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影《沉静如海》
这是一部当时会让人激动不已的电影,演员的情感都是真实的。它的背景是二战期间,在已经沦陷的法兰西。年轻的德国军官爱上了年轻的法国姑娘。
令人感到好奇的是,上尉维尔纳是在妮安娜弹奏的钢琴声里第一次踏进了她的家门。这是编剧善意的安排,因为后来我们得知在战争以前,维尔纳原本是个作曲家。这样,作为钢琴教师的妮安娜最终几乎是原谅了他,这就是音乐在两人之间发挥的巨大作用。
一开始,妮安娜和爷爷抱着巨大的仇恨来面对维尔纳。对于房主人的敌意,我们觉察到维尔纳的内疚和同情。这是一个敏感而多情的人。他对老人和妮安娜的第一番话这样说道:“我是被上级命令住在这里的。如果我能够选择,我不会来到这里。”我想,每个观众都感到了他的善意。上尉每晚都会准时回到他的房间。
确认妮安娜爱上上尉的证据是在圣诞节的夜里发生的。这时候,整个房间里只剩下两个年轻人。维尔纳坐在钢琴前,深情的弹起影片开头时妮安娜弹给爷爷的这首巴赫的《平均律》,在音乐声中,镜头给我们看到的是妮安娜眼睛里若隐若现的眼泪。这个姑娘已经爱上了他。是音乐让相互理解和同情成为可能。
这是电影最可贵的地方之一,也是我写下这篇文章的原由。我记得有一位作家曾这样说道:“人的很多不幸往往都是出于误会”,的确,人和人的理解是如此的困难。所以,《沉静如海》更像是一个童话,因为,关于二战人们无法不想到奥斯维辛这个血腥的名字。《沉静如海》着重的是希望,我想重申这一点。
最后,维尔纳被遣往俄罗斯。在汽车发动之前,妮安娜终于在影片中对他道出了那句伤感并且也是唯一的一句话:
“再见。”
整部影片中压抑的情感都在这句话里得到释放。如果仅仅如此,恐怕是不够的,真正使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维尔纳走后,妮安娜成了抵抗侵略者的一员。其实,只有战争本身是罪恶的。
㈡ 257 沉静如海
昨天晚上出差任务完成,心里轻松,先生还在电脑前认真准备第二天的发言内容,我就惬意地靠在床头找出一个电影欣赏。
沉静如海是2004年法国比利时的电影,由皮埃尔.布特龙执导,讲的是一个二战期间法国被德国占领时,一个德国军官和一个法国少女之间产生的爱情故事。与爷爷相依为命的妮安娜的家被德国军队征用了几个房间,一个德国军官住了进来。被侵略者对入侵者的仇恨是自然的,但是德国军官年轻英俊,文质彬彬,礼貌得体,很有修养,妮安娜渐渐对这位入侵者产生了微妙的情愫。但是双方的身份却袜拆让这份情感变得非常复杂,女孩一直刻意保持一个被侵略者的尊严和愤恨,从始至终保持沉默,德国军官也一直在表达着对妮安娜的好感,即便面对妮安娜和爷爷的无声抗议。
德国军官给妮安娜写了一封信,妮安娜没有拆开,当军官晚上外出时,妮安娜偷偷进入军官的房间,读了信。她拿起德国军官的围巾,放在脸上深深地闻着,又躺在军官的床上,像是在爱抚着她爱的人。这一段表演感人至深,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法兰西人民对德国的反抗是一条暗线,最后妮安娜无意间目睹了法国人放在德国军官乘的轿车下面的炸药,经过内心痛苦的挣扎,她弹起了发誓被入侵后便不再弹的钢琴,吸引了德国军官,结果使军官幸免于难。
影片的最后,德国军官被派往俄罗斯执行新的任务,他向妮安娜和爷爷道别后,女孩泪流满面地走到车前,说了一声“再见”……
这部影片情感表达细腻深沉,让人心里隐痛不已。想起了色戒及张爱玲的经历,相比之下,更喜欢这部片子的纯净、干净。都是让人感到绝望的爱情,但克制一定比纵情更加深沉深刻。三毛也曾写过一篇小说,应该是“倾城派毕”。是写一位在异国他乡学习的女孩,从西德去东德短暂的停留时遇见一位东德告羡枣的高级军官,彼此一见倾心,但是仍然在黄昏时忍痛分别,那个分别的场面,我也难以忘怀。
美丽而短暂的爱情,总是痛彻心扉,也是留在心底永远的伤口。
㈢ 影评 | 《沉静如海》:爱,是想要触碰却又收回手
文:阿开
图:网络
趁着疫情还不算太紧张,7天小长假和先生自驾回了老家和姐姐团聚。在如今的日子里,几家人能聚在一起也算是一件较为奢侈的事情。客厅里家人们在热闹地打着麻将,只能作为替补队员的我便躲在房间里捧着平板看电影。
随意地翻着影片列表,猛然间看到了《沉静如海》这几个字,大致看了看影片简介,瞬间便喜欢上了这部片子。许是这个世界太过的纷扰、嘈杂,人们便分外喜欢静谧的事物,希望它能给自己的内心带来几分宁静,哪怕只是片刻。
《沉静如海》是由皮埃尔·布特龙执导,朱莉·德拉姆、迈克尔·加拉布鲁、托马斯·儒阿特主演的以二战为背景的战争片,影片于2004年10月在法国上映。
该片改编自法国作家Vercors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二战期间一个法国老人和他的孙女与一个德国军官之间的看似相安无事,实则波涛汹涌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41年法国的一个美丽的小镇,小镇濒临大海,风光迤逦。一排排石头建筑的房子,以及室内高贵典雅的装饰更是增添了几分古朴的气息。
恰如片名《沉静如海》,影片对白不多,三位主人公全程几乎无交流,老人对军官只说了一句话:先生,请进。女主只对军官说了一句话:再见。
虽对白极少,却丝毫没有影响影片的节奏,观者依然可以感受到两人之间爱的波涛汹涌。这是一部让人倍感纠结和压抑的影片,但并不影响观者的观影热情,就像许多网友所说的那样,虽受虐,却还是想再次观看。
他是一名德国军官,入伍前曾是一名作曲家,喜欢音乐、爱好文学,厌恶战争,只是由于某种原因被迫入伍。
他被安排住到女孩家中,他彬彬有礼、绅士风范,从未表现出胜利者的姿态。他说,“如果我能选择,我是不会来的,我是被要求住在这里的。”
他踏着巴赫的琴声走进了这座有灵魂的房子。也许都是爱好音乐的人,故而心灵相通;也许真的存在一见钟情,就在踏入这个家门的那一刻起,他就注意到了这个沉默寡言、美丽端庄的女孩子。
他每天“早安”、“晚安”,每天都要寻找各种借口围坐在火炉旁和祖孙俩聊天,虽然都是他一个人在说。他从天气谈到大海、从音乐讲到文学、从称赞法国是个伟大的民族到表明尊重祖孙两人,“我很高兴能见到一位有尊严的老人,还有一位默默无语的小姐。”
他分明是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女孩儿,但他控制着自己,从未说过什么,只是想默默地关注着她,想要帮助他、保护她。
圣诞节的那天夜晚,他为女孩儿弹奏了一曲,女儿背对着他,陶醉在琴声之中,内心早已波涛汹涌。弹奏完毕,他走向女孩儿,看着她那秀美的脖颈,他的手抬了又抬,但最后还是落在了椅背上。
不知从何时起她便爱上了他,眼中最初的仇恨、惊恐被慌乱、关心、惦记所替代。趁他不在家,她偷偷地跑进他的房间里,闻着他的围巾,想感受他的气息;蜷缩在床上,想象着他在拥抱着自己。
她的眼睛自他踏进家门的那一刻起便再也无处安放;听到他回来的车响,她的耳朵便处于警觉状态,听着他推开房门走进来的脚步。
她深知,这种爱注定没有结局,因为他穿着敌人的军装,是他的敌人。有几次她的嘴张了又张想说些什么,却都没有说出口。在得知军官要去苏联前线时(那是人尽皆知的死亡之旅),她再也控制不住,泪流满面,纵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能化作两个字——“再见”。
作为一部爱情影片,它是干净的、唯美的,不仅没有肢体上的接触,甚至都没有对白,彼此的爱意只能通过眼神来交流。
他曾站在她的门前,不过犹豫片刻后还是选择了离去,而此时的她就站在门后,听着他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却又最终离去。
两人之间虽然只隔着一扇门,但实际上这扇门的距离却要跨越万水千山,横亘着战争、国家、民族、责任,以及忠诚。
平静的海面下,却是波涛汹涌。
《沉静如海》故事情节简单,对白不多,主人公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靠眼睛来完成,貌似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汹涌。
片中的几个镜头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一便是德国军官那双抬起又放下的手,完美地诠释了“爱,是想要触碰却又收回手。”
这是一种怎样的煎熬呢?只能说是生不逢时,彼此相遇在一个错误的年代里,这种爱情注定没有开始,也不会有结局。
看过二战历史或是二战影片的人都知道,苏德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能全身而退的少之又少,影片《莫斯科保卫战》对这场战争有比较详细的描写。
军官即使是能够返回德国,这场爱情也是不被祝福。影片《战地情人》里一个女孩儿只是因为吻了一下纳粹军官便被人悬在树上吊死,罪名为间谍。
现实生活中亦是如此,在法国宣告胜利后就开始清算与德国纳粹有染的女孩子,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她们除了被剃头,还要在女人脸上用油漆画上纳粹标志在街上游行,围观的人群会向她们扔石子和臭鸡蛋。
也许是那个纳粹军官深知这场爱情的后果,于是便把这份感情深埋于心;女孩纵然对军官萌生爱意,但也只能向现实低头。
“我想你们是对的,做一个忠诚的人。忠诚于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军官如是说,他也这样去做了。
在其它的几部爱情影片里也曾涉及责任感这个话题。《廊桥遗梦》里女主说的一句话,"爱情的魔力不可抗拒。可是,如果放弃责任,爱情的魔力就会消失,就会蒙上一层阴影。"
虽然弗朗西斯卡深深爱着金凯,但是为了家庭、为了责任,她选择留了下来,以至于她用了整个后半生来回忆曾经的点点滴滴。
在影片《第六感生死缘》里,死神不可救药地爱上了苏珊,意欲带着苏珊一起离开,但是到了最后关头,死神终于明白了爱的真谛并不只是占有,还有责任、承诺,最重要的是不去伤害她。
无论怎样轰轰烈烈的爱情,如果没有责任感来保驾护航,终究不会长久,也不会得到他人的祝福。
“爱,是想要触碰却又收回手。”适时的放手,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独特的美。
㈣ 《沉静如海》那是怎样的一部电影
电影是改编自发表于41年的法国短篇小说《海的沉默》,曾经在处于德国法西斯压迫之下的法人民之间引起了强烈反应。在看完电影之后笔者也匆忙的看了原著,一篇约为一万六千字的小说。小说是以简妮的叔父,也就是那位老人的第一人称描写的。与电影不同,小说中更侧重的是民族尊严与爱国情怀的描写。原著中并没有电影中诸多对两人爱情强化的刻画,比如在圣诞夜两人独处凡尔奈为简妮弹奏巴赫的情节,以及英雄救美的桥段等等。而电影中也删去了原著中的一些对支线的描述。这篇短篇小说发表之时,更多的是被作为一个表现了民族尊严的作品来接受与解读的,爱情的蛛丝马迹难以寻觅。阅读完原著之后,也更能体会到电影中人物内心的矛盾:战争时期的敌我,泾渭分明,不容越界,却不能抵抗本性滋生出的爱与情怀。大概也像原著中简妮的叔父说的:“但是在我的心中,也许还有另一种感情与这个意愿搀杂在一起,那便是我不能伤害一个人而不感到不舒服的,即使他是我的敌人。”总体上说,电影完整的刻画出了凡尔奈彬彬有礼与简妮隐忍克制的形象。无奈本人的文学素养仍然颇低,也颇不精通历史,无法从原著以及历史背景中分析更多。但是看完原著也解答了心中的疑问,为什么在凡尔奈奔赴前线后简妮也加入到了民主运动中去。大概就是因为感受到了凡尔奈对和平与文明的向往,所以即使往不同的方向努力,也一同相信,阳光终将照耀这片土地。
㈤ 如何评价电影《沉静如海》
佳作,没有 那些影片里的热吻拥抱啊等等其他乱七八糟的镜头,但却把爱情表达的淋漓尽致。难得的一部好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