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曾经被誉为“北影厂三朵金花”,如今她们的生活状况怎样
说到”北影厂的三朵金花”,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谁,在上世纪80年代,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刘晓庆、李秀明、张金玲,是最耀眼的女星,被誉为“北影厂三朵金花”,享誉全国。而今30年过去了,如今她们的生活状况又是怎样呢?
先说说张金玲老师,因为她是三朵花中最年长的,生于1951年,张金玲是话剧演员出身,23岁的时候参加了第一部电影,1975年重新拍摄的《渡江侦察记》,演智勇双全的刘队长,被广大观众认识,之后,她在《山村新人》、《希望》中,塑造的中国传统女性,贤淑大方,很受观众喜爱,1978年,她演到了大导演谢铁骊和陈怀恺(陈凯歌的爸爸)导演的历史大片《大河奔流》,这部电影众星云集,值得一提的是,张金玲在这部电影中,和李秀明相遇合作了。1994年,她与丈夫在北影厂门外,办起了一家公司,专营“大家宝”薯片。2000年,“大家宝”销售总额超过1亿元,畅销30多个大城市,李秀明和丈夫身家逾亿。他们育有一儿一女,后举家定居加拿大。而今李秀明过着相夫教子的普通家庭主妇生活,再也没有涉足影坛,将辉煌和惊艳留在了观众的记忆里。
B. 电影大河奔流演员表刘衍利
《大河奔流》演员表 :
张瑞芳
陈强
于是之
王铁成
张金玲
王心刚
赵联
陈裕德
葛存壮
项堃
宋晓英
黄小雷
C. 稳了,王劲松《大决战》中演绎蒋介石形神兼备,不输前面十七位
作为 历史 人物,蒋介石出现在荧屏上的机会那是相当的多。
可以这么说,只要是革命 历史 题材作品,几乎都绕不过他。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至少有17位演员曾在荧屏上饰演过蒋介石。
现在又增加了1位,他就是正在拍摄的电视剧《大决战》中蒋介石扮演者王劲松。
介绍这一版之前,我们不妨先简单回顾一下此前的17位蒋介石。
01 赵恒多
领袖人物第一次被搬上银幕是1978年的电影《大河奔流》,里面出现了毛泽东主席。
而蒋介石第一次被搬上银幕则是在1980年公映的电影《大渡河》中,演员名叫赵恒多,他也是荧幕上第一个扮演蒋介石的人。
赵恒多,河南确山人,原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1986年因在电影《血战台儿庄》中再次扮演蒋介石获得小百花奖最佳男配角,1990年在电影版战争巨制《大决战》中继续扮演蒋介石,2001年因病去世。
02 孙飞虎
1979年,各地话剧团争相排演话剧《西安事变》,此前分配到贵州省话剧团默默无闻的小演员孙飞虎被安排在贵州团的《西安事变》中扮演蒋介石。
1981年拍摄电影版《西安事变》,导演成荫遂参考了各省市排演的话剧中扮演蒋介石的演员,看过孙飞虎的剧照后,马上就定下来由他出演。
结果,孙飞虎凭借深厚演技,给观众展现了一个书本外的鲜活蒋介石形象,获得全国观众一致好评,从此,孙飞虎便成了扮演蒋介石的特型演员,先后在1990年电影《开国大典》、1994年电影《重庆谈判》中多次饰演蒋介石,并凭此角色获得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第1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第1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
2014年11月22日,孙飞虎在西安病逝,享年73岁。
03 许道临
1941年出生,山东青岛人,天津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演员,80年代中期开始扮演蒋介石,参演的作品有《非常大总统》、《宋庆龄和她的姊妹》、《张学良将军》、《新四军》、《中国命运的决战》等,为当时观众口中除孙飞虎、赵恒多外的“第三号蒋介石。
04 马晓伟
1961年12月03日出生于江苏南京市,八一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演员,2003年在电影《延安颂》中出演蒋介石,这是他在荧幕上塑造的第一个蒋介石形象。
虽然马晓伟随后又在《解放》、《东方》、《国母宋庆龄》、《周恩来在重庆》、《解放大西南》和年初刚播出的《跨过鸭绿江》等多部作品中出演过蒋介石,但他并不是特型演员,他还曾塑造过许多其他不同类型的影视角色。
马晓伟最值得称道的是同时在电影《国母宋庆龄》中扮演毛泽东和蒋介石两个 历史 人物,要知道这两人从外形到内涵都相差甚远,但都被马晓伟演出了各自神韵。
05 陈道明
此人不用做过多介绍,大家都非常了解,曾多次塑造 历史 上的帝王形象,如越王勾践、秦始皇、汉高祖刘邦、明朝天启皇帝、清朝康熙、同治、溥仪皇帝等。
出演蒋介石是在冯小刚电影《一九四二》中,沉稳霸气,只是缺少了一些蒋介石身上的那种军人气质。
06 张国立
同样不用做过多介绍,曾在电影《建国大业》中出演蒋介石,这也是他唯一一次出演这个角色。
但平心而论,张国立饰演的蒋介石是最不像的,同本人形象相差太远,主要原因还是他的脸型太胖,另外当时他饰演的纪晓岚形象深入人心,所以观众一在银幕上看到他出演蒋介石就忍俊不禁。
07 杜雨露
老艺术家杜雨露一生塑造的经典影视角色无数,其中尤以《雍正王朝》里的张廷玉、《突出重围》里的方副司令、《省委书记》里的贡开宸、《大宅门》里的白萌堂等为人称道。
杜雨露平生曾在电视剧《红日》和《东方红1949》中两次饰演蒋介石,只可惜相貌与蒋相差太远,而且其满口的东北口音让观众分分钟出戏。
08 盖美
山东菏泽市人,出生于1961年,其出道以来在荧幕上扮演的角色几乎都是蒋介石,是目前为数不多的蒋介石专业特型演员。
主要代表作品有《任弼时》、《英雄无名》、《保卫延安》等, 以自己的光头形象和优秀演技把蒋介石演得惟妙惟肖。
09 郑玉
新疆伊犁话剧团演员,曾于2007年在36集电视剧《西安事变》中出演蒋介石。
10 吴兴国
台湾演员,曾经在2009年的大陆拍摄的 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献礼影片 《谁主沉浮》中扮演蒋介石,从台湾人视角出发进行演绎,给大陆观众很新鲜的感觉。
11 潘勇
潘勇,四川人艺演员,在《朱德元帅》和《中原突围》中出演过蒋介石,但这两部剧没有什么影响,所以观众对这个演员了解甚少。
12 沈保平
河南话剧院演员,曾在《红军东征》、《井冈山》和《决战南京》中出演蒋介石。
13 翟万臣
总政话剧团演员,1995年曾在八集电视剧《七战七捷》中出演蒋介石,还曾在话剧《毛泽东在西柏坡的畅想》中出演过蒋介石。
14 吴京安
1958年9月生于陕西西安,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国家一级演员。
吴京安2002年在电视剧《张学良》中第一次饰演蒋介石,第二次是在《八路军》中,第三次是2016年在电影《领袖1935》中。
15 张震
曾在电影《建党伟业》中出演青年蒋介石。
16 张光北
曾在电影《日出东方》中出演蒋介石。
17 刘之冰
曾在电影《黄埔军人》中出演蒋介石。
以上就是17位出演过蒋介石这一人物形象的演员情况,大家可以看到,最成功的还是当属赵恒多、孙飞虎、马晓伟、许道临等四位,其中尤以赵恒多和孙飞虎最为成功。
但不幸的是,赵恒多和孙飞虎均已过世,许道临今年70岁,已经不适合再出演1945年前后不到50岁的蒋介石。
所以《大决战》开拍后,剧组考虑找新的面孔来演绎这一人物形象,恰好王劲松刚刚在电视剧《光荣与梦想》中出演了蒋介石,虽然该剧还没播出,但其造型和演技已经在圈内得到认可。
如果单看王劲松本人的外形和气质,尤其是他在《破冰行动》中演绎的林耀东,似乎他更接近林彪这一角色,不过这只是网友们的一厢情愿,剧组自有自己的综合考量,请他来演蒋介石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经过一番修饰打扮并化妆后,王劲松身上蒋介石那股味道就出来了,首先是脸型略显清瘦狭长,这一点同孙飞虎版有明显不同,孙版稍显胖了些,头有点圆,这同 历史 上真正的蒋介石形象并不贴合。
其次从预告片王劲松的一举一动和神态来看,不论是台词,还是说话的语调,走路的动作,甚至做手势,都颇有纪录片中蒋介石的神韵。
王劲松是个演技派实力演员,对角色的追求非常苛刻,接演蒋介石这么一个重大 历史 人物,肯定一点都不敢掉以轻心,事先也必是做足了功课。
剧中表现重庆谈判这一段,有蒋介石和毛泽东的对手戏,同唐国强几十年的专业特型演员相比,王劲松在表演 历史 重大人物的经验上肯定有所欠缺,不过从预告片看,表演上并没有逊色多少,但真正表现如何,还得等电视剧播出时来全面评判。
只是从目前来说,我觉得王劲松已经稳了,或许今后他就是蒋介石的特型演员。
是打脸还是赏脸,剧播出后拭目以待。
D. 《大众电影》三次重要的第1期封面人物,你知道是谁吗
《大众电影》是中国电影史发展的见证,是几代人的记忆!
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是最受老百姓喜爱的杂志之一,尤其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各个报刊书亭,都是把《大众电影》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让人一眼就发现。
《大众电影》的封面人物,都是当时最受欢迎的电影演员 ,不但影迷们喜欢收藏,普通人也喜欢看封面上的俊男靓女。
《大众电影》1950年6月1日在上海创刊, 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当年出刊13期。1951年出刊17期,两年连号共出30期。
1952年文艺整风运动中,《大众电影》被迫停刊数月。 1952年5月,《大众电影》和北京出版的《新电影》合刊,重新出版。当年出刊15期,其中1-2期是合订本。
1966年第6期后停刊,至此累计出版306期。
1979年1月在北京复刊,直到现在。
2014年全新改版上市。
《大众电影》如今走过了70多个年头,创下中国文艺类杂志单期960万发行量的最辉煌记录,早期刊物在收藏市场最高单价甚至过千。
1950年第1期创刊号封面是苏联黑白电影《团的儿子》中的小英雄凡尼亚 。小英雄凡尼亚纯真的面孔,被当成爱的崇高表现。
《团的儿子》(外文名CblHonKa)由苏联儿童电影制片厂出品,1946年上映,导演傅·普罗妮娜,主演尤腊·杨金,阿·莫洛佐夫,片长75分钟。
中央电影局上海电影制片厂译制。
苏联红军某骑兵营在一个深夜邂逅四处流浪的孤儿伐尼雅,伐尼雅聪明倔强,深受骑兵战士的喜爱。当时战争非常激烈,红军准备将伐尼雅送往后方。但是,伐尼雅想方设法逃回,几经曲折加入红军,智歼德兵,立下了赫赫战功,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团的儿子”。
创刊号最大的一张16开明星插页,是苏联进口片《诗人莱尼斯》的一个镜头,前苏联人民艺术家、斯大林奖金获得者塔马拉.马卡洛娃的个人艺术照。
初期的《大众电影》推荐外国电影时,以苏联电影最多。“文革”前中国引进外国影片的数量达857部,苏联电影就占到了近一半。
1979年第1期(复刊号)封面是电影《大河奔流》剧照:梁晴(张金玲饰)、海天亮(刘衍利)。
《大河奔流》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剧情电影,由谢铁骊、陈怀皑执导,张瑞芳主演,1978年上映。
张金玲,1951年2月25日出生于河北沧县, 是80年代著名的“北影三朵花”之一 (另两朵是刘晓庆和李秀明)。在拍摄《大河奔流》后,在影片《从奴隶到将军》中饰演女主角,还参加电视连续剧《远洋船长和他的妻子》等。
刘衍利,1954年生,黑龙江哈尔滨人。1977年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过《大河奔流》、《婚礼》、《知音》、《新兵马强》、《金鹿儿》、《山叮咚》等影片,扮演的多是配角,却个个鲜明生动,充满青春气息,八十年代中期淡出影坛。
《大众电影》2014年第1期(试刊号)封面人物是葛优。
葛优,1957年4月19日出生于北京市,国家一级演员,当今中国最优秀的男演员之一。
葛优以戏剧出名,以正剧奠定他的影坛地位。
葛优在喜剧领域,特别是和冯小刚合作的贺岁电影里,独特的幽默,让观众印象深刻。非凡的表演能力,所依靠的不仅仅是娴熟的台词和丰富的表情,还有他独有的牵动灵魂的演绎方法。
一生拍片无数 ,代表作品有《活着》、《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手机》、《夜宴》、《非诚勿扰》、《让子弹飞》、《天下无贼》、《甲方乙方》等,饰演的角色个个经典,是中国电影票房的保证。
葛优参演了《霸王别姬》,主演了《活着》,这两部作品在华语电影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难以超越的佳作。
一生获奖无数 ,获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第1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第1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等。
E. 谢铁骊简介及详细资料
1938年,开始参加抗日救亡文艺活动 。1940年,参军并在参加新四军后成为文艺战士;同年,进入淮海军政干部学校学习 。1942年,加入中国 *** ,曾任新四军文工团戏剧教员、第三野战军第三十军文工团团长等职 。1950年,在表演艺术研究所(北京电影学院前身)当了3年教员 。
1953年,担任电影局演员剧团常务副团长 。1956年,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 。1959年,担任剧情电影《林家铺子》的助理导演。1959年,独立执导个人第一部电影《无名岛》 。1960年,担任剧情电影《红旗谱》的助理导演。
1961年,执导由于洋、高保成等共同主演的革命电影《暴风骤雨》 。1963年,执导剧情电影《早春二月》 ,该片获得第12届葡萄牙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评审会奖 。1964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千万不要忘记》上映 。
1970年,执导戏曲电影《智取威虎山》,该片由李仲林、纪玉良、童祥苓联合主演 。1971年,谢铁骊被下放到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厂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1972年,与谢晋联合执导戏曲电影《海港》 ;同年,执导由李炳淑、李元华共同主演的戏曲电影《龙江颂》 。1974年,执导戏曲电影《杜鹃山》 。
1975年,担任剧情电影《海霞》的编剧,影片根据黎汝清的小说《海岛女民兵》改编 。1978年,与陈怀皑合作执导剧情电影《大河奔流》(上下集)。1980年,执导由李秀明、唐国强合作主演的战争电影《今夜星光灿烂》 ,他凭借该片入围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1981年,与陈怀皑、巴鸿联合执导的剧情电影《知音》上映 。1983年,执导由管宗祥、刘昌伟等共同主演的剧情电影《包氏父子》 。1984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清水湾,淡水湾》上映,该片根据姜滇的同名小说改编 。
1988年,执导古装剧《红楼梦》 ,他凭借该剧获得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 。1991年,执导由邢岷山、傅艺伟、周迅联袂主演的奇幻电影《古墓荒斋》 。1994年,执导反腐倡廉题材电影《天网》 。2000年,与杜民联合执导由沙溢、席与立共同主演的惊悚电影《聊斋-席方平》 。
2005年,获得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2007年,客串由云文耀执导的剧情电影《镟律》 。2011年,获得第2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杰出贡献奖 。
20世纪40年代,与王遐相敏皮识。1950年,两人结婚。2015年6月19日10点40分,谢铁骊因病医治无效而逝世,享年90岁 。
在同时代的电影导演中,桥清差谢铁骊是一位视野广阔、涵养丰富、手法多样的导演,他既能再现剧烈的社会变动,展示浩荡的历史重大变迁,又能逼近人物、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变化,对人情世态作准确而精致的描绘。艺术涵养的丰富,使他能通晓和适应多种文体。同时,他是现实主义者,他力求作品的人物、情节、环境乃至细节都符合生活的原来样子 。追求风格统一,不能单从风格着眼,他的基本见解是从人物性格出发,讲究按照人物性格的逻辑和客观事物发展的逻辑去组织情节 (《当代电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