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急求一篇潘神的迷宫的英文观后感啊。强大的百度网友们。各位亲。帮帮忙啊。
讲述了1944年,西班牙处于弗朗哥法西斯独裁政权的恐怖统治下,除了
长枪党以外的党派,尤其是共产党、社会党党员,惨遭政府大肆围捕、
关押、处死,甚至还惨绝人寰地动用了阉割和绞刑,恐怖暴虐的统治激
起了一波波的民众反独裁运动…… 12 岁小女孩奥菲莉娅(艾凡娜"巴奎
洛饰)跟着怀有身孕的母亲和继父一同搬往北部的乡村居住。奥菲莉娅
的继父韦达尔上尉(瑟吉"洛佩兹饰)是个凶暴的法西斯军官,他的使命
就是终日追查和镇压民众的任何反抗活动。
面对着世间的残酷和冷漠,爱幻想的奥菲莉娅感到十分的伤心与失
望,为了应对压抑的生活气氛,奥菲莉娅在内心中虚拟出一个世外桃源般
的世界,把自己沉浸其中。一天,奥菲莉娅在自家的屋后偶然发现了一座
废弃已久的古老迷宫,从仙女到曼德拉草在到邪恶的巨型蟾蜍,一个个奇
妙的生物缤纷地呈现在她的眼前,奥菲莉娅还见到了迷宫的守护者——半
人半羊的潘神(古希腊神话中的农牧神,专门照顾牧人和猎人、以及农人
和住在乡野的人),潘神(道格"琼斯饰)揭示了小女孩的真实身份…… 在
战后的萧条岁月里,奥菲莉娅唯有徜徉在梦想编织的世界里,逃离悲惨寂
寞的现实。
这部影片里夹杂着戏剧性和幻想的情节,背景是1944年的政治动荡,当时
西班牙内战刚刚结束。女主人公奥菲利娅进入了一个由仙女和一个半身为
人半身为羊的人物的世界,后者向她提出了三个请求,每个请求都代表了
她所处的真实社会里正在发生的法西斯压迫的一个方面。
对这部电影的关注源于去年5月的戛纳,无论是那张魔幻味道十足的海
报还是导演Guillermo del Toro过去作品的一贯风格,都预示着这又将是一
部充满着魔幻风味电影。虽然在戛纳毫无斩获,但是之后却是一路凯歌,
奥斯卡提名,戈雅多项提名,票房大卖,并且成功挤入IMDB前一百名。一
切的赞誉都吊足了我的胃口。
与美国另一位知名的黑色魔幻导演蒂姆"波顿一样,Guillermo del Toro
电影的也始终坚持着的黑色魔幻风格,导演承认自己受西班牙画家戈雅的黑色
系列油画影响颇深。所以在他的电影里总是充满着黑色和邪恶的魔力。
本片将这种黑色魔幻童话植根在充满神秘拉美风情的西班牙土地上,使
得电影本身就透着不凡的魔力。而故事的背景是1944年的西班牙,掺杂了大量
法西斯与游击队的战争情况,赋予了影片更多现实主义味道。而这部电影正是
在这种超现实魔幻风格,和清冷的现实风格之间交叉行进的。
一、恶梦一般的可怖现实:
一般设置在二战后期的电影,都预示着电影将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因为这
时德意两国节节败退,欧洲其他国家都开始了对法西斯国家的最后反击,胜利曙
光就在眼前。而对于西班牙人民来说,却将陷入更深的痛苦中。这时的西班牙,
独裁统治者佛朗哥及其长枪党对其他党派进行着疯狂的屠杀和镇压活动,直到
1975年佛朗哥去世,西班牙一直出于独裁统治之下。在这个背景下,影片在对
现实法西斯暴政的描写中,力求还原出一种独裁统治下的压抑氛围。电影大多采
用夜景拍摄,带来沉重的内心压力。同时添加很多雨天的场景,也更多暗示了佛
朗哥独裁统治对人民内心造成的恐惧。而这种恐怖氛围的营造更是集中体现在女
孩Ofelia的继父法西斯上尉Vidal身上。在童话电影里,善恶也是极其分明的,在
本片中,Vidal是一个高度符号化的邪恶形象,他身上集合了坏人的很多特点,凶
残、自私、冷酷、邪恶以及专横的统治,这也正是对当时佛朗哥独裁政府的种种
形象的概括。在性格塑造上,不但有他用瓶子击烂平民面部的血腥段落及在审讯
时的自言自语显出对暴力的崇拜,导演还在之前设计了一个对着镜子刮胡子的戏,
其邪恶的表情更是变态十足。而最后自己用针把嘴上的豁口缝合甚至带些CULT的
味道。而正是在如此邪恶形象下,恐怖的气氛也被很好的营造出来,显出当时西
班牙现实在高度集权下的可怕。
二、未必邪恶的黑色梦境:
基于导演的喜好,影片中所有超现实的魔幻段落也呈现出一种邪恶的味
道。童话故事中的神不再是美丽的女王或是和祥的老人,而是这个半人半羊的潘
神。潘神在传说中不但是畜牧之神,同时也是噩梦的象征。这种本身亦正亦邪的
形象设置也给超现实段落带来了极强的邪恶氛围。而潘神的迷宫则是一个阴森的
地下洞穴。其他场景中,满是泥泞的地下道,满身黏液的大蛤蟆,以及那个恐怖
的白色妖怪,都把那个魔幻世界装点的极其恐怖。不过在这种黑色梦境中,女孩
Ofelia却显出了少见的冷静和坚强,无论是与潘神的对话,还是对癞蛤蟆的质问,
都显示出了在现实段落中少有的自信和冷静,因为这是她的世界,准确的说是她
他梦想的世界,虽然邪恶但也是自己的梦中花园。而对梦境的向往则源于对现实
的逃避。结尾段落对地下王国的再现,也恰恰说明了孩子的梦想。
三、游走于梦境与现实间:
再诡异的超现实段落在现实中也是有迹可循的,在我看,人们对童话世界
的向往,也多是源于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意造成的。本片也是如此,失去父亲的女
孩Ofelia和母亲一起去找那个法西斯军官继父。第一次见面的不愉快就预示着两个
人是不可能很好的生活在一起的,女孩也是更加沉迷于梦境之中,梦境虽然邪恶
,却可以暂时避开现实的一切。而且,还有个美好的目标等待着她,就是和潘神
一起回到向往的地下王国,成为永远幸福的公主。在女孩的梦想中,影片反复在
梦境和现实的段落中跳跃,尤其在女孩第一次做任务时,将女孩与军队行进进行
平行剪辑,以树的遮挡作为剪辑点,产生奇妙的魅力。
而我始终不满意的也恰恰是这一结合,不是结合不够,而是交叉太少,梦境中
的事件与现实中的事件缺少更多的交流。为什么要去斗蛤蟆,为什么要取金钥匙,
为什么取匕首,超现实段落很多环节设置过于牵强,缺少现实情节的支撑。有人
说钥匙是现实钥匙的象征,美食是政府的诱惑,可是这种类比实在是牵强。而在
这种现实与梦境平行发展的影片中,两者之间的交叉和互文才应是影片的亮点。
而缺少了这种联系和交融,使得两条线索相对独立行进,影片的魅力也就大大减
少了。而这个超现实段落与现实的连接也单单是女孩逃避现实的一种手段而已,
在这种相对独立的状态下,我们可以把这个超现实段落放在任一恐怖时段下,比
如二战的波兰,比如伊拉克,比如前南,等等,甚至可以放在一个自幼贫困的少
女家庭中。都是逃避而已。
四、梦境抑或现实
影片的开头和结尾是相呼应的,开头第一个镜头为小主人公流血的镜头,
然后镜头倒放,血液倒流,故事像以倒叙的形式开始,而结尾再现女孩这一镜头,我们终于明白女孩是为什么会如此的。而这一设计,使得梦境与现实相交叉,形成一个
开放式的结尾,我们不晓得女孩到底是在现实中死了,还是在梦境中死后回到了
她的地下王国。我更多是偏向于现实的理解,带着梦想死去,总比苟活现实好很多。
五、不适合儿童的童话
本片在美国定为R级,大部分国家也都是15或16岁以上观看,都说明这
并不是一部适合儿童观看的童话故事。而电影本身确实涉及很多血腥暴力场面,
常常是子弹击穿身体的飚血镜头,而刀子划开嘴唇,锯子锯腿,瓶子砸烂脸孔等
画面更是有些CULT了。导演对这些画面的偏爱,也印证了这是一部属于成年人
的黑色童话,而对儿童,还是怎么都不会合适的。
极富感染力的音乐,常有的极主观的推拉镜头,诡异的魔幻造型,孩子
的梦想世界,成就了这部――《潘神的迷宫》。
❷ 黑天鹅 电影影评论文2000字
离开。 。
造成了吗。, 。
啊、是的;了老
❸ 紧急求助,电影罗生门影评!
黑泽明:《罗生门》
《罗生门》Rashomon
(又译:《筱竹丛林》In the Woods)
日本1950年
原著:芥川龙之介Ryunosuke Akutagawa
导演:黑泽明Akira Kurosawa
主演:三船敏郎Toshiro Mifune
京町子Machiko Kyo
森雅之Masayuki Mori
片长:88
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意大利电影评论奖,奥斯卡荣誉奖(相当于今天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罗生门:一把解构人性的武士刀
南方网讯
这是片地狱般的景象,强盗、女人、武士还有樵夫,四个不同的故事,四个人的心中地狱,当肉欲的野兽睁开双眼,故事就此缠绕在人们的心中。12世纪的日本,在盛夏天气里的丛林深处,人类的欲望被灼热的空气点燃,关于人性矛盾的故事就此开场上演,在京都古城崩坏的一角,罗生门静听着风声——还有关于人类灵魂的故事……
珍藏版本的《罗生门》在其长达三分钟左右的预告片里,以如此的一段话作为开场白。杀人事件的发生,武士之间的对决,一个被侮辱女人楚楚的神情,以及那樵夫所表现出来的惊恐和不安,许多“矛盾”的细节伴随着剧情的起伏,从而把观众引入到一个错综复杂、虚伪邪恶的构造的人性世界中。这部探究人性劣根的电影,黑泽明是在1950年完成拍摄,并在随后的一年里一举夺得威尼斯金狮大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重要奖项而震惊国际影坛,这不仅奠定了黑泽明世界级电影大师的地位,而且更使被看成“东方启示”的日本电影进入一个新的世纪。
全片长约88分钟,故事情节以及人物构成极其简单,但述说的故事却耐人寻味。这正如君豪先生在《“罗生门”哲理与思辨》中所写到的那样:“我一直觉得罗生门不是一部叙事电影。”这不仅仅因为在叙事手法上的对一个事件的多重诉说,而是因为所带来的对故事本身的思索带有一种哲学思辨的味道。因为对事实真相的追寻和对真理的追寻都是一样的。换言之,黑泽明基于这部哲学味浓重的影片,是想试着对生活进行提炼,而并非是简单的叙述生活的本身。大量象征的运用,极少的对白,具有在极端环境中的人恶的展现,使这部电影不强调叙事而强调思辨。就是说,带有强烈的诗的特质。哲理诗。所以看到的人物都是带有特征性的。是先验的。是超越生活的。是为了达到哲理而生的人物。所以看到的影片是推断性大于叙事性。这就好比想表现了一场战争,不是用战争的本身,而是用象棋的形式来间接表现。
故事的展开十分的简单:通过强盗、女人、武士、樵夫等四个当事人之口,片面的讲述了同一个发生在树林中的杀人事件。所谓“片面”,是指四人完全根据自己的利益出发来讲述事件的过程,由此所表述的截然不同,真伪难辨。不过通过四人的描述,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武士是死了,而且还是他杀(谁杀的也不确定),女人是被侮辱了,是被迫还是自愿,或者是先被迫后自愿,我们就不知道了。导演设下两个前提条件,余下的就由四个人或者加上我们去想象了。综观全片,构思相当巧妙,情节层层推进,当你相信了第一个人供词的时候,又被第二个人推翻,于是又有第三个,第四个,到最后,你都不知道该相信谁,不过你可能最会相信樵夫的话,因为他在此事件中是唯一的身外之人,他没必要说假;也许你会相信女人的话,毕竟她是受害者……,也许这就是我们在观看这部影片时所要真正关注的。
很显然,在这里事件只是一个托词,用对话作叙述的手法才是黑泽明认定的形式,这是黑泽明对一个语言构成的世界的认识。人们生活在一个由语言精心制造的世界之中,物质生活异化为生活方式的冲突,各自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寻找藉口,借用电影中的人物之口表白“每个人都在言说为自己有利的话”,实际上这就是为人们存在的自身困境开脱。
杀人是电影中人们所看到的实在的罪行,通过当事人对自己行为的陈述和利用法庭作为人类维护正义的企图牵动了人类最初的无形罪性(人性本恶?),人类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原初罪性。当然,这是从人性道德一个层面上来说的,另一种说法认为在对待不同证言的客观事实上,不适合用那种道德提高说。换言之,是指在说供词的时候,每个人都是自觉把自己的道德水平提高。相比较这种思路更倾向于这样:每个人在诉说的时候,都是自己能够记忆的。就是说,“他们在说真话!”对一种真相的不同诉说是因为他们心理所接受的与其说是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更不如说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心理期望。每个人处在一件事情的不同位置,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正所谓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原身在此山中。”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就是黑泽明在着重对言语表达的同时,刻画了一个饥荒战乱,道德瓦解,价值崩解,人不如禽兽的邪恶世间,以此努力着在寻求一种探究人性本质和解读世界的可能。
由于剧本本身的关系,《罗生门》所具典范之处在于对细节的把握。如影片一开始,樵夫和和尚漠然坐在罗生门前,口中不断地惊呼“恐怖、可怕”,后来在一个路人的追问之下,得知原来他们所言称的“不可思议的恐惧”来自于对同一个杀人事件完全不同的表述,人的表述。通过这么一段开场渲染,我们至少可以解读出在肯定人的主宰地位之后,比较起无常比战争、死亡、鬼神人性善恶的无常更加可怕。毕竟前者是对人类外部物化的施加破坏,而如证言,表述来自内心深处不可预测的东西才是真正潜在的不安定因素。
再譬如樵夫偷短剑的情节交代,前文竟不厌其烦的给出三处伏笔。其一,樵夫供述所见,“没有,没有别的东西”,慌张;其二,女巫代武士交代案情,一个镜头是女巫站立说道“插在身上的短刀却不知道被谁拔走了……”,此时樵夫正跪在画框右下,女巫咄咄逼人、樵夫面色土灰;其三,女巫讲述完毕,切回罗生门,樵夫恐慌道“她说谎,武士不是被短刀所杀……”。有了这几番铺垫,到庶民揭穿樵夫偷短刀的时候,就不会显得庶民精明得突兀,就不会在此处过分牵扯观者的注意、引起观者不必要的疑惑。如果说整个叙事结构的精彩归功于原作小说作者芥川龙之介,那么此等细处的功劳就该揽些到黑泽明的身上了吧。
故事的结尾,也就是全剧的高潮部分,我觉得甚是值得好好地品味。对待一个遗弃的孩子,那个路人剥走了他御寒的长衣。当樵夫来阻止的时候。他充分显示了恶的一面。不但理直气壮,而且动手打樵夫。面对无法保护自己的孩子,他的态度是从弱者身上获得利益。在没有出现的孩子的父母,对这个孩子的遗弃者来说,他们不是不知道孩子的将来的悲惨结局,最终还是选择狠心地遗弃了。孩子是弱者和无辜者,所以命运是最惨的。孩子的父母良心遭受谴责。而路人呢,还会去剥夺更多的弱者的衣服。我觉得最后的结局是一种小寓言,是对整部片子的浓缩和升华。如果把女人看成是那个孩子(无力自我保护者),武士看成孩子的父母(对孩子应承担保护责任,却因为荣誉而遗弃他),强盗看成路人(对弱者通过暴力的利益获得者)。树林中的悲剧在罗生门又一次重演。这也暗示这种故事在任何地方都上演着(人性的善恶将会随着社会的变革延续着)——格言不能代替生活本身。所以最后,黑泽明让那个良心发现者,樵夫(很显然,是他偷了短刀,又为了自身的安全,不交代实情,使案件走入重重迷雾)收养了这个弃婴。不难发现,这一行动的用意在于用人道主义的思想出发,用一种实际行动去重新打造一个美丽的世界,更重要的是人类心灵的净化。影片中,路人蹲在将烬的火堆边上,随手拿起柴火一根根往雨里扔,柴火尚在空中就一下给大雨浇灭了,吐出一缕烟。其实这暗示着樵夫的“星星之火”有随时被浇灭的危险,但之前确实存在着些许重生的希望和亮点。
❹ 急!谁能帮我写一篇关于<黑天鹅>的观后感,最好以自己的观点来看
一、意象:
1、颜色和衣饰
颜色的喻意最常用也最明显。
白色、粉色:白天鹅、妮娜。黑色:黑天鹅、母亲、莉莉、贝丝。灰色:唯一的男主角——舞团艺术总监托马斯。
白色:妮娜的枕头是黑白花纹的,在多个梦醒的俯看镜头中,她的头颅都正好搁在黑色藤蔓花纹盘绕纠缠的中心;她的雪白围巾,呈绒毛状,既是白天鹅羽翎的象征,又像是雏鸟新生未丰的遍体软茸。(以这种绒毛状服饰象征纯洁,不久前在《单身男子》中也见过:尼古拉斯-霍尔特饰演的代表救赎天使的肯尼,就穿着这样的软绒白毛衣。)
粉色:妮娜的房间几乎全部布置成粉色;开场的第一个早晨,母亲端上来的早餐是切成两半的水果,妮娜有如小女孩般呢喃:“粉色,多漂亮!”
妮娜的手机多次出现,可以看到她的手机屏幕上出现“MOM”字样时,底色是粉红色的。
当妮娜独自蜷坐在甬道中练习手臂动作时,围巾是淡粉色。
到她被选为“天鹅皇后”之后,那条绒毛状的围巾就不见了,即雏鸟褪毛的象征。
——不过,当妮娜受到托马斯诱惑又被抛闪后,曾坐在镜前哭泣。彼时绒毛围巾再次出现,应是喻意她此际彷徨悲苦,又回到瑟缩雏鸟的状态。
灰色:当她频频出现幻象之后,她练舞时穿的上衣从白色变成灰色;她的家居服也成了灰色——灰色渗入了妮娜的粉色天地。
在酒吧中,莉莉给了妮娜一件黑色的性感背心。妮娜把它套在了白衣外面。服下致幻药物后的一夜,妮娜的毛衣彻底变成了深灰色。
在妮娜的“白色时期”,她的鞋子是圆钝、无侵略性也无野心的灰色棉布雪地靴,与她形成对比的是“黑天鹅”莉莉那冶艳的黑色皮靴。
2、天鹅
天鹅是个复杂奇怪的意象,可以代表纯洁,却也可以是肉欲的化身:众神之神宙斯,为斯巴达王廷达瑞俄斯之妻丽达的美貌所倾倒,变为天鹅与其野合。天鹅雪白的胴体、柔媚的长颈、软滑的羽毛、饱满肉感的身躯,亦可看做女子性征极致的组合。
天鹅的另外一个象征意是艺术家的诗意唯美化身,圣桑的《天鹅之死》、谚语“天鹅之歌”,都用这个意义。
本片中天鹅的意象无处不在,贯穿始终的《天鹅湖》音乐令全片像一部音乐剧,此外尚有妮娜的手机铃声、带有《天鹅湖》节奏和芭蕾舞小人儿的八音盒等。
我认为最重要的天鹅意象,出现在妮娜躺在浴缸中的时候(第50分钟)。观者可以看到镜头右边一只小盒子,盒子上用色点镶嵌的手法砌出白天鹅的图形。就在这天鹅的陪伴下,妮娜在浴缸中自慰——镜头中只有她闭目呻唤的面孔,和那只天鹅图形。这其实是“丽达与天鹅”故事的影像化的一幕,妮娜甚至向天鹅图形那边抛去一个妩媚的眼风!但最后,妮娜被滴入水中的血液惊醒。
片中多名女子带有黑天鹅的特质。
第一只黑天鹅,当然是莉莉。
第二只黑天鹅是贝丝。
第三只黑天鹅,是妮娜的“另一个自己”。
需要说明的是:黑天鹅并不是彻底的邪恶象征。它代表的是欲望、挣扎、不懦弱,和不掩饰、不压抑一切渴求。黑天鹅唯一的原则是追求快感的原则。
(27分钟时,一位黑衣舞蹈教师教授妮娜如何饰演黑天鹅,镜头长久凝视着这个老女人露出的肩胛,蝴蝶骨在衰老皱缩的皮肤下艰涩滑动,这是只不能再飞起的老天鹅。)
3、指甲与抓痕:
妮娜做了被黑魔王擒住的梦境之后,第一次发现肩胛处有伤痕,并且她闪躲着、砌辞掩饰,不愿母亲过多注意;后来,抓痕频繁出现;她的足趾趾甲破裂,血肉模糊;在托马斯把天鹅皇后隆重推出的晚宴上,妮娜发现指甲处开始有血印。她躲在洗手间里,试图剥掉甲沟处脱离的皮肤,让人心悸的是她顺势一撕,撕扯下一长条带血的表皮,但当她喘息着在水流下冲净血迹,发现伤口消失了;后来,妮娜的母亲把她拉到洗手间,阴沉着脸为她修剪指甲。
指甲是“黑天鹅”挣扎出茧的武器。母亲的动作代表粗暴的“解除武装”与镇压。种种表象,暗喻妮娜身体中另一个自己越来越急迫地要破茧而出,要挣脱这个清洁的、严肃的、死气沉沉的躯壳。
从处子到女人,需有一道疼痛和流血的仪式。无处不在的血污,象征着妮娜性意识之逐渐觉醒,在心灵上从处子跨越到女人。
——或曰,妮娜并非处子。她曾在托马斯的强迫下面对这个问题。然而当他问“你喜欢欢好么”,妮娜脸上露出的不是对美好事情的缅怀,而是不得不勾起丑陋回忆的憎厌。若她不曾领略到欢好的快感,从精神角度上说,她便仍是处子。
妮娜试图在浴缸自慰一段。注意:自慰需要使用手。她被水面上悬空出现的自己的脸惊吓,浮出水面,发现手指在流血——也便是用来自慰的手。亦即“抚慰”她的是她心中的“黑天鹅”。
而在浴室镜子前剪指甲时,试图剪除“指甲”的是妮娜,而镜子里恶笑着令她把肌肤剪破、淌出血来的,则是要迫切要破壳出来的自我。
4、莉莉:
莉莉肩胛处有黑色纹身,粗看像是铺开的羽翼,有张牙舞爪之势,凝神看去,可以辨出图案是两朵并蒂开放的花,象征善与恶的并蒂。
莉莉出现的这天傍晚,妮娜在归途中首次与遍体黑衣、长发披拂的自己劈面撞见。这是她潜意识中的“黑天鹅”首次出现,暗示妮娜其实对风情迷人的莉莉十分钦羡。
莉莉把妮娜带到酒吧作乐,在从酒吧回去后,妮娜最严重的一次幻象出现了。
仔细观看这段影像可以看出,不必等到第二天早晨,导演早就暗示了莉莉的不存在:在妮娜笑着进门时,她的身影出现在多面镜中,被分裂成无数个“妮娜”,暗示此时的她已呈分裂状态;母亲出现,没有向“莉莉”打招呼(第一次看时,可能会当做母亲对莉莉的不满或故意忽视,但返回去看便知进门的从头至尾只有妮娜一个人);而此处有更明显的暗示(1小时06分钟):在镜子里一个妮娜的身影后闪出了莉莉的影像,她媚笑着蹑手蹑脚地走开,这表示莉莉就是从妮娜脑中分裂出来的。随后,妮娜“拉着莉莉”跑回自己的卧室,当她把母亲关在门外时,可以清晰地看到门上悬挂着灰色镶嵌粉边的外套——灰色已经是主要色调,粉色退居边缘。
母亲大喊:“you’re not my Nina again!”此际的妮娜确已不是母亲的女儿,她归属于自己、臣服于欲望。
当“莉莉”与妮娜以同性方式欢好,由于别致的姿势,观者和妮娜都可看到莉莉怪异扭动的肩胛,以及肩胛上的纹身:从并蒂花变成了振起的翅膀——黑天鹅再次出现。
此际两种弦乐——阴险的大提琴与纤细忧伤的小提琴,交织在一起。映衬着妮娜面庞的,也不再是黑白花纹的枕头,而是暧昧艳丽的肉粉红色枕头,其上饰有彩色圆形图案,象征交合圆满——浅粉色象征纯真少女,肉红色便是肉欲的象征。“莉莉”的面目始终埋在妮娜双腿之间,惟有一种“破茧”的撕裂声传来。当妮娜从高潮中醒来,她发现“莉莉”的面孔,是自己。
这是第一次她在莉莉身上看到自己。
当妮娜在最后一天排练结束后,发现托马斯与莉莉在晦暗的舞台角落中欢好,然而恍惚间,那张放荡快活的面孔却是自己的,而御于自己身上的人,却也不是托马斯而是剧中的黑魔王。与托马斯的欢好,当是妮娜心底盼望的,被黑魔王的蹂躏,则是她真实心灵现状的物化体现。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的背景交响乐中混杂了一种奇怪的、禽类的“格格”叫声,这应当是妮娜心底“黑天鹅”急欲破体而出的声音。在妮娜受惊飞奔开去时,更有鸟类展翅扑棱的声音。
5、母亲:
永远一袭黑衣的母亲,有一张禁欲者的长面孔,苍老的手像鸟爪一样抓在女儿粉嫩的手臂上。她曾是该公司的舞者,仍有人脉,妮娜在公司的举动和表现,她都可掌握。
母亲的爱好是坐在自己的屋中画画,她描绘的是自己年轻时的样貌,以及妮娜的脸——画像上的女子颊上有一颗痣。
可以捉摸到她的过去:曾经辉煌,因沉湎情爱,生下私生女断送舞蹈生涯,因此她认为肉欲和性爱是毁灭性的,强迫女儿停留在十余岁的懵懂之中。对女儿怀有不正常的控制欲和爱。
(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亦渲染此类畸形母女关系。)
6、妮娜与托马斯的三个段落:
A、在托马斯的门外等待他的妮娜,首次拆散了一丝不苟的发髻(发髻象征禁欲与严格自律),对唇上鲜红的胭脂膏子(唇膏来自贝丝)还不大习惯,不由自主地抬手去擦拭。此际她心中是矛盾的:为了得到梦寐以求,她不得不打算启用长久以来忽略的、性别的魅力,做最后一搏——她其实意识得到自己是美的,只是始终不屑于张扬和运用,这仍是某些中学女孩子在性别差异萌发时的心理:努力勒紧肿胀的胸部,为性征感到羞耻。
当她对着托马斯时,就像犯了错误的小孩子面对手拿她的糟糕成绩单的老师。随时准备哭出来的急促气息、这个时候的妮娜,甚至不是“女人”。她来争取角色,竟像请求老师给予补考机会,始终喃喃说道:“我能做到,我昨晚努力过了。”她仍不敢亮出自己最原始的武器。当托马斯夸奖她“美丽、优雅”的时候,妮娜脸上并未出现释然和些微欢喜,目光甚至更焦虑,慌乱地躲闪开去。
在他的逼迫下,妮娜第一次说出了“完美”这个词(舞者大多是完美主义者,扑朔迷离的“完美”,往往令他们陷入走火入魔的境地)。托马斯扳过她细巧的下巴,恶狠狠地吻着了她。若是旁的女人,恐怕立即香舌暗度、运津咀华,顺势往来一番,然而竟有妮娜这等不晓事的,咬了上司一口。可以说托马斯早就心有定案,要扶助妮娜成为白天鹅,一切波折只是故意锻造她的过程,或可说在妮娜的咬啮中,托马斯看到了她并不懦弱、甚至有些凶狠的一面,于是相信她仍是可造之材。
在某些时候,灰色托马斯的举动,会引人误解他是个想把妮娜潜规则的上司,其实他绝非心地龌龊,他看出这女孩有如浑金璞玉,希望通过爱欲的打磨,令她升华到更高境界。
所有艺术最高形式的魅力,其实都是模拟性快感。因此,不懂得爱与性爱的艺术家,永远无法到达最高境界。她们需要先捉摸、领略过那个园中果实的异香与甜美,才能在舞台上模拟一二,以此引领观者沉浸入相似的妙境。
B、从托马斯的办公室出来后,妮娜盘坐在墙角(她总是独个儿坐在墙角,是胆怯小女孩的表现),狠狠地将散发再次绑起,这意味着她后悔方才的“放荡”,要迅速回到令自己感到安全的、清心寡欲的壳子去。
(在影片45分钟时,妮娜第一次在练习舞蹈时拆散了发髻,旋转时,长发在空中飘散出曼妙曲线,喻意她内心的“黑天鹅”的风情初露。)
C、托马斯的理解是:舞者要散发出性的魅惑,要让观众爱上你。
他亲自与妮娜共舞,用手掌娴熟地抹过女子的敏感处所,成功地唤起妮娜的迷狂。背景弦乐逐渐加强,危险而充满诱惑,黝暗的练功房恍如亚当夏娃的园子,托马斯反复说“open your mouth”,妮娜逐渐情动,扬起手反抚住托马斯的头颈,与他唇舌交缠。这是她的性意识被彻底唤醒的关键时刻。
(这男人如此用心良苦。在妮娜赢得山呼海啸般的掌声后,他轻声说:“你听到了吗?他们爱你。”)
D、首演前夜,妮娜在楼梯上向托马斯哭诉。他仰头看着她,看着她那张凄楚小面孔上的珠泪盈盈——是他把她托举到了高处不胜寒的地方。
7、地铁
地铁是个奇妙之处。嘈杂昏暗、狭小拥挤的空间,不得不亲密贴紧的无数陌生人,黑暗中映出人影的玻璃门窗,凄厉的呼啸风声,车厢像是一个盛满梦魇的巨大铁盒。
妮娜第一次涂口红,便是在地铁玻璃窗的映像中。
托马斯曾问妮娜的男伴舞:“你想与她欢好么?”——此时妮娜全无性方面的吸引力。当妮娜的性意识觉醒后,地铁中一个老者对着她大做猥琐动作,值得注意的是,而空荡荡的车厢中有许多空位——地铁的场景出现过很多次,惟有此次车厢几乎是空的,导演在暗示妮娜可以更换座位,但她既未没露出异样神情,也未更换座位,只是平静地转开脸去——她其实并不厌恶,甚至暗暗喜悦自己具备了这样的原始吸引力。
8、雕塑:
宴会结束后,妮娜在大厅中等待托马斯,厅心有一尊奇异的雕像。当妮娜对牢雕像凝睇,音乐阴郁奏响,提醒观者注意。雕像有如梦魇中的妖魔,吸引满脸懵懂的少女一步步走近:五官模糊一片、涂成惨白的人脸,手臂断折不见,只有两只翅膀高扬,两腿紧并,身体以耶稣受难的姿势直立,下身有男子性征。
这个雕塑的意思:要想要翅膀,就要抛弃双臂,等待受难。
——下体的男子性征,喻意不明。或暗喻“合体”?
9、贝丝:
妮娜在被贝丝砸得乱七八糟的化妆间中,偷取了一只唇膏。这表示她其实暗暗期望像贝丝一样有魅惑人心的女性魔力;贝丝的小刀象征她的侵略性——那也是白天鹅潜意识中期望得到的。
她所担心的:贝丝的今日就是她的明日,失掉舞者的腿,失掉容貌。因此幻觉中看到贝丝/自己疯狂地将刀子向脸上插去。
10、前夜
在此引用茨威格一段话:
“她内在的激情还未苏醒,她真正的、深处的自我尚未成形,只有被狂热的激情激发之后,他才能真正蜕变,绽露出蜷缩的翅膀。就像选手在竭尽全力冲刺前所做的一次深呼吸,她的生命正在停滞的休眠期里积蓄着力量,犹如沉睡的火山,一旦喷发,将地动山摇。”(《苏格兰玫瑰-断头女王斯图亚特》)
首演前夜,妮娜感到的压力达到峰值,近乎崩溃,眼中的幻象也越来越血腥:她看望贝丝时看到疯狂毁掉容貌的自己(象征对年老色衰的恐惧);画像变成蒙克的呐喊者(母亲的囚禁力几乎成了妖魔);她的肩胛上抓伤的地方迸现黑色的羽毛(黑天鹅已经迫不及待要挣脱白天鹅的肉身。但此段太像《变蝇人》),她的眼睛变得血红(血的意象),双腿折断变成禽类的腿,用门掩伤母亲的手(手,又是手),最后昏晕过去。
在她从昏迷状态醒来之后,在镜头中始终没出现母亲的右手,令观者疑虑:是否昨夜的恐怖都是臆想?当妮娜为了抢回门闩,捏住母亲受伤的手,才明示昨夜的争执其实都发生过。
期望妮娜得到成就的母亲,为何一反常态,锁了门不许她去参加演出?——她嫉妒了。她永远不曾当上天鹅皇后,然而妮娜做到了。此时妮娜不再是她的“Sweet girl”,而是比她更成功的、映衬出她之失意寂寥的舞者。
11、黑天鹅之死
一切来到最后关头,反而变得简单多了。妮娜心事重重,从舞伴手中跌落——她所见的莉莉与男舞伴“密谋”暗害她,到底是真是幻?从后面情节来看应当是她臆想出来的。当妮娜回到化妆间,“黑天鹅”在等她。妮娜把她猛推到镜子上,镜面破碎,白天鹅用一块镜子的碎片杀死了“黑天鹅”。
镜子,是镜子。镜子不复存在,镜像亦香消玉殒。
这一段戏也颇为精妙:波曼把死去的黑天鹅拖入盥洗室,喘息未定,遍体战栗,但音乐渐强,令她逐渐安下心来(迷茫时她曾喃喃“My music”,舞者心中有对音乐的下意识依赖),双眸再次变为血红——黑天鹅未死,反之,它完全攫住了妮娜的灵与肉。
妮娜化身黑天鹅之后的一段舞蹈,音乐节奏急促,时时伴有翅膀扇动之声、喘息呢喃之声。后一种声音暗喻着欢好,而欢好之愉悦亦有人形容为“飞”,比如老三(《山楂树之恋》)。
可以看到身着黑衣的男舞伴将惊艳痴迷的目光投在她面上,应对了前面托马斯那一问(你愿意与她……吗?)。音乐暂停,妮娜回到幕后,表情仍像沉溺在欢好之后的余韵中。
最后一段独舞中,她(在臆想中)看到两臂滋生出天鹅的毛羽,在雪亮的灯光里,黑色羽翼应和着音乐疯长,旋转挥舞,越来越圆融,越来越忘我,越来越嚣狂,越来越恣肆,越来越美。最后那一势,巨大的天鹅影子与昂首的舞者交相辉映,心魅、灵魂、肉体、渴求、欲望,均在这一刻得到最自在无碍的完满。
这一舞完成后,黑天鹅隐去——标志是妮娜的一对瞳仁回复清澈——舞者在潮水般的喝彩中变回白天鹅。亦即黑天鹅只为这最华彩的段落而生,方才的独舞,便是“天鹅之死”。
但白天鹅亦不再是从前的白天鹅:妮娜在掌声中回到侧幕,激动快慰的托马斯正在众人中等待她,她欺上去狠狠吻住他,立在芭蕾舞者树起的足尖上,吻了他,挟着隐隐风声,像一次凶猛的袭击,像天鹅从云端俯冲而下,像他当初吻她一样霸道。然则,她仍被邪魅所魇?宛转柔媚的音乐浪涛一样澎湃而起:不。黑天鹅确已死去,不再复活;白天鹅摄取了黑天鹅的悍勇、情致与佻达,涅磐再生。
在那一吻结束后,素常镇定的托马斯也禁不住显出神魂颠倒的痴笑,目光微微无措羞赧却又自豪地四下一溜。此一幕,应对了他在练功房中说的:“下一次,你来诱惑我。”徒弟出师了,被迷醉难以自拔的换成了师父。他看妮娜的眼神,是在看自己打磨成功的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不过,悬念仍未解开:化妆间中还有一只死去的黑天鹅。妮娜用粉色的毛巾遮挡住门缝里渗出的血泊,却惊见莉莉推门道贺,悬念之弦被绷上了最紧的一扣——死去的到底是谁?镜子确实碎裂一地,但门下并没有血……弦乐始终阴森急促地迫在空气中,妮娜泫然呆怔,慢慢垂下头,从小腹一起一伏的伤口中拿出了折断的镜子碎片。真相大白。
这一段波曼的面部表情丰富刻骨,恍然、惶然、悲凄、绝望、悔疚、无措、忍痛、坚忍……层次感极强的表演毫不脱力地支撑起这个最高潮的情节。最后,她低泣着在镜前坐下,用粉扑抹去眼泪,肌肉受到被动拉扯,硬生生把戚容转换为微笑。黑天鹅已死在舞台上,白天鹅也要在舞台上死去。
而在最后一跃中,遍体雪白的妮娜终于带着黑天鹅的伤口,回归纯白世界(白色的海绵垫子)。
“完美。我得到了完美。”
在经历灵与肉的双重磨难之后,黑天鹅与白天鹅在纠缠中合为一体,创造出完美的境地,俱获安宁。
当然,为什么观众始终看不到血渍?为什么众人围上来时没有第一时间看到白裙上的鲜血?不必深究了。
12、青衣:
“青”有黑色的意思。《黑天鹅》的故事,很像毕飞宇的《青衣》。冰冷冷的筱燕秋(妮娜),青春洋溢的春来(莉莉),甚至最后一场演出的“迟到”桥段都如此相像。筱燕秋在雪地中的自舞,亦有血的伴随。
二、戏与人生
毫无疑问,《黑天鹅》是一部奥斯卡级别的影片。精细得无微不至的音效和微妙声音,简直像是无言的解说,令这部电影更加饱满,增添奇幻、妖异的魅力。画面多次着墨在妮娜的精致发髻、瘦削肩胛、天鹅一样优雅的修长脖颈,让人切实感到这就是职业芭蕾舞演员。妮娜时时迷惘、眉尖紧蹙、怯生生的表情,增一分嫌多,减一分嫌少。稍显美中不足的是,“黑天鹅”上身时,魔力欠缺少许,好在黑天鹅的惊悚妖艳妆面提供助力,双眼圆睁那一亮相,仍令人心头一凛。
骇人的是,她还这样年轻,小金人迟早是她的——不过,也许不是这次。
“女神的男人”文森特-卡索,乍看普通,多看几眼,便觉优雅迷人、透骨而来,暗叹莫妮卡挑枕边人的眼光着实了得。文森特的面目恰到好处地有点肉欲色彩,时有媚气一闪,符合他在女人堆厮混的身份;他特殊之处是双眼生得有些开(钱钟书云:会略害相思病),感觉像《潘神的迷宫》中的潘神——半羊半人的潘神,凑巧也是欲望的象征。
“莉莉”米拉-库妮丝,看过她的《忘掉莎拉-马歇尔》和《约会之夜》。她确实是能让人忘掉女主角的美人!黑天鹅的邪魅之美,算是选对了代言人——不过,映衬女主角一定要烟熏眼么?《穿Prada的恶魔》中,艾米莉-布朗特烟熏眼一次之后便星途坦荡,但愿米拉妞能为这条“烟熏眼定律”再做佐证。
薇诺娜的戏份不多,但相当出彩。其实若无当年一场偷盗波折,“白天鹅”这个角色由她担纲亦非不可能,然而心里的黑天鹅毁掉了她。白羽染皂,她再也飞不起来,如今只能看着年轻的波曼挟风直上,夷犹如意。戏中戏外之况味,不知何如?
舞蹈团中牙伶齿利、刻薄轻佻的维罗妮卡,肉脸厚唇,也让人印象深刻。一个女人的小团体中,是必定会有一个这般人物的。
更让人感慨的是:娜塔莉-波曼在拍摄中结识该片编舞、舞蹈家本杰明-皮勒米,相恋订婚,如今已宣布有孕。
难道波曼与本杰明真的像妮娜与托马斯一样,在耳鬓厮磨、肌体交缠的共舞时,情愫滋生?戏中妮娜因一部《天鹅湖》醒觉了性意识,戏外波曼因《黑天鹅》得到爱情婚姻和胎儿。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即此谓也。
❺ 急求:黑泽明的(罗生门)电影的观后感,从法律角度。
罗生门(Rashomon) 伪影迷版
作者:poplover 来源:本站论坛
犯罪悬疑剧情片。
说来惭愧,我看过的电影也不算少了,然而很多大师的作品对我来说还只是传说,只闻其名未见真容。不补补课实在说不过去。罗生门是1950年的黑白片,大师黑泽明的代表作之一,在影史上拥有重要的地位,对之后的电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之前看铁迷宫、英雄之类的,老有人说起罗生门叙事结构,虽然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过没看过始祖就没有发言权,今天终于鼓起勇气,打算一睹影史经典的风采。
影片改编自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小说“在竹林中”,三个人在一个破旧的门楼下避雨,谈论起京都的一个谋杀案,案件审理中三个当事人对案件的不同陈述,使案件扑朔迷离。片名罗生门就是这个门楼的名字。
对于这样一部教科书级别的电影,半个多世纪以来已经被无数人无数次解读和剖析,google一下,就能找到成千上万的深刻的评论和研究。我一业余的就随便说点个人感想。
1、罗生门使用多重式叙事结构,让不同的人物从各自的角度、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解释、讲述同一事件,形成强烈的立体感、悬念和戏剧张力。这个巧妙的构思类似公民凯恩,却又有着更鲜明更独特的风格,开创了一种叙事模式的先河。“罗生门”不仅被无数后来电影人引用和模仿,也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2、运用这种叙事结构,引发出对人性阴暗面和残酷的世界的思考,自私、虚伪、虚荣、贪婪。。。甚至被害变成了鬼还在说谎话,充分揭露了人性的种种弱点。关于更加深刻细致的剖析可以google,不在赘述了。
3、有电影学院的老师说仅一部罗生门就能讲一个学期,夸张了点,不过这片确实是教科书中的教科书,大师的片子是拍给导演看的,这句话有点道理。虽然是黑白片,且年代久远,影片的画面依然赏心悦目,光线、构图都很赞,为解决树林中过于黑暗的问题,使用了超大的镜子反射光线,阳光、树影、音乐使画面生动鲜明。其他场景中,阴森肃穆的罗生门、淡化背景凸显人物的审讯都显示出大师对氛围营造的杰出的掌握能力和强烈的个人影像风格。
4、三个场景,7个人物,影片简单的甚至有些简陋,大师却凭借精心、不落俗套的设计拍出了深刻哲理,让无数后来者膜拜。审讯场景中明明有法官,却巧妙的隐去,只通过4个当事人来叙事,这样既省去了一个演员的成本,又避免多余的人物喧宾夺主。
5、有些手法在现在看来有些陈旧,这是难免的,毕竟我们看的最多的还是当代电影,但我们不能忘记的是,罗生门这样的经典对现在的电影的影响和启发。
6、尽管演员的表演依然带有50年代那种夸张的表情和做作的姿势,但总的来说表演还算精彩,特别是那个强盗,疯狂、自大的神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7、结尾留了一个光明的小尾巴,这恐怕是最具争议的地方,有人认为如果全是黑色,影片就更有震撼力,我不这么认为,人性中总有好的一面,如果罗生门全是黑色,可能就无法成为经典了。
水平有限,想到什么说什么,就说这么多。
你会是谁?---《罗生门》
作者:犬友
全美终于D出Y版的《罗生门》了,就冲着黑泽明的大名,我就毫不犹豫的拿下。
这部片子摄于1950年,1951年夺得威尼斯大奖。片长88分钟,故事情节、人物构成极其简单,但述说的故事却耐人寻味。
1、这是一部讲述人性劣根的电影,通过强盗、女人、武士、谯夫等四人之口,片面的讲述了一次杀人事件。所谓“片面”,是指四人根据自己的需要讲述了事件的内容,每人的讲述完全不同,令我不禁对每个人的供词都产生了怀疑!具体供词如下:
谯夫:一日,上山砍材,看见武士死亡地点,并报官。(由此引出故事)
强盗:见武士之妻美貌,遂起歹念,以利器为由,骗武士至树林深处,捆之,后骗武士之妻(下称女人),至武士前,欲当面歼之,女人先反抗,后配合。事毕,盗欲走,女曰:当两男之面,做下不耻之事,唯两男决斗,胜者随之。盗解武士之绳索,举长刀与之决斗,并杀之。后觉女人已逝。
女人:当武士之面,力抗不遂,遭奸。盗遁后解武士绳索,武士漠之,女晕,醒后,见武士胸前插一短刀,惊,后遁。
武士(借巫婆之口道出):女遭盗奸,女曰:女应靠刀剑夺得。盗将女踩于脚下,由士处之,士遂与之打斗,仆,后遭人将其胸前短剑拔出,遂死。
谯夫(后补充):女遭奸,后解武士绳索,欲让其决斗,士怯,盗也怯,后遭女痛骂,遂打斗,其场面狼狈不堪,士不慎,困于草中,盗杀之,遁。
看了以上的供词,大家是否看不清楚,其实我也对自己的描述也是很尴尬,不过事实就是这样。但事实究竟是怎样呢,到了影片结束,导演也没有告诉我们,他也没必要告诉我们。
不过通过四人的描述,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武士是死了,而且还是他杀(谁杀的也不确定),女人是被侮辱了,是被迫还是自愿,或者是先被迫后自愿,我们就不知道了。导演设下两个前提条件,余下的就由四个人或者加上我们去想象了。综观全片,构思相当巧妙,情节层层推进,当你相信了第一个人供词的时候,又被第二个人推翻,于是又有第三个,第四个,到最后,你都不知道该相信谁,不过你可能最会相信谯夫的话,因为他在此事件中是唯一的身外之人,他没必要说假;也许你会相信女人的话,毕竟她是受害者,也许。。。。。。
影片揭露了人自私自利的本质,通过一件极端的事情(杀人案)造成戏剧冲突,表现每个人在此次事件上的不同立场:
谯夫:怕说清楚了,惹上官司,而且他可能拿了那把值钱的短刀,而未作为证据充公;
强盗:为了掩饰自己的懦弱与胆怯,怕辱了大名,而认定自己杀人。这一点,由他描述的决斗场面可以看出;
女人:为了转移自己被辱的事实和杀人或促使杀人的可能性;
武士:为了掩饰自己的懦弱或被杀的耻辱。
其实,我作出这样的解释,可能是对的,也许是错的,因为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是怎样的。在作出这样的判断与分析的同时,我也掉进了黑泽明的陷阱之中,我也是根据自己的利益去判断,我的利益(应该说是大部分自认为是善良人种的普遍的社会道德观)就在于同情弱者,讨伐凶手,那谁是真正的凶手呢?我的判断其实也正在引导(或是误导)大家,作出判断。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世上都是以我为中心,趋利避害地去思考问题,甚至有人怀着这种目的去引导其他人做出判断,进而形成一种所谓的舆论力量。这是一种手段,我不谈手段,只谈影片所暗示的这种阴暗的人性,这也是影片最想要告诉我们的。
武士、女人、强盗、谯夫,代表了冲突事件的四种立场,换做是我,会是怎样的角色呢,也会为自己辩说吗?影片最伟大之处就是他在当今社会也有着深刻的意义。因为影片强调的是人的阴暗本质,做为社会的人,人的本性也是一代一代的延续,就象儒家的思想对我们的年轻人的影响一样,所谓最前卫、最颠覆传统的年轻人,身上也或多或少带有儒家的影子,趋利避害是动物的本质,可以说是不用人教的。当然杀人放火,现在也有,应该也算是延续。
我们面对不同的事扮演不同的角色,产生了不同的反应,或许我是武士,面对危险,胆小懦弱;或是强盗,逼不得以去杀人;或是女人,受辱后复仇;或是谯夫,隔暗观火,当然这也是猜测,真相未必是这样。
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四个人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那么,你会是谁????
以上论点,浅薄之极,望广大网友批判,请跟贴讨论。
相关影片:
❻ 海伦凯勒 观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海伦凯勒自传》。
海伦凯勒在她出生十九个月的时候,因为生病,失去了宝贵的听力与视力,所以她成了一个又聋、又哑、又盲的重度残疾儿。她不像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可她凭着自已的意志一次又一次地向病魔挑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坚持不懈,终于考上了大学,成了一位出色的演说家。
海伦凯勒是个非同一般的女孩,她有着拼博到底的勇气;有着惊人的意志;还有那为盲人福利奉献一生的理想。虽然她的生命中承受了那么大的打击,可是她却有向命运之神挑战的决心!失去视力的她虽然不能感受雨后彩虹的缤纷,也无法欣赏皎洁明月的清辉,她无法用自已的双眼去领略大自然的美,但是她却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受
海伦自幼就有一个伟大的愿望,那就要建立一个盲人基金会。考取大学后,她就一直在为创造基金会奔波,在她的生命里最美好就是助人。和海伦凯勒相比,我是渺小的。我没有她惊人的意志,没有她那美好的憧憬。在我身上,更多的是独生子女的缺点:脆弱,怕累,
碰到困难总想躲避。
读了《海伦凯勒自传》我完全进入了她的世界,这个世界给予我的是无比的震撼,我,不,不止是我一个人,是所有的人都应该向海伦学习,学习她那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精益求精的精神。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对海伦很合适。
读书虽苦,但乐在其中。
在人生的旅途上,尽管人人盼望欢乐,无人喜欢忧伤,但它们却像孪生姐妹,永远在生活的舞台上相伴共生。我们学习知识也是如此,为了那眼花缭乱的“数字迷宫”而呕心沥血,为了那令人头疼的作文而费尽心思。这些表面看来确实很辛苦,然而辛苦的另一端,迎接我们的则是一串快乐的音符。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耕耘就得付出一定的代价,没有含辛茹苦的耕耘,哪能领会到甜入心田的收获?知识的海洋原来不是风平浪静的,要想获得真知,就必须扬起奋发的风帆,努力拼搏,这一定是很苦的。在它面前,我们是畏难怯步,还是搏击进取?前者当然不会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更不能领会到学习的乐趣:而后者则会领略到知识的芬芳,迎来“梅花扑鼻香。”的丰硕成果。想一想你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吧,哪一点不是经过辛勤的劳动所获得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渴望的是获得知识,付出点代价算得了什么。当然求知是辛苦的,但我们把心血得来的知识用在建设祖国的大业上,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作出贡献,岂不是非常快乐?
❼ 观电影《迷网》有感
这个作文不早就叫交了么?
我们学校奖都发下来了
❽ 《成长的烦恼》英文观后感
During the summer vacation, I read a few set "growing pains". Every night, I finished the homework, play the harp in front of the television see "growing pains".
This is an American life drama. The movie has been took ten years. The United States is about a story of ordinary families. Their father call Jason, the mother call maggie, eldest son call mike, a daughter named carroll, the younger brother that this well, three children in parents' care next growth story. They a life filled with happiness and wisdom.
I have seen several set the. My deepest image is this thing: Ben learned in school skating. Their coach character is very rough. One day, the coach's son mix to Ben. Ben is home to tell dad Jason. Jie with before to coach with his reasoning. But the coach not reasonable, played Jason the belly, Jason also gave him a. Back to home, Jason think this will give the child bad influence. And he took Ben to find the coach. But the coach is not reasonable, this time, Jason didn't strike back. He went to the headmaster to fire him. Later, Jason when the coach, he happily teach them learn skating. I think the light by force is out of the question. For the first time with Jason force couldn't solve the problem, the second Jason with wisdom solved the problem. Jason think first method is wrong, but he have the courage to admit his mistake. He did not because he's parents, hadn. I saw some parents in ecation child said something wrong, to do wrong, are not willing to admit. Because this will ruin the dignity of the parents. I hope they can like Jason, can be in front of children to admit his mistake, and children together by ecation, grow together with the child.
翻译过来是这样子的
暑假里,我看了几集《成长的烦恼》。每天晚上,我做完功课,弹完琴就在电视机前看《成长的烦恼》。
这是一部美国的生活剧。这部电影已经拍了十多年了。讲的是美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他们的爸爸叫杰生,妈妈叫麦琪,大儿子叫迈克,女儿叫卡罗尔,弟弟叫本恩,三个孩子在父母的关心下成长的故事。他们一家的生活充满着快乐和智慧。
我已经看了好几集了。我映象最深的是这件事:本恩在学校里学溜冰。他们的教练性格很粗暴。一天,教练的儿子拌到了本恩。本恩就回家告诉爸爸杰生。杰生就到教练面前跟他评理。但是教练不讲理,打了杰生一下肚子,杰生也还了他一下。回到家,杰生想这样会给孩子坏影响。他又带着本恩去找教练。但教练还是不讲理,这次,杰生没还手。他去找校长把他给开除。后来,杰生当上了教练,他快乐地教他们学习溜冰。我觉得光靠武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第一次杰生用武力没有解决问题,第二次杰生用智慧解决了问题。杰生觉得第一次方法不对,但他勇于承认错误。他没有因为自己是父母,要面子。我看到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说错了话,做错了事,都不肯承认。因为这样会毁了做父母的尊严。我希望他们能像杰生一样,能在孩子面前勇于承认错误,和孩子一起受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长。
❾ 求电影《罗拉快跑》和《基本粒子》的影评
《罗拉快跑》――命运前再次感受人类的渺小曼尼为老大完成一项毒品交易后,带着装有10万马克的钱袋准备女友罗拉的接应,然而罗拉却被人抢了钱包,耽误了见面时间。曼尼只好搭乘地铁回去,车厢里只有一个乞丐。这时车厢里突然出现了两名警察,曼尼本能地下车就走,慌乱间把钱袋忘在车厢里,很明显,钱袋被乞丐拿走。而此时曼尼离与老大见面交钱的时间中午12点只剩下20分钟,于是曼尼打电话向罗拉求救,罗拉必须在20分钟内搞到10万马克,不然曼尼就会被老大杀死。如果罗拉在最后几分钟没有赶到,曼尼就只有铤而走险,抢劫电话亭对面的超市。
20分钟搞到10万马克!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罗拉别无选择!
罗拉选择求助于是某银行董事的父亲,于是罗拉开始狂奔!
整个电影其实就发生在这生死攸关的20分钟内,这20分钟内发生了什么事情,罗拉是否能找到父亲,父亲是否会帮她,她又是否能及时赶到曼尼处?如果电影仅仅给观众这样一些悬念,并最终一一给出答案,也不失为一部情节紧张的悬疑片,但导演用意显然不在于此。影片高妙之处在于,导演打破了传统叙事结构、叙事角度以及时空限制,对同一事件讲述了三种不同的故事情节,这种讲述故事的做法显然是大胆的,导演以观众的视角去导演整个电影,同一个故事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结局。
电影多处用了动画、蒙太奇、大量的快速切换镜头,贯穿始终的喧闹的摇滚乐,罗拉的红头发以及奔跑晃动的画面营造出的紧张急促的气氛足以让人窒息。
然而导演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
仔细比较三种情况,就会发现罗拉遇到的这些偶发事件以及罗拉的选择产生了混合连锁效应,最终影响了结局。
非常关键的一个事件是遇上梅耶先生。梅耶的车是去银行接罗拉父亲的,在前两种情况下,梅耶因撞车耽误了行程,没准时赶到银行。也正是由于这个时间差,罗拉才得以见到父亲。而在第三种情况下,梅耶没有撞车结果接走罗拉父亲,导致罗拉最终从赌场赢得10万的概率事件,但同时也间接导致了梅耶车与那部车更严重的车祸,殃及父亲。
遇见急救车也是一个关键事件,第一种情况,罗拉没有想搭急救车,急救车在遇到玻璃时也停了车。而第二种情况下,由于罗拉的干扰,急救车就撞上了玻璃,并直接导致司机为赶时间超速行驶撞上了曼尼。
其实,在罗拉筹钱的20分钟事件中,只有父亲一个人是和罗拉直接相关,会产生直接关系的人。梅耶、单车男子、乞丐、急救车司机都本应是局外人,但却与罗拉产生了联系。这些看似非常偶然的事件,其实都有产生的原因,而原因导致结果,结果又导致原因,这样的因果循环便导致了事件产生的必然性。所谓必然在偶然中产生,偶然又都存在于必然中的道理就在于此。
想起了几年前看到的一则电视新闻:郑州航院的一名大四学生骑车经过路边一个建筑工地时,突然被一个电线杆砸中头部,当即生亡。这件事情让我开始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当电线杆倒下时,正好有人经过,又正好砸中头部,又正好砸中这个人而不是那个人,何况又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这是多小的概率事件啊。如果把那个人被砸中之前经历的事件一一回放,一定会知道究竟是哪些偶发事件导致了这个必然。也许是遇到一个老同学说话的时间直接增加了几率,也许是为了早点回学校,抄近路正好赶上那个时间。也许,也许还有太多的也许,然而人已逝去,终无奈何。
电影中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罗拉两次都碰见了乞丐,却都匆匆而过。而在第三种情况下,罗拉居然凭92.7个马克赢了10万马克,而曼尼竟也追到了乞丐要回来了钱袋。于是罗拉拼命弄到的10万马克突然失去了意义,罗拉像个呆子一样,不知所措。似乎是导演故意跟观众开了一个玩笑,却发现其实人生本无常,命运本多舜,有人忽然一夜成名,有人忽然一夜暴富;有人第一次买彩票就会中头奖,有人第一次坐飞机就遇上飞机失事。有时候你越想得到越得不到,忽然有天就得来全不费功夫,有时候你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你不怕了却也不来了。失而复得,得而复失,种瓜得豆,种豆得瓜,人生就是这样的循环错乱,让世间凡人或狂喜或狂悲,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又有谁能达到?导演毫不留情的以此来隐谕人面对人生和命运时的渺小无能,让人愈加怅然无助。
想起了《七宗罪》(饕餮、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和暴怒——被天主教认为是遭永劫的七种大罪)最后的一个场景,布拉德皮特扮演的警察最终还是因暴怒(杀手因为嫉妒杀了警察妻子)杀了杀手,这就中了杀手(自称是代神惩罚人类)的安排,因为杀手自己犯了嫉妒之罪,要借警察之手杀了他自己,那么警察也因暴怒受到惩罚,杀手替撒旦完成惩罚人类七宗罪的任务终于完成!看到这点,让人不寒而栗,影片有浓重的宗教昭示意味,人终究要为自己犯下的罪行受到惩罚。人终究逃不过自己的命运。《七宗罪》的一个隐谕是讲人的宿命,而《疾走罗拉》也是在讲人面对命运的无能和渺小。
然而电影毕竟是电影,可以选择不同的结局;人生终究还是人生,永远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也忽然能够理解为何那么多人把自己的精神献给一种宗教保管,当人真正开始思考自己的时候,思考生命与世界,与宇宙的关系时突然发现有很多问题无法回答,无法解释,于是产生了恐惧感,而所谓恐惧感就是一种不确定感的深层心理反应。其实人充其量只是宇宙中的一粒浮沉,在面对未知的力量时,会变得渺小不堪。于是很多人开始相信命运,相信未知的力量,相信把精神交给神来保管就会在恐惧感中得以永久的安歇。不知道是不是人被上帝造出来时就对万物对宇宙有一种天然的恐惧,又找不到自己的庇护人,于是人类就自欺欺人地虚拟出一个万能的神,接着制造出宗教,告诉自己有神与我们同在,那种恐惧感就会消失了。可悲的人类啊!
短短一个小时十几分钟的电影《疾走罗拉》像一部无情揭示人类宿命的诏书,让人无限深思,心存敬畏!
――关于《基本粒子》黑暗畅销小说《Atomised》被改编成了电影,故事很简单,一个女嬉皮士,身为两个男孩的母亲却始终贯彻嬉皮生活,根本不管不顾孩子。一个男孩叫Bruno,相貌寒碜,在压抑和扭曲中长大。另外一个男孩叫Michel,外表就是一个书呆子,内心执着而有力,渐渐成为一个颇有作为的科学家。两个男孩在十几岁的时候才认识对方,靠着一本《Brave new world》走近了对方孤单的心灵。
多年后,Bruno当了中学教师,步入中年的他日益颓败,心理变态,单身带着孩子,写了一堆愤世嫉俗的文字,满腔扭曲的欲望无法释放。在一个精神治疗的夏令营中,Bruno试图猎艳却屡遭挫折,最后终于在露天浴池中遇到了Christine。这个女人,绝对悲观,伤感地伪装成强者。Bruno跟着她进入了更加危险的领域,SM酒吧和sex party,每天她都以最饱满的状态带着他冒险.但最终有一天,她崩溃了,医生告诉Bruno,她将永远瘫痪.坐在轮椅上,她仍然装作坚强,选择一个人回公寓.几乎静止的房间里,她静静守候在电话旁.他几次拨通,几次挂掉,她几次错过,几次失落...最终,她蹒跚着爬上阳台,纵身跳下...
Bruno再一次走进医院,双眼涣散,精神恍惚.长长的走廊里,他有一次看到了Christine,从此之后,她住进了他的脑子,两人幸福地生活着.
Michel则相对简单,他从小就喜爱一个女孩,而一个男孩的晦涩和矜持却一次又一次让他退却.多年后,女孩长成了女人,她拿出珍藏的小本,里面全是她和他的点点滴滴.两人终于走到一起,可这个时候她生病了,切除了整个子宫.他从爱尔兰赶回来,和她对坐,无需更多言语,两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小说的作者Michel Houellebecq以对人内心的黑暗描述出名,早已在欧洲和美国成为当代的大师.而我却始终没看《Atomised》的原作,只看过《platform》。不敢妄作比较,但是至少我觉得这部电影应该是一部优秀的改编电影。开头的十分钟略显平淡,镜头给得中规中矩,夜没有什么精彩的对白。但是随着剧情深入,仿佛在拨开洋葱,越往内越催人泪下。
Bruno的演员是《疾走罗拉》里面的那个男人,表演相当精彩,从压抑到爆发,环环相扣,有层次也有节奏。扮演Christine的女人,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把一个女人的恐惧和坚持表现得淋漓尽致。
有不少电影,都是一上来就给出一个状态,把主人翁都弄得很异类。而这部片子,一开始大家都看着像正常人,而随后就一步步深入,把最隐蔽的部分慢慢暴露。看着看着,就会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每个人的内心都是迷宫。
整部片子都弥漫着六十年代的音乐,鲜亮的画面跳跃其中,看完之后我听了近40次summer time。那个年代,是对于存在主义的实践,自由是无底洞。
片子本身也是一首跌宕起伏的歌,安静地开始,一点点堆积情感,走上制高点.导演对于节奏的把握让人五体投地.看这样的片子,不免让人低落.但回顾人生真相,也不过如此... (参考自豆瓣之电影影评,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