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茶馆电影影评
茶馆就像现在的网络贴吧论坛,能各抒己见,也得注意分寸拿捏,一个不小心就会招徕口舌之灾。比如一身正气常四爷,因为一句“我看着大清国,要亡啊”,身陷囹圄。
能运营这样一个茶馆的掌柜,也必须圆滑和气的,能在言语间消减了刀光剑影,有些本事才能控场。
《茶馆》本身就是老舍先生创作的剧本,电影拍出来,也有浓厚的舞台话剧感,你方唱罢我登场,剧情紧凑很有冲突,人艺演员个个都是老戏骨,每个角色都很出彩,个性鲜明,举手投足都是戏,入木三分,演出了历史的酸辛苦辣。鲜活的生命,鲜活的历史,穿插其中的三段数来宝唱出晚清末期回光返照的“繁荣”、军阀割据的兵荒马乱、抗日胜利后盘剥民脂民膏的民国政府,影射出旧时代的很多社会百态。
茶馆王掌柜是中国传统的老百姓的写照,一生顺民,处事圆滑,敬畏权贵,自私也善良,一辈子运营茶馆,也跟着时代不断改良,晚清末期人声鼎沸算场面敞亮;军阀混战时缩减面积,开学生公寓;国民党执政北平时,只剩两张茶桌,生意荒凉,评书不行了,打算招女招待
⑵ 一部厚重感十足的历史电影,朴实的小人物,却撑起了几个时代吗
看过《茶馆》这部电影你会发现,这部电影有着无与伦比的历史厚重感,没有任何大场面和画面炫弄技巧,只是凭借演员传神的表演和精湛的台词,撑起这样一部展现纵跨半个多世纪社会变迁、人间百态的活教科书。沉下心来,选一个安静的时间,看完这部电影,你会有所收获。
老舍先生是真正有大格局的创作者,虽然他用文字穿透并还原了历史的样貌,但他实际聚焦的还是每一个渺小个体,他们的挣扎悲喜,他们的被牺牲、被抛弃,他们的求而不得,这也是《茶馆》为何伟大的缘由。同样可贵的是,老舍写出本剧时,他所透露出的难得的对新时代浪潮的怀疑。
⑶ 茶馆电影观后感
1982年,由谢添导演,于是之、郑榕、蓝天野等戏剧演员出演的《茶馆》公映,成为不能复制的经典,喜获中国电影金鸡奖优秀奖等。
影片叙述的是大清帝退位前到民国,社会动荡,老百姓艰辛存活的情况。影片将所有故事萃取在老北京城的一个茶楼内及其茶楼外的大街上,根据茶楼的盛衰来反映在那时候社会发展情况下一般普通百姓存活愈来愈艰辛。
一个小小茶楼也是一个社会发展,里边有各色各样人马。有一想着实业救国的秦二爷;一身公平正义的常四爷;忠厚老实悲叹运数的松二爷;也有处事圆滑的王掌柜。这些人一生从没做了一切错事,却也没有落个善终。
秦二爷经营产业40年,被轻浮冠以“逆产”以名义收回,人生奋斗毫无意义,无奈说出来“有钱就得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千万不要做好事”。
正义的常四爷自力更生,靠卖菜卖花生为生。诚实的松二爷饿死了,连棺材都没有,常四爷为他化。王掌柜的茶馆终于被占据了一辈子。
另一方面,那些崇洋媚外,做坏事的人,却过着潇洒滋润的生活。比如70多岁的庞太监,花200大洋买年轻媳妇,穷人只能卖女儿生存。
在影片《茶馆》末尾,三个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在灯光效果逐渐暗下来的森冷的茶楼里,在苍凉、崩溃中含泪,叫着,笑着,撒冥币祭拜自身,讲出一番番心如刀割的感受,令人不由自主感觉,所说人情冷暖也莫过于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