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看电影《生门》观后感
该片主要讲述了两个母亲生孩子的经历。
有一个叫夏锦菊的母亲在一次重大手术中面临艰难的决择,一方面保大人留住子宫,另一方面保小孩切除子宫。
她用很诚恳的眼神跟李家福医生主任表示想留住子宫,医生征同了她的意见。
经历全身换血4次,心脏停止2次,历时快4天,终于保住了大人和小孩。
术后她说:“怎么每次不幸的事都发生在我身上,可我还是相信自己,周围的朋友都好佩服我。”
有的时候,要相信希望的力量,那怕黑暗中的一点光,也要抓住。
由于她们一家去的是省级医院,面对高昂的医疗费5万多,她父亲的哥哥东拼西凑,借了周围20多个亲戚的钱,有的亲戚的钱精确到几十块,还有一个是讨媳妇的钱,期限只有10天,利息千分之二等等。
这可是三条命啊,没办法只能先救急了。
其中有一幕令我非常感动,当她父亲交完钱的时候,说了一句:“好难啊。”
周围的人都不由的留下了眼泪。
当真正要用钱的时候,却无能为力,这种滋味很苦。
还有一个年轻的妈妈李双双腹中的胎儿早产,保小孩但不能保证孩子是否健康,因为早产儿伴随着多种不确定风险。保大人又不能保证下一次怀孕孩子是否健康。
他们一家一开始一致决定不要小孩,都不欢迎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如果孩子出生,就要面临高额的医疗费用,可能导致破产。
到后面,经由医生的劝说,还是签了合同。可事情往往不随人愿,虽然医生尽量在抢救,可还是没有挽回一个幼小的生命。
金钱和人性似乎是个永恒的热门话题,追求一生财富,到死发现只剩下自己了。
追求人性,一辈子碌碌无为,贫困一生。可真相到底是什么呢?值得每个人去深究。
㈡ 《生门》引发了我们怎样的深思呢
片中一个女医生问陈小凤的丈夫,你们这个样,生两个孩子怎么办呢,男人微微哭笑,慢慢拖大了吧,苦一点,大了就好了……。是啊,希望总是满怀着,现实却总是残酷着。
这电影没有场面,没有明星,没有特效,什么也没有。但有着最触动心灵,最发人深省,最使人感到阵痛的情节。所以,生活优越的人该看一看,底层多么无助艰辛;生活困难的人也请看一看,有人比你更难,但生活还在继续;青春期的孩子更改看看。父母伟大!
最后,想吐槽两点,医疗太贵,国家在医保外是不是该有个兜底保障?这么好的片子排片这么吝啬,能不能不要只顾挣钱?
㈢ 怎么评价生门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句话在我看完《生门》这部纪录片之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生门》是一部把目光聚焦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的纪录片,通过不同产妇的生产经历完美展现了当今社会的缩影。
其次,优生优育固然重要,但真的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承担。生孩子真的不是轻飘飘的一句话的事,怎样迎接新生命并对这个新生命负责就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㈣ 《生门》里的李双双一家的做法为什么大家这样道德谴责
主要因为医生也说了,有这种小孩根据以往的经验是有很大几率存活的。
如果他们的孩子是已经死了或者是很重大的疾病的话,他们不保也就不保,重点是,医生都给了希望,他们依旧在犹豫,这才是最气人的。
不管怎样,孩子出生了,总要给个机会去尽力救治一下吧。我总觉得,他们孩子没救活是因为他们没有尽力,他们到最后都只是选择一般性的治疗。
虽然不能保证用好的治疗能把孩子救活,但是作为爸妈,我总觉得要把最好的给孩子。而这一点,恰恰是他们没做到的。他们不配为人父母,所以宝宝看到也心寒,走了。
现在看看,李双双公公手上的两个金戒指,多晃眼。
《生门》是由北京中视文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苏宁环球传媒有限公司出品,陈为军执导的纪录片电影。
该片聚焦每一个家庭都会面临的生育问题,纪录了4位遭遇极端情况的产妇及其家人在医院生产过程中经历的种种考验。
该片于2016年12月1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片中没有煽情没有编纂且直面生命本身的真实镜头感动了观众。影片虽然是纪实手法拍摄,但影片的剧情张力以及天人交战的人性挣扎,仍获得赞许。
在呈现了独特的视角和思考之余,也给了观众不同于以往的观影体验和震撼感受:既有充满冲击力的真实故事,也用客观冷静的第三者视角俯瞰众生感悟生命的真谛。虽是纪实手法拍摄,但是其故事的精彩程度一点不亚于剧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