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养家之人》带给我一个曾经如诗一般美丽的阿富汗
难得的周末时间又到了,因为现在自己工作很忙,工作日很少有清闲的时间,所以自己对于周末的时间非常非常珍惜,会做一些能让自己深思和有收获的事情,看电影就是其中一项。
因为自己已经养成了输出的习惯,所以总觉得看过一部好电影之后不写一写想法,是对不起自己宝贵的时间,也是对不起电影本身。我们要知道一部能够被奥斯卡提名的电影,它的各方面水准是相当高的。
这部《养家之人》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是绘画式的风格,剪纸加手绘的感觉让我觉得这部故事片艺术效果非常简洁,很贴合如今破败无生气的阿富汗地区。整体的场景充满了阿拉伯风情,呈现出的镜头非常精美漂亮,与主题也非常贴切。
然后是叙事风格上采用了戏中戏的套路,两个故事互相映衬。小女孩在片中不停地讲一个故事,如诗一般的台词让我重回到儿时看《一千零一夜》的感觉。小女孩的这个故事最后结尾与现实呼应,回答了全片最大的疑问,带给人非常震撼的感觉。
其实,简单介绍了电影情节之后,我想说的却是诗一般台词背后的美丽而充满希望的阿富汗,它在卡德勒•胡尼塞的书中就曾让我无比着迷,它曾存在与上世纪70年代前,结果毁于战火,仅存于人心。
大家可以把我这片文章当做文本赏析。
将下面这些话和阿富汗现在战火连绵,民不聊生结合起来,你就能知道为什么阿富汗人民能够在黑暗中始终不放弃找寻希望,就能真的从《养家之人》中感受力量,唤起我们民族的记忆,因为曾几何时我们也身处地狱,看不到未来。
《养家之人》
你见过海吗?我听说月亮会把海水都牵引到海岸上,然后,海水又会退回去,我想去看看,我想把脚放在温暖的沙滩上,感受上涨时海水击打的凉意。
在我们的家乡,人,才是最无价的珍宝。
Raise your words, not your voice.
有理不在声高。
It is rain that makes the flowers grow, not thunder.
滋润花朵生长的是雨水,而不是雷声。
20年后的今天,就在你之前提到的那片月亮牵引海水的沙滩上,我等待和你再次相遇。
即使我们一无所有,故事也总能记在心间。
《灿烂千阳》
One could not count the moons that shimmer on her roofs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
And the thousand splendid suns that hide behind her walls
(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一千个灿烂的阳光能否驱散阿富汗的硝烟所带来的黑暗,唯有爱才能让我们看到这灿烂千阳。
莱拉终于明白了,男孩对待友谊,就像他们对待太阳一样:它的存在毋庸置疑,它的光芒最好是用来享受,而不是用来直视。
将近十年过去了。但是,和塔里克站在阳光之下,莱拉刹那之间觉得这些年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她父母的死亡,和希拉德的婚姻,杀戮,火箭弹,塔利班,挨打,饥饿,甚至她的两个孩子,所有这些恍如一场大梦;这将近十年的光阴仿佛只是一条奇怪的时间岔道,隔开了最后想出的那个下午和充分的这一刻。
喀布尔
米尔扎〃穆罕默德〃阿里〃赛依伯
美丽的喀布尔啊
群山绕四旁 她那丛生的荆棘
玫瑰也嫉妒若狂
大风吹起她的微尘
刺痛我的双眼
但我热爱她
因这微尘诞生过阿舒翰与阿热凡
我称颂她那明艳的郁金香
我为她葱郁的林木而歌唱
从巴斯坦桥流下来的河水是那么清冽!
但愿安拉保佑这美景免受俗眼的污染!
基尔兹选择了经过喀布尔走向天堂
让他更接近上苍的
是她的峰峦 一条护城的神龙
在她巍峨的城墙上 每一块城砖的贵重
胜过价值连城的宝藏
喀布尔每条街道都令人目不转睛
埃及来的商旅穿过座座市场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
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清晨,她的笑
《群山回唱》
终其一生,我们只为寻找最初失去的那个人
如果雪崩把你埋住,你倒在好多好多雪的下面,就会分不清,上在哪边,下在哪边。你想把自己挖出去,却选了错误的方向,于是把你自己挖进了死亡。
我瞅见伤心的小仙女
待在纸树影子下
我知道伤心的小仙女
晚风把她吹走了我瞅见伤心的小仙女
待在纸树影子下
我知道伤心的小仙女
晚风把她吹走了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做出评价时 最好怀有一定程度的谦逊和宽容
凝望星空,看流云飘过月亮。他回想起自己漫长的一生,感谢所受的恩惠和喜乐。他懂得,再有更多的索要,更多的欲求,便未免过于厚颜。他幸福地叹了口气,再听山风瑟瑟,夜鸟啁啾。
凝望星空,看流云飘过月亮。他回想起自己漫长的一生,感谢所受的恩惠和喜乐。他懂得,再有更多的索要,更多的欲求,便未免过于厚颜。他幸福地叹了口气,再听山风瑟瑟,夜鸟啁啾。
如果有一天,他在旷野中跋涉太久,被绝望俘获,那么他将止步于半途,就此瞑目。他将想起帕丽在沙漠中发现的那片隼羽。他将想像着羽毛从飞鸟身上松脱,在云中,在人间千尺之上,在暴烈的气流中劲舞,激旋,被怒号的狂风裹挟,推送,飞越千里荒漠,百座高山,战胜一切险阻,最后万无一失,飘落于巨石脚下,并必将被妹妹发现。他将流连于这样的想像,它带来的不只初时的惊喜,还有继之而生的希望,希望这一切能够成真。
在阿富汗,“每平方英里有一千个悲剧”
但是,希望仍存。
《养家之人》带给我的绝不是作壁上观,而是感同深受,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最好的证明,黑暗曾笼罩我们这片土地长达100年的时间,但是它只不过告诉了我们希望是这个时代如钻石般珍贵的东西。
㈡ 生不逢时,却努力活着,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养家之人》
《养家之人》是一部动画电影,画风清新细腻而独具特色,但它讲述的故事是有些沉重的。
故事的主舞台在中东,在那里,妇女的地位低下,家里来客时要遮脸,外出也需要男人陪同。自女主角的爸爸被抓进监狱后,一家四口原本不富裕的生活更是难上加难,迫于无奈,女主角只好扮成男孩去外面买吃的……
看到这里,我根本不能想到这就是现实的,发生在现代的某些人的生活。电影中,同样扮成男孩的德利瓦曾说,海边有很多游客,我进些货,到海滩卖给他们不就好了。大意如此。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么大的,有些人富有,有些人贫穷,有些地方是和平的,有一些地方是充满硝烟的。虽然观看了这部动画,但我还是什么都做不了,也无法帮助他们。
人的力量真的很有限,就像最后德利瓦无法永远陪伴女主角一般,她们只能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唯一的慰藉便是那长达二十年“来日再相见”的约定。
除了感受中东人民生活的艰辛,女主一路的成长也非常感人,她从一开始要跟最小的弟弟抢葡萄干,到后来特意为弟弟买,影片开始时她不愿为家里做事,到后来把自己当成家中的顶梁柱……这些成长细节都直戳我的心坎。
除此之外它情节的表现形式我也非常喜欢,女主角是一个喜欢讲故事的人,影片用这种故事来隐喻女主角的经历和遭遇,当她讲故事时,影片的画风会变成像是剪纸一样的风格,让人不禁佩服起美工的强大。
连续刷完卡通沙龙的三部作品后,我对欧美的动画电影作品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每每观赏完影片后,我都会感叹,动画是多元化的,审美也是多元化的。何不去接受他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呢?
㈢ 养家之人
女儿的到来给我的生活带来很多改变,其中之一就是节省了我在看电影方面的开销。在女儿出生的头一年里,我都没有机会到电影院过。记得去年国庆节的时候,各大影片纷纷上映,朋友圈里好评如潮,看的我心头直痒痒,但又必须在家带娃,所以不得不从网上找资源来解心之痒。奈何刚看了几分钟,刚睡醒的女儿一声啼哭又把我拉回了现实。我一直认为,看电影和写作是很需要心情和氛围的,如果一旦打破其实很难再续。于是,别人看《中国机长》看到了临危不乱英勇处置特情事件的机长,我看《中国机长》就只看到了冲凉水澡的机长。
最近几天放假家里有人带娃,昨晚饭后突然想看个电影。以前我是很喜欢搜索影评后决定是否要看的,但是现在时间有限而且随时可能被打断,所以就随手打开了一个名为《养家之人》电影,心里想着同道中人取取养家之经也是好的。但不曾想,这一打开就深深被这部电影吸引了。
故事是以一个阿富汗女孩儿的真实故事改编的。故事的主人公叫帕瓦娜,是个只有11岁的阿富汗小女孩,她的爸爸是教师,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腿,于是每天带女儿在街上靠代写代读书信和贩卖杂货为生。塔利班残酷统治下的阿富汗,平民百姓尤其是女性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因为女性不被允许独自踏出家门一步,甚至连路边小贩也不得将商品卖给女性。于是,在父亲被昔日的学生辱骂羞辱并无故逮捕后,面对家中病弱的母亲、成年的姐姐以及嗷嗷待哺的弟弟,倔强的帕瓦娜只能剪去秀发,伪装成男孩走出家门,承担起了养家和救父的双重重任。
影片的可圈可点之处很多,但最为打动我的却是帕瓦娜一家人对于讲故事的热情。帕瓦娜的父亲用故事告诉帕瓦娜其国家曾经的辉煌与和平,帕瓦娜用故事抚慰年幼的弟弟和鼓励自己勇敢。帕瓦娜讲的的故事贯穿了整部电影,和故事情景交相辉映。
帕瓦娜的爸爸让我想起另一部电影《美丽人生》里的男主人公,也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爸爸。两部电影的故事背景都是沉重的:一个是塔利班的残酷统治,一个是纳粹的集中营。但是故事的结局又是令人欣慰的:一个是用故事鼓励自己最终救出父亲的女孩儿,一个是用故事保护孩子的童心终于让孩子等到了解放之日的父亲。曾经我以为故事只是讲给孩子哄孩子玩的,但是现在,我却突然发现故事的力量绝不止于此。
记得前几天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一段话:风是无形的,你怎么能见到它呢?是通过摇曳的树叶、是通过飘落的花瓣。而阅读和写作的意义,就是帮鱼认识到水,帮人认识到风。我认为,故事也与此相似。
故事,不仅仅是我们暂时跳出当下生活、摆脱烦恼的方式,更是我们内心的写照,可以抚慰人心,可以鼓舞斗志,可以让平凡的生活更有趣味和意义。有时看见小朋友们在一起俩边玩儿边聊,我常常忍不住驻足倾听。有时候会发现虽然他们玩儿的只是在普通不过的一堆沙子,但是在他们的口中那沙子里有了宝藏,他们也变成了寻宝之人,相互鼓励着一起寻找,顿时我也觉得那堆沙子变得盎然生趣。
但可惜的是,现代人的生活被手机占据了太多时间和注意力,讲故事在生活中的出镜率越来越低。偶尔觉醒的大人想把手机放下,和孩子讲讲故事和家人聊聊天时,突然发现无从开口,不知道说些什么好。日子一久,孩子似乎也渐渐忘记了自己曾经那么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开始变得像大人一样需要从电子产品中寻求快乐和放松。
其实,如果从小和孩子多花些时间在讲故事上,大人和孩子都会受益良多。从共读一本绘本开始,从一起画一个实物开始,从给彼此写一个小纸条开始,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开始,会慢慢发现其实除了各自看手机或一起看电视外,有很多很多更能让大家放松的方式。
最近看了几集《婚前21天》,吴尊一家的氛围最让人感觉舒服。甚至看不到什么真正的冲突和矛盾,一家人总是其乐融融。我觉得这种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吴尊在家里特别善用故事来沟通不无关系。例如,吴尊想和妻子去澳洲补办婚礼,为了说服女儿和儿子不跟过去,他自己花时间把自己和妻子的为什么留下他俩去澳洲补办婚礼画了一本童话书,然后讲给孩子听,最终赢得了孩子们的一致同意。没有哭闹,没有说教,一个故事让小孩理解了父母的想法,也让父母赢得了孩子的信任。
有的人,即便聚少离多但是心却很近;有的人,日日相守但心却很远。有的人,虽然日子看似寡淡但内心充盈;有的人,虽然生活热闹非凡但精神贫瘠不堪。《小王子》中有一句话:那朵玫瑰没有骗你,她确实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你花在她身上的时间和精力让她成为了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玫瑰。是的,陪伴让我们彼此成为对方的独一无二。陪孩子和家人讲故事的那些时刻终将让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精神纽带,也让我们拥有打开彼此心房的独一无二的情感钥匙。即便,随着时间流逝,我们终将分离,但是那些故事让我们身处不同时空仍能感受到彼此心意。
《养家之人》最后,帕瓦娜对着夜空喃喃自语:Raise your words, not your voice. It is rain that makes flowers grow, not thunder. 我想这是帕瓦娜对统治者的反抗,但更是父亲的故事给她的领悟。而这样深刻的领悟,也是父亲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㈣ 《养家之人》故事不止,生命不息
《养家之人》始于绝望,终于坚强,这是一部非常庄严的作品。
主人公帕瓦娜是一个阿富汗女孩,她的妈妈是一位作家,爸爸是一位老师。家里,有哥哥姐姐,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
父母皆为高知,她的家庭应该是一个书香门第,原本,会很幸福。
可是,阿富汗长期遭受战乱,人人自危,命如草芥。常人所谓的幸福,遥远得犹如天边的月亮。
太平犬都好过乱世人。
帕瓦娜一家长期生活在塔利班的暴政之下,爸爸失业,在帕瓦娜的陪同下,到街头代读代写信件,一日,飞来横祸,父亲无端被抓,被送入监狱。
家里唯一的成年男性没了,全家陷入绝境。
按规定,女孩不能上学,不能随意外出,必须由家中男性陪同,违者,会遭受一顿毒打。
为求生计,更为找到爸爸,帕瓦娜剪下一头秀发,以男子的身份,在夹缝中,暂寻得喘息之地。
影片最打动我的,不是帕瓦娜寻找父亲的那份坚持,也不是她面对危险不退缩的勇气。而是,在生存尚难的境况下,还能让“故事”存一席之地。
即使我们一无所有,故事也总能记在心间。
贯穿影片的,除了帕瓦娜寻父这条主线,还有一条暗线,那便是帕瓦娜讲的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他为了从大象王的手中夺回种子,踏上了险象环生的冒险之旅。
这个故事,给了讲述者和听者,极大的勇气和慰藉。
“讲故事吧,帕瓦娜!”每当困顿的时候,她的家人总是如此说。
“我给你讲故事吧。”每当家人或者朋友需要希望的时候,帕瓦娜总是如此说。
直到最后,当帕瓦娜遇到最大的危险,需要最大的勇气时,她借由故事来给自己输送能量。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我不了解阿富汗民族,不清楚这个民族的特点,也说不好他们有没有希望。
但,这部电影,给了我希望。
“故事”是照耀在帕瓦娜一家上空的星星。他们没有沉沦在现实的悲苦中,而是常常仰望这片星空,从中获得生活的力量。
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中说到――
“民间故事和童话因为曾经是人类的第一位导师,所以时至今日,依旧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无论如何,民间故事和童话总能给我们提供好的忠告,无论在何种情况,民间故事和童话的忠告,都是极有助益的。”
影片的开头,帕瓦娜的爸爸对她说:万物随风去,故事心中留。我们民族从一开始就爱讲故事。
于是,他开始讲述阿富汗的历史。
故事,是一个人的历史,人在故事里经历,也在故事里结束。故事,也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
人,通过故事,获得启迪。
人,也可借助故事,寻根溯源。
这一切,在战争的环境下,显得尤为可贵。故事带给帕瓦娜家人一种力量,一种可以给人希望,教人不断向前的力量。
影片的最后,我们知道,帕瓦娜一直在讲述的那个故事,主人公叫苏莱曼。
他抚慰了大象王,成功夺回种子。意味着强大的精神力量,人性的光芒,终将战胜一切愚昧与邪恶。
最后,苏莱曼终于回乡与族人团聚,而现实中的帕瓦娜也九死一生救回了爸爸,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故事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现实的残酷,也更加衬托出影片更为深刻的主题——无论多么残忍的暴力,多么贫穷的生活环境,都无法剥夺一个人内心世界的丰富。
故事不止,生命不息。
电影结束了,生活却远未结束。
不仅仅在阿富汗,在伊拉克、也门、叙利亚,依然有无数个帕瓦娜存在着。
除了战乱这样极端的环境,在世界的每个角度,都不乏勇敢面对生活,在艰难中顽强前行的人。
帕瓦娜的勇敢、善良、明亮,将鼓舞着每一个人。
㈤ 《养家之人》:这部奥斯卡提名动画片值得我们深思
2091年1月,一部动画片在国内悄悄然上映,没有激起一点儿水花——它,就是《养家之人》。这部电影最失败的,可能会取了一个很别扭的名字,还被冠上了一个奇怪的称号,说是什么国外版的“花木兰”,但其实,这是一部和“花木兰”没有半分钱关系的电影。
整个电影的故事,围绕着阿富汗11岁女孩帕尔瓦娜展开。她生活在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由于父亲被莫名抓进了监狱,她只能女扮男装出门工作(由于还没有发育,所以剪短头发后很容易让人以为她是一个小男孩),成为“养家之人”。
可这部电影,和古代花木兰替父从军并么有什么相似之处。
首先,花木兰是深感父亲的不容易,自己主动替父从军,而帕尔瓦娜则是被动的。塔利班不尊重女性,成年女子不能独自上街,不能买卖物品。帕尔瓦娜的父亲被抓进了监狱,她和妈妈,还有成年的姐姐,只有一岁的弟弟,面临着有钱却要被活活饿死的处境。所以她只能女扮男装,接过父亲的工作——在市集里替人写信读信,买卖小商品。
其次,花木兰从军虽然是女扮男装,但是她依靠自己的努力,建国立业,创出了一番天地。而帕尔瓦娜则不是,她兢兢业业,打着各种零工,可在 那种 高压的环境下,一旦被识破身份,等待她的将会是什么难以想象。
可能是,太少有这样主题的电影,导致了宣传上,不得不套用了一个常见的“壳”。
一、动画的形式揭露了战争
我们生活在一个很和平的国家里,战争远离了我们。可,就在国门外不远的中东,人们仍旧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动画领域很少去触及这种现实的题材,尤其是国内还一直沉浸在神话IP改编的窠臼里。即使《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传》或者《大鱼海棠》,其内核还是很传统的中国文化,一改再改,烂熟于心的故事,一编再编。既没有触及到现实问题,也没有深刻主题,落入了“弘扬传统文化”之中。
当然,我们国内也有战争题材的电影,但走的都是大片形式,看的都是长枪短炮。
真人电影,去展示战争,是血淋淋的,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刺激,可,这种刺激毕竟还是距离我们太远了。
动画去揭露战争,褪去了血腥的东西,你会有一种安全感,你知道这只是一部动画片,就算是战争,带来的观感也不至于很不适。这是动画片揭露战争的好处。
同样的,动画片也不是完全给孩子们看的。动画片也可以是成人的专属。
日本的动画片很多都是成人专享的,可国内的动画片缺少成人的部分,以家庭为观影的对象,服务的都是低龄化的孩子。中国人很注重孩子,只有孩子才有资格享受动画的快乐,电影院放一个专门拍给成人看的动画片,制片方要付出巨大的决心和勇气。
所以国内缺少成人动画电影,既然缺少绝对的成人为对象的动画电影,那结果就只有一个——拍出来的动画片思想不会太深刻。
二、《养家之人》里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如果没有看过《养家之人》,没有经历战争的人恐怕难以想象,塔利班对女性的侮辱和不公竟然达到这样的地步。
如果稍微看到一些文学书籍,比如《群山回唱》《灿烂千阳》和《追风筝的人》之类的,或许还能够窥探一二。可,电影给人的,是全方位的感受。
失去男主人的家庭,女人一无是处。成年女子不能独自上街,不能够做任何事情,只能够待在家里,当家中没有粮食了,只能等死。因为她即使拿着钱,也买不到任何的东西——不会有店铺愿意卖给她的。
男人可以娶好几个女人,老牛可以吃嫩草,打死了女人不是男人的错,而是这个女人肯定有问题,或是不忠或是不够贤惠。
这就是塔利班统治下的女性政策。而女性是否读书,是否接受教育这种问题更加不值得一提,女性完全沦为男性的附属品和生殖工具。
这样的环境下,是没有未来的。所以,每一次帕尔瓦娜女扮男装出去工作的时候,观众都不免心惊胆战,害怕她暴露身份。可,当第一次她真正剃光了头,穿上男生衣服出去的时候,又仿佛看到了,在那个世界,对男性的善意。
小男孩可以无拘无束,可以通过劳动赚钱,可以干一切。
而这,是真真实实发生在阿富汗的。
对男性的善意,也仅仅是普通百姓之间。如果上升到了政治上,男人同样一文不值。比如帕尔瓦娜的父亲,就因为私藏了一本书,就被关进了监狱。最终他被救了出来,可是他已经奄奄一息,可见在监狱中他受到了非人的折磨。
战争是残酷的,可百姓永远是善良的。《养家之人》也是如此。因为帮忙读了一封信,被读信的大叔舍命救出了帕尔瓦娜的父亲,这是普通平凡人的善良。
三、动画故事里的故事
电影中,帕尔瓦娜的父亲最喜欢讲故事,他用故事营造出了一个世界,让家人在这个世界里远离了纷扰。帕尔瓦娜的母亲和父亲一样坚忍,一样努力,所以选择相信故事。帕尔瓦娜已经成年的姐姐,知道故事可以缓解痛苦,所以愿意听故事。而只有一岁的弟弟,就更加迷恋故事。
可是帕尔瓦娜不喜欢故事,11岁的她,已经有了叛逆的苗头,她知道故事都是假的,她知道生活是灰色的,她知道情况很糟糕。
可当父亲被抓了,母亲被打了,她能做的,就是和父亲一样,编造一个故事,让大家得以找到片刻的安宁。
在这个家庭中,还有一个人一直没有出现,她就是帕尔瓦娜的哥哥。我们一开始只知道,她的哥哥不在了,却不知道他是如何不在的。最终,在帕尔瓦娜的故事里,她给出了答案——哥哥是“捡到”一个玩具,然后被这个所谓的玩具给炸死的——和他的父亲失去的腿一样。
战争的残酷淋淋尽致表现出来。
帕尔瓦娜也用她的故事,大声的喊出了自己心中的不满—— Raise your words, not your voice. It is rain that makes flowers grow, not thunder.【有理不在声高。 滋润花朵生长的是雨水,而不是雷声。】
看完这样一部动画片,心中久久难以平复。只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有这样的动画片,作为现代 社会 的纪录片。
㈥ 为家人――《养家之人》影评
在同一时空下,我们过着安逸的生活,而在千里之外的地方,仍有苟且生活的生命。
被塔利班管控,战乱纷飞的阿富汗,帕尔瓦娜一家五口倚靠着断了腿的父亲在市集上摆摊,为人读信写信生活。每天,父亲也会在没有客人光顾的时候,给帕尔瓦娜讲起阿富汗那些古远的历史和迷人的传说。帕尔瓦娜被谢谢故事深深地打动着。好景不长。父亲得罪了加入塔利班的曾经的学生,被陷害入狱。没有了父亲,家里也就没有了收入,帕尔瓦娜一家陷入了危机,但她们必须生活下去。在阿富汗那个地方,歧视女性,不能读书,不能买东西,更不能在没有成年男子的陪同下单独出门,否则将收到惩罚。为了赚钱养家,帕尔瓦娜剪掉了那秀美的长发,女扮男装去打工维持生计。同时她也见到了与她一样女扮男装打工的肖希亚,她帮帕尔瓦娜出主意去寻找父亲可是却遭到了毒打。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不易,母亲不得不写信给远方的亲戚请求把他们带走,对方答应了,但条件是让帕尔瓦娜的姐姐嫁给他们的小儿子。她的姐姐同意了。他们为了生存,没有选择的权力,哪怕是与从未谋面的男人结婚。此时,帕尔瓦娜还是没有放弃救出父亲。此时战争开始了,亲戚迫不及待地要接走他们,而帕尔瓦娜正在锲而不舍的在监狱门口苦苦劝说。在好心人帮助下终于解救了父亲,而来接他们的人不顾帕尔瓦娜是否回来,执意要走。一向软弱的母亲却在此刻第一次发起了反抗,以死相逼,拒绝了跟他走。最终帕尔瓦娜带着受伤的父亲,母亲带着姐姐和弟弟,向着黑暗的家的方向走去。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一切都是未知。他们或许会相遇,或许会死在路上……这个开放式的结局留给了人无限的想象。
一直支持着帕尔瓦娜的是一个传说,而这个故事也是她的写照。一个男孩为了解救全村的人,而她为了解救家人。男孩克服了重重困难得到胜利,帕尔瓦娜也经过磨难救出父亲。传说与故事的作用,往往是为了激励人们,给予希望。
在影片中我们也知道了阿富汗曾经也是一个美丽富饶和平的地方,是什么让阿富汗成为了今天这样的面貌?是战争!战争掠夺了幸福,掠夺了生命,致使千千万万的无辜平民牵涉其中。 更无辜的是阿富汗的千万女性。帕尔瓦娜只是阿富汗众多贫穷家庭的缩影而已。这部影片向我们展示了贫苦人民的在战乱中的挣扎,在男女平等的社会趋势之下,阿富汗的女性仍然被当做附属品与财产,体现了他们社会的黑暗与人民的无助。
帕尔瓦娜的故事就是花木兰的故事:花木兰代父从军,帕尔瓦娜代父养家。一个励志的女性,是阿富汗所需要的,也是女性所向往的。影片的最后,帕尔瓦娜说:“在我们家乡,人才是最无价的珍宝。话要说的更有道理,而不是提高音量,毕竟是雨水滋润花朵生长,而不是雷鸣。”
㈦ 《养家之人》这部电影其中很多画面和我们现在的社会非常相似,这部剧探讨了哪些社会现实问题
《养家之人》因现实主义题材所限,没有太多《凯尔经的秘密》《海洋之歌》般梦幻绮丽的画面效果,镜头语言显得更为朴实。观众若只为漂亮画面观影,恐怕抱持了错误期待,该片最触动人心的其实是剧情。
一介小女孩,一个人在外做苦力辛苦吗?比起辛苦,帕瓦娜感受到的更多是自由。“成为”男孩之后,她第一次可以堂堂正正抬头挺胸,直视街上路人的目光。没有人对她上街嗤之以鼻,没有人对她不戴面纱大惊小怪。人还是这个人,只不过转换了一个“性别”,人生却随面纱的揭开一同敞亮了起来,实为讽刺。这么干的其实并不止帕瓦娜一人,在外面她遇到了同为女扮男装的童年小伙伴,那个女孩骄傲地对她说“请叫我的男名特力华”时,眼神清澈而坚定。身为观众,感动之余不无心酸。
小小的帕瓦娜不仅要“养家”,还要“救父”。没有钱、没有权、没有武器的小小姑娘,要如何从塔利班手里救出父亲,完成大人也无法做到的事?在此我们并不多做剧透。倒是在影片后半段,导演别出心裁的叙事手法值得一说。
在帕瓦娜面对重重阻碍营救父亲的旅途中,她不断回想着一个叫“苏莱曼”的男孩对抗邪恶象王夺取希望种子的童话。一边是现实线中写实的2D手绘动画,一边是童话线中大量剪影反差、剪纸拼贴等跳脱的手法,让画面与现实线有显著区别。
随着现实剧情越来越紧张,童话中男孩与象神的搏斗也趋近白热化,双线互为映照,十分扣人心弦。当双线并进到千钧一发之际,帕瓦娜直接冲苏莱曼喊话,现实与幻想的界限就此打破,二者在此交汇——而后白光闪过,象王颓然倒下,现实中的帕瓦娜也化险为夷,观众松一口气。贯穿全片的象王童话告一段落,残忍的真相直到此刻才揭晓:原来,“苏莱曼”正是帕瓦娜早夭的哥哥。他在帕瓦娜这个年纪时,一天在街上捡起了一个玩具,其实那是个炸弹……白光闪过,“苏莱曼”从此变成了童话中勇敢的少年的名字,而这个家庭也永远地缺席了一位哥哥。
童话中象王最终把象征爱与希望的种子还给了男孩,苏莱曼回乡与族人团聚。而现实中的帕瓦娜经历了九死一生,最终疲惫地推着伤痕累累的爸爸慢慢走回家。皎洁的月光下,妈妈同样带着姐姐与弟弟,一瘸一拐地与帕瓦娜汇合。四周一片黑暗,只有大漠的风沙永恒地在吹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