部分惊悚片不需要大投资,急功近利的资方拼命压缩成本,让这个类型的电影成了不知名导演和演员的集中展示区。这时惊悚片粉丝们也渐渐明白了这些电影的含金量,不再因为恐怖的海报和通稿而进影院,国产惊悚片们沦落到院线不想排,观众不看也直接打一星的境地。
大家一起“囧”
国产电影宣传有一套固定的庸俗语汇:超强阵容、贺岁巨献、老戏骨、万众期待、网络热议……这几年他们最爱用的一个词,非“接地气”莫属。学院派对此的评语是:“戏剧是反现实叙事,接地气什么时候成了好电影的标准了?”接地气可以是某一种电影风格,却被跟风跑的中国电影人用成了一个褒义词。但凡都市题材的电影,动辄就标榜自己“接地气”,你们考虑过“地气”的感受吗?
绝大多数这类电影只是对高票房电影的机械模仿。《人再囧途之泰囧》走红之后,囧字成了低成本国产喜剧最喜欢的字眼。《临终囧事》明明是讲殡仪馆的故事,硬要往“囧”上攀,最后搞成了四不像。男主角小时候被雷劈过不会笑,观众以为导演要搞雷喜剧了,话锋一转说他家祖传开棺材铺,从大山走进城找的工作还在殡仪馆。你以为导演要来中国版《入殓师》了,男主角却在殡仪馆里各种见鬼,观众刚准备迎接一部国产惊悚片,温情戏紧接着又来了。如此天马行空,宣传方却说这是
“接地气”、“展现小人物悲欢”。另一部囧字头的《囧人之越挠越囧》,铁了心要复制泰囧式的繁复挫折,设计了一对七年之痒的夫妻,丈夫靠妻子发家却在外面包小三,妻子找侦探拍证据想要丈夫净身出户。两夫妻相互算计,小偷骗子全用上了,故事却单薄到只靠相互追着跑来解决。喜欢看轻松喜剧的人冲着“囧”进了电影院,看得一头雾水只记住了一个“跑”字。难道一直在地上跑就是“地气”的精髓?直接用网络热词的电影更是烂出了新水平。先请体会一组片名:《光的棍》、《午夜微博》、《负二代》、《不要迷恋姐》、《别跟我谈高富帅》……不祥的气息扑面而来。创作者们一个人在家里憋创意,网络上亿万人一起攒创意,电影从网络里得灵感也无可厚非,但通常简单粗暴地移植热词意味着拙劣地追逐“潮流”,最终形成极其土鳖的文化产品。鉴于电影有生产周期,他们
呈现的是半年到一年前的热门段子。演员们面瘫地来一句“太给力了”,基本上就把电影送进了亏钱的绝路。《别跟我谈高富帅》里,白富美和男朋友吵架,进山度假遇到了男屌丝,先吵架再相互了解再陷入爱河的俗套剧情再次上演,她的闺蜜一直忠心耿耿,忽然一变脸就成了勾搭前男友的坏女人。白富美住的旅馆是大学生消费水平的农家乐,整个画质看上去像中学生DV作品,碰上了忧愁,白富美就脱光了跑到河里去边洗澡边思考,导演借此顺利展示了肉体。整部戏看上去
像胡闹,一位观众看完的感想是:“拍这戏大概几百万吧?大家站在黄河边上把300万人民币换成硬币往河里扔,扔一个小时也比拍这电影有意思。”据“中国电影票房吧”数据,这部电影的票房是2万。有了这些电影的衬托,《富春山居图》还是挺好看的。“跟风、模仿,是国内每个行业的通病,不只是电影。”麦特文化传媒总裁陈砺志说。他发现在《致青春》之后,同类型题材电影项目明显增多乃至泛滥,而因为80后都市情感题材的热门,明年“闺蜜题材”必将大热,跟风者众。但他对大多数赶时髦的电影都不看好:“今年上半年的几部片子都有其特殊属性,例如《致青春》能引发全民怀旧。但跟风者做不到这些,只有市场才能去教训他们——必然血本无归。”另一方面,陈砺志也认为市场环境在变化,以小博大的电影胜算在降低:“平均每周有七八部电影上映,其中一定有大片,这样的市场容量留给小片的机会越来越小。”想成为黑马显然不能只靠跟风乱贴标签。
电影中的三聚氰胺?
喜羊羊走上大银幕,每年春节都能轻松顺利过亿,儿童片再度成为投资热点。喜羊羊给了资方无穷的想象:成本低、受众广、制作不麻烦,甚至情节也不费脑子,不就是狼抓不到羊嘛。儿童片,不管是动画的还是真人的,就此成为低质量电影的重灾区。和皮克斯那些全家观看的高分动画电影不同,国产动画电影几乎都是孩子爱看,家长陪睡玩手机的状态,电影网站上关于此类电影的低分评价都是被迫进电影院的成年人留下的。今年8月上映的《高铁英雄》票房78万,由常州电视台和东京电视台合作出品,购买了1998年著名日本动画片《铁胆火车侠》的版权,但CG效果惨不忍睹,表情僵硬动作缓慢,高铁侠形象简单得像儿童画,剧情则是幼稚的“拯救世界”。带孩子看片的家长认为“直接把98年电影放上银幕也比这个好”。动画片太幼稚,真人儿童片却太不像孩子。主打今年暑期档的儿童电影《小神来了》,山寨《小鬼当家》,讲述三个孩子在家碰到蠢贼的故事,小童星们装腔作势地在家商量捉贼大计,过分地卖弄可爱,完全是“大人臆想的可爱的小孩”,而没有孩子该有的稚气、纯真以及说话的磕磕绊绊。再加上柳岩和邱启明在片中扮演一对情
侣,让电影气氛更加奇怪。暑期档里这部电影仅有65万票房。一部名为《西柏坡2:王二小》的动画片,用动画做了个儿童版的抗日神剧。王二小的故事被重新演绎,他和小女孩枣花一起出抗日奇招,最终牺牲,票房40万。纵然有炮灰,但也有运作得好的儿童片成了票房黑马。《我爱灰太狼2》有喜羊羊系列的噱头,动画当引子,主要是真人演,剧情在大人看来没有逻辑,上线18天收
获票房7251万;《洛克王国2圣龙的心愿》累计票房6556万元;《巴啦啦小魔仙》4702万元,靠的都是已有游戏、电视剧的品牌效应。成年人频频以“弱智”、“低级”来形容国产儿童片,最严重的说辞是“电影中的三聚氰胺”。指导最新一部“小魔仙”系列的导演于人觉得这些意见情有可原:“确实存
在太多剧情简单的作品。”于人很早就从事儿童影片工作,早年国内的工作习惯是“一定要寓教于乐”,以说教姿态拍电影,自然比不上迪士尼的吸引力,但这几年有电视动画的示范,影片又渐渐趋于低幼处理。尤其是用已经形成产业链的品牌做电影,对创作者的限制更多,于人就听说某儿童品牌要拍电影,对导演最多的要求就是展示玩具环节不能少,重复动作以带动儿童消费习惯。
瑞格奇迹副总裁邢芳正从事儿童动画工作,她直言国产儿童片从创作到技术还都很不成熟,“产业整体水准落后”。“从《大闹天宫》到现在创作者的断档,折射出来的是过去二三十年教育的失败:原创力量枯竭,学外国又学不到根基和精髓。”
作者:王英俊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3. 你看过最搞笑的电影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喜欢看搞笑的电影,因为这种题材的电影可以带给我们快乐,让我们忘掉不开心的事情。我喜欢看国产的喜剧电影,我最喜欢的喜剧明星是周星驰、徐峥和沈腾。如果说从那么多搞笑的电影中评选出一个最搞笑真的是太难了,我只能从他们三人主演的电影中每人挑出一部我认为最搞笑的。
1,周星驰的《整蛊专家》沈腾是一个非常有笑点的人,三言两语他就能把人都得哈哈大笑,他演的电影自然就很搞笑,其中《夏洛特烦恼》当属第一。这部电影的立意很新颖,现实和梦境让人傻傻分不清楚。沈腾在电影中饰演夏洛,一个穷屌丝但是梦里成为了一个大明星。
夏洛在梦里回到了自己的中学时代,他成为了校园歌神,后来又成为了歌坛巨星。他以及他周围的人几乎都是搞笑担当,性格粗犷的马冬梅、自带BGM的袁华、憨厚老实的大春、爱贪便宜的王老师等等,正是这群搞笑的人一起造就了这部搞笑的电影。
很多电影的笑点都特别多,有时候真的无法评价哪部电影最搞笑。从我个人角度来看,以上三部电影各有千秋、不分伯仲。如果看过这三部电影的小伙伴,不妨留下宝贵意见,评比一下哪部最搞笑。
4. 《人再囧途之泰囧》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人再囧途之泰囧》观后感(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这个双休日过的很爽,因为看了两场电影。先是周六和老爸看了冯小刚导演的《一九四二》,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周日的晚上,应田加闻的邀请,又去看了徐铮导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笑得一塌糊涂。先说说《人再囧途之泰囧》的观后感受。
这部影片情节生动曲折,除了接二连三的幽默外,还穿插着许多的温情,再加上美满的大结局,不失为一部精彩的喜剧片。
影片中的人物各有特色,其中最搞笑的还要数王宝强饰演的王宝了,影片中的大多数笑料都来自于他。王宝顶着金色的蘑菇头,背着鼓鼓囊囊的旅行包,一脸傻样,喜欢发微博和卖萌,憨厚而又天真,像个小孩似的。影片中的反面角色——商务男高博(黄渤饰演)也让我印象深刻,他为了抢夺到授权书,一路跟踪徐朗来到泰国。我觉得高博的神情和动作特别有意思,有时候很像机器人,一副严肃正经却又滑稽可笑的样子。当然,徐铮饰演的徐朗也很成功,把那种无奈和温情表现的活灵活现。总之,这三个活宝搭配默契,共同演绎了一场令人捧腹的喜剧。
影片中的台词也让人开怀不已——在飞机上,当徐朗对王宝的忍无可忍时,随口说了句:“你该吃药了吧!”么想到王宝居然欣喜地问道:“你咋知道的?”说着便掏出了一个小药盒艰难地吞起药来。徐朗还形容王宝“二到无穷大”“是冒出来的一朵奇葩”等等,都让观众们笑喷了。
在影片的最后,还有一位惊喜人物客串出场了,在此就不剧透了,如果大家想知道是谁,就去电影院里自己找答案吧。
最近真挺忙的,不知道忙什么,忙里偷空看了场电影!是我期待了很久的喜剧,而影片里没有喜剧电影里必然出现的葛大爷!
在周星驰的休片和被冯小刚玩腻了喜剧的今天,可以说喜剧市场真的不景气。而徐铮取了个巧,拍了这么部片子,上映时间也安排在正合适贺岁档,跟李安冯小刚和陆川几个名导,和其强大的演员阵容相比,《泰囧》异军突起,赢的漂亮!
刚开始的时候挺失望的,情节有点乱,从陶虹提离婚的淡然到黄渤脖子落枕更更着的出现再到谢楠的呆滞到夸张的表情,还有飞机上王宝强叫来空姐非逼着徐铮关机,王宝强一直傻呵呵的自拍等等,结构不算紧凑,这些琐碎的,刻意制造出来的无厘头挺让人哭笑不得的,而我身后几个小女生一直笑,笑到都要岔气儿了,也委实让我费解,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原来有人比我笑点低!
大部分搞笑来自于误会,乌龙。徐铮想让王宝强为他做事,就谎称自己跟黄渤老婆有一腿,黄渤此行跟着他是要害他!对此王宝强深信不疑,正义的王宝强先是要徐铮保证以后决不怎么做,其次在途中遇见黄渤还帮着徐铮说好话,劝他不要动怒,跟他说是他老婆是原因。而完全跟王宝强不在一个话题上的黄渤听明白后很伤心,他对徐铮的恨更深了一层!两人找到徐铮的时候,徐铮正遇到麻烦,他无意间闯入了走私贩卖古玩的犯罪现场!而二人上不由分说把徐铮团团围住,左右开弓,黄渤更是与徐铮撕扯了起来。走私古玩的两伙人相互埋怨也打成一团了!场面完全失控。一个人摘徐铮的帽子,发现他没头发误认为他是“卧底光头刘”。就像王宝强一直以为黄渤是特务,而黄渤也始终觉得王宝强是徐铮的保镖一样。
真正搞笑大概要追溯到王宝强听信徐铮的话偷黄渤的护照开始,王宝强给黄渤做了个spa就跟葱油饼和面一样,拇指和食指在黄渤后背上向前赶捻着皮肤,双掌重叠在上面不停揉搓着,手法纯熟,最后还用擀面杖直接在其后背上推赶,黄渤“痛并快乐着”的表情和此时走错房间爬到床下受着非人待遇的徐铮相得益彰,两组画面不断切换,着实令人捧腹。也使影片推上了一个小高潮,其后更是不停的搞笑!
火车上,王宝强一直追问徐铮与黄渤老婆的“出轨细节”,徐铮老婆陶虹打电话过来说离婚的事情,徐铮本想借着信号不好蒙混过,却不料王宝强在旁边的好意提醒,此刻的徐铮恼羞成怒,对着王宝强说了好多伤人的话。而王宝强的一句“你到底是什么星座的,怎么人格这么分裂”,无疑会成为新一代的流行语!
《泰囧》之所以好看在于他不光搞笑,而且很有爱!当徐铮看见王宝强不停的被打,黄渤又在一旁苦苦纠缠着要抢他的授权书的时候,徐铮毅然决然的松开了装有授权书的盒子,而黄渤因为他的举动,不断往后退,最后还是没能掌握好平衡,狠狠的摔了个大跟头!那一刻我又笑了!放弃了授权书的徐铮完全没有多想,大步向王宝强跑,双腿弯曲,跪下,惯性向前,捡手机,随后往对方脸上扬了一把沙子,然后就是不停的按着快门,恨不得要记录下王宝强的全套动作,王宝强则是助跑,蹬着徐铮肩膀,跳起,狠狠的一招下劈,整个动作一气呵成,两人配合得更是默契十足完美之极,就像事先排练好的一样!
徐铮对黄渤说放弃二字的时候,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或许他终于明白,钱在真情面前真的不那么重要!他放弃了4年的心血来挽救他的婚姻,他在电话里用哭腔对陶虹说她们对于他很重要的时候真的很可怜,他只想争取一个机会,一个带孩子海洋馆的机会!而这次他毫无筹码,完全无法预计是否能够成功,与之前那个精明的自信的商人比起来简直大相径庭!那个时候我哭了!
看着徐铮与陶虹拥抱的镜头,以为就此结束了,都想起身离开了!怎料却迎来了最后一个高潮,本片中一特大惊喜!真没想到范冰冰会出现,而且可把王宝强爽坏了!两人对着摄像机做各种搞怪的动作,夸张的表情,感觉上不伦不类,但还是很搞笑!
很欢喜的'结尾,比我想象的强太多了!值得一看!
看徐铮的表演能发现这是个有专业精神同时懂得喜剧精神的演员。你看他的天生的喜剧丑角脸,眉眼间跳脱的表情,每一个肢体动作,台词的吐字和语气,能看到他清晰的思路,研究和模仿的路数。其中有卓别林一路到憨豆的西洋传统,也有周星驰的神经质,甚至韩国喜剧的灵感乍现。总之,他是星爷说的那种敬业的“一个演员”。从猪八戒到宁浩电影的飞跃,一路下来,在“人在囧途”和“呼叫转移”后,徐铮大概是想借助“徐朗”这个招牌人物,将自己多年积淀的喜剧表演智慧和中国本土生活气息高度融合,钻研出自己一套独特的风格。不同于赵本山的彻底的土,不同于葛优的被冯氏掌控大脑,而是拥有自己的思考和灵魂的中西土洋结合的路数。
一个有独立思想的演员是不甘于只诠释别人笔下角色的,这不,徐铮在冯氏追求自己理想的贺岁空档,终于自己全面控制了一部戏。而在这里,他将有底蕴的黄渤和没脑子的王宝强拉进来,精心打磨,将这哥俩身上独特地奇葩气质逼迫了出来。在编剧上也下足了功夫,能看出徐铮团队精心研究过好莱坞和欧洲喜剧的套路和经典桥段,这一点很像韩国影人的创作思路。在轻盈的摒弃一切说教的故事架构上,掺入精心打扮的桥段和包袱,加上适当的煽情和一点深沉。摄影上除了惯常的近景和特写,加一些优美诗意的全景和长镜,闹市飞车、热带丛林和寺庙、村寨动静结合。这些精心构建虽然都眼熟,但不显得矫情俗气。
传说两千万的投资能制作出这么部热闹还带着异色的喜剧,很难说不是智慧和思想的结晶。徐铮很可能会将徐朗事业和家庭并重的喜剧理念,搭配黄渤王宝强的“传奇”路数一直延续,打造自己的喜剧招牌。如果拥有星爷年轻时香港那样自由的体制和环境,这种有思想善于学习的演员真是无可限量,正像宁浩等中国年轻独立影人努力尝试去做的一样。
严肃较真的“高富帅”徐朗和“阳光快乐的二缺青年活宝”王宝撞在一起,注定是笑料百出,再加上一个机智悲催的“白骨精”高博,让这次的泰国之旅充满了喜剧色彩。故事背景中浓郁的丛林、河流中的大象、异域风情的建筑,让我们结结实实感受到了浓浓的“泰国风”,过了一把在家领略异域风光的瘾,再加上跌宕起伏、囧事不断的故事情节,更是让我们笑中有泪、泪中有笑,大呼过瘾。这样的片只是一个字,好!
事业成功、家庭频临决裂的徐朗为了自己发明的产品——油霸,决心开发研究,把“油霸”发扬光大,而自己的竞争对手高博却另有想法,想把发明一次性卖给法国人,两人各持己见,明争暗斗。为了拿到最大股东老周的授权书,徐朗启程去泰国寻找老周,高博尾随而至。
在飞机上,徐朗遇上了王宝,本来打算通过王宝来摆脱高博的追赶,没想到,两人阴差阳错,竟成了同甘苦、共患难的不搭界的同行者。徐朗刚开始对王宝充满鄙视,经历了一系列无奈、爆笑、误会的囧事儿,却被王宝深深打动,期间再加上高博的一路追赶,与他们纠缠不休,于是让这条奇异之路更加啼笑皆非、囧翻全场。
《泰囧》是《人在囧途》的第二部片子,今晚有幸影院欣赏了一遍,感觉茫然。
事前,很多朋友积极推荐此部喜剧片,以致一位闺蜜谈起此片时喜上眉梢,笑的自然是合不拢嘴。我自然不想望尘莫及,好在今日终于有幸一睹容颜。
剧中主角的演技真的太高超了,惹得我们一群观看的人频频发笑,其实觉得在电影院和一大群人一起看电影挺有意思的,大家一起笑,就是很担心影院里声音太过嘈杂会影响到蛋蛋,蛋蛋也挺喜欢看的,因为偶尔也有动一动。今晚看到了世界上最倒霉最搞笑的几个人,中间也有很多很感人的,比如说王宝曾好几次被徐朗赶走,然后又会到徐朗的身边,因为他们是“泰国传奇”组合,还有当徐朗误以为王宝是和高博一伙的,他们又再次分道扬镳时,徐朗发现王宝的旅行日记里面的内容,原来他误会了王宝,挺令人感动的是当他们终于到了那座庙,徐朗和高博抢着那个可能装有协议书的木盒子时,徐朗想起王宝的其中一个心愿,就是打泰拳,于是徐朗毅然决然的放开手中的盒子去帮助王宝拍下了他惊世骇俗的一张打泰拳时的照片!故事中徐朗为了自己研发的“油霸”辛苦了整整四年,还和自己的高中同学称了死对头,还差点就妻离子散,但他最后却选择了放弃,因为他知道,没有什么能比自己的家人在身边更重要了,于是他和他的妻子和好了。现实中也是如此,又有多少的人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于自己的家人朋友不顾了呢? 最意外的是范冰冰的出场,太让人感到意外了,她的穿着和出场时的气质,压倒了群芳,而且感觉她出场时的场景非常的梦幻,感觉就像是做梦一样,我相信电视中的王宝也是感觉置身于梦境中一般的。还有高博,看着他听到自己老婆生了的消息时的激动劲,我也激动了一番,不知道再过几个月我生蛋蛋时,蛋蛋他爸爸会不会也是很激动的呢!
看到徐峥总想笑,徐峥倒是个很正经人,从《星光灿烂猪八戒》到《人在囧途》,再到《泰囧》。逐渐突显其男人魅力,幽默的越来越自然。倒是见着王宝强,从原本的傻根到现在王宝,怎么看怎么觉得越来越丑(现在变成金毛狮王)。我觉得吧,他身上唯一能够真实演出的就是山区农民的那种朴实,老实,无知的气质,这些应该说是他本质的体现。但在这部《泰囧》中,他更是把这种无知,朴实,老实的形象放大了100倍,简直有点太做作了。好比徐峥说他“有病啊”,他就笑着回答“是啊有病”,“你该吃药了”他就掏出药笑着说“你怎么知道”……我觉得这种傻,太做作。这种笑料简直就像在神经病院看病人发神经一样悲哀。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人在囧途》一,喜欢没染黄毛的王宝强,不傻到神经病似的王宝强。
我特别喜欢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每一部、每一部,都堪称经典。因为周星驰每次演的角色都把做作的笑料发挥到极致,相反这些极致的笑料却反衬出主角自身是多么的聪慧、机智,让人看了从心底喜爱这样的角色。反观《泰囧》中的王宝角色,除了一个“傻”字,更让我看不到“傻”字背后抒写的是什么。想到那种让人痛恨到想死的“傻”,我要是徐峥,恨不得开始就把他给碎尸万段,还难消我心头之恨。
哎!这部喜剧,简直就是一群傻子在看傻子演的戏。
《人再囧途之泰囧》这部电影,让我感悟很深刻。虽然剧情搞笑,却看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感情。
这部电影讲述了“徐总”和“王宝”一路上与“高博”争抢授权书的故事。因为他们共同发明了一个高科技产品—“油霸”,他们在出售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所以导致了争抢授权书的。
王宝是这部电影的一个主角,他因为去泰国旅游掉队了,碰到了这位徐总。他有一个计划,需要两个人来完成,王宝是一个开朗简单热情的人,他对生活的热爱深深感染了整日为工作尔虞我诈的徐总。而这个王宝总是在给徐总捣乱,徐总一次一次地把他撵走,可没过多久王宝又回到了徐总身边来保护他。这可见是一份多么浓厚的感情啊!我非常敬佩他,因为他有一份值得尊重的兄弟情。我为此想起了一首小诗—朋友:不一定天天在一起,但是一定心心相连,不一定互相帮助,但是尽力而为,不一定再能见面,却以定铭记心里。
我和爸爸妈妈去看了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我对这部电影的评分是十星!因为超级搞笑。爸爸说妈妈的笑点太低了,看电影是从头笑到尾,没停过。但是我也听到爸爸在笑,而且是笑得直跺脚。但是我笑得不多,那几次笑都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笑得。爸爸说我笑点太高了,妈妈说我不知道笑点在哪里。其实我是看懂了电影的,那个光头徐铮和王宝,还有那个黄渤在快乐大本营做过节目,自称是“囧神家族”。在电影里,徐朗和王宝是“泰国传奇”,他们经历了很多事情,终于赢了特务高博,我最感动的是他的女儿说不想爸爸妈妈离婚,要一家人永远在一起。看到那里,我偷偷的掉了眼泪。爸爸在边上看到了,紧紧地抱着我,我觉得很安心。
泰国很美,再过几天,等考试结束一放寒假,我要和爸爸妈妈、阿娘、妮妮姐姐和大妈妈大爸爸一起去泰国普吉岛旅游。我很期待这一天!
5. 人在囧途 观后感 作文
电影人在囧途观后感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万万没有想到叶伟民执导的质量会这么靠谱。港片辉煌时期,有一群香港的导演当了不少名导执导的电影的副导,而自己当导演的片子却一塌糊涂,叶伟民就是当中的一个。也正因为这部电影的导演是他,导致我对《人在囧途》并没有太大的观看欲望,可是,这部电影却让我在两天之内看了两遍。
看两遍并不是电影有多好,而是看第一遍的时候正好女朋友有事,一个人闲得无聊便进电影院打发时间,所以选了这部之前压根没打算在电影院看的《人在囧途》;而看第二遍的原因,则是因为我觉得这部电影值得带着另一半在电影院里跟着一群人乐呵。我看的那一场,居然还有观众鼓掌了,居然鼓掌了。坦白的说,在没有组织领导和收钱的记者虚假报道的情况下,这可真难得。
《人在囧途》讲述的是一个石家庄的动漫公司CEO和石家庄奶牛场的挤奶工,在大年二十八从石家庄一起到长沙的经历。中国有个特色词汇叫“春运”,这部电影讲述的,正是春运的故事。当然作为喜剧,这部电影极尽夸张之能事,将春运期间那种回家的磨难疯疯癫癫的表达了出来,我想对于但凡经历过春运的观众,都应该能在电影里看到一些自己的感慨。
这部电影几乎就靠着徐峥和王宝强连篇累牍的对手戏撑起来,从飞机到火车,再到小巴,再到拖拉机,再到大巴,再到轮渡,再到面包车,再到运鸡的小卡车,两人尝试了众多的交通工具,而大家也自然而然的可以想到这当中能做出多少逗乐的事儿。这种题材其实是很讨巧的,也很容易让观众笑,但要做得真诚就很难得了。影片里的主线和绝对主角其实是徐峥,这个话语刻薄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大老板,由因为好歹是做文化产业的关系,内心依然保留着那份不常轻易拿出来示人的恻隐。说白了,他是个好人,只是在这个社会里迫于各种原因而伪装起来。他一年回一次家,家里有照顾自己母亲和女儿的老婆,而他却在石家庄养着小三,这次回家还有一个重大任务,就是要和老婆离婚。影片安排的这条主线强有力的牵引着主角,而观众看到的不是一个如今烂透大银幕的婚外恋故事,在徐峥完成了他艰辛的旅途之后,影片留下了10分钟来将徐峥的家庭故事收尾,而且不至于太过落于俗套,这是我最为赞赏本片的一点,所以我觉得本片很真诚。
而王宝强的角色,只是在延续他傻根的作风,并没有给人太大惊喜。不过,其实他这种演绎方法本身就是“喜”了,傻得可爱,傻得让人感动,让人钦佩,那才是本事,而不是如赵本山的小品那样一个劲的拿农民来开涮,来取笑,这点上是我觉得本片真诚的第二个原因。
而要说到本片的缺点,当然就是剧情了。今时今日交通如此发达,想从石家庄到长沙这1000来公里,似乎不是什么难事,不过经历了08年凝冻之后,大家应该多少都心里有数了。本片尽可能的在把他们为什么如此艰难才能走到目的地去说圆,尽管如此还是会让观众有许多疑问。也许是因为影片是湖北投资的关系,本片居然一开始就很轻松的用火车从石家庄到了武汉,哈,小一千公里就这么走完了,而作为一个在武汉呆了多年的观众,我很清楚武汉到长沙是也就是3个来小时的事,影片却被这3个来小时折腾了大半段戏份。如果我是编剧,一定会让火车在河南塌方的。
此外,影片欠缺打磨的地方也存在,例如为什么王宝强这么一个去长沙要债的民工会搭春运时期的飞机,那可是全票啊,小一千呢,他去要4个人一年的工钱,加起来也才2万!其实这个剧情用一句对白,不超过5秒就可以解释了,例如让他们厂长对王宝强说:“你要真帮我要要债,我送你机票!”。这不就结了嘛?此外关于为什么中奖的面包车那么旧,税怎么上之类,大帅哥的出现是干嘛用的……其实都可以说圆的,只是,导演似乎懒得说了?这是最应该批评的地方。
不过既便如此,这部电影还是有着让观众认同的理由。别的不说,影院里那多次出现的笑声和出现了几次的掌声就足以说明一切。我们太需要这种贴近小老百姓生活的电影了,而不是那些皇宫贵族乱伦啊杀来杀去啊或者整在陕西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一堆人又杀来杀去的片子。当然我不是在说国师张拍这些片子不好,我是在说,拍这种片子来赚钱,你知道“耻”字怎么写吗?
很欣慰《人在囧途》能取得过千万的票房,这说明我们的电影市场在逐渐成熟,观众慢慢的会明白,那些大红大紫花大力气请大明星搞的烂货只能骗你进影院,多骗几次之后人总会学乖的,反倒是像《人在囧途》这样的小成本,却时不时的能带给你惊喜。口碑,什么时候观众能明白这两个字,我们的电影市场才算是真正的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