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拿一个成年人的角度来看《扫毒2》的结局,为什么刘德华死了
[抠鼻]深层观影,肥猫才是幕后最大的毒贩,但是他不吃窝边草,具体贩毒地点是欧洲,荷兰是大本营,这就是华仔为什么能调动境外兄弟过来清场,而香港四大毒贩毫无反抗能力的原因,从华仔境外兄弟武装和配合协调和港岛毒贩压根不是一个层级,这证明在欧洲经常和当地黑帮火拼才能培养这样的战术小队,包括医院救人一边倒屠杀和直升机安排飞公海以及飞机上中枪兄弟说洗白,注意不是金盆洗手,古仔葬礼对着媒体说华仔带队荷兰9死13伤,都是在告诉你这点,古仔外号地藏,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暗喻是警方卧底,警察泳池保护古仔,护送古仔离境,包括警方对港岛四大毒贩了若指掌了数据库都证明了这点,华仔后来进入金融业其实就是帮肥猫洗黑钱,这事只有亲侄子能放心,开头台词告诉你了,他是你叔叔,你永远不可能忤逆他,上梁不正下梁歪,后来华仔娶了嘉欣金融行业精英,但华仔却是主席,以及华仔公开承认嘉欣是老师,嘉欣点评华仔有天分,问题就出来了,华仔没有嘉欣天分,那嘉欣都没有成主席,华仔怎么发财成上市主席的,尤其影片开头华仔家境根本不行,这就证明华仔是在用肥猫的境外毒资在港洗白上市,肥猫一直强调想见见嘉欣,就是想看看这侄子媳妇究竟能不能进入毒贩核心,证明华仔涉毒最隐晦的暗线是嘉欣想尽办法都生不出孩子,唯一私生子丹尼还涉毒在亲父眼前坠亡,暗合香港人尊崇的因果报应,即坏事做尽,断子绝孙,丹尼是在菲律宾染上的毒瘾,华仔认为丹尼的死和港岛四大毒贩东南亚贩毒网有关,所以要灭毒清场为儿子报仇,未必没有清场完毕自己插手的想法,嘉欣调查华仔之后明白他用毒资洗钱,加上丹尼惨死,而自己生不出来认为是报应,所以协议离婚,至于嘉欣惨死有很多暗线,例如毒贩兄弟集团复仇,女毒贩境外大佬等等,但肯定不是古仔下的手,不然不会接电话反应那么奇怪,个人倾向于华仔港岛清场太多,得罪境外关联毒贩利益,加上上亿悬赏过于高调,境外毒贩派杀手小队过来想宰了他,华仔错以为是古仔下手,华仔一直没有看穿古仔是卧底,只当他是区域毒贩,古仔对华仔大哥是有情义的,一直愤慨华仔不信他砍了他手指,但华仔对古仔是没情义的,只当他手下,冷酷无情,符合毒贩设定,最后古仔了解华仔给了他杀自己的机会,也枪杀了华仔了结恩怨,警察枪杀古仔是因为职位太低,无法得知古仔卧底身份,在太平绅士和毒贩之间不难选择,最后警察账户里的钱是古仔给的,华仔夫妇已经有戒毒基金会了,最意味深长的2个镜头一是嘉欣听古仔说华仔涉毒涉黑情绪激动要告古仔,二是华仔在丹尼死后瞬间能控制情绪,只有在见丹尼的时候有过 情感 流露,证明华仔很会伪装,包括对嘉欣撒谎,警察说他伪君子都是提示,但是华仔究竟在不在乎唯一私生子丹尼,港岛如此惨烈清场足以说明一切,最后华仔濒死幻想就是一家三口,足以证明亲情在他心中的地位!幼年越缺什么,长大以后越想拥有什么!
《扫毒2》中刘德华饰演的余顺天最后的死亡其实从电影一开始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从电影角度而言,扫毒2是一部以 禁毒为题材的商业类型片,
所以不管过程(剧情)怎么样,扫毒行动必然成功,代表罪恶的一方也必定被正义的一方所消灭,
那么问题来了: 毒贩地藏的死亡无可厚非,可余顺天是以何种“身份”死亡呢?
如果你足够细心,就会发现电影海报文案的剧透爆点是: 以毒攻毒 ,
导演编剧的直白已经很明显的将他们的意图说清楚了,
第二个“毒”字代表的是受到攻击的毒贩地藏,第一个”毒“”字,自然也就是“天地对决”这个大看点中带“天”字的余顺天,
余顺天和地藏的同归于尽,在剧中是彰显正义的重要镜头 ,所以观众对于他的死毫不意外。
可是为什么余顺天被冠以“毒”字作为商业巨子之外第二重“身份”的属性?
如果看过《扫毒2》的观众就会有一个清楚的认知:
余顺天的人生一片悲凉,他的愤怒“理所当然”,他对毒贩的“狠毒”是对残酷人生最真实的反馈。
爷爷吸鸦片父亲嗑毒品,直系亲人因毒而亡,所以对毒品深恶痛绝,
然而从小就有涉黑的污点身份,这为之后余顺天的暴戾行事作派埋下伏笔 ,(他对待毒贩是态度有太多的江湖匪气)
余顺天有一个抚养他长大的南叔,是他特别敬重的人,是他从小到大不曾忤逆过的长辈,
还有一位交情颇深,彼此之间保持二十几年兄弟情谊的“同事”地藏,
在身不由己的执行家法过程中,酿成误会兄弟断其手指的“大错”,最终导致“天地对决”悲剧的发生,
弃“黑”从商之后,通过自身努力和妻子的帮助下,成为有着“财术天王”之称的商业巨子,
可惜私人生活并不如意,妻子非常优秀彼此非常恩爱,但妻子隐瞒自己患有无输卵管阻塞怀孕几率很小的事实,导致两人一直没有小孩,
好在老天开眼,患癌症的前女友写信告诉他,在离开他之前怀了他的骨头,出生后取名叫丹尼,可惜已经染上毒瘾,
当余顺天想要接儿子感受父子亲情的时候,却亲眼目睹儿子服毒生幻坠楼而亡,这么沉重的打击让余顺天更加仇视毒贩,厌恶毒品
之后与妻子邹文凤离婚,却还是连累她被毒枭地藏派来的杀手枪击身亡,这让余顺天万念俱灰,感到愤怒异常,
这些因素的累积叠加,终于塑造出一个对毒贩“无比狠毒”并愿倾其所有灭毒成仁的余顺天,
他下定决心凭自己的力量绕过法律私下裁决毒贩,他的极端反毒行为甚至成为危害 社会 公共安全的隐患,
所以余顺天是一个间接被毒品逼疯的“恶人”, 尽管他并没有沾毒,反而从始至终都在反毒,
但是在公民心中绝不能容忍一个被“黑化”的余顺天来主持正义,“黑”就是“白”的对立面, 余顺天可以说是死在观众非黑即白的是非观里头 ,
无论他的本意和初衷如何,都已经不符合大众对维护法纪主张正义的“英雄”定义,何况他还是知法犯法,
通俗点来说, 观众觉得身有污点,无视法律,被仇恨蒙蔽双眼的余顺天“该死”,
所以余顺天的死是上合天理下顺民意的事情,
他的“被”死亡是导演示意观众“多关注”的友情卡,所以在站在导演编剧的角度来说,余顺天的死亡价值是“功德无量”的,
编剧其实在余顺天的名字上也有自己的考量和“骚操作”,
顺天,顺天而为,这个“而为”就是余顺天给自己安排的“使命”,除掉香港所有毒贩,
“顺天除恶”才无愧于编剧在他身上付出的心血,这个的法外裁决的正义身份,是他决定“用生命执法”的自我慰籍,
这也解释了,余顺天毫不惜命跟地藏决斗的事情,毕竟剧中余顺天并没有得绝症,还有能力继续和毒贩“干耗”下去,却选择了迫切的向毒贩发起进攻,
而观众对余顺天在复仇这件事情上的急不可耐有点难以接受,
所幸他的死标志者正义的绝对胜利,毒贩地藏和余顺天同归于尽,警察林正风得到悬赏金了,
观众也就释然了,余顺天的身死道消绝非导演对观众的妥协,
反而说明观众和导演还是站在同一地平线,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念,毕竟都是希望余顺天死去的同类人!
你看,余顺天的死亡不是最好的结局吗?
余生悲苦难如意,
何不放手灭毒窝,
管它仙人或地藏,
顺天除恶解心魔。
对于《扫毒2》的结局只能这样了,为什么这么说了,对于地藏来说,不管是最后的死亡,还是被警察逮捕,结果是一样的。
然而对于余顺天来说,他是个亦正亦邪的角色,站住观众的角度来看,他类似于梁山好汉里的人物一样,替天行道,观众是不希望最后被逮捕,而站在警察的角度去看,他触犯法律必须要逮捕他,不管余顺天是为民除害也好还是怎么的,总之是触犯了法律,即使最后没有和地藏同归于尽,也会被警察逮捕的。
所以《扫毒2》的结局是三人对决,最后林正风活了下来,不过最后的结局中林正风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只能是一个配角的存在。
最后的三方对决应该是余顺天和地藏的两人对决,警察是来打扫战场,维持秩序的。
有几个问题没有太明白!
1,余顺天的老婆说他们彼此都不坦白,所以离婚的。但是余除了私生子和曾经是帮会成员,就没有其他秘密了,那为什么他老婆还说他们彼此不坦白呢?
2,线人说,有人想做香港最大的毒枭。此时余顺天拿一个亿杀最大的毒枭,铲除了Ca姐他们三个以后,就剩地藏了,地藏又拿1.1亿出来杀余,so,地藏真的是最大的毒枭?
3,地藏死了,警察亲自给他的档案写上“死亡”,这个场景有点儿深意。
4,地藏最后地铁飙车晕过去,幻想出来剁余顺天的手指,让人想到前面的,谁碰毒品我剁谁。以及后来又说,你有没有想过,是南叔搞错了?
5,中间不止一次提到过卧底,戏份还挺多的。所以,后面是否暗示着后面还有卧底?
6,余顺天老婆要出国的时候,枪战那场戏,很明显歹徒打的都是轮胎,没想杀他老婆。而且后来地藏知道余的老婆死了,是非常诧异的。那么余的老婆到底是谁杀的?
想到这里,到底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越想越纠结…
这,很多事看破不说破吧,就电影而言,刘德华饰演的余顺天和古天乐饰演的地藏最终成了一对冤家。但最早他们是兄弟,两个人的命运似乎就从余顺天砍下地藏三根手指时结下了死结。
地藏因为被冤枉贩毒而被余顺天砍了三根手指,所以地藏决心做最大的毒品卖家。这时心中满是对现实的不公和因兄弟的不信任导致的愤恨。电影既然用了这种故事叙事,就证明这两个人的命运被绑在了一起,后来地藏贩毒,余顺天成了禁毒主席,更是成了势不两立的对头。
而后,两人的争斗一直未能停止,直至到了地铁隧道中的火并,两人都被打死,最终同归于尽。因为两人曾出同门,因为两人曾经都不碰毒品,因为两人因毒品结仇,因为两人最后成了绝对的对立,有太多瓜葛,所以编剧用了这样一个结尾,除了殊途同归外,更是有些天道好轮回的寓意。
从另一个角度讲,虽然余顺天离开帮会后成了金融翘楚,但在贩毒这件事,他为了指使手下人破坏毒贩生意,动用暴力甚至杀人,已经凌驾于法律之上,也是一个十足的罪犯。所以结局两人也必须都得死,否则审片很可能过不了,这也符合坏人都得死的基本设定。
在原来的香港电影中,类似坏人都得死的设定其实是不存在的,但近年来,因为监管越来越严,这也是一个必然趋势。
从余顺风悬赏一亿港币抓捕击杀地藏,就注定了他的结局。
首先现在是法制 社会 ,任何个人都没有权利去判定另一个人的生与死。一切都应以政府为主导,法律为依据。通过法律的手段去惩诫犯罪,做为公民,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更好的配合政府,积极响应,尽而可更快更好的打击犯罪;其次以暴制暴只会更加影响甚至扰乱 社会 治安,个人与政府在处理问题必不一样。个人更注重目的和结果,尽而导致会涉及到无辜的人及事;而政府就考虑得更全面更完善,有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以暴制暴,在现实 社会 带着更多的隐患,诸如曾有报道抓住小偷,打伤、打死小偷等,当事人因处理不当而导致自我也受到法律惩罚的事件,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因个人处理方法的不当,而造成对自身的伤害,得不偿失。最后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你的 社会 地位有多高,对 社会 有多大贡献,都不能因个人英雄主义而去触犯法律,法律是公正公平的,是维持 社会 和谐发展的基石。
人人守法,人人护法,配合和支持执法部门,共同维持 社会 稳定发展,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相信大家应该记得,电影中有一幕,华仔看电视,电视里面新上任的菲律宾总统,发表演说,要大力治毒,而现实中的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但是,这一行为在国际上,尤其是国际人权组织,饱受争议。其主要原因就是,菲律宾的治毒行为与电影里刘德华的做法如出一辙(我相信电影的灵感应该也是来源于此)。面对毒贩,菲律宾政府毫不留情,甚至法外执法,大量的贩毒嫌疑人未经审判就被处决。
鉴于此,电影中刘德华的死,也是表明了电影制作方的态度,毒品虽可恶,但也不支持法外执法。如果刘德华不死,而得善终,极有可能引发部分极端人权组织的不满,从而引发争议,这是电影房方不愿意看到的。
电影上映当晚就去看了,本人是华仔和古仔的忠实粉丝
② 有什么丧尸的电影
2013丧尸电影:
《温暖的尸体》《僵尸世界大战》《僵尸/七日重生》《沐浴盐僵尸》《新天师斗僵尸2》
《僵尸大屠杀》
这些都是最近新出的
③ 第九个寡妇大结局是什么意思 没看懂 求解释
第九个寡妇大结局是王葡萄就是那个祖奶奶转世,就是孙家的庇护神,最后孙少勇和王葡萄结婚了。
剧情简介:
民国,河南省太平镇,一个从来没有见过日本人的世外桃源。
逃黄河水父母双亡的小闺女王葡萄有一双直入人心的豹子眼,逃难路上巧遇土匪豹子头,被土匪栓在马屁股后拖到太平镇。豹子头到太平镇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打劫山里一年的粮食供奉,在过去的数年里,太平镇始终乖顺听话交粮纳贡,镇长孙二大摇响防匪钟率领太平镇人奋力迎敌,因为他们有了浣纱坊老板孙克贤儿子银虎提供的手枪和三发子弹。
土匪被迎头三枪打得心惊胆战,二大借坡下驴答应豹子头每年都会供奉山里的土匪们过年用度,土匪们就此落荒而逃,他们扔下的枪甚至还断着新的木头碴——原来他们是农民假扮的。孙二大救下葡萄,葡萄从此对这个个性张扬是太平镇脊梁骨的中年男人心存感恩。
太平镇孙家世代以浣纱为主业,浣纱娘槐槐要砍死自己抽羊癫疯的孩子不舍下手,身单体弱的葡萄抢过孩子用砍刀咣咣几下结果了孩子的性命,葡萄的凶狠果敢震住了太平镇所有人男女老少,每个人都对她避之不及,唯独二大相信葡萄不会杀人。
二大的儿子,学医的孙少勇将孩子夺下才发现不知何时孩子被葡萄用死鸡替换。葡萄戳到人心窝子里的灵性眼睛打动了二大,他拦住侄子孙克贤想买葡萄当小妾的念头,问她愿意不愿意给自己当儿媳妇,葡萄误以为是嫁给少勇欣然答应。
(3)杀出太平镇电影结局扩展阅读
演员介绍:
1、王葡萄,演员:叶璇。
二大家童养媳,烈性女子,拥有一双洞悉世事直戳人心口窝的豹子眼,善恶分明,泼辣勇敢,以最原始的思维方式去做事,有属于自己特立独行的一套行为准则。父母双亡被太平镇镇长孙二大用两袋白面换回了家,为了报恩不得不放弃与二大长子少勇的爱情嫁给傻子铁脑。
面对日本鬼子枪口威逼时,葡萄出人意表救下丈夫害国民党抗日志士送死,铁脑被国民党兵当做奸细冷枪处死,她也为此背负终生愧疚的枷锁。
2、孙少勇,演员:李东学。
葡萄初恋恋人,孙二大长子。拥护革命渴望拯救日渐沦陷大中国的医学生,为救百姓于水火不惜弃笔从戎,在抗战前线锻炼成长了身性,最终成为妙手回春的医生拯救他人生命。在黄河水边葡萄与少勇不期而遇,两人不知不觉产生感情。
少勇眼睁睁看着葡萄为弟弟守节成了寡妇,遂将对葡萄的感情压在心底奔赴抗日战场,没有领悟到战争残酷的少勇被血腥残忍的画面震撼,他明白想救中国,必须等待一只民众拥护的队伍。
剧集评价:
《第九个寡妇》以寡妇王葡萄为线索,展现了战火纷飞中的国家命运与动荡乱世下的民生百态。(北青网评)该剧延续了严歌苓一贯以女性视角作为主线的风格,通过夹杂在王葡萄身边的各种人物的悲欢离合、跌宕起伏的命运来衬托出王葡萄不平凡以及绚烂的一生。
导演和编剧在尽力还原小说人物的同时也增加了很多戏剧性的内容在剧中,让整部剧看起来更加合理、更加引人入胜。而从筹备到拍摄,叶璇一直秉承原著对王葡萄性格倔强好胜、混不吝、天生聪慧的特点延续,再加上影视剧中对王葡萄情感细腻的刻画及人物的深度解读,使得一个酷似野豹般性格的女子诞生。
④ 丧尸片的僵尸电影综述
虽说恐怖电影有许多角色存在,诸如木乃伊,狼人,吸血鬼,但是最符合现代潮流的角色应该非僵尸(ZOMBIE)莫属,原本的僵尸是指藉由巫毒教的巫术所苏醒的尸体 ,但是给于僵尸全新的造型与生命,则是一代恐怖宗师乔治.A 罗米罗 George A. Romero的代表作品《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就此以后僵尸便成为了散播恐怖的的最佳代言人,也开始在众多的恐怖电影中展现头角。
【巫毒教与僵尸】
据说第一部以僵尸为题材的电影,是于1932年上映的《苍白僵尸 White Zombie》。以海地为舞台的这部电影,描述着由名演员Bela Lugosi所饰演的巫师,透过巫毒教的巫术苏醒了大群的僵尸,让他们不分昼夜的在制糖工厂里操作着机器。Bela Lugosi所饰演的巫师,不怀好意的将所有来到岛上的白人美女变成僵尸。但是,这里面所出现的僵尸除了可怜以外,丝毫没有任何的恐怖感。当然这出戏里想传递的并不是僵尸吃人的恐惧感,而是把人变成僵尸在心理的上恐惧感。因此这出戏的主角不是僵尸,而是Bela Lugosi他本人。
从这出戏以后,虽然有几部都是以僵尸为题材的电影上映过,但僵尸在片中还是列居老二并没有正式成为主角。另外一部早期的僵尸电影《与僵尸同行 I walked with Zombie》也是类似以海地为舞台,内容也同样是以变成僵尸的白人女性为主轴。但是这出戏恐怖的泉源并不是来自僵尸,而是那让人不禁毛骨悚然的巫毒教鼓声旋律。于1966年,英国的著名制片公司《Hammer Files》所发行的《The Plague of the zombies》,在片中的僵尸也是由巫术所苏醒,一样的和上述的片子相同,在戏中依旧是被当作劳工来使用。但是这出戏最值得注目的事,年轻医师在恶梦中梦见自己的妻子被化为僵尸之后,成群结队的僵尸从坟墓里相涌而出的桥段,已成为日后所有僵尸电影的标准。当然,在这出戏里描述僵尸时所呈现出的独特气氛,也是耐人寻味的。
有关于实际巫毒教的僵尸信仰,各位可从卫迪戴维斯Wade Davis所写的《The Serpent and the Rainbow》一书中一窥详细。这本书也于1988年被导演Wes Craven改编为电影《The Serpent and the Rainbow》。根据此书所解,实际上制造僵尸的巫术是利用某种剧毒让被害人陷入假死昏迷的状态,之后当被害人从昏迷中苏醒时,周遭的人与被害人便会有种死而复活的错觉。据说剧毒的主要成分是由河豚的毒素中萃取而来,当被害人进入假死状态之后脑性机能便会被破坏,即使是苏醒之后意识也是变的恍惚朦胧,实质上这已经是成为僵尸。所以,在西印度群岛黑人社会文化的脉络当中,僵尸是真正存在的,而且当地居民也对此深信不疑。巫毒教原本便是属于西印度群岛上黑人奴隶的宗教,同时也是反抗白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不过,当今我们在电影中所看到邪恶狡猾并且利用僵尸的形象,则是因为欧美白人社会对于黑人奴隶反抗气势的高涨感到不安,加上憎恨的情感所反映出来的。在首部的僵尸电影《苍白僵尸 White Zombie》拍摄的1932年,那时正好是美国以军事力统治海地的时期,加上这段期间也是众多西印度群岛的居民移民到美国的时期,所以巫毒教也逐渐渗透到美国黑人社会当中,因此才会产生白人对巫毒教的恐惧。
拜卫迪戴维斯 Wade Davis的研究所赐,给予了巫毒教和僵尸全新的光辉,同时也影响了日后所有的恐怖电影。于1990年所上映的《Voodoo Dawn》便是明显的受到《The Serpent and the Rainbow》这本书的影响。这出戏则是以作为美国南部棉花供应地区的西印度群岛上的黑人劳工社会为背景,当然片中的主角则是巫毒教的巫师。
由于1968年乔治.A 罗米罗 George A. Romero拍摄的《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受到广大的好评,使得僵尸远离了巫毒教进而成为全新形象的怪物。这和之前由《Hammer Films》所制作的《The Plague of the zombies》前后相差只有两年的时间。因为《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出现,让僵尸成为了代表近代恐怖电影的新宠儿。
因《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而建立出僵尸的基本法则有以下几点: 原因不明的因素让僵尸起死回生。僵尸本身没有任何的意识力和思考能力,完全是靠本能在活动的。(在《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里面则是受到宇宙的放射线而重新复活的) 僵尸喜欢啃食人肉。为了找寻活生生的人肉而袭击人类,是僵尸唯一的本能目的。(这和食人风俗有所联系) 僵尸会感染。被僵尸咬到人,死后也会变僵尸。前一秒才和自己一起行动的家族或是亲友,因为被咬而成为慢慢的变成僵尸要来攻击自己,宛如无底洞般的恐惧感就是这样而来。 僵尸不会死亡。因为早已是死人了,所以不管如何去伤害他的肉体,僵尸还是会继续的活动下去。如果要让僵尸停止活动的话,只要把脑袋打烂,或是点火将他燃烧。还有成群结队举起双手用着不稳定的脚步慢慢迈进的僵尸集团,然后把活人赶到密闭空间时所产生的恐慌和内心纠缠的葛藤。这样的场景也成为日后所有僵尸电影的必备场景。 由乔治.A 罗米罗 George A. Romero所建立的僵尸形象,在70年代渐渐的风行到全世界。1973年由导演鲍柏克拉克Bob Clark在美国所拍摄的《Children shoulden`t play with dead things》则是描述一群演剧团员结伴到东岸海洋上的某个小岛,利用咒语让死者重新复活。这出戏利用相当优秀的黑色幽默感将僵尸的角色诠释的完美出色,也因如此这出戏在日后也成为恐怖影迷心目中的经典代表作之一。1974年意大利与西班牙联手打造的《Let Sleeping Corpses Lie》,则是因为驱除害虫的机器所产生的超音波让死者重新复活,后半段的医院中的桥段更是让人印象深刻。但这出戏也是明显受到了《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的影响。
1979年乔治.A 罗米罗 George A. Romero的僵尸电影第二部《Dawn of the dead》在世界各地掀起一股热潮之后,有如雨后春笋一般的世界各地顿时大量出现了类似的作品。在这样的泛滥潮流当中,唯一一枝独秀技压群雄的作品,则是已恶心又恐怖闻名的意大利恐怖大师Lucio Fulci的《Zombie2》。 在加勒比的孤岛上,因为巫毒教的诅咒而大量苏醒的僵尸,除了让人极具压迫感的恐慌以外,像是刺破眼珠‧吃人肉等破天荒的残酷描写也是前所未有的。此外,和剧情丝毫无关的香艳场景以及僵尸电影中首次的僵尸与鲨鱼格斗桥段,也充分显示出这位意大利宗师的无与伦比的创造力。
当然,一些不胜枚举的B级甚至是C级僵尸电影也是刺激了当时的市场。此外,十字军成为僵尸再度复活的《Tombs of the blind dead》,纳粹军人成为僵尸的《Zombie Lake 》美国南军的士兵变成僵尸的《The Supernaturals 》等等,一些具有历史(?)性的僵尸电影充斥了整个恐怖电影。以僵尸(ZOMBIE)为主题(题材)的电影多到让人无法想象,甚至连一些吸血鬼或是狼人片,都会有僵尸来轧一脚。一直到了由导演Dan O`Bannon所拍摄的《芝加哥打鬼 Return of the Living Deads》(1985)之后,僵尸终于突破多年来的传统,可开口说话并快速前进,最惊人的是打破头脑也不会死。
《僵尸的时代》
由乔治.A 罗米罗 George A. Romero所拍摄的僵尸三部曲,除了充满紧迫感的演出之外,明确的人物描写与极具隐喻性的剧情内容,是在当时所有类似作品所无法凌驾的。最主要的一点则是他的作品充分了反映出当时年代的情况。在《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剧中所呈现出的杀戮感,写照出当时美国社会对越南战争的社会反应。失去人性凶暴惨忍的僵尸,和拿着武器干掉僵尸而获得极度快感的自卫民众,则是清楚的描写出当时美国颓废的精神世界。第二部作品《Dawn of the dead》中以巨大卖场为舞台,和人满为患的僵尸群展开长期的抗争本作品则是针对当时美国在越南战争之后,获得表面上安定祥和的消费社会,但心灵深处却依旧是颓废无助,做出了反讽的效果。到了第三部作品《Day of the dead》,僵尸已经蔓延到全世界每个角落,存活下来的人只剩下无助和绝望,这是反映出在环境破坏与核威胁之下,对未来失去信心的80年代表乔治.A 罗米罗。正因为乔治.A 罗米罗 George A. Romero的僵尸电影和时代的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才能够与观众产生一样的共鸣。
为什么僵尸能够成为恐怖电影的新宠儿?
僵尸和其它恐怖电影中出现的怪物的不同点,是因为僵尸本身是没有任自我意识的个体。虽说科学怪人是利用尸体所打造出的人造怪物(人?)但科学怪人却拥有和人类一样的自我意识力与情感。木乃伊也和僵尸一样同为尸体复活,但他因为还保留这生前的记忆,而且是有目的性的活动。但是为了吃人肉而活动的本能-----不,应该说是生理性的反应比较恰当,加上完全没有生前记忆,这一点便清楚了划分出僵尸与其它怪物的不同。记得在某篇报导上看过,乔治.A 罗米罗 George A. Romero在接受某电视台专访时说过“有许多来自各地的朋友都想客串成为僵尸,他们都希望变成外型奇特恶心的僵尸。为什么?因为他们也喜欢吃活人”。从这句话便可看出,僵尸是如此的魅力无穷。实际上,在乔治.A 罗米罗 George A. Romero电影出所出现的僵尸群,正是来自世界各地热爱乔治.A 罗米罗 George A. Romero的影迷们。每个人都非常高兴能够成为片中的一具僵尸。当欢天喜地的僵尸群在拍摄影片时,想象他们的感受应该是不难吧。
在《Day of the dead》片中出现了,一具被博士为了实验而饲养叫做BOB的僵尸。这具僵尸还丝毫保留着生前的片段记忆,所以有时候会做出类似“人类”的行为。在成为物质化后的僵尸身上看到类似“人类”的行为, 他的存在让观众有了强烈深刻的印象,甚至对这具僵尸产生了好感。在渴望后终于成为僵尸的快感,或是对僵尸所做出类似“人类”行为而产生的好感,这是长期处于物质生活下,我们现代人对于物质现况的基本反应吧。今日的我们是生活在被机械和物品所围绕的环境下,日新月变的科技所带来的,只是让机械文明或是计算机文明快速的渗透于我们生活里。在过去强调人类价值绝对的人性至上论,如今以响起警告的铃声渐渐的崩坏而去。就像是Cyber-punk文化在这样的变迁之下逐渐抬头,僵尸也许刚好代表人性至上论的终止划上了等号。也许僵尸是在隐喻我们人类原本应有的本性吧。
2、乔治 A·罗梅罗(George A. Romero)
乔治 A·罗梅罗(George A. Romero)被誉为现代恐怖电影之父,是第一个赋予僵尸精神的人。在他之前,僵尸(zombie)的仅仅局限于巫毒教(Voodoo)凭借宗教意识以及毒药操作的尸体,除了震慑人本性的walking dead的恐怖噱头外,并没有更多的艺术价值。直到1968年,A.Romero的横空出世,真正意义上创造了僵尸电影这个特殊的门类。罗梅罗不仅赋予了僵尸电影强烈的政治讽刺意味,也带来了更深的人性思索以及宗教寓意。
1940年2月4日,乔治A·罗梅罗出生于纽约,后来就读于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毕业后,他开始拍摄短片和商业广告,并于60年代末同几位好友成立了Image Ten公司,每人出资1万美元拍摄了美国恐怖片中最具影响的《活死人之夜》,这部投入只有10多万美元的黑白片不但赚得了远远高于成本的票房,还成为70年代初的Cuit经典,并于1999年入选美国国会图书馆国家电影目录。不过在这之后,罗梅罗的作品都颇为低调,鲜为人知。
1978年,罗梅罗重拾僵尸题材,拍摄了《活死人黎明》,他决定脱离Image Ten公司,以让影片在更广阔的渠道发行,但结果是他和投资人失去了录影带销售的获利。该片投资150万美元,全球票房超过4000万美元,2003年,《活死人黎明》被《娱乐周刊》评为最经典的Cuit电影。
凭借《活死人黎明》的成功,罗梅罗得以加大拍摄预算,并有实力邀请更优秀的影人加盟。1981年,他与日后成名的艾德·哈里斯合作了《飞车敢死队》,翌年他开始第一次改编史蒂芬·金的小说,拍摄了他最具好莱坞特色的《鬼作秀》。
80年代末,罗梅罗逐渐走上下坡路,1985年的《丧尸出笼》不仅饱受评论界的嘲讽,票房也一片惨淡,后来其他的几部影片依然不尽人意。罗梅罗不得不偃旗息鼓,直到2005年,继《活死人之夜》、《活死人黎明》和《丧尸出笼》僵尸三部曲之后,罗梅罗终于重出江湖,拍摄了由《丧失出笼》情节延续而成《活死人之地》,在上映首周登上票房榜首。 【丧尸与僵尸的区别】
丧尸和僵尸是很容易搞混的,但是这只限于中国(再一次体现了汉语的强大)丧尸与僵尸的英文都是“ZOMBIE”,应为在外国文化里是没有所谓我们说的“僵尸”。他们说的“Zombie”是指的丧尸。那我们就来正式说说丧尸与僵尸的区别! 丧尸是没有智力的!这点是和僵尸分的最开的一点,不是说丧尸完全没智力,而是指他们只能依靠本能和细胞生物的智力。僵尸则不同,他们有些十分聪明,有些还会魔法,这些以后再说。 光是说有没有智力是不能分辨的,还有一点就是在于“是否为寄生生物所寄生”这点也是很重要的区别点,丧尸多为有“病毒” “猎头蟹”等其寄生生物所寄生,依靠一种动物的本能去觅食和传播的就是丧尸(这点可以查考“丧尸”网络丧尸种类那段(也是我写的))而僵尸多与科学无关,而是与传说魔神和迷信有关(如《鬼吹灯》中的“粽子”,民间传说“起尸,赶尸”和《开心鬼》《猛鬼过街》等等) 是否具有变异能力,这点很重要,僵尸是不具备变异能力的。而丧尸是具备的(这点大家都还是很明白,就不一一举例了) 这点主要就是讲解僵尸,僵尸可以有智力,甚至他们可以组建社会,他们之间有很深的等级制度,如高级僵尸(吸血鬼,《鬼吹灯》中的“太岁”;中级的如一些僵尸魔法师,或者一些下级吸血鬼;下级的如被魔法复活的一些尸体,“粽子”) 对于这两种的打击是不同的,丧尸只能攻击其头部,而对僵尸是全身都有效果(他们就是一种和人很像的生物,是有人或者尸体转变而来,就像人和精灵也一般) 僵尸是不可能出现的(我不相信世界上有魔法,邪术),而生化丧尸是很有可能出现的。 这6点基本上区分了丧尸和僵尸的区别,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的僵尸,丧尸都可以这样分类,我们可以创造出结合体,如丧尸可以有智力,可以有等级,因为这两种生物本来就是人类YY出来的,你要怎么YY没人管你。所以创意无极限,你创造出了新的种类也不错。 1.《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1968)
影评:《活死人之夜》既是丧尸片小成本的典范,预算仅一万美元,又成功缔造了各类形象可怖的丧尸,它不仅奠定了罗梅罗“僵尸教父”的地位,还为此后的僵尸片提供了极好的样板,同时,也确立了丧尸的行为特性,譬如无意识,吃活人的肉,通常集体活动,被丧尸咬食的人也会变成僵尸等等。
2.《活死人黎明》Dawn of the Dead(1978)
影评:《活死人之夜》确立了丧尸片的基本模式,十年后的《活死人黎明》则是一次技术提升,罗梅罗的御用化妆师汤姆·萨维尼凭借精细的化妆术为丧尸片确立了新的行业标准,也彻底奠定了罗梅罗在丧尸片领域的老大地位。罗梅罗的丧尸片除了吓唬人,也为丧尸的存在寻找意义,比如尝试驯养丧尸、教育丧尸,使之成为能与人类和平相处的生物,类似的讨论也一直贯穿在罗梅罗以后的丧尸片里,包括那部被批又烂又老气的《死亡岛》。后来也有不少丧尸片也尝试做出类似的哲学和伦理讨论。《活死人黎明》在2003年获评史上最邪典电影的美誉,还被执导过《300勇士》和《预言者》的扎克·施奈德翻拍过。
3.《群尸玩过界》Braindead(1992)
影评:《群尸玩过界》打破了杀丧尸的常规法则,爆头,火烧、拧下脖子都不顶事,必须得将这些活死人碎尸万段才行,而这样的突破则为当初还是个小成本B级片导演彼得·杰克逊提供了虐杀丧尸的N种创意,同时也让片子的恶心指数空前升级。掉肉片,弹眼珠都是小儿科,结尾屠宰场大屠杀才将High点彻底引爆,有评论毫不过分地称《群尸玩过界》连丧尸本身都能被恶心死。
4.《惊变28天》28 Days Later(2002)
影评:《惊变28天》是绝对的丧尸片,同时也与美国的B级丧尸片有着鲜明的气质区别。同样是展示劫难过后的首都空城,与《我是传奇》中的纽约相比,《28后》里展现的英国伦敦因其纪录片的风格而更为真实。惨烈、逃亡、互助、末世气象、人性的阴暗、黑暗中那不灭的希望及对政治的拷问,都带有丹尼·保尔的电影语言,令这部英伦出品的丧尸片能在众多丧尸电影中占有相对重要的地位。
5.《僵尸肖恩》Shaun of the Dead(2004)
影评:一样不缺血浆,不缺啃食人体,贪婪咀嚼心肝肠胃的饥渴丧尸,英伦的宅男肖恩带来了应对突发性丧尸事件的两大启示——首先,灵活运用工具,就算没有AK-47,点三八,甚至连鸟枪都没一把,照样可以操起花园里的铁铲、黑胶唱片,狠狠地拍向昨天还是邻居,今天就变成异类的丧尸的大脑门;其次,不管撒时候都得有个好哥们,太平时跟你窝在沙发,喝啤酒,嗑瓜子,乱扯淡,一起宅,一起High,当你提着板球棒,跟着女友、同伴杀出丧尸包围圈时,就算体重超标,他也会坚定地随你走天涯,就算他不幸在战斗中感染了尸毒,你还是不离不弃,虽然脖子上多了条铁链子,但电玩照打,温情不减。所以无厘头未必不靠谱,它恰恰是种很强大的乐观。
6.《东京丧波》Tokyo zonbi(2005)
影评:东京终于有了丧尸,它无厘头,恶搞,还多了点随意和漫不经心,它用一种极度生活化的方式嘲弄着权贵和传统的丧尸电影。你要是被一大帮子随时可以结果性命的丧尸围追堵截,铁定没心情在超市货架前概叹自己没注意喜欢吃的薯片出了新品种,你也不会因为抵挡不了酸奶的诱惑而召集人马轰掉了富人们为隔离丧尸而建立起的“玻璃金字塔”,可《东京丧波》都大胆地疯玩了一把,当然它不只是玩闹,它在恶搞中还有惆怅,还不忘谈谈练习柔道,奔向俄罗斯的理想,惆怅完了,还不忘朝动情的脸上踹两脚,谈完理想,继续夸张,继续疯闹。
7.《生化危机》Resident Evil(2002)
影评:在电玩迷中无比经典的丧尸系列游戏《生化危机》的电影版,“丧”的范围不再只局限于人类,一切有生命的活物,譬如狗,都能成为攻击性巨大的“丧尸”。丧尸的面目也有了全新的升级,真正有了一张类似食人花的血盆大口。此外,丧尸们也有了组织,商业财阀安格雷拉,这种带有集权隐喻的故事设定,将该类型片中,通常隐藏在幕后的“政治力量”搬到了台前,帅酷性感的米拉·乔沃维奇不止要对付身为棋子的丧尸们,还有一个终极目标,干掉安格雷拉的大Boss。
8.《僵尸人FIDO》Fido(2006)
影评:这次的丧尸源自宇宙尘暴的辐射,受害的是一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田园小城镇。而颇具商业头脑的公司则将危险的丧尸收编,驯养成供人雇佣的园丁、挤奶工等,小男孩和丧尸保姆之间还萌生了高尚的友谊。少了些传统丧尸片的血腥暴力,多了些“人间自有真情在”的温情,用戏谑调侃的方式呈现了一部丧尸喜剧片,在《僵尸肖恩》和《东京僵尸》之外,开启了丧尸电影的另一种思路。
9.《我是传奇》I Am Legend(2007)
影评:片中的丧尸有了吸血鬼的特性,白天躲在暗处,害怕日光,一旦太阳西斜,就集体出动,围剿活人。但这些因环境而生理异变的曾经的人类,以及B级丧尸片中肆虐的血浆和无边的暴力并不是本片的主角。“唯一”的幸存者威尔·史密斯饰演的主人公罗伯特·奈维尔,以及末世带来的日复一日的空寂、孤独,才是《我是传奇》的核心。《我是传奇》的叙事与探讨的重点不再是如何在丧尸嘴下逃出生天,而是转移到世界末日中最真实也最致命的心理状态的呈现,于是当罗伯特抱着陪伴自己的爱犬痛苦流涕,当他对着音像店里的塑料人偶自言自语时,丧尸片粉丝体验到了另一种相对温柔的快慰:感动。
10.《恐怖星球》Planet Terror(2007)
影评:致敬磨坊电影的《恐怖星球》成功地凸现了丧尸片的特点,怎么恶心怎么来,怎么火爆怎么整,香港的译名《索女、丧尸、机关枪》是最好的证明。依然是由生化危机引发的丧尸出笼,不过恐怖星球上的丧尸估计是最能令人喷饭呕吐的,长着脓包头,一枪轰过去,内脏肠子血肉脑浆像面粉般四散开来。至于昆汀“氧化”的JJ,显然是对丧尸体验的升级。而把机关枪装在截肢上的悍女既是丧尸片的常规设定,也体现了B级片爱好者罗德里格兹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