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孔子电影观后感周润发

孔子电影观后感周润发

发布时间:2021-07-14 15:18:19

A. 求篇周润发《孔子》观后感 不需要太多字400到500就好

《孔子》观后感 孔子》 《孔子》 一部描述孔子一生经历的磨难, , 体现儒家的 “礼、 乐、 仁、和”的时代大片,从开播以来我都没有主动地想去观赏,可能是 开播以来的影评太差,或是我不喜欢历史影片的枯燥乏味,但当在课 上看了这部片子之后,我对它有了新的认识,觉得其实里面是有很多 礼仪知识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这部片的导演曾说过:“《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让你记住很多故 事情节的影片。”但它带给我的却不仅仅是故事和情节那么简单。孔 子,留下的是一个形象,一种精神,一份文化的传承,连同他身后的 弟子,大多是文弱的书生,但我感受到的却是如巨浪般的千军万马, 统领着一个伟大的时代。 孔子的个人魅力和深度体现在他的一言一行, 无论是处理家事还 是国事,他那坚定淡定的眼神,娓娓道来的神韵,都让我们感受到这 位老人不平凡的一生。 而孔子对于 “礼” 的执着, 更让我们惊叹不已。 在他去见鲁公的时候,还没有走到通往大殿的台阶便开始拜谒,连伺 候君主的宫人都没有如此的礼仪, 并且孔子所行的是当时已不流行的 周朝旧礼。可见, “礼”对于孔子来说有多么重要。而且孔子行礼从 不因人而异, 对于君主、 上级, 他彬彬有礼, 对于学生同样以礼相待, 甚至于对于名声不好的卫国君夫人,孔子仍是对她行了大礼。孔子不 但要求自己守礼,对弟子也是如此,他的弟子,子路在临死的时候还 谨记“夫子有教,就是死,冠帽也要堂堂正正”。由此可见,孔子的 “礼”已深入人心,而他提倡的是“用礼治国”,更是一个人人向往 的大同社会,也是我们当今社会不断努力的一个目标。 孔子的思想和智慧能够流传下来全靠他的强大信念及弟子的忠 诚,十几年的颠沛流离没有磨灭他那颗怀有理想的心,而作为孔子后 代的我们,更应该继承中华民族这个礼仪之邦的优秀传统,努力实现 我们的“礼、乐、仁、和” 。

《孔子》观后感 孔子》在近期的国学研读课上,我观看了电影《孔子》 。其实在去年的时候已经看过一遍这部片子。 当时正是高三,而语文选修也正在上孔子的著作《论语》 。在老师的推荐下看了这部电影。 但是因为才开始进行论语的进一步学习, 所以影片中涉及到的很多孔子的言行, 他的事迹不 是很了解,看了以后,也就是感觉孔子在当时社会中,要推行他所谓的仁政,并不是一件很 容易的事情。 而现在,重新观看了这部影片,它给我留下的就比第一次看后的感想要深刻了。影片开篇讲 述了孔子进入鲁国的事,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中孔子一直不顾旁人的劝说行古礼,他坚 守周公之礼的行为在整部电影里都有贯穿。 再来的场景就是季氏家族的活人殉葬, 孔子收留 了一个逃跑的小家奴,孔子看到了活人殉葬的弊端,要求君上废止。 “仁者爱人,以礼杀人, 则非礼也。 ”由此引出了孔子的仁爱观。再来讲述了孔子当上大司寇后鲁国与齐国的夹谷会 盟,用牛车蒙骗了齐王,让鲁国有惊无险。还有他当上代理国相后修建武子台,堕三都,我 在学习孔子的时候没有学到以上的事件,通过影片我有所了解。 然而孔子的治国之道还是没能抵押住三环的势力,最终失去重用凄惨地离开了鲁国。孔子 指着面前的道路教导颜回前途充满崎岖时,我想起了马克思的一句话:“在科学的道路 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 只有在崎岖的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 辉的顶点。” 随后,孔子的一众学生也从鲁国赶了出来,与颜回一道欲追随老师离开鲁国。孔子的万 世师表之风,在这一幕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孔子在晋见卫国君夫人时,说出了前文中提到的那句话:“我的信念是朝闻道,夕死可 矣……” 卫国君夫人只说了一句话:“世人皆知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领悟到的意 境。” 我不知道在历史中真正的孔子,其“朝闻道,夕死可矣”是否真如电影中所讲述的那样出自此 处,但我相信,单凭此情此景,是绝对无法诠释这句话的全部含义的。 离开了为卫国, 继续他的流亡生活。 世人都不理解他所谓的道义, 而他却还是坚守仁义之道。 影片中,孔子与学生被困山中,断水绝粮,孔子“以弦乐为餐”,为了让子路进食,孔子 轻抿肉汤:“你看,我喝了,你也喝一口吧!”然后,孔子又命颜回将肉汤分与众学生, 自己始终未饮一口, 最后仆倒在了琴上。 倒下前, 面前虚实难辨的景象令他泪眼模糊…… 当马车过冰之时,冰破,书简尽落于寒水之中,颜回不顾性命,在冰寒彻骨的水中,将 书简一卷一卷地捡起……孔子痛哭:“回,你快上来,你赶快给我上来啊!”也许很多人 甚至觉得这个场景十分可笑, 人的性命, 难道比一竹一简更加卑贱么?颜回最终冻死在了水 中……也不知人们可曾想过,颜回为之而死的,难道只是些硬邦邦的竹简么?他是殉道士, 他是为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而死,如果他不那么做,今天,后人也许就看不到充满智慧的《春 秋》或《论语》了。 为老师护道。那便是颜回至死所坚持的“道”。 子路被卫国看中出仕大夫,孔子没有阻拦……后来卫国内乱,子路惨死。死前,子路说: “夫子曾经说过,真君子,即便是死,也要衣帽端正。”说罢,正冠系带,无不悲壮而亡。 末了,孔子终于被召返鲁。孔子一如既往,在城门外行着那周朝“旧礼”——门外跪拜。 这最后一次,镜头意味深长地给了一个仰拍:“鲁国,生我养我的故国啊,我终于可以 回来了……” 影片中,孔子在弥留之际说了一句:“世人认识我,是因为此书(指《春秋》,误解我,也 ) 是因为此书……”说完便与世长辞。 孔子知道,对于梦想与闻道的传承,将永远继续。

《孔子》观后感 史诗片《孔子》自上映以来,不仅以唯美的画面与宏大的场面震 慑了观众的眼球,还有圣人那波折跌宕的传奇故事、浩连广宇的伟大 情怀,及其门生弟子舍生取义的事迹,也令不少观众感触至深甚至感 动落泪。 首先介绍下孔子的生平简历: 孔子 Confucius 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生于:公元前 551 年 9 月 28 日 卒于:公元前 479 年 4 月 11 日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于公元 前 551 年出生在春秋时代的鲁国,即如今中国东北部的山东省。他幼 年丧父,与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年青时,这位未来的哲学家做过小 官,几年后辞官不做。他在随后的十六年中教书,招募了大批信仰其 哲学的弟子。约在 50 岁时,他在鲁国担任要职。四年后,被反对派 逼下台, 在随后的十三年中, 他四处游说, 晚年返回鲁国。 五年后 (前 479 年)与世长辞。在他的一生中完成了《易》《诗》《书》《礼》 、 、 、 、 《乐》《春秋》六经。他的学说成为历代儒生们的必修之课。在其死 、 后,他的学生们将他的言语整理编撰成《论语》 ,他的理论影响了中 国乃至世界 2500 年之久。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 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引自中国现代文化学之父柳翼谋所著 《中国文化史》 <孔子>一节) , 。 目前,世界各地的中国文化产业常以“孔子”为名,实在是因为自从 几百年前孔子被意大利传教士马窦带到西方后,在西方人的眼里 ——“孔子”就是中国的代表,是中国代言人。 接下来我简单陈述下自己对这部电影的内容理解。 影片从孔子政 治生涯上最春风得意的时刻开始, 夹谷会盟恐怕是最为展示孔子外交 谋略的事件。在这次会盟中,孔子机制勇敢,随机应变,以“周礼” 为武器,有礼有节的同齐国君臣进行了斗争,粉碎了齐国的预谋,光 凭动动嘴皮子就收复了郓、讙、龟阴三处田地。因此,让鲁王对他的 信任大增。而正是因为这份信任,让孔子把自己的政治抱负完全寄托 在了鲁王身上,孔子为削弱实际掌权的三桓,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 后来堕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齐国送 80 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 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 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孔子等来的却是一块分离的玉石。孔子在不得 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 影片对夹谷会盟的描写应该是最为成功的, 也是特效使用最为集 中的。其后的战争场面的描述尚可,只是特效镜头做得有些假,特别 是兵卒被火烧的场面。从孔子与老子对话后,那份天人合一的唯美场 面之后,影片就急转直下,开始了流水账式的记述。后半部分主要展 示了孔子坎坷崎岖的余生,还有他的弟子对他的追随。孔子最为得意 的两位弟子,子路和颜回,可谓都是惨死。前者在要战死的时候,因 为谨记子曾曰“为官者,每日当外正衣冠、内正品德心灵。”所以, 在要死的时候还要去戴正官帽,而被一群人从背后刺死。颜回为了保 护和挽救那些落水的竹简,而最终淹死在冰冷的河水中。我不得不佩 服精神导师的力量,在我看来,这两位本可以有更好的发展,但是很 难量定,是老师光芒盖过了学生,还是学生的执拗自我毁灭,他们的 一生似乎都被某种力量所牵扯,并没有活出自己的样子。 最后是个人通过电影《孔子》对孔子思想及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 的解读。 活人殉葬 绝望凄凉周礼有活人殉葬的野蛮传统。 在鲁国“三桓”之一季成子的豪华葬礼 上,成百的奴婢家臣被军队赶进坟墓,残忍杀戮作为对主人的殉葬。 片中一个未被杀死的小女孩,在漆黑死寂的坟墓里,眼睁睁看着如豆 的烛光最后熄灭,呼喊着“妈妈”的声音越来越弱,透骨而来的绝望 凄凉感染了银幕下的观众。 而当孔子为一个从坟墓逃出的小奴请命之 时,他的仁心与机智令观众感叹不已。 战鼓敲碎 圣者之心武子台下,嚣张跋扈的公山纽带领叛军,高呼“杀死孔子、驱逐鲁 君”,向台上万箭齐发……险恶万分情况下,孔子夺过士兵手上的鼓 槌,奋力地擂响大立鼓。鼓声作气,鲁军士气大振,居高临下攻击叛 军。更有装满热油的大铜缸,点燃之后向下倾泻,火海横流令叛军溃 败,死伤惨烈。而孔子仍然一次次地擂响大鼓,苍凉伟岸的背影因叛 军士兵的死伤而痛苦得扭曲。一松手,鼓槌坠落在地,用尽了自己最 后一丝力气。即使是以正义之名,不得已于战,但战争的惨忍、生灵 的涂炭,令“仁者爱人”的圣人痛彻心扉。 天地无仁 圣人落魄鲁定公御驾亲征,包围郕邑已有数日,但仍然久攻不下,只能望城兴 叹。孔子看出他已萌生退意,不愿功亏一篑,便苦苦相劝,却无奈鲁 定公只是颓然地摇摇头,“战败了,谁还会在乎你有没有仁义?世间 只有成败,仁与不仁,那只是说辞而已。”面对三桓的排挤和鲁君的 黯弱,孔子无语,眼中闪过无边的失落与迷茫。他痛苦又无奈地低下 了头,那矢志克复周礼的博大圣心被周遭的诡秘氛围,压抑得快要窒 息了,他强烈地感觉到,失败正一步步地袭来…… 生死以国 缘尽一“玦” 孔子曾经向弟子们说过,“苟利国家,生死以之。”他为官的生涯无 不在践行这一诺言。然而鲁君临阵退缩、“堕三都”无病而终,令一 腔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尽付东流。 “三桓”和黎殂的离间更让他内外交 困,而此时的鲁君早已将国事抛之脑后,沉浸在齐国送来的美酒女乐 中了。 站在窗边的孔子失神的望着窗外,却仍旧怀着一丝侥幸,企盼着君上 能召见或者派人送来祭肉, 然而他盼来的却是季孙斯假冒国君之名送 来的一块玉玦!玦者,诀别也。他强忍悲伤,告别爱妻子女,告别父 母之邦,在漫天大雨中,踽踽远去。 “夫子是形,弟子是影” 悲从中来的孔子一马一车,向漫无目的的远方独行,一场大雨浇灭了 他心中的政治之火。 天地虽大, 何不能用?漫漫黄沙, 是绝望与埋葬? 他凄凄凉凉的前行,天涯孤旅。却发现在路途上,心爱的弟子颜回跪 地等待着。“夫子是形,弟子是影”,当听到颜回无论天涯海角,都 愿意放弃自己的家业来追随自己时,旷茫世间,都被这深厚的师徒之 情感动了。子路、子贡等其它弟子也带着书卷行李随后赶来,告别家 人母国,追随老师。孔子向弟子们深深下跪,弟子们也向老师下跪。 旷野茫茫,只有无边的风云在有形的天地中间动荡呜咽。 丧家之犬 为世不容孔子师徒一行周游列国, 四处讲学。 在卫国, 卫灵公欲委以修兵重任, 但他不愿对抗自己的祖国——鲁国, 也不愿委身于“好德如好色”者 之下。十数年在列国中周转,皆不受重用。门生越来越多,但处境日 益艰难。一心渴望将自己的主张传播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却未曾 想自己的后半生都在不停的徒劳奔波。 在郑国被形容做“丧家之狗” 时,他乐呵呵的接受了,那笑容里所隐藏的痛楚恐怕只有他自己体会 的最为深彻,弟子颜回看得真真切切,禁不住流下热泪:“是夫子的 道太高,不能被世人理解”。 陈蔡绝粮 死生以共颠沛流离,辗转数年,孔子已是年过花甲、满头白发。数年间,春秋 各国战乱频仍,相互吞并,陈国灭了蔡国。师徒一行前到陈蔡交界的 一个村庄,兵荒马乱下,已是无粮可食。众弟子服侍孔子休息,大家 只能互相依偎取暖。孔子为弟子们奏琴疗饥,弟子颜回捧上最后一碗 马肉汤。孔子看子路饿得的奄奄一息,让子路喝。但子路坚决要让老 师喝。孔子浅浅的喝了一口,对子路说,“看,我喝了,你也喝吧”, 然后让众弟子们一人一口喝下。 老迈的孔子连续数日抚琴鼓励弟子们 坚持。最终昏倒在地,不省人事。比西方圣人耶酥基督最后的晚餐, 更有一种死生以共的感触。 冰河救书 颜回殉道颜回是孔子最心爱的弟子。终其一生,对老师最是推崇备至。曾经众 多弟子都跑去听别人讲学,独颜回始终跟随孔子,不离不弃。影片对 颜回的死作了戏剧化的处理,放大了这位圣人爱徒以身殉道的历程。 当孔子师徒行经冰河,书卷重压之下,冰河碎裂。颜回为救回老师珍 爱的书卷,一次一次地扎入冰冷的河水中,抢救这记载着孔子的思想 与学说、象征着圣人的信念与道义的竹卷……苍老的孔子眉毛、胡须 上都附着冰渣,涕泪横流的呼喊:“回,你快上来,为师什么都不要 了,只要你上来……”颜回用自己的生命换回那一车竹简,换回了茫 茫华夏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信念。 舍生取义 壮哉子路子路也是孔子心爱的弟子。并且他有武力,一路伴随左右,为老师保 驾护航。为了实际老师的政治理想,子路出仕卫国。阳虎动乱,子路 为保护幼小的卫君,浴血挥长剑砍杀来犯者,以一挡百,尽显忠义! 身中数剑、血流如柱的他渐渐不支,在生命垂危的那一刻,他突然跪 了起来, 坚持将冠帽捡了起来, 端端正正戴在头上, 用尽最后的力气, 泰然自若地说:“我的夫子有教,君子就是死,冠帽也要戴得堂堂正 正!”子路悲壮,舍生取义。顿失爱足的白发孔子得知消息,老泪纵 横,为弟子的牺牲而悲伤,为弟子的牺牲而叹惜。 壮志难酬 终回故土从公元前 497 年到公元前 484 年,整整十四年间,孔子远离故土,在 列国之间周游讲学。 一心想要报效鲁国的他, 却只能做一个局外之人。 齐伐鲁,弟子冉求率领鲁军冲锋陷阵立下战功,恳求当政的季孙斯将 飘泊在外的孔子请回鲁国。白发苍苍的孔子回到故土那一刻,拄着拐 杖热泪盈眶地走向城门,深深跪拜:“鲁国,我的父母之邦,我们终 于回来了!”圣人迟暮,壮志难酬,数年后即因病撒手去世。他被后 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在生前却为世不容,被贬为“丧家之 犬”;他的思想与学说千百年来被发扬光大、泽被苍生,即在 21 世 纪也被认为是解救世界危机的“济世良药”,受到全世界的尊崇,然 而,在他有生之年,却满腔热血雄心,徒付东流。呜呼,哀哉! 电影片尾,孔子说: “后人理解我,因为这部书;误解我,也是 因为这部书。 是呀, ”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 而记录他言行思想的 《论 语》也只能任人解读了…… 我不能说这部电影是成功还是失败, 但是电影所表达的思想是每 个人都能深深体会得到的。从文化的角度讲,我们应该能收获很多东 西。相信孔子的思想会一直伴随着我们每个人成长!

《孔子》观后感摘要: 《孔子》 ,这部上映于 2010 年 1 月 22 日由胡玫导演的电影,自从上映有关 此片的“口水战”就从未停息,“正史”和“戏说”的争论尤为激烈,事实证明 这是一部重温中国传统文化的力作。不论《孔子》它是否真的蕴涵的是中国几千 年的深邃文化, 大气、 厚重, 但是它带给人们更多的思考, 我想这才是它的意义。 关键词:儒家、封建统治、孔子思想 电影《孔子》改编了史书中记载的堕三都、周游列国、子见南子、孔子回国 以及韦编三绝等故事,除了阐述中国儒家“仁义礼乐”思想外,两千多年前的陪 葬祭祀、叩拜礼数、木简文书、建筑风格等都映射着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片中 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踏上周游列国的颠沛之路——他们走过四季轮回, 在传道 授业的同时遭受百姓非议、经历饥寒和战乱、忍受弟子死亡的切肤之痛等场景, 气壮悲歌,令人敬畏。 既然是电影,便会有虚构,就会掺杂导演的价值观,所以面对当今纷繁的世 界, 《孔子》立意深刻,编剧为世界给出了孔子“夫子礼治”、“大同思想”以 及“仁义礼乐”的儒家思想, 同时表达出“凡非礼者, 勿言、 勿视、 勿听”和“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处世哲学。由于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 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被后人称作圣贤。因此,关于此片,也就有了更多的 关注和见仁见智的解读。 有人便认为,“孔子”、“儒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是该片最大的卖 点,可以看出传统文化仍是当前的主流。随着《孔子》的热映,将再次掀起国学 热,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新一轮的思考和传承。 除孔子周游列国的剧情略显松散和平淡外,整部电影张弛有度,剧情紧凑。 曾拍过 《雍正王朝》 、 《汉武大帝》 等电视剧的第五代女导演胡玫, 联手曾凭借 《卧 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摄影的鲍德熹,将《孔子》的画面打造得诗意、唯美与考 究,而周润发诠释的孔子,更代表了一个女性导演心目中的孔子形象。所以电影 《孔子》像是一杯清茶,值得观众细细品味。 影片更注重孔子儒家文化的影响力,尽管在视觉冲击上, 《孔子》不能与商 业大片匹敌,然而古典儒雅的台词和流畅自然的故事叙述。让《孔子》这部包涵 深厚文化底蕴的电影,有着它特有的市场吸引力。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孔子 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他以六艺教育学生。六艺即礼、乐、射、御、书、 数。这在当时是很全面的,包括了德、智、体、美的各个方面,其中以德育为先。 他说: “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论语·学而》)孔子主张仁政和德治;提倡推已及人, “己所不欲,勿施放人” 的“忠恕”之道;重视平民教育和伦理道德的培养。但由于当时的种种原因,孔 子生前不能行其道,所以他把他的主要精力用于培养能够实现他政治理想的人 才,取得了很大成功。他的学说,广为传播二千多年,对后世影响极为巨大,一 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生活的最高指导原则。孔子思想已深入千家万户,穷乡僻壤, 它已超越了文字传播的局限,通过各种礼俗,多种渠道,融化在中华民族的血液 里,积淀在民族心理的深处,成为共同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或尊 孔,或持不同观念者,及要捞取政治本钱的投机人士的反孔、批孔,时起时伏, 绵延至今。这在人类思想史上,有如此深远广泛影响的思想家,是绝无仅有的, 可见孔子影响之大。这也是美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大辞典》和英国出版的《人民 年鉴手册》把孔子列为十大思想家和文化名人之首的主要原因。 然而有的论者却认为中国所经历的二千年封建时代是历代王朝利用孔子思 想进行反动统治的时代,封建时代有赖孔子儒学得以维护和巩固。于是孔子背上 了为封建专制统治提供理论服务,对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压迫的罪名。可是,迄至 今日,这些论者中还没有任何一人在抵制孔子的同时,能够说明如果没有孔子思 想的存在,是不是中国就没有二千年的封建统治?欧洲倒是没有孔子思想,却也 存在着漫长的封建时代。和欧洲不同的是,中国利用孔子思想,维持长治久安, 国家统一,防止了中世纪神权政治的黑暗。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伏尔泰极 力赞扬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学说的真正价值,认为“中国文人的宗教(指儒学) 是令人钦佩的。他们没有任何迷信和荒谬的传说,也没有悔辱理性和曲解自然。 ” 伏尔泰认为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 化为标准,向往中国的理性道德,推祟孔子。这表明儒学对十八世纪欧洲反封建 的启蒙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也是儒学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由 此也可看出,那些把孔子思想与封建统治划等号论者的荒谬。奇怪的是,不是说 老百姓因孔子思想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而饱受压迫剥削吗?可是, 在那封建时代 里,老百姓所企盼的正是为政以德、节用爱人等孔子教化的实现。与此同时,世 界各国都在经历着封建时代, 唯有中国的孔子及其儒学后继者敢于作出言论批评 与劝谏当时的帝王,要行仁政,不要暴政,及不迷信怪力乱神,始终强调民为邦 本,提倡重民、爱民、富民、保民,提出“省刑罚” “薄税敛” “使民以时” 、 、 、 “博施济众” 等主张; 提倡人道主义、 独立人格, 把人从神权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尊崇尧、舜这样的圣君,而贬斥桀、纣那样的暴君,颂扬汤、武革命,认为汤、 武诛桀、纣、只是诛一独夫,而非臣弑其君;强调’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 “水可载舟,也可覆舟”“道重于君” , ,主张“从道不从君” ,以儒学之道来约束、 限制封建君主。由此可见,孔子虽生在封建时代,但他的思想自有超越时空的成 份,而具有永恒的价值。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孔孟儒者是封建时代反封建暴政 的革命先行者,其名言“苛政猛放虎” ,正是对封建弊政的批判。又怎么可以说 孔子是封建专制统治的维护者, 而背上对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压迫的罪名呢?这实 在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和曲说。 中国是一个文明大国,有十二亿多人口,有五十六种民族。以儒学为主题的 中国文化是人类古文化中唯一从未中断,延续至今的一种文化,它维系了国家的 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我们要珍惜这一文化传统, 用孔于思想作为团结全国各民族、 各界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的精神纽带。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 程中, 孔子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孔子提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少数民族, 他说: “柔远人,则四方归之。 ”(《中庸》)主张以德服人,而反对用武力强加于人。 孔子说: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即是以文明道德来教化, 而不是以武力来征服周边的少数民族, 这样使得 “四夷” 民族悦而归之,认同华夏文明,并渐次归化融合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孔子“和而 不同”的思想体现了儒家的和合人文精神,它不仅有助于批判强权政治、霸权主 义,化解当今世界各文明之间的冲突,使之和平共处,共同发展,而且其多元融 合的包容性原理亦可纠正单一信仰,单一文化的专一观念的偏差,把彼此不同的 事物统一于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 并在不同之事物多元和合的过程中, 求同存异, 吸取各国事物的优长而弃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 动事物的发展。比如新加坡的发展吸取了儒学及西方文化等各种不同文明的价 值,提倡协商共识、避免冲突、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的原则,倡导种族与种族、 语言与语言的和谐,体现了“和而不同” 、多元互补的精神,由此保持了国家的 稳定和发展。这种做法值得借鉴和提倡。相反,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及各东欧国 家,忽视原有的传统文化信仰,忽视各民族、各宗教的特色及其存在的理由和价 值,以一种模式、一种思想来规范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遗 弃民族传统文化,结果造成国家的解体,民族矛盾加深和战乱频繁发生。对此, 我们应该引以为鉴。 中国作为历史最久的文明古国,被举世公认为礼义之邦,可是现在还大力提 倡建设传统精神文明,说明在这方面还有欠缺,优秀的传统道德已有所丧失。这 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在发展经济,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确实应大力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当前提倡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实际上可以说没有一项离得 开中国的传统礼义。例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见利思义,公而忘私,团结友 爱,诚信忠恕,见义勇为,和睦坦荡,先人后己,礼貌待人,遵纪守法,上下有 序,学无止境,普及教育,德智兼备,讲求公德,廉洁奉公,重民爱民等等,无 一不是孔子的教诲,这些亦即孔教教义的内容,均须在今天大力弘扬。

B. 看周润发的《孔子》,写300字的观后感

烂片还能有,300字的观后感?送你四个字“真的很烂”。。

C. 求电影《孔子》的观后感 600字左右

首先,史实也无怪乎是《史记》,《吕氏春秋》这一类书的记载。这些书是为统治者记录历史的书籍,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至于那些稗官野史更是不可全信的。
我不是学历史的,鲍鹏山号称专家,和胡玫他们展开口水战,提出了他的史实言论。
鲍鹏山说:“孔子的儿子叫孔鲤,可是电影里竟然打成了‘孔锂’。之所以叫‘鲤’那是有故事的,是因为这个儿子出生的时候鲁昭公送了一条大鲤鱼祝贺。”

鲍鹏山说:“《论语》里面出现子路、子贡是对的,但是电影里孔子怎么会直呼自己的弟子‘子路’、‘子贡’呢?称呼别人的字,这是对同辈的称呼方法。但是孔子是长辈,喊弟子一定是直呼其名的。”

“鲍鹏山还指出,片中孔子的弟子子路、颜回以及卫国南子的死都不符合历史的记载。”

鲍鹏山说:“子路和颜回其实都是在孔子回鲁国之后死的。而且颜回是因为太穷、营养不良死的,根本没有电影里死得那么悲惨。”
以上就是专家鲍鹏山和金牌编剧们所引发口水战的言论。你自己分析下吧!
刚看完,感受如下:观感是被分裂成两个部分,孔子在鲁国工作期间和不在鲁国工作期间。前期故事较完整,场面也还算波澜壮阔(虽然是电脑做的)。主要描写了孔子政治野心大但却又不懂政治,最终出现路线性错误,导致流亡。后期部分故事性较弱,主要是子见南子性骚扰篇,兵荒马乱狼狈不堪篇;颜回舍身救书见义勇为篇,粮草断绝一碗马肉汤篇。全剧总结:苦大仇深

D. 《孔子》电影观后感

[《孔子》电影观后感]《孔子》这部电影已经上映几天,今天才抽出时间去看,在去看这电影之前,我重新找回看关于《孔子》的历史,《孔子》电影观后感。周润发饰演的孔子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高大、伟岸、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和普通人一样,体会着各种苦痛,充满悲情。让自己很失望的是,我已经对孔子的一些事迹没有很大印象了。看完这部电影后,更想自己重新去研究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导演胡玫通过这部电影,让我们对这位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同时在军事上亦有建树,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之一。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是"内圣",孟子是"外王"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观后感《《孔子》电影观后感》。弟子:子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曾参、子夏、子张.在电影当中扮演孔子弟子:颜回--任泉饰演颜回为了救回夫子的著作,不顾自己的安危坠入冰湖,最后离开人世。当孔子抱着颜回冰冷的身体,想用所有的办法想救颜回时,那一幕是非常的感人,我差点哭了。里面颜回说的一句话,使我记忆犹新:"如果人不能改变世界,那应该改变自己的内心。"是的,有些世间的事物,环境的导致,都是我们无法控制,无法改变的,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剧情里面有好多台词都是大家熟悉的--孔子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等等对这些名言生动的注解。看完这部电影,有种想去学习研究历史的想法。觉得自己之前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当中了,却很失误怎么会对这些历史都不够了解呢.要好好的学习.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勤求学问而不用心思考,还是不能明白究竟,仅是空想而不肯勤学,变成疑不能解,危不能安,是靠不住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记住孔子的教导:好好学习.〔《孔子》电影观后感〕随文赠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E. 看周润发的《孔子》,写300字的观后感

看完电影 好像孔子是军事家 因拆迁三个王的领地而大动干戈 后来拆迁失败离开鲁国 怎么今年的电影都和拆迁抜钉子户有关。阿凡达拔钉子户 抜到外星球了 不过 说实在的 阿凡达比孔子好看 呵呵 好几十倍。孔子是个伟大的思想家,看不出电影中孔子的思想在哪里 难道在骨头汤里啊 阿凡达的圣诞树 孔子的导演想不出来 中国导演想不出来 。卡梅隆才能想出来,因为那就是一颗巨大的圣诞树啊。孔子的伟大思想里没圣诞树啊 中国导演想不出来情有可原啊

F. 周润发演的电影《孔子》的观后感

《孔子》观后感
电影导演胡玫说:“《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让你记住很多故事情节的影片。”但是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故事和情节那么回事,他留下的是一个形象,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传承。孔子连同他身后的弟子,或许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读书人,但他们给人的感觉确实如海涛般汹涌澎湃的千军万马,统领着一个时代。
这部电影将孔子拉下神坛,从一个凡人的角度去诠释这个“圣人”。孔子亦是一个普通人,他也有缺点,也有七情六欲。不经意见了南子给后人留下口实,他是惊艳和动心于南子的美貌的,但他终以一句“可有些人就是好德如好色”决然斩断了即将升华为暧昧的一种情愫。简单的人物出场,寥寥的情节铺陈,却巧妙地反映出了孔子在本性和信仰之间的取舍,耐人寻味。
有家小而不能享其乐,惜弟子而不能全其身,爱国家而不能报其君,恋故土而不能立其足,怀理想而不能偿其志。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受尽风霜之苦离别之痛,尝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依然坚守礼仪仁和,坚持在求索,这样的孔子留下的是立足万世的思想,是奠定中华文化两千年文化的核心,是使后人受益匪浅的精神之髓。
周润发饰演的孔子是这部电影的主线和灵魂。不管在何境地,自始至终坚决淡定,礼仪之说娓娓道来。颜回、子路、冉求,性格各异,但爱师如命,遵循礼仪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卫国,冉求回鲁国效命。最牵动人心的是颜回,颜回是孔子最钟爱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却机智灵活、意志坚定。在电影中,颜回死后,孔子一直紧紧地抱住他的尸体,始终一语不发,呆坐在那里,茫然如求,若有所思。孔子爱颜回甚至比爱他的儿子还要多一些,因为儿子只能传承血脉,颜回却可以传他的大道。
当影片最后皓首霜须的孔子再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国之时,跌落尘埃痛哭失声,既符合一个受尽颠沛之苦的游子应有的情怀,也凸显了这个于平凡之中孕育伟大的生命个体的不同凡响之处,同样地这一手也深深拨动了我内心中那根最脆弱的弦。
孔子说:后人理解我,后人误解我,都因为《春秋》。不难预料,《孔子》也一样,会在不同人心里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内心埋下不同的种子。电影抓住了孔子的神,抓住了那个时代的症结点,让我有悲伤又有感动。君子固穷、君子死义、君子传道以及君子不愠,这便是一部《论语》,这便是一个孔子。

G. 急求《孔子》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更与谁人说——电影孔子观后感
电影孔子上映的第二天2月23日,我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现在来写观后感,纯属个人意见,不知道该对谁说:

第一,形象和场景刻画:

关于周润发和心中孔子的形象:我一直承认周润发演技比较好来的,这部电影刻画的孔子,一直微笑着,很端但是不傲的感觉,温润有余而宽厚不足。而历史上那个面目模糊但妖妖叨叨的南子,周迅演的还不错。

对古代的房屋啊,祭祀啊等了解很少所以看不出门道,我想的就是两点:一本片中齐鲁卫等各国的都城、村落明显不同,反映出了经济实力和民风民俗的差异,比那种看不出发生在那个城市的现代剧好很多。二孔子周游列国不是周游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春秋时代似乎最北边的小国燕也是在现在北京这个位置,也就是说,他周游列国应该都在黄河附近或者以南,为啥后半段那个雪花飘飘的,象东北的冬天啊?

衣服:孔子的衣服和徒弟们的、国君们的很正常,一看就是麻的。南子的衣服,雷到我了,没见过把一大堆蓝色珊瑚珠纷纷扬扬挂一脑袋象一新疆小美女似的古代夫人,更雷的是她还从一排蓝色珠帘中走出来。

第二、电影与历史和著作的契合:

因为这个阶段在读论语,所以还是有些感想的。

开篇处加封大司寇之前,孔子和鲁国国君说的那些话,差不多都是论语或者相关原文,不过改换了环境,比如该和冉有说的,对鲁国国君说了,这个也算是在尊重史实基础上的艺术加工吧,可以接受。

那个漆思弓开始可是难坏了我,印象中完全没有这个人啊,回家一网络原来就是漆雕开,吾斯之未能信的那位。这个,古代人有姓名字号。所以有点乱,其实著名学者知道漆思弓=漆雕开,看乐和的人既不知道漆思弓也不知道漆雕开,编剧就应该照顾一下我们这种刚开始学的人,直接叫他漆雕开就好了么?

传说此电影首次还原子见南子,这个,历史上算一个迷案,反正肯定是有点暧昧了,要么为什么孔子的学生子路大大方方的不悦,孔子诺诺的予所否者天厌之。这个地方南子说大家都能看见你的痛苦,可是没有人能体会你痛苦中的境界,(没记错应该是这个话吧?),实际有画蛇添足之嫌,讨论完了诗经和仁者爱人、好德如好色,南子噤声,再拜,退下,多好。痛苦的境界,这个要么大容易拔高成假大空,要么容易让编剧留下南子对这个境界作何理解的大漏洞。

孔子的诸位弟子,传说孔子一生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剧中露脸的有那么几个。已经说过了的漆雕开,正冠后亡的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的子路。文质彬彬的孔子最喜欢的颜回、有管家感觉的冉求、著名孝子曾参、被夫子称赞总有办法的子贡,被孔子打击朽木不可雕也的宰我。。。。。。还有孔子的妻子儿女,其实这里要说导演也很不容易,光是找到年龄形态气质都符合的演员估计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啊。

关于颜回之死,我印象中论语中没有颜回是怎么死的的论述,只是说颜渊死,子哭之恸。回来网络一下,也是没有史料记载,导演安排他为了在冰河中救起竹简被冻死,于情还是不错的,但是细一想,还是发现了bug:论语中有一段,颜渊死了师兄弟们要求孔子用自己的车给颜渊改成棺椁,孔子回答,孔鲤(孔子的儿子,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影片字幕是锂字,而书上一向都是鲤鱼的鲤。)死的时候,有棺而无椁,按亲疏远近我应该给儿子而不应该给弟子,而我谁都不给的原因是,我和公卿们共同出行的时候,按礼数我的车不能比他们差,我只有一个车了,要保留。按这段的意思,颜渊死应该在回鲁国以后。(因为流亡的时候,孔鲤生死孔子是不知道的,而且流亡当中也不会有公卿并列。

H. 电影《孔子》观后感600左右

春秋割据,各国战乱,孔子的年代就穿插在这样的乱世中。他和他的弟子们颠沛流离,周游列国十几年。一直未曾放弃的是礼义仁和。

我带着并不是很高的期望去看这部影片。两个多小时,和场内的观众一起,很安静地看完。正如胡玫所说“《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让你记住很多故事情节的影片”。但孔子带给我的,不仅是故事和情节那么简单。他留下的,是一个形象,一种精神,连同他身后的弟子一起,或许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读书人。但你感觉到的必定是如海涛般的千军万马,统领着一个时代。

周润发饰演的孔子是影片的主线和灵魂。不管在何境地,自始至终坚定淡定的眼神,礼义娓娓道来的神韵,仿佛孔子转世。

颜回、子路、冉求,性格各异,但爱师如命,遵循礼仪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卫国,冉求回鲁国效命。最牵动人心的是颜回,颜回是孔子最钟爱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却机智灵活、意志坚定。他死得那一幕,有很多人给出了负面的评价:矫情、假、搞笑。但我被感动了,我相信颜回不顾生命,甚至都没有想到生命,反复潜入水中挽救竹简的那一刻,很多观众也落泪了,我也相信当孔子一直抱着死去的颜回不肯放手的那个场面,震撼了万千人。

周迅演出了南子的神韵,她天生就是一个好演员,扮演的角色能逼真到骨子里。南子这个角色也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重要的角色是它存在,你觉得可有可无,它一旦不存在,你会觉得缺了很大一块。孔子其实是惊艳和动心于南子的美貌的,但他终以一句“可有些人就是好德如好色”决然截断了即将升华为暧昧的一种情愫。南子让世人看到了孔子并非神,孔子同时也是一个普通人,南子虽然简单出场,寥寥的情节铺陈,但巧妙地反射出人物在本性和信仰之间的取舍,实为一个看点耐人寻味,又怎么会是可有可无呢。

孔子说:后人理解我,后人误解我,都因为—《鲁。春秋》

不难预料,《孔子》也一样,会在不同人心里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内心埋下不同的种子。

但不可否认,胡玫是成功的,他抓住了孔子的神,抓住了那个时代的症结点,表现起来就不会像看历史书一样晦涩难懂和索然无味。这部影片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好的,故事情节和表现手法都没有打水漂

I. 看了周润发演孔子的那个电影,你有什么体会

看《孔子》,觉得其中“子见南子”真是经典一幕,于那刹那的惊艳后是波澜不惊的深邃与厚重。对白里,动人心魄的美感。

《史记》中确实是记载了“子见南子”的情节:
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原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水滴洞穿了石头,铜雀水漏却永远滴不穿时间。不知最后一袭白衣的如老子的孔子,那个终于明白何为“无为,无不为”的孔子,是否在最后的时光中怀念过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的卫国君夫人呢?琴声阵阵,余音绕梁,怆然而苍凉,令人三月不知肉味。

阅读全文

与孔子电影观后感周润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鬼色的电影大全 浏览:808
周星驰2019贺岁档电影 浏览:265
为什么录制电影视频是黑屏 浏览:774
电影抢银行主角是人质 浏览:631
电影小人物主角纹身 浏览:52
蜡笔小新爸爸妈妈的回忆大电影 浏览:885
末日灾难电影女主角 浏览:151
远古电影主角开车来到恐龙时代 浏览:130
佳能电影镜头大全 浏览:676
加百列投降的电影名字 浏览:847
电影洗钱写了100个亿名字 浏览:894
安娜2019电影结局是什么 浏览:434
爱情电影的英语怎么说 浏览:722
电影威尼斯商人观后感 浏览:669
中国三大电影奖及作品 浏览:707
梅西纪录片完整版电影 浏览:631
一部雪灾末日电影 浏览:708
香港三级经典电影大全 浏览:479
电影风暴开头背景音乐 浏览:93
观看法治电影的观后感400字 浏览: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