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童养媳的命运很悲惨!《湘女萧萧》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讲述的是父母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将自己许配给对方,而且从小就是在对方的家庭中长大,长大了之后给对方当媳妇儿,很多的一些粗活累活都是童养媳去干。
㈡ 电影湘女萧萧所讲述的主题是什么
民国初年,湘西边远小山村杨家坳,迎来了一顶花轿。花轿里走出12岁的小姑娘萧萧。她睁大好奇的眼睛,觉得一切都那么新奇。当了妻子的萧萧还没脱孩子气,常在苦涩的生活中自寻其乐。她白天带着比自己还小几岁的丈夫玩,夜晚要哄“丈夫”睡觉,还要帮婆婆洗衣喂猪。6年后,萧萧长成了大姑娘,漂亮丰满,婆婆给萧萧裹上缠胸布。萧萧听了人们讲的镇上的女学生的新鲜事儿,一颗沉睡的心萌动了,她向往自己也像女学生那样,过自由平等的生活。萧萧家的长工叫花狗,身强体壮,幽默风趣。他喜欢萧萧,萧萧心里也有他。一天,萧萧在房中换衣裳,花狗闯了进来,俩人大胆相爱了。此后,他们常常幽会。不久,萧萧怀孕了。这时,正遇村中寡妇巧秀娘与铁匠相好被人捉了奸。按照族规铁匠被打断双腿,巧秀娘被沉了潭。萧萧开始为自己的命运担忧,胆怯的花狗因惧怕惩罚不辞而别。为打掉胎儿,萧萧求神拜佛,吞食香灰,都无济无事。走投无路的萧萧连夜逃跑了,可又被抓回,关进了库房。萧萧面临着被沉潭或者被卖的悲惨境地。后因族人的迷信和家人的善良,萧萧躲过了死劫又住在家中。萧萧生了个胖小子,她和她的儿子被接纳为家中的成员。10年过后,萧萧那颗曾是炽热的心,已经被旧的生活习俗腐蚀了,变得冷漠麻木。不久,她也按照乡俗,为10岁的儿子接来了个大媳妇。
《湘女萧萧》讲述了一个充满温情和苦涩的中国农村的童养媳故事,故事发生于20年代的旧中国。在这个故事中,历史似乎是在极其缓慢而沉重的蜕变中前进的:萧萧的遭遇和命运表明,沉潭这一古老而野蛮的惩戒习俗在一丝恻隐之心和对鬼魂世界的敬畏中松动了,而且,是偶然性(因为她生的是个男孩)改变了萧萧被买给人贩子的命运。
把历史前进归结为善、宗教信念和机缘,这与沈从文在提及生与死时表现出来的那种大气而沉静的态度是一致的。侯孝贤曾经提到,《沈从文自传》中所表现出来的"包含着最大的宽容与深沉的悲伤"的"冷眼看生死"的写作态度,使他"顿觉视野开阔"。
在影片最后,周而复始的生活又进入了它的下一个轮回:萧萧也要当婆婆了,从形式上看,历史的悲剧似乎在重演。但是,影片却让观众感到,生活的内容确实发生了些许变化。
㈢ 电影《湘女萧萧》所讲述的主题是什么最后的结局如何
民国时期,湖南湘西偏远小村子李家坳,迈入了一顶轿子。轿子里摆脱12岁的女孩萧瑟。她睁大好奇心的双眼,感觉一切都那麼奇特。当上老婆的萧瑟还没有脱幼稚,经常在苦味的日常生活中自寻其乐。她大白天带上比自个还小多少岁的老公玩,夜里要哄“老公”入睡,还需要帮家婆洗衣服喂猪。
把历史时间前行归纳为善、宗教信仰信仰和师门,这与郁达夫在谈及生和死时呈现出来的那些空气而恬静的工作态度是一致的。侯孝贤以前提及,《沈从文自传》中所呈现出来的"包括着最高的包容与低沉的忧伤"的"冷眼见存亡"的创作心态,使他"便觉视线宽阔"。
在电影最终,循环往复的日常生活又进入了它的下一个轮回:萧瑟也需要当家婆了,从类型上看,历史时间的不幸好像在重蹈覆辙。可是,电影却让观众们觉得,日常生活的信息的确发生了一丝转变。
㈣ 湘女萧萧的影片评论
《湘女萧萧》改编自沈从文的小说《萧萧》,但在题材的选取上却与黄建中的深受好评的《良家妇女》相当雷同,两部影片所讲,一部是关于童养媳的故事,一部是关于小女婿的故事,但都关乎历史进步的沉重性和艰难性问题。
从商业性考虑,在别人的一部成功的作品之后,接着有意识地拍一部在题材上相当接近的作品,可能是聪明之举。但从艺术性考虑,却是选择上的大忌。
谢飞相信自己有能力拍出一部完全不同的影片。事实上也是如此。我们看到,两部影片在故事的结局和立意上确实有很大不同。最为重要之处在于,在这两部影片的故事处理中,历史进步的动力和契机被归结为完全不同的原因。《湘女萧萧》讲述了一个充满温情和苦涩的中国农村的童养媳故事,故事发生于20年代的旧中国。在这个故事中,历史似乎是在极其缓慢而沉重的蜕变中前进的:萧萧的遭遇和命运表明,沉潭这一古老而野蛮的惩戒习俗在一丝恻隐之心和对鬼魂世界的敬畏中松动了,而且,是偶然性(因为她生的是个男孩)改变了萧萧被买给人贩子的命运。
把历史前进归结为善、宗教信念和机缘,这与沈从文在提及生与死时表现出来的那种大气而沉静的态度是一致的。侯孝贤曾经提到,《沈从文自传》中所表现出来的"包含着最大的宽容与深沉的悲伤"的"冷眼看生死"的写作态度,使他"顿觉视野开阔"。
在影片最后,周而复始的生活又进入了它的下一个轮回:萧萧也要当婆婆了,从形式上看,历史的悲剧似乎在重演。但是,影片却让观众感到,生活的内容确实发生了些许变化。
㈤ 《湘女萧萧》:是什么造成了封建社会女性反抗无果的悲剧命运
文:宿夜花
电影《湘女萧萧》作为第四代导演谢飞的代表作,对传统女性命运的揭露、对封建陋习糟粕摧残人性的鞭挞,是具有很强的批判性的。
相较《湘女萧萧》,谢飞导演更广为人知的作品是——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的《本命年》(姜文主演)、获金熊奖的《香魂女》(斯琴高娃陈宝国主演)。值得注意的是,《湘女萧萧》中的女性命运关怀,可以与《香魂女》形成一种有趣的对照。
作为童养媳的萧萧,反抗失败后,成长为另一位童养媳的婆婆,她放弃了对知识的憧憬、对命运的抗争以及对自由的向往。从封建礼法、陋习、糟粕的受害者与殉道者,变成甘之如饴、不再反抗的维护者与传承者,被压迫者与施害者的身份与角色的置换、女性残酷命运的延续与循环,仿若无法摆脱的宿命轮回。
封建陋习的顽固性与糟粕思想的同化力,已经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话语暴力,它无形之中禁锢每一个人的思想,使其屈服、麻木并放弃反叛与抗争。那一闪而过的人性之光,在这种泯灭天性的畸形礼法规训之下转瞬即逝,所有的美好理想、诗性憧憬均成幻影。
01
在沈从文的原著小说《萧萧》中,纵然不乏对封建礼法吞噬人性的鞭挞、对愚昧荒蛮的童养媳制度的斥责,但“湘西世界”这一空间意象,更多寄托着一种顺应人性、合乎自然、“天人合一”的理想世界——是未经工业时代与现代都市物质文明侵染的“田园”世界,富有理想色彩,带有一定的抒情性与幻想性。
这与沈从文的人生经历、生活体验密切相关,他亲历了工业文明对人性异化、侵染。纯粹、美好、诗性、空灵的田园文化,是一种原始生命之美、自然人性之光的彰显。“湘西”这一原始、封闭的乡土空间,在与现代、都市文化的交融互渗中,底层的水手、童养媳、士兵等任何形式的生命,他们的生平遭际与命运忧虑,都成了作者“生命意识”的载体。深受其影响的台湾电影大师侯孝贤及其代表作《悲情城市》中静观生命、悲悯万物的电影美学,可以看作是对其“生命现象”关怀的延承。
相较之下,第四代导演的“寻根”情结,是带有一种批判与反思传统糟粕、思考民族命运的 社会 责任感。
因此,电影《湘女萧萧》作为第四代导演谢飞的代表作,与同期另一位第四代导演翘楚——黄健中的《良家妇女》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是带有强烈讽世性的民族寓言——小农经济、封建礼法、宗族观念,对女性命运的摧残、对自然人欲的压迫、对美好人性的泯灭。
影片的镜头语言朴素、简练。一方面,导演用大量的空镜头、大全景,水稻梯田、耕牛水车,再现湘西世界的空灵、浩渺、纯净、质朴;另一方面,古朴、厚重的深院高檐包裹下幽暗、逼仄的压抑空间,令人难以喘息,成了 历史 积聚下的群体意志的体现,压迫、监禁着个体的自由生活。
02
影片将重心聚焦在萧萧(饰演者娜仁花因此提名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的悲剧命运之上,并通过巧秀娘、花狗等主要人物形象,凸显畸形的婚配制度对一个群体命运的摧残。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影片没有停留在传统的叙事手段,而是注重视听语言的 情感 张力,融声、画、情于一体。
巧秀娘与萧萧,同命不同运,童养媳的身份使得她们的命运,形成了一种参照与互补。共同成为“湘西”这一与现代文明半隔绝的乡土世界其道德伦理约束、驯化的对象。
萧萧从天真无邪、懵懂无知、不谙世事的“自然之女”,开始对残酷现实有了“觉察”、对自我处境有了自发审视,相似处境的巧秀娘的命运遭际对她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哭丧”时的悲惨、凄厉、肃穆,让萧萧直观地感知到守寡女性的荒凉世界;“戴孝”期的沉默寡欲、形容枯槁,让她看清了“三从四德”、“女性贞操观”是如何毁掉一个天真少女本该具有的生气与活力。
让萧萧从内心感到绝望的,是巧秀娘“事情败露”后的“沉潭”,这让她担忧自己与花狗的命运。乌漆墨黑的夜晚、一望无际的深潭、冷漠暴戾的众人,如此富有仪式感与神圣感的庄严场面,成了威慑个体的“集体暴力”,也是封建礼法强迫个人意志、使之屈从的手段。
如果说现代教育的理性之光——“五四文化”女大学生的自由精神,对萧萧来说,尚且是个触不可及的遥远的梦;那么最直接却又是最深刻唤醒萧萧的,是人的本能——生存意志、爱情的欲望。
萧萧与夫家的长工花狗之间的爱情,虽然有悖伦理纲常却合符人性人情,因此却具有顺应自然、生命的正义性。萧萧的“青春韶华”,花狗的“强健壮硕”,彼此之间的 情感 张力,是不言而喻的。
正直妙龄的萧萧,面对乳臭未干的“弟弟”(丈夫),与夫家长工——孔武有力的花狗,这种对比之下显示出的“畸形”与“扭曲”,是具有很强的感官冲击力的。
萧萧与花狗清风朗月下的“自然之合”,与几年后张艺谋的《红高粱》中姜文与巩俐饰演的“我爷爷”和“我奶奶”高粱地中的“野合”段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极度寓言性与仪式感的场面,是对自然神话、原始生命力的尊崇,人性之光的自然散发、人类本能欲望的张扬,被赋予一种神性。
突如其来的雷雨,叽喳作响的石墨,湍急的水流,沉闷、焦虑、躁动的情绪,充斥在两个压抑的青春男女之间,那种挣脱锁链、冲破桎梏的潜在欲望,呼之欲出。
萧萧震撼、自我察觉、觉醒、反抗,到最终失败、麻木、接受、认同封建礼法的过程,是一个传统女性的无奈,面对遥远的现代文明与启蒙精神,困顿于乡土礼法之内的女性,是无奈且无力的。
03
贯穿全片的“石磨”,是农耕文明下的一个符号,小农经济的封闭性造就了封建礼法绵延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状态,它以各种形式蔓生、壮大、无孔不入,吞噬着每一个个体的命运。
萧萧对命运的抗争,以失败告终,于是她便接受了、麻木了。生下男孩的她,成了“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观念下包容的对象。这种极其荒诞的命运,给她的精神带来了转变。她转向认同这种封建礼法,并自觉维护这种畸形的民俗糟粕。
封建制度绵延数千年,已经形成足够封闭、稳定的价值体系,以经济方式、乡绅秩序、宗族制度、集体话语暴力等多种层面“禁锢”一代又一代新生命、使之成为这种价值观的传递者。个体的本能反叛与情绪对抗,无济于事。
是故,结尾处,一个童养媳成了另一个童养媳的婆婆,少年牛儿赢取青年新娘,与当年春官赢取萧萧的场景,如出一辙,是悲哀又无奈的。
看似一切没什么不同,但终究时代在发展,一切又不尽相同。
萧萧的儿子牛儿叫嚷着“不要新娘”,成年后的丈夫春官在即将圆房之际,逃了出来。
春官是受过现代教育的,是经过理性之光、启蒙思想的浸染。五四文化的启蒙精神,无法跨越地理空间的隔绝,改变萧萧一群人的命运,却终究给了更多青年人抗争的可能,这种反抗并不只是出于感性层面的本能,是建立在对 社会 、 历史 、文明发展理性的宏观认知之上的。
文明取代原始,是一种必然,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有太多鲜活的生命、美好的理想被碾碎。幸而,阻碍人性的陈规陋习与思想糟粕,终究会成为过去。
㈥ 湘女潇潇的结局 湘女潇潇的结局是什么
1、湘女潇潇的结局 :本来将要被沉潭的潇潇在叔叔的苦苦哀求下终于捡回一条命,隔年就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
2、潇潇一边张罗着给儿子迎娶新的童养媳,一边被安排着晚上与自己小丈夫圆房,而小丈夫从城里念完书回家,俨然一副接受了新思想、改造了旧灵魂的知识分子姿态。他在路上偷听到了将要的发生,他不愿意接受命运的安排,站在山坡上想寻找新生活。
3、《湘女潇潇》是谢飞、乌兰执导的剧情片,由娜仁花主演,于1986年在中国大陆上映,1988年3月4日在美国上映。该片改编自沈从文的短篇小说《萧萧》,讲述少女萧萧嫁给比自己小好几岁的丈夫后,与婆家的青年长工相恋,最终因封建礼教压迫而酿成爱情悲剧的故事。
㈦ 湘女萧萧结局
1、《湘女萧萧》的结局还是让所有人松了口气,本来将要被沉潭的萧萧在叔叔的苦苦哀念胡求下终于捡回一条命。隔年就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讽刺的是,等萧萧的儿子长到四五岁时,她又开始张罗着给儿子娶个大他十多岁的媳妇。
2、影片的结尾是一种讽刺,这是一种命运的轮回。这种可怕的陋习不会消失,还在代代相传下去,萧萧并不是个体,她只是这可悲的命运洪流中的一个。相信沈从文先生在一开始写作《萧萧》的时候,并无意传达绝望的思想,仅仅是向我们展伍指示湘西美丽画境的另一腔高配面,以寄托对湘女萧萧的怜悯之情。
㈧ 湘雨潇潇小说与电影有什么不同
区别在于结局,小说中萧萧与其丈夫一起看着萧萧的儿子结码散婚,也是童养媳,但在电影中萧萧的丈夫上了学,得知自己有童养媳是乱模戚旧时哗陵代的封建,,最后逃走了。
㈨ 急急!关于电影《湘女潇潇》的评价
当光与影的传奇展现在我的眼前时,老实说,自己不是没有过动摇,一度怀疑自己对于书卷清香的信仰是否过于纯粹,抑或只是没找到一种更好的介质。在我把沈从文的《萧萧》同谢飞、乌兰导演,娜仁花主演的电影《湘女萧萧》做了一个横向的比照后,才意识到这两种艺术门类之间的融通与悖逆。
在影片一开始,就表现了同原著不一样的情节。电影中的桥段是萧萧迫于风俗习惯,而选择在花轿中解手的场景,这是一种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镜头捕捉,这也掩盖了原著中对于迎亲场景概述的遗憾。
本人特别喜欢电影中关于萧萧裹胸布的场景。当然她婆婆处于湘西一个闭塞的环境中,处于被封建思想压榨多年的民国初年的时代,处于七大姑的口、八大婶的眼的“监督”之下……所以,婆婆绝对地站在一个曾经是“受害者”的角度,而选择再度用一块裹胸布,将萧萧裹成一个类似于自己的角色。裹胸布的涵义与裹脚布如出一辙,不过角度更新,着眼点更为独到。遗憾的是,薄薄一片裹胸布,遮不住萧萧喷薄的激情,挡不了萧萧如火的青春。这是一种令文字汗颜的诉说。我承认在这一点上,影象把抽象的东西给具象化,使我收获更为直观的气氛,这是文字无法企及的高度。
但是,在花狗和萧萧偷尝禁果的那场戏上,我丝毫没办法领略影象所应带给我的美感。或许,一切将含蓄赤裸化的结局都不尽如人意,留待我们参看原著中的那一笔——终于有一天,萧萧就给花狗变成了妇人了。只此一笔便足矣,因为它省略了花狗贪婪的眼神,因为它概括了萧萧的蒙昧,因为它将想象的主权赋予给了读者自己。在这一点上,小说逾越了光影的表述,用寥寥数字,直扣我的心扉。
其实无非是一个挺老的故事,若非说花狗对萧萧有爱的话,那也是一份粗鄙的爱,而留给萧萧的则只是怅然怅然还是怅然;若非说萧萧希望去追求那种女学生的生活,那也只是一种狭隘的求索,而这才叫血淋淋的生活。
特别无奈的是萧萧的后代牛儿,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同样迎娶了年长数年的媳妇。可见儿媳妇便是萧萧的轮回,当然沈从文笔致从容,着墨不多,但我们仍可以依稀猜想,儿媳妇会不会重蹈萧萧的覆辙,甚至会否陷入更为悲苦的命运之中。许是她们都无法逃脱这社会与时代强加给她们的不幸,许是她们已弥足在那种宿命景象中了。
诚然,在电影中对湘西世界的刻画,无疑给沈从文的《萧萧》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那里的确相对闭塞,但又有谁可以否认那夜对孤灯、晨读鸟声的生涯是沈从文一生所珍惜并将摩挲不辍的过往。
在光影与书香中,冲突,赢了人的泪!
没有你说的那么详细的影评,凑合着看看吧
㈩ 《湘女萧萧》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湘女萧萧》剧情简介|鉴赏|观后感
1986 彩色片 10本
中国青年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谢飞 乌兰 编剧:张弦(根据沈从文小说《萧萧》改编)
摄影:傅靖生 主要演员:娜仁花(饰萧萧) 邓晓光(饰花狗)倪美玲(饰春官娘) 蒋红(饰巧秀娘)
本片获1988年法国蒙比利埃尔国际电影节金熊猫奖,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堂·吉诃德奖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70年前的湘西。
萧萧没有母亲,从小寄养在伯父种田的庄子里,终日提着个小竹兜箩,在路旁田坎捡狗粪挖野菜。转眼萧萧13岁了,她有了个小丈夫,年纪不到三岁,还没断奶,按当地风俗,过了门,她喊他“弟弟”。弟弟的名字叫春官。萧萧只是怔怔地看着这一切发生,她丝毫不感到悲哀,只觉得很热闹,很有趣。她甚至还没弄明白,这哭闹的三岁孩子,就是她的丈夫,她终身的依靠。她每天应作的事是抱弟弟到村前柳树下去耍,到溪边去玩。饿了,喂东西吃;哭了,就哄他,摘南瓜花或狗尾巴草戴到小丈夫头上;或者亲嘴,在那肮脏的孩子脸上亲了又亲,孩子于是便笑了。孩子一欢喜兴奋,动作就粗野起来,会用短短的小手乱抓萧萧的头发。萧萧生了气,就打弟弟几下,弟弟自然哇地哭出声来。萧萧于是也装成要哭的样子。
日子就这样天晴、落雨基耐如地混下去,萧萧每日抱抱丈夫,也帮家中做点杂事,能动手的就动手。有时到溪沟里去洗衣服,搓尿布,一面还捡些有花纹的田螺给坐在身边的小丈夫玩。到了夜里睡觉,便时常做这个年龄的人爱做的梦。那小丈夫本来晚上在自己母亲身边睡,为了吃奶方便。有时吃多了奶,或因另外原因,半夜大哭,婆婆无可奈何。于是萧萧就会轻手轻脚爬起床来,睡眼迷离地走到床边,把他抱起来,给他看月亮,指星星;或者仍然啵啵地亲嘴,互相觑着,于是丈夫笑了。他玩一会儿,困倦起来,慢慢地合上眼。萧萧仍然蜷到小床上睡去。
萧萧过了门,做了这么个丈夫的小媳妇,一切搏启并不比先前更苦,身体反倒一天比一天长大起来,她已经发育成胸脯丰满的大姑娘了。
婆婆的长工中有个名叫花狗的,年纪20多,凡是青年男子该具有的他都不缺:劳动力强,膀子大,身体也大,手脚勤快,又会玩会说。他经常抱了萧萧的丈夫到枣树下去打枣子,逗春官玩,春官也很喜欢跟他在一起,看他吃菜瓜,听他唱山歌,还跟他学唱:“天上起云云起花,包谷林里种豆荚,豆荚缠坏包谷树,娇妹缠坏后生家”;“三株枫木一样高,枫木树下好恋娇。恋尽许多黄花女,佩烂无数花荷包”……萧萧也时常去听花狗唱这些歌。起初是听不懂,等到身体长大了,才知道城里亩桐女学生没有辫子,穿洋人式的衣服,成天念没用的书,还经常唱歌、打球,她们一年花的钱,可以买下16条牛来。不仅如此,萧萧还听说了,城里的女学生找男人不用媒人,不要财礼,还尽找自己喜欢的男学生,说什么这叫“自由”……萧萧开始有些明白花狗唱歌的意思了。对女学生们的自由,也产生了一种新鲜、朦胧而又甜蜜的向往。起初,萧萧很怕,不敢跟花狗单独呆在一起,总让春官陪着。花狗也不急,总是又玩又说,把萧萧仅有的那点惶恐减到最低点。萧萧抵挡不了那撩拨人心的情歌和花狗泛着汗光的雄健有力的背影,终于在一个雨后的黄昏成了花狗的人。此时的春官,仍然是个晚上尿床的毛孩。萧萧对他常常心不在焉了,有时还烦他,拿他出气,嫌他太小。不久,萧萧有了身孕。
村里原先有个年轻寡妇巧秀娘,孩子还不满周岁便死了丈夫。按规矩,爹娘死了戴孝三年,男人死了要戴一辈子,这是湘西人约定俗成的法则,再嫁人或是有任何非分之想是要被处以沉潭的。巧秀娘太年轻了,她和别寨的打虎匠私通,叫人捉了个双,终于在一个灯火通明的夜晚被人 *** 衣服沉了潭。巧秀娘沉潭前一直叫着巧秀的名字,死得很惨,这事给萧萧的震动很大。
果然,花狗走了,对萧萧一个字也没提,萧萧再次变得一无所有。她无法排遣心中的思恋、委屈、愤懑和忧伤,经常梦游般地发呆,而河水依旧平静,依旧不紧不慢地流着;树边的水轮也照样“咿咿呀呀”地旋转着,仿佛这里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为了取出身内的那个罪孽,她喝深秋冰冷的溪水、吞服祈神的香灰,却不管用。
于是,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萧萧走了,她要逃离那令人窒息没有人气的地方,到城里去,到有女学生的地方,去拥有自由,去过真正的人的生活。可是路很长,也很难走,除了凛冽的寒风在崎岖的山路上刮去又刮来,昏黄的月光照射下的猫头鹰的阴森剪影之外,并没有谁会来帮她,沉重的百年渡船似乎也留恋这千古不变的堤岸,萧萧还是被捉回了村里,真相也大白了。
幸亏萧萧生了个男孩牛儿,她没被沉潭。一晃春官长到了16岁,他进城当了学生。牛儿六岁时也娶了媳妇,媳妇比他大10来岁,跟当年萧萧的年龄相仿。
一切都发生过,一切又好像从未发生。湘西还是湘西,依然是那个渡口,依然是那条渡船,不过只是更破旧了……
【鉴赏】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声誉卓著的作家,其短篇小说《萧萧》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名篇。在电影界的“文化反思热”中,小说经谢飞、乌兰两位导演之手搬上银幕,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影片开头以沈从文的一段话为题记,明白了当地告诉观众,它的创作动因在于,通过对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下人性压抑的深刻表现,揭示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中的种种弊端,起到警世醒民的作用。
改编的创造性,是《湘女萧萧》成功的主要原因。运用电影语言把“美文学”《萧萧》再创造为“美电影”《湘女萧萧》时,导演以现代意识为价值尺度,既保持了原著“平淡中寓深意,静谧中显激越”的艺术风格,又学习借鉴了鲁迅先生对国民性的解剖和批判,从而达到了文化反思的哲学高度。服务于思想批判的主题,与原著相比,影片在三个方面作了较大改动:巧秀娘形象的设置,萧萧与花狗的关系以及结局。
巧秀娘是《湘女萧萧》增置的一个女性,她作为萧萧认识世界(尤其是女性世界)的一扇窗口而存在,与萧萧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互补形象体系。巧秀娘出场三次,虽并非都是浓墨重彩,对萧萧的心理与行为却均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哭坟”里的凄凄惨惨戚戚之情,让她形象地感知了守寡女人的悲哀;“偶遇”中的“爹娘死了戴孝三年,男人死了要戴一辈子”的寥寥数语,使她领教到“三从四德”的威严;而“沉潭” 一场戏,更是印证了宗法礼教的残酷本性,令萧萧和花狗为自己的命运担心不已。同样是犯了失贞的罪过,萧萧却由于“大胖小子”的神秘力量,获得了乡情民俗的宽容。两个迥异结局(被沉潭/被宽容,交相辉映,揭露了封建礼教镇压和怀柔的两种功能。这软硬两手的互补性,造成了一种巨大的张力,以个体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泯灭为代价,换取了封建社会2000余年的长久不衰。
小说《萧萧》把花狗处理成一个“不正气”的青年,他千方百计地挑逗情窦初开的萧萧,两者的关系中,“欲”的比重大大超过了“情”。电影《湘女萧萧》里,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导演运用流畅自如的电影语言,不仅渲染了两人倾慕对方的“身姿绰约”和“雄健有力”的正常欲望,而且还特意安排了“赠绒花”这
一情感交流的情节。这以后,萧萧对花狗的态度由“惶恐”而“主动”,双方的关系一步步密切,终于在“碾坊相遇”一场戏里,勇敢地冲破宗法礼教所设置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堤防,登上了“情欲交融”的制高点。可以说,“情”是维系双方的主导因素。用“情”的毁灭代替“欲”的扭曲,影片的批判锋芒较之小说无疑是更加犀利了。
原著的结尾是这样的:
“到萧萧正式同丈夫拜堂圆房时,儿子已经年纪10岁,有了半劳动力,能看牛割草,成为家中生产者一员了。平时喊萧萧丈夫作大叔、大叔也答应,从不生气。
这儿子名叫牛儿。牛儿12岁时也接了亲,媳妇年长六岁。媳妇年纪大,才能诸事作帮手,对家中有帮助。唢呐吹到门前时,新娘在轿中呜呜哭着,忙坏了那个祖父、曾祖父。
这一天,萧萧抱着自己新生的毛毛,在屋前榆蜡树篱笆间看热闹,同十年前抱丈夫一个样子。”
不难看出,其间详溢着对大叔宽容牛儿、牛儿娶了个大媳妇、萧萧抱着新生的儿子看热闹这一幅温情脉脉的生活图景的欣赏和礼赞。然而,正是在这种欣赏和礼赞中,传统文化对人性的扭曲和压抑的血淋淋现实被冲淡和淹没了。这不能不说是原著在文化意识上的局限。
在银幕上,“模样已经进入中年”的萧萧似乎早已忘却了封建习俗给自己带来的情感悲剧,她自觉地担当起春官娘当年扮演的角色,兴高采烈地忙碌着为自己年幼的儿子娶大媳妇。
萧萧叫着“牛儿”出门,在墙角处发现牛儿和大黄狗:“牛儿,新娘子都来了,你跑什么?”
牛儿:“我不去,我不要新娘子!”
萧萧:“傻儿子,男人终归要成亲的,你叔叔成亲的时候正吃奶呢!”
牛儿听着。
萧萧:“快走,一会儿你叔叔回来了,看到你接了媳妇,多高兴啊!”
春官娘找来:“萧萧,快去,新娘子来了!”
萧萧:“娘,您去迎吧!”
春官娘:“你也去,要去的!这是规矩,从今天起,你就做婆婆了……春官今天也要回来了。刚才他爷爷说,今天也给你们圆房,凑个双喜临门!”
凌空越过若干年,牛儿与春官娶亲的情景竟是惊人的一致,莫非是历史正在重演?!这种前后呼应的重复蒙太奇,带给人强烈、鲜明的情绪冲击力,把深邃含蓄的文化底蕴推至镜前:封建文化不仅作为一种制约性的外部规范而存在,而且通过人们的自觉认同,在灵魂深处化为一种潜意识的内在规范。“同质性”的内外规范协同运作,不仅能够消融和分解一切外来的和内在的可变因素,而且实现了主客体的“同构性”:社会系统和个体性格的超稳定封闭结构。这正是造成中国社会循环往复、停滞不前的重要文化因素。在此文化背景下,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在被动规范/主动规范(他律/自律)中消融个体的过程。萧萧本是渴求自由和幸福的,她曾经希望做个“女学生”,也曾经与花狗一道挥洒过青春 *** 。然而,生活中并没有出现“奇点效应”,生存状态也没有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她抗争了,也失败了。失败之后,便是认同。她学会了以自己的命运为榜样来安排后代的命运,接受灾难并传递灾难,俨然是一个封建礼教和民情乡俗的卫道士。在萧萧对于自己悲剧命运的自然亲切的顺应性描写中,渗透着电影艺术家激越的批判精神。
《湘女萧萧》充分调动了声、光、彩色等电影元素的“积极性”,在象征物、画面、场景的营造上精耕细作,浓烈的文化气息弥漫在影片的各个角落,取得了形象生动、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影片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巧妙选择象征物。碾坊中的“石磨”是个意指性很强的象征物,它不紧不慢转动的镜头,在影片中多次出现,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可以说,它既象征着传统社会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封闭性、又指证了宗法礼教“佛法无边”的存在状态。“石磨”常常维系在关键性段落之后,生发出各不相同的意义。例如:“碾坊相遇“”之后,它预示了萧萧和花狗悲剧性的结局;“萧萧生子”之后,则折射了封建文化对异己力量的巨大吞噬力。“出逃” 一场戏里,“船”也是一个意识形态的意象。在人与“船”的搏斗中,萧萧的身影显得越来越渺小,“船”的形象却愈发膨胀起来,观众的情绪体验和心理活动随之奔向 *** 。
善于运用隐喻。萧萧一边劳动一边照料春官,这情景如果用来表明姐弟之情,该是十分动人的,可用来表现夫妻之情时,给人的感觉就不再富于诗意了。影片“以乐景写哀”,姐弟之情被编、导、演、摄处理得异常纯真、浓郁,从而强烈地喻示了封建道德对人性的扭曲、摧残和扼杀。此外,“萧萧怀孕”和“沉潭”两场戏的组接,也具有一定的隐喻性。
气氛营造有深意。“碾坊相遇”一场戏,影片充分调动观众的视听感觉,用沉闷的雷雨、轰响的石磨、激涌的水流,渲染出焦灼、烦闷、躁动不宁的气氛。透过这一气氛,我们似乎听到了花狗“一朵鲜花,硬要等枯了”的揪心呼声。人物情感的奔涌起伏,因之获得了必要的铺垫。影片对“沉潭”的场面作了震撼人心的视觉表现——漆黑的夜空、莫测的深潭、明亮的火把/冷漠的族长、 *** 的巧秀娘、虔诚的村民,在这与巫术仪式无异的氛围里,充斥着庄严、神圣和神秘感。传统的封建礼教不正是凭借这庄严和神圣的外衣,产生一种无法回避也无法抗拒的威慑力量,从而迫使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认同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