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电影蝴蝶观后感450字

电影蝴蝶观后感450字

发布时间:2024-10-04 10:38:35

法国电影《蝴蝶》观后感!急需!!!!!!!!!!!!!!!

电影蝴蝶通过一个没有爸爸跟着妈妈一起生活的小女孩走失后,遇到一位失去儿子的老人安利文之后两人一起找“依莎贝拉”的蝴蝶的过程。通过她们之间的交流,所看,所遇,而间接揭示有关亲情、爱情、人生、小孩教育、生活及战争的无情,及让我们思考该怎么处理问题、处理爱情、当亲情缺失之后应该以一种什么样态度来生活一部温情电影。
它抛弃了一般以爱情为主题的电影手法,通过一老一少的对话及寻找蝴蝶的经历。将我们的思维跟着一个又一个为什么,而思考我们自己平时处理问题是否有些偏激或不足之处。

⑵ 求法国电影《蝴蝶》观后感

精湛的演技,清纯的眼神,深邃的话语,浓浓的亲情,还有美好的风光,这一切的一切,似乎就是这部电影的亮点。听完那内心的独白,仿佛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小丽莎问朱利安爷爷,怎样才能变富有?朱利安并没有多解释,只是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管丽莎有没有听懂,诚然,这句话不只是物质上的富有,还有精神上的。难道说只要快乐就能富有吗?其实也不全错。一个人,如果战胜了精神上的挫折、痛苦、打击与愤恨,去接受另一种全新的并且你热爱的事物,你就会变的快乐,从此变得精神上富有的人。换一个角度想想,精神比物质上的富有来的更加不易,而欣喜与快乐且能使你终生受用……一个男孩要求一个女孩为了彼此的爱的约定,和他一起勇敢的跳伞,虽然女孩不同意,但最后男孩还是硬拉着她跳伞。看到这一幕,老人对孩子说,他们的爱情只用一根绳子维系着。这似乎是导演特地安排进去的,目的就是告诉我们,人们口中的信物,恰恰是不相信的证明,如果两个人真心相爱,疼爱对方都怕不够,都怕来不及,谁还会破天荒要用一个巨大的行动来证明心中的爱意?再价值连城的一个钻戒能贵重过一个人的生命吗? 最后,他们回到了家中,没有“满载而归”,因为丽莎毛手毛脚的吓跑了蝴蝶。不过, 最后的最后,总是美好的,她的妈妈对丽莎说出了久违的三个字;朱利安也完成了他多年前许下的诺言。也就是在那个晚上,他们都找到的那些被忽视的爱! 不过最后我们还是等待到了伊莎贝拉,就在两人兜兜转转一圈之后,在老人的温室里,一只邮寄来的伊莎贝拉诞生了,两个人的心愿都得到了实现,女孩的妈妈也告诉她“她爱她”。我看到这里,也才赫然明白,这部片子所要表达的意义原来就是,不要忽视身边的爱。

⑶ 法国电影蝴蝶观后感

法国电影《蝴蝶》观后感
这部影片 轻松,幽默,温馨,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既没有跌宕的情节,也没有精彩的动作,但却揭示了很深刻的哲理:“有时候爱就在我们身边,却常常被我们忽略” !
朱利安是一位丧妻丧子的孤独老人,多年前儿子抑郁症自杀,他为了实现对儿子许下的诺言,执着地寻找一只叫做伊莎贝拉的蝴蝶。一个单亲家庭的小女孩丽莎,偶然闯进老人寻找蝴蝶的旅程,而女孩的妈妈也叫伊莎贝拉,16岁时怀孕生下来丽莎,妈妈忙于工作,似乎又不懂得如何爱她,女孩受到冷落。女孩在这次旅行中实际上是在寻找母爱。 短短的旅程,老人完成了儿子的遗愿,女孩找到了母爱,他(她)们都找到了自己心中的伊莎贝拉。
影片中很多细节值的品味,女孩一路上天真的问,老人充满哲理的回答,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启示。这位看似孤独的蝴蝶老人却对生命有着宏大的感悟。
看到一对恋人要用跳伞来证明彼此的爱情,老人就说,“他们的爱情很危险,只靠一根绳子在维系,因为他们之间没有信任”;
看到一位登山者瞬间赚到35万美元,老人丝毫不为所动,因为他懂得,“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才是真正的富有”;
看到母鹿被偷猎者射杀,老人平静地说出自己的生死观——“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他会随时造访而没有预告,生命都是一秒钟一秒钟地度过的”;
他告诉丽莎的妈妈,要去爱抚、亲吻自己的女儿并告诉她“我爱你”….因为老人有切身的体会,亲情对一个人有多重要、有多珍贵. 老人也为始终没对儿子说出“我爱你”这三个字而愧疚 。
影片的最后,朱利安老人对妈妈说,“缺少母爱的小孩都渴望自己快快长大,脱离让自己感觉痛苦的生活,到自己能掌握的世界中去”。丽莎妈妈才幡然醒悟,她拥抱着女儿,轻轻的告诉她“我爱你”!
寻找蝴蝶并非意义本身,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对亲情的寄托才是这部电影最终要表达的主题。整个电影充满了人性关怀和智慧火花,她让我们用心关注那些孤独的老人、不安的孩子,和日渐麻木的自己。
看完电影后,那位孤独,善良,充满沧桑却智慧的蝴蝶老人,那位聪明伶俐,又孤独敏感,清澈蓝眼睛里的忧伤,羞怯迷人的笑容,精灵般的小女孩, 以及亲情,友情,美丽的大自然,充满生命哲理的对话,生动而立体,久久的的展现在眼前,那种精彩难以言表!

⑷ 关于法国电影《蝴蝶》的影评

学校刚刚放过,叫伊莎贝拉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寻找的那种罕见的蝴蝶的名字就叫“伊莎贝拉”。一部很温情的片子。
一老一小在寻找过程中发生过许多好玩的事情。你要是喜欢这部片子,推荐你看《二手狮王》也不错。

⑸ 电影蝴蝶告诉了我们什么

第一次被《蝴蝶》吸引是因为粗正它的海报,在昏昏欲睡的夏日午后看到那么葱茏的一片岩睁悔绿色,不由得精神一振。

然后听到了它的早悄片尾曲。稚嫩的童声"布瓜布瓜",好象看到一只小鸽子站在窗台上冲你眨巴眼睛。于是我知道,这会是一部可爱的片子。

一部让你静静看着然后会从心底微微笑起来的片子,为这个骄阳似火的夏天,配上一抹深深又浅浅的绿色。我们为了找它跑了那么大老远的路,而它一直就在这儿等着我们。生活纵有诸多不如意,至少还能笑看蝴蝶破蛹飞翔。

⑹ 蝴蝶的启示观后感

《蝴蝶》观后感篇一:蝴蝶观后感

又是一周校选课,我很荣幸自己能选到黄老师的课,不仅上课轻松愉悦,还能经常看电影,虽然很多都是儿童电影,但也因此能让自己停下来,净化一下心灵,返璞归真。这周,老师为我们播放了一部名为《蝴蝶》的法国电影。

这是一部关于亲情的法国电影,一个老人和一个10 岁女孩共同去寻找一种阿尔卑斯山脉中的稀有蝴蝶“伊莎贝拉”,老人为了死去儿子的遗愿,女孩为了寻找失去的母爱,走在同一条寻找的路上。整部片子以寻找来一步步梳理出电影本身要体现的内容,寻找并不是意义本身,寻找的动力和根源——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对亲情的寄托才是这部电影最终要表达的内容,也是要传达给观众的意义。

“伊莎贝拉”是老人疯掉的儿子死前最后的希望,他想看看叫“伊莎贝拉”的蝴蝶,为了儿子,老人成为了一个蝴蝶专家,在山里找伊莎贝拉找了15年,这是一种一年只出现10天的短暂生命,但却被誉为最美丽的蝴蝶;单亲女孩的妈妈忙于工作,女孩受到冷落,所以在没有告诉家人的情况下偷偷钻进老人的汽车去了山里,为的就是看到老人所说的蝴蝶。电影最后我们才知道,女孩的妈妈就叫“伊莎贝拉”,她的寻找,纯粹是出于对母爱的渴望。一老一少在山林中露营,对话,从互相排斥到共同携手,当伊莎贝拉就要到来时,女孩却因为毛手毛脚让它飞走了。虽然我觉得电影最后的结局有点俗套,是以警察抓到老人以为他拐卖儿童最后两家冰释前嫌结束的,但是我认为这部片子所表达的意义和拍摄的景色还是挺值得一看的,毕竟法国电影都是比较有人文色彩的,总看美国大片,偶尔看看这种法国文艺电影还是挺享受的。

这部电影,能够欣赏到老人家里无处不在的各式各样的蝴蝶标本和阿尔卑斯山脉如画的风景。导演还把蝴蝶的所有生物形态和破茧过程都一一展示给了观众,这是电影的一大特色。最令人意想不到的要数老人家里一扇紧闭的门了,在小女孩偷偷打开之后,发现那屋子里竟然是一个精心营造的蝴蝶温室,飞舞着各色美丽的蝴蝶,就像城市中童话里的另一个世界,比阿尔卑斯山脉的天然景色更令人惊叹。

整部电影话语不多,但都耐人寻味,一少一老一问一答,满篇基本都是这样的对话。女孩看到一个男人强迫女友和她共同滑翔来表示爱他时,问:什么叫一根绳子维系的爱情?答:当

爱情需要证明时,那它本身就不存在;女孩问:为什么有富人和穷人之分呢?答:平等、自由、博爱的口号虽然叫起来响亮但实施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诸如此类……人生的经历和哲理就这样在对话中简单清晰的进行了解释,展示在了人们面前。最后的片尾曲也是一老一少的问答歌唱,很可爱、很有趣,这大概是这部影片的又一个特色吧。

不过最后我们还是等待到了伊莎贝拉,就在两人兜兜转转一圈之后,在老人的温室里,一只邮寄来的伊莎贝拉诞生了,两个人的心愿都得到了实现,女孩的妈妈也告诉她“她爱她”。我看到这里,也才赫然明白,这部片子所要表达的意义原来就是,不要忽视身边的爱。当身边的亲人和爱人都还在的时候,要懂得珍惜,不要等到亲人失去了才通过实现当初未能实现的愿望来回忆和遗憾,这是老人给我的启示;要懂得珍惜,不要因为最亲的人在身边就以为他知道自己的心,爱是需要沟通的,也是需要表达出来的,不要让身边的人受到冷落,这是那对母女的启示。爱身边的人和事吧,它会让我们的心里永远驻留着那遍寻不着的最稀有美丽的蝴蝶,让我们不会有遗憾。

《蝴蝶》观后感篇二:

前几天,我从杂志上读到了一篇文章,很受感触。文章的名字是《蝴蝶的启示》,文章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有一个人正好看到一个蚕茧破了个小口,蝴蝶很艰难地从小口中一点点挣扎出来,似乎已经竭尽全力。这个人看不下去了,就拿来剪刀小心翼翼地将蚕茧剪破。蝴蝶很容易就从中挣脱出来,但翅膀很萎缩,紧紧地贴着身体。他期待蝴蝶的翅膀能伸展起来,成为一个健康美丽的蝴蝶,然而它始终带着瘪缩的翅膀在地上爬行,没能再飞起来 ......好心人并不知道,蝴蝶要从蚕茧的小洞中挤出来,把体液挤到翅膀中,最后脱茧而出后,才能展翅飞翔。读了这个故事,让我思绪翩翩,想起了我们当前对孩子的教育,有着与此故事中那个人相似的做法。

“五一”假期间,我乘车去看望在外地求学的儿子。我带着几天前就采购好的儿子最爱吃的食物,换季的衣服,学习的资料,满满两大包,左手提一个,右手拎一个,怀着期盼和喜悦的心情踏上南去的汽车。经过了七、八个小时的车程,终于见到了日夜牵挂的儿子。儿子比春节时长高了许多,瘦了一些,但显得更加帅气。来到宿舍,放下包裹,开始帮儿子洗刷起来。洗了一大堆脏衣服,刷了四双鞋子,拆洗了被褥,撑上了蚊帐,整整忙碌了一下午。第二天走时,把儿子冬季的衣服塞满了一大皮箱,厚被褥装满了一大塑料口袋,像逃难的难民一样挤上了北去的汽车。每次去看望儿子,我都是如此,搞得身心疲惫。起初我总觉得儿子还小,洗刷不干净自己的衣物,帮儿子洗刷是应该的,他大了就能学会这些的。可是渐渐地觉得儿子对我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我帮他洗刷在他看来是一种正常的习惯,没有想深入学习处理自己生活事务的想法了。读了《蝴蝶的启示》一文后,我忽然感到自己的爱在伤害儿子,我的包办代替在误导儿子不想学会自理,我就像此文中的那个人在拿着自认为“爱”的剪刀,剪去孩子自理生活的能力,,剪去孩子战胜自己懒惰和畏难的信心,剪去孩子在困难和逆境中生存的勇气。这也让我想起我的一些学生家长也像我一样无微不至地“关爱”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家务活一点儿不让做,怕影响学习;上学时,家长背书包,担心压坏了孩子,影响生长;值日时,家长忙着扫地、拖地,怕孩子做不好卫生,挨训;......家长们就像《 蝴蝶的启示》中的那个人——“期待蝴蝶的翅膀能伸展起来,成为一个健康美丽的蝴蝶。”可是也像那个人一样没有想到蝴蝶要从蚕茧的小洞挤出来,把体液挤到翅膀中,最后脱茧而出后,才能展翅飞翔。孩子的成长也像蝴蝶的蜕变一样,在生命的历程里,需要自己的奋斗乃至挣扎,才能变得坚强,才能永远的飞翔。

《蝴蝶的启示》一文也让我想到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新课改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绿透了各个试教区,但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一些“满堂灌”现象。教师的角色还没有彻底地改变,一些教师对孩子的“关爱”太浓烈,大包大揽,越俎代庖。为了对付教育局的抽考、学校的月考和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一些教师对每篇课文作细致地分析讲解,每篇文章后的思考题要求学生抄上标准答案,各种类型的'作文抄上几篇范文让学生背诵......每堂课上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索然无味,语文,这门充满智慧和情趣的学科在学生的心中变得像一潭即将枯萎干涸的死水。我们的孩子也在老师的关爱中变成了傀儡,这不正如《蝴蝶启示》中那只蝴蝶一样,虽然在那个人的帮助非常容易地挣脱而出,但它始终带着瘪缩的翅膀在地上爬行,没能再飞起来。我们的孩子虽然背会了老师给

的标准答案,但是他们智慧又能飞多远,如此长久的训练,他们也许真的只能像文中的那只蝴蝶那样瘪缩着在地上爬行,这难道不让我们老师深思吗?我们的这种一丝不苟的“关爱”会伤害学生,伤害他们的独特感受,伤害他们的创造力,伤害他们的探究精神......所以,我们还是节制自己的“爱”吧,留给孩子自然、自由、自主、自助的空间,让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只健康美丽的蝴蝶,永远地在高空中飞翔。

《蝴蝶》观后感篇三:

翩飞过我脑海的你的伊莎贝拉

——评《Le papillon》

“你难过吗?你知道,死亡死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只是它不会事先通知你,很多人活的好像自己有永恒的生命似的,可是从没有人确定他们是否有时间实现自己的愿望。”于连坐在树下的石头上坦然道。

蝴蝶,最翩飞的生物,却承载着最深沉的哲思,如同破茧,如同成长。

伊莎贝拉,最常见的名字,却背负着最伤痛的执念。一个是一种稀有蝴蝶的名字;一个是淡漠的母亲的姓名。一个是沉迷于对自己患有精神病自杀的儿子的悔恨的老人;一个是对自己母亲不关心自己决心报复和试探的女孩。就这样,他们匆匆去了那片这个时节里能找得到伊丽莎白的葱茏的大山。

不知是自然度化了他们或是他们感染了自然,在轻松活泼的舒缓钢琴曲中,恰到好处地清新感,和充满童稚趣致的对白。

“蝴蝶叫伊莎贝拉真奇怪”

“是一位昆虫学家在1839年在西班牙发现了这种蝴蝶的人,他就用西班牙王后的名字给他命了名。”

“我妈妈给我起名字的时候有个拼写错误,本来我改叫艾丽莎,可是等级的人把字母给忘了。”

“这没什么关系,叫艾尔莎也很好听。”

“艾丽莎是伊丽莎白的简称吗?”

于连点头称是。

“哪艾尔莎是什么简称?”

于连想了想,说“不知道,它不是简称。”于连回头一笑。

艾尔莎沉默了一会儿,喃喃自语到,“那就好,是简称就太傻了。”

艾丽莎总是这样,希望自己得到重视。我想,她其实心里是有些失落的,在知道自己最初的名字不是出于母亲对自己喜爱而精心挑选过的,而是母亲和登记员粗心的一个笔误。不过“那就好了”,不是以别的东西命名的简称,不是替代。然后她开心了一些说,“那就好了。”你可以想象她的心。就像她说,她把鸟笼打开的时候,小鸟并没有飞走时的喜悦,“因为它是真的喜欢我。” 影片中总是充斥着这些情感变化精心描绘的情节。在艾尔莎跟着于连愤怒的目睹了偷猎者的时候,在于连捕捉、毒死蝴蝶。“你这是偷猎!”于连开始沉默。我想,艾尔莎是不明白的,不明白于连为什么对于别人偷猎愤怒,但自己却仍然要偷猎。世界总是难懂。艾尔莎是不会明白的,那个男人在门外面趾高气昂地在电话里命令人买卖股票。这一幕总让我想起《小王子》里的一句话,“人拼命挤进快速火车,却不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于是他们变得忧虑、烦躁、在原地打转??”就像那些人也不能懂,“富有,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于连总是能把一些大道理讲得那么平易近人。

在于连讲最后的审判的时候,不知是为了反战的主题还是为了原罪的定论,气氛沉重阒静,就像那个艾尔莎不小心吓跑蝴蝶的那个夜晚。人其实还是有很强盛的执念的,老太太能够注视着一个早已停掉的钟表许久许久。于连能够因为艾尔莎吓跑了蝴蝶失态地吼她。

幸好,一切都来得及挽救。

最后的场景,整整四分钟的镜头,华丽丽地都献给了一只破茧的伊丽莎白蝶。蝴蝶终于翩飞,悔恨终于淡忘,关爱终于表白。

“我们去那么远的地方找它,它却在这里等着我们。” 也难怪简桢说,“我只是一只蝴蝶,很偶然地经过了生。”

⑺ 电影蝴蝶效应观后感观蝴蝶效应有感

电影蝴蝶效应观后感所有让你难过的事 终归还是习惯就好
01
常常觉得生活中的事情没有意义
做什么都会很容易让自己感到繁琐
甚至有时候觉得自己的存在也没什么意义
竟然存在没意义 那为什么存在呢
事事都做不好
可仔细一想
如果事事顺利的话
才是真正的无意义存在吧
刚刚看了电影蝴蝶效应
具体讲的主人公记忆的各种穿越
其实我觉得主人公就是我们现实中的精神病人
主人公小时候会突发性失忆 突然不记得自己发生了什么
直到长大 在一次偶然的时刻记忆恢复
其中在恢复记忆的途中
发生了另他不满意不愿意接受的事
这时候就开始发生所谓精神病人的神经错乱
他发现他可以穿越到过去 改变事情的走向
于是一次次的穿越
可是不管怎么改变 都会有不好的地方
经历过很多事后主人公 想明白了
他觉得是因为他不断的改变历史
所以历史才会变得越来越糟
只有他回到原点 所有糟糕的事才不会发生
所以在最后 他回到了母亲的肚子里
选择用脐带勒死了自己
也就是所谓精神病人到了实在想不开的时候
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故事的结尾是主人公走后 所有的事都变好了
每个人都过得很好
可是这有可能吗
世界才不会因为一个人就发生改变
发生改变的只有你自己跟你自己的世界而已
因为事情总有不好的地方 才需要你的存在
需要你自己去调节自己 去调节你的世界
如果说事事不顺利 心堵心塞
而觉得人生没意义
那事事顺利 遇不到任何困难恐怕
会更没意义吧 喜怒哀乐 只有喜乐
总的观影感受
就是看到了一个精神病人的内心精神感受
不断的在他的平行世界里穿梭
他觉得真实的事 在我们这就是他疯了
其实有时候我会想
会不会是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这个世界
所以跟我们不一样的
去过很多世界的人就会被诊断为精神病
就像《疯子在左 脑子在右》这本书
记录的真实病人的思想世界 很难说是真是假
02
仅仅是有机会去努力,你就已经够幸福的了。
只要能帮助别人,就算不是什么大事,人也会行动的。
这是电影预告犯里的台词。
今天看的第二部电影
讲的是社会弱者被欺压的故事。
主人公“盖茨”“瘦子”“大雄”“胖墩”“马丁尼”等五个人,因为各种原因,一起成为了在垃圾场填垃圾的劳工。
在这个垃圾场填埋场,老板说
“就算有人倒下了,也不准有人过去扶,
因为那样就相当损失了两个劳动力,
他才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因为一起做劳工,所以五人相互认识,互相了解。
直到一天,
“瘦子”突然倒下,喂粥的时候,
“大雄”根据状况猜测是肾功能不足,
才知道“瘦子”为了来日本找自己的亲生父亲,
卖掉了自己的肾。
后来“瘦子”死了,垃圾场负责人冷眼冷语,
还拿了把铁铲子很随便的扔到了“瘦子”身上,
引发愤怒,他们打死了垃圾场老板。
后来本来打算集体自杀,
可是“盖茨”说反正都要死,要做些事后再死。
于是就有了影片开头的报纸男预告事件,
所谓的影名——预告犯。
后来就是警察追击过程,慢慢发现故事的经过。
故事结局是报纸男进行最后一场预告,
决定处死他们剩下的四个人,一起去找“瘦子”,
可是“盖茨”早在一开始就没想让其他三人跟他一起死,偷偷换了自杀的药。
做了所有的一切,只是为了制造骚乱,
让警察帮忙,找到“瘦子”的爸爸,
因为“瘦子”的愿望是见到爸爸,
然后叫一声爸爸。
总体评价 挺感人的。
仅仅是有机会去努力,你就已经够幸福的了。
只要能帮助别人,就算不是什么大事,人也会行动的。
看完再回来看这两句话,认真的思考。
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总的来说,两部都很值得一看,希望你们有空看看哦。

⑻ 蝴蝶效应电影观后感范文5篇

蝴蝶效应电影观后感

看完后,我的第一感想是,只有不来人世,才能让所有人幸福。但接下来就有了疑问,我们可以选择不来人世吗?即使我们也如电影主人公埃文那样拥有回到过去的超能力,我们能改变上帝的旨意而不出生吗?我想,这应该不是此片的主题思想吧。那么,这部影片要揭示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取名蝴蝶效应?

我们可以看到,回到过去改变其中某个细节,人的命运就会发生不同方向的改变,即人的一生会因当年一点点不经意间细枝末节的改变,从此走上不同岔口,不能回头。这应该就是此片命名为蝴蝶效应之原由了。但影片的意义并不限于对蝴蝶效应这一混沌学理论的说明,它似乎隐含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想让现状变得更好,并有机会从过去不如意的地方重新来过,结局是否可以如你所愿变得完美?影片似乎也给出了答案:在一种假设有悲惨结局的时候,试图从开始来改变它们,往往会事与愿违,导致更加悲剧化的结尾。这应该才是本片的主题思想吧。

人生有无限可能性,我们只能经历这无限可能之一,我们总认为如果过去不怎么怎么样,现在就会过的更好一些,但事实往往是,如果过去真的不那么样,你的一部分目的达到了,却可能有更糟糕的事情发生在你自己或你周围人的身上。因为你不是上帝,你无法让事情完全按照你所设立的方向去发展,就算你有回到过去的超能力,你仍然无法将未来引向你的设计蓝图,无法准确地控制命运的方向。在你为达成某个意愿而欣喜的时候,总会有另一种遗憾在等着你,永远会有你预料不到的事情发生。因为,总有蝴蝶翅膀的意外扇动,除了上帝,没有人能把握住这个。

蝴蝶翅膀的偶然扇动,会带来千里之外的飓风,一个细节的改变,就可能带来完全不同的命运。如果我们无法预知或避免何时何处的蝴蝶会扇动翅膀,我们也就无法预知或避免生活中的哪些细节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改变。所以我们要相信,存在就是合理的,现在的你和你所周遭的一切,就是最好的。别懊悔哪个人生路口你曾走错,因为曾经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当时时空背景下无数前因和无数细节混合产生的结果,有其无可更改的必然性,这也是上帝为你命运做出的最好安排。别幻想改变过去会更好,接受现实往前走,总是强于沉迷在改变过去的幻想中。

我们的存在都会影响到周遭的人,而周遭人的存在也会影响到我们,这正如圣经上的话:万事互相效力。你很难说哪一种影响是好的,哪一种影响是坏的。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因果相叠,环环相扣,所以不要过于引咎自责,也不要试图结局完美。既然我们无法选择不出生,那就把一切曾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都当成一种必然而欣然接受吧,往前看,少回头!因为改变过去,或许会让今天变得更糟,而珍惜现在,才可能让明天变得更好!

蝴蝶效应电影观后感

题目是废话,人生可以重来吗?显然不能,如果可以重来,那么世界可能没有宗教了。宗教都讲来世,如果人生可以重来,要来世干吗?

在电影《蝴蝶效应》中,男主角可以借助日记修改人生,让人生重来。遗憾的是,无论他如何修改,总是有意外的事情发生,使得人生偏离了他希望的轨道。一句话,无论他如何回到过去,让人生在某个时刻再次启动,总是不完美的。好像,我们电脑出点小毛病,就重启吧,重启后发现,小毛病还在,只是不是原来的而已。

看着男主角的人生一次又一次的重来,好像轮回一样,我又好笑又惊恐又期待。好笑于电影的荒诞,惊恐于人生再次修改后的不可预测,期待于完美人生诞生。可是期待到最后,落得是男女主角擦肩而过,非常落寞。

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开头就说:如果我们的生命的每一秒得以无限重复,我们就会象耶稣一样死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模仿这话,我说:如果我们的人生的每一次可以修改,我们就会象西西弗滚动巨石来回于山坡一样被刻画在宿命上。因为人心是不足,修改了人生之后,不会容易满足的,一定修改又修改,重来再重来,于是来回奔波于过去和现在之间,幻想修改出完美人生,最后不能,如电影里的男主角。不宿命吗?

人生的魅力在于过去无法修改,如同下棋,落子就要无悔,而走错一步,全盘皆输。每个偶然的事件,经过蝴蝶效应的放大,都可能造成对人生不可弥补的影响。问题呢?我们无法预知那些事情会产生好的蝴蝶效应,那些不是。

人生的魅力也在于未来是无法提前被揭开。阿里巴巴的CEO马云说:我从来不做计划,因为最严密的计划也不能预测未来的发展。于是当日子一张一张撕下来时候,有人幻想明天的好运,有人憧憬明天的希望,每个人会努力奋斗。因为人生不可重来让你再次起跑。每个现在生活在不幸中的人也充满希望,因为人生的底牌没有揭开,谁知道明天不会没有良好的蝴蝶效应诞生?

但是,如果人生可以重来,那么每个人不会这么热爱人生,一定都会更加疏懒,更加漫不经心,更加无所谓,心想:错了没有关系,再来。那么世界可能更加槽糕。幸好,人生不可重来。我也认为,人生就这样很好,虽然,我活得不是很风光很成功。

佛家说: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活在眼前,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多想过去徒生悔意,多想未来流于幻想,所以享受现在吧。不虚度每个现在,胜过让人生重来千百次。

蝴蝶效应电影观后感

为什么电影名要取做《蝴蝶效应》呢?我一直带着这个疑问去看这部电影。但是电影看完了,对剧情了解清楚了,我对于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于是,不得不借助网络来求得答案。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 龙卷风 或 风暴 ;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 革命 。

原来这里是把男主人公比作了蝴蝶,蝴蝶煽动一下翅膀,就会引起一场龙卷风,就是隐喻了男主人公通过自己的日记回到童年,一个小小的改变,看似微乎其微,但是13年后,却使身边所有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是对 蝴蝶效应 这个专业术语的很好解释。

这部电影是在2004年就上映的。6年前美国就可以创作出这么震撼人心的电影,然而反观我们国内的电影呢?中国有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古话: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告诉我们大家应该学会珍惜时间,因为时间流逝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这世上唯一买不到的就是后悔药。然而,在生活中,经常听到人们在抱怨,要是可以重新来过该有多好;要是可以重新来过,我会怎么样怎么样 这部电影,导演就是抓住了这一点,设计了男主角通过日记回到从前,然后改变那时的情境,想让事情向着好的方向去发展,但是总是事与愿违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在情节上具有创新性,打破常规,因此具有很大的新引力,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禁感叹,这就是中国电影与外国电影的差距。为什么他们就可以想出这么好的构思,拍出这么棒的电影。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跟教育有关。我国的教育,重要的就是告诉人们是什么的道理,然而美国的教育从小就是带领他们去探讨为什么的道理,更多的是注重他们的创新思维的培养。近几年,我国的电影有了很大的发展,不断有好的电影出炉,但是电影业是一条漫长的路,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在教育上的改变就是以后应多注意孩子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根本上做出转变。

电影《蝴蝶效应》观后感范文

如果有一天你拥有了回到过去的超能力,你会怎么做呢?我一定会说,我会回去打破命运的枷锁,去改变我的命运,改变周围人的命运,让那些悲催的事情不会发生在我和周围人的身上,让所有人都快乐幸福的生活。电影《蝴蝶效应》就是以此为假设的命题。我们看到的是主角埃文一次又一次的回到过去。试图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周围人的命运,但每次回到过去,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永远无法得到那个完美的结局,始终因为种.种的原因,命运都狠狠得打击着他那一丝丝的希望。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他试图找到这一切的根源,最终,他发现了,他们的相遇才是最根本的错误,正如开头巫婆的预测“你没有生命线,你不属于这个世界,你是个没有灵魂的人,你不该在这里。”于是,他选择了放弃,他回到母亲的肚子里,掐住自己的脐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没有他的世界里,是另外一副模样,除了母亲有流产的悲伤,三个伙伴生活得都很不错,因为没有他凯利和汤米和他们母亲生活在一起,远离了变态的父亲,没有了摄影棚事件、爆炸事件、杀狗事件,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长大后都有各自的职业和爱情,所有人都生活的很幸福………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 ,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以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形成一场龙卷风。这就是蝴蝶效应,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我们可以看到,回到过去改变其中的某个细节,人的命运就会发生不同方向的改变,即人的一生会因当年一点点不经意间细枝末节的改变,从此走上不同的岔路口,不能回头。这应该就是此片命名为蝴蝶效应的原因了。但影片的意义并不限于对蝴蝶效应这一混沌理论的说明,它似乎隐含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想让现状变得更好,并有机会从过去不如意的地方重新来过,结局是否可以如你所愿变得完美?影片《蝴蝶效应》似乎也给出了答案:在一种假设有悲催结局的时候,试图从开始来改变它们,往往会事与愿违,导致更加悲剧化的结局。这应该才是本片的主题思想吧。

人生有无限可能性,我们只能经历这无限可能之一,我们总认为如果过去不怎么怎么样,现在就会过的更好一些,但事实往往是,如果过去真的不那么样,你的一部分目的达到了,却可能有更糟糕的事情发生在你自己或你周围人的身上。因为你不是上帝,你无法让事情完全按照你所设立的方向去发展,就算你有回到过去的超能力,你仍然无法将未来引向你的设计蓝图,无法准确地控制命运的方向。在你为达成某个意愿而欣喜的时候,总会有另一种遗憾在等着你,永远会有你预料不到的事情发生。因为,总有蝴蝶翅膀的意外扇动,除了上帝,没有人能把握住这个。

蝴蝶翅膀的偶然扇动,会带来千里之外的飓风,一个细节的改变,就可能带来完全不同的命运。如果我们无法预知或避免何时何处的蝴蝶会扇动翅膀,我们也就无法预知或避免生活中的哪些细节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改变。所以我们要相信,存在就是合理的,现在的你和你所周遭的一切,就是最好的。别懊悔哪个人生路口你曾走错,因为曾经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当时时空背景下无数前因和无数细节混合产生的结果,有其无可更改的必然性,这也是上帝为你命运做出的最好安排。别幻想改变过去会更好,接受现实往前走,总是强于沉迷在改变过去的幻想中。

我们的存在都会影响到周遭的人,而周遭人的存在也会影响到我们,这正如圣经上的话:万事互相效力。你很难说哪一种影响是好的,哪一种影响是坏的。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因果相叠,环环相扣,所以不要过于引咎自责,也不要试图结局完美。既然我们无法选择不出生,那就把一切曾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都当成一种必然而欣然接受吧,往前看,少回头!因为改变过去,或许会让今天变得更糟,而珍惜现在,才可能让明天变得更好!

电影《蝴蝶效应》观后感范文500字

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通俗的解释一下:一只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微微地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可能会因此引发一场巨大的龙卷风。

《蝴蝶效应》影片讲述了一个男孩为了拯救他身边的朋友和父母,通过都自己小时候记录的日记一次次回到过去,改变影响他人生的几个重大事件,即使只改变重大事件的一小点,对他整个人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他甚至因为改变人生中一小步而在不同的世界线中成为了不同的人,有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经历,朋友家人有了不同的结局。在影片的最后,男孩为了让所有人过上美好的生活,利用父亲的录影带进行了最后一次穿越,回到了母亲的子宫里,用母亲的脐带把马上临产作为婴儿的自己勒死了。

许多人总以为如果能改变过去该多好,对过去的错误进行修正,获得一个更好的更完美的人生,那么看了影片我们就应该明白没有完美的人生,人生总有不如意。当你以为人生将会圆满的时候,总会发生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总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会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人生总是不会按照你想象出来的完美道路上演。你改变过去得到的未来,很难决定到底哪一个好,那一个坏。

⑼ 法国电影:《蝴蝶》影评 500字左右,快,好的加分

《寻找属于我们的伊莎贝拉》

看完法国电影《蝴蝶》的晚上,许久不肯闭上眼睛。仿佛眼睑一合,那些影像便要谈去,世界将重又归于嘈切、繁嚣。不会再有天籁般的童声一记记问询,仿若幼婴的耳语。
《蝴蝶》象一组清新的田园诗,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一点点渗入眼耳。那片屏幕,穿过蝴蝶斑斓的羽翼,给我一座惊艳府邸,如此宁馨,静美。
蔚蓝晴空下,一望无际碧绿的草原,微风中摇曳的金色麦浪,草原上烂漫的野花和扑蝶的小女孩。大自然的静美与生命的动感,在这部影片里,融合得如此无缺。
如此看来,圈子里的几个朋友都偏爱法国电影,并不是没有理由。

《蝴蝶》没有跌宕迂回的剧情,也没有刻意做秀的煽情,只是一场平淡的讲述。
八岁的小女孩丽莎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妈妈未婚先孕生下了她,却又不知该如何照顾她。孤单的丽莎只能与心爱的蓝球为伴,在母亲失约或晚归的时候,一个人坐在咖啡厅里、或者电话亭边的长椅上无助地等待。直到有一天,失去儿子的孤寡老人朱利安把丽莎领进了他的家,丽莎第一次接触到了蝴蝶这种生物,并跟随着酷爱收集蝴蝶的朱利安一起,去寻找全欧洲最罕见、也最美丽的蝴蝶“伊莎贝拉”。

口齿伶俐、思维敏捷的丽莎在与朱利安同行途中,不停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与固执严肃的朱利安斗嘴。一老一少在不断地争执与妥协中,渐渐亲近。这一趟旅程,变成了寻找爱与亲情的路途。
法国优美的乡村风光和老少之间谐趣的对话,使得整部片子看来心旷神怡。

法国天才童星柯莱儿布翁尼许是本部影片的亮点。她将一个生活在单亲家庭的,聪明伶俐又孤独敏感的小姑娘丽莎演绎得如此传神。她的笑容与忧伤,是整部片子的光影,牵扯着所有观者的视线和神经。
所以本片在法国上映时,吸引了上百万观众前去观看,票房突破了2亿元。这其中,柯莱儿布翁尼许的出色演技居功至伟。她那双纯澈的蓝眼睛,羞怯迷人的笑容是这个残酷世界的抗体,任谁都无法拒绝这样一个精灵的慰藉。

看法国电影,总能让人感受到身心的愉悦。原因在于法国电影总是能将很深刻的主题演绎得轻松诙谐。许多人生的哲理与隐喻,被有条不紊地编织进情节的前生后世,于细节处,一一表露。
这部79分钟的影片,其实涉猎了相当广泛的内容。亲情、友谊、爱情、战争、金钱、命运、人生等等。看起来似乎是极深奥的话题,本片却以简单的对话和简洁的镜头语言做了近乎完美的阐释。

比如,当那只美丽的鹿倒在偷猎者的枪声里,朱利安没有去挡住孩子的眼睛,他让她知道了什么是“偷猎者”。当朱利安爷爷把捉到的蝴蝶放入盛有药物能致蝴蝶于死地的瓶中时,丽莎冷冷地吐出了“偷猎者”三个字。这是一种意味深长的讽刺。成人的世界,太多的理由和解释,但在孩子的眼中,并没有实质的不同。

比如,丽莎与朱利安在山上看到一对情侣,男孩要求女孩为了证明爱情,勇敢地和他一起跳伞。
朱利安告诉丽莎,这对情侣的爱情只靠着一根绳索维系着。通常人们要求对方做些什么来证明他们的爱情时,就表示不信任对方,没有信任,爱情就撑不住.。
再比如,在一次富人的聚会上,丽莎问朱利安怎么样才算是富有。朱利安告诉她:最好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片中还有多处涉及到了政治敏感话题(在国内的审片制度中,经常会出现此类术语)。反战,应当是它隐藏的主题。
我至爱朱利安用手影给丽莎讲故事一幕。个人感觉,它是整部影片中最匠心独具的表达。
丽莎入睡前要听故事。朱利安于是藏身于床单后,就着昏黄的灯光,用手影的方式,惟妙惟肖地讲了动物界及整个人类世界生存的残酷。上帝的手,同时制造了美丑与善恶。似乎临到末日审判那一日,谁都是一具待罪之身。
这个隐喻,生动又惊心。三届法国凯撒奖影帝得主米歇尔塞侯饰演的朱利安,在此将他人生经验中的睿智与旷达表述得淋漓尽致。

朱利安与丽莎借宿农家的时候,听男主人诉说政治与民生的利益对冲,战争的残酷及对人性的摧残。男主人的老母亲仿如蜡像般凝固的身影也带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憾。
也是在此,朱利安终于说出,他如此痴迷于寻找“伊莎贝拉”,是为了要满足儿子临终遗愿。他的患重度抑郁症的儿子,临死前惟一的愿望,是想看一眼传说中最美丽的蝴蝶伊莎贝拉。

亲情的主题,在这里被浓墨重彩地渲染开来。虽然朱利安叙述得不动声色,而内里蕴含的深沉情感却教人动容。他其实深爱着儿子,却从不曾对他说出“我爱你”三个字,当儿子英年逝去,所有的遗恨都已来不及弥补。
所以,对此深有感触的老人,在片子近尾声的时候,当警方出动人力,将不慎跌入山洞的丽莎救上来之后,才会对丽莎年轻的妈妈说:去,告诉孩子你爱她。

镜头语言在此处,又转入了对于法国某些社会问题的探讨,例如单亲家庭孩子的抚养及教育问题。
朱利安对丽莎的妈妈说:不快乐的小孩通常都会渴望快快长大,脱离令自己感觉痛苦的生活,到自己能掌握的世界中去。
丽莎的妈妈幡然醒悟。

在野外的时候,“伊莎贝拉”因为丽莎的莽撞被惊飞,老人带着小小的遗憾返家。但导演却在尾声掀起了一个小高潮。老人和孩子费尽心机寻找的“伊莎贝拉”蝴蝶其实就在家中。她最初的形象,只是一只丑陋的蝶蛹。
原来,他们一心想追寻的东西,其实就在自己身边,只是被忽略了而已。

这是片中会让人发出会心微笑的镜头:下了课的小女孩每天飞快地穿过街区,跑上楼梯,气喘吁吁敲开朱利安的家门,只为了能够亲眼看到一只蝴蛹蜕变成蝴蝶的过程。
导演给了长达4分钟的镜头,用来表现伊莎贝拉破蛹而出的画面。伊莎贝拉在灯光下缓缓打开翅膀,那一刻,美丽震慑人眼,仿佛所有的疼痛都被忽略。
似乎也在那一刻,听到丽莎内心的蜕壳声。
我们人生中那些难捱的辰光,那些对疼痛与苦难的隐忍,就象一只蝶蛹,等待蜕变的过程。从丑陋的蝶蛹到美丽的蝴蝶,是生命中经历成长蜕变的最好隐喻。

片子里的最后,丽莎放飞了“伊莎贝拉”。末尾的点睛之笔,是小女孩神秘兮兮地贴着朱利安的耳朵说:我妈妈的名字,也叫伊莎贝拉。
朱利安抬起头对她微笑:那我们都找到了它。
这是法国影片中又一触动人心的温情点,也是影片的主旨所在。身兼编剧与导演两职的菲利普.穆乐擅长处理家庭喜剧,在本片中,他举重若轻,将深厚涵义融化于轻松温情,使得整部片子充满幽默感,人情味十足。剧本里的对白及导演镜头语言的运用,讲究对内心忠实,对情感忠实,所以每一个观看的人,都能从中找到共鸣。
而法国人一贯擅长表达的浪漫在这部电影中穿插始终,朱利安虽然表面严肃,其实内心也天真如孩童。他与丽莎之间孩子气地斗嘴,令整部影片谐趣横生。

法国,做为艺术电影的源流之地,的确有许多方面值得借鉴,因其电影文化的深厚底蕴无人能及。
比如电影原声音乐。在本片中,丽莎与朱利安的一问一答,将那些隽永清新的人生哲理做了浅显而通透的阐述。小女孩的声音活泼俏皮,老爷爷冷静严肃。融合在一起,听来耳目清新。
法语一向被公认同为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而小女孩童声稚气的法语更是仿佛天籁。这首电影原声歌曲,被许多人视为灵魂的洗剂。执掌配乐的Nicolas Errera,用醇美的钢琴和行云流水的弦乐来合成了这首曲子,为影片增色不少。

再比如色彩的运用。79分钟的影片,象一场声色光影的旅行。参与过艺术电影《情欲飞舞》和奥斯卡得奖影片《美丽心灵》的摄影师尼可拉斯海特,用明朗的镜头,将法国阿尔卑斯山的自然景致拍得如同一副写意山水画卷。

国内的影片,虽然也不乏此类手笔,但总觉得似一场视觉盛宴。饕餮之后,味蕾也随之麻痹,没有余味值得反刍。所谓的大投资、大制作,象一场轰轰烈烈的烟花,绽放的,只是瞬间艳光,没有可以长久存留下来的美丽。场面再宏大,情节再壮阔,缺少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做支撑,就会感觉苍白无力。

但《蝴蝶》就不同。虽然它只是一部低成本的小制作电影,故事也非常简单,但它象一部多棱镜,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它,就会引起不同层面的反思。
现今的观众,已被众多的欧洲片养刁了口味。他们要的是视觉与感觉的双重享受,这一重境界,才是对电影艺术的最终要求吧!

阅读全文

与电影蝴蝶观后感450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邂逅背景音乐的电影 浏览:241
西部电影经典小号音乐 浏览:196
船上有只大章鱼那个叫什么电影 浏览:117
热门科幻电影推荐完整版 浏览:857
老电影打架片完整版 浏览:357
1993年大闹广昌隆粤语电影 浏览:618
电影城里空心薯条图片 浏览:40
怎么把自己换成电影主角 浏览:811
恐龙电影英语怎么读 浏览:907
合体电影大全图片搜索 浏览:286
周星驰系列搞笑电影 浏览:623
中国导演入围柏林电影节 浏览:606
朴实无华的一部电影 浏览:855
俄罗斯电影毒太阳2完整免费观看 浏览:904
电影清官于成龙 浏览:266
生化危机6电影英文版 浏览:769
韩国中国法国美国电影 浏览:345
中文字幕电影初 浏览:569
狂暴巨兽电影的英文名 浏览:968
韩国电影只有你结局是什么 浏览: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