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理解电影《罗生门》最后的结尾
电影《罗生门》取自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通过多个人物视角的描述,展现了一件武士被杀案的始末。多个人物的叙说使得本案变得扑朔迷离,到底谁真谁假?真相究竟是什么?或者说存在所谓的真正的“真相”么?
各个当事人倾向美化自己的证词,或者说是无意识地美化自己,在潜意识中抹去了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利己主义,这是人性。
还有,一件事件的真相真的存在么?(信息的缺失)
在原著结尾,芥川的笔下,是令人不安的、战栗的虚无——历史真相的不可知,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借史铁生的话:“历史在发生时未被发现,在发现时已被重组。”——对一切的怀疑,最终走向彻底的虚无主义,这也是芥川的人生观。
黑泽明给出的结局是多了一丝希望,他愿意相信人性,那位樵夫拯救婴儿的举动是黑泽明对于人性善良的寄托。我认为原著所展现的含义比电影来的更深一些。
B. 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主要内容是什么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12世纪的日本,在平安京发生了一件轰动社会的新闻,武士金泽武弘被人杀害在丛林里。作为证人,樵夫、强盗多襄丸、死者的妻子真砂、借死者的魂来做证的女巫都曾被招到纠察使署,但他们每个人都怀着各自的目的互相指控对方是凶手,使得案件扑朔迷离。
《罗生门》该影片由黑泽明执导,芥川龙之介,桥本忍联合编剧,三船敏郎、京町子、森雅之、志村乔等领衔主演。
该影片于1951年荣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以及第2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并入选日本名片200部。
(2)电影罗生门结局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多襄丸
在京都臭名远扬的盗贼。好女色,被真砂的美貌和性情吸引,为贪图武士金泽武弘妻子真砂美色,残忍杀害了武士。在纠察使署审判时,用各种借口和谎言掩盖自己的行为,不但没有为自己的行为做出深刻反省,还依旧我行我素的宣扬自己的武艺高超。
金泽武弘
旅行的武士,因为妻子的美貌吸引了强盗,被多襄丸巧言带到深山里,最后不小心遭了强盗的暗算,被强盗绑架,全身无法动弹,最后无奈自己眼睁睁看着多襄丸当着自己妻子的面残忍杀害了自己。
真砂
金泽武弘武士的妻子,乍一看老实贞淑,但内心性情激烈。和丈夫在深山中行走,美艳姿色吸引了强盗多襄丸。在丈夫被绑架后命在旦夕时,不但见死不救依然不为所动,依旧为保自己性命对丈夫漠不关心。
C. 《罗生门》里的孩子最后何去何从
电影《罗生门》瓢泼大雨里齐聚小庙里的游僧、樵夫、浪人讲述了不同版本关于那个男人被杀的场景,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利益、立场描述当时发生的事情。各个版本映照起来:每个人好像都在说谎,每个人又好像都说了一部分真相。人和人之间还能相互信任么。
一个被遗弃小孩的哭声打破了大雨里的死寂,浪人第一个冲里过去,刚才好像还很正义评论各个版本的他却居然在大雨中小孩撕心裂肺的哭声里剥包孩子的旧衣服。
影片在这里达到高潮,也将对人性的拷问推向深渊。樵夫虽然质问浪人的行为,但是到底也被浪人因为匕首的去向问题逼得步步后退,浪人拿着剥下的衣服在渐小的雨里扬长而去。留下游僧和樵夫独自在破庙里沉默。
孩子的哭声再次打破死寂时,游僧已经不相信人性,他看着过来想抱孩子的樵夫不断后退。理解了樵夫本意后,他燃起了对人性最后的希望。
樵夫说自己已经有六个孩子,多一个并没有分别。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么?
电影到这里戛然而止。在那个战争饥饿强盗横行的时代,那些人能否存活都是个问题。
影片结尾,弹幕上有人说最后樵夫将孩子贩卖了。
其实并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如果这个成为结尾,绝对会引人进一步深思。导演在最后留了一个象征光明的结局,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对现实催眠似的接受,在某种意义上更像是对现实和人性的绝望。
不管结局如何,总会有美好相遇,不是么?
哪怕是催眠,也无妨。毕竟,活着就需要生存。
D. 罗生门结尾樵夫救婴儿,有什么寓意
影片的最后,樵夫收留了弃婴,僧人说道:“亏得你,我还是可以相信人。”象征人类希望的婴儿,为影片留下了一个人道主义尚存的“尾巴”
E. 电影罗生门在结尾加了拯救婴儿的情节,怎么理解
婴儿让案件最后一个隐瞒的地方:樵夫拿走了短刀——这个包袱得以展现在大家面前。 罗生门下的人发现弃婴时,过路人拿走和服,揭穿樵夫的谎言,和尚已经基本失去信念了。此时樵夫心里充满了愧疚,有一种强烈的赎罪之情,这可能也是大多数普通人的心理过程。 此时状态下说出真相,那种打击估计和尚都承受不了了,此时说真相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带着赎罪之情抚养婴儿继续走下去才是更有意义的吧 个人理解。。 献上网络 http://ke..com/view/28002.htm?fr=ala0_1_1#2
F. 《罗生门》:即使是谎言的世界,依然要相信人性光辉的永恒,你怎么看
《罗生门》:即使是谎言的世界,依然要相信人性光辉的永恒,你怎么看?我个人认为我们要心存希望,即使这是个谎言的世界,但是我始终相信人性本善,就算生活在黑暗,也要相信这世界还是有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