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革命片的观后感6篇
革命片的观后感篇1
遍地尸骨。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革命者被捆绑着,脖子后面插着枪毙的牌子,跪在地下,影片交替的画面呈现在我的眼前。把我带回1911年——辛亥年。革命党人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艰难危险,凭着坚毅不屈的精神,同残害民众的敌人相搏斗,遭受的挫折不止一次,牺牲的惨状令人痛惜,这就是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孙中山领导下,黄兴指挥围攻两广总督的战役。英雄们为了正义的事业,为了划时代的民主共和国的理想,他们迈出了武装斗争的第一步。七年以后,埋在迷乱的烟雾和杂乱的草丛中的尸体才得以安息。
七十二烈士的浩然正气,使全国长期受压抑的人心也因此大大的振奋起来。人们对清政府的侵略者,长期积聚的怨恨和愤怒,像汹涌的洪水冲击山沟一样,气势浩大,不可阻挡。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在武昌举行了大革命。熊秉坤放了第一枪,这次起义成功了。它使天地为之震惊,使鬼神为之哭泣。它永远载入历史,永垂不朽!
在孙中山的积极领导下,全国各地革命军的斗争下,革命形势风起云涌,迫使清政府退位。民主共和国执政,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它推翻了清朝政府,建立了民主共和国。这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孙中山先生,你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你把劳苦大众的心装进你心里,你把所有的爱握在你手中,你把所有的伤痛藏在你身上,你把你的生命归还世界。你在我心中,我要致敬你,辛亥革命的领袖——民主革命的国父。
革命片的观后感篇2
2011年,正值辛亥革命100周年。举国都在为了这个历史性伍闹的事件展开讨论。但无一例外,所有讨论都会提到,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中国的新纪元,同时,三民主义深入人心。但有些问题却还是值得商榷。
在电影的腔御罩开头,是秋瑾的英勇赴死。清朝官员在斩首秋瑾之前,曾经给她看了一张照片,"你可晓得这两个孩子将会失去母亲?",秋瑾望着远方,平静的回答,"可我的死却是为了天下所有的孩子。"无私伟大的母爱!赴死的前一刻,她还在想,到底自己的革命是为了什么?原来,"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温和宁静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死并非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但牺牲之快,之烈,牺牲之价值,竟让我在这一刻自心底喜极而泣。"为了革命,为了天下,为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为了新中国的美好,她,革命女子第一人,英勇赴死,不为其他,只为了自己的死可以唤醒麻木的拆李群众,可以让革命的鲜血断裂清政府腐朽的统治,人民可以享受着幸福。敬佩之!最感动的一刻莫过于广州黄花岗起义。黄兴、林觉明、徐宗汉等义士们不惧自己生死,用最年轻的生命,最炽热的鲜血,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孙先生在国外演讲时,其中的内容大抵都忘了,只记得信仰这两个字深深的打动了我。信仰,崇高的字眼,缺失的文明。当代的青年们,扪心自问,真正有信仰的又有几位?没有信仰,行尸走肉,或者没有目标,或者只为名利,或者麻木漠视生命。最近看报纸,关于中国对于缅甸影响的那一块很有感触。很多国家都认为,缅甸似乎再走中国之前的老路,但是其中却有一点,那是我们国人实在无法相比的,那就是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
前不久缅甸政府出台了一项政策,要求缅甸政府机关办事的国民,必须身着缅甸的传统服饰"笼基"才准进入。总统吴登盛说,"华人传统的习俗,你们丢了,但我们还保留着。"对于祖国传统文化的信仰,使得他们在祖国受屈辱的日子里,无论穷苦,依旧快乐开心的活着。即使现在可以过得更好,也没有跳入金钱的旋窝,知足常乐,人生足以。但是反观国人,多数人是活在金钱的牢笼里。导致的结果就是国人没了信仰,漠视生命,不懂生活,麻木的眼睛也捕捉不到美好。青年们没有激情,面对危难不公也只会瞎嚷嚷几句,却不会有实际行动来证明什么。大学学术之风低迷腐败,弄虚作假之风太多,跟风者比比皆是,这样的年轻团体,要是面对祖国的危难时期,我们是否还能有五四运动时学生们的激情,这怕是岌岌可危了吧。很多人都在问中国这是怎么了?国民这是怎么了?依我看来,还是经济发展太快的原因,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怎么可能靠这几十年几百年可以完全改变的。
如今的世道,官僚之风盛行,在学生团体里面,这种现象也很严重。我想问的是,我们一直呼喊着的民主与自由,却只真正成为了我们利用的工具,我们所谓的信仰,也变成了我们利用的工具,除了可悲,只剩下可悲。如今,当真还可以再出现一个鲁迅吗?扯远了,但是革命时期的那种激情却值得我们反思。大学,本来就应该是渴求知识,学术思辨之地,却成为了现在的培养官僚之地。中国,你真的病了。歇一歇吧,好好回到你的先秦时代,看看那会的百家争鸣,看看那些思想家们的政治主张,别再愚弄你年轻的一代了;再好好瞧瞧你的国情吧,为什么那么多官员腐败?
首先,当他们能够坐上那个位子,肯定自身的素质不会低,那为什么那么多有想法有胆识的人过了一两年,确会变成心里焦虑、人人唾弃的贪官?或许在这个环境中,人不得已都会变成这样的。那么,我们是否该换个角度来想想医治的办法呢?民主与自由,或者说是信仰与自由,一个青年人,应该是生机勃勃的,应该是激情洋溢的。五四精神,革命精神,我们都应该学习。革命的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了,历史的脚步是这样走着,即使有人挣扎,也无法挽回。影片其实拍的一般,但是人物有血有肉,振奋人心,关乎革命一词,也做了一些表述,却没有从革命本源出发。大抵就是这么些想法吧。
革命片的观后感篇3
"革命"是什么?"革命"是要革谁的命?或者说,"革命"有什么意义?看了《辛亥革命》这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电影后,我内心所有的疑问都得到了解答。
时间定格在一九零七年……秋瑾身带枷锁,步伐却铿锵有力,头发凌乱却目光坚定。为什么一个女人,母亲宁可牺牲生命要去革命?我听见她坚定地说:"为了给天下的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时间定格在一九一一年10月10日,一群才华横溢的青年放下笔杆,在炮林弹雨中抛头颅,洒热血,义无反顾。为什么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们要牺牲生命去革命?《与妻书》的决绝告诉我:因为革命代表了中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时间定格在孙文演讲会场,海外华侨为革命的失败痛哭流涕,为中国革命慷慨解囊。为什么海外华侨要捐款甚至卖掉祖宅赞助革命?孙文在演讲中回答得非常清楚:因为中国要摆脱被歧视的命运,只有革命这一条路。
秋瑾对革命的理解是为天下的孩子造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林觉民说,革命是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孙文说,革命就是让全国之人无一贫者,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辛亥革命是什么?是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的国体的新生,是中华历史的真正进化。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纪念日。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时光流逝,历史远去,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在此间留下的烙印。那天振聋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可以这样说,当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
一个世纪的光阴犹如弹指一挥间,历史不可假设,所以我很难想象,如果一百年前没有这样一部分人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执着的追求新的希望,那么如今的中国又该是怎样的一种场面?不过,既然历史没有留给我们血雨腥风的生活,没有留给我们戎马疆场的机会,那么我们就该以新的方式开拓进取。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这些生活在安逸世界的人,怎该忘记这段历史?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不仅仅在当时,更加深远的影响在现在和将来。什么时候,我们国家能共同富裕,中华民族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时革命才算成功。斯人已逝,其言犹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
革命片的观后感篇4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电影《辛亥革命》于9月下旬起在全国同步上映。看完这部历史题材的影片,笔者感慨良多,心绪难平。
影片选取辛亥革命前后这一历史片段,真实再现了以孙中山、黄兴、林觉民等为代表的革命先驱者为推翻封建统治、挽救民族危亡而进行的艰巨卓绝、波澜壮阔的斗争过程,重点描写了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的场面,其悲壮之举,足以令"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面对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积弊,革命党人为何敢挺身而出、振臂呐喊?面对满清统治者的残酷镇压,革命党人何以能前赴后继、舍生忘死?信仰,对革命的坚定信仰!这些革命者,大多出生富贵家庭,却在接受了革命思想后背叛自己的家庭、抛却了常人恋恋难舍的荣华富贵,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来。有的在家乡变卖家产,宣传革命真理;有的远赴海外,为革命筹募资金;有的打入清廷新军中密谋起义,有的奔走各地联络党人……这一切都是在白色恐怖、极端艰险的情况下进行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坚定的革命信仰,这些革命党人早就坚持不住、放弃投降了。电影中有一段写黄花岗起义失败后,革命党人的菁华几乎丧失殆尽,连黄兴一度都有点悲观,但在徐宗汉的安慰下,黄兴重新振作起来,他们之间的对话中有一句:"我们又不是没败过,失败算什么!"质朴无华的对白把革命者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坚强的斗争意志表现得十分真切,令人动容,催人感奋。影片中还有一个细节,当黄兴在黄花岗起义失败后逃回来,在一条船上与孙中山见面,战友重逢,生死考验,该有多少的话要倾诉,可两人都没有言语,坚定的目光传递给对方的仍然是革命必胜的坚定信仰。
历经磨难不言苦,九死一生报国家,这就是辛亥革命的革命者们一生的写照。电影的片尾曲《辛亥颂》把革命者的这种爱国精神和伟大情怀升华为一种悲壮,一种崇高,在观众心灵深处引发强烈的共鸣和震撼。
革命片的观后感篇5
整个跨过鸭绿江观电视剧中最让人震撼、动容和感动的,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执行力。不论是一夜奔袭140余里阻击敌人的三十八军,还是藏冰卧雪长津湖十余天的第九兵团,以及用血肉之躯坚守汉江、铁原、上甘岭等地,承受住无数轰炸和冲击,依然岿然不动的五十军、六十三军、十五军等。他们从没有过多地讲条件,只是用尽全力确保任务的完成,包括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
这种强大的执行力从何而来呢?从方法论角度,我斗胆进行一下归纳,大体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目标正确,思想统一,万众一心。
从明代先贤王阳明开始,就提出了“此心强大”的概念,心理强大、意愿强烈则一切皆有可能;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更进一步明确,“此心”是“利他心”才能迸发出强大力量。我党一贯重视思想统一工作,战前的各种动员和宣传工作更是非常到位。志愿军战士们每个人都清楚自己肩负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责任,发自内心的理念就是:为了自己身后的祖国和亲人,坚决不能让美国鬼子打到鸭绿江边。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们英勇顽强,创造了无数战斗奇迹,用血肉之躯铸造了钢铁长城。
二是指令简单清晰,便于贯彻执行。
整个战争看似打得热闹,其实每个部队接收到的命令都非常简单,加之当时我军的通讯技术还不发达,很多重大指令都只能通过无线电台传送。所以,各个军队接到的命令无非是:在某个时间,到达某个地点,在什么时间发动进攻或者坚守阵地多长时间。具体通过什么战术,采用什么技巧,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打的详细指导,基本上不可能有。
其实,大道至简,反而是这最简单的命令发挥出了最大的作用:如果指令过于复杂,可能要么与前线实际情况不符而让一线部队无所适从,要么让前线耗费了巨大的精力解读和学习命令。所以,指挥官们运筹帷幄、殚精竭虑地思考了各种可能,设计了各种方案,但是把最终的命令传导到一线,反而最简单,基本上就是:一二三,干就完了!
革命片的观后感篇6
自古忠孝难两全。一边是国旗神圣与守卫重任,一边是银发慈父的泪水以及无限思念,解放军战士用笔直的军姿与标准的军礼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军人的气质与精神。建军92载,人民解放军正步行进的步履铿锵,挥洒出肩负民族希望的无上荣光。
国旗下最美的你,“苦难辉煌砺铁军”。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致力于锻造一支属于人民的武装就是她不变的目标。1927年的挫折与血雨腥风,吓不倒中国共产党人。掩埋好战友的遗体,他们集结在南昌城下、井冈山上,红旗漫卷西风烈;铁流两万五千里,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从中原突围到百万雄师过大江,从跨过鸭绿江到鏖战上甘岭,苦难中人民军队用生命与鲜血让“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五星红旗的尊严与东方古国的复兴脚步,因为军旗的护佑,愈发自信而矫健。
国旗下最美的你,“最是本色感人心”。张富清,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解放后他却刻意尘封功绩。决死关头不放弃、和平年代不迷失、困难当前能泰然、享乐面前能淡然——张富清给广大党员树起了一面镜子。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张富清“最是本色感人心”。收藏下张富清立下的军功和精神,传承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信念与意志。
国旗下最美的你,“谁说女子不如男”。说起当代花木兰,如花美玉之容颜、朱日和“沙场秋点兵”之壮怀激烈,都属于硝烟风沙涂抹青春面庞的女坦克手们。大漠孤烟直,当代花木兰们驾驶着国产主战坦克不畏艰险,铿锵铁甲,武装向前;“敢和自己较劲,敢和男兵叫板,敢上战场打仗”,从美丽到强悍、从柔弱到刚毅,“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坦克手们用自己的行动演绎了新时代花木兰的士兵突击。
初心如炬、使命如山。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军队与国家昌盛、民族复兴紧密相连。新时代的征程上,“最美逆行”“最美睡姿”,当祖国呼唤之时、当人民期盼之时、当危机来临之际,人民军队向死而生,抒写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慷慨大义!让拥军爱军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浓烈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拳拳深情。
致敬国旗下最美的你,中华家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你们的身影。
致敬国旗下最美的你,花香鸟语的时候你们在远方,雨打风吹的时候你们在身旁。
致敬国旗下最美的你,以朴素的尊崇向“用青春和热血履行对党和人民承诺”的人民军队敬礼!
㈡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100字3篇
10月30日,我观看了电影《地道战》,它主要是讲:1942年到1944年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实施了三大策略:“杀光、抢光、烧光”。冀中人发由于军力不足,不能对抗敌人,就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创建地道战以后,敌人就往里面攻击,想方设法地破坏。但是聪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来防备,敌人没有得逞,他们既怕又恨,但又对我们没办法。在地道里作战时,民兵队长高传宝利用人群来传播消息,使队长的意思能传播给人群。人们有了地道战,敌人的“扫荡”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胜利。
观看这部电影的同时,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古代的中国人民如此聪明,而现在的中国人却如此地脆弱无能,就拿诺贝乐奖这个事例来说吧,在外国已经有很多人得了诺贝乐奖,但我们中国却只有几个人获得了诺贝乐奖,真是天壤之别啊!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中国人并不比别人笨,为什么会这样?告诉你吧,因为我们中国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为自己争权谋利。我们回想一下《地道战》吧,如果他们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吗?如果他们不合作,能想出防毒方法吗?所以我呼吁大家不要再争取权谋利了,你倒不如把争取谋利的时间来为国家作奉献,这样也许对你会更好。
同时,我也希望我们小学生好好学习,不要玩世不恭,好好学习,不要辜负大家对你的期望,长大为国家做奉献。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二.《地道战》全片的剧情是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日本鬼子从炮楼出来不断袭击邻村老百姓,进村后,他们烧杀抢夺,无恶不作,老百姓对他们咬牙切齿,恨之入骨。
高家庄群众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民兵队长高传宝的领导下,随机应变,因地制宜,把土洞、地窖改造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的多口地道,而且一直挖到敌人的炮楼底下。某夜,小鬼子山田队长率日军在天黑之际偷袭高家庄,这事被老钟叔发现了,高老钟意识到鬼子进村将是老百姓的一场灾难。面对凶恶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来到村中的老槐树下,解开绳索,拉响了那口报警的大钟,就在钟声回荡在高家庄的上空时,山田的枪声也响了,这位忠诚的老钟叔倒在了山田的枪口下……高家庄人民被激怒了,他们望着老钟叔的遗体,立下了铮铮誓言,他们要为老钟叔报仇!
鬼子一出炮楼就会被藏在地道里的民兵发现,他们连忙告诉村里的老百姓,赶快下地道,敌人进村后,什么也发现不了,可是,民兵连长高传宝和他的所有民兵早已做好战斗准备,一声令下,四面开火,敌明我暗,战术自如,打得鬼子措手不及,乱窜乱跳。敌人在逃往炮楼的途中,被我埋伏在田野外的民兵从地下向神兵一样杀出,打得鬼子溃不成军。最后,活捉了日本鬼子小队长。高传宝揪着小鬼子的衣领说:“你抬起头来看一看,这是什么?这是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六十几年后的今天,回望六十几年前的峥嵘岁月里,高家庄的地道战中的地道是奇迹,而我说冀中平原的劳动人民们才是奇迹!他们发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地道,战胜了的困难,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家园和祖国!他们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三.自从看了电影《地道战》以后,我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静,因为英雄的形象总是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地道战发生在冀中平原上的故事,一次,日本鬼子要侵略冀中的人民,人民为了赶日本鬼子出中国,在每户人家里挖了一条通道,这做了陷井,经过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冀中人民终于把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但是,高老忠为敲钟报警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我觉得冀中人民很聪明,会用各种手段去对付他们,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冀中人发会想到挖地道,家家户户连在一起,逃得容易,打仗也容易。
那已成为历史,我们现在很少存在战争,因为人们不想打仗,他们想有一个温馨的家,过着平平常常的日子,而我们小学生,应该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做出贡献,所以全世界的人民要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㈢ 湘南起义观后感
在观看《湘南起义》我们可以看到“浴血重生朱德率部奔湘南”“风展赤帜百万之众斗敌顽”“波澜壮阔创建苏维埃政权”“战略转移湘南义军赴井冈”全方位展示了湘南起义历史过程。
在电影中,我看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情景,看到了他们怎样遭受反动派的迫害,如何被敌人严刑酷打:李文香被敌人割耳挖眼而死,还有一些革命烈士被人一刀一刀折磨至死,还有的被剁成肉酱.......这是何等的残酷而变态的酷刑。
湘南起义发展了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输送了生力军,使井冈山的革命由此进入全盛时期,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湘南起义掩护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初创工作;
二、湘南起义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巩固、发展积蓄了雄厚的革命力量。 湘南起义还为井冈山根据地输送了大批干部。湘南起义集中锻炼、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政治、军事人才。他们跟随朱德、陈毅奔赴井冈山,成为建设井冈山根据地的重要骨干,其中许多人分别担任了党、政、军的领导职务。当时红四军中党的建设急需干部,“湘南来的工作人员.几乎尽数在军中做党的工作。”再次,湘南蔽雹冲起义为井冈山的工农武装割据贡献了宝贵经验。正如肖克所说:“历史已经证明,有了湘南起义,才有井冈山会师,才有巩固的井冈山根据地宏歼,甚至可以说,才有光辉的井冈山时代。”井冈山斗争申援了湘南起义,而且提供了肆笑落脚点。从湘南起义的整个过程来考察,从它把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在农村实行工农割据来看,从它对巩固、发展井冈山根据地的重大作用来看,它的历史功绩是巨大的,它的历史光辉是永不熄灭的。
观看《湘南起义》之后,我发现我是多么的幸运来到湘南这片热土并在这里学习,湘南是个出人才的地方,我们应该更加珍惜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珍惜学习的时光,不浪费光阴,充分利用时间学习和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和素质,做一个真正无愧于心的中学生。
㈣ 红色故事读后感
答:红色故事读后感
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过去,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幸福快乐的时光中。然而,我们却要铭记那些为了祖国未来而牺牲的烈士们,当我翻开《红色少年的故事》时,我感受到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气概,更是深深地被他们舍生取义的爱国情怀所打动。
书中记录着许多年纪不同的少年,经历不同的爱国英雄。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刘胡兰。刘胡兰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就因为对万恶的旧社会不满,而对革命事业充满了热情与向往。当因判徒的背判而被抓时,她虽是被捕人员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但她却用弱小的身体,强大的精神力量从容不迫地去承受敌人残酷的刑罚,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意出卖革命。最终,年仅十五岁的刘胡兰为了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需要多么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在享受如今的幸福生活时,不能忘记这是无数位像刘胡兰一样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就应珍惜生活,用更好的精神风貌去应对未来。
现代社会的建设需要大家同甘共苦、团结奋庆陪前斗的精神,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那么一群为了革命事业同甘共苦,浴血奋战的英雄。在土地革命时期,黄土高原上有一支神出鬼没的少年武装——红色少年先锋队。他们都是由穷人家的孩子姐成,能吃苦、胆子大也十分地团结,他们平时每一天进行操练,当敌人进攻时,他们总是团结一心、奋勇抵抗,真是人小志气大。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不需要应对敌人的枪林弹雨乱敏,但我们需要做的是,努力学习知识,团结在一齐共同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
书中还有少年英烈—欧阳立安,抗日小英雄—杨来西,铁骨铮铮的共产誉清党员—王华等英雄。在他们那一段段已经逝去的光辉岁月中,是中国少年对历史的呐喊与对未来的期望,我们就应在这最秀丽的时代中,继承少年英雄们的遗志,做一个用心向上,不断开拓的好少年,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秀丽。
㈤ 李天佑血战四平观后感
观《李天佑血战四平》有感
今天,我们观看了《李天佑血战四平》这部影片。我看了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本片讲述了1947年至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城市攻坚战——四平攻坚战。本片以时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李天佑担任四平攻城总指挥为主要线索,再现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城市攻坚战。李天佑的对手是时任国民党71军军长,后起义投诚并于1955年与李天佑同授解放军上将军衔的陈明仁。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两位一代将才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相互博弈,斗智斗勇。 本片从人物入手,不仅塑造了有勇有谋、爱兵如子的李天佑上将,也刻画了一批围绕在他身边,既纯朴、可爱又令人尊敬的战士形象,人物真实可信、有血有肉。众多有血有肉的人物从多维度完整勾画出了这场战史上有名的残酷战役。通过众多平凡英雄们的牺牲与奉献,展示了我军将士敢打敢拼,勇敢无畏、能打大仗、硬仗的优良作风。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情节是:当我军进攻敌人最后一个阵地——指挥所时,李天佑的敢死小队拿着炸弹向着敌人的指挥所冲去。但敌人用无情的机枪射死了一个个冲向敌人阵地的战士们。最后,只剩下一个新兵,和老班长。新兵虽然没有经验,但表现得十分机灵,在老班长的掩护下,一点一点接近敌人阵地。但老班长为了掩护他,身中数枪,牺牲了。而且新兵在自己唱的山歌中,用生命的代价,摧毁了敌人最后一道防线。
多么感人啊!我不禁想起自己现在的生活。原来都是老一辈用生命为我们造就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应该用更加好的成绩,去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一部好的电影让我获益良多!
㈥ 电影 大决战 观后感
思路:根据电影《大决战》系列的内容展开,并结合自己的观点加以说明。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同时也是解放战争胜利70周年。关于三大战役的记录,我认为最为经典的当属1991年拍摄的《大决战》系列,我用了一周的时间陆续重温了一遍。《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其中我认为最震撼的要属《淮海战役》。
60万对80万,延伸来说,为什么人民解放军能够战胜装备精良、人数众多的国民党军队。以前只在历史书中划过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但具体来说,决定解放战争胜利的有很多,我认为关键一点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并进行了彻底的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在主观上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用户,得到了农民的认可和支持,客观上使得原本束缚在土地上的生产力得以释放出来。这样就是数以万计的农民在主、客观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能够奔赴前线,支援解放军在广阔的华中平原上“中原逐鹿”。
土地革命,一是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二是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正是如此,土地革命成功了,解放战争成功了。至于其他类似“战争艺术”种。
只不过是缩短了战争的时间的“把戏”罢了,当然也不能完全否认,但过分强调军事指挥的重要性,特别是将国民党部队失败的原因全部归结于蒋介石的失败指挥上,这难道不就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嘛
㈦ 爱国主义教育展演影视片观后感,初一,800字左右
当我看完《小兵张嘎》这部爱国主义电影时,我被主人公嘎子哥那热爱祖国、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
一提起小兵张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倍受人们敬仰。嘎子小时生活很苦,但是为了改变人们艰苦的生活,他少年时就参加了红军,他给红军战士带来了快乐。嘎子多次完成艰巨的任务,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敌人一枪,但他仍不顾伤痛毅然追击。他聪明的脑袋瓜用一只假枪就把敌人首领捉了回去,为红军立了大功。嘎子的爱国热情、幽默、滑稽、可爱、坚强不屈,不达到目的绝对不罢休的精神感动了我。
看完电影,我思绪万千和嘎子对比,我显得是那么渺小。嘎子为完成艰巨的任务而奋不顾身,即使失败也会坚持不懈地去完成而我失败就放弃。记得那次学校开展一次“科技小发明”的活动,我当时就迫不及待地向老师报了名。正当我满怀信心地开始制作我自己设计的“动力小船”时,却发现了一个个让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的问题。如接上电线了电池却不通电。等我解决了电池的问题后却发现螺旋桨转不了了,当我解决螺旋桨的问题却发现这一个个问题把我搞得头晕眼花,头上金星乱飞,我一气之下把“动力小船”摔了个稀巴烂。结果认真制作,能持之以恒的同学获奖了。望着他们胜利的神情我后悔莫及。是啊,有句古话说得好“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为何说无难事呢?因为做了,“难”事则转为“易”事不做则反之。联系我们小学生一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我们只有踏踏实实地走下去,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挖根刨底地搞清楚,才能够为我国的将来出一份力量。
片中嘎子上县城找一位亲戚时,却发现那位亲戚帮鬼子拍照,脸气得由绿到红由红到紫。嘎子刚正不阿而我却因胆小冤枉他人。记得那是我上四年级时。我刚到家门口,却发现一个人在开我家的门锁。我仔细一看,原来他把我家的锁弄坏了,怎么也打不开了。他见我回来了,便立即恶狠狠地说:“你要敢把这件事说出去,我便揍死你!”我吓得连忙点点头。等我妈回来时却撒了谎说是楼上小妹妹弄的,为此我还经常为此事感到不安呢。
同学们,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未来的中国属于我们,我们要发奋学习,像嘎子哥一样毫无保留地把一切贡献给我们的祖国。
㈧ 挺进大别山观后感
1.最近,公司在全体员工中,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观看了《挺进大别山》等影片,重温前辈们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主义精神。 影片给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气势磅礴来形容,伴随着我们耳熟能详的歌声,直截了当地突出《挺进大别山》的主题,并用很好的过渡手法衔接到国民党阵地,引出电影的主要人物?-邓小平刘伯承。电影的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按照历史顺序将解放军如何歼灭敌人的战役一一列出,并适当地带出部分将领的名字,讲述了老百姓与解放军同仇敌忾,共同抗击敌人的历史事实。 在这部电影中,我领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我们把握生命并敬畏生命,可生命对他们而言却是不畏牺牲。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刘邓在大别山上面对无数个铁血战士强烈激昂的演讲,他们不约而同由衷地发出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的大无畏呐喊。刘邓的演讲是那么的振奋人心,简短而又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呼声更是响彻山岗,这是怎样的一种豪情壮志,有着这样的热血儿女,敌人的罪恶念头想都不要想,有着这种钢铁脊梁,任何妄图与人民为敌的人都会受到正义的惩罚。在这发自肺腑的声音里我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我确确实实被感动了,同时也激发了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重温那段历史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的和平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抗战精神。作为身处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应该永远缅怀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捐躯的革命先辈。那段革命战争史是中华民族的丰碑,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魂。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过,到今天,社会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无论形势和任务有怎样的不同,我们都不会忘记这个本,丢了这个根。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曾经成就我们事业的伟大精神动力,还将辉映着我们漫长而辉煌的征程。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人民,需要永远的“为顾客服务”。 公司为了增强全体员工爱国主义意识,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给我以强烈的震撼,同时也引发了深深的思考。当前,国内外经营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新形势、新情况下,我们青年员工的各个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眼界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看问题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同时也产生了种种问题,如部分员工的服务意识薄弱及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等。此次教育活动的开展,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 通过集中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形式,增强了我的大局意识、组织意识、责任意识、模范意识和爱国意识,树立了战胜任何困难的信心,成为具有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的合格员工,成为执行总部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勤奋工作、刻苦学习的模范,遵纪守法、开拓创新的模范。
2.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在大革命时期,由中共领导红军在鄂豫皖三省边界以大别山为中心的地区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是仅次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二块伟大的革命根据地,也是红4方面军的诞生地。这一根据地的成立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迄今,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已建立80周年。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鄂豫皖苏区人民为推翻三座大山的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可歌可泣的斗争,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在这片热土上出生、成长的我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
为纪念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成立80周年,革命老区的人民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而我们黄冈师范学院商学院党组织也以此为主题开展了党组织生活会,此次党组织生活会的形式不是采取以前的小组讨论发言形式,而是以观看《大转折——挺进大别山》这一战争影片的形式开展。
坐在主教楼220教室里,我认真的看完了这部影片。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1947年3月18日,国民党军队占领中共中央政府所在地延安,中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我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空前规模的重点进攻,扭转战局,刘邓大军南渡黄河,在鲁西南与敌人鏖战,先后取得郓城、定陶、六营集战役的胜利。接着,又攻克敌重兵把守的羊山集。此时,颇感不妙的国民党当局紧急调集35万大军日夜兼程扑向羊山集,并企图利用当地连降暴雨洪水猛涨之机,袭击我军。面对严重的敌情、水情和党中央发来的“陕北情况甚为困难”的电报,刘邓彻夜未眠,毅然决定立即南下。部队在连续作战、疲惫不堪未及休整的情况下,冒着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过黄泛区,渡沙河、汝河、淮河,向大别山英勇挺进,并胜利到达目的地。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坚持战斗,经历了极其艰苦和令人难忘的战斗岁月。最后以伤亡近半的代价,实现了中央的战略意图,使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人民解放军提前进入了战略进攻。
这部影片给了我很深的震撼,其中有几个情节镜头令我记忆尤其深刻。
镜头一:战士们在寒冷的冬天,赤着双脚踏着结冰的河面过河。很难想象,在那么冷的冬天,他们就那样赤着双脚踩着结有冰块的河面行走,双脚都冻紫了。换做是我们,在那么冷的冬天穿上厚厚的袜子鞋子都觉得冷,跟别说赤脚踩冰块了。可是在那样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他们却没有一个人吭声,而是那样坦然地在结有冰块的水中趟过。
镜头二:战士们边打仗边洗澡。影片中战士们因为水土不服身上长满了疥疮,在泡澡治疥疮的时候他们还要防止敌人的进攻。洗澡的时候一队人洗,另一对的人就拿枪在旁边打敌人,然后换班。当看到战士们在水中嬉戏,玩闹,脸上露出的那种开心的笑容的时候,我为之动容了。那需要多么乐观的心态啊,才能在那样的环境中懂得享受那片刻的快乐。
镜头三:刘伯承和邓小平互相争着南下,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希望让给对方。在那种战争形势下,要南下就必须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就意味着一路上会接连不断的遇到危险。明知是危险的,但刘伯承和邓小平互相争着去,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之间有着真诚而深厚的战友情谊,更是因为他们都有着一颗无私而伟大的心。
我被他们这种不畏险阻、不怕吃苦、无私精神以及乐观开朗的态度深深打动了。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部反映战争的影片,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教育影片。看完这部影片,我忍不住开始反省我自己。
最近寝室后边在施工建新宿舍楼,这座新宿舍必须在9月份开学的时候建成,好让09级的学弟学妹能住进去,因此工地一直在赶工,每天从早上六点做到晚上十一二点,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噪音打扰到在寝室自习休息的同学。因为现在快到期末,课几乎都停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习,而我又习惯在寝室自习,所以经常跟同学抱怨寝室外面太吵,影响我学习。想到影片中革命先辈们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人民大众的和平,不顾自己的生死投入到危险的战争前线。我为自己的这种自私的想法深深感到惭愧,我怎么可以因为自己的舒适而不顾学校的利益呢,更何况我也是黄师的一员
3.挺进大别山》影评:跟着走!走到前面去!
2011年6月8日,商学院全体党员、预备党员聚集一堂缅怀了豫皖苏革命根据地建立80周年以来党的革命丰功伟绩。期间我们一起观看了解放初期的重大历史转折点——《挺进大别山》,学习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革命精神:顾全大局 ,勇挑重担的精神 ;艰苦奋斗 ,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 ;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齐心协力 ,精诚团结的精神。
真实故事发生在我就学的红色土地——大别山麓。解放战争初期,为了改变战局,毛泽东决定向蒋介石在战略上的薄弱后方——大别山发动战略反攻。制字了两翼牵制的作战方针,南线主力三军配合,由刘、邓率领的晋翼鲁豫野战军主力中央突破,从黄河北一直攻到长江,占据了战略要地大别山。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收复了失地,使战争的进程大大地加快。这是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一个大转折。
当灰蒙蒙的画面出现在我眼前时,我不禁惊呆了,不禁为当时支撑他们前进的精神所折服。期间有一个感人的片段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党员,当刘邓大军面临前堵后追的迫境时,刘伯承不得不做出痛心疾首的决定:舍掉一切武器和装备,徒步挺进大别山!然而却在队伍中出现悲怆的反抗声。原来一名战士死死坚守在他的大炮上,不让任何人炸毁它们,因为那架大炮是他的三个出生入死的战友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铁血男儿,几经生死,却在此刻流下了无助的眼泪……最后队伍不得不将所有行军包袱都扔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刘伯承最后意味深长的那句话:“跟着走!走到前面去!即使我们空手走到大别山,也是一种胜利!”
跟着走!走到前面去!我们跟着的,就是我们的党,我们的信仰!
据报载,前不久,重庆市94岁的老红军袁昆去世了。他留下遗嘱,要子女给他交上最后一次一万元钱的党费,说:“我死了,但共产党员的身份没有变,死后没有工资了,那就一年交一块钱,要交一万年党费!因为我们这些人就是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去冲锋陷阵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就是我们的信念。这一万块钱的党费就是我对党的一份感情!”袁昆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血与火中铸就了“跟着共产党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坚定信念,从此忠诚于党、忠诚于自己的信仰,哪怕是在离开人世时,也要为他坚信的万世长存的党做最后的奉献,这怎能不让人为之震撼和动容?
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巴金说,支配战士的行动的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方志敏庄严宣告:“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信仰能够创造奇迹。正如一首歌中唱道:“我的信仰是无底深海,澎湃着心中火焰,燃烧无尽的力量,那是忠诚永在。”正是千千万万党的优秀儿女始终团结在对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的旗帜下,为信仰而生,为信仰而死,为信仰而奋斗,为信仰遭受挫折却百折不挠,为信仰历尽磨难却甘之如饴,对信仰毕生追随、至死不渝,我们党才能更加坚强有力,带领广大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
对每一名共产党员来说,坚定信仰是根本,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信还是不信,真信还是假信,是共产党员的试金石。对于我大学生党员来讲,大学生的身份在某些程度上的确阻碍而我们行为能力,但不能限制我们思想的进步!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整天面对的都是绿色环保、文教改革、三农建设等等。当我们为世博欢欣鼓舞时,是否有想起过刘伯承因凌晨多睡了10分钟而懊恼不已时的认真?当我们沉浸在世界杯的激情中,有没有想过刘邓二人用一张简单的字条传递生日祝福时的感动?
㈨ 一篇观看建国大业革命电影观后感,大概500字
不好好学习,来这抄答案
㈩ 2021爱国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5篇范文
《建军大业》这部影片的开篇,描述着血腥而真实的场面、悲壮的背景音乐,每一刻都在让人的心纠、泪盈。手无寸铁的热血青年用生命告诉人们:没有武装不行,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爱国电影《建军大业》 观后感 5篇 范文 ,希望你喜欢。
↓↓↓点击获取更多“建军大业”相关内容↓↓↓
《建军大业》观后感心得体会
电影建军大业大结局介绍
建军大业电影剧情简介
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
建军大业电影基本内容介绍
爱国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5篇范文1
这部讲述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的史诗巨片,是建国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是庆祝建军90周年的献礼影片。该片演员阵容强大,制作精良,是一部弘扬正气,又不乏观赏性的红色经典影片。我个人认为《建军大业》是建国三部曲中最尊重历史的一部。影片通过片中人物塑造与事件呈现,真实、客观的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人民军队的艰苦历程。
《建军大业》以其跌宕起伏的剧情,大气磅礴的影像风格,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为观影者讲述了从“四 · 一二”大屠杀到南昌起义,再到朱、毛井冈山大会师,创建我党第一只工农武装的 历史 故事 。作为一部主旋律影片,片中鲜有说教式的叙事,而是将斗争的残酷、战争的惨烈真实地还原于大荧幕,并令观影者群情激奋,血脉偾张。
《建军大业》是一部以军人为主的影片,该片很好地诠释了“军人”二字的含义。作为军人,不论其身置何党何派,服从命令、尽忠职守是其天职。“将军百战捐躯死,壮士马革裹尸还 ”,《建军大业》为中国军人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
《建军大业》在演员的选用上也有别建国三部曲的其他两部,只选用名气大,粉丝多,高票房的明星大腕,而不论其演技、艺德、形象是否符合片中角色。在《建军大业》这部影片中,众多的开国元勋恰逢风华正茂,英姿勃发,“问苍茫大地,谁住沉浮”的年龄。而剧中饰演开国元勋的演员正是一群与剧中人物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从影片放映效果看,刘导将这些小鲜肉训练的不错,而小鲜肉们也没有辜负导演的期望,一扫浓眉大眼外加娘娘腔的荧屏美男、萌男、宠男的形象,而成为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抱负,敢担当的军人、男人。
总而言之,这真是一部好电影!
爱国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5篇范文2
在还没提档之前,就买了建军大业的电影票。一直以来就喜爱谍战题材的影视作品,就越发期待这部影片的上映。作为建字开头的献礼片,这一部真的是燃爆了。从演职人员到故事结构,以及故事节奏,主旋律的体现,都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影片。影片中的每个角色都鲜活立体,观看之时,便觉自己曾与历史这么近,其中南昌起义与三河坝战役的战争场面的确让人震撼。《建军大业》这部影片具有使命感,即燃却又让我在观看的时候,数度落泪。
写这篇影评之前,特地去网络看了一下关于一九二六年肆月十二日的史实。在影院中,看着肆月十二日,学生的游行再到街头喋血,遍地横尸, 雨水 或许洗的掉那些人们流出的血,却洗不掉他们的暴行,当影片播到这里的时候令人唏嘘,却也渐渐的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南昌起义的部分,叶挺手写“命令”,到教训赵福生,陈峰劝赵福生跟自己干,这些细节都处理得很好。起义之时的炮火隆隆,燃烧不止,战争的场景表现可圈可点。印象最深的当属张国焘与周恩来等人开会,张国焘反对南昌起义,贺龙冲进来以后,由保剑锋老师饰演的谭平山,说折中的办法不是没有,是杀掉张国焘。
周恩来去与朱德会面的时候,朱德与他要了一笔经费,当时黄志忠老师的表情,老实中透些狡黠,非常可爱。南昌起义开始之前,朱德将所有的军官邀请过来,吃酒玩牌,后来起义开始了,那些有头有脸的军官们准备出去看看的时候,他向上开了一枪,夹着烟的手招呼着大家继续,士兵冲进来的时候,大将之风显现无疑。
三河坝战役这个环节是我哭的最多的地方,三天的战事,三千人对三万人,真的就是纯硬杠。战火连绵,死的死,伤的伤,血染红了江河,脚下的土地早已变了颜色。黄志忠老师扮演的朱德、马天宇老师扮演的角色、白宇扮演的蔡晴川,他们敬的每一个军礼,都令人动容。最后二百人留下的时候,父子二人,子走父留;兄弟同军,弟去兄留。二百人的断后,留下的是其他人撤出的希望,也是未来国家的希望。朱德对蔡晴川说的那句:“做勇士,不做烈士。”现在想起,依然是会令人落泪。最后三河坝的炮火声声,蔡晴川按下引爆器的时候,朱德带大家撤离的时候,驻足敬礼,依旧会令人眼泪不止。二百人的断后,希望与牺牲,对于革命先烈来说值得,更展现了他们大无畏的精神。
这部献礼片,除却爱国主义旋律,更能看的出老戏骨们的魅力,也能看见年轻演员们长足的进步。刘烨老师所饰演的毛泽东,与青年时期的毛主席真的很神似;朱亚文老师饰演的周恩来,再其换上中山装以后,将周总理的儒雅气质与作为领导者的智慧表现的淋漓尽致;黄志忠老师饰演的朱德,更是令人满意,军人铁血,为将的气概展现无疑;张涵予老师的杜月笙,一身的月白色长褂,上海滩老大的狠谲诡戾更是入木三分,更多的不胜枚举。在看这部影片之前,也看见年轻演员们在开拍之前的 军训 ,他们的努力、认真、敬业、让人钦佩,刘昊然饰演的粟裕,和马天宇老师饰演的角色,然人能够切身实际的感受到年轻军人的热血,是本影片的亮点,经过几场战役之后的洗礼,能够看见他们的成长。女性角色的话,李沁饰演的杨开慧,马伊琍老师饰演的向警予,还有宋佳老师饰演的宋庆龄还原度都很高。白客老师饰演的瞿秋白,董子健饰演的邓小平,与这些人物都很贴合。真好,特型演员年轻化是一件特别特别好的事情。
这部电影,有老戏骨担纲重要角色,年轻演员也在本片中饰演主要角色,一部分观众因为只是对“小鲜肉”这三个字有些不同意见,便对影片产生一些不同的“声音”,我觉得这倒是真的失了气度,不够理性。因为年轻,所以年少,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演出年轻将领的少年气,他们还年轻,需要磨砺,我想这对于年轻演员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进步,对于观影的观众来说,也需要发自内心的深省,你究竟要在影片之后得到什么?是一次意义重大的爱国主义 教育 ,了解历史,对革命先烈的缅怀,还是其他,的确需要一次思考。
在这部电影没公映之前,我就曾发微博:这部电影的意义,一是回溯战争年代,向当时年代下的革命党人致意,为我们能够在时局恶劣的年代里,创建一支属于自己军队致敬;二是生在和平年代下的我们应该永记战争的痛,铭记老一辈革命党人付诸的一切,心怀感恩,精神和心灵上都得到了深刻的教育。
现在看来,这段话的确没有错。我,一个九二年生人,出生在和平年代之下,受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读完高中和大学,即便是工作之后,虽未曾急吼吼的吼出什么话,但是,(可能是同场观看的观众,年龄不大)私以为在观看此影片的时候,窃窃私语的内容,谈及的内容,陈述的观点,你们应该好好地观看,去了解这段历史。在你不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希望你不要妄议。希望每一个观众都能体会到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岁月,抱持着感恩的心,尊重历史,缅怀为了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先烈,感谢先烈们为我们付出的一切。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明白,这部影片讲的少年军人的故事,我辈少年正青春,生于和平年代之下,在感恩之余,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力量,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做出贡献才是正确的做法。年轻是希望,青春是力量,共同创建和谐社会,一起完成中国梦。
一部一百三十三分钟的电影,跌宕起伏的故事,炮火轰鸣硝烟四起的战争场面,血溅四方动人心魄的历史,它不是别人家的故事,是我们不该忘记的曾经,可能是你的太爷爷太奶奶曾经经历过的,希望现在的我们不要忘记,以后,我们还应该讲给我们的孩子,甚至是后辈,即便考试的试卷上不会考,这是我们国家团结一致的魂。建军大业观后感700
怀着对党的忠诚,来看《建军大业》,体会着那血与肉的历史。我能想象,那时候的天空的颜色、河水的颜色、泥土的颜色;我能想象, 那时候的将军的面容、士兵的面容、百姓的面容;我能想象,那时候的战前的声音、战时的声音、战后的声音;我还能想象到许多那
时候的事物,都是那一堵堵承载着历史的墙,告诉我的,我仿佛听见了战时将军的指挥声;我仿佛能听见士兵战斗时的咆哮声;我仿佛能听见一颗颗手榴弹爆炸的声音。战争是恐怖的,但没这红色的恐怖,就不会有今天这样和平的生活。我必须去珍惜这份幸福,握住这份幸福。
看完了《建军大业》,我的心情其实也是非常的复杂。我庆幸自己出生在黄金时代,我也为那些逝去的英灵默默哀悼。血染红的旗在我的心中飘荡,战争,好像就发生在昨天,离我很近;又好像发生在几万年前,离我很遥远。心中有说不完的感慨。如果战争之苦加与我身,我又会如何去面对,会像前人那样英勇神武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我身处那时,也一定会为了自己的国家,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献上一份力量,这份力量,也许不是去拼刀子,但我也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为它做出贡献,不论是那时,还是现在。
即便是和平当下,我也要以自己的方式,去爱自己的国家,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我在做的是,面对这幸福;我要去做的,是保护这幸福;我的理想,是让更多人体会到这幸福。我不是政治家,我只是一个学生,对于这样的幸福,我想让更多人感受到。我们和前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没有我们所有的幸福,我们没有他们那么多经历,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经历,他们却不能体会我们的幸福。
通过《建军大业》强烈地惊醒了睡在这幸福中的我,让自我深刻的意识到这幸福的存在,这份幸福,就在我的身边,无处不是。我必须将这份幸福,传递下去。
爱国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5篇范文3
国庆长假的第二天,我正在想如何度过的时候,爸爸突然和我说今天要和我看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电影。当然我十分好奇,便问爸爸是什么好看的动画片大电影!只见爸爸很神秘的对我笑笑说道:“你不是要看国庆阅兵仪式的吗?可是今年国庆没有阅兵仪式,但是爸爸找到一个体现我们国家军队的发展史的好电影《建军大业》”听完后我顿时十分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电影呢!
就这样我和爸爸一起坐在沙发上观看完了《建军大业》这部电影!并且爸爸一边看一边给我讲解着电影后面的历史故事,当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的感触很深!
首先我觉得我们要感恩和缅怀为了我们现在幸福美好生活奋斗甚至付出了宝贵生命的英烈们!在那个时代,国民党残忍地杀害共产党,而我们的英烈们在毛主席和周总理带领下,并没有屈服!为了新中国、为了我们新的一代人,共产党人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三河坝战役等恢弘辽阔的战役,在和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进行着残酷的斗争,就这样我们新中国革命历史由此展开!最终我们在井冈山胜利大会师,并且在之后日子里成功解放了全中国!
在这部电影里,我印象最最深刻的就是三河坝战役!当时朱德为了掩护周恩来、贺龙等率领的主力南下,带领着不足3000军人据守三河坝成功狙击了国民党大约三万人!当时我和爸爸都认为那个战场真的十分残酷,敌人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炮弹一发发的炸到龙虎坑的战场上,我们的可爱的军人没有一丝丝退却!当最后留下为了掩护朱德撤离的那批战士引爆了战场,我顿时心感自豪!正因为有了这样可爱的战士、正因为有了我们共产党人不畏牺牲的精神!才有了现在我们幸福伟大的祖国!
爱国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5篇范文4
看完《建军大业》之后 是要写一下观后感的
说来也惭愧 真没看过几部红色主旋律的电影 对历史的熟知也太弱 而这一部也本是因为有爱豆的参演才去看的 不过一波又一波的片花也真的震撼 真的是很想看 看文字的介绍“1924年卢德铭即席应试 文章 激情飞扬 有理有据 忠胆毕露”想想若依然拿着笔杆子 也定会是灵魂的建筑师吧
“卢德铭写给未婚妻的信中嘱托她 要读书 要革命 不要缠脚 ”那个年代的儿女情长 便是这般国比家大啊
是的 看了片花 看了介绍 我才知道历史上有这一位令人敬畏的英雄将领
艺兴饰演的卢德铭 弃笔从戎 有文人的气质 更有军人的姿态 出场时的白净面庞 又多了几分威严 紧蹙的眉头 军帽别在臂弯下挺拔站立的模样 英姿飒爽 继而缓缓坐下之后的说话 字正腔圆 当得知眼前之人的身份时的敬仰 立刻起身微笑握手 细致入微的表演也真的佩服
背负使命 奔赴沙场 那份激昂的热血 那份澎湃的青春 就被定格在了那片战火当中
上一秒 还在指挥高喊号令 掩护主力部队的撤退 而下一秒 被一枚子弹破了胸膛 重重的向后倒了下去 也就6秒 我的心仿若坠落万丈 尽管已经提醒了自己 但还是没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
后来的火葬 平静的躺在那里 镜头里闪过的却是你微笑的模样 只是黑白的颜色更加重了那份悲壮
最后的最后 当满是红旗飘飘的情景 我想 卢帅 若您还在 还能亲眼所见这些 那该多好
有看过首映的粉丝说 “这是不一样的张艺兴”看过之后 坚信 这是你一定没见过的张艺兴 炮火里冲锋陷阵 英勇无畏的模样 只有两个字 佩服
再看拍摄纪录 为了诠释好卢德铭这一英雄人物 除了了解人物生平资料 用心揣摩角色 艺兴还同导演 监制探讨角色 在拍摄战斗牺牲的重场戏时 致使倒地时后脑先行着地 在拍摄被火葬的那场戏中 直接躺在火堆里 杀青后 依然礼貌谦逊的鞠躬感谢 对每一个身份都如此认真敬业专注的你 还是那个你
“我们的演员张艺兴先生杀青了”
爱国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5篇范文5
最近在班主任林老师的推荐下看了一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建军大业》,我也是刚刚听说这一部电影,起初并不是特别感兴趣,再加上自己对军事方面也未曾有过的理解,所以抱着一种无所谓的心态去观赏。
电影的主要简介讲述的是周恩来总理领导革命,结识了毛泽东,并与他从两头掘起,共同打江山,历经千辛万苦,但周恩来总理因临时生病在上海养身,后来由毛泽东和朱德两人兵合一处,最终取得极大的胜利!
这电影别的我还没有学到,但是我目睹了全过程的牺牲。我很奇怪,为什么我军牺牲如此多的人。而对方牺牲的人数比我军少一点?对此,在种.种战役中,我主要关注每次军队的牺牲。
牺牲的人有好多好多,多的数不清。战争的场面惨不忍睹,有的掉了脑袋,血浆飞溅,尸首横飞,到处都是断手短腿,每每看到这里肚子里的味蕾都在翻个,眼泪都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特别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朱德为保护周恩来等人能安全的撤离,去阻击另外一支部队,他们在三河坝这个地方阻击敌人。那个激烈劲啊,就别提啦,三千人PK两万多人,想想都可怕,随时都面临着牺牲的危险。看到这里,嗓子眼不由得提了起来。随着人数一个个的减少,让我没有勇气看下去。
后来只有几百人在共同奋斗,他们团结了呀,但毕竟在数量上已经输给他人了,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朱德只能让老的留下,年轻的离开。离不开自己的亲人的士兵,与他们抱头痛哭。最后忍着伤痛离开了,而那些年纪大的最后也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自己死了做了英雄,也不要活着成了狗熊!”不由得按下了暂停键。闭上眼睛,私谧着:是啊,如果不死,怎能为后方部队争取活的希望,就算活了下来,也是一具空无的肉体,还不如死了当一回英雄!如果没有将士的牺牲,哪会有毛泽东后来打的江山,那会有新中国的成立!
牺牲的只是肉体,换来的是精神上的寄托!换来的是下一辈的胜利!
2021爱国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5篇范文相关文章:
★ 2021最新建军大业观后心得感想范文
★ 爱国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三篇
★ 建军大业电影观后感500字
★ 2021年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观后感心得5篇
★ 2021年革命电影大全观后感
★ 爱国电影《建军大业》观后感5篇范文
★ 最新《建军大业》观后感5篇范文
★ 电影《建军大业》优秀观后感范文精选
★ 优秀建军大业观后感大学生范文大全
★ 最新《建军大业》观后感450字心得体会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