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1-06-30 04:19:37

❶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刚刚看完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在看之前是没抱多大希望的,用一家人的命运来承载整个唐山人或者说整个民族的灾难,我不知道是不是合适,但是我还是终究坐在电脑前哭得稀里哗啦,关上电脑,我一直在想徐帆说得那句话,“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

其实,我还是无法体会这样一位母亲的心情,因为我们还没有“没了”,23秒,或许短的我们眨一下眼就过去了,这23秒我们可以做什么?

其实,或许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这其中的意义,想起来曾经学过的王蒙的一篇散文,《敬畏生命》,我甚至早已经忘记了它如何讲述的,只是记得这四个字,是的,敬畏,不是单纯的珍惜,是敬畏,尊敬的敬,畏惧的畏……

电影开始的时候,徐帆对着丈夫的尸体喊着,“老天爷,你这个王八蛋!”用一句主旋律的话来说,“灾难无情人有情”,只是我想等到要经过一次灾难和沉痛才能看清情,是不是太悲哀?

悲情?感动?承重?……

很难用词语来形容现在的心情,但是有时候沉默就够了,23秒的死,32年的生……生死就是这么仅仅的嵌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我们会在片中责怪老天的无情,会在片中感叹人生,但是我想,过去了就过去了,而我们也该看看身边的这些人,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

因为一旦没了,就真的没了。

记得和一群朋友谈论,假如安徽以后真的地震怎么办,我想有些事情不是想逃就可以逃过的,但是不逃避不代表迁就,只是带着一份感恩过我自己……

❷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电影一开篇,屏幕上涌出一片人名,我知道那是遇难者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生命从这个世界上以外的消失,突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我赶紧向某人要了两张手纸,我怕我忍不住。

地震的那十几分钟,我感觉拍的很好,很震撼。我一直张着嘴在喘气,心在嗓子眼,感觉下一口就提不上来了。楼房倒塌的那些镜头我感觉很有内涵:“伟大”、“高举”、“万岁”、“战无不胜”,多么崇高的神圣词汇,多么伟大的革命理想,在灾难面前都被摔得粉碎。在23秒里,人就像虫子一样被上帝抹平,然后当大地平静之后,无数扭曲的尸体被留在了这个世界上,身上还带着血迹,就像我刚刚拍死的蚊子。人太渺小了,面对命运,甚至连反抗的时间都没有。

1976年解放军在唐山抗震救灾的那段我很喜欢,流泪了,但是并不满意。我对这些展示国家力量的镜头具有天生的崇拜感。据家里老人们讲,当时解放军救援的效率并不是很高,很多幸存者是灾区人民自己从废墟下面挖出来的,比如电影里面的方达。解放军大多也不大懂得如何救援,很多幸存者本可以不截肢,但是当时很急,于是成了一生的残废。但是他们当时看见解放军,看见一车车连绵不断的解放军,他们感到安心了。毛主席派人来了。唐山人民对于解放军的感情是深厚的,但是电影里面却用简单的特技一遍遍的循环播放车流、人流、飞机空投的救灾物资。那些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普通士兵,他们为了毛主席的指示,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为了这座城市的重生,他们献出了汗水、鲜血、甚至生命。然而这一切都被这部电影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取而代之的一对善良的军队干部夫妇领养了一名漂亮的唐山孤儿,这名孤儿据说以后可以做文艺工作。这是真实的,但是这是对解放军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的抹杀,也是对这对夫妇善良初衷的抹杀,更是对那个充满崇高理想年代的抹杀。

好了,到此本电影的灾难片部分结束,进入伦理苦情电视剧阶段。徐帆演的很用心,很投入,但就是有那么一点点过火,她那一口走味的唐山腔,感觉像是在话剧舞台上。也许她是有意的,如果她压得住火,我想我会哭的很厉害。她送方达的那段戏应当是整部戏里最感人的部分了。汽车停下了,方达回到了她的身边。镜头一转,汽车里奶奶沉默的表情。“把方达带走就是要了元逆的命啊!”而此刻,方大强母亲的心却早已死了。看着徐帆佝偻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我母亲也经常显露出佝偻的老态,眼泪刷的一下就下来了。

此后的电影完全的进入了电视剧时间。支线情节有头无尾,结局不用看就可以猜到。方达加元妮,方登加养父母这两条线并行不悖,基本没什么关系。张静初一如既往的表现出她的花瓶演技,时不时的秀几句英语(在《拉贝日记》里她就是这样),以此显示显示她的国际范。陆毅一出场就一脸无辜的坏相。你不想演坏人,我懂的,但是导演让你跑送子观音的龙套,没办法。贾媛媛他爸贾志国也打了一回修电话的酱油,二十年过去了,你胖了,岁月无情的为你留下了富态的啤酒肚。唐山美,杭州美,温哥华更美。社会主义拆光了再建设,盖广场,盖百货大楼,然后留下你的小屋,等着死去的亲人们回来。你说买了房,搬了家,他们就找不到了,于是她还真就找回来了。方登蹲在自己的坟边,突然起身,然后慢慢的走两步,找个清凉的地方又突然蹲下,我知道你要嚎啕大哭了,果不其然。

不得不说,陈道明和陈瑾演得很好,很稳很自然。陈道明演戏很有爆发力,给陆毅的那一巴掌,坐在沙发上突然拍起来“你到哪去了”,都很流畅。陈瑾淡淡的酸气,和她临终前对张静初的爱的表白都很到位。这让我恨得牙痒痒,养父母都这样了你也不回来看一眼,就忙着和陆毅在寝室里,抓被单造小人,太不是个东西了。

说一下这部电影穿帮的地方吧,其实这里面很多不是穿帮而是广告。以前找穿帮是乐子,现在找穿帮,正中了广告商的下怀。

1988年(电影说是86年后的两年),陈道明和陈瑾商量给张静初报志愿的事。陈道明穿87式军服带中校军衔没问题,陈瑾带文职干部军衔就不对了。1988年4月,中央军委下发《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暂行条例》,规定文职干部不授军衔,不着统一的制式军装,只佩带统一的胸章符号,胸章背面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胸章符号”字样。直到1992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为全军文职干部配发与现役军官相同的制式服装,佩带文职干部肩章、领花。 1992年,陈瑾饰演的养母都不在了吧。

徐帆惦记儿子,花了5000块装了个电话机。这个情节没大问题。我们家那边88年前后电话还在按级别装,要不就的有钱排着。我家94年装的,还花了2000多。但问题是,谁听说过没电池就不响的电话?电话机通话的电不是从电话线里来的么?贾圆圆他爸,你这酱油打得太有才了。

军队的房子,尤其是军区宿舍那种,在过去是严格按照级别给分的。1976年旧军装,看不出陈道明的级别,但就两屋一厨来看已经是不小的干部了,从后面倒退,我估计是营连职干部。88年中校军衔,县团级;90年左右大校军衔,师局级。可这房子怎么就一直没换过呢?是怕张静初找不回来呢,还是真的像传说中的安德罗波夫一样在做总书记前一直住70几米的公寓?这是多么优秀的共产党员啊!

90年工商银行的存折什么样?是那个红皮的么?不,那是就是90年代末的样式。90年代初的工行存折是蓝色软皮的,上面画着人民储蓄的标志。工商银行,你作为赞助商,花了那么多钱,就不能把道具提供的靠谱一点?

李晨90年左右在杭州蹬车穿kappaT恤,96年回家穿kappa羽绒服。我第一次认识这个牌子是99年看意甲尤文图斯的队服,那时候斑马军团的赞助商还是SONY。根据kappa的官网介绍,kappa是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的。96年你有钱了,可能是去欧洲买的,90年那件呢?是在地摊买的么?看来那时候杭州的山寨货很新潮,不负温州义乌之盛名。

方达96年有钱了,于是在剧组的安排下买了辆宝马。那时候宝马奔驰林肯凯迪拉克,没个一百多万根本下不来。可能你太有钱了,不在乎这一百多万,可你这香槟色的宝马样式也太新了吧,新到我都想钻进车里看看中控台上的GPS。说到开车,不能不提本部影片最大的硬伤。根据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管理办法》,残一肢的方达是不可能申领驾照的。这么些年你无照驾驶,就没被警察逮着过么?

为了表现海外华人的爱国之心,编剧安排张静初在温哥华看CNN的新闻。一洋大叔说,“有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你”,然后张一脸的无知状。CNN的新闻,灾区一片狼藉,连个人影都没有,主持人一个人面对镜头侃侃而谈,就像是在拍国家地理的纪录片一样。外国记者进入地震核心灾区已经是地震发生将近一周之后,那时候总理都二赴汶川,写下“多难兴邦”了。在这之前的几天里,你就不知道汶川地震?这再买机票赶回国,从北京买票去成都,里外里折腾几天,废墟下的幸存者还等得了么?归根到底一句话,《唐山大地震》的剧组,你们找找CNN最早播发的汶川地震的新闻会死啊!你们拍的是电影不是电视剧,道具就不能准备的精良一点么?

这部电影一共140分钟,头40分钟,我一直在看电影,并时不时感到眼眶湿润。后100分钟我一直在找这样的乐子。没办法,情节太松散了,跟不住。有人说,《唐山大地震》是华谊公司准备投拍的同名电视剧的超长宣传片,我觉得是有道理的。令人遗憾的是,这么一个伟大的题材被冯导浪费了。据说在此片开拍之前曾有专门的红头文件要求“避免引起伤痛回忆”。唐山大地震和南京大屠杀一样,是我们这个民族最深处的心痛。以仇恨掩盖受伤,以亲情化解痛楚,难道是我们这个民族缺乏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勇气?电影结束的时候,随着王菲的歌声,出现了一望无尽的人名墙,那不是一堵堵墙,那是几十万意外逝去的生命。说句题外话,我衷心期望:做土木的,做设计的,盖房的,买房的,把楼盖好,把桥修好,设计的合理些,施工多用些粗直径的钢筋,多用些高标号的水泥,不要急着赶工期,该养护好的的一定养护好。工程中层层扒皮的现状我们改变不了,但希望每层都少扒一些,多留一点给工程,给工人。我们花两三万一米买来的房子,不期望他升值多少,只希望在灾难来临之时能保我一命。这是我看过本片之后最真切的感想。电影头二十分钟太恐怖了,当年多少唐山人是因为简陋的预制板楼房而丧命,这样的悲剧在汶川地震中又一次重演。我真切的期望这样的悲剧能够从此在中华大地上绝迹。

我还希望中国以后即使再次遇到如此强烈的地震,遇难者的名字无法刻满一堵墙。所谓“天佑中华”不过是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国人当自强”才是真真切切的道理。

在本文结束时我也像《唐山大地震》一样,我是真诚的:

向唐山大地震中不幸遇难的二十四万同胞表示深切哀悼,向浴火重生的英雄城市唐山表示致敬!

❸ 看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看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电影一开篇,屏幕上涌出一片人名,我知道那是遇难者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生命从这个世界上以外的消失,突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看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我赶紧向张珂要了两张手纸,我怕我忍不住。地震的那十几分钟,我感觉拍的很好,很震撼。我一直张着嘴在喘气,心在嗓子眼,感觉下一口就提不上来了。楼房倒塌的那些镜头我感觉很有内涵:伟大、高举、万岁、战无不胜,多么崇高的神圣词汇,多么伟大的革命理想,在灾难面前都被摔得粉碎。在23秒里,人就像虫子一样被上帝抹平,然后当大地平静之后,无数扭曲的尸体被留在了这个世界上,身上还带着血迹,就像我刚刚拍死的蚊子。人太渺小了,面对命运,甚至连反抗的时间都没有。1976年解放军在唐山抗震救灾的那段我很喜欢,流泪了,但是并不满意。我对这些展示国家力量的镜头具有天生的崇拜感。据家里老人们讲,当时解放军救援的效率并不是很高,很多幸存者是灾区人民自己从废墟下面挖出来的,比如电影里面的方达。解放军大多也不大懂得如何救援,很多幸存者本可以不截肢,但是当时很急,于是成了一生的残废。但是他们当时看见解放军,看见一车车连绵不断的解放军,他们感到安心了。毛主席派人来了。唐山人民对于解放军的感情是深厚的,但是电影里面却用简单的特技一遍遍的循环播放车流、人流、飞机空投的救灾物资。那些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普通士兵,他们为了毛主席的指示,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为了这座城市的重生,他们献出了汗水、鲜血、甚至生命。然而这一切都被这部电影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取而代之的一对善良的军队干部夫妇领养了一名漂亮的唐山孤儿,这名孤儿据说以后可以做文艺工作。这是真实的,但是这是对解放军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的抹杀,也是对这对夫妇善良初衷的抹杀,更是对那个充满崇高理想年代的抹杀。好了,到此本电影的灾难片部分结束,进入伦理苦情电视剧阶段。徐帆演的很用心,很投入,但就是有那么一点点过火,她那一口走味的唐山腔,感觉像是在话剧舞台上。也许她是有意的,如果她压得住火,我想我会哭的很厉害。她送方达的那段戏应当是整部戏里最感人的部分了。汽车停下了,方达回到了她的身边。镜头一转,汽车里奶奶沉默的表情。把方达带走就是要了元逆的命啊!而此刻,方大强母亲的心却早已死了。看着徐帆佝偻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我母亲也经常显露出佝偻的老态,眼泪刷的一下就下来了。此后的电影完全的进入了电视剧时间。支线情节有头无尾,结局不用看就可以猜到。方达加元妮,方登加养父母这两条线并行不悖,基本没什么关系。和张静初一如既往的表现出她的花瓶演技,时不时的秀几句英语(在《拉贝日记》里她就是这样),以此显示显示她的国际范。陆毅一出场就一脸无辜的坏相。你不想演坏人,我懂的,但是导演让你跑送子观音的龙套,没办法。贾媛媛他爸贾和平也打了一回修电话的酱油,二十年过去了,你胖了,岁月无情的为你留下了富态的啤酒肚。唐山美,杭州美,温哥华更美。社会主义拆光了再建设,盖广场,盖百货大楼,然后留下你的小屋,等着死去的亲人们回来。你说买了房,搬了家,他们就找不到了,于是她还真就找回来了。方登蹲在自己的坟边,突然起身,然后慢慢的走两步,找个清凉的地方又突然蹲下,我知道你要嚎啕大哭了,果不其然。不得不说,陈道明和陈瑾演得真好,很稳很自然。陈道明演戏很有爆发力,给陆毅的那一巴掌,坐在沙发上突然拍起来你到哪去了,都很流畅。陈瑾淡淡的酸气,和她临终前对张静初爱的表白都很到位,让我恨得牙痒痒,养父母都这样了你也不回来看一眼,就忙着和陆毅在寝室里,抓被单造小人,太不是个东西了。说一下这部电影穿帮的地方吧,其实这里面很多不是穿帮而是广告。以前找穿帮是乐子,现在找穿帮,正中了广告商的下怀。1988年(电影说是86年后的两年),陈道明和陈瑾商量给张静初报志愿的事。陈道明穿87式军服带中校军衔没问题,陈瑾带文职干部军衔就不对了。1988年4月27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暂行条例》,规定文职干部不授军衔,不着统一的制式军装,只佩带统一的胸章符号,胸章背面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胸章符号字样。直到1992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为全军文职干部配发与现役军官相同的制式服装,佩带文职干部肩章、领花。 1992年,陈瑾饰演的养母都不在了吧。徐帆惦记儿子,花了5000块装了个电话机,观后感《看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这个情节没大问题。我们家那边88年前后电话还在按级别装,要不就的有钱排着。我家94年装的,还花了2000多。但问题是,谁听说过没电池就不响的电话?电话机通话的电不是从电话线里来的么?贾媛媛他爸,你这酱油打得太有才了。军队的房子,尤其是军区宿舍那种,在过去是严格按照级别给分的。1976年旧军装,看不出陈道明的级别,但就两屋一厨来看已经是不小的干部了,从后面倒退,我估计是营连职干部。88年中校军衔,县团级;90年左右大校军衔,师局级。可这房子怎么就一直没换过呢?是怕张静初找不回来呢,还是真的像传说中的安德罗波夫一样在做总书记前一直住70几米的公寓?这是多么优秀的共产党员啊!李晨90年左右在杭州蹬车穿kappaT恤,96年回家穿kappa羽绒服。我第一次认识这个牌子是99年看意甲尤文图斯的队服,那时候斑马军团的赞助商还是SONY。根据kappa的官网介绍,kappa是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的。96年你有钱了,可能是去欧洲买的,90年那件呢?是在地摊买的么?看来那时候杭州的山寨货很新潮,不负温州义乌之盛名。方达96年爆发了,于是在剧组的安排下买了辆宝马。那时候宝马奔驰林肯凯迪拉克,没个一百多万根本下不来。可能你太有钱了,不在乎这一百多万,可你这香槟色的宝马样式也太新了吧,新到我都想钻进车里看看中控台上的GPS。说到开车,不能不提本部影片最大的硬伤。根据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管理办法》,残一肢的方达是不可能申领驾照的。这么些年你无照驾驶,就没被警察逮着过么?为了表现海外华人的爱国之心,编剧安排张静初在温哥华看CNN的新闻。一洋大叔说,有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你,然后张一脸的无知状。CNN的新闻,灾区一片狼藉,连个人影都没有,主持人一个人面对镜头侃侃而谈,就像是在拍国家地理的纪录片一样。外国记者进入地震核心灾区已经是地震发生将近一周之后了,那时候总理都二赴汶川,写下多难兴邦了。在这之前的几天里,你就不知道汶川地震?这再买机票赶回国,从北京买票去成都,里外里折腾几天,废墟下的幸存者还等得了么?归根到底一句话,《唐山大地震》的剧组,你们找找CNN最早播发的汶川地震的新闻会死啊!你们拍的是电影不是电视剧,道具就不能准备的精良一点么?这部电影一共140分钟,头40分钟,我一直在看电影,并时不时感到眼眶湿润。后100分钟我一直在找这样的乐子。没办法,情节太松散了,跟不住。有人说,《唐山大地震》是华谊公司准备投拍的同名电视剧的超长宣传片,我觉得是有道理的。令人遗憾的是,这么一个伟大的题材被冯导浪费了。据说在此片开拍之前曾有专门的红头文件要求避免引起伤痛回忆。唐山大地震和南京大屠杀一样,是我们这个民族最深处的心痛。以仇恨掩盖受伤,以亲情化解痛楚,难道是我们这个民族缺乏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勇气?电影结束的时候,随着王菲的歌声,出现了一望无尽的人名墙,那不是一堵堵墙,那是几十万意外逝去的生命。说句题外话,我衷心期望:做土木的,做设计的,盖房的,买房的,把楼盖好,把桥修好,设计的合理些,施工多用些粗直径的钢筋,多用些高标号的水泥,不要急着赶工期,该养护好的的一定养护好。工程中层层扒皮的现状我们改变不了,但希望每层都少扒一些,多留一点给工程,给工人。我们花两三万一米买来的房子,不期望他升值多少,只希望在灾难来临之时能保我一命。这是我看过本片之后最真切的感想。电影头二十分钟太恐怖了,当年多少唐山人是因为简陋的预制板楼房而丧命,这样的悲剧在汶川地震中又一次重演。我真切的期望这样的悲剧能够从此在中华大地上绝迹。我还希望中国以后即使再次遇到如此强烈的地震,遇难者的名字无法刻满一堵墙。所谓天佑中华不过是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国人当自强才是真真切切的道理。在本文结束时我也像《唐山大地震》一样,我是真诚的:向唐山大地震中不幸遇难的二十四万同胞表示深切哀悼,向浴火重生的英雄城市唐山表示致敬!PS:最后说一下本电影的赞助商:宝马、kappa、中国人寿、工商银行,对了还有剑南春。那个贾媛媛她爸喝的那个老白干样子的剑南春现在怕是不好找吧。PPS:最后再说一句,地震是天灾,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问我怎么办,导演告诉了:买中国人寿,踏实。

❹ 关于唐山大地震电影的观后感

怀着看灾难片的心情去《唐山大地震》,可是灾难的场面并没有多么的气势磅礴与叹为观止,那镜头下的中国却让人怀念与思考。
76年的中国,还是计划经济阶段,生活的形式是简单的,感觉却是幸福的,电影里小两口已经有了一对龙凤胎作为母亲的却还想要生孩子,在说着计划要孩子的时候母亲(徐帆饰演)表现出来的热情与对孩子的热爱是那么的的纯粹与无私完全没有考虑到自己生活质量的问题。
一家四口的日子没有任何的问题,父母健健康康的,孩子活泼可爱。虽然爱孩子的心是无私的,可是在对待男女平等的问题上,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的中国式思维方式依然在无形中主导着大多数人去思考问题。当只剩下最后一个西红柿的时候,双胞胎的姐妹两,女孩子就得做出牺牲让着男孩,这不是偏爱,这是一种习惯,一种重男轻女思想的延续。
地震突然来袭的时候,所有的幸福与小市民简单的生存方式被摇得碎如粉,无能为力的无可奈何。几分钟前还在灰扑扑的车里与丈夫玩车震,那简单的风情与浪漫表现出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这着实难得,一句台词:“这么热的天,全唐山就我们俩做这事。”简单而生动的描述出了他们对现状的满足;几分钟后却阴阳两隔,生死殊途,没有半点的提示,没有一点点的预兆,在瓦砾倒下的那一刻,丈夫推了妻子最后一把,妻子得以死里逃生,这爱用生命划上了一个凄美的句号。
地震引起房子倒塌,预制板压着姐妹俩,母亲希望两个孩子都能留下,可是现实却要让母亲选择只能留下一个,她哭喊着,说出了救弟弟,那三个字在别人听来这无可置疑,可是在小女孩的耳朵里那三个字就是炸弹,炸毁了她以前所认知的一切,生命的价值亲情的重要。女孩吃不到最后一个西红柿不是因为她是姐姐,那是因为她是女孩。母亲哭喊着放弃了女孩的生命,那一刻现代人的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被突袭的灾难无限放大。选择,那一刻母亲到底该如何选择……
灾后……
母亲坚强的活在唐山,不愿随儿子的奶奶到山东去,因为她要维持这个家,那个最初一家四口的家,带着缺了胳膊的儿子,为儿子借钱装假肢,日子再艰难仍不愿意嫁人,她是为她死去的老公而活的,为那个四口之家的人而活的,她愿意一切都停留在地震前并为此努力。
女儿(张静初饰演),被人当作地震孤儿收养,她知道自己的亲身母亲还在,弟弟也还在,可是她认为家已经不在了,家不是在地震中倒塌了失去的,而是母亲说出的那三个字“救弟弟”把她心中的家摧毁了,后来她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变得不再恋家,养育她的母亲在病危的时候还得父亲亲自去学校她才愿意回去见最后一面有着养育之恩的母亲。与男朋友(陆毅饰演)意外怀孕不愿去做人流,因为她——不愿意放弃生命,她敬畏生命,因为她曾被放弃过。
儿子(李晨饰演)在经历了灾难后,个性顽强,求生欲望强烈,他心疼母亲,不怕吃苦,踩三轮,独自出外闯荡,坚韧的性格让他后来在事业上有了不错的表现,知道感恩,汶川地震的时候身为公司老总的他亲自带队抗震救灾,他迁就自己母亲胜过自己的老婆,很难得!

32年后,两姐妹在汶川抗震救灾中偶遇,姐姐原以为自己割舍了32年的亲情已经不复存在,会随着她有意的掩藏与随着她远嫁它乡而如车站的月台消失在身后,可是血浓于水,分离32年的亲人只一眼相见亲情就如烈火般在心里燃烧起来,燃烧到她自责自己32年的行为,亲人毕竟是亲人。母亲跪下来泪眼悉索对女儿说:“对不起,对不起。”女儿32年幽幽怨怨的情感就都融入到了泪水中。
坟墓里的书包,课本,母亲的不愿搬家,一切的一切的深深的触动了女儿,她自责的蹲在自己的坟头哭着……,那一幕意义深刻,女儿不愿这墓被拆。房子可以塌,家却不会破,人会离去,情感却不会死……
灾难是无情的,人是有情的。

❺ 观看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重要是描写感受,具体如下:

《唐山大地震》不是一部单纯的灾难片,更不是一部炫技的大场面特效片。尽管它的地震特效场面做得很震撼,但冯小刚导演的着力点显然并不在于此。

从震前漫天飞舞的蜻蜓,到震后惨不忍睹的一片废墟,这一过程大约只有半个小时,此后两个小时心灵的“余震”才是影片重点要表现的内容。导演冯小刚显然用了收敛的手段来煽情,而不像某些苦情电视剧那样没有节制。

影片如果将地震前主角们的幸福生活铺垫的时间再长一些,那么前后对比的悲情力度会更大。此外影片中间很长一段时间,对母亲和孩子失散后的生活交代略显琐碎和平淡,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全片的悲剧氛围。



(5)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扩展阅读

主要剧情:1976年7月27日夜,唐山地区爆发7.8级强烈地震,房屋倒塌,灾民无数。面对即将坍塌的危楼,丈夫方大强(张国强 饰)和妻子李元妮(徐帆 饰)都要去救被困的龙凤胎儿女方登(张子枫 饰)、方达(张家骏 饰)。

危急时刻,方大强拦住了妻子,冲进去营救时不幸罹难。李元妮在震后发现,一双儿女被困在一块水泥板两端,若要营救,必然牺牲一方。情急之下,她做出了艰难选择——救弟弟。此事成为方登心中难以磨灭的隐痛。后来,她被军人王德清(陈道明 饰)夫妇收养。

高考后,方登(张静初 饰)进入杭州医学院学习,并与研究生师兄杨志(陆毅 饰)产生了感情……方达被救却断了胳膊,李元妮以无私的母爱抚养他成人。成年后的方达(李晨 饰)去杭州闯荡,娶了媳妇小河(王子文 饰),并干出了一番事业。32年后,这家人的命运却因为5·12汶川地震再次发生了交叠。

❻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急

昨晚在电影院把《唐山大地震》看过了。简单的说说我的想法,就像小学时候的观后感。

电影一开篇,屏幕上涌出一片人名,我知道那是遇难者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生命从这个世界上以外的消失,突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我赶紧向某人要了两张手纸,我怕我忍不住。

地震的那十几分钟,我感觉拍的很好,很震撼。我一直张着嘴在喘气,心在嗓子眼,感觉下一口就提不上来了。楼房倒塌的那些镜头我感觉很有内涵:“伟大”、“高举”、“万岁”、“战无不胜”,多么崇高的神圣词汇,多么伟大的革命理想,在灾难面前都被摔得粉碎。在23秒里,人就像虫子一样被上帝抹平,然后当大地平静之后,无数扭曲的尸体被留在了这个世界上,身上还带着血迹,就像我刚刚拍死的蚊子。人太渺小了,面对命运,甚至连反抗的时间都没有。

1976年解放军在唐山抗震救灾的那段我很喜欢,流泪了,但是并不满意。我对这些展示国家力量的镜头具有天生的崇拜感。据家里老人们讲,当时解放军救援的效率并不是很高,很多幸存者是灾区人民自己从废墟下面挖出来的,比如电影里面的方达。解放军大多也不大懂得如何救援,很多幸存者本可以不截肢,但是当时很急,于是成了一生的残废。但是他们当时看见解放军,看见一车车连绵不断的解放军,他们感到安心了。毛主席派人来了。唐山人民对于解放军的感情是深厚的,但是电影里面却用简单的特技一遍遍的循环播放车流、人流、飞机空投的救灾物资。那些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普通士兵,他们为了毛主席的指示,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为了这座城市的重生,他们献出了汗水、鲜血、甚至生命。然而这一切都被这部电影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取而代之的一对善良的军队干部夫妇领养了一名漂亮的唐山孤儿,这名孤儿据说以后可以做文艺工作。这是真实的,但是这是对解放军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的抹杀,也是对这对夫妇善良初衷的抹杀,更是对那个充满崇高理想年代的抹杀。

好了,到此本电影的灾难片部分结束,进入伦理苦情电视剧阶段。徐帆演的很用心,很投入,但就是有那么一点点过火,她那一口走味的唐山腔,感觉像是在话剧舞台上。也许她是有意的,如果她压得住火,我想我会哭的很厉害。她送方达的那段戏应当是整部戏里最感人的部分了。汽车停下了,方达回到了她的身边。镜头一转,汽车里奶奶沉默的表情。“把方达带走就是要了元逆的命啊!”而此刻,方大强母亲的心却早已死了。看着徐帆佝偻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我母亲也经常显露出佝偻的老态,眼泪刷的一下就下来了。

此后的电影完全的进入了电视剧时间。支线情节有头无尾,结局不用看就可以猜到。方达加元妮,方登加养父母这两条线并行不悖,基本没什么关系。张静初一如既往的表现出她的花瓶演技,时不时的秀几句英语(在《拉贝日记》里她就是这样),以此显示显示她的国际范。陆毅一出场就一脸无辜的坏相。你不想演坏人,我懂的,但是导演让你跑送子观音的龙套,没办法。贾媛媛他爸贾和平也打了一回修电话的酱油,二十年过去了,你胖了,岁月无情的为你留下了富态的啤酒肚。唐山美,杭州美,温哥华更美。社会主义拆光了再建设,盖广场,盖百货大楼,然后留下你的小屋,等着死去的亲人们回来。你说买了房,搬了家,他们就找不到了,于是她还真就找回来了。方登蹲在自己的坟边,突然起身,然后慢慢的走两步,找个清凉的地方又突然蹲下,我知道你要嚎啕大哭了,果不其然。

不得不说,陈道明和陈瑾演得很好,很稳很自然。陈道明演戏很有爆发力,给陆毅的那一巴掌,坐在沙发上突然拍起来“你到哪去了”,都很流畅。陈瑾淡淡的酸气,和她临终前对张静初的爱的表白都很到位。这让我恨得牙痒痒,养父母都这样了你也不回来看一眼,就忙着和陆毅在寝室里,抓被单造小人,太不是个东西了。

说一下这部电影穿帮的地方吧,其实这里面很多不是穿帮而是广告。以前找穿帮是乐子,现在找穿帮,正中了广告商的下怀。

1988年(电影说是86年后的两年),陈道明和陈瑾商量给张静初报志愿的事。陈道明穿87式军服带中校军衔没问题,陈瑾带文职干部军衔就不对了。1988年4月,中央军委下发《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暂行条例》,规定文职干部不授军衔,不着统一的制式军装,只佩带统一的胸章符号,胸章背面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胸章符号”字样。直到1992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为全军文职干部配发与现役军官相同的制式服装,佩带文职干部肩章、领花。 1992年,陈瑾饰演的养母都不在了吧。

徐帆惦记儿子,花了5000块装了个电话机。这个情节没大问题。我们家那边88年前后电话还在按级别装,要不就的有钱排着。我家94年装的,还花了2000多。但问题是,谁听说过没电池就不响的电话?电话机通话的电不是从电话线里来的么?贾圆圆他爸,你这酱油打得太有才了。

军队的房子,尤其是军区宿舍那种,在过去是严格按照级别给分的。1976年旧军装,看不出陈道明的级别,但就两屋一厨来看已经是不小的干部了,从后面倒退,我估计是营连职干部。88年中校军衔,县团级;90年左右大校军衔,师局级。可这房子怎么就一直没换过呢?是怕张静初找不回来呢,还是真的像传说中的安德罗波夫一样在做总书记前一直住70几米的公寓?这是多么优秀的共产党员啊!

90年工商银行的存折什么样?是那个红皮的么?不,那是就是90年代末的样式。90年代初的工行存折是蓝色软皮的,上面画着人民储蓄的标志。工商银行,你作为赞助商,花了那么多钱,就不能把道具提供的靠谱一点?

李晨90年左右在杭州蹬车穿kappaT恤,96年回家穿kappa羽绒服。我第一次认识这个牌子是99年看意甲尤文图斯的队服,那时候斑马军团的赞助商还是SONY。根据kappa的官网介绍,kappa是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的。96年你有钱了,可能是去欧洲买的,90年那件呢?是在地摊买的么?看来那时候杭州的山寨货很新潮,不负温州义乌之盛名。

方达96年有钱了,于是在剧组的安排下买了辆宝马。那时候宝马奔驰林肯凯迪拉克,没个一百多万根本下不来。可能你太有钱了,不在乎这一百多万,可你这香槟色的宝马样式也太新了吧,新到我都想钻进车里看看中控台上的GPS。说到开车,不能不提本部影片最大的硬伤。根据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管理办法》,残一肢的方达是不可能申领驾照的。这么些年你无照驾驶,就没被警察逮着过么?

为了表现海外华人的爱国之心,编剧安排张静初在温哥华看CNN的新闻。一洋大叔说,“有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你”,然后张一脸的无知状。CNN的新闻,灾区一片狼藉,连个人影都没有,主持人一个人面对镜头侃侃而谈,就像是在拍国家地理的纪录片一样。外国记者进入地震核心灾区已经是地震发生将近一周之后,那时候总理都二赴汶川,写下“多难兴邦”了。在这之前的几天里,你就不知道汶川地震?这再买机票赶回国,从北京买票去成都,里外里折腾几天,废墟下的幸存者还等得了么?归根到底一句话,《唐山大地震》的剧组,你们找找CNN最早播发的汶川地震的新闻会死啊!你们拍的是电影不是电视剧,道具就不能准备的精良一点么?

这部电影一共140分钟,头40分钟,我一直在看电影,并时不时感到眼眶湿润。后100分钟我一直在找这样的乐子。没办法,情节太松散了,跟不住。有人说,《唐山大地震》是华谊公司准备投拍的同名电视剧的超长宣传片,我觉得是有道理的。令人遗憾的是,这么一个伟大的题材被冯导浪费了。据说在此片开拍之前曾有专门的红头文件要求“避免引起伤痛回忆”。唐山大地震和南京大屠杀一样,是我们这个民族最深处的心痛。以仇恨掩盖受伤,以亲情化解痛楚,难道是我们这个民族缺乏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勇气?电影结束的时候,随着王菲的歌声,出现了一望无尽的人名墙,那不是一堵堵墙,那是几十万意外逝去的生命。说句题外话,我衷心期望:做土木的,做设计的,盖房的,买房的,把楼盖好,把桥修好,设计的合理些,施工多用些粗直径的钢筋,多用些高标号的水泥,不要急着赶工期,该养护好的的一定养护好。工程中层层扒皮的现状我们改变不了,但希望每层都少扒一些,多留一点给工程,给工人。我们花两三万一米买来的房子,不期望他升值多少,只希望在灾难来临之时能保我一命。这是我看过本片之后最真切的感想。电影头二十分钟太恐怖了,当年多少唐山人是因为简陋的预制板楼房而丧命,这样的悲剧在汶川地震中又一次重演。我真切的期望这样的悲剧能够从此在中华大地上绝迹。

我还希望中国以后即使再次遇到如此强烈的地震,遇难者的名字无法刻满一堵墙。所谓“天佑中华”不过是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国人当自强”才是真真切切的道理。

在本文结束时我也像《唐山大地震》一样,我是真诚的:

向唐山大地震中不幸遇难的二十四万同胞表示深切哀悼,向浴火重生的英雄城市唐山表示致敬!

❼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00字即可!!!

影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2010年7月22日)
朋友:
你经历过灾难吗?
你经历过地震吗?
你看见过大地震吗?
如果你觉得今天住着高楼,开着靓车的生活还不舒适安逸,还觉得事事不如意的话。那就请到电影院看看刚刚公映的影片《唐山大地震》吧。在那里你可能就会感觉一点什么,如果你是50岁以上的人,你一定能感到这部影片的真实和震撼,如果你是80后、90后的话,那你就好好感觉一下父母亲所经历过的那些难忘的岁月,接受一次生死考验的教育吧。
今天,是影片《唐山大地震》公演的日子,当我满怀激动的心情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思绪已经久久不能平静了。头脑里首先觉得应该感谢导演冯小刚,感谢他为全国人民奉献了又一部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好电影,感谢他把34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的悲烈地情景又一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使我们受到了一次强烈地震撼和教育。又使我们面对当今的太平盛世有了一种更加强烈地忧患意识,面对着影片中两次大地震,我们还不应该认真地思考一下今天的生活吗?
在影片中我们仿佛真的看到了当年那场大地震的场景。由于导演和剧组人员高度的敬业和真诚,使整个影片无论是演员感人的演技,还是用高科技展现出来的恢弘的场景,无论是熙熙攘攘的城市街巷,还是返扑归真的家庭院落,拟音是那么的震撼,道具是那么的真实,尤其反映那些年代的生活,都是那么贴切可信。
影片一开始就把观众带到那朴实无华的生活当中。使我们不得不跟随着电影又回到了当时的中国,人们的正常生活由于大地震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得到了超常的升华。灾难改变了人们的命运,也激发了人们对生活更加地热爱。《唐山大地震》将两场巨大的灾难——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都放入了一部电影之中,在灾难面前,人性和亲情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这正是中华民族面对强大地灾难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一致,不怕困难,英勇顽强,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作为一部反映灾难的影片,导演并没有让我们在灾难面前望而生畏,而是从人们面对着灾难而表现出来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真挚,让我们从影片中得到了又一次的人性教育。……
总体来说,影片《唐山大地震》对我们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是一次很好的警示。它让我们更加懂得了怎样珍惜今天的生活。更加认识到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近期发生在全国大范围的洪涝灾害,就是大自然对我们破坏环境,破坏生态,造成水土流失的最有力地回报。如果我们再不珍惜生态,再不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那么影片中的灾难必然会再次发生。人类必然会受到大自然应有的惩罚。
为了和平的生态环境,请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球吧!

❽ 影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影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2010年7月22日)

朋友:

你经历过灾难吗?

你经历过地震吗?

你看见过大地震吗?

如果你觉得今天住着高楼,开着靓车的生活还不舒适安逸,还觉得事事不如意的话。那就请到电影院看看刚刚公映的影片《唐山大地震》吧。在那里你可能就会感觉一点什么,如果你是50岁以上的人,你一定能感到这部影片的真实和震撼,如果你是80后、90后的话,那你就好好感觉一下父母亲所经历过的那些难忘的岁月,接受一次生死考验的教育吧。

今天,是影片《唐山大地震》公演的日子,当我满怀激动的心情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思绪已经久久不能平静了。头脑里首先觉得应该感谢导演冯小刚,感谢他为全国人民奉献了又一部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好电影,感谢他把34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的悲烈地情景又一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使我们受到了一次强烈地震撼和教育。又使我们面对当今的太平盛世有了一种更加强烈地忧患意识,面对着影片中两次大地震,我们还不应该认真地思考一下今天的生活吗?

在影片中我们仿佛真的看到了当年那场大地震的场景。由于导演和剧组人员高度的敬业和真诚,使整个影片无论是演员感人的演技,还是用高科技展现出来的恢弘的场景,无论是熙熙攘攘的城市街巷,还是返扑归真的家庭院落,拟音是那么的震撼,道具是那么的真实,尤其反映那些年代的生活,都是那么贴切可信。

影片一开始就把观众带到那朴实无华的生活当中。使我们不得不跟随着电影又回到了当时的中国,人们的正常生活由于大地震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得到了超常的升华。灾难改变了人们的命运,也激发了人们对生活更加地热爱。《唐山大地震》将两场巨大的灾难——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都放入了一部电影之中,在灾难面前,人性和亲情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这正是中华民族面对强大地灾难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一致,不怕困难,英勇顽强,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作为一部反映灾难的影片,导演并没有让我们在灾难面前望而生畏,而是从人们面对着灾难而表现出来的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真挚,让我们从影片中得到了又一次的人性教育。……

总体来说,影片《唐山大地震》对我们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是一次很好的警示。它让我们更加懂得了怎样珍惜今天的生活。更加认识到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近期发生在全国大范围的洪涝灾害,就是大自然对我们破坏环境,破坏生态,造成水土流失的最有力地回报。如果我们再不珍惜生态,再不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那么影片中的灾难必然会再次发生。人类必然会受到大自然应有的惩罚。

为了和平的生态环境,请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球吧!

❾ 唐山大地震 电影 观后感 800字

今天看了这部期待已久的影片,看到之前知道这是一部大制作的影片。影片上映之后也听说了这部影片的感人程度,据说电影院里传来阵阵哭声。看了这部影片之后,我也湿了眼眶,虽然未经历过,但是但是还是感慨颇多的。
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 勾起了很多人的回忆,1976 年的唐山对于经历过的唐山人来说真是永远的留在心里 ,32年,32年后,又一个灾难降临,对于唐山人来说,可能更加的能够理解,他们也没有忘记当年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帮助 都自告奋勇的加入了唐山救助队,也是因为这样,方凳和弟弟重逢了。那时候方凳明白了,自己怎么能么能够有恨呢,那是自己的亲弟弟啊,能活着多好,他也原谅和体谅了母亲。
这段亲情贯穿整部影片,当然这也只是唐山大地震中故事的一角,也许戏剧化了,也许这就是一件真实的事件,或者是最典型的一件。无论如何,我们被这样三十年的亲情所感动。妈妈说,我要是过的花红柳绿的就更对不起你们了。32年的伤痛没有因为时间而磨平,反而越发的加重了。是啊,一个女人能有多少32年,一个人能有多少32年,全因为一个灾难毁掉了。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要像明天就会灾难来临一样对待,这样,我们会过得更幸福,也不会有遗憾。
是啊,这部影片给了我们警醒的作用。同时,也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国是个有爱的国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传承了我们传统美德。我们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受灾的人民。我们的人民也是很有爱心的,不管身在何地,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会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也有义务来承担责任,我们可以捐款捐书。现在我国又有了灾难,我们看到了,我们国家还是一贯的作风,解放军人冲到了最前线。所以,我们要向解放军学习,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好少年。

这是我原创的 ,你在自己该改的 应该没问题 希望采纳

❿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作文

[1]情系唐山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关于爱、关于宽恕、关于珍惜、关于希望……
1976年7月28日凌晨,宁静的唐山市的夜空中突然出现了一道道蓝紫色的光。一家四口,爸爸妈妈在外头干活,姐弟两个在屋里睡觉,姐姐在窗前一遍一遍地喊着妈,丈夫一把拉住妻子,自己冲进屋去救孩子,就在那时,房屋倒塌了,丈夫在废墟底下,最终没能醒过来。姐弟俩被压在同一块大石板下面,只能就一个,母亲没法选择,手心手背都是肉啊!经过一段漫长而又艰难的时间,救弟弟,埋在废墟另一边的女儿哭了,恨、委屈、绝望,但是她并没有死,于是再也不要认这个救弟弟舍弃自己的妈妈。
2008年汶川大地震,姐弟俩在救援现场再次相遇,女儿终于宽恕了妈妈,一叠连声的对不起背后,是两个人32年的苦痛煎熬。
真情、大爱、人性、亲情。
从来没有一部电影令我如此泣不成声,也许是我长大了,也许是真情感动了天地——母亲的伟大,无法容尽。
人生并不苦短,当你觉得每一分每一秒都该珍惜的时候,生活有了动力,生命也就有了意义。

[2]今天我去影院观看了《唐山大地震》,这是一部我期待已久的大片,今日目睹才真正尝到其中的滋味,酸中带甜,苦中有着微妙的快乐。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造成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导致一座重工业城市在瞬间夷成平地,经济损失在100亿以上…这些数字,让人震撼,让人悲伤。
最令我感动的是影片中的主角——李元妮,23秒的地震让一个幸福的女人瞬间失去了丈夫,之后,她还要被迫作出一个艰难的选择:女儿和儿子,只能救一个。手心手背都是肉,她该怎么办?最终,她选择了儿子,让这位痛不欲生的母亲背负了32年的心灵枷锁。
当地震突然来袭,方登方达在摇晃的屋子里叫“妈妈,妈妈”的时候,元妮在一片慌乱中,尖叫道“来——啦——”那种喊像是撕心裂肺一般,然而方大强推开元妮,冲进房子的一刹那,房子顷刻倒下。当大地震过去,元妮奋力救大强时,不幸余震又一次来袭,方大强陷入更深层,元妮仰天大叫“老天爷,你王八蛋”,那一刻,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无声地打湿了我的衣襟。
当元妮站在房子的废墟上,水泥板压着他的两个孩子,救援人员进行抢救时说只能救一个,让她选择,一开始元妮含着泪大叫着“两个都得救呀”“两个都得救呀”,元妮始终坚持着两个都救,在其他地方喊救人的时候,男人们准备去的地方救人,,元妮一把拉住男人的手轻声说“救弟弟”,当姐姐方登听到妈妈说救弟弟三个字,流下了悲伤的泪,那一刻,我想到了现在如此幸福的我。
辗转间,32年过去了,汶川地震来袭,方达和远在加拿大的方登不约而同地到汶川救援,方登在一个被压在楼板下的女孩身边举着吊瓶,女孩的母亲看着痛苦的女儿双腿被压在沉重的石板下,在得知情况很危险的时候,用颤抖而坚定的语气说“锯腿”。方登猛然抬头,救援人员劝说那位母亲,她说:“我知道,那是我的女儿,没腿是咋样,我也知道,但是,再搭上你们的命,我就对不起你们母亲了,以后,要恨,就让她恨我吧。”当救援人员给女孩节完肢后,那位母亲发疯似的尖叫着:“腿!我女儿的腿!”“我要我女儿的腿!我要我女儿的腿!”方登死死的抱住她,看到的是一个母亲的痛,同时也想起了在唐山大地震时母亲的抉择。终于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原谅了母亲。后来姐弟无意间重逢,一家人得以团聚!
虽然灾难无情,但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从不空虚。还有一点值得我们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剧中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三岁的时候得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要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到这话,我突然觉得亲情是多么伟大,亲情是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
最后让我们珍惜生命,接纳亲情,为了亲人好好地活着,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因为,活着真好!

[3]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它为我们再次呈现了1976年唐山那场可怕的大地震,描写了当时灾害的无情,人们的无助,亲人的难舍,以及心灵的创伤。淋漓尽致地表演让我们似乎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唐山,回到那座曾被死神笼罩的城市,让我们了解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故事发生在“重男轻女”的七十年代,描述了文强、元妮、文达、文登一家人经历了唐山大地震及32年后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的凌晨3点多钟,文强、元妮两人刚刚办完事回来,正在卡车上亲热着。天有不测风云,猛然间,天空发紫,乌云密布,房屋与卡车了起来,俩人觉得不对劲,便起来张望。忽然,地动山摇,是地震,两人意识到。这时,文达,文登两个孩子还在家里,文强赶紧与元妮去救孩子。文强不顾生命危险冲进屋子里,可是无济于事,文强也死了,兄妹俩也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这时,元妮过来了,救援人员问道:“救妹妹还是救弟弟?”元妮答道:“两个都救,两个都救!”可是上帝就是不允许,只能救一个,错了时间两个都没了。都是身上掉下 的一块肉,救哪个呢。元妮思量万千,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回答回答:“救——弟弟!”妹妹绝望了,弟弟救了出来,但少了一只胳膊。上帝有时不公平,但有时他不会放弃任何一条生命。本以为已近死了的元妮竟然在死人堆里爬了起来,之后又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
一场地震风过波去了,元妮觉得自己很对不起女儿,在女儿遗像前放了许多女儿最喜欢吃的西红柿。23秒,短短的23秒,使唐山夷为平地,使24万人遇难,使无数个家庭破碎。“救弟弟”这句话也一直在姐姐方登耳畔回响。32年,母亲愧疚了32年,姐姐对妈妈的憎恨持续了32年。23——32两个电影的主线,两个触目惊心的数字!32年后,四川汶川大地震,身在加拿大的姐姐方登不想看到更多的人遇难,于是回国参加了唐山救援队,身为企业老总的弟弟方达也参加了救援队,于是姐弟相认。姐姐原谅了母亲,第一次回到唐山家里,看到了母亲为她准备的水泡西红柿……母亲也看到了32年都以为死了的女儿,顿时百感交集,一种说不出的愧疚涌出心头,母亲跪下了,这样感人的场面令方登哭了,也深深地感染了我,我的眼泪也情不自禁的流了出来。方凳哭着问妈妈她这32年怎么过来的。妈妈说:“我过得挺好的,我要是过得花红柳绿的,就对不起你和你爸爸了!”听到这句话,我再一次哭了,我明白了什么是母爱,母爱是多么伟大!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有感触。在大灾大难面前,任何东西都可以割舍,唯独一种东西割舍不断,那就是——亲情!亲人永远都是亲人!我更明白了面对无情的天灾,我们要做的只是坚强的活下来,乐观面对。
人说,生命像玻璃,一撞即碎,不可复原。所以生命很可贵,一定要珍惜不能让它浪费。《唐山大地震》中一句很经典的话语: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是啊!真的没有了,玻璃撞碎了,谁又能重修与好呢?生命的破碎,谁又来替你平复呢?仅仅23秒的时间,也许就是你一个转身、你一句话的时间,就可以让二十四万人丧失生命,从此永安于地下!人们却用了漫长的32年的岁月,重建家园,重新抚平心灵的创伤!23秒的毁灭,32年的等待和重建!生命需要爱护!

阅读全文

与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剪电影有哪些背景音乐 浏览:291
电影演员杨密 浏览:125
熊孩子电影高清图片 浏览:511
青你2电影免费观看完整 浏览:708
新王加冕电影百度百科 浏览:261
韩国电影女主角老是回忆姐姐 浏览:795
美国一部关于黑猩猩的电影 浏览:642
现在去电影院需要安康码吗 浏览:566
高燃混剪大全电影 浏览:838
小草影视电影大全 浏览:381
千万次呼唤电影图片高清 浏览:907
韩国激情电影2017中文字幕 浏览:683
电影死寂图片 浏览:352
舞会电影台湾版 浏览:449
一部普通电影拍摄时间是多少 浏览:776
下载1905电影大全 浏览:824
左权宏远广场电影院票价 浏览:199
俄罗斯现代战争电影大全 浏览:159
36D有一部是什么电影 浏览:747
荒野电影图片 浏览: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