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过年回家的1999年张元执导电影
电影片名:《过年回家》
英文片名:Seventeen Years
影片类型:剧情
片长:90 min / Japan:89 min / Argentina:90 min (Mar del Plata Film Festival)
国家/地区:意大利 中国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色彩:彩色
幅面: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
混音:Dolby SR
级别:Singapore:PG Argentina:13 Brazil:14 UK:PG
洗印格式:35 mm 导演:张元
编剧:宁岱余华朱文
制作人:马可·穆勒
演员
李冰冰饰陈洁
李野萍
梁松
刘琳饰陶兰
李芸 制作公司
Fondazione MonteCinemaVerità Locarno [瑞士]
Fabrica [意大利]
Keetman Limited [香港]
Rai Cinemafiction [意大利]
The Swiss Agency for Development & Cooperation [瑞士]
United Colors of Benetton [意大利]
发行公司
Istituto Luce [意大利]
K2 Entertainment [日本]
上映日期
阿根廷
Argentina
1999年11月21日 ..... (Mar del Plata Film Festival)
意大利
Italy
2000年3月31日
新加坡
Singapore
2000年4月15日 .....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中国香港
Hong Kong
2000年5月11日
印度尼西亚
Indonesia
2000年11月12日 ..... (Jakart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日本
Japan2000年12月30日 ..... (Tokyo)
马来西亚
Malaysia
2001年7月26日
以色列
Israel
2001年9月6日
阿根廷
Argentina
2001年10月4日 17年前:工厂技术员于正高和女工陶爱荣是各带一个女儿的再婚夫妇,两人常为家里的一点小事拌嘴。
有一天,于正高的女儿于小琴偷拿了父亲忘在窗台上的5块钱。第二天,父亲翻箱倒柜地找那5块钱。母亲怀疑是父亲偷偷把钱给了小琴,父亲怀疑母亲偏袒她女儿陶兰。两人吵得很凶,提出要搜两个女儿。于小琴很害怕,偷偷把钱放到陶兰的枕头底下,结果大家在陶兰床上搜到了钱。母亲感到很丢脸,大骂陶兰。上学的路上,陶兰为自己辩解,于小琴轻蔑地说:谁会相信你。陶兰气急了,从路上抄起一个菜农的扁担,朝于小琴打过去。于小琴死了。凌晨,陶兰蓬头垢面地回到家里。母亲担心陶兰要被枪毙,让女儿给父亲跪下。父亲捶打着自己:你不配跪。是我杀死了于小琴。我为什么要娶你呀?母亲哭了:我害死了于小琴,有害死了陶兰。警察把陶兰带走了17年后 大年三十的清晨,监狱长向女犯们宣布了今年允许回家过年的犯人名单。按照我国监狱法规定,对于长刑期在监狱表现好的犯人,为让他们适应社会,在刑满释放的前两三年,允许回家过年。今年被允许回家过年的犯人有陶兰。这是她服刑17年后第一次回家,再有一年她就要刑满释放了。
监狱的年轻的女警察陈洁今天也很高兴,因为这是她当监狱警察3年来第一次和家人一起过年三十。城关车站,许多犯人家属接到监狱的通知都在这里等着,可没有人来接陶兰。她觉得家里人可能不欢迎她。正巧陈洁回家路过这里,她决定先送陶兰回家,再回自己家。
在监狱里关了17年,陶兰已经完全不适应现在的城市感觉。陶兰的父母都明显地老了许多。父亲、母亲和陶兰3个人,互相看着又互相看着回避着眼神,不知说什么好。母亲想对女儿做出亲热的表示,又碍着父亲克制着自己。父亲独自进到里屋,关上门。母亲慌忙跟了进去,见父亲躺在床上,和17年前于小琴去世的那个晚上一样。母亲拉陶兰到父亲身边,陶兰跪下了。父亲劝陶兰起来,说不要跪了,都在监狱“跪”了17年了。他让陶兰母女出去,说自己想安静一会儿。最后,父亲终于走出屋,他不想让这个家庭沉浸在痛苦之中。一家三口抱在一起。 情感细腻
《过年回家》令导演张元获得第56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这是中国内地导演首次获得最高导演奖项。该片是导演张元多年之后再次拍摄主流电影,影片将目光投向家庭冲突和情感矛盾,用一种近乎冷酷的手法描写了一个情感的弥合过程。该片风格质朴凝练,沉郁大气,既保持了张元一贯的“直接”,又充满了丰富细腻的情感。
生活化
影片的开头就很生活化,一对从菜市场(农贸市场?)归来的男女,破二八的车子,藏蓝色的套袖,很大众很平民的装束。
不和谐的家庭气氛开始就在日常柴米油盐的琐屑中展现,先做饭还是先炒菜,谁淘米谁切肉,让孩子学习还是做家务。剧中没有明确指出这是个重新组合之后的家庭,但是通过男人跟女人对待两个孩子两种隐含的态度,孰近孰远,观众一目了然。
张元是个不大会唯美的人,很现实很客观地讲述这这个关于过年回家的故事,他的眼睛就是镜头,他把关心和爱很隐蔽地放在里头,让我们去找寻。张元以其特有的敏锐眼光,捕捉到了中国社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价值观念、文化心理及其错综复杂的矛盾性。他的电影不会让你大哭一场,或者大笑一场,他永远也不会给你这种情绪宣泄的机会,也从来不给你提供虚假的满足感。然而,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似乎都在不经意中拨动着你的心弦。透过那五元钱,折射出那些“小人物”身上真实得令人不忍目睹的人性。
为了五块钱冲突,看似荒谬,但是在这样的家庭其实很合理化。吵架的那场戏很精彩,看似夫妻之间的争吵,实是为了维护各自女儿的争吵;是对自我内心世界、对彼此的不满和太久的忍让而争吵。淡化大女儿蓝的表情而着重刻画小女儿,则很有助与观众深入人物内心,一个内心安静,一个直打小鼓。再看小女儿把钱快速掖在姐姐枕头下的一传动作,联想之前偷偷拿起那五元钱的小心谨慎,不由赞叹导演蓄势的巧妙和对生活观察的细致。之后男人似乎觉得捍卫了内心,又很知足甚至很大度的来哄女人和蓝,看后莞尔,好象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姐姐冲出去追妹妹,追了好几条胡同的样子。妹妹走路很快,意味着内心还没平静,还事紧张的,扑通扑通的。但是镜头一直很稳,很简洁,象是很冷静地看着一切的发生。姐妹间的冲突总觉得张力不够,还没有突出,妹妹已经倒下了,颇为憋闷。
十七年之后,蓝获准出狱探亲。女警与蓝对视的那一瞬间,我个人认为处理太过暧昧,有些刻意。甚至让人联想到了《游园惊梦》中两个女人的视线。女警带着蓝回蓝家,一路走一路走,看得人累,也体会着蓝那颗心一路颠簸。女警似乎扮演了一个救赎的形象,在蓝迷惘、忧伤、徘徊的每一时刻。但是这样的救赎很亲切,在寒冷的冬天更显温暖。蓝心里的冰解冻,那三两饺子进一步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老父亲开门的时候,愣住---亲手用钥匙打开了铁门---亲手关门,实际上是之后他心理变化的一个伏笔,从不接受到接受到遗忘过去。老母亲则和片头那个女人形象判若两人,内疚,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情。进门的时候灯光一直是不明朗的白,压抑的。最后女警离开时,灯光已经是比较神清气爽的了。赵季平的电影配乐总是很恰到好处,最后的那段音乐缓缓浮了出来,一丝一缕,温情中掺着那么点儿悲凉,想是在诉说这些年,这些人的生活、心情。
源于生活
《过年回家》是一部如此沉重的影片,张元努力地以尽可能平淡的态度来讲述这个故事,却使得观看影片的观众在揪心的同时不敢再直面那种惨淡的生活,因而在票房上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失败。但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这应是一部成功的电影,至少,它表现了一种源于生活、揭示人性的创作真路。
最后,有必要将结局告诉大家,因为只有到结尾时观众们才能松口气:17年后,陶兰和17年前小琴去世的那个晚上一样,跪在了父亲面前。这次,父亲没有再骂她,他劝陶兰起来,说不要跪了,都在监狱里“跪”了17年了。
不唯美的电影,一样精致。因为张元的细心。
纪实风格
从张元的作品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偏爱纪实风格的导演。他说:纪实是电影最初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形态。技术时代使人们渐渐淡忘了这一点。纪实意味着可以通过它直接看到生活中变化着的、正在消失或滋长的东西。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事得保持他的真实。他最近的一部纪录片叫做《疯狂英语》,纪录的是周游中国带领百万人高喊英语句子的李阳。整个片子没有一句旁白,完全用镜头“说话”。引用张元的一句话:最好的电影其实有很多标准,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最有理想,最具艺术性、创造性和探索性。
法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卡特琳娜-德纳夫向张元授予了由五个铜人组成的、象征着五大洲人民团结和平的奖杯。来自各国驻教科文组织代表团、电影界和新闻界的1000多人出席了颁奖仪式,并观看了这部电影。 故事片
《过年回家》是中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电影制作人张元的近期作品。这部电影是张元在恢复了拍片资格之后的第一部故事片,不仅在威尼斯电影节捧回四座奖杯,在国内也破天荒地通过了官方审查。这位有过十年从影经验的导演,终于得以直面国内观众了。
低沉萧条
影片叙事平稳流畅,旧作中粗犷即兴的手法、低沉萧条的风格一扫而空。这个故事的进展不动声色,导演手法明快清晰,情节简洁而揪人。张元似乎十分冷静,影片中看不出来任何的浪漫主义或浮躁的东西,有些部分设计得十分精美巧妙,但让人感觉自然纯朴,毫不夸张。结尾部分感人至深,压抑多年的情感和悔恨一点一滴慢慢展露,这样大团圆的场面特别容易变成及其煽情的通俗情节剧,然而张元却控制得恰到好处,如同现实生活一样准确。与之前《东宫西宫》、《北京杂种》等影片相比,《过年回家》没有向以往那样受到评论界,特别是独立评论界的追捧,其原因之一是这部电影中不见了张元那种冷峻凌厉的锐气,反而多了一种向“常态”回归的倾向。因而这部作品通常也被认为是张元由地下走向主流,“浮出历史地表”的一个转折点。
尽管如此,我们仍不难在《过年回家》中发现第六代导演身上普遍存在的身份焦虑和认同困境。更为有趣的是,在一种胡乱的联想之下,发现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和张元本人的经历及其在现实中的处境有着惊人的相似,而剧中人物和情节的设置在多个方面构成了对“地下”“主流”“审查”等“张元”关键词的隐喻性说明。
“引子”是“归家”
影片中最主要的“引子”无疑是“归家”。因为五块钱引发的误杀,女主角在长达17年的牢狱服刑和改造后,因为其良好的表现被特许于年三十回家一次与家人团聚。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现在的陶兰显然有些不适应阳光下的城市感觉。于是,在另一名女狱警的陪同,或者说牵引下,一段并不轻松的归家之旅开始了。在这里,张元并没有将焦点集中悲剧本身,而更为关心那一段回家——更确切的说是寻家的路程。而这无疑是张元本人心路历程的感性外化。
女子监狱
在悲剧发生之后,陶兰因为其所犯的过错来到了另一个社会意义上的家——女子监狱。这是一个具有意识形态意味的大家族,那里依靠对自由的限制,以及类似于“人间自有真情在”的说教和规程背诵来改造那些曾经犯过罪错的人。而那些人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因为触犯了国家意志、做了权威规条中禁忌的事,对所谓的秩序造成危害的群体。而他们要重获自由,或者仅仅是及其有限的自由,都要依靠出众良好的表现才能实现。而陶兰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在刑满前三年拥有了一次回家的权力。
事实上,监狱是对于国家电影审查制度的一种绝妙隐喻,它通过强制性的权力禁锢那些对主流话语构成威胁或颠覆的势力,以维持某种得到官方认可和支持的范本。如果说地下被禁电影就是一种触犯了禁忌的文本,那么它的必然结局便是在高墙铁窗的圈囿中封禁,而解禁的条件不是禁条的改变或赦免,就是无条件地接受和归降官方意识形态。这样,陶兰的归家之旅便在一个更深的角度成了导演张元本身的归家之旅。而其英文名“Seventeen Years”十七年监禁的意义则与张元首部电影《妈妈》到《过年回家》能够以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厂标在中国大陆公映间长达八年的时间跨度相对应。
回头来看,陶兰情感意义上的第一个家也具备相似的含义。影片开头陶兰于晚餐时晚归,受到母亲的责备。此时,父亲于正高和女儿晓琴若无其事的相互加菜。母亲于是停止了责难换女儿于饭桌坐下,向其碗内连加数筷炒蛋。这一场景告诉我们,这一重组的核心家庭实际上由两个部分组成:父亲一边和陶兰一边。父亲作为父权的形象化身是主流意识形态的真实反应,因而同时也是主流大众文化的一个象征。而陶兰在惯定用餐时间的晚归,显然具有某种冒犯的意味。
与晓琴相比,陶兰无心向学,只是想早点工作,因而她在电影中隐秘地承担着一个颠覆者或者越轨者的角色,这是“地下电影”的代名词。与此相对,晓琴显然是一个传统的归顺者。奇怪的是,晓琴的归顺却是一种无奈之举,她想用考上大学的方式逃离这个家,实际上是用一种主流认可的方式实现有限的自由。这儿,主流/地下/大众三者的关系被巧妙的放置于家庭关系的展现中。此后,晓琴在为自己辩解是曾说,“钱是在你枕头下找到的,人们只会相信是你拿的,而不会相信是我”。“地下”在“主流”眼中的受歧视地位以及它与“大众”的信任缺失(或难溶性)因此而鲜明。因而,陶兰的入狱实际上是父亲/家庭(主流)和晓琴(大众)共同造成的。
心态矛盾
影片中对于陶兰在监狱中生活的隔绝、心灵的折磨、青春的流逝、个性的磨损等等一概没有提及,这是张元对自己于体制内外流离、徘徊的不堪萃取。颇具意味的是,陶兰本人对于“归家”这一机会的心态是矛盾的,她一方面渴望重回家园,渴望得到父亲的接纳;一方面又因为曾经对于父亲造成的不可挽回的伤害而恐惧,宁愿“会监狱去”。很显然,张元对于“地下”和“秩序”的抉择也必然怀有同样的心情。在这里,李冰作为狱警队长,作为国家意志的执行者实际上成为了推动,甚至是完成向家庭回归的重要力量。她劝说陶兰千万不要倔强,应该为父母和朋友考虑。
在陶兰依旧坚持的情况下,她又以“国家”为措辞对陶兰施压,“你忘了这么多年我们是怎么教育你的了”“这是国家给你的权力,你想辜负它吗”。于是,陶兰的归家之旅始终在李冰的陪同和引导下进行,而我们也不断的听到那句“是,队长”的条件反射式的话语。主流力量的强大和个人对抗的疲惫,这似乎正是地下导演最终向主流靠拢的原因。电影中的一个场景极富象征意味:陶兰在穿越车流穿梭的拥挤马路时,表现出孩童般的惊慌、犹疑和躲避,茫茫然地处在一个无处可遁的境地。
回归自己
张元利用《过年回家》这部以寻家和回归为主题的影片来完成自己的回归已经有一段时间。《我爱你》被评论界广泛地讨论。有一些媒体感叹“原来那个先锋青年的形象已经变得渐渐模糊了。”我们似乎也能看到原来那个原来以自我为中心,书写着青春记忆中焦虑、困惑和宽容的张元在大众化的商业诉求中渐行渐远。但是,商业也好,艺术也好,那终究只是一个电影人对于自己工作的选择,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是祝福每一个富有才华的导演在创作的道路上一路走好。 张元出道十年,可谓坎坷多磨,同时却于海外名声显赫。但他最苦恼的是,这七、八年间,他的作品一直被拒于电影市场之外,使他长期陷于不能与国内观众适时进行文化对话的“孤独”的困境。
时过境迁,张元在1998年春被国家广播电影电视局颁文恢复其导演资格。这样,经过两年的努力,张元浮出地面,先后完成了记录片《疯狂英语》(99年11月5日,获得意大利米兰国际记录电影节比赛头等奖),记实性故事片《过年回家》(同年9月,获得第5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大奖以及意大利影评人最佳影片奖等三项奖)。作为第六代执大旗角色的张元,以主动拥抱时代现实的人文激情,迈出了坚实的步履,迎来了传奇式的文化凯旋;同时,这还标志着中国第六代新锐在国际空间又开拓出一片新的骄人的艺术辉煌。
张元坦诚地说:“拍《过年回家》的创作冲动,是在看一部专题记录片时,被其中的一个瞬间所激发的:几个犯人获得假释,与亲人相间时神态各异,却都分明表现出艺术所难于捕捉到的那种灵魂的真挚颤抖,令人久久难以忘怀。”随后,他便与妻子宋岱深入监狱采访,先后访问了二十多个杀人女犯人,其中就有如同影片中陶兰般的失手杀了亲人的。一次次访谈的积累,更唤起了他心中对这类犯人的某种悲怜情怀而不能自已。他说,十年来,自己一直在探索影象与真实的关系,仅有《东宫西宫》是个例外,采用了艺术雕琢并接近与唯美的笔触;而这一回,突然获得一种新的感悟,探触到以前不曾得到的现实的原汁原味,亦即生活的质感和深度。同时,这更是有感而发。张元说:“近期以来的中国银幕上,有太多的浪漫,也有太多的虚假和庸俗。现实,需要我们去面对、去回答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银幕,需要找到与观众倾心交谈的真实叙述形式。” 1999年的电影《过年回家》获第56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电影舞台艺术家协会最佳影片奖
意大利影评人最佳影片奖和国际天主教协会电影视听艺术组织最佳影片奖
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西班牙吉贡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⑵ 2022年春节电影大片有哪些
春节期间热度最高的贺岁档当然是开心麻花的《超能一家人》和《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还有韩寒指导的《四海》与吴京参演的《长津湖之水门桥》
不过开心麻花的《超能一家人》紧急撤出春节档,官方给的理由为“无法按期完成所有制作工作”很难让人相信。《超能一家人》早在2019年就开机了,在2021年1月份杀青,而且在影院的贴片预告很早就和观众见面,也很早就定档2月1日大年初一,这意味着电影后期肯定已经做完,并且拿到准映许可证,才会定档并放出预告启动宣传,这样的通告撤档一定不真实。
豆瓣下有人说是因为电影中涉及“理财神器”,会引导不理智的老年人使用,有可能是因为这样的管控限制;此外《四海》《这个杀手不太冷静》都是沈腾出演的作品,含腾量都有目共睹,《超能一家人》的撤档或许也避免了沈腾自己打自己的票房互搏。
⑶ 2022年春节上映的电影列表
2022年春节上映的电影列表
2022年春节上映的电影列表,目前从定档的片单来看,春节档的重要品类喜剧片由开心麻花团队掌舵,动画电影占半壁江山,国内外经典IP皆囊括其中,2022年春节上映的电影列表。
年底逼近,春节档已经开始硝烟弥漫。
目前构成2022年春节档的影片中,含喜剧两部,现实题材两部,冬奥献礼片一部,其余则由动画电影补位,排片并不算拥挤,后续可能还有影片入局春节档。
从猫眼实时想看数据来看,热度最高的是《超能一家人》,尽管春节档还有些时日,想看人数已经突破了14万,在同期影片中一骑绝尘,紧随其后的是两部现实主义题材《奇迹》(8.3万)、《四海》(7.4万)旗鼓相当,除此之外就是喜剧片《这个杀手不太冷静》(3.7万),春节档影片格局初显。
目前从定档的片单来看,春节档的重要品类喜剧片由开心麻花团队掌舵,沈腾参与春节档两部影片,“含腾量”可观;大导演、大制作集体缺席,此次春节档成为新锐影人、新贵电影公司的“战场”;动画电影占半壁江山,国内外经典IP皆囊括其中,但延续自国庆档的影片类型单一、动画比重过大的不均衡局面,表明后疫情时代片荒问题仍在。
开心麻花领衔喜剧“含腾量”可观
开心麻花稳坐此次春节档喜剧片的“头把交椅”。仅有的两部喜剧片皆出自“开心麻花系”,昔日搭档马丽和沈腾在喜剧品类上“对打”。
其中《超能一家人》为开心麻花首部春节档喜剧电影,新丽传媒近些年和开心麻花合作频繁,此次与西虹市影视联合出品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也可以看作是开心麻花系的作品。
去年同样具有喜剧班底的大碗娱乐在春节档靠《你好,李焕英》一战成名,此次开心麻花首次进军春节档,亦是摩拳擦掌、野心勃勃。
在《羞羞的铁拳》狂揽22亿票房之后,开心麻花再次打造宋阳执导+艾伦沈腾主演的黄金配置。宣传上主打“开心麻花史上最强之作”,据片方透露,《超能一家人》辗转国内外六地拍摄,过半戏份取景俄罗斯,全片使用了超过1700个特效镜头,在喜剧品类中可称得上“大制作”。
显而易见的是,沈腾成为了春节档“王牌”。沈腾同时参演了此次春节档的两部影片,喜剧片《超能一家人》以及带有喜剧元素的《四海》,其中《四海》也是沈腾与韩寒的第二次合作。
目前来看,《超能一家人》在春节档影片中热度最高,比起开心麻花,观众或许更爱沈腾。
沈腾在喜剧片中一直是顶级背书,网友更是发明了“含腾量”一词,根据沈腾的戏份比重来衡量影片的可看性。尤其在合家欢的春节档,沈腾就像是金字招牌。
一度和开心麻花高度捆绑的沈腾如今已经慢慢解绑,观众逐渐意识到,开心麻花出品不一定都是精品,但沈腾一定好笑,对于“含腾量”讨论背后是对演员沈腾的认可。加上近些年在综艺节目中积攒的路人缘,沈腾一直被称作是“长在笑点上的男人”,受众也几乎打通了所有圈层——就目前国内的电影市场来说,沈腾几乎无可替代。
而沈腾也足够爱惜羽毛,虽然近些年经常活跃在各种大银幕小荧屏上,但主演的喜剧作品其实不算多,大多是以助演和客串身份参演。喜欢沈腾又不怎么能经常看到沈腾的观众,自然是有一部看一部。
从往年的经验来看,此次春节档的两部影片,尤其是主打喜剧的《超能一家人》中“含腾量”的多少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电影的口碑以及票房,但在主演中一旦出现了“沈腾”的名字,似乎就已经获得了天然的关注度。
大导演缺席,新锐影人成主力
可以看到的是,此次春节档大制作、大导演集体缺席,新贵电影公司、新锐影人成为了主力。
一方面在建党百年之际,从年初开始主旋律就一直是电影市场的关键词,大制作、大导演连番献礼,就在前不久的国庆档观众们也刚被“献礼巨作”们所洗礼,被各种“硬菜”喂了一年的观众也急需“口味减负”。
这次春节档仅保有一部冬奥题材的贺岁献礼片《我心飞扬》,但主演孟美岐如今负面新闻缠身,综艺节目《舞蹈生》已经受到影响,新电影能否顺利上映还是个未知数。
另一方面观众渐渐摆脱“大导演情结”,新锐导演给观众带来的新鲜感和期待激增。近些年大导演们越来越“爆品难出”,新锐影人反而冲劲十足,这在春节档上体现地尤为明显。
大导演们已经连续三年“消失”在了春节档,2019年观众还因为大导演的缺席将其看作“史上最弱春节档”,到去年新人导演贾玲靠着“小而美”的处女作《你好,李焕英》打破影史纪录,大导演、大制作的缺席已经不再是看衰春节档的理由了。
目前来看,韩寒和文牧野两部影片成为档期内最豪华配置,两位导演叫好又叫座的“黑马”履历在前,这次“参战”影片也成为春节档爆款的种子选手。
韩寒已经逐渐成为了春节档的常客,此次是韩寒第三次征战春节档。2014年,韩寒通过票房口碑双赢的处女作《后会无期》杀进电影圈,随后在2017年、2019年春节档推出了《乘风破浪》《飞驰人生》,均突破了10亿票房。
“韩式”文艺加上“韩式”幽默,韩寒已经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影片风格,几乎不曾失手,作为第四部影片《四海》自然令人期待。而《四海》也延续了韩寒前作的特点,众星云集、元素颇多。
从演员表来看,刘昊然、刘浩存、周奇、张宥浩等一众青年演员构成了韩寒导演作品中最年轻阵容,沈腾、尹正、乔杉、王彦霖等人或成为喜剧担当,黄晓明、冯绍峰、陈小春等客串演员的重磅加盟也让影片的期待值被拉满。从预告片中展现的影片风格来看,怀旧、公路要素俱在,文艺气质依旧,“韩寒”标签浓厚。
而韩寒的亭东影业自2017年开始陆陆续续获得了博纳、阿里的多方投资,其中2019年阿里宣布与亭东影业就“锦橙合制计划”达成长期战略合作。近些年亭东影业投资、出品了多部热门影片,作为新生代影视公司已经杀出重围,进入了影视公司的主流赛道。
文牧野将推出《我不是药神》后的第二部作品《奇迹》,是近些年比较火热的、同时是文牧野拿手的现实主义题材,由《我不是药神》的原班底打造、宁浩监制、即将跨入“百亿票房俱乐部”的易烊千玺领衔主演,品相极佳。
而背后的出品方坏猴子影业的导演天团在业界的影响力逐步扩大,旗下导演文牧野和路阳已经成为业界新星,坏猴子作为青年影人的孵化器名声在外,如今稳扎稳打地进入了春节档也被舆论看好,《奇迹》的成败对坏猴子意义重大。
除此之外,“开心麻花系”也在推新人导演。宋阳执导的《超能一家人》是继处女作《羞羞的铁拳》之后第二部片子,同样拿到了沈腾这个“护身符”;《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导演邢文雄,此前一直是编剧,此次参战春节档拿出的也是其导演处女作,并有人气演员马丽加持。
动画电影占比过半,喜羊羊大战熊出没
另外此次春节档比较亮眼的是动画电影的存在感不小,目前已经有6部动画电影定档春节档,占同档期影片过半。
熊出没大电影几乎每年都会在春节档如约而至,全家进影院看熊出没一度成为仪式性的常规操作,此次春节档熊出没也并未缺席。
熊出没系列作为春节档合家欢第一国漫IP,经过了几年的沉淀,内容不断升级,慢慢脱离了低幼向,不断给观众们带来惊喜。去年《熊出没·狂野大陆》的想象力获得了不少好评,今年的《熊出没·重返地球》的科幻味儿进一步加重,不少网友表示十分期待。
喜羊羊系列则是时隔7年以后的再度回归。2015年《羊年喜羊羊》的惨淡票房让奥飞影业一度放弃了喜羊羊系列的剧场版开发,将春节档第一国漫IP让位熊出没。
可年初推出的以篮球竞技为主题的剧集《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胜利》出其不意地口碑爆棚,给了制作方极大的信心。《筐出胜利》不仅霸榜了一向体育氛围浓厚的虎扑,在颇为严格的豆瓣网友手中也拿到了8.7的高分,被称作是“2021最强运动番”。
如今喜羊羊体育题材的“筐出”系列冲进春节档,仅靠一分多钟的预告就吸足了眼球,拉满了期待值。喜羊羊来势汹汹,这次熊出没是否还能稳坐春节档第一国漫IP成为了悬念。
樱桃小丸子系列则推出首部3D作品《樱桃小丸子:奇幻笔记》,由曾经执导过“北京遇上西雅图”系列的薛晓路执导,日本原著团队樱制片股份有限公司监修。爱情片导演执导温情题材樱桃小丸子成为了一大宣传点,也获得了相应的关注度。
总的来看,春节档依旧延续了国庆档类型单一、动画电影占半壁江山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疫情导致的片荒问题仍在。
一来疫情期间影视行业项目减产的影响依旧持续,制作端的停滞是导致影片库存减少的直接原因;二来疫情反复波及院线,各种不确定性带给片方的信心不足,导致不少影片频繁撤档,尤其是投入大的影片更倾向于观望。
如今各地疫情又进入了季节性的反扑,目前来看,2022年春节档的'最大担忧依旧是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除此之外在影片类型单一的情况下,也大有延续国庆档因腰部影片缺失带来的影片结构断层的可能性。
今日,随着张艺谋执导的《狙击手》定档大年初一。2022年春节档院线局势再度刷新,此前已有《奇迹》《超能一家人》《四海》《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未来》等十余部影片陆续定档春节上映。
从猫眼实时想看数据来看,热度最高的是《超能一家人》,想看人数已突破了14万,紧随其后的是两部现实主义题材《奇迹》(8.3万)和《四海》(7.4万)旗鼓相当,除此之外就是喜剧片《这个杀手不太冷静》(3.7万),春节档影片格局初显。
11月22日,由张艺谋、张末父女联合执导的电影《狙击手》发布定档海报,将于2022年大年初一上映。电影《狙击手》作为张艺谋首部进军春节档的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中鲜为人知却意义重大的“冷枪冷炮运动”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志愿军在敌我军备力量悬殊的境地下,与美军精英狙击小队展开殊死较量的故事。
文牧野将推出《我不是药神》后的第二部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奇迹》,由《我不是药神》的原班底打造、宁浩监制,易烊千玺、田雨、王传君、章宇参与主演。
“开心麻花系”导演宋阳执导的《超能一家人》是继处女作《羞羞的铁拳》之后的第二部片子,拿到了沈腾这个“护身符”;有人气演员马丽加持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导演邢文雄此前一直是编剧,此次参战春节档拿出的也是其导演处女作。
冬奥题材的贺岁献礼片《我心飞扬》,韩寒执导,刘浩存、刘昊然主演的《四海》,任达华主演的《唐刀记》等也都是关注度较高的电影。
此外,有6部动画电影定档春节档,占同档期影片过半。熊出没系列国漫IP将推出《熊出没·重返地球》;樱桃小丸子系列则推出首部3D作品《樱桃小丸子:奇幻笔记》,由曾经执导过“北京遇上西雅图”系列的薛晓路执导,日本原著团队樱制片股份有限公司监修。
2021年暑期档电影后半部就没什么大片公映了,在之后的端午档,七夕档和中秋档大部分都中小成本电影冲锋在前,即使国庆档《长津湖》拿到了5五亿票房,也无法遮盖2021年国庆档对比于以往大片稀有,但作为全年度最黄金的排期新春佳节,2022年春节档早已人满为患。
截止到11月2号,离2022年春节档2月2号也有3个月时间,早已有高达10部新电影上映。而《长津湖》续篇《水门桥》,称为要打造出我国指环王的《封神》三部曲也是有信息是要在2022年春节档放映,可以说2022年春节档出现异常繁华。
沈腾长期领先,好几部小成本费新电影改档是最好的选择
尽管有10部新电影早已上映,但将来三个月毫无疑问也有重磅消息大片添加对局。现阶段沈腾出演或是参演的《四海》《奇迹》《超能一家人》认知度极高。作为春节档的百战百胜,沈腾此次毫无疑问也是羸家。
比较之下卡通片《筐出未来》《我是霸王龙》《樱桃小丸子》,刘青云和贾冰,克拉拉出演的《唐刀记》, 王新,王宁和魏翔等开心麻花团队系艺人出演的《戏如人生》应对强势的敌人,大部分没有所有的还击空间。
可能是像许多以前的小成本电影一样,上映新春佳节博得一定的关注度以后改档。
但这类搞营销手段的影片质量绝大多数都是有什么问题的,如今的观众们也不是营销手段营销推广就能上当受骗的。这四部小成本电影票房市场前景也许是不好。
2022年春节档开心麻花团队内战,沈腾对上马丽
2022年春节档正儿八经的开心麻花团队影片仅有一部《超能一家人》,莱纳《羞羞的铁拳》以后再度担任男主角,实际上莱纳近些年发展趋势不好,出演的《人间·喜剧》《跳舞吧!大象》《遇见喵星人》票房都很惨淡。
此次返回开心麻花团队还能当男主角,沈腾仍然是绿叶子捧红花。
由此可见,开心麻花团队仍然想解决仅有沈腾一人有票房影响力的困境。可预告看来沈腾仍然是个大闪光点,反倒是莱纳扮演的男主角出色彩饱和度不高,或许是想把意外惊喜交给全片。
在《超能一家人》她只是参演,片段非常少,主要的活力在《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是电影导演邢文雄的经典作,以前这名电影导演是个导演,关键著作有《我和我的家乡》《沐浴之王》。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也不是一个原创台本,反而是重拍日本影片《魔幻时刻》。她和魏翔俩位开心麻花团队艺人参演,这也是魏翔少见的男主角著作。但是她离开沈腾票房影响力尚需认证。
这一部《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能不能在强手如云的春节档杀出重围3不一定。
沈腾在2022年春节档除开《超能一家人》,也有一部《四海》,吴磊,刘浩存俩位新生代演员的浅池再加上沈腾,电影导演是蒋方舟。这组成的确认知度极高。现阶段也是春节档爱看指数值最大的大片。
影片还有着冯绍峰,应采儿,万梓良等超奢华的参演主力阵容,肯定是2022年春节档票房冠军种子队。
能够看得出开心麻花团队系艺人在2022年春节档参演了《超能一家人》《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四海》,再加上王新,王宁的《戏如人生》,一共有4部电影。由此可见开心麻花团队不愧是国内喜剧电影的金饭碗,直接把春节档变成了自己人的内部战争。
徐峥电影一人占了两个春节档大片,但《我心飞扬》或提早被淘汰
自打《囧妈》影院转互联网首播,变成我国电影史第一部首播的春节档大片后,徐峥电影和影院的影响一直很细微。我们可以看到《囧妈》徐峥电影实际上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核心著作上院线。
只有《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两个基调无尽空间2新电影上映,票房非常好但不可以看得出影院对徐峥电影的心态。
2022年春节档不一样,《我心飞扬》徐峥电影不只是总监制,也是影视投资出品方,是《囧妈》以后第一部完全的意义上的核心著作。
《我心飞扬》很明显是对着北京冬奥的关注度去的,叙述的是我国第一位冬季奥运会冠军杨杨的小故事,杨杨在2002年拿到了短道500米冠军。短道赛事艺术美和紧迫感共存,拍得好会很激情。
原本也是春节档的最热电影,但女主角孟美岐近期出了负面报道,假如参演奥运会冠军毫无疑问会造成巨大的异议。《我心飞扬》斥资2亿制做,现在是进退两难。改档换别人重新拍摄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春节档夺得冠军大热门《奇迹》徐峥电影也是有参演
《奇迹》是《我不是药神》的班底,电影导演文牧野和总监制宁浩都跟徐峥关系好。 易祥千玺刚在《长津湖》中有醒目主要表现,票房都快打破电影史记录了。
这一部《奇迹》被许多观众们视作春节档的潜力股,会造就票房惊喜。
战狼2吴京才算是最后魔王,黄渤或许加入战局
很多人都预测分析《四海》和《奇迹》是春节档票房冠军的种子队,但这种预测分析创建的先决条件是《水门桥》不会在春节档公映,作为2021年的本年度冠军《长津湖》票房早已打破55亿,伍家两兄弟的最后运势触动了成千上万观众们的心。《长津湖》末尾很多的决斗是片段式的,实际上便是《水门桥》的预告。
尽管制片方说续篇11月份筹拍,但只是专拍一些片段。《水门桥》大概率是要上映新春佳节。要不然就需要拖到2022年暑期档电影,确实有点儿悠长。
如果《水门桥》春节档公映,不容置疑将是春节档票房冠军!也许不仅小成本电影要改档,许多大片也需要跑!
黄渤的《封神三部曲》第一部2019年就开拍了,但始终没有公映。如今来看斥资30亿的《封神三部曲》大概率是在等《水门桥》的信息,如果《水门桥》春节档上,《封神三部曲》毫无疑问不会上,毕竟《封神三部曲》成本压力太大了。
除《水门桥》和《封神三部曲》,还有《熊出没·重返地球》这位春节档常客没有上档,这一系列产品在春节档一直长期保持的票房,有着忠诚的观众,大概还是要在春节档放映的。
⑷ 今年春节有什么好看的电影2022
2022年春节好看的电影:
1、《长津湖之水门桥》
《狙击手》是由张艺谋、张末执导,陈永胜、章宇、刘奕铁、黄炎、王梓屹、陈铭杨、王乃训、程泓鑫出演,张译、林博洋特别演出的抗美援朝影片。
该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冷枪冷炮运动”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志愿军在敌我军备力量悬殊的境地下,与美军精英狙击小队展开殊死较量的故事。该片于2022年2月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⑸ 2022年春节贺岁档电影有哪些
1、《水门桥》
《长津湖》登顶中国影史票房第一,也点燃了观众们的爱国热情。《水门桥》作为《长津湖》的续集,依旧聚焦抗美援朝战场,讲述七连战士们结束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战斗之后,又接到了在水门桥阻击敌军的任务。面对更艰巨的任务,将士也将迎来更激烈的战斗和更英勇的牺牲,也让观众更期待《水门桥》上演超越前作的恢弘史诗。
⑹ 贺岁片一说从哪里来
什么是贺岁片:贺岁片的历史考证
(一)从贺岁片的来源谈起
在做进一步探讨的时候,我们首先面临一个颇具哲学意味的问题:贺岁片从哪里来?
中国大陆贺岁片的源头来自香港。香港的贺岁片起源何处?2001年1月12日新浪网登载了一篇未署名文章《贺岁片到底为谁贺岁》,其中关于贺岁片尤其是香港贺岁片的起源作了这样的推测,摘录如下:
“贺岁一词起于何时无从考究,只知道旧时的梨园有个传统,每逢年关岁末,必得聚合大帮名角儿唱一出大戏,内容多是吉祥喜闹类,各位角儿都使出看家的本领,有的还反串别的行当,马连良和周信芳两位老板就曾反串过青衣花旦,这场应节的大戏唱做之佳、场面之盛,为一年之最。这里头的意思就是感谢观众(真正的衣食父母)多年的厚爱,又赏若干梨园子弟一年饭吃。这是艺人对观众打心眼儿里的感激和酬谢,不仅比平日演得卖力,而且票价减半,与义演无异。这传统雷打不动,渐渐就似乎形成了贺岁节目的几大重要标准:一、必是名角汇聚,星光熠熠;二、反常规的演出,以喜庆吉祥内容为主,就为节日里图个吉利;三、主要是酬谢观众的厚爱,商业利益放在其次。
香港每年都会出产几部贺岁片,《花田喜事》、《大富之家》、《满汉全席》都是为中国观众熟悉的贺岁作品,虽然片中少不了夹杂一些粗鄙的噱头和调侃,但在拍片动机和创作思路上却与旧时的梨园艺人一脉相承,众明星不计报酬,倾情演出,即使最小的配角也由大明星担纲主演,片中更少不了剧组成员集体亮相向观众拜年道贺,温情融融、喜气洋洋,蒙广大观众一年的鼎力支持,要的就是与民同乐。演员与观众有鱼水之情,香港的影视工作者至今自称为艺人想来自有他的道理。”
这段推测很有意思,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贺岁的真正起源,细细考证还是有些出入。文章中所说的“梨园传统” 其实就是“封箱戏” 和“开台戏” 。何谓“封箱戏” ?《京剧知识辞典》作了如下解释:“封箱戏,京剧戏班中的演出习俗。京剧戏班每年封箱之前演得一场戏,亦系本年最后演的一场戏。演员各演拿手戏一折,最后合演反串戏。封箱戏大都邀请他班演员助兴演出,剧目务求谐趣、火炽,以便招徕观众。” 但是贺岁片与封箱戏在时间上有很大的出入,“封箱” 从十二月中旬开始,春节过后才结束。“封箱” 结束后戏班要举行“开台” 仪式演出喜庆的“开台戏” ,就是说整个春节期间是无戏可看的,这和今天以春节档期为重心的贺岁片有大大的不同。其次,文章中所说“不计报酬” 对于今天的贺岁片也是不适用的,贺岁片正是以高额票房为目标抓住了被旧时艺人们忽略了的春节档期,因此,有人认为:“所谓‘贺岁片‘概念,其实最早的是来自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电影市场的一种操作理念。” 变相地否定了贺岁片来自中国戏剧的说法。
其实,最大的出入仅在于前面所说的时间,即“档期” 上。早期香港的贺岁片在内容和形式上深受“封箱戏” 和“开台戏” 的影响,如前述文章中提到的《花田喜事》、《大富之家》、《满汉全席》以及《东成西就》等香港贺岁片,都有明星串戏、搞笑祝福的“梨园传统” 。
(二)档期与贺岁片的档期
所谓档期,是一个商业化的时间概念。就电影市场而言,就是对电影票房具有特别商机的某一段时间。比如暑假档期,寒假档期,圣诞档期,春节档期,情人节档期等等。
所谓档期,也是一个以社会文化为核心的时间概念。不同的档期,总是以不同的社会文化来划分的。比如情人节档期的文化主题是爱情,暑假、寒假以学生放假休息的档期有校园文化这样的主题。在这些档期里,适宜放映一些与档期文化契合的影片,这样影片的票房会得到一定的保证。
贺岁片有档期吗?它的文化是什么?
无论“类型说” 还是“档期说” 都认为贺岁片应该在中国农历新年一段时间里放映,这就是它的档期,现在通常把这个档期扩大到从公历元旦到农历春节,就是所谓的“春节档期” 。它的文化是什么在下面将做进一步回答,简单地说,类型说认为主要内容是“喜庆” ,档期说认为是不确定的,或者说是宽泛的文化。
即使在文化定位上存在着重大分歧,我们还是确立了一点:贺岁片是在春节档期放映的影片。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春节档期里,寻找贺岁片的来源,并进而探究贺岁片是什么。
(三)电影在春节
历史上中国人在春节有看贺岁片的习惯吗?贺岁片是怎么来的?让我们走到历史的长河中,溯源顺流,从春节档期入手,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中国人的春节由来已久,但是我们只能从电影泊来中国之日谈起,加之前面提到“类型说” 和“档期说” 都认为贺岁片指在从公历元旦到农历春节的“春节档期” 上映的一种影片,故我们即将考证的期限上限为电影来到中国的1896年,具体考察时间锁定在1896年以来历年的元旦到元宵节(春节结束的标志)之间的时段;其次,早期的香港电影文化深受大陆电影(主要以上海电影业为主)的影响,且贺岁片主要是针对大众(市民)文化,故一下将以1896年至1949年期间的上海——这一中国最早的也是早期最重要的电影文化基地为样本,1949年后以上海为辅,北京为主,来考察从1896年以来春节期间中国人的观影(旁涉观戏)活动,审视历史给我们沉淀下来的遗迹。
1.1896年—1913年“贺岁片史前期”
1896年8月,刚诞生不久的电影泊来中国,落户上海徐园,称“西洋影戏” ,在《申报》上登出广告称“西洋影戏客串戏法” ,也就是中国电影史学家程季华先生指出的“影片是穿插在‘戏法‘、‘焰火‘‘文虎‘等一些游艺杂耍节目中放映的” 。
但是,该年年底至次年年初的春节档期,徐园并没有上映“西洋影戏” ,在《申报》大清光绪廿二年十二月廿八日副张所作的广告中说“丁酉元旦日开演大赐福、满床笏、梅龙镇、黄鹤楼、滚红灯、二进宫” ,倒是上演了一系列戏曲。其中有较喜庆的戏大赐福、满床笏等,也有不属于喜剧的黄鹤楼、二进宫等。
同时,上海的其他戏院也都上演传统戏剧,比如天仪茶园上演的戏曲为大赐福、寿山会、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等。其中失街亭、斩马谡有很浓的悲剧色彩。
从1896年至1913年十七年间,逢春节各戏院都是上演中国传统戏剧,而没有放映影片,直到1914年初这种状况才慢慢改变。因此,这段时期虽然在中国开始放映电影,但对于贺岁片来说,无疑是一个史前期。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戏剧中的“压箱” 和“开台” 传统已经被突破,戏剧已经在农历“元旦日” (即正月初一)上演,而且以大副广告加以宣传,可以说中国传统戏剧已经具有相当的档期意识,因此,春节档期意识是否如前所述来自美国值得思考。另外,在春节时段上演的这些戏剧中有喜剧也有悲剧。
2.1914年—1921年“贺岁片萌芽期”
电影真正在春节档期放映是从1914年开始。1914年公历元旦,上海东京活动影戏园上演了影片“潜入深海” 、“传氏留意嬉言” 、“米氏之救火团” 、“奸细盗卷” 、“侦探奇案” ;爱伦活动影戏园也有影片上演。当然,这些影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为春节档期定制的贺岁片。
从1913年东京活动影戏园、爱伦活动影戏园开办以来,每夜必演来自国外的影片,内容包括“风景、历史、争战、滑稽、侦探、爱情等片” ,甚至还有“德法飞行队航空大战” 、“蔡鄂将军灵柩仪制” 等纪录时事的影片。尽管如此,这一时段的中、后期已经开始注意在元旦、春节特别放映一些滑稽可笑的影片,因此,这一时期是贺岁片的萌芽期。
就总体而言,这一时期春节上映的影片以滑稽片为主,比如1916年元旦日上海共和活动影戏园放映的七部影片中,有六部都是滑稽片。1920年2月16日(农历12月26日)上海大戏院海上演了卓别麟的《百万金钱》《犬吠声头》等滑稽片。1921年春节,上海大戏院还上映了“泡洛笑话” 等滑稽影片;除滑稽片外,还有侦探片(如《黑衣盗》,还成为历年常演不衰的影片)和爱情片(如《铁血鸳鸯》,也是以后常常上映的影片)。
“贺岁片” 的名字并没有出现。1921年2月11日(农历正月初四)《申报》副刊上第一次出现了有关“贺岁片” 的广告“影戏贺岁片:本会同志普及美学起见,各出珍藏影戏名家小影,选定男女十二人,合为两组并译传略,精致铜版套印彩色,自备贺年之用” ,这里的贺岁片其实是指今天我们使用的贺年明信片,与贺岁影片关系不大。但是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贺岁” 一词可以加用在另一词上,表示后一词所代表之物可以做“贺岁之用” ,如明信片。
这一时期有这样几个特点:电影在春节档期放映,但是并没有春节档期意识;影片全部来自国外;完整的长故事片较少,多为短片,还有大量的纪录片上映;故事片以滑稽片为主,也有侦探片和爱情片。
3.1922年—1949年“贺岁片发展期”
1922年—1949年春节档期中国大陆放映了大量的影片,在这个时期中,我们才真正看到了类似现在的贺岁片的影子。这一时期有以下几个特点:电影春节档期意识形成并加强;中西结合;类型多样,“悲喜交加” ;关注现实,受现实影响大;明星加盟。
⑴电影春节档期意识形成并加强。
中国国产影片《海誓》就是专门安排在农历春节前推向市场的,它也是中国第一部在春节期间放映的影片,可以说是国产贺岁片的鼻祖了。它的出现,标志着电影春节档期意识的最终形成。在戏剧春节档期意识的影响下,放映商也一改过去电影广告作得较小的作风,效仿戏剧广告的做法对《海誓》作了大幅广告,以至于引起了其他影片商的模仿,由此每逢新片上市,都以大幅广告宣传,这也是电影春节档期意识受传统戏剧影响的一个证据。
在《申报》1922年1月22日《海誓》的广告中,特别申明了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六、二十七两晚放映。事实上,正月初五、初六、初七、初十一、十二、十三也放映了《海誓》。
对于这种档期意识的最终形成和加强,其他电影商也有了回应。如上海大戏院在《申报》1922年1月23日(农历十二月二十六日)刊登了巨幅广告为两部西片“旅店黑幕” “秘密电光” 作宣传:“爆竹一声,大地更新,恭维各界诸先生新年大大发达大大进步,是为敝院同人馨香祝之耳。所以今晚特映二大名剧,以祝各界新岁之雅兴焉。元旦日起每日加演日戏每天更换新片。” 此元旦日指农历年的正月初一。其中“秘密电光” 是侦探片,“旅店黑幕” 是爱情片。此后,这种恭贺新年的说法在其他影院的广告中也时时可见,但是,这一期间仍然没有“贺岁片” 这一称谓出现,也没有因为“恭贺新年” 而只放映喜剧片。
贺岁意识的加强更明显地表现在很多国产电影都在春节档期首映,以下是1922年至1949年在春节档期首映的国产电影的不完全统计:
年代元旦春节
1922年《阎瑞生》
1923年《张欣生》
1924年《孤儿救祖记》《孽海潮》
1930年《大人国》
1931年《野草闲花》《强盗孝子》《歌女红牡丹》《银幕艳史》
1934年《青春之火》《盐潮》《人生》《一个女明星》《归来》《姊妹花》《似水流年》《恋爱与义务》
1935年《飞花村》《神女》《大路》《再生花》《红羊豪侠传》《新婚的前夜》《新女性》《空谷兰》
1936年《船家女》《凯歌》《花烛之夜》
1937年《皆大欢喜》《清明时节》《压岁钱》《春到人间》《人言可畏》《满园春色》《夜半歌声》
1939年《楚霸王》《大地》《红粉飘零》
1941年《文素臣》《雁门关》《红杏出墙记》《天涯歌女》《乱世佳人》《啼笑因缘》
1942年《铁扇公主》《恭喜发财》
1943年《霓裳曲》《水性杨花》《香闺风云》《母亲》《夫妇之间》《情潮》《桃李争春》《芳草碧血》《断肠风月》
1944年《何日君再来》《义海恩仇记》《不求人》《鸾凤和鸣》《红尘》
1945年《凤凰于飞》
1946年《前程万里》《还我故乡》
1948年《四美图》《从军梦》
1949年《十二小时的奇迹》《欢天喜地》
⑵中西结合。
中国国产影片出现在春节档期电影市场,打破了国外影片独霸市场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国产影片更关注现实社会,常以发生在现实社会的事情为创作素材,如《阎瑞生》《张欣生》等,就是以当年发生在上海的两大案件为背景创作的。国外影片大多远离现实社会。
⑶类型多样,“悲喜交加” 。
这一时段春节档期上映的影片囊括了几乎所有类型的故事片,还有时事纪录片。国外影片中以滑稽片、侦探片为主,滑稽片以卓别麟、劳莱与哈台、罗克的影片为主,这些滑稽影片就是今天“贺岁类型说” 所要求的喜剧片,但是也有悲剧性影片如《残花泪》《忠烈女》等,而且上座率不错。国产影片的类型更为多样,如爱情片《海誓》《梁山伯与祝英台》、武打片《火烧红莲寺》《荒江女侠》、恐怖片《夜半歌声》、社会伦理片《孤儿救祖记》《人心》《孽海潮》《神女》《压岁钱》《马路天使》、科幻片《大人国》、卡通片《铁扇公主》、历史片《红羊豪侠传》、战争片《还我故乡》等,国产影片中喜剧片所占的比例并不大,比较突出的是《顽童》《大闹怪剧场》《王先生到农村去》《皆大欢喜》《恭喜发财》《难兄难弟》《从军梦》等,主要的喜剧演员有韩兰根、关宏达、殷秀岑等人。但是,把国外片和国产片合在一起,喜剧片的比例还是不少,而且年年都有。
“悲喜交加” 的情形从头至尾存在于“史前期” “萌芽期” “发展期” 。“史前期” 和“萌芽期” 主要是悲喜戏剧,因为1896年—1921年间中国的电影事业还不是很发达,春节人们的文化活动主要是观戏。1922年后电影受戏剧的影响档期意识加大(注意,这里的档期意识更多地是一个商业化时间概念,而较少关注到文化概念的一面),也就顺理成章地接受了春节档期传统戏剧“悲喜交加” 的特点。
⑷关注现实,受社会影响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题材的现实性。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国产贺岁片与国外贺岁片的不同在于国产贺岁片更注重现实题材(注意,这里的贺岁片含义与“类型说” 只指喜剧片是不同的),而且成了国产贺岁片的一大创作思路,延续至今;
B.春节档期的形成和泛化。
最早的传统戏剧没有春节档期,而代之以“压箱” “开台” 。后来有所突破,形成春节档期,电影也受其影响在春节期间放映以供娱乐,但是最初也限于传统春节,也即是农历的腊月底到正月十五。直到“贺岁片萌芽期” 的中、后期才逐步把公历元旦日前后的时间也纳入“档期” 中,这与中华民国自1912年起以公历纪元密不可分。由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国家意识偏重于公历纪元,因此,农历逐渐被称为“旧历” “废历” ,慢慢地丧失了以前唯我独尊的地位,公历元旦也开始分担传统春节的部分功能,使得人们“去旧迎新” 的节日心态散布在公历元旦至农历春节结束的这一时段中,也就形成了以此为基础的“春节档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西方节日文化的影响,今天的春节档期还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开始以平安夜或圣诞节(公历12月24、25日)为春节档期的开端,甚至还突破了12月24日的界限——比如《大腕》的首映日为2002年12月21日,因为当年12月24日恰逢周一,发行商就把时间提前了三天,周五“起片” (首映)正是最佳时机。春节档期的形成和泛化正是受社会变迁影响的结果。
当然,春节档期虽然形成,也没有“春节档期” 这样的称谓。
C.内容深受社会变迁的影响。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抗战” 期间,贺岁片深受社会局势影响:由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37年中国推出“拒盗抗敌,齐向死路找生路” 的《壮志凌云》,1938年由于日本侵华战争的战火燃烧到上海,该年干脆就没有贺岁片,1939年在香港版的《申报》上更是呼吁“国防片” ;到日军攻陷上海,并逐步控制上海的时候,在上海的春节档期中甚至出现了日本人推出的影片,如《支那之夜》(又名《春之梦》)、《苏州夜曲》、《璎珞公主》、《怒海雷动》、《热风》、《血染长空》、《独眼龙政宗》等影片,与此同时英美影片锐减,甚至绝迹。
⑸明星加盟。
这并不是电影在春节放映的必然结果,而是既有的现象,不仅在春节,在其他时间里中国的电影既受戏剧的名角传统,也受国外电影的明星制影响,也充分利用明星效应获取较好的票房。这一时期中,诸如殷明珠、但二春、王汉伦、郑正秋、郑小秋、马徐维邦、宣景琳、张织云、阮玲玉、周旋、胡蝶、赵丹等人出现在春节档期放映的影片中,但又不同于明星群聚,共贺新岁的贺岁形式。
4.1950年—1994年“贺岁片萎缩期”
1950年、1951年还能见到贺岁片发展期的影子,如在《大众电影》1950年第十二起上还有这样的广告“中彩出品,滑稽菁华一起出笼,滑稽面孔全部动员,滑稽巨片‘七十二家房客‘” 等等,还预告放映的影片有《花街》、《再生曲》、《中朝一家》。
从1952年起至1983年,贺岁片几乎销声匿迹,如果以广义的贺岁片——即在春节档期上映的影片来衡量,也几乎全是以政治宣传为目的影片,唯一有两年例外,1956年春节、1957年春节有两个专门的“春节礼品” ——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春节大联欢》和《恭贺新禧》,但是两部影片都是纪录片。《春节大联欢》首先纪录的是“1955年工业建设、农业合作化运动等方面的成绩;解放一江山岛的战斗英雄、工农业劳动模范和文化战线上的著名人士也将在这部影片上同观众见面。” 该厂还“特别邀请了许多名演员演出精彩节目,其中有梅兰芳先生演《宇宙锋》,周信芳先生演《四进士》,王文娟和徐玉兰演越剧《春香传》,新凤霞演《刘巧儿》,侯宝林说相声等。文艺节目中还有中央实验歌剧院一九五五年演出的新歌剧《草原之歌》。影片的结尾是歌颂我们祖国无限美好的社会主义远景的大合唱《向社会主义大进军》。”
《春节大联欢》更像是今天我们习见的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1957年的《恭贺新禧》有了一些变化,在1957年《大众电影》第一期中指出“《恭贺新禧》是为了庆祝春节而拍摄的纪录片,主要记录了各种优秀的戏剧和歌曲节目的一些精彩片断。当此新年,将给我们带来欢乐和愉快!” 从这个介绍可以推测《恭贺新禧》中文艺的成分更重一些。
随着时代的变化,从1983年起,非政治宣传类的影片重新回到春节档期,如该年元旦放映了《魔术师的奇遇》、《欢天喜地对亲家》,英国的《三十九级台阶》,日本的《寅次郎的故事》。《寅次郎的故事》在日本是作为贺岁片发行放映的,因此,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寅次郎的故事》是我国最早引进的贺岁片。该年春节放映了三大类影片:彩色纪录片、科教片和故事片。
总的说来,“萎缩期” 有这样几个特点:
⑴档期意识减退,商业意识消失,代之以政治意识。
⑵贺岁影片几近绝迹,仅有的一些在春节档期放映的影片也局限在政治宣传片中。但是,贺岁意识并没有完全消失,故而是“萎缩” 。在萎缩期的后期贺岁意识重新回归。
5.1995年——至今“贺岁片探索期”
中国电影经历了百年风云,中国大陆贺岁片也同样经历了“史前期” 、“萌芽期” 、“发展期” 和“萎缩期” 的变化。自1995年第一次以“贺岁片” 的名义引进《红番区》起,中国大陆贺岁片进入了“探索期” ,其状况前面已有描述。这一时期有以下几个特点:
⑴档期(商业)意识回归,政治意识淡化。
⑵第一次以贺岁片的名义来称呼春节档期影片。
⑶对于“贺岁片是什么样的影片” 存在着分歧,这种分歧直接影响到商业票房。因此,这一时期是“贺岁片探索期” ,探索的目的在于解决“贺岁片究竟该是什么样的影片” 的问题,最终生产出大众接受,票房良好的“贺岁片” 。
(四)从结论反观档期说
纵观电影在春节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下结论。
结论一:“贺岁片” 名称没有在大陆产生,即使出现过也是指用来贺岁的明信片,而不是今天的“贺岁影片” 。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贺岁” 一词可以与另外的词语结合,指某物可以用来贺岁,如当今出现的“贺岁剧” 、“贺岁小说” ,就是指用来贺岁的电视剧、小说,恰如用来贺岁的电影——贺岁片一样。
结论二:在漫长的岁月里虽然没有今天意指贺岁影片的“贺岁片” 一词出现,但是已经具有非常明显的春节档期意识。这种档期意识最早来自于中国传统戏剧,而非欧美电影市场理念的产物,但是我们认为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欧美文化对其影响巨大,比如前面我们论述过的春节档期的扩大化,就可以视为欧美文化对中国电影春节档期的影响。
结论三:在春节档期放映的影片类型多样,包括有悲剧、喜剧和正剧。
结论四:真正意义上的贺岁片应该基于社会集体心理,而不是政治意识。贺岁片是以商业形式出现的社会集体心理的产物,而不是政治的附属品,除非那时的政治恰恰代表社会集体心理。如果把它仅仅当作非民意的政治宣传的工具而不是民意在文化上的投射,它就会萎缩。这里所说的民意具有广泛性,就是一切大众心理,或者叫社会集体心理。
以这四点结论来反观档期说,似乎档期说关于“贺岁片是在春节档期放映的所有影片” 的主张更符合历史的本意,但是,我们仍然存在几个疑问:贺岁片的名字究竟是怎样诞生的?这个名字和春节放映的所有影片有什么关系?如果贺岁片指春节放映的所有影片,为什么现在的贺岁片都偏于喜剧呢?
先把这些疑问放在一边,让我们去检讨类型说。
⑺ 2022年春节档上映什么电影
2022年春节档的影片有《奇迹·笨小孩》、《熊出没:重返地球》、《长津湖之水门桥》等,如果从主题上来分类的话,主要是分为以下四大类:1、战争类;2、剧情类;3、喜剧类;4、动画类。
2022年的春节档一共有两部战争类的影片,分别是陈凯歌、林超贤和徐克导演的《长津湖之水门桥》和张艺谋导演的《狙击手》,这两部影片讲述的都是抗美援朝时期的故事,只是《长津湖之水门桥》比较宏大,而《狙击手》是从小人物的角度去看待正常战旅山橘争,目前《长津湖之水门桥》的预售票房远胜于《狙击手》。
最后,2022年春节档的动画电影依然很丰富,除了《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电影、《熊出没》大电影之外,还有《侏罗纪大乐园》拆团、《小虎敦大英雄》、《我是霸王龙》等动画片将会在春节与观众见面。
⑻ 2022年春节档电影一览表
1、《狙击手》
导演:张艺谋
上映时间:2022年大年初一
主演:陈永胜、章宇、张译等
电影《狙击手》作为张艺谋导演首部进军春节档的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中鲜为人知却意义重大的冷枪冷炮运动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志愿军在敌我军备力量悬殊的境地下,与美军精英狙击小队展开殊死较量的故事。
2、《奇迹笨小孩》
导演:文牧野
上映时间:2022年大年初一
主演:易烊千玺
讲述了二十岁的景浩(易烊千玺饰)独自带着年幼的妹妹来到深圳生活,兄妹俩生活温馨却拮据。为了妹妹高昂的手术费,机缘巧合之下,景浩得到一个机会,本以为美好生活即将来临,却不料遭遇重创。在时间和金钱的双重压力下,毫无退路的景浩决定孤注一掷的拼搏传奇故事。
3、《四海》
导演:韩寒
上映时间:2022年大年初一
主演:刘昊然、刘浩存、沈腾、尹正等
讲述的是喜欢摩托车特技的少年吴仁耀与他多年未见的父亲吴仁腾相逢,这时一个女孩和她哥哥的车队偶遇了他们,以此来展开的故事。
4、《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导演:邢文雄
上映时间:2022年大年初一
主演:马丽、魏翔
主要讲述了为成功为了实现自己毕生的梦想,从而饰演了一次男主角,却意外闯入了一个骗局,由此来展开的一个故事。
5、《长津湖之水门桥》
导演:陈凯歌、徐克、林超贤
上映时间:2022年大年初一
主演:吴京、易烊千玺、段奕宏、张涵予、朱亚文、李晨、韩东君、杜淳
《长津湖之水门桥》作为电影《长津湖》的续集,讲述了七连战士们在结束了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战斗之后,又将面临更艰巨的挑战和更猛烈的火力,他们将在美陆战一师撤退路线上的咽喉之处水门桥阻击敌军,任务会更加艰巨,战斗场面会更加激烈,为赢得胜利付出的巨大牺牲也会令人更加动容。
6、《我心飞扬》
导演:王放放
上映时间:2022年大年初一
主演:孟美岐、夏雨等
影片讲述了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为了自身的冰雪梦想与荣誉,历经低谷、坚持不懈,最终在赛场上问鼎冠军的故事。
7、《唐刀记》
导演:萧飞
上映时间:2022年大年初一
此前电影原名《绵里藏刀》,该片不同于以往将玄幻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武侠片影视作品,而是以刚中带柔作为电影的主基调,聚焦于真实的动作戏,还原唐代冷兵器的真实历史,因此更名《唐刀记》。
影片以唐朝玄宗末年为时代背景,讲述了独孤被一个刀法高超的武林高手收养,长大后的独孤成了一个嫉恶如仇的人。他为了替花蕾报仇,和花蕾一起经历了层层险阻除掉了刺客组织首领厉换天。在此期间经历的磨难和生死的洗礼让他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8、《戏如人生》
导演:德柏、孟令清
上映时间:2022年大年初一
主演:王智、王宁
影片讲述一名都市女白领深陷外貌焦虑的故事。本片采取双导演的拍摄模式,剧本打磨用了四年时间之久,女性题材也是该戏的最大卖点之一。
9、《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未来》
导演:黄伟明
主演:祖晴、张琳、邓玉婷
该片延续剧集《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胜利》,讲述了羊狼联合守护者队首次参战篮球顶级赛事都市杯的故事。
10、《我是霸王龙》
导演:尚铭、思琳
主演:依诺、林浪、温池禹
影片主角霸王龙是白垩纪时代大陆上绝对的霸主,该片利用最先进的影像技术,依托最精专的CG视觉特效,采用了大量电脑特效,向观众呈现6700万年前一代地球霸主霸王龙的生存角逐,同时逼真地再现了那个遍地恐龙、乌云密布的天空、雾气昭昭的湖泽、危机四伏的密林、野性苍凉的大陆。该片将成为中国首部最逼真霸王龙题材动画大电影。
影片讲述了曾经生活在大陆上的霸主霸王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