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电影再见列宁观后感

电影再见列宁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3-10-30 01:03:12

Ⅰ 如何评价电影《再见列宁》

尽管好评如潮,看的时候也几次控制不住情绪,但回头琢磨这故事本身,总觉得有那么几分不对劲。那就是,(1)对那个社会主义国,母亲真的是“一生信仰,矢志不渝”吗?(2)母亲真的是像儿子叙述里所说,最后也没有识破他善意的用心良苦的谎言,临终也没怀疑过那民德的温馨空气吗?
父亲“叛逃”后,特工来家揪揪问讯,两个孩子正坐电视机前看民德自己的宇航员飞上蓝天的新闻,一脸专注。要说谁更知道社会主义的真面目。谁对社会主义更心怀感情,谁的这种感情更需要小心呵护,不难看出吧,——母亲其实是父亲出逃的同谋,正如影片最后里她才向孩子们透露,她了解他为什么走,按计划她也该带孩子走的。
那么在没有父亲以后,一直维持社会主义的形象与感情,甚于积极热情到成了一位“活动家”的母亲,其内心还是为了孩子们吧。她为了孩子,才最终没能下定带孩子走的决心:等出境批准等得漫长,而且,“他们要我与你们分开”,——这是做母亲的死穴,所以,她没有走。“这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错误,我现在知道了。”
如果有这句话,我觉得,对于“对于这个国家,她一生信仰,矢志不渝”这句话,应当是不攻自破吧。“一生信仰,矢志不渝”是有的,是她对孩子,对孩子所能理解和能体验的生活之温暖,所以她才如此热情地投入到写呈文、参加少先队活动种种社会主义的先进活动中去吧,这些情景的回放里有她自己的孩子们热情向上的小身影。“就因为他没入党,所以他们让他吃尽苦头”,她对做医生的丈夫的遭际如此断语,又怎么会,那么矢志不渝地“嫁给了社会主义祖国”?——那只是童年起孩子们,尤其儿子的幻像,她从来没有对那种“祖国”矢志不渝过,——丈夫到西德后,不断给她写信,她都仔仔细细的看过,藏在厨房的最隐秘的角落。
所以对(1),我想答案不言自明了。从这点看,影片看似是以儿子的叙述,尘埃落定的讲述他对中毒太深的社会主义母亲的善意谎言到送终,——其实相反,是母亲对儿子的善意谎言在先。仔细回想,那些先进活动情景里,是她为居民的生活问题向上级、报社写呈文,和少先队员一起活动,——她始终是在和人做面对面、心暖心的交流,解决的是真实存在的问题,为的是生活本身。也就是说,她是有选择的:她没有出去去做八荣八耻的宣传,也没参加申奥秧歌队,她不是盲目“对社会主义祖国矢志不渝”的政工妇女。绝对不是的。
因此,对(2),正如一些朋友在影评里所指明的,母亲已经知道真相是什么,当她临终,躺坐在床上,家人环绕,看儿子这一艰巨的民德延续工程的最后,他导演的儿时偶像宇航员扮演民德新领导人宣布两德合并的新闻联播时,——是微笑着的,她没有把真相说破。
“母亲辞世的国家,是她一直坚信的国家,由我们维系生命,直至母亲最后一口气的国家。一个永远不曾存在的国家。这个国家将永存我心,与母亲紧紧相系。”
故事,看似是以儿子的叙述,尘埃落定的讲述,其实恰恰相反,不但不是尘埃落定,而且是满含怀旧的、挥别依依的。故事的真实,其实是在他的叙述之外,由观众来辨析、调整才成的。在天台上新年夜里,他把母亲的骨灰放进焰火,绽放在天空,完成她“把骨灰飘进风里”的遗愿时,回顾母亲。如果看地细心,完全可以听出,就这几句话,其实不是那么一致的,“母亲辞世的国家,是她一直坚信的国家”是感慨,其实不是我们观众所知道的真实;但是他为什么这么看呢?——“这个国家将永存我心,与母亲紧紧相系。”
我想这才是这部电影撬动人心的支点所在。他之所以那么殚精竭虑,左支右绌,为母亲营造民德还在的幻象,起因不是她对民德多么有感情,而是她对他多么有感情,然后他又是回报母亲这感情。是她看到儿子在游行中被警察暴打拖走,一倒不起之后,昏睡半年,生命犹危,唯恐再受刺激,儿子才满大街翻垃圾桶找民德时代的瓶瓶罐罐,把超市里买来的资本主义食品一一倒换进来,才一遍遍拉人录制民德电视台的假新闻,才这么一直走下来的。
写到这里,我才明白,为什么做母亲的,没什么病史,怎么就看到儿子被警察拖走,就一下昏倒了?而且还不是小昏,是一昏大半年。
这又照应了上面的问题(1),她何止不是对社会主义矢志不渝,她是情知其险恶在走钢丝!她的丈夫已经被社会主义歧视逼走了,她的儿子又被社会主义警察拖走。她已经失去了丈夫,——为了和孩子们在一起,她放弃了申请出境,守着孩子,孩子不能再失去了;——民德何时是个头儿?社会主义哪天完蛋?一个普通妇女,拖着两个孩子,如何能看到,如何能等到。她所能等到的,就是孩子们好好长大。可知在她“嫁给社会主义祖国”的背后,在这套滚烫的面具的背后,是多么的苦心惴惴,多么的孤单无依,唯恐再出事。然而她终于还是眼睁睁看到了他出事。
他出事就给放出来了,——但原因是:母亲在医院醒不来了。好像上街游行被警察拖走是小事,但观众稍把时间稍微快倒上那么两三年,就会了然,在“巨变”前夕再往前的那些年里,在母亲一直的环境与记忆里,在所有有过关门搞社会主义建设的人们的记忆里,被抓走是怎么一回事?
对所有心怀这样记忆的人,社会主义是没有个头的,——只要你想好好过日子。在那种封闭的岁月里,只有两种盼望社会主义到头的人,一种是在过日子以前,就已知道社会主义等等是怎回事;另一种就是被社会主义伤害以后。
母亲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她不能做第一种;而她不能做第一种,就是为的不能做第二种。社会主义太大太久,而我只有两个孩子。
学者和青年都说,世界上的真、善、美都是相通的,心怀爱的人,不应该对社会中的恶,恶政、恶行噤口不言。事实上我们也希望世界是这样,并且对这一种噤口不言视作软弱,努力要争取他们能强大。
但是对母亲而言,这种掩饰,这种民德的温馨条理坚实空气,这种社会主义基层的热情中坚持的生活的希望,这种维持,何尝不是另一种强大。不是一往无前、义不容辞那种强大,是滴水不漏、百绕不折、处心积虑、含辛茹苦的强大。孩子是嫩的,母亲也必是软的,至于软弱,然而韧不可断。或许软弱是做母亲的宿命之一种,能领会这种宿命的,坚强地坚持这种软弱的,不是高尔基的那种母亲,是这种母亲。
“通过这样不断地造假,我仿佛把民主德国变成了理想中的模样。”在儿子为母亲录制假新闻的过程里,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他是对民主德国有感情的。母亲一直坚持到她昏厥倒下所做的努力,是奏效的,她也是“通过这样不断地造假,我仿佛把民主德国变成了理想中的模样。”她和他的“造假”,都是异于社会广大现实的,是幻想,所以说是“造假”;但更是他们的期望,是赖以生活的希望。
民德的日子里,母亲始终是一位热情高涨的人,那么热情,那么高涨,但故事也给我们一个旁证:母亲终于醒来时,儿子要给她安排一个民德慰问会,去请她的老校长,两人交谈,老校长肯定她是个出众的教师,儿子却径直问:“也因此她被打入冷宫?”——老校长说:“组织里面的几个同志认为她过于……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的执着,是这个辛苦备尝的母亲,在社会主义的谎言里寻找的变态补偿吗?假如现实都是谎言,那么偶有真实,也被怀疑是假的;坚持真实,也只好顶着“造假”的形式。母亲对活动那么热情,不是对社会主义有多么“理想主义”,有妈的孩子都知道,一个要操心柴米油盐耳闻街谈巷议的母亲,很难对那些政治政策要什么理想,更何谈主义。她应该是清楚得很,她是在那些“理想主义”的名号之下,努力做些真正用心的、用情的事,生活本身、生命本身的事,指挥少先队员唱歌,唱绿茵和田野,穿上泳装涂花脸和孩子们一起狂欢。
在这里,民德不再是昂纳克们的民德,而是母与子的民德,他们之间的民德,共享的民德,各自心怀一份感情与记忆,艰难护持,无涉旁人。“这个国家将永存我心,与母亲紧紧相系。”
直到剧终我也没等来刚开始看时所暗怀希望的,儿子,叙述者,这个青年人,能对民德有所针砭,好抵消掉不断出现的那些遗老们对新德国的抱怨,但是没有。他是个心地单纯之人,并且到剧终也对民德感情复杂。也许这不合一些观众的期望,但是,对大多数普通人,对最平常基本生活的承受者来说,国家的演变,历史的质感,确实就是这样子的。将来我们这些青年的大多数,生活也是这样子的,可能也包括我自己。
人生是有选择的,但同时人常忽略掉选择的背面:有限。人生也是有限的,很多时候放弃掉很多选择,不是因为不想或者不懂,而是已经被别人所选择:爱人、家庭。他们不应该被追问,被苛责。假若在一个丑恶社会,有人能给孩子炙热至诚的爱的同时,不理会那些丑恶,在我看不是应当批评的,而恰恰是要庆幸的。
我想在此加黑,再说一遍:假若在一个丑恶社会,有人能给孩子炙热至诚的爱的同时,不理会那些丑恶,在我看不是应当批评的,而恰恰是要庆幸的。因其选择有限,责任便就有限,与其贪求对世道的评判,道德更在于责任的实现。
于今放眼历史心怀批判的青年,臧否人物大快人心的同时,时或回枪一扫,瞥下家庭。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这样,我一度是这样的。今夜我看过这部电影,开头问的问题里,还觉得这故事不可信,打了半天字,删删停停想想,才渐渐懂得深一点。
电影里的母亲,和我们许多人的埋头苦劳的父母亲一样,当你蓦然回看时,才会懂得,虽然碌碌,但他们不是社会主义的愚民,不是生活的俘虏。

Ⅱ 谁能提供一些德语电影<<再见列宁>>的影评

一声长鸣,载着母亲骨灰的火箭划过漆黑的星空,礼花绽放在点点繁星的周围,夺目绚丽的光芒映射着每个默然的面庞……是寄托着美丽的谎言还是出自善意的欺骗,一部掘自德国人内心的稚嫩与怀旧情节在这样舒缓的结局里落幕了。

再见,列宁。我静静地守候着字幕的最后终结,柏林墙最后的残垣已经被德国政府拍卖了,伤逝得不再是金元侵蚀纯真世界的边际,而是酸涩地怀念仅仅潜藏在回忆里的过去,亢奋之后的亢奋迭加着伟大政治理想与我们父辈精神理念里的富足充实。

2003年德国LOLA(金洛拉)电影节沉浸在红色的怀旧婉歌里,《再见列宁》以别致震撼的名字获得了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七项大奖,票房收入超过了3500万欧元,观看人次超过570万,数据似乎告诉我们些什么,没有伤逝的政治电影,只强调变迁和细节的社会缩影。

阿历克斯的父亲背离家人逾越柏林墙追求所谓的民主与自由去了,母亲将所有的寄托赋予民主德国的社会事业当中,1989年10月7日亲眼见证自己的儿子掺杂在示威游行的队伍里被警察镇压,心肌梗塞昏厥成了植物人。八个月后,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在柏林墙倒塌之后统一了,整个社会构架以及价值观在瞬间成了东柏林不能承受之轻,母亲的苏醒,伴随着不能再受任何刺激的忠告,儿子在自己编织的理想国度里让母亲依旧驻足在列宁的伟大世界里顺利击败可口可乐,母亲的微笑洋溢在西德人越过柏林墙投奔在社会主义的政治理想里,母亲的离去伴随着一个个善意的谎言……

德国电影想表现如何的意识和形式?整个电影充满了回忆和调侃,却没有一丝的浮躁和唐突,温情而又无奈地将镜头延伸到一个没有答案终结的领地。列宁的半身石像被直升飞机缓缓地调离城市上空,雕像的面庞凝视着母亲茫然的无措,似乎在质疑整个德国的未来方向,导演像杂糅一个乌托邦似的理想国——西德的经济发展与东德的精神夙牵。

记得反映社会、意识与人题材的电影很多,《血腥星期天》拿北爱和英国的冲突着重以西方的传统政治审美加好来坞血腥的暴力控诉表现历史事件,这样的电影难免有些强权似的灌输情节与明显的政治导向性,所以不能称之为优秀的电影。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被导演离析成《布拉格之恋》也是太明显的意图性,于是原著关于人、性、社会的构架被支解了,同样弱化了米兰•昆德拉在思想上的传承,他并不想表现伤痕,整个电影却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举枪待射的苏联军官。《再见列宁》的镜头与意图只是将你从纷争中引回关于亲情和家庭的小范围内,而背后的世界却留在落幕后的段段遐思里,所以《再见列宁》是优秀的电影。

故事的流程是按时间慢慢推移的,阿力克斯想尽一切办法掩饰周围的变迁,从东德商品的仿造,电视节目的自己录制,总之在节奏快慢之间制造着一个又一个的谎言,甚至世界在他的描述里颠倒了,统一的德国也像换了包装的罐头向民主德国的一边靠拢,而现实中人人都在经受着社会诸多环境以及思维定势的严峻考验。难道真的能象换了包装的罐头一样,回到从前吗?显然不能,他却能引起统一后德国人民的判断。

记得一张新闻图片便是巡逻中的东德士兵跃线叛逃的瞬间,冷战的媒体们大肆将这张图片延伸到各个媒体角落。《再见列宁》用完全中立的立场延续故事的情节发展,这一点是可以首肯的。

电影穿插的大场面一般后积聚在片子的千半截,似乎更多是为了强化民主德国当年“大”而“空”的形态;后半截将西德的文件编制成新的录象资料,西德吸毒、颓废的社会图片也被编制了。这似乎让观众明白,这个世界总有瑕疵。

细细地看,导演的镜头语言安排也是多样的。从内容上讲,离不开局部小场景,在表现空间与人的关系上说,完全是德国电影的风格。法斯宾德的电影就是将舞台剧的表演表现手法运用到电影当中。

《再见列宁》可以看作是法斯宾德的电影传承。法斯宾德的电影强调时效性,他所表达的电影语言完全根植在战后的德国,刚从战争阴影中走出的德国人的心态与意识,包括对自己的解构;《再见列宁》则是在时效上强调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的德国人的心态与反差,人的意识与行为的变迁,系蓝领巾的小学生为了二十元钱钻空子,老同志在林立的书堆里整日酗酒。法斯宾德除了《莉莉玛莲》多数电影的人物不多,喜欢在局促的小环境里表现剧情的冲突和情节延续,包括在房间、吧台、窗前等等,这些都是他所倡导舞台戏剧革命的主要元素,《再见列宁》多数场景都是在儿子精心布置的狭小东德家中完成的,却没有丝毫的拖沓。

镜头语言的运用与剪切比较精湛,技法不多,但主要演员的表演是极为出色的,同样作为观众,翻腾着复杂情绪眼见着列宁远离在视线的边际,心里不由得想起昆德拉说的那句话“人们想成为未来的主人的唯一理由就是要改变过去”。

深情地鞠躬,再见——列宁。

Ⅲ 观众看了几遍都看不懂的电影,是导演的问题,还是观众的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搞清楚一个命题:

对于一名普通观众来说, 到底怎样才称得上是看懂了一部影片?

个人认为: “懂”亦或是“不懂”,因人而异、因影片而异。

如果只是看一部“爆米花电影”,那么,影片本身的 娱乐 性更加重要一些。至于说故事蕴含了什么哲理,或者说看完影片之后对人有什么启发?乐哥只能说:管它呢,看电影不就是图个开心么!看完之后开心不?开心了就是看懂了!

如果观看的是一部现实主义类的影片,那么,越真实越好,代入感越强越好。假设在观影的过程中,你自觉不自觉的将生活中的经验与 情感 代入到了影片中去,多半是“懂了”!

如果你欣赏的是一部形式主义类型的影片,那么,观影过程中,主观性的认知可能会占据上风。假设你看完影片之后,思绪久久不能平复,就意味着这部影片从某个方面比较“懂你”,触动了你心灵深处的某个柔软的地方。当然,这只是影片比较“懂你”,不一定是你懂影片。很可能你和小伙伴们交流之后,发现对于该影片同一情节的认知竟然天差地别。这不奇怪,因为前面说过了——大多数人的“懂”,都是主观性的、没有定论的“懂”!
结语
啰哩啰嗦了这么多,其实呢,只想表达一个观点: 对于同一部影片来说,有不同层次的“懂”;对于不同的观众来说,有属于自己的“懂”!

分片。

艺术片,或者说,作者电影,它的导演个人风格化,一定很强。影片把握上,导演趣味优先,观众理解靠后。看不懂的话,谁都不怪,想法不同,交流有碍,正常。

但如果是纯商业片,图的就是票房,要的就是观众,那么首先你讲的故事要让人懂,别故弄玄虚。

因此,是艺术片,还是商业片,是小众,还是主流,在影片包装上,明白告诉别人,给观众造成反预期,从影厅出来,观众要骂街的。

在这点上,做的非常不好的,就是姜文的《一步之遥》。明明私货满满,全片自说自话,作者电影属性严重。但在前期宣传上,在上映宣发上,还按照主流商业片宣传,由此造成口碑滑铁卢,评论两级化。这,就坑了。

确实有这么一种电影,观众看过之后接连吐槽,而导演却说他们看不懂。就拿95年周星驰的大话西游来说,当年投放市场之后,骂声不断,没有几个人叫好,甚至连合作方西安电影制片厂都一度摇头怀疑!大话西游的两部曲《月光宝盒》、《大圣娶亲》接连票房扑街,都以惨淡的2000多万收场,之后导演刘镇伟又强拉星爷拍摄了《回魂夜》,反响也是一般,最后刘镇伟导演也是确实心灰意冷,只落的远赴加拿大陪老婆孩子去了。此后直到97年影片进入中国内地高校,被内地学生群体又给带动起来,影片才逐步进入广大人民群众的视野,被其所接纳,反响才慢慢步入高潮!剧中不少的经典片段和台词做为相关影视行业录取人才的尺码!直到现在仍被人们奉为星爷的经典之作!

当初人们看不懂,等到人们都看懂了,现实则已是物是人非!好的作品就跟好的白酒一样,不怕你当时品着辣,就怕你从此以后都闻都不闻。好酒万年红,好的影视作品到什么时候都是经典!好电影,不是你看不懂,而是你还没到能看懂的时候!

如果一部影片上映之后,有看不懂的观众,建议可以多看几遍。我想引用“导演毕赣回应关于《地球最后的夜晚》观众看不懂这个问题,他说:“想懂是不可能不懂的。

毕赣在媒体采访中表示:“一部电影想懂是不可能不懂的,大部分是因为我们的阅读障碍、习惯造成了我们阅读起来说不懂。哪不懂吗,一个男人找女人你看不懂吗?他失去了她你看不懂吗?不会不懂,大家愿不愿意懂这是一个问题”。

一部电影不一定适合所有人看,也不是所有人的都很看得懂。导演毕赣也说:要理解他的作品就必须反复的观影,找出所有暗藏的线索,深入的思考,没有简单看懂的可能。如果实在看不懂,那么看几遍也看不懂。

烧脑片其实比那些商业大片好看的多,他们往往成本不高,人物也少,如果观影周围环境很乱,根本看不下去,需要一个人认真看才可以。可是无论你如何努力,很多还是看不明白,然后问题来了,是你智商不够?还是导演过于卖弄?那些看一遍看不懂的电影,是优点吗?是成功吗?我觉得不是,我觉得完全是导演拍摄手法,叙事手法的问题,因为很多烧脑电影故事其实非常复杂,但是你看一遍只要认真看,肯定能懂,比如非常非常好看的《恐怖游轮》《源代码》《月球》《致命id》《万能钥匙》《蝴蝶效应1》《时空罪恶》《前目的地》《忌日快乐》等,这些电影非常好看,而且非常烧脑,只不过导演厉害,编剧厉害,这么复杂的剧情设定,拍摄的故事清晰,悬疑设计的谨慎,只要认真看,都能看懂。我觉得,这是成功的烧脑片,别说看懂了,就不算烧脑了,这么说,好像是一个厨师把一个复杂的菜做好吃了,你说太低端,不爱吃。另一个出品把同样的菜做的非常复杂看起来好高大上的样子,其实非常难吃。然后你爱吃这些的,是吧。

还有一些电影《穆赫兰道》《生死停留》《死亡幻觉》《记忆碎片》等这些电影,说实话,他们的故事其实根本没有我上面说的电影复杂,只是导演拍摄的云里雾里,故意卖弄,导致大家看不懂,我说句最实在的话,我估计连导演自己都看不懂。也看不明白他自己在拍摄什么,可惜导演肯定是知道原剧本的,如果不知道,我相信他自己也一定看不明白,所以,根本不是我们智商低,而且导演根本就没拍摄完全,表达完全。

最后说一下我心中的几个好看电影,当然不全是烧脑啊,保证比那些肖申克的救赎。七宗罪,霸王别姬。这个杀手不太冷,那些别的我推荐的好看,那些电影更是装x用的,我是都看过,都是强迫症让我为了看,而看的,说实话,一点享受都没有,也都看懂了,也知道他们的意义,不过又有什么呢?你把这些推荐给你朋友,我估计你朋友一个都看不进去,然后之后再也不会相信你的品味了。再提一嘴《彗星来的那一夜》这个电影导演拍摄的没问题,但是我还是看不懂,虽然知道个大概,但是这个电影,才是导演不卖弄的高智商电影。

泻药

一部电影看了几遍都还看不懂的话,那差不离就是观众的问题,导演没啥问题

这么说吧,一部电影看不懂都还看了几遍,导演很厉害啊。

一部电影看不懂

我是个门外汉,但是电影,我几乎没有因为看不懂而去看第二遍的,当然不是我很牛13第一遍就看透了,就算导演本人看一遍,也怕有一些巧合出现的剧情没搞懂吧?我不看第二遍是因为我看完第一遍,觉得这部电影不错的话,就会去搜罗影评,于是乎,我就发现这部电影原来是这个样子,这个剧情安排原来是这个意思…

我讲一个故事吧。

大约在10年前,我是一个欣欣向荣唯我独尊的大学生,不思进取不求上进,自以为看了很多书,走了很多路,见识了很多事儿,思考了很多问题。

我看余华聊他的魔幻现实主义,侃他的宿命论,感叹人生的渺小;看马尔克斯聊他的象征意义,思考他的生命轮回;看卡夫卡体会他的忧郁,归纳他文字里的荒诞。我认为我看懂了文学,参透了人生。我跟朋友说拉丁美洲是文学的魔法沼泽,中国却丧失了文学应有的尊严,阿弥陀佛哈利路亚,悲天悯人。

我开始看电影,蹲坐在椅子上抠着脚丫抽着烟,观影量蹭蹭往上涨,我有找到了看书那种淋漓尽致的感觉,于是,我又觉得,我看懂了电影。我和朋友聊《再见列宁》的意识形态,聊《肖申克救赎》的自由,聊《豚鼠》的实验性,聊《七宗罪》的哲学。满嘴全是电影,放屁都是情怀。

后来我毕业,依然保持每天看书不间断看电影的习惯,于是我更加牛逼闪闪。

我看《牛津西方哲学史》,《罗马帝国衰亡史》,我翻出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重读渡边淳一的《失乐园》。

我开始研究电影叙事,学会了自己拉片,我对着原版剧本反复观看《唐人街》,我把画面定格为了研究《教父》的场面调度,我在淘宝找黑白电影,无声无息度过一个周末下午。

但是,我发现乐趣好像丧失了很多,无论是看书还是观影,以前我认为自己什么都懂,现在却总是卡壳。之前一次愉快的看书,观影经历就像是造爱,过后回味绵绵,心满意足,现在却像是撸管,一发过后只剩下迷茫和空虚。

我思考,使劲儿思考,走路想,睡觉梦,连拉屎都要研究《梦的解析》妄图参透,为什么我不懂了,为什么我开始空虚了。我是尘世中一个迷途的小书童。

思考了那么多,想得那么复杂,我依然在看书,看电影,终于有一天,抽完一支烟,从被窝里爬出来,站在阳台窗帘后面,我任督二脉打开,大彻大悟:要什么懂不懂,有些事情,其实只要享受就行。

当你过于纠结于所谓“看懂”,就会陷入不可自拔,你给了观影太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整个过程大概就很难快乐。其实对于电影的理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你看的越多,就会理解更多的电影语言,也更能获得电影传递的信息。当然,跟所有知识一样,你也可能走进一个看的越多反而越觉得自己无知阶段,反而更不感轻言自己“看得懂”一部电影,因为一部电影包括叙事、表演、场面、镜头、调度、灯光、音响等各个方面,每一个专业都需要多年的浸淫才可能达到融会贯通的局面,在此背景下,我也不敢说看不懂一部电影是导演的责任。

电影,是大众 娱乐 项目,也是所谓的“第七艺术”,对于一种艺术,不要妄言去“懂”,更多的是去理解,用一种尊重的心态去欣赏电影,在我看来才是对的。

我也曾经不可一世,也有迷惘,让我想明白的,恰恰也是知乎。当我第一次在知乎看到我尊重的影评人

@张小北

的时候,我发现他的签名不是什么“知名影评人”,而是“电影爱好者”,这给了我相当的触动,直接导致我脑残到将自己的签名也写作“电影爱好者”。连张小北老师都自称电影爱好者,这更让我对电影这门艺术有了敬畏之心,也更愿意去接触电影,理解电影。

另外,就像题主问的问题,根本就没有答案。

我自认为看了很多电影,对光影艺术略通一二,但我至今都看不懂《天线宝宝》,我一直觉得看一堆畸形大脑袋毫无理由动来动去很恐怖。你说是《天线宝宝》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所以,不要纠结于看懂,如果有兴趣,就多看几遍,既然一部电影让你愿意花很多时间反复地看,相信它一定会带给你一些东西。

祝好!

这个可能每个人回答都不一样

我认为 可能是故事情节的问题

1、故事情节适合小众 特定群众能看懂

2、故事脱离现实生活 高于生活太多 内在含义太多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

3、导演想表达的 观众看不懂 或者不想看懂 观众想看的 导演觉得千篇一律

4、个人觉得这种类型也是可以促进电影行业发展 可能换一个角度也不是坏事!

总之支持中国电影

Ⅳ 《再见列宁》

德国统一前的悲喜剧

八十年代末,东德青年亚历山大过着很平常的生活:他没有女朋友,上班下班,姐姐跟姐夫离了婚,整天要他帮忙照顾小孩,母亲是个忠诚的社会党党员,忙于各种社会活动,偶尔还能上电视。他的家里没有父亲,那个人十年前逃到西德去了。
某一天,母亲在回家路上心脏病发昏倒,亚历山大的生活开始天翻地覆的变化。东德领导人终于同意跟西德商谈统一问题,柏林墙打开了大门,两侧的居民蜂拥而入对方的领地开眼界,可口可乐汉堡王宜家遍布东德。亚历山大下岗后加入卫星电视公司,跟西德人丹尼斯搭档,上门推销卫星电视天线。
就在德国统一之日即将来临时,昏迷接近一年的老妈醒了,大夫告诫孩子们,她的状态很不稳定,决不能受任何刺激。亚历山大决心让老妈在卧室里继续过东德的生活,他和他的西德哥们丹尼斯必须完成下列(不可能的)任务:

1)恢复家里的装修,把一切腐朽的东西赶出去。
2)继续供应东欧国家的食品,特别是母亲最爱吃的某种酸黄瓜,因为西方货的冲击,那些东西都已经绝迹了。
3)让母亲继续看到东德新闻。
4)恢复家里人的穿着,特别是小外甥女必须继续传东德的塑料尿裤而不是西欧纸尿裤。
5)在家里不定时召开街道党小组会和组织少先队员探望老革命。
6)教育姐姐的西德男朋友扮演东德人。

后来他们又不断遇到补充任务:如何解释窗外出现的巨大可口可乐广告,楼里搬来的西德邻居,统一之夜的庆祝喧闹,还有找父亲来见母亲一面。

这是一部超过《劳拉快跑》的杰作,德国人比好莱坞更善于(或者更敢于)利用数字电影的一些特性,剪接上有些独特的技巧。不过沃尔夫冈·贝克其实是个五十来岁的中年导演,他的电影语言并不像《劳拉快跑》那样激烈,应该更容易被普通观众接受。
我看的是首映场,提前五分钟到场,买到的是倒数第七张票,被迫坐在第一排。看戏的时候,很容易分辨出德国人和法国人,少数几个流窜过来的德国观众专门在法国人不笑的时候大笑,特别是那个“什么什么酸黄瓜”,我记不住那个德语词,估计就跟中国的“大生产香烟”差不多。

不过不是德国人,也会笑个不停。这电影的故事很像某一集的《我爱我家》,宋丹丹摔了一跟头,醒过来就失忆二十年,全家人怕她发疯,被迫假扮文革时代。这部电影拍得认真扎实,有更多更有趣的细节,特别是整天想当导演的西德青年丹尼斯,他用旧新闻片加自拍录像自制《东德新闻》,什么乱七八糟的穿帮他都圆得过来,还播得一本正经。每次出现《东德新闻》,观众必定笑得人仰马翻,此人今年不搂几个最佳男配角奖什么的,天理难容。

不过这电影并不是《我爱我家》式的调侃喜剧,接近结尾处,梁左先生该抖出最后一个包袱了,德国人却渐渐转向伤感,父亲来见到母亲,母亲终于安详地去了。失散十年的父女在走廊里相遇,父亲起初漠然,然后渐渐醒悟,但女儿已经转身离去,他们之前在“汉堡王”的外卖窗口已经见过一面,她对他说“祝你好胃口,感谢光临汉堡王”。

这电影的厉害在于,你看的时候会笑,但看完后一嚼,马上就会感觉到苦味。片中的母亲并不像“老傅同志”一样可笑,她有些可悲,又有些可爱。编剧可能写出了一大批东德人的感情:他们有些怀念那个消失的国家,那是他们的母亲,他们的根,也许不完美,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许现在的生活更好,但他们还是怀念,因为他们就是这样长大的。

再见列宁——献给母亲,一部伟大的德国新电影
作者:向着梦想飞行

影片定格在89年前后,女主人公克里斯蒂娜是个积极的社会主义活动家,一次国庆节深夜在街头赶上不满群众组织的游行活动,看到儿子亚历山大也在其中,突发心脏病昏迷过去。数月过去了,其间社会发生动荡变化,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统一,物逝人非,母亲也在长眠过后突然苏醒过来。为了保住母亲的生命,不让其再经受过大打击,亚历山大决定想尽办法,不让母亲察觉到这些变化......

导演沃尔夫冈.贝克1954年出生于原联邦德国的威斯特法伦州赫莫区,这部影片帮助他得到了众多欧洲电影节的倾慕,而在德国本土,反响更加强烈,上映期内场场爆满。我们知道一部影片能够感受有同样经历的人这很正常,但是很多像我一样没有过这类经历的人,却同样会被感动,这就显得很不寻常。导演或许将自己三十多岁时的梦想寄托在了本片中的男配角身上,当他看到柏林墙被拆掉的那一刻,潮水般的人们涌入西部,一定催生了拍摄本片的情愫。

儿子亚历山大将东西德合并的消息以特殊的方式,迟了三年才告诉自己深爱着的母亲。母亲的骨灰也在最后时刻献给了她的东德故土,伴随着儿子的少年梦想----一架火箭升空,化作绚烂的礼花在空中喷洒,一个被编造的骗局在此刻终于画上了句号。我不禁会问自己,谎言会不会给母亲带来遗憾?也许有的人会这样认为,把事情的真相隐藏起来不让母亲知道,这是对母亲的伤害。但我边看影片,边感觉到留给自己深爱的人永恒的欢乐,这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结果,哪怕这是一次欺骗,也仍然是弥足珍贵的。男主角也因为将这份母子浓情表现得感人至深,而获得德国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可以说当之无愧,他让我们看到了在那个时代,一个用真实行动来表现对母亲热爱之情的儿子形象。这部影片除了献给一个国家,还是献给世界上所有的孩子,我们都应当以其为榜样。还有,我们知道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你都可以用mum来称呼母亲,这是人类不变的语言。

有的片子在拍摄感情部分时,往往很恣情,像是在往画布上抹一块块厚重的油彩,‘再见列宁’却并不如此。影片在感情部分投入的笔墨不多,儿子的恋爱,父亲的归来,观影者都不会感到被强制施以感情宣泄的痛苦,而是在这温馨中尽显人生百态。很久没有看到这么透彻的片子了,节奏明快,和谐统一,每一个镜头都似未经雕琢,但又透着那么的精致。那段历史虽然记载在德国的成长史上,但我们以不会感到陌生,也能够深感其中的奥妙。如果是我,我会将这部影片作为献给祖国母亲华诞的礼物,影片并不是尽情歌颂领导者群体的公德,而是将国家的这段历史,浓缩到一个普通家庭中去,但当你随着影片的深入,你会很直接的感受到导演的用意:任何时候我们的国家从太空上来看,都只会是一个小小的蓝色星球,而一个国家相比起一个星球,就会显得更微不足道,所以无论你承担的职责有多大,你的眼光都应当放的远一些,把人民的利益置于任何事物之上。

看片子的时候就感到音乐确实很耳熟,好像在哪部片子里听过类似风格的作品,最后终于在片子的cast中看到,这原来是Yann Tierson的作品,从作曲到钢琴演奏都由其一手操办。同时,他还动用了相当一部分的欧洲古乐。他是一个总能将欢笑与痛苦融入到音乐之中的艺术家。法国新电影天使爱美丽的配乐也出自他之手,当时给每一个人都留下过深刻的印象。而到今天看到的再见列宁,则更是让我感到了图像与音乐结合的奥妙。一开始看电影,常会被一些音乐所触动,但随着看过的影片数量增多,反而感觉这种只是附和节奏,而不喧宾夺主的配乐风格,更为合适,钢琴演奏像流水一样,随节奏快慢缓急来表达出影片的情绪,以最大的程度帮助我们进入剧情,感受那段80年代末两德的动荡岁月。同样是钢琴作品,Philip Glass的就显得有些哗众取宠了。

影片没有更多的把问题放在两德争端的问题上,而只是用几个画面停留在了爬在墙头上亢奋的人们,而且是被冠以在造假新闻的片断,这样就将本来严肃的气氛变得缓和一些,任何人接受起来也不会有太多困难。这是一种嘲讽的方式,利用编造谎言来从反面来看待那段历史,如此的叙述方式,自然变得很丰韵富饶,也容易让你看到不同于我们所熟知的历史的正确的一面。

记得在翻译作品时,最重要的是要体现出作品的‘信’字上,那么如果做个类比,将这部影片比作一个文学作品,这部影片就是在动用一些非正面特征,而非从正面角度来概括这段历史,这就会更令人信服。当主角劝说母亲以前同事、邻里去掩盖真相时,他们虽然都对过去历史报以怀念之情,但却也早已融入了新的时代,而对过去发生的事仅仅看作笑尔,虽然有人愿意回到过去,但这只能被理解为是由于自己的适应能力低下的结果造成的,我们应当永远承认,历史车轮的前进不会为少部分人的精神意志所转移。

如果说一部作品能够送给自己的祖国母亲敬献生日庆典的话,那么‘再见列宁’一定可以说做到了这点。国家应当以增强国力,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作为准则,而人民也应当不计较个人得失,这亦是时代发展的最根本前提。

影片原有的德语名字(Die DDR lebt weiter auf 79qm)叫做,民主德国在这79平米房间的延续,其实光从影片的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是在在对那段时期的致敬和礼赞。

【再见列宁】:剖面里的见证
作者:懒残

时间过的真快,这部2003年的电影现在看来似乎很遥远了。最初看到片名,尚以为是一部俄罗斯的列宁传记式记录片,记录虽真实却予人枯燥,所以提不起兴致去看,直到最近偶然看了介绍,才发觉这竟会是一部完全的德国影片,一段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德国社会变革中的故事。就影片的故事性来说,说它是一个别致的小品也无不可,它似乎想用一个很严肃的片名来讲述一个故事,一个处于社会变迁下的温情家庭故事,传达着一个温馨怀旧但却充满希望的主题。影片正视那段历史,却选择了近乎中立的态度,没有批判与审视,而是将这段历史融合进一个普通的东德家庭来展现。以普通人的生活视角来见证这段历史的变更与发展。

影片讲述了在东德生活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越过柏林墙投奔西德后,留下了母亲与两个子女在东德继续生活,失去了父亲的母亲嫁给了社会主义,在1989年这个特殊历史时刻,母亲目睹了儿子因为参加夜游示威而被警察逮捕,导致心肌梗塞昏迷,昏迷持续了八个月,在这期间,两德间的关系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东德的社会主义被西德的资本主义替代,柏林墙被拆除,两德统一。在八个月后,母亲苏醒了,儿子听从了医生的劝告,知道母亲已不能再受任何刺激,否则性命堪舆。儿子知道母亲无法承受失去社会主义信仰的打击,所以将母亲接回了家,在母亲那仅有几十平的小屋里开始了东德社会主义的重建,于是,一场充满着爱与谎的荒诞剧上演了。

影片是完全以儿子的视角来讲述,在他的讲述中,穿插了整个那个时期的社会变更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虽然完全个人化的讲述角度有着太多的主观性,但这只是影片的叙事形式,历史对于我们来说,很多时候也是主观的。对于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我们,对这个讲述的世界感到很熟悉,丝毫没有因为国家不同的差距而产生理解上的难度,反而感到一丝相似与亲切。片名叫《再见列宁》,影片中却没有出现列宁,有的只是列宁的雕像与列宁的思想,在本片中,他俨然成为制度与信仰的象征。再见列宁,我想最浅显的理解就应是告别以往的生活,对已被替代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告别。

也许每个人都会从影片中读到不同的感受,我读到了信仰、救赎、亲情与谎言。

【关于信仰,关于救赎】
不管是出自内心还是迫于形势,社会主义早已变成母亲的信仰。在父亲走后她为这个社会、这个信仰注入了最大的心血与热情,所以在这个特殊时期,儿子才会为她编造这么一个大谎言来重新建起她的信仰。处于青春躁动期的儿子阿里斯,似乎是并没有明显被控制在制度下。但在母亲昏迷、两德统一后,他的生活、他的世界发生了倒转变化时,他的信仰就已经迷失了。他变得彷徨、变得不安、变得失去了存在的根本。与其说他在为母亲虚拟重建东德,倒不如说他是在寻找自已已经迷失的信仰,寻找自已的救赎。母亲去世了,为她而建的虚拟社会主义东德也变得没有任何存在意义,这同时也暗示着此时的儿子也正式标志与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告别,他似乎是重新把握住了生命,迈向新的开始,投入新的生活。
本片没有任何批判的倾向,所以不要去想信仰的内容,信仰本无对错,关健是在乎人心。在影片中打倒的不只是东德的共产政权,还有东德的价值观和生活模式,所以在这个特殊年代,他们需要这种看似荒诞的形式来支撑自已。这不是自已骗自已,而是自我求赎,自我调整,这是我们都需要的。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只要坚持自已的信仰,我们就能突破逆境去面对。

【关于亲情,关于谎言】
这部影片在另一种理解上,其实就是一个关于爱与谎言的温情电影。
对于儿子来说,通篇的谎言都表达了对母亲的爱,他的荒诞行为中,虽然含有对信仰迷失的自我求赎,是通过亲情的这个切点来表达出来。但他用一个一个的真实的行动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情这个形象是可信的,是感人的。为了让母亲平安的养病,儿子在母亲的小屋里重建了东德的缩影。其实儿子不知道,母亲内心深处的信仰可能根本就不是革命,不是社会主义,不是国家制度,而是一家人自由、快乐的生活。真正的柏林墙拆除了,母亲心中信仰却始终没有变过。为了维护这个信仰他不惜带上另一套信仰来对所有人说了一个大贯穿全片的大谎。她的这个谎言在父亲离开东德时就已开始了,他隐藏了自已的感情,将自已的一生都献给了社会主义制度来换取亲情关系的完整
在影片最后,母亲看着儿子,露出理解的微笑去了,他理解了儿子的谎言,享受着儿子给她的爱,怀着她的信仰安详的去了。给爱的人永远的快乐,是亘古不变的,即使使用的手段是欺骗,手段说穿了只是手段,真感情是值得原谅的,所以,有时我们大可不必为善意的谎言而背负太多的谴责。

我是普通人,对社会体制没有什么太明显的喜恶,我不属于愤青,我也不喜欢政治,但我想,对于许多人来说,政治是不重要的,制度是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生活。过去的都是历史,历史再凝重也只是历史,都是过去时,新的生活还要继续。
影片的主旨不是批判什么,他站在了中立的立场,怀念了过去,肯定了进步,颂扬了和平。以普通的家庭的变化体现出了不普通的社会变更。将浓重的历史主题闹剧般的融进了生活。导演沃尔夫冈•贝克带给我们的这部影片是一个黑色喜剧,他切开了那个时代的年轮,在它的剖面上来见证历史的变更,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人们依旧要生活,影片充斥着的不是对过去的伤逝,而是对未来,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Ⅳ 有没有关于柏林墙的德国电影。

再见列宁
在丈夫逃往西德后,充满热情的东德统一社会党党员克里斯蒂娜就把全部精力奉献给《再见列宁》(20张)了她的党和一对儿女,并严格按照社会主义的要求抚养教育他们。1989年秋天,克里斯蒂娜突然心脏病发作,昏迷过去。在她不省人事的这段时间里,德国已经是天翻地覆:柏林墙倒了,她所挚爱的民主德国也解体了。 克里斯蒂娜苏醒后,医生叮嘱她的儿子阿历克斯,任何刺激都将是致命的。为了不打击卧病在床的母亲,阿历克斯只好小心翼翼地隐瞒起统一社会党下台,德国统一的消息,假装柏林墙依旧矗立。于是就在他们那间小小公寓里,阿历克斯尽力演出着一场民主德国繁荣昌盛的闹剧,从食品到服饰,甚至伪造电视新闻,尽管外面早已换了一番天地,但这方小世界里历史似乎停滞了,或者说儿子藉着对母亲的爱而改写、创造着历史。

Ⅵ 帝国的毁灭观后感

《帝国的毁灭》

希特勒过去几乎从来没有在电影中以正面出现过。看过很多部关于希特勒题材的片子,可以说是这部是最人性化的电影。
这次我看到了更多的绝望,恐惧,愤怒。希特勒在最后几天的日子里:我们看到的希特勒,脸色完全是苍白的;走路时腰总是弓着;手总是不停的颤抖。
倘若只是把希特勒定义为一个简单的独裁者、战争狂人、魔鬼或是疯子,对于要更深入反思二战根源而言,实在是一种阻碍。

《帝国的毁灭》:深层反思——关于阿道夫·希特勒

作者:畸小山 来源:网易娱乐

德国于1945年5月7日正式投降。这场由以阿道夫·希特勒为首的德国纳粹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夺去了五千万人的生命,六百万犹太人死于德国的集中营,欧洲大陆一片废墟……60年过去了。虽然硝烟已灭,但是那段可怕的历史对于整个人类而言是永远不会淡去的。反思仍然在继续着。

阿道夫·希特勒作为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成为了人们口中的“恶魔”。一句“小胡子魔鬼”,充满了世人对于他的厌恶、唾弃与恐惧。于是,在光影的世界中,电影人便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人间撒旦”勾勒出了完全不同于现实的喜剧形象。

于是,银幕上就有了《大独裁者》中那个抱着“地球”翩翩起舞的野心小丑;《圣战奇兵》中热衷于给人签名的自恋狂;甚至《王中王》里希特勒的“姐姐”……希特勒在艺术家们的不断塑造之下,渐渐脱离了人的范畴,成为了一段历史背景,一个邪恶的象征,一种疯狂的符号。

而德国,作为曾经被希特勒的狂热所蛊惑而犯下罪恶的国家,对于这个形象的塑造则充满了顾虑与禁忌。直到这部《帝国的毁灭》出现在世人的眼前。影片中的希特勒不再只是一个抽象的邪恶符号,而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爱吃巧克力蛋糕,喜欢与狗窃窃私语,不停颤抖的左手是帕金森综合症的预兆,也会流泪,会亲吻爱人的嘴唇,会陷入深深的绝望,而对于一般女士也会表现出与他人一致的温和态度……但电影绝对不是在为纳粹涂抹口红或是对法西斯进行所谓的“美化工程”。

帝国覆灭的前夕,可谓是大树将倒,猢狲尽散。曾经发誓致死效忠于希特勒的那些将军、部长们找着各种借口逃出柏林。而面对盟军的两线进攻,战争的失败已成定局,可希特勒却不愿接受事实,寄希望于几支根本不存在的军队,并对他们不断发出反攻的命令。对于叛徒与没能“反攻”的军队,发出他惯有的歇斯底里式的咆哮;面对已经破灭的“美梦”,他黯然伤神;回忆屠杀的六百万犹太平民,他神色骄傲;谈起残酷铲除异己,他后悔还不够冷酷……最后,“都结束了”,他的面孔苍老而衰弱,当年演讲台上的激情与狂热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身心的疲惫与失望。这里没有同情,只有“活该”的字眼送他。没落的希特勒,在与情妇爱娃·勃劳恩举行过婚礼后,自杀,并用火焰把自己送回了地狱。

在我看来,电影塑造一个“真实”希特勒的意思不仅在于艺术丰满的要求,更是一种深层次反思的必要。原因有二:
一,倘若只是把希特勒定义为一个简单的独裁者、战争狂人、魔鬼或是疯子,对于要更深入反思二战根源而言,实在是一种阻碍。那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狂热症又对历史学毫无兴趣的后人,很容易会把所有的罪恶归结为希特勒的个人因素。断言那不过是疯人院里的一次意外,医生、护士小姐一不小心让个疯子跑了出来,人民又一不小心选择了他掌握国家大权。这种对于战争根源的简单化、戏谑化思维不利于防止悲剧重演,而只会起到反作用。所以,对于希特勒以及历史上其他人物,都只有还原真实,才能够做到更深刻的反省。
二,作为一个人,其人格就必然存在矛盾的一面。希特勒在生活中、在不接近政治时可以是和蔼可亲的,而且不能否认的是这个人有着很强的人格魅力。而他的另一面:偏执至疯狂的人种进化论,极端的思维方式……这一切危险因素倘若不融入政治活动中,可能并不会被诱发。一开始,他也许只是对于其他人种有一种模糊的偏见罢了。而在其不断获取权力的过程中,偏见也随之不断的膨胀。并且这些思想又正好满足了当时德国社会的心理需求,最后使得整个国家为之一起疯狂。于是电影又给我们提出了另一种反思的可能性。那就是希特勒并不只是一个特例罢了,有着潜在希特勒人格的人还存在着很多,只要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让历史重演。看看电影中那些一直追随希特勒脚步的人——戈倍尔夫人,作为一个母亲竟然因为不能容忍一个没有纳粹的国度而把自己的六个孩子亲手毒死。也许狂热是迷人的,但是失去理智的狂热更是可怖的,而反思的意义便就在于让这种狂热离我们远去。

就像本片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所说过的:“如果艺术史上存在禁区,那么这个禁区早晚有一天会被打破。打破禁区也是完全必要的,因为禁区不会阻挡什么,而只会遮掩什么。《帝国的毁灭》让希特勒作为一个人死去,这样表现才能让观众更好地理解那段历史。”理解是前提、是基础,只有理解了,反思才有进行下去的可能性。影片抱着一种抛砖引玉的态度,希望引起大家对于这一切更为深一层次的反思。关于这一点,导演确实做得十分成功。

在电影的结尾,希特勒的女秘书荣格与曾经参加过纳粹青年党卫队的14岁少年携手走出了柏林。两个人都曾投入到那份狂热中,也同样目睹了这份狂热所带来的后果。他们似乎很平静,因为这时的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眼前发生的这一切。少年偶然在一座被炮火炸毁的桥下发现了一辆自行车。这仿佛是预示着德国人又从新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虽然眼神里还带着困惑,但是他们已经有了正视与反省的希望。

《帝国的毁灭》:撒旦的诗篇

转载 By 影像蒙太奇(judgehugh) 2005-4-22 13:51:58

文/nEVERforeveR

“嗨!希特勒!”

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看到那独特的高抬右臂的敬礼方式的时候,年少的我是那样的好奇,甚至着魔般的不停重复……只是觉得那样子很威风。

这独特的纳粹礼从他在地球上亮相开始就瘟疫般的肆虐了人类历史,给一个时代抹下了浓重的阴影,无数的民族被那高抬的右臂刺穿了心房。一个被后人唾弃的人间撒旦的故事被那威武的手势邪恶的诉说着。

相较于其他历史人物,希特勒在电影中的亮相率应该算很高了,在大多数涉及欧战和纳粹的电影中都有那日耳曼的小个子的身影。印象中最深刻的情节应该是《莫斯科保卫战》中的那段“士兵们……”极具张力的演讲。最滑稽的要数《大独裁者》中卓别林历史符号般的卓越表演。但所有的这些角色所表现的无非是人物本身以及人物所代表的势力的邪恶。

一直觉得德意志是一个很有故事的民族,无论是东西德的分合,还是那段黑暗的历史,都需要太多的凝视。前者我们已经有了黑色而悲痛的《再见列宁》。而现在,《帝国的陷落》打开了那段尘封的记忆,带我们重去摸索柏林被坦克与重炮碾碎前的最后岁月。从“元首”的女秘书容格女士的视角望去,这段熟悉的历史却有了太多陌生的注脚与细节。这个世界不一样了,那个撒旦不一样了。《帝》就犹如一声不和谐的高音,注定要在乐谱上写下波澜。

影片中希特勒的亮相绝对是电影史上最颠覆的一个瞬间:从“狼巢”的掩体里走出的那个男人既不是在其他电影中声嘶力竭口沫横飞的宣泄仇恨与邪恶的撒旦,也不是纪录片里的那个表情做作高高在上的第三帝国的元首。一个优雅的绅士,一个平易近人的长者,用他独特的微笑将传统的铁幕彻底的撕碎。

对于那段似乎已经被盖棺定论的历史的重新关注,导演的目的绝对不是浅尝辄止的老歌新唱。镜头犹如一双审视历史的双瞳,将“元首”,形色各异的“元首”信徒以及柏林炼狱中的芸芸众生收进视野,记录下三者在末日来临时的残酷写真。一个作为人而不是作为撒旦而存在的希特勒;一群人性化而非妖魔化的纳粹;一段五味俱全而不光充斥着疯狂与丑恶的历史。放下有色的眼镜,我们看到的是第三帝国的最后一场跌宕起伏的咏叹调。

铺天盖地的苏联炮火揭开了1945年4月20日的柏林苍穹,“元首”的最后一个生日。

撒旦面具下的男人……

我无法决定到底应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我所看到的一切。如果从一个历史旁观者来说,那是领导着一个民族的疯子。“我最引以为荣的就是一生都在与犹太毒瘤作斗争。”他绝不肯向“斯拉夫蛮子”投降,他指挥着早已不存在的部队来改写历史,却还要让一个国家来为他陪葬。对于叛徒,他铲除起来决不手软。我们所熟悉的那个撒旦在继续他的邪恶。

但这却是个会焦虑与恐惧的撒旦,他的背更驮了,手臂也情不自禁的颤抖,为了敌人的每一步前进而坐立不安。撒旦也有爱情,美丽的爱娃一如既往的依赖他,从没有抱怨过什么。她甚至还在尽最大的可能帮助着自己的爱人。他早就知道结局,“我所需要的不过是一颗子弹来穿过脑袋!”可是他还必须相信,他还是这个民族的精神图腾。“他是元首,他知道给做什么。”还有无数的人需要他提供的精神吗啡来逃避现实。

所有的希望破灭了,他也会愤怒,在密室里像个倔强的孩子在发着脾气。可他还不会忘记把柔弱的女士们送离坟墓,给还在抵抗的年轻人们授勋。给爱娃一个婚礼,她是那么的渴望别人用“希特勒太太”来称呼她。

“明天将有几百万人诅咒我,可这又有什么呢?”地下室里最后的一扇铁门终于锁死了这男人的一生。我必须承认在目睹了关于那个撒旦的众多陌生之后,镜头下的悲欢离合早已将我感染。如果抛却历史与政治,纯粹从电影观众的角度来感受。在那一刻我这个旁观者是有着深深的同情的。

撒旦的门徒……

影片对于撒旦的那些疯狂的信徒的刻画也同样的细腻,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疯狂又可怜的历史人物的别样历史。他们是撒旦的彼得,忠心耿耿的瘸子戈培尔还在为“元首”疯狂的想法编造着种种解释,同样忠心的那位戈培尔夫人更是毫不犹豫的在末日前杀死了自己可爱的孩子。可怕的疯狂,可对他们来说这却是虔诚的信仰。这种恐怖的“元首”情结瘟疫般的传染着整个国家。天真的小姑娘在操纵着大炮,瘦弱的小男孩在用血肉之躯对抗苏联人的坦克。“元首”死了,他的部下们却还在遵照他的命令不肯投降。自戕的枪声此起彼伏,毫不犹豫的选择死亡的信徒们去地狱继续追随他们的信仰。撒旦也有犹大,可是那被处决的叛徒临死时还在高呼“嗨!希特勒!”。

他们也是人,也会在绝望时哭泣,也会在战火的间隙去体味难得的宁静,也会用狂欢来麻痹早已崩溃的神经,也会违抗“元首”疯狂的命令来保护支离破碎的祖国。

“在一个没有国家社会主义的国度里,生存又有什么意义呢?”戈培尔夫人的这句肺腑之言将这种狂热发挥到了极致,也让目瞪口呆的我们百感交集。愚昧?邪恶?虔诚?生长在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的我,只能在这段历史面前茫然。但他们对信念的坚定执著却让我深深的敬佩。一个民族一旦有了同一个信仰,那他们一定是可畏的。

历史是不可以用美化或丑化来篡改的,历史需要的是正视。我很佩服德国人对待历史的态度,在这点上我们的近邻可就远远不如。导演并不是在为自己民族的历史辩护,而只是用一种平和正常的态度去面对,影片和奥立佛•斯通的《亚历山大大帝》的立意类似,都是从一个我们陌生的角度切入历史表现一群人物早已被定性定义的人物。在《亚》中,那个一直作为男人的偶像而存在于世界上的神,被斯通一棒子打成了一个迷茫的大龄青年,结果惹来口水无数。而《帝》中偏执的中年男子彻底推翻了前人的历史符号,他是否也折磨了你脑中的历史?也许很多人接受不了这样的电影,但我觉得这种创作态度是值得欣赏的。电影中的历史永远是充斥着太多的后人视角,我们也看惯了太多的人云亦云。其实神也好,撒旦也罢。他们首先都是作为人而存在的,都食五谷杂粮,都有喜怒哀乐。

《帝》也只是一部充斥着想象与虚构的电影,只不过讲故事的方式让我们有些陌生。同样的题材你让波兰斯基和老斯来拍恐怕又要别有洞天。我们也不必过分苛求正确与否,什么是真实?什么是历史?没有亲眼目睹的我们根本没有发言权。总之,正视生活,正视历史。

电影不能告诉我们答案,但电影可以让我们思考。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对历史的反思自然是重中之重。导演并没有将所有的罪过归结到少数的几个魔王身上,反而通过疯狂的柏林地狱的画卷揭示着关于一个民族的疯狂邪教,一个民族的误入歧途。历史永远是在靠大众的力量推动着,光有一个撒旦是建不成地狱的,影片所展现的狂热的德意志大众正是他的帮凶,这些是不能够随着撒旦的毁灭而逃避的,不能靠着纽伦堡的惩罚就去宽恕的。否则那将是对历史的不公,对历史的亵渎。他们也有人性的一面,甚至能让观众随他们一同的喜怒哀乐,但他们却有着一个错误的信仰。影片的结尾寓意深远,“我们投降吧,都结束了。”本打算玉石俱焚的军人们无奈的放下了武器,“啪,啪”两声枪响,枪毙了最后的疯狂;九死一生的容格夫人和同样九死一生的小男孩自在的骑行在公路上,一段噩梦终于结束了,这个疯狂过,悲痛过的民族又将会走向何方呢?

补记:一些花絮。

影片的一些细节的铺垫很有深度,也让人佩服导演的用心之细,构思之巧。像希姆莱离开柏林时的那句“我见到艾森豪威尔是应该握手呢还是该敬纳粹礼?”。斯佩尔与希特勒分别时只是伸出了右手,而没有敬纳粹礼。这无不是在为着影片的发展服务,暗示结束的必然。那个主持希特勒的婚礼的牧师还在详细地询问新郎与新娘是不是纯正的雅利安人;敬着纳粹礼目送希特勒被火化的纳粹党徒们在炮火下狼狈不堪,这也都是十分能引起人思考的桥段。

我们原来一直捧为经典的战争电影大多是通过对战场的描写来反映战争的残酷,而《帝》却通过大量的对战争中环境和平民的刻画来解释这场疯狂的战争。医院里被抛弃的老人,无处不在的自相残杀,弹坑里深埋的尸体……虽然没有气势恢宏或者血肉横飞的战争场面,敌人的形象也只被弱化到土黄色的大衣和呼啸而来的炮弹,但通过一系列细节的剪接,却展示出了一个让人窒息的末日战场。这使我从《从海底出发》中得到的关于德国电影中对战争场面的独特描绘的敬佩,在本片中得到了延续。

下了好大的决心才抽出时间来写这些可笑文字,聊以自勉了。年龄越大越觉得自己匮乏,笔下的拙劣文字恐怕不足以为一部优秀的电影做所谓的评论。看过此片,我已把它作为去年的欧洲最佳电影,也许是我看的欧洲电影比较少吧。
在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中自娱自乐。

Ⅶ 战后初期的德国文学被称为废墟文学,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德国历史片

《窃听风暴》最大的遗憾或许就在于这不是一个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不妄论于政治,窃听者这个人物心灵的演变,在乌尔里希·穆埃精湛的演技下云流水般的跃然于光影之中,那昏暗的官僚恐怖时代中关乎人性的一缕微光,透过两个男人一场窃听局的唏嘘人生中得见黑暗里光的感动。

阅读全文

与电影再见列宁观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七月说电电影视频完整 浏览:601
角色扮演电影图片 浏览:234
电影木乃伊台湾女艺人 浏览:5
杜伊电影音乐 浏览:800
电影剪辑四大常用bgm 浏览:222
威廉达福电影大全 浏览:880
电影猎杀u571中文高清 浏览:619
男欢女爱法国电影 浏览:910
狄仁杰电影系列演员 浏览:920
有什么好看的电影18 浏览:10
黑豹高清电影图片 浏览:64
周润发任达华电影大全全集 浏览:491
介绍一部相当不错的电影 浏览:74
乡村爱情喜剧电影推荐 浏览:645
金三角大毒枭电影全部美女特工 浏览:169
孕妇怀异种什么电影 浏览:942
赛罗奥特曼大电影中文版 浏览:424
雷诺阿电影讲了什么 浏览:295
爱情公寓陆展博电影 浏览:37
天降救兵电影完整版 浏览: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