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活着》观后感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活着》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韩国这两年丧尸片拍的挺多的,强烈推荐看的是《釜山行》和《王国》一二季。
釜山行第二季还没有看,怎么样暂且不发表意见。
这两个是我觉得拍的甚好的,不论是演技还是情节还有呈现的画面都是不错的。大家可以去找来看看。
《活着》之前看海报的时候对立意很感兴趣,加上是朴信惠和刘亚仁出演,期待值还是很高。
都是实力派的演员,朴妹妹没出来的时候,也就是电影开始那段,个人觉得是很难熬的,其实刘亚仁的演技是不错的,演出了那种全世界只有他一个人活着的感觉,但是我总觉得很枯燥,所幸坚持看了下来,后面还是很精彩的。
个人觉得比较有意义的场面:
一个是:刘亚仁饰演的男主角准备上吊的时候发现除了他之外还有人存活的时候(女主),演出了那种见到还有活人的那种惊喜,开心还有语无伦次,那段的演技是真的可。
二个就是去8楼遇见的那个男的那里,这个男的三观我也是服了,我觉得韩国导演在丧尸片中很会用这样的情节,烘托人其实有时候比丧尸更可怕,打着道德的旗帜装饰人心。
我觉得这个电影有那么一点点适合 20xx的大环境,活着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一定要好好的活着。
电影值得一看,细细体味也能悟出不少。
活着,从名字看就能看出来这电影要表现什么出来,也可以想象这电影的主角是多么多苦逼。一开始想象的是和肖申克的救赎差不多,从富有到一无所谓有,苟延残喘的活着。但是仅仅是开头的半个小时我就觉得我像在看片尾一样,葛优在把自己家的房子输给赌场以后,当了兵见过了战场的残酷,之后迷途知返和自己的妻子努力活下去我觉得是一个好结局。演皮影戏有一个不错的工作和收入的时候,小儿子突然死了。当时的社会还是重男轻女的,一个家里的儿子死了就相当于绝后,对一个家庭的伤害不可谓不大。后来过了几年女儿长大了,遇到了一个很孝顺父母老实人嫁了,我以为到了这里应该就完结了。女儿有自己的幸福生活,二老也有人养老。平平安安过下半生。不曾想到凤霞竟然在生孩子的时候夭折了。
当我看到这里完全没有任何看下去的想法,首先我想到的就是这电影想表达的是什么?就算是表达当时人们在那个年代的`不容易也不需要把所有的痛苦加载在一个人的身上吧。我认为完全可以用平行蒙太奇这种拍摄手法来描绘当时的不易,和人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是想赚眼泪赚票房,但是在我看来非常恶心这种抽一个嘴巴给一个甜枣,最后直接把人抽死的行为。
故事平淡真实,福贵悲凄的大半生,伴随着一个个生离死别的场景。但我不知不觉地被他们的“悲惨”命运感动了,我品味到了什么叫人生,人为什么要活着……不能说这部作品多么伟大,我只说他真切地告诉我什么叫活着……命运如此,福贵有得选择吗?人在命运面前显然渺小、茫然和脆弱。
《活着》就我感觉而言,是我目前看过的最符合原着精神,又加入导演自己的理解的影片,可见,“老谋子”对原着的理解是超人的。有些人说张艺谋的电影是给外国人看的,但我觉得更是给我们看的。中国人最要命的就是不敢直面现实,中国的希望我以为要敢于否定我们的过去和自己。您说呢?
有些人生来就名声显赫,但更多的人生来是默默无闻;有些人生来就一帆风顺,但更多的人生来就充满了艰辛与坎坷。重要的不是出生怎么样,而是今后我们怎样面对自己的人生,学会在苦难中锻炼和忍受。人生漫长也短暂,也不要嫌过程太坎坷,因为只有历经磨难获得的胜利才更让人懂得珍惜!
生命是宝贵的,每个活着的人都应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人是应该活着,因为世间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珍惜的感情!
爸发来有五十部电影的电影集,早上看了一半其中的电影《活着》,下午送完孩子上学后回到家中,泡上一杯太太的六安瓜片继续看,被葛优和巩俐朴实的演出感动。电影中的场景我出生后赶上了个尾巴,基本上是熟悉的。最感动的是福贵夫妇坎坷却相守一生的平凡婚姻,不离不弃,相濡以沫。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更多追求是所谓自我的实现,婚姻参杂了许多实用主义的东西,当不好用的时候,就用或者威胁用离婚来处理,导致大量失败的婚姻。现代的婚姻多了些浪漫,却少了感动。
活着的目的,其实不复杂,就是活着。这些茶叶在沸水中上下翻滚,然后一片一片地沉到杯底,与水完美融合,形成一杯清香的茶。任正非说一杯咖啡或茶,可以吸收宇宙的能量,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就是为了被人感动地喝下。
观看完电影《活着》以后,我意识到了一个很深的问题:活着是为了什么?是的,这个问题困扰着每一个活着的人。而这样一部电影也试图向我们阐述一个”活着的意义“的问题,尽管这样的意义并非一部电影所能够阐述得清楚,可是这部电影也在尽量地阐述着。
电影《活着》讲述了一个福贵一家人的生活经历,从解放初期他是地主家的儿子,又是个的败家子,输光了家财。后来又投入了军队,投降返回了家乡,之后又经历了一系列生活变故。总结来讲,电影《活着》通过描写主人公福贵的人生坎坷路,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对于生活意义的探讨。
可以说这部电影传达给我们很多思考,一是活着为了什么;二是人的生命对于历史长河来说能够彰显几分价值;三是怎么样面对生活当中的痛苦。
总的来说,《活着》我很推荐大家观看一下。我们要活着更有意义,就应该从思考这三个问题开始,不经历痛苦我们也不能够变得坚强。不思考人生,我们也就无法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最后,希望大家的生活变得美好。
电影《活着》改编自作家余华的同名小说。影片在开头就展现了一个富家少爷沉迷赌博玩乐的情景,最后被骗去了全部家产并气死了自家的父亲。从此这个人物开始了他坎坷的后半生。在几十年里经历被捕,中年丧母丧儿等一系列打击,最后剩下的唯有“活着”。
电影中的主人公富贵的生活十分曲折,曾是富家少爷后来沦为演皮影戏为生,又经历了丧儿的悲痛,最后连妻子也因为教授被馒头噎着,而失血过多死亡。富贵经历了一系列的打击,他的亲人一次又一次地离开他。电影中一次又一次地提到活着,人活着不容易,小人物活着更不容易。活着,再苦再难也要活着;因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人最基本的需求是活着,人最根本的需求也是活着。
命运给富贵开了一个又一个玩笑,电影中的表现手法也表现了对命运的讽刺。活着,这么不幸悲惨为什么仍然要活着,我们到底又是为了什么活着,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宁愿光鲜的死去,还是悲惨的活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不管怎么说,我认为活着才有可能才有希望才有未来。
这部纪录片是华人导演张丽玲《我的留学生活系列纪录片》的收山之作,它凝聚了张丽玲和摄制组10年的心血。十年间,他们奔走于日本、中国、美国,记录了丁尚彪一家三口天各一方的生活。就像张丽玲导演所说的,他们只是想把来自生活的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 在拍摄过程中,从他们的身上得到了很多启示、感动,得到很多勇气和力量。
该片20xx年曾在日本富士电视台播出,一举创系当时全日本最高收视记录。20xx年,当主创者张丽玲都已渐渐淡忘这部作品的时候,一名普通的日本大学生中村俊喜却意外地“发现”了它。当时,正因就业而苦恼的中村始终想不明白,“人,到底为什么活着”。当他偶然在网络上看完这部《含泪活着》之后,内心豁然开朗,“这么好的作品不应该埋没,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怀着这个想法,22岁的中村开始独自游说电影公司。在他的努力下,一笔三千万日元的投资帮助电视作品《含泪活着》走进电影院。从20xx年11月底上映起,这部名为《含泪活着》的电影,几乎场场爆满,由于观众数量大大超过预计人数,该片由原来的中型放映厅,转到大型放映厅,上映场次和时间更是一加再加。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余华
壹
第一次接触《活着》并不是通过看余华的小说,而是看电视剧《福贵》。这部电视剧通过改编余华的小说《活着》而拍摄的,那时候奶奶很喜欢看这个电视剧。也许是同样经过那样的年代吧!
真正读到余华的小说,是同学送给我的礼物,那是的我并不知道余华,也不知道他的小说,但因为同学的礼物,我很乐意的收下,并仔细的阅读了这本小说。起初,我并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并不大懂,只是深深沉沉的知道这是一个老人在回忆,回忆以前的日子,以前的痛楚,零零碎碎的片段,读得我懵懵懂懂。与此同时,也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我尝试过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认识主人公福贵,去走进他的悲惨世界,但我依旧还是在门外徘徊,着更激发了我对他的好奇心。于是,我决定上查查这本书,搜出来的词条十分多,也看见了他的评价更是好多好多,人们不吝惜赞美之词。
陈大会老师的《活着》适时的出现,让我反省自己刚刚发出的想要去多买衣服,美美的包装自己的决定,人活着不是为了包装自己的外表,而是为了内心的平和。
我现在的生活已经很不错了,每天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开始时我是很知足的,但是时间久了,欲望又冒出来了,总是有许多美中不足的事情发生,我纠结,我计较,我抱怨,我不平。心态影响身体,身体的不适又来败坏我的心情,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时我看到了《活着》里面的姐妹们,她们敢于把自己放到社会的最底层,每天去捡废品,捡瓶子,在垃圾里面捡吃的,面对别人的训斥和谩骂,她们总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说对不起,她们没有怨恨,也不肯放弃。最主要的是她们的内心是快乐的,是满足的,这不也正是我所追求的吗?
知足常乐,自食其力,不争,不靠,不抱怨。修忍辱波罗蜜,把自己放低,对别人的训斥和指责甚至抱怨,都要做到感恩,说对不起,不再委屈,不再辩解,不再抱怨,最好能做到内心不起波澜。
当画面上出现五个耄耋之年的老人,激情无限地骑着摩托车在公路上疾驰时,我情不自禁地为他们而感动。他们全都身患重疾,却为了年轻时的梦想以及未完成的夙愿,每天训练,强键体能,拿出积蓄,开始一段热血历程。十三天环岛骑行,风餐露宿,最终来到几十年前相聚的海滩,手中举着已逝妻子的照片,泪流满面。那一刻,我感动得流下泪来。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梦想,是为了成功,是为了成长,还是为了经历?
浑浑噩噩的人碌碌无为,活着就是为了活下去;随随便便的人没有目标,活着就是为了明天;普普通通的人辛苦工作,活着就是为了这一辈子……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活法,活着的目的也各不相同。但我们需要明白,没有梦想,不坚持为梦想而努力的人永远都不是为自己而活,放弃目标,随遇而安的人永远也不会成功。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青春拼搏,人生才会无悔;梦想开花,未来才会充满希望。人这一生,不过弹指挥间,但这漫漫岁月中,总得有什么来支撑我们前行,这就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为了拼搏,为了爱,为了灿烂的阳光和心中永不磨灭的希望。
人生才会无怨无悔。
《活着》这本书,我用了差不多一天半的时间,断断续续的把它看完,看了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一直沉静在故事里,不想出来。
故事的前半部用诙谐幽默的手法,来描写主人翁富贵的出场,让人啼笑皆非,一下把我给吸引住了,好想一口气把故事看完,而后半部是富贵一家人跌宕起伏的生活婉转变幻。非常欣赏作者对人物细腻的刻画,每个人物拿捏准确到位,入骨三分,活灵活现的,仿佛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一样。
文革期间的历史背景,呈现出富贵一家人的悲惨命运,为了活着艰难困苦的挣扎,学会了如何活着。特别是富贵的女儿凤霞,患病聋哑之后为减轻家里的负担,供弟弟有庆上学乖巧又懂事,想把她送到别人家寄养和出嫁时的情景,到最后难产时过世。看了几度落泪,实在难以控制,随着故事里的人物起伏一起感动,伤心。我想在中国的文坛里,再也不会有第二个人,能写出这样如此有质感的创作作品,构思巧妙,让人看了印象深刻终生难忘,为之折服惊叹。作品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获得多个国际文学奖。值得收藏,推荐五星可看。
心简单,活着才简单;心自由,活着才自由。
活着不在于享受,不在于索取,而在于付出。《活着》是一种归零的教育方式,感觉义工们找回了人性的本善,懂得了知足,学会感恩。什么是快乐?当我们能够使别人快乐,我们才是最快乐的。当我们能让父母家人幸福的时候,自己才是最幸福的,一个人懂得知足,懂得感恩,那还用担心不幸福吗?
我们之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因为每天都在想那些不能得到的东西。
现在的人为什么卑微了、低下了、贫贱了?当我们的生活富裕之后,就会有一种不良风气,就是攀比,盲目的攀比;就是挥霍和腐败。人们越来越傲慢了,傲慢招来的都是损害、灾难。
我们这一代人被污染的太久了,我们的价值观、生活观念颠倒的太久了。我们之所以不能脚踏实地,就是没有归零,没有知足的心态。我们之所以不快乐,就是计较的太多。我们之所以活的累,就是想太多。
老实、听话、真干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最需要的 精神!《活着》让我看淡了得失,失去是为了更好的拥有!
往事浓淡,色如清,已轻;经年悲喜,净如镜,已静。心宽了,世界就大了。
『贰』 《活着》电影观后感范文
《活着》这部电影是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它讲述了主人公福贵和春生及其家人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内战时期起,两代人的艰难生活状况。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活着》电影 观后感 范文 ,希望大家喜欢!
更多“活着”的相关 文章 推荐【↓ ↓ ↓ 】
余华《活着》读后感10篇
《活着》心得体会精选5篇
电影《活着》观后感心得体会
电影《活着》观后感范文5篇
电影《活着》观后感体会5篇精选
《活着》电影观后感1
昨天一气就把余华的《活着》读完了。因为先前在上哲学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看过电影,觉得还不错,所以就准备读一下原著。可见,电影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多的改编。这样看来,本人主要有以下几个见解:
第一,觉得电影的改编比原著更加戏剧化,更加扣人心弦。剧情发展一波三折,让人心情久久不能平息下来。好在最后没有讲到苦根的死,给人了以活着的希望,也让观众心里有些欣慰。而原著则太悲惨,最后苦根也没有能逃过。更加让人不能接受的是,三代人都死在同一家医院。
第二,原著末尾有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那就是福贵最后说的“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那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
第三,在看了一些作品后,我深深的感觉到中国作家的“慢半拍”。作家应该是在第一时间揭露社会黑暗现实的。但是中国的作家在第一时间却是一片歌功颂德,等到人们都受伤得差不多了或是结束一段黑暗的时候,才慢慢讲述那个时期的 故事 。不禁让我心一阵凉,看看现在的书,不都是赞美之词,看来真正的作家还没有诞生在中国。
《活着》电影观后感2
这部电影是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富贵本是富家之弟,因为赌博,把家产输得精光,之后不得不靠唱皮影戏谋生。就在其生活逐渐走上正轨时,却被国民党的 军队拉去当了壮丁。在一个老兵的照顾下,侥幸活了下来。终于回到家里时,老娘已经过逝,女儿凤霞则成了哑巴。但他的苦难远远没有结束。几年后,聪明懂事的 儿子有庆在一次意外中丧生。中年丧子,这样的不幸不论发生在谁身上都是一次巨大的打击。从这次打击中挺过来之后,夫妻俩含辛茹苦地把哑巴女儿拉扯大,并给 她找了个了个老实本分的丈夫。就在以为这一家子终于能够过上好日子了,命运却把他们抛向了更深的深渊。那时,中国正经历,医生们都被当作反动权 威,关进了牛棚。女儿临产时,发生大出血,夫妻俩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她死去……在影片的最后,导演还是给了观众一丝期望: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 好。
显然,整部影片不乏黑色幽默。印象最深的是这么几段:1、富贵游手好闲,因赌博输光房产,解放后被定为城市贫民。龙二赢了富贵的房产,解放后却被定为地 主。后又因放火烧自家房子,被当作反革命给毙了。2、区长要来学校检查炼钢,富贵不得不把还在睡觉的儿子送到学校,结果儿子在学校死于车祸。而肇事者却是 曾经与富贵一块唱皮影戏的春生。“鸡养大了变成鹅,鹅养大了变成羊,羊养大了牛,牛养大了我们就进入共产主义。”听来更是莫大的讽刺。3、医生们被革命小 将当作反动权威关进了牛棚。可凤霞生孩子后大出血时,革命小将们又马上想到了医生,转而向他们求助。
总而言之,这部电影确实值得一看。 当然,与小说相比还是逊色不少。
《活着》电影观后感3
今天,我妈让我看电影,我妈推荐看《活着》电影,我开始不太情愿,到后来才觉得挺好看的,我就认认真真得看了起来。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下故事情况?好,我现在就来给你讲一讲吧!
从前啊,有一位少爷,叫徐福贵。他呀为了赌博,输光了家产,输掉了房子,他爸被他气死了,他妈身体不好,而且没有家产,真是在福贵少爷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福贵呀,什么家产也没有了,只好出去要饭,福贵立即从少爷的宝座上跌到了一分钱也没有的穷光蛋,真是可怜。反对赌博的妻子也回娘家了,只剩福贵一个人过日子,他靠皮影戏勉强生活。过了几年,他的妻子回来了,生了个小男孩,叫有庆,有一天,福贵正在做皮影,忽然一把刀刺了进来,日本人把他捉去做苦力去了,没过几天,八路军就把福贵救了出来,他和妻子相见的时候,有庆已经五岁了。还有一件搞笑的事,我忘给你们说了,县长拿着刚炼成的铁,说:这一块铁,可以造三颗大炮弹,一颗打到蒋介石的床上,一颗打到蒋介石的饭桌上,还有一颗打到蒋介石的毛坑里,让他睡不了觉,吃不了饭,也拉不了屎!“这句话惹得我们哈哈大笑。有一天,有庆去练钢,说区长要来检查,结果区长的车撞在了墙上,把墙对面的有庆撞死了。安葬它的那一天,区长亲自来看,福贵说了他几句,他从此就不开车了。以后,区长经常来送礼物,又过了几年,凤霞出嫁生了个小子,可是她自己却大出血死了,现在就剩福贵和他妻子小孙子了,最后福贵逗他的孙子说:”鸡长大了变成鹅,鹅长大了变成羊,羊长大了变成牛,牛长大了就变成新社会新时代了。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好,人类不也是一点一点进步才到新时代的么?
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福贵不应该同情他,因为他不孝,变卖家产来赌博;又觉得他很可怜;没有住处,儿子死掉,女儿死掉……所以我们要珍惜我们的家庭,不能放弃我们家中的哪一个成员。并且人生的道路总是充满艰辛和坎坷,要勇敢的面对一切苦难和不幸。
《活着》电影观后感4
电影讲述了主人公福贵和春生及其家人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内战时期起,两代人的艰难生活状况。
“活着”一词出现在不同年代主人公不同处境的口中,这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现了人物形象,还从侧面表现小说的主题。“活着”如前4次出现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福贵和春生被抓去当兵,当国民党军溃败时,他们看到战场上躺满了国民党人的尸体,他们渴望活着回家,见到自己的亲人。这是他们面对死亡时对生的渴望。他们这种求生的欲望也反映了主人公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表达了人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苦难的主题。“不想活也得活”则表现了人们生活的艰难和无奈。
春生和福贵本是战场上患难生死的朋友,然而生活阴差阳错,因春生开车不慎撞死了福贵唯一的儿子,春生也由此成了福贵一家的仇人。然而在中,春生被定为走资派,因此受到迫害春生的妻子因不能忍受打击而自杀,此时的春生不仅失去了亲人,而且备受迫害,这些困难和痛苦几乎把他推到了人生的谷底。此时的春生已对生活不再抱有希望。他在临走之前,表达了自己对福贵一家的歉意和愧疚。当福贵和其妻家珍得知春生的处境时,他们为春生担心难过。昔日把春生视为仇人的家珍放下了过去的恩怨,鼓励春生好好活着。家珍的话像春日和煦的阳光温暖了春生。这也是家珍对“活着”的理解。这也体现了人性的善良和美丽。
主人公在不同年代,不同处境下,说到“活着”一词,这表现了人们生活的艰苦,也从侧面表现出人在特定历史环境中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甚至无法掌控自己生死的主题。“活着”一词也鼓励人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苦难和不幸,鼓励人们珍惜生命,好好生活。
《活着》电影观后感5
活着是一部电影,它诉说了一个人的一生。
从前,有一个少爷(葛优)叫徐福贵,他家很有钱。不这怎么回事,他爸爸爱上了赌博。他也随着爱上了赌博,他们徐家的三家院子被他爸爸赌的只剩下一家了,独为剩下了一家,也被这位少爷赌没了。
这位少爷曾经向他的夫人家珍许诺过,如果他夫人又怀了一个孩子,他就戒掉赌瘾。现在,他的夫人又真的怀了一个孩子,可是他还没有戒掉赌瘾。而且当着他的夫人面前赌了一场,当他夫人看着他的时候,他还让他的夫人马上滚蛋。
他夫人马上回家,带上她的孩子凤霞,打了一个包袱。在福贵的面前说了几句话,拍拍屁股就走了。
家珍在外面流浪了很久,当找到安顿的地方时,她肚子里的儿子已经出生了。
家珍一直没有工作,多亏镇长好心,给她了一个送水的活干。可送水的活可不是好干的,因为早上要水的人多,凤霞也帮着妈妈送水。终于,福贵在外面流浪找回了家,他们才团聚。我想,尽管现在的福贵不富,但他们家人团聚了是最富有的。
福贵因为没活干,整天在家里闷得慌。最后,龙二便给了他唱皮影戏的东西,让他去唱皮影戏。天大的祸说来就来了,那天福贵和春生再唱皮影戏时,国民党的军队突然来了,把福贵从老家带走了。我想,福贵现在没了老婆没了孩子的,肯定不想再活了。但是,他活下去了。
当福贵再次回到家的时候,他遇见了凤霞。风霞光冲着他笑,不说话。最后福贵一问家珍才知道 ,一场延续了七天的高烧夺去了凤霞的声音。看到这里,我心里暗暗的流眼泪,这么痛苦地事情,谁受得了啊!可是福贵坚持着。
接着,福贵的小儿子死了。凤霞嫁出去后生孩子大出血也死了。现在,福贵只有妻子女婿和孙子,但他很快乐。
看完活着这篇电影后,我突然感觉到,世界上有很多比我们生活更悲惨的人,我们能到现在,应该感谢生活。不管怎么样,你经受了今晚的风雨,明天的太阳也会一定升起。在这部电影里面,福贵给他的儿子和孙子讲过同样的一句话:“鸡长大了是鹅,鹅长大了是羊,羊长大了就会是牛。”日子会一天比一天过得好。
《活着》电影观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 《活着》电影观后感范文5篇
★ 《活着》观后感范文5篇
★ 电影《活着》观后感范文
★ 电影《活着》观后感体会5篇精选
★ 电影《活着》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5篇
★ 《活着》观后感心得最新5篇精选
★ 活着观后心得感想高中范文5篇
★ 小说《活着》读后感精彩范文1000字
★ 活着读后感范文精选
★ 关于《活着》读后感500字范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叁』 《活着》观后感
《活着》观后感(通用5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活着》观后感(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看完电影《活着》之后的一些想法。
首先,是对故事本身的震撼。小说《活着》在一年以前看过,故事由福贵在田坎上道来。像一尊佛在讲着轮回前的故事。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中的我对它的热烈和它对我的震撼可想而知。故事已了解,但看到要紧时仍是心一紧眼一湿。这应该就和演员的技艺有莫大的关系了吧。说到表演,只能用一窍不通一词来形容自己。但我的表现定是真实的。每每看见处在感情的风口浪尖上的巩俐,就不自觉地走入了电影中的她。不论是《活着》里的有庆、凤霞他娘,还是《归来》里在火车站天桥上大叫着陆焉识的冯婉愉,亦或是《红高粱》里被扛在肩上的大麻花辫红衣裳的九儿。
但我最想讲的是中国女性。中国几千年传统的男尊女卑造就了中国女性坚强、隐忍、包容的性格特征。家珍的经历几乎就是由大部分平常女性一生的经历复印而来。试想一下,如果把家珍和福贵的经历对调,可能早在赌场的那一幕,故事就以一纸休书结束了。心理学老师在上课中提到过这样一种情况,在他接触的案例中,婚内的出轨的男性多能得到妻子的原谅,而婚内出轨的女性极少能获得一个新的机会。虽然这个例子有一些极端,但生活中的确不乏类似的例子。中国传统给了男性远多于女性的放肆的空间,具体可以体现在采用两种不同的标准来衡量两种性别的人,在同一件事情上对男女的态度差别较大等。
"记得我们高中语文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人所犯的每个错误都会得到惩罚。我想也是的。但趁法本身并不可悲,也不值得去同情,而真正令人可悲和同情的,是有的人还未来得及犯错误,就被命运之神宣判了死罪。在生活和生命面前,人的脆弱显得那么真实,人的反抗却又那么渺小。我们改变不了命运,能改变的,只是对命运的态度。活着,这是一个名词呢,还是一个动词,或者,它只是一个形容词。
《活着》是张艺谋导演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故事的大背景是中国解放前后一二十年,是中国的动荡和转型时期,可以说在这样的环境里,每个人的生存空间都很小。以葛优扮演的主人公徐富贵的命途多舛为主线,以活着这样一个既美好又无奈的事实为出发点的悲情故事。《活着》是一部意味深长的电影。富贵和家珍夫妇的人生经历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生活就像是一条路,不总是平坦而笔直的。人只有一勇气、毅力和信心去面对和克服种种的挫折与不幸,体会幸福的不易与甜蜜,才会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活着是一种证明,是一种历练。
另外,皮影戏是本片的一个亮点,它贯穿电影的始末。有些人认为是故意以“民俗”来取悦于外国的影片评委。皮影戏在这片子里是一种关于艺术与传统的象征,是人类生存中较高层次的需要。最初的时候,当福贵是个二世祖时,皮影戏是一种纯粹的艺术追求;到后来他败了家后,这既是艺术,又是谋生的手段;到文革的时候,关系就更为微妙了,那既是他的“干革命”的本钱,又是他需巧妙地保护以免于被扼杀毁灭的“传统”。后来皮影戏还是给“灭”了,但在片子最后,我们发现那箱子还在,只是变成了装小鸡。小鸡是新生命的象征,箱子曾经装过代表艺术的皮影戏道具,如今又装载着新生命,这就使艺术、传统与新生命有着相通与联系,则“活着”的意义又有了更深远的内涵。
生活于我们来说太过容易,我们享受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就像福贵早年的日子,太过肆意,太过没心没肺。我们肆意挥霍父母的关爱,我们无休止地向父母索取,我们在大手花父母的钱时,我们的父母在最大限度地拼尽身体的所有潜能,只为了能在我们每一次向他们要钱时,能掏出那份血汗钱。
“活着”对一些人来说比死去还要困难,就像福贵挣扎在饥俄潦倒和衣不蔽体之间。活着成了一个信念,为了死去的亲人,为了彼此的信念,代替他们活下去,只要活着。我最佩服的是,在亲人相继死去,在生活已至山穷水尽,在孤独中生活了二十年之后,福贵还能坚持活下去的信念,在某个夏日的午后,还能平淡的.向路人细说自己的经历。
还是那五亩地,还是那破草屋,人却不在,正应了那句“最是无情台城柳”。到底为谁风露立宵中?在风轻,水清,人自醉的田野乡村,阡陌交错间,一头老牛,一位老人,在黄昏斑驳的色彩里,佝着背,黝黑的脊背上流淌着岁月的汗水,是谁在依赖谁?是蹒跚前行的老牛,还是在岁月中摸索伸脚的老人?我们说不清,书中给我们的只是无尽的思考。我一直以为人世间最大的悲伤是生离死别,是肝肠寸寸断裂心脏随之窒息的绞痛,而福贵在面对一次一次的别离,却能一次次在悲痛中坚强。
“这医院和我们前世有仇,有庆死在这里,凤霞也死在这里。”他不知道的是在他跟二喜说这话后,二喜最后也死在这里了。富贵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医院,脸上的神情是悲悯,是无奈,我无法得知,我只想知道他的脸上有没有一丝痛恨,有没有对这个世俗的厌恶?但他似乎没有。命运就这样与福贵纠缠着,互相仇恨着,却无法抛弃对方。以前从电视上或书上,亦或是别人嘴里,听到看到一些人,他们在命运前俯首低头,我总认为这些热人太没用,遇到些困难就放弃,现在才觉得自己有多狂妄。当只有影子与自己相伴时,活与不活,对一些人来说已没有太大意义。然,生命只有一次,放弃意味着从此了无痕迹。泰戈尔说“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寂静”。福贵的人生莫过于此。
“福贵啊,我们可得活着回去了”,“回去了,可得好好活呀”。而我们又是为什么活着呢?对生命的认识,也许只有在失去后才能体会。不管怎样,生活总要继续。电影给我的感觉是“活着”,是进行时,带有一种生命的张力与韧性,表达的是人类延续生命的动力。福贵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不断地适应着环境的变化,顽强的追求生命的延续。 影片以中国内战和新中国成立后为背景,通过男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坎坷经历,反映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这是典型的黑色幽默,悲剧而变态,在苦难深处,反而不知为苦。只有沉醉于苦痛,所有的伤口才会不药而愈。从影片中主人公的各种遭遇,让我们了解到个体的思想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太过渺小无力了。
正如《活着》题目里所隐喻的,小人物力所能及的只是关心自己的生存罢了,在那样的特定历史环境下是“活着”二字;在当今呢,将之换成“自我”之后,我们何尝不是这样的小人物呢。在时代的迷雾里看不清周遭险恶,我们无法寻找“自我”源头在哪里。作为底层小人物,我们也只有好好的过好自己的生活。
总说人要活得睿智、活得有“自我”,要学会宠辱不惊、留无意。被这样的价值观念劝说良久,我们却慢慢失表情,面对森多万象,只当在观看玻璃窗外风起云涌,不管是否内心暗潮激扬都不动声色。也许你可以对他人如此,不以他的言行动及任何情感,以为冷漠是自我意识强烈的前提。但是否想过,会有这样漠然冷峻的姿态的你我,正是被周围的一切驱使的结果呢。而作为生活底层的普通百姓来说,他们的标准始终在不断放低,最后完全依顺于麻木与不幸的世界。而电影主人公则活灵活现地叙述出了在那个时代的小人物身上那种自然而又悲哀的耐性,在被迫面对各种失去后,继续平静地生活下去,仿佛领略过了生命的各种真谛,但最终兴许还是归于无物,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人世,又赤裸裸地离去。影片中所展现颠沛流离的生活,让我们感受到了和平的可贵,感谢现在的安详与和平。
今天,我妈让我看电影,我妈推荐看《活着》电影,我开始不太情愿,到后来才觉得挺好看的,我就认认真真得看了起来。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下故事情况?好,我现在就来给你讲一讲吧!
从前啊,有一位少爷,叫徐福贵。他呀为了赌博,输光了家产,输掉了房子,他爸被他气死了,他妈身体不好,而且没有家产,真是在福贵少爷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福贵呀,什么家产也没有了,只好出去要饭,福贵立即从少爷的宝座上跌到了一分钱也没有的穷光蛋,真是可怜。反对赌博的妻子也回娘家了,只剩福贵一个人过日子,他靠皮影戏勉强生活。
过了几年,他的妻子回来了,生了个小男孩,叫有庆,有一天,福贵正在做皮影,忽然一把刀刺了进来,日本人把他捉去做苦力去了,没过几天,八路军就把福贵救了出来,他和妻子相见的时候,有庆已经五岁了。还有一件搞笑的事,我忘给你们说了,县长拿着刚炼成的铁,说:这一块铁,可以造三颗大炮弹,一颗打到蒋介石的床上,一颗打到蒋介石的饭桌上,还有一颗打到蒋介石的毛坑里,让他睡不了觉,吃不了饭,也拉不了屎!“这句话惹得我们哈哈大笑。有一天,有庆去练钢,说区长要来检查,结果区长的车撞在了墙上,把墙对面的有庆撞死了。安葬它的那一天,区长亲自来看,福贵说了他几句,他从此就不开车了。以后,区长经常来送礼物,又过了几年,凤霞出嫁生了个小子,可是她自己却大出血死了,现在就剩福贵和他妻子小孙子了,最后福贵逗他的孙子说:”鸡长大了变成鹅,鹅长大了变成羊,羊长大了变成牛,牛长大了就变成新社会新时代了。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好,人类不也是一点一点进步才到新时代的么?
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福贵不应该同情他,因为他不孝,变卖家产来赌博;又觉得他很可怜;没有住处,儿子死掉,女儿死掉……所以我们要珍惜我们的家庭,不能放弃我们家中的哪一个成员。并且人生的道路总是充满艰辛和坎坷,要勇敢的面对一切苦难和不幸。
;『肆』 活着电影观后感800字两篇
我们将要说的影片片名为《活着》,但是贯穿整部影片的却是接踵而至的死去。下面是我整理的活着电影 观后感 ,字数在800字左右,共两篇
活着电影观后感800字
今天下午看了部电影《活着》,葛优和巩俐拍的。
是啊,“活着就是幸福”--其实是一句很无奈的话,看了这部影片,我的思绪难以平复,人生来就像____所说的是有原罪的,佛教中也说因为有业力所以才会投胎为人。人活着其实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南师说过人这一生就是这样糊里糊涂一辈子所谓“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地活着,又不知其所以然地死去”。
当然这样说是很消极的,因为每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将来必定要死亡,道家云“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对人生的生死问题看得就很透彻了,所以人有的时候是很奇怪的,为什么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会让人们高兴,而一个生命的死去又会让人们痛不欲生呢。所有的宗教都在谈论这个问题,只有佛教讲的最彻底最圆满,出生是因为因缘果报,活着是让人领会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后去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层次和等级,而死亡则是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死后又被这股业分吹往六道中的某一道,所以佛说的六道轮回是真实存在的,因果也是真实存在的。
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人们却利用爱因斯坦的理论制造出了杀人武器原子弹。爱因斯坦晚年的时候走入宗教,并十分欣赏佛法,爱因斯坦曾说过:“佛法是最圆满的科学,是最高的独一无二的真理!”。因为科学把人类误入歧途,却无法自拔,医学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高度,却产生更多的让人类束手无策的疾病,科学到现在还是无法解释出人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这样一个生命科学的问题。
到现在,世界大国都掌握了核武器,一旦爆发世界大战,则人类将自取灭亡。这样看来科学能解决问题吗,连最基本的战争都解决不了,又有何用呢?!所有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于人心,人的道德问题。如果道德缺失,人心不古,那么科学越发展下去,只能是越把人类推向毁灭的边缘!
2012是玛雅历法中所说的本次人类终结的时间,谁也无法断定玛雅人说的是不是事实。如果是,我们这些正走在通向2012时间道路上的渺小的人类又将何去何从?是在这短短的1年多时间里尽情挥霍,还是去利用好这不多的时间努力思考生命的问题并找到真理?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也”,找到了道,我们的生命就有了正确的指引和方向,就不会迷失。就像一盏明灯,带领我们在生命的时空中遨游,找到自己最终的归宿。
活着电影观后感800字
人只要有毅力和决心,就会发现活着就是幸福。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就是要演绎这种坚忍的“活着”。
片名为《活着》,可是贯穿整部影片的却是接踵而至的死去,主人公福贵先后在民国失去了父亲,在内战中母亲逝去,在“大跃进”中失去了儿子,在““””中死了女儿。每一次的死亡,看似意外,但冥冥之中又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动荡、抑制的时代,是对生存在底层的百姓无情的掠夺,使他们和他们的家庭,从形式到内在实现,一贫如洗。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姑且不去说,人只有先活着,才能去实现所谓的生命的意义。
人一旦被上帝关注,那么他得到的不是垂青,就是遗弃。那一抹悲伤的气氛还未退却,又增加了一份妻离之痛,家珍之父罗鼓声张的接走了女儿,带着福贵未出生的孩子。福贵木讷了,哑然了,没有说一句话。人往往在容易活的时候不安分地活,而在难以活下去的时候又要竭力地活下去,我一直认为:亲情是人内心中无形的线,看着亲人为自己所累时,人的自责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福贵也如此。福贵的人生轨迹从圆滑优美的弧线变的曲曲折折、颠簸不平了,而他在一直竭力的想要好好的活。此时的福贵叫“富贵”,带有点讽刺性的悲凉,但此时的福贵很真实,很认真的在活着。当他发现间接害死自己儿子的使自己昔日患难与共的春生是他选择了埋葬仇恨,他们之间互相感激,互相仇恨,但是谁亚无法抛弃地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即使是在绝境面前他依旧劝解朋友要坚强地活着,只要活着,只为能够活着。
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无疑也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也挫折,有的时候我们确实很难以承受,然而每当我想当福贵他依旧感恩生活的时候我就会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与福贵的差距,或许我无法在经历这些苦难之后得到内心的升华,然而我却可以通过对福贵经历的观察感同身受,活的同样的感慨!
生活就像是一条路,不总是平坦而笔直的。人只有一勇气、毅力和信心去面对和克服种种的挫折与不幸,体会幸福的不易与甜蜜,才会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活着是一种证明,是一种历练。
『伍』 电影《活着》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电影《活着》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活中,每个人都为生活忙碌着,每个人都要有生活的本领,不能只生在温室里靠父母,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应该懂得父母挣钱的辛苦,学会感恩,学会自己生活的兆余本领!
这学期,学校开展了传统文化《弟子规》的学习,老师让我们观看了陈大惠老师的视频——《活着》,我很受感动。视频播放得内容是一个传统幼儿园的孩子接受传统文化的圣贤教育。在这个幼儿园里,孩子们没有大型玩具,没有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却生活得很快乐!老师带他们做游戏,他们知道给老师送茶喝,给老师搬椅子坐,吃饭不挑食。尤其看到那个小朋友背诵毛泽东主席的诗词,很让我佩服。视频还放了很多做义工的大学生,他们什么都不会做,做义工还让别人侍候。为了教育他们,陈老师带他们到街上捡破烂七天,靠自己的能力吃饭,亲自体验靠自己生活的过程。在这七天里,他们遭受了种种困难和别人的白眼,捡了一天只挣到几元钱,他们不再嫌弃垃圾桶臭,当遭到人骂时也学会了沟通,没吃的盒饭也捡着吃了……他们都深深地体会到父母挣钱的不容易,体会到了拥有活着的本领的重要性。
是呀!现在我们物质生活好,父母又娇惯我们,个个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什么都不会做,都是父母替我做。当我们长大了,自己面对生活的时候,怎么能有能力面对生活的困难?这样将来不就是废人吗?想到自己平日里挑食,想到自己挑剔穿戴,想到自己还让妈妈整理书包……我感到很惭愧。
观看了视频后,我想:今后的生活,我也要改变自己,从小事上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学会感恩,学会活着的本领。
当我看完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后,又有了直观的感受,再次被电影中人物的命运所震撼。从我内心早就想写点什么,但颇感苦涩,很难落笔。不夸张地说,看《活着》小说和电影,我都是含着复杂的泪水看完的`,我相信每颗泪珠都闪烁着人性本有的怜悯之光泽。
余华的《活着》通族晌滚过徐福贵有些超脱的叙述,故事沿着倒叙展开。而电影则是张艺谋借用一支讽刺的椽笔,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宽度近达半个世纪中国农民家庭悲欢离合的画卷。虽说故事是虚构的,但我相信他的真实,真实地存在于广大农村的某个角落,是一部被官方扼杀的中国农民的命运史诗。
故事平淡真实,福贵悲凄的大半生,伴随着一个个生离死别的场景。但我不知不觉地被他们的。“悲惨”命运感动了,我品味到了什么叫人生,人为什么要活着……不能说这部作品多么伟大,我只说他真切地告诉我什么叫活着……命运如此,福贵有得选择吗?人在命运面前显然渺小、茫然和脆弱。
《活着》就我感觉而言,是我目前看过的最符合原着精神,又加入导演自己的理解的影片,可见,“老谋子”对原着的理解是超人的。有些人说张艺谋的电影是给外国人看的,但我觉得更是给我们看的。中国人最要命的就是不敢直面现实,中国的希望我以为要敢于否定我们的过去和自己。您说呢?
有些人生来就名声显赫,但更多的人生来是默默无闻;有些人生来就一帆风顺,但更多的人生来就充满了艰辛与坎坷。重要的不是出生怎么样,而是今后我们怎样面对自己的人生,学会在苦难中谨信锻炼和忍受。人生漫长也短暂,也不要嫌过程太坎坷,因为只有历经磨难获得的胜利才更让人懂得珍惜!
生命是宝贵的,每个活着的人都应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人是应该活着,因为世间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珍惜的感情!
『陆』 绿里奇迹的观后心得感悟范文
《绿里奇迹》是一部看完之后会让人陷入深深思考的电影,思考生存的意义,思考善与恶的本能。下面由我来给大家分享绿里奇迹观后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绿里奇迹观后心得1
《绿里奇迹》(TheGreenMile),许多地方都译作《绿色奇迹》,不知什么缘故。看完全片,再看封套,才发现此片的导演原来就是《肖申克的救赎》的导演,难怪看片时总觉得两片的风格有类似之处。
这些年来,看多了所谓的大制作、大手笔,有很多影片看过就忘记了,甚至记不住一个主角的名字,感觉也似乎日渐麻木了。忽然看到一部这样的片子,不由让我感动不已。
光阴流逝如白驹过隙,不少人都在不经意间毫不吝惜地挥霍,有人意识到这点,却试图以各种借口搪塞和粉饰,以求得一丝心安。(lz13)然而,总有些人却不得不应对死神的脚步分分秒秒的`临近,日夜在惶恐中等待生命的终结,他们就是死囚。“绿里”,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冷山监狱里的一片绿地,长一英里。“绿里”的尽头就是行刑用的电椅。对于那些死囚而言,走过这一英里,就是走到了生命的终点。从生前的喧嚣,到死后的沉寂,他们所要跨过的,但是是一英里的距离。
应对那些在电椅上惨叫而亡的死囚,狱监保罗似乎早已经无动于衷,然而他的内心却是敏感而脆弱的。在他的身边,还有外表凶悍内心善良的副狱监豪威尔,有施虐倾向的狱吏佩西,良心未泯的看守海尔和他身患绝症的妻子,更有性格各异的数名囚犯,甚至还有一只通人性的小老鼠,死囚德拉克将它取名为金格斯先生。他们之间的关联微妙而复杂。有一天,这儿来了一个身材魁梧长相恐怖的囚犯,黑人约翰考夫利。他因被控谋杀两名幼女而入狱。在他的身上似乎有一种神秘的东西,让这儿的一切就此发生改变……
约翰虽然长相恐怖,但神情木讷、语言迟缓,性格出奇地平和,有时甚至像个孩子。这不由让保罗对其罪行的真实性深怀疑问。最终他透过约翰传递给他的神奇力量看到了事情的真相,证实了他的疑问,然而这终究无法改变既定的判决,他只有满怀痛苦和自责亲自把他送过“绿里”,送上电椅……
片中的氛围让人感觉凝重,却不乏黑色的幽默。保罗等几个同事捉弄小丑狱吏佩西那段,让人看了会心微笑。那只小老鼠,更是片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配角,为影片增色不少。我不是什么专业人士,很多时候看影片对情节关注更多一些。看完这部片子,总有许多感觉,却很难将他们全部说出来。生存的好处究竟何在,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至今没有很好的答案。片中的保罗活到108岁依然健在,是约翰透过神奇的力量把自己的生命传递给他,而他却亲手终结了一个奇迹。个人的力量是何其渺小而脆弱。他唯有在生存中看着身边的朋友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而他自己却只能在痛苦的记忆中日夜忏悔。这样活着到底为何?也许只有等他再次和朋友亲人在彼岸相聚时,才能说清。
绿里奇迹观后心得2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们和我们的祖先们从小就受这种最为根本的人性 教育 ,这12个字成为我们和我们的祖先认知世界与社会的基础,成为被我们奉为理学经典的儒家学派的核心内容;我们大家刚生下来的瞬间,本性都是善良的,大多数人的脑海里这句话是根深蒂固的,但是有没有人想过,人临死的那一瞬间,“品性”是否也是善良的呢?
个人认为,《绿里奇迹》这部电影就是在探讨这个问题。一个关押死刑犯的监狱,被关在这里的犯人都是犯了死罪的,不久的将来要“驾鹤西游”,我们可以理解为阴界与阳界的交接点,作为一个交界点,按照常理这个点的关系会比较复杂,就像两国边境会成为走私与贩毒的场所,两省交界是逃犯的聚集地,城乡交界点是社会边缘人物的天下一样,作为阴阳的交界点,这里自然会有善男信女,也会有牛鬼蛇神,那个讨厌的狱警Percy,与那个后来出现无恶不作的“WildBill”就是牛鬼蛇神中的代表人物,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这两个坏蛋一个是警察一个是罪犯,无形中说明一个问题——作为本片中的两个阶级: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都有坏蛋。在这个只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善恶美丑之别的小社会体系下,低贱的阶级最终会一个一个走向死亡,高贵的阶级会像中国古代 传说 中的“牛头马面”所做的工作一样,把每个倒霉的低贱的灵魂送往另一个世界。想想看这是一个多么黑暗与无望的过程。
直到有一天,一个“天使”的出现。但是这个天使不像西方传统意义上说的天使有着雪白的肌肤,均匀的体态,气质的脸庞,穿着白衣缓缓飘来;而是一个皮肤黝黑,身体健硕,面目狰狞,一身“劳动服”的壮汉。请你不要不相信眼前的情景,因为本片的片名翻译成《绿里奇迹》不是一点道理没有的,“奇迹”两个字就从这个“黑色天使”开始。他的来到,打破了这个阴阳交界点的原有秩序,最起码,刚来的时候统治阶级都对这个黑天使的健壮体魄感到畏惧,后来发生的事情与其说彻底打破了这个“黑暗与无望”社会的秩序还不如说“黑天使”用自己的行动感化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让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你处在什么阶级,无论你还能活多长时间,“性亦善”!“黑天使”帮助汤姆汉克斯扮演的监狱领班治好了折磨他好久的尿道炎,帮助看守海尔医好他身患绝症的妻子美琳达,帮助逗鼠狱友德拉克使他的宠物老鼠“金格先生”起死回生;当然他也没有让那两个牛鬼蛇神的代表逍遥法外,他让不管犯人死活,那犯人寻开心的狱警Percy重温了“人之初”的懵懂,让他进了精神病院;让那个连环杀人犯“WildBill”惨死狱中。“黑天使”在本片中不仅仅是一个人,也不仅仅是一个神,他更像是那个西天取经回来的唐三藏,他把人们本应该在平时体现出来但是又因为“习相远”的缘故遗忘的做人准则用身体力行的方式带回给众生,重铸那“人之末,性亦善”的人性准则。
这里有片一英里长的绿地,人们叫它“绿里”。不过,它的居民皆为死囚,在绿地的另一头,便是行刑用的电椅。本片之所以叫《绿里奇迹》,可以说是自从黑天使的到来,每个走到“绿里”那头的灵魂都得到了人性的升华,不论是囚犯还是警察,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啊!当看到黑天使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无限伤感涌上心头,为这个悲剧的结尾惋惜,但是影片最后并不是一个悲剧的结尾,黑天使把自己的超能力传个了汤姆汉克斯扮演的狱警和那只老鼠“金格先生”,让他们长生不老,希望狱警可以把这个真实的 故事 讲给更多的人听,把“人之末,性亦善”的道理让更多人明白,而“金格先生”就是这个故事最有利的活证据。
人终将一死,没有例外,但是,上帝啊,有时,绿里奇迹似乎永无止境!
绿里奇迹观后心得3
“我并不仅仅在寻求“结果”...如果只为了寻求“结果”的话,人是容易走捷径的...在走捷径时,也许就会迷失真实,连满腔的热忱也会逐渐丧失。我认为重要的是“寻求真实的意志”!只要有了这种向真实前进的意志,即使这次失败了,我也终于会达到目标的,因为我仍在继续前进...这是不会错的!”
-----ASCII01
保罗曾是一个普通的狱警,到他108岁高龄的时候,他送走了所有自己所爱的人:朋友、同事、妻子、儿子......老人的生活往往是在不断的回忆中度过,而保罗却有那么神奇独特的经历,他永远会记得,自己曾经目睹过那样圣洁的神迹,自己也曾经扼杀了一个天使......
保罗在任职狱警时,收押了一个高大壮硕得可怕的死刑犯---一个黑人,名叫尊.卡非因。他的罪名是残忍杀害了两个6、7岁的小女孩。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囚犯却有着与外形极不相称的性格---温和而宽厚。在狱中,保罗惊讶的发现尊似乎具有某种神奇的能力,他可以操纵生命与死亡的力量,甚至可以让死去的生物复活,可以治好人的绝症...在狱中尊使用自己的力量救助需要帮助的人们。而实际上,尊根本不是杀人凶手,最后他惩罚了真正的杀人凶手和没有良知的狱监,却因为没有证据证明自己无罪,还是被保罗执行了电刑。临死前尊把自己的一部分力量给了保罗、让保罗看到了事情的真相。而保罗也因此在深深的自责、后悔中活了很久很久,他洞悉生命的意义,平静地等待死亡的到来..
说说 老鼠:
监狱里大量的戏份围绕着一只小老鼠展开。枯燥而苦闷的监狱生活,于囚犯于狱警都是无法忍受的。一只小老鼠的到来给这片荒漠带来了一丝绿意,它似乎不害怕人,招摇过市地享受食物。这令得犯人和狱警都兴趣盎然。三个狱警开始了仿佛孩子般轻松地嬉戏。配合着轻快的背景音乐,他们快乐的给小老鼠投喂食物,开玩笑般地捉鼠,当老鼠轻松逃离他们的视线时,又自嘲地接受“它比我们都聪明”的“事实”。小小的插曲,温情的镜头,导演似乎在不经意间让观众们会心一笑。监房里的喜剧让情节的铺陈变得不易被观众把握,而这也为之后惨烈地悲痛埋下了伏笔....
小老鼠的第二次出现彰显了导演的用意。狱警柏利斯歇斯底里的发作,近乎变态地灭鼠行动昭示了他心灵的阴暗...
老囚犯特里沃与小老鼠成了密不可分的伙伴,小老鼠像是被驯化般与老特里沃游戏,在一个死囚监狱里,小老鼠成了老囚犯唯一的精神寄托。导演在这里设定了冲突点,老特里沃因为老鼠而与狱警柏利斯结下了仇怨....
老特里沃临刑前,小老鼠被柏利斯踩成肉泥。老人悲痛欲狂,痛苦地椎心惨呼。尊出手让小老鼠复活。这一段拍得极为精彩,也是全片一大亮点。复生让人对生命肃然起敬,即使如老鼠般的小生命,无论怎样被践踏,却有神迹般的力量使之持续。而老特里沃在看到老鼠复活后惊喜而泣,老泪纵横,演员投入的演出令观众不禁为之动容.....
老特里沃的悲剧:
这个可怜的老头,他的生命仿佛草芥般卑贱。在犯了死罪后与一只老鼠成为“至交”。亲切地称呼老鼠为“杰肯先生”。他滑稽而软弱,被导演刻画成一个在人生路上出局的人。他对老鼠表现出的怜爱释放出了全片最耀眼的温情光芒。而他的举动也正折射出他自己害怕孤独、死亡,需要被关怀的心理挣扎。也因为老鼠,他和狱警柏利斯结下了怨恨,在最后被执行电刑时,遭受了柏利斯残忍地报复---电刑椅与其头部接触的海绵未被浸水,这样电流不能快速导入体内将其电死,而是被慢慢折磨而死。凄厉的惨呼、挣扎扭动的躯体、身上迸发的电火花以及在刑场旁观人群的惊恐万状给观众以极大的震撼---死亡的过程可以痛苦、恐怖如斯。加诸在一个可怜的老人、一个已经忏悔的囚犯身上的痛苦激化了剧情的矛盾,观众的情绪迫切需要寻找突破口......
特里沃在临刑前不再如往日般嬉笑逗闹,他哀伤地请求尊好好照顾小老鼠,忏悔了自己的罪过,面对自己的死期将至......他哀伤地期望真的存在天堂,希望能用死洗刷自己的罪过...
这个老头虽然不是什么名演员,可他的表演真的很出彩哦。
尊.卡菲因--上帝的馈赠:
超巨大的身材是一个噱头,在尊刚出场时,他正作为杀人犯被押解往监狱,镜头只拍及他身旁人的脸部,而他的头部还远在镜头之上。凸显其高大。令人惊讶的是,他之后表现出的是出奇温厚平和的性格,导演抖了个小包袱,观众感到了诡异...
离奇的事情不断,尊用他令人惊讶的超自然能力治好了主角保罗的病痛,令被踩烂的小老鼠起死回生、最后甚至被狱警们偷偷运出监狱去治好了一个老妇人的绝症。他通过某种神奇的仪式赐予生物生命的力量,并将其死亡气息纳入自己体内,然后喷涌出体外。他在剧中简直就是天使的化身,似乎专为解除人们的疾苦而来...他对生命表现出了超然的悲悯,尊重。
两个反角:
狱警柏利斯欺软怕硬,会因为被杀人犯恐吓而尿裤子,却又百般戏弄刁难囚犯、残忍地报复老特里沃。他的阴暗面过于单纯。他的恶行似乎没有动机,纯粹是对生命、人性的蔑视,是出于他暴戾乖张的性格。杀人真凶比利则完全是个疯子,他的行为更不受大脑支配。最后的结局是柏利斯被尊惩罚而致疯并开枪打死了比利,善恶有报机械式的得到体现......
老实说,我认为两个反角是全片的败笔.....啊,顺便说一句,写这个帖子倒不是为这部影片打 广告 ,虽然小说原作,导演和主演都是豪华阵容(福兰克·戴拉波特曾导演大名鼎鼎的《刺激1995》(又名《肖申克的救赎》)汤姆汉克斯就不用我介绍了吧?小说原作是恐怖大师斯蒂芬·金),曾经获奥斯卡多项提名,最终却是颗粒无收啊。剧情稍嫌冗长,反角方面的刻画我认为就存在问题。虽然影片被誉为“最干净的监狱片”,没有极力表现监狱的阴暗,矛盾点的构造却太简单直接,冲突稍显生硬.....
保罗.安治哥,徘徊的人:
汤姆·汉克斯真不愧是最会选剧本的演员了,呵呵。《阿甘正传》、《拯救大兵瑞恩》、《漂流人》......他在本剧的表演中规中矩。保罗.安治哥是个善良的狱警,他一直希望能让死囚们安心地走完最后一段路,他希望死囚们能得到的救赎。在他发现了尊的超能力后,甚至冒着危险把尊带出监狱去救助朋友患了绝症的妻子。可他也是软弱的,虽然他知道尊是被冤枉的,却还是遵循“法律”把尊给处死。鄙人认为这也是剧情上的败笔,毕竟全片题材已经定义在对生命的探讨,对人性的探讨,那么这个结局就是对本身的一种否定。
安治哥处死了尊,活在深深地自责中,他和那只小老鼠都曾得到过尊的力量,都活了很久很久...全片最后很另人感动,老迈的安治哥找到了小老鼠,...想起大半个世纪前发生的那一幕幕,他感时伤怀...他活到了108岁,送走了一个个亲人,自己也终将离开。虽然曾经相信是按照神的指引而生活,却还是亲手扼杀了一个天使。
影片就象一辆老旧的火车,把我们带到那个还在使用电刑的美国西部。在冷山监狱里,死囚们静静地燃烧完最后一点点生命烛火。他们看着同伴一个个走完一里长的绿色走道,自己也在等待那个时候的到来。一颗石头投进死水,激起了一层层涟漪,之后还是归于平静...可他们终究看到了奇迹,让他们心里还保有一份虔诚。坐上电刑椅,蒙上黑色的头套...当正午12点电闸合上的时候,就要离开这个世界。可世人对时光流逝大致是不经意的,怡然也好,痛楚也罢,均或可止于瞬息。在死神啃啮着光阴渐行渐近之前,人人似乎都有大把时间用于荒.唐和忏悔,生命的不可预知倒多少意味着些许侥幸和心安。然而,总有些人不得不在有限的日子里战战兢兢地等待生命的结束,那便是死囚。也许,从生前的喧嚷到身后的沉寂,他们所要跨越的,仅是一英里长的绿地。面对这条长路,人所能作出的选择往往少得无奈,因为你根本无法预知这个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就好象那句话一样,北美洲田野上的一只蝴蝶在花朵上扇了扇翅膀,就有可能掀起太平洋上的一场风暴。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我们一定可以选择面对死亡的态度。
请善待自己,也请善待他人,因为到我们生命终结的时候,都需要心灵的救赎...绿色的走道,似乎很长...
绿里奇迹观后心得4
《绿里奇迹》:让我拥抱一下你,可以吗?
一部类同圣经教科书的作品,看完令人潸然。
路易斯安娜州冷山E区的“绿里”是死刑犯最后的栖息地。在冰冷的监狱里渡过最后几周,他们将坐上“电椅”结束生命。荒芜冷寂毫无生气的囚所,随着1935年黑人囚犯Coffey的到来屡放“光芒”。“绿里”中的“GREEN”原本就代表希望,也许离开这个苦痛世界对这群死囚来说是救赎也是释放。
·温暖的“黑咖啡”
身型高大的Coffey因被指控__并谋杀两个小女孩而判死刑,然而他表情憨厚、眼神单纯,时常布满汗水、噙着泪水的脸上、眼里全无杀气。他只会拼写自己的名字,对每个询问他姓名的人会一遍遍重复“与咖啡是同样的发音,但拼写不同”。他恐惧黑暗,对“绿里”的长官Paul Edgecomb(TOM HANKS)的唯一问题便是“晚上睡觉会不会关灯?”他对世界知之甚少,话语不多,但每每吐出的字句总是围绕判断性话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什么是快乐的”、“什么是痛苦的”。他身赋神力,能治愈别人的疾病,也能对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在“绿里”生活了几周,当Coffey最后坐上电椅,“绿里”长官Paul的眼前出现了天堂里的烟花。
很难用常理解释Coffey身上的神力。
第一次,当看到他用这股力量治愈了将Paul折磨得死去活来的膀胱炎,原本像一块皱巴巴抹布的抑郁心情瞬间被抚平。Paul终于在马桶旁顺畅的一泻如注,并露出满足放松的表情,这串释放的响声冲淡了原本遍布在牢狱中的压抑:有施虐倾向的州长侄子佩西,杀人不眨眼的死刑犯威廉、看守海尔的妻子美琳达身患绝症……这些恶性因素也幻影似的随着Paul的尿液排走了。
第二次,Coffey救活了死刑犯Del的小老鼠叮当先生。即将坐上电椅的Del将全部的留念与希望寄托在叮当身上。叮当聪明通人性,陪Del玩耍,也用小小的身躯摩擦出了Del体内的怜悯与良心、关爱与留恋。不大的死囚室因这小家伙的存在增添了无法细数的乐趣。
然而,Del的一次疏忽使叮当被佩西一脚狠命的踩在脚底。短暂的寂静,随即,Del歇斯底里的叫喊撕裂了原本布满笑声的空气,在场所有人惊呆的同时,佩西的脚底露出了小叮当鲜血淋漓的抽搐肢体。心脏就像被人直接紧紧拽在粗燥的手心,每一次跳动都仿佛要冲破巨大的阻力。小叮当要死了,这是剧内剧外人产生的共鸣,直到Coffey低沉的声音在所有人近乎绝望时想起:“把它给我,让我看看。”旱漠中的一片绿洲,逆流中的一根稻草,盐湖中的一滴清水,地狱口的一块指路牌,也许这些也只能表达此时欣慰之情的万分之一。当小叮当摇晃着尾巴重新活蹦乱跳的蹬上Del的肩头,Coffey于我已成为一种信仰。
第三次,Coffey吸走了身患绝症的美琳达体内的毒素,后者瞬间痊愈。面色红润的美琳达说她做了个梦,梦见了Coffey和她都在黑暗里游荡,但是“我们找到了彼此。”美琳达将颈项的链子摘下放在Coffey脖子上,她深情的拥抱他,溢满泪水的眼里映出他高大的身影。她因为身患绝症在黑暗中游荡,遇到他后,他牵着她的手朝光亮处走去。但是她不知道,放开她的手后,他仍会孤独的在黑暗中。尽管,他最害怕这个。
Coffey每一次施展神力,周围的灯泡都会突然增大亮度,甚至由于过强的电流而爆炸。灯泡的瞬间变亮可以说成是对Coffey能量释放的象征式表达,却也恰如其分的体现了Coffey特殊的存在方式。
Coffey释放的能量照亮了周围,光亮代表了温暖和热度,他就像燃烧自我的黑咖啡,暖人沁心。宽厚的胸肌,结实的身型,和他握一下手,来一个拥抱,你便会安心。然而,特殊的神力也使Coffey能在与别人短暂的碰触后看穿对方的心,对方的经历Coffey能感同身受。苦痛的世界、险恶的人心,Coffey不受控制地将这些全部吸入体内。每每扭曲挣扎的表情,无不诉说着Coffey内心的苦痛,然而,他是那样孤独,这一切的苦难必须独自承担。
于是,Coffey的存在就像为人类从天上偷来火种的普罗米修斯,把火种给了人类,自己却被绑在高架锁上,独自一人,每天遭受秃鹰叼食之痛;就像替人类受难,被绑在十字架上火烧的耶稣。
·“电刑”仪式
电刑有惯例的程序:犯人坐上电椅,打开电源,为犯人戴上黑色面罩,将沾水的海绵放上犯人剃了发的光头,准备完所有的通电装置,长官宣布犯人经洲检察院宣判死刑,犯人留遗言,长官发布行刑 口号 ,通电。片中详细描述了阿林、Del和Coffey三场电刑,上面的所有步骤一一呈现,未作省略。
死刑犯们颤巍巍的坐上电椅,呼吸沉重,手脚紧绑,无法动弹,就像砧板上任人宰割的肉。下面坐着受害者的家属朋友,无不欣慰地看着电椅上的一切。可笑的是,每一次行刑,受害者与罪犯的位置总会在心里上产生置换。死囚此时成为了绝对的弱者,当他们说出遗言,希望上帝宽恕自己时,观众的同情心明显偏向了他们。“他们请求上帝宽恕并接受电刑后,他们所犯的一切罪孽都偿还了,”绿里的副长官Brutus说。
《圣经》里说,人生而有罪,一辈子便是为偿罪而生。但是,只要能向上帝做虔诚的忏悔,罪孽便可还清,下辈子即能有幸福。于是,“电刑”在片中成为了死囚向上帝忏悔、接受最严酷的惩罚、最终释放灵魂的一项仪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导演会花费大量胶片重复三段同样的过程。重复代表着强调,也在重复的差别中显现了人性在“仪式”中起的重要性。
阿林的电刑相对平稳。Del的电刑因为佩西从中作怪,可谓极尽人世间的一切苦痛:长时间地连续电击将皮肤过度烧灼,恶臭的焦味令下面的受害者家属作呕不止;身体被捆绑在椅子上苦苦挣扎,凄惨声撕扯着每一个在场人的心;Del被活生生的烧死在众人面前,没有任何怜悯。Coffey的电刑带着Paul他们最真诚的祝福,通电后激起的电花在Paul眼里幻化成了焰火。
“绿里”(thegreenmile)中的“GREEN”原本就代表希望,离开这个苦痛世界对这群死囚来说是救赎是重生也是灵魂的释放。
结尾处,Paul说自己因处死了上帝派来的神徒受了惩罚,眼见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自己而去。欣慰地是身边还有一只通灵性的老鼠,能和他长久做伴。
再萧条的季节,总会有奇迹。极度绝望的时候,请等待一秒钟,也许你身边的Coffey就要说话。
“把它给我,让我看看。”
那么,让我拥抱一下你,可以吗?
绿里奇迹观后心得5
Green Mile真的有一英里的草地,死刑犯都要经过那一英里的草地步向死亡吗?
至少我没有看到。只是在paul回忆完那段经历后,我的眼泪就再也忍不住流下来,弄湿了我的眼镜......
《绿里奇迹/Green Mile》是Frank这位大导演在《肖申克的救赎》五年之后的作品,据说斯皮尔伯格在看了剧本之后都感动到落泪,向汤姆汉克斯推荐出演这部影片。尽管这部影片中的汉克斯并不出彩,或者说由任何一位好莱坞男影星出演都一样,我还是要说这部影片是一个上帝的礼物,一个献给世人的礼物,让你在人性的背后寻找遗失的美好。
就像上面说的汉克斯这个角色并不出彩一样,这不是一部好的剧情片。
狱监(汉克斯饰)、佩西、约翰、戴尔,四个人组成一个特殊的组合,交叉着愚蠢和善良、悔恨和折磨,同情和无助。狱卒和死刑犯之间形成了一种很奇妙的关系,在这种生死之间的灰色地带,我们看到的却是整洁的地板、乡村歌谣,阳光和禁锢却有乐趣的生活。只是这种看起来有些温馨的监狱生活中也一样充斥着暴力和人性中的恶。
佩西,这个后台看起来挺硬的软脚虾,拿着警棍张牙舞爪,对弱者的快乐统统报以敌视,最终仍然要面对自己不想去的结果,不过这个结果比他想的更糟糕而已 ——如果他还能想的话。戴尔,这个可怜的老人,在生命中最后的时间里才又找到生命的快乐,那只叫金格的小老鼠,成为这个死刑囚室里最温暖的造物,当金格先生被佩西一脚踩扁的刹那,所有的人的表情都凝固了,除了佩西着该死的家伙露出满意的表情,“它终于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的,始终都逃不出”。
戴尔的死或许是一个很重要的point,那种被死亡折磨的恐怖场景,可能会让所有看过该片的人终生难忘。佩西正是在这里暴露了人类报复的天性和残忍的隐蔽角落。看到这里我似乎也能体会到约翰的痛苦,那种痛苦压抑在身体里不能释放,那种切肤感受却无能为力的痛苦。我相信看影片的人正在体验着和皮特在死亡之前一样的崩溃生命。
也许影片最无声的震撼来自于约翰迈向死亡的片刻。他感受到面前的仇恨,那种无数的仇恨的目光所带来的刺痛。那温柔的瞬间,那为约翰所落下的眼泪中,我听见沾湿海绵的水声,然后约翰说,boss,请不要给我戴头套,我害怕在黑暗里。然后在电流激荡声中,我看见面对着的 paul眼中的悲怆和沉重,天花板上的灯啪啪炸裂,房间里暗了下去。——然后我的眼泪就如泉水一样涌了出来。为什么呢?为那逝去的奇迹,为那无辜的生命?还是为上帝赐予的天使在不堪忍受人性罪恶与痛苦中走向毁灭?
他累了,他要离开这些他无法解救的痛苦。他的生命中感受不到快乐和温存,那些有过的美好瞬间都如烟花一样灿烂又凋落,或许,或许死亡并不是更糟糕的道路......正如pau在他一百多岁后说的,他所期望的只是死亡尽快来临。
我不是格,我也没有上帝,可是我为一个天使而哭泣,一个不堪忍受痛苦的天使。从来也只有他一个。昆德拉说,只有一次就等于从来也没有。是的,生命中从来都不会会出现一个奇迹,来替世人承担生命中的痛苦和疾病?来救赎世人的罪与恶?
绿里奇迹的观后心得相关 文章 :
★ 绿里奇迹观后心得总结5篇
★ 绿里奇迹观后心得范文5篇
★ 绿里奇迹观后心得感想5篇范文
★ 绿里奇迹观后感范文
★ 千与千寻观后心得体会5篇
★ 2019《攀登者》电影观后感
★ 《烈火英雄》电影观后心得
★ 观看空中课堂学生观后心得感悟最新【5篇】
★ 海底总动员观后心得5篇
★ 《英雄之城》个人观后心得有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