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一生去弥补过去的错误——《声之形》观后感
以下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大半夜通宵看完《声之形》,心里的思绪翻江倒海。往事一幕幕像闪电般一闪一闪地打落在我眼前,非常清晰。可当时的房间已经漆黑一片,我也闭上了眼睛。闪电的同时还伴随着打雷重创我心,一幕往事,一瞬闪电,一记惊雷。
好不容易才睡着,第二天起床后又想起昨晚的噩梦般的睡眠,调整一下情绪和思路,我决定不能白白浪费这么折磨我的回忆,我要写下了,当做是一篇观后感也好,一篇回忆录也好。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愿望十分简单,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个好人。而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每一项都没有得到严格的达标。说回正题哈。那时不知道怎么搞的,女生的长相、打扮或衣着稍微不符合普遍的标准,那么她就会被排挤,被欺负。我要说的是两个女生,简称A和B吧。A和B学号连在一起,刚开学她们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同桌,而这也成了我们这群坏人的首要目标。
A,箍牙加发型土气。B,只不是胖了点。我们那个小团体总是对他们两个有“特殊照顾”,言语暴力,破坏她们的私有财产,传播她们的流言蜚语……说几件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事吧。
正话反说,以达到最大的讽刺效果。小团体走在B后面,然后大声喊一句“美女”。因为B是一个人在广场上走动,于是她回头,然后小团体回她一句“叫你吗,不要脸”,走在我们旁边的同学纷纷大笑。B只好加快脚步往前走,好逃离我们营造的这个“战场”。
恶意针对,挑出其私人物品进行破坏。那是期末考试布置考场,摆好桌椅,同学们放书和文具的箱子堆放在课室后面。小团体的X故意拉出B的箱子来拖行,后面转变为蓄力往墙壁上推,箱子肯定比墙壁脆,结果碎了,还刚好被B看到了。B来质问X,X矢口否认。我们这群目击者噤声,可沉默就是一种选择。B的好友W向X索要箱子钱,X还是否认,目击者的我们还是噤若寒蝉。现在想起来,那时的我比起不够我高的W,她才是大写的人,我则扭曲如蝼蚁。
细心的你会发现,诶,怎么这两件事都是关于B的,A呢?接下来我来讲明缘由。
那时我谈朋友了,而A是她的舍友,私底下也问过我为什么要对A这么刻薄,我也表态了,“信我,以后我不会了”。所以接下来的时间我都没主动“作恶”,只是袖手旁观,偶尔制止。从这可以看出,欺凌这行为或许只是欺凌者因为无聊而随机寻找受害者进行“暴力对待”的无意识行为,其实只要我们稍加注意,理性对待自己的行为,完全是可以避免的。现在我回过头来看当时我的行为,我的判决是“罪同施暴者,或甚之”。
中考后,大家各分东西,小团体也分开了。A的大学在我学校隔壁,有一次坐公交遇见她,她变美了,十足女神范,不再是,也不再会成为初中时那种被人排挤的类型。我们相互问好,就挥手再见了。那次暑假我们初中的小团体全体出来聚会,X牵头讲起初中那时我们对A和B实在是不公平,我们很坏。我觉得X和我们没说出口的是,“现在想道歉,诶,真是很后悔”。
我也做过和被我伤害过的人好好道歉,接受了最好,不接受也理解,我同样会带着一种类似与赎罪的愧疚情绪去帮他们的忙,希望我的行动可以弥补一点,甚至是一点点也好。
后来,我在校园再一次偶遇A,我们谈天说地,我支支吾吾间还是没能对她好好道歉。我再一次感觉自己的卑鄙,感觉到唯有做到这些,才算是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我要用多少年时间才能弥补过去的错误?也许是一生,没关系了,那就用这一生去fix it。
以上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套用小林一茶那首著名的俳句:
“我本知反复强调是此地无银的表现而且于事无补。
然而。
然而。”
再次提醒,以上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2. 《声之形》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声之形》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看电影不但可以让我们放松心情、抒解压力,一部好的电影还能让我们对事情有不同角度的想法,增加我们的想像力。为生活带来一点乐趣。我最推荐一部电影名叫声之形。我推荐它的原因是因为它带我们看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社会议题。
男主角将也班上转来了一位耳朵戴啄助听器的转学生硝子,沟通只能用写字,勉强算是可以融入班级,偏偏这群学生就是年幼无知,对有特殊状况的硝子自然会产生欺负的心理,霸凌的戏码就上演了,而带头的是男主角将也,还玩过头把硝子的助听器搞坏,害硝子耳朵流血,老师在兴师问罪时大家都不敢担责任全把责任推给将也,在这段期间,将也也像是获得报应般地遭到霸凌。硝子虽然遭受将也那样的对待,却还是默默地跟在将也旁边。最后,硝子转学了。
时光来到高中,将也心智慢慢成熟,逐渐发现自己过去的错误。将也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手语教室找硝子,将也虽然也交到一些朋友但是因为自我逃避及罪恶感,导致将也并没办法发自内心的沟通,周遭看到的人脸都会贴上大大的X,在一次和硝子一起参加的烟火大会后,硝子莫名离席,将也觉得奇怪就跟了上去,将也一路跟到硝子家,发现门没锁,打开门一进去竟然看到硝子爬上阳台准备跳楼,将也立刻动了上去救了硝子,最后硝子虽然没事,但是将也却摔到河里,被救起来后送到医院,昏迷不醒,醒来后将也回到学校,他邀请了硝子一起参加文化季,他发现同学、朋友其实都是很关心自己的,终于打从心里接纳了所有人,大家脸上的X都消失了。
霸凌的情况在日趋严重,多数人会有“自己不会这么做就好”的想法,常常因为别人这么做了而大力抨击、谴责,其实这种独善其身的心态也是一种社会问题,面对霸凌的行为,我们不该只是当个旁观者。《声之形》是一部蕴含内容远大于预想的优质动画电影,若是仔细探究每个剧情细节,就会发现许多惊人的细腻之处,值得深思。所以我非常推荐大家观看。
唯美的画风,却并无从粉饰《声之形》苍白平庸的本质,其松散的叙事手法,空洞的人物设定,使这部作品从始至终都难以让人产生何般共鸣,而面对丑恶的'校园欺凌事件,那近乎童话般的所谓救赎,受辱者的傻白甜设定,大团圆式的结局,更没有一丝深度可言。
作为一部自诩比肩《你的名字》的动画电影,《声之形》的节奏掌控上都同前者便有有着天渊之别,没有任何能够其自洽的逻辑构思,也没有合理的起承转合,想到一出是一处肆意妄为的胡编乱造,甚至于连跳楼自杀这种沉痛阴郁的事件,居然都让人感觉是啼笑皆非的,更不谈那种种所谓亲情,友情与爱情的空洞,这部动画就像是很多段子被强硬的拼凑在了一起,硬是将一场校园欺凌变成了一场校园纯爱。
除了节奏叙事的羸弱,电影让人更为可笑于的是那唯美的画风只是成为了粉饰校园霸凌的遮瑕,导演对于校园霸凌的理解诠释,俨然只是停留在了不过是小孩之前的嬉戏打闹上,而根本就没有去更为深层次的展现这种霸凌事件在现实中对受辱者带来的种种恶果,这是一个既会让人深陷于绝望,也会在人心中种下无法抹去阴霾的恶果,当然男主在受到同样待遇后也希望自杀救赎,但这种救赎在前篇完全没有合理铺垫的境况下只是沦为了笑谈。
其实现实中例如西宫这样的女主是根本就不会存在的,面对不断的霸凌,一颗年幼的心却没有得到任何的扭曲,相反对于男主依旧有着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般的爱意,而对于昔日同样参与了伤害自己的每一个人,居然也可以轻易的去原谅他们,甚至于后来他们讨厌不喜欢自己,居然会认为是自己的错,想到自杀,这种对人近乎神话的塑造,根本就不是什么天使的善良,而是将一个人刻画成为了完全没有自尊自爱,甚至于没有人性的玩偶。
将霸凌变成童话的二次元,在这个男帅女靓的日漫世界中,所有的丑恶都是被美化的,所以男女主之前从霸凌到纯爱的狗血才会变的看似美好,但现实永远不会这样,如此童话除了抚平霸凌者的罪恶,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呢?!
3. 新海诚《你的名字》影评
昨天已经幸运的在首映礼上看了《你的名字。》一遍,说点感想吧。接触新海诚的作品不算早,13年的夏天看了他当时最负盛名的《秒速五厘米》,男女主人公穿越千里雪夜的一吻和片末经典的火车交错而过,回头伊人成空的情节与画面定然每个看过的人都记忆犹新。
同时秒五的音乐和画面都是恰到好处的动人,山崎将义那首one more time,one more chance至今仍萦绕耳际,飞舞的樱花,借着两只孤飞之鸟展现的整个城市的夜景和夏日海滨的淡淡色彩也都历历在目。这部作品不能说很震撼我,除却画面音乐,那伤感绵长的剧情确实不去用心体味是很难理解的。不过13年初夏的秒五却无比地贴合我彼时的心境,让我觉得自己就是新海诚口中那些“需要他作品的人”,但抛开感性层面作为混迹二次元多年的一个观众来说却隐隐觉得这样的片子和很多同样青春题材的动画(未闻花名、龙与虎以及后来的四月君嘘等等以及日本国内同档期的声之形)在哪里很不一样,却又说不上来究竟哪里不一样。
那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了新海诚和他的作品,照着秒五-言叶之庭-星之声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追逐繁星的孩子-她与她的猫(97版)-cross road-某人的目光-大成建设的四支广告补完了当时在大陆能看到的新海诚所有作品。那时候应该已经是14年的冬末了,其实我个人印象每一部有每一部的特色,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样画面漂亮而剧情单薄。追星的剧情其实是很丰富实在的,只不过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有点学宫崎骏的奇幻,那之后13年他回归制作70分钟的个人动画《言叶之庭》,其实那里面对万叶集不温不火的运用,情感依次展开到最后涌泉式爆发是很流畅的,或许用商业作品的标准来衡量言叶之庭,言叶之庭并不成功,因为他还是没能以唯美的画面和师生恋的话题吸引到绝大多数观众群体,但不得不说言叶之庭很“新海诚”。
如果非要给新海诚也来排个三部曲我认可的新海诚三部曲应当是星之声-秒速五厘米-言叶之庭。不论画面风格主题都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并且都没有采用制作委员会制度,诚哥能自己把控的地方肯定也更多,无奈这样的制作模式在商业上始终没有成功,其知名度始终没有提高,在国内恐怕也只是一些忠实粉丝在一如既往地关注与支持他。这个三部曲其实都是在讲成长带给主人公的一些不适应和孤独感,或者至少都有讲到。
今天新海诚在中传的见面会上说自己学生时代是一个很怕“出社会”的人。这其实是热衷于相较现实世界而言更加纯粹理想的二次元世界的很多动漫迷以及“死宅”们共同的心理状态。新海诚作为动画监督一贯的作品风格是很不“二次元”的,其实一批我们熟知的动画导演如宫崎骏、细田守、新海诚、今敏所导演的动画都是疏离于二次元核心动画风格之外的,他们更惯用电影的叙事与表现手法来做动画,把动画作为电影的一种形式,不过在今天动漫越来越注重人物的塑造而忽视剧情架构的时代要让怀揣匠心的他们去迎合这种潮流才是最不可能的。阿宅们有时候不能在这些人的作品中获得单纯的快乐也是很正常的事。扯远了,回到君名。
我已经在影院看完全片了,要说他是三部曲的延续我是不愿意的,但是票房的大热和诚哥自己的一再推崇又让作为一直喜爱他支持他的粉丝们很矛盾。他自己说这是讲了一个相遇前的故事,故事到男女主人公相遇就结束了。这样解释全片当然很妥当也很有值得人玩味的地方,不过作为诚哥一直以来的粉丝私心是希望最后泷和三叶的回首是对秒五明里和原野错过的一份补偿或者说时隔九年的追忆吧。当然这样要求新海诚要求这部单独来看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作品是很不公平的。商业上的成功才是谈情怀的资本,不过既然君名已经在日本国内拿下年度票房冠军,似乎要拿他和之前新海诚认可度最高的作品做一个比较也并无不妥。整部作品给我的感觉更像是戏剧冲突不那么激烈的细田守所作,当然细田守不会以这么内敛的叙事节奏展开就是了。
看完细田守的作品往往让人大呼过瘾,心潮澎湃,即使狼孩其实内在核心也是很“激昂”的。而看完新海诚的作品就是心里会泛起淡淡的忧愁,激起人强烈的倾诉欲。这次君名做到了第二点,却没能让我再度体会到那种难言的却也很令人享受的敏锐的惆怅。电影的中段不再有空旷的教室、凌乱的桌椅和翩飞的窗帘这些以往他的作品里似乎必备的空镜头,虽然也因此丰富了故事性,终于摆脱了“新海诚只适合拍广告”的戏谑,却让人觉得似乎少了点什么。也就恍然发现,那些如散文般的镜头和节奏才是新海诚动画独具特色的地方,剥离了这些,更多人能接受他的动画了,因为唯一一点和二次元相像的部分被抽离了。也难怪有人说新海诚在这部作品里“背叛了”过去的自己,不过其实我想说新海诚早就“背叛”过自己了并且还失败了,就在11年做追逐繁星的孩子之时他就在像市场更能接受的方向改变自己的作品风格,那是他第一部引进制作委员会制度的作品,全片只有头尾才让人觉得有新海诚一贯的特色并且衔接地很生硬,换言之把我之前的一段分析批评放到那部电影上也完全适用。
故事我觉得挺新颖的,但是放在当下,又好像没那么新,就像之前看W的时候,觉得W故事新颖啊,漫画和现实两个世界,你的名字是让住在地方的三年前的女孩,和在东京生活的三年后的男孩相互交换灵魂。
扒开层层外衣之后,就是一个拯救世界的故事,但是故事为什么就好过其他故事呢,就是因为有这些合适的层层外衣,打扮的好了的话,你的名字就会被所有人知道。
之前汤唯和吴秀波不是拍了北京遇上西雅图第二部吗,然后男神女神嘛,俩人颜值又高,就想去看,问了一下同样被颜值吸引的小伙伴们,结果除了故事烂,他们还说,男女主角整部片子都没见面,我当时就在想,我擦奥,编剧很牛啊,还敢这样编故事,这不就是说你们来看颜值好了,没什么太有趣的故事,反正到现在我都没看,我都觉得事实可能就是我想的那样的。然后这不是看了kimiinonameiwa之后,我开始有点恨自己的唐突了,整个片子不见面的俩人,怎么就不能整出一部有趣的片子了。
男女主角完全生活在自己的圈子,或者对方的圈子,而两人的交流好像只有写下来,见面方式也只有照镜子,整部片子就见过两次对吧,三年前女生到东京一次,五年后俩人的见面。俩人在女生家湖边的那次是不是就是神交,而不是真正的见面啊。
日本人的动漫业真的很发达,不仅仅是画面,也包括故事,动画完全掩盖掉了电影电视这些需要人的缺点,对外人来讲尴尬的表演就不用真人了,而动画人物,因为陌生感,以及距离感,使得观众对于其本身面貌并没有了解,也就接受了表现出来的样子,当然,日本电影电视表演在本国的发展不再讨论范围,你想如果日本人自己都觉得那些很尴尬的`话,有人看吗,没有收视怎么活,所以如果这种表演体系在日本不被认可,早就死了。
在回来,导演新海诚很喜欢这种故事,我觉得和宫崎骏差不多水平,宫崎骏是把所有他想要教育人的东西,放在神话的角度,而非现实常理世界。而新海城也是讲超梦想的东西,而他故事的环境,基本是现实世界,可能会像这部一样,真是世界,在时空上进行一些修改。看着都很过瘾的感觉,各有特色。
整个故事其实分了三段,每段之间加了一个音乐作为过渡,当然这个音乐不是纯粹的音乐,而是一段加速的事件或情感,第一次音乐出来的时候,我还是有点小兴奋的,莫名兴奋,可能是感觉,这是不是要用什么新的模式,或者是当时对于故事的讲述开始有点走神,而音乐的加入,让我重新找回的观看的兴趣,不管是哪个,反正效果不错。
如果你对现实感到绝望,那你去看新海诚,如果你遇到困难想放弃,那你去看新海诚,如果你找不到继续下去的方向,那你去看新海诚,如果你想看看故事,那你去看新海诚,如果,就去看看新海诚吧,重新找回你的名字。
新海诚自己也表示,观众有反应说片子没拍好,故事没讲清楚。于是新抱着把故事讲清楚的想法,于13年带来其新作《言叶之庭》。朴实刚健的少年以制鞋为目标,遇到已经走路走得疲惫,看不清要向哪里前进职业女性。这是能看到新海诚成的作品。
这部影片里,新海诚终于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相比短片里的片段式影像和长篇里云里雾里的表达,终于讲好一个有着完整起承转合的的故事。
从主角的相知-了解-互生情愫-矛盾转折-高潮爆发,以《万叶集》短歌为引,新宿苑森林公园,梅雨季连日雨水,行色匆忙的路人,人头攒动的电车,流畅与写意兼得。
更重要的是,本片的主人公终于走出了深海孤独症。虽然是禁忌的师生恋,未来很小可能在一起。但片尾新海诚终于让少年近乎咆哮的喊出了“你就一直这样,对重要的事情只字不提,然后摆出若无其事的表情,一直孤独一人,度过一生吧!”
这是少年的一大步,也是新海诚的一大步。他终于如诗般讲好故事,走出了心与心害怕触碰,无法触碰的深海孤独。但本片也有遗憾,60分钟的篇幅不够剧场电影的时长,新海诚时空穿越的母题并没有出现。
历时两年制作,新海诚带来新片《你的名字》弥补了上面的遗憾。“我想将这十几年经历的事,感受的东西,都反映出来。
新海诚的新片里,男主正常女主正常,从已经公布的pv看,画面一如既往高水准,人物动作流畅,而且还加入了他念念不忘的时空穿越。此前一直作为烘托环境而存在的璀璨星空和流星群终于摆脱了空镜的命运,在片中担当剧情发展的关键。
小说中段急转的剧情让人惊叹不已,正如新海诚所说,这是一部只能动画化的作品。笔者也相信,这是一部只有经过多年积淀的独一无二的新海诚才能带来的作品。
“每次制作新作品的时候,我都要想,这必须是一部此刻的自己做不出来的作品,并且又要想,这部作品如今的我肯定能制作出来。我想将这十几年经历的事,感受的东西,都在这部作品中反映出来。”
想把自己曾经得到的东西,赠予与曾经的自己相似的人,新海诚,我对你的新片表示期待。
4. 关于动画电影《声之形》
看完一部触人心弦的好电影之后用文章总结感想一直不是我的风格,或者说,是自己并不太喜欢这么做,一部好的作品永远只是用光和影来讲故事,而听到故事的人给自己讲人生,如果不能感悟到,那些读后感观后感也只不过形同哲学书中的只言片语罢了。
动画电影不受演员,技术和多方面的限制,能更轻松通常也能更好的表达内容,也却因为它的优点让那些因受困于现实而忘却美好一词的人们嗤之以鼻,被标上低龄和虚幻的标签。
关于动画和动画电影,我们可以另开一篇文章讨论,这篇并非是我对现实与童话冲突的辩驳。
声之形,不得不说是部相当成功的作品,尽管有些许的不足,例如文戏冗长反而让人失去意境丢失人物的心理的状态,以及动画电影能轻松再现的即梦即真的场景不到位(即使这不一定是必要的)等等,通过积累艺术作品来升华自己的见解,每一个点,每一个瞬间都是改变,乃至前进的里程碑,声之形是够水准在我的记忆中刻上一笔的。当然这又是另话了,也篇也不是对于这部电影商业性的评价。
在看完之后,我特意搜索了国内声之形的上映时间,想分享一下这部电影,却搜到了不少其他的很意外的结果,或者说,是人们对这部电影内容的负面评价,为首是“台湾市民因要求封杀《声之形》,因把残疾人商品化。”先不谈论这部电影是否消费残疾人,也不谈论台湾同胞们是否过于敏感,毕竟过度理性地评价动画电影是很容易踩到雷区的,但在理解不够的情况下片面的审视任何作品都是不对的,哪怕这部作品是多么的下贱低俗,当然“作品”一词一直都是用来形容值得被称为作品的东西的,国内某些消费大众智商的玩意儿就不用算在这个范畴之内了,下贱低俗都不足以形容这些废物毫无意义的价值。
我为什么说了这么多给自己这篇之前不愿写的观后感打前戏,因为我真心想让有偏见的人理解,很多东西都是需要深入理解才能解除误解的,请不要再一味地将自己的偏执无理定义为真相再强加于别人,以声之形为例。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名患有听力障碍的少女小时在经历包括男主一行人的欺凌歧视后失去自信远离交际,而男主也因为欺凌事件被小社会抛弃封闭内心,两人在对方以及新旧好友的帮助下成长最后解放自我重获新生。
这是个伤感又暖心的故事,从两位主角的立场-两个被封闭内心的人开始,故事很深层地将观众带进了这类特殊人群的世界。
我在很久以前就对自闭症患者特别感兴趣,因为他们封闭自我,感情也就更细腻,有了细腻又丰富的感情,他们表达又或者是压抑感情的方式就显得如此奇特。孤独和渴望牵引出他们的才华,让他们在自己美轮美奂的世界里自由绽放。我从没停止过羡慕他们,品以孤独为苦涩的美酒,仿佛为世界又像是为自己陶醉舞蹈,实在是太美丽了,大多数自闭症患者从没有厌恶过这样的疾病,反倒是感谢它为自己带来了与众不同的生命,尽管这对于他人来说是折磨。同我在白昼间相同的时间里祈求在黑夜中灯光前的沉思,可不巧我是个不折不扣的俗人,还是放不下社交和欲望。
残疾人处于中间的位置,他们想要拼命地融入社会,又不得不因为命运过着与自闭症患者类似的生活。细腻的情感和与他人接触的欲望,在一起,造就了他们的温柔。
他们愿意接受弱者也愿意追逐强者,因为不幸需要一个人承受不能清晰感受这个世界美妙的痛苦,而在痛苦之中,他们用努力和爱包容自己。悲观的他们是如何厌恶自己,压抑情绪,用泪水浸透自己的生活却依然用笑容面对他人,乐观的他们又是怎样用努力超越梦想和现实实现一个个名为童话的奇迹。他们的痛苦,无奈和渴望,身为旁人的我们又该怎么做,这部电影都在无比唯美的意境中展示了出来,让我们对照顾残疾人这种麻烦事的看法被美化成了心与心的沟通,爱与爱的交融,让我们甚至想去与这样的人交友。
......
我知道的啊。
这些都是假的啊。
假到足以被称为虚伪。
那样的爱与温柔,和谐,感动甚至是冲突和调解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不存在的啊。就如同我开始所说的,反倒是因为动漫的优点,让那些因受困于现实而忘却美好一词的人们嗤之以鼻,被标上低龄和虚幻的标签。何尝不是这样呢,就算心怀再大的梦想,也是要活在现实的啊,两年前的巴黎不是因为蜘蛛侠不在场或者是美国队长的国籍问题,是他们根本不存在,你也许有漩涡鸣人那样的童年和励志经历,可从农村户口称为城市白领真的是我们所日夜诉求的吗?忍者世界不存在,这个世界是和平的。在我们难过到止步不前的时候,接到的只是父母朋友的一句无关痛痒的电话,那样温柔漂亮知音般的男孩女孩不会在我们身后出现给你一个拥抱。
故事终究是故事,我们是无法把人生过成故事的。
可我们还是喜欢看故事不是吗?
这就是社会中的人类啊,有人写故事有人看故事,也有少数人尝试着将自己的人生变成故事。正是因为办不到的,所以才想用一个又一个故事来填满自己的空虚,就像阳台上的一支烟,仰望现实消费理想,结果是短暂的快乐也无所谓,或者说,在这种世界里,短暂的快乐就十分足够了,暂时麻痹生活带来的麻木,这不就是故事二字存在的理由吗,也是动画存在的意义。
如果你真的足够执着,执着于追逐故事一般的人生,先抽一两支烟,也不算晚。
漂亮乖巧的失聪女孩,温柔细心的男孩,两肋插刀又幽默的兄弟,能够理解你谅解你的母亲以及所有的所有,都可以是不存在的。
但在我们心中,他们必须得存在着。在我们追逐理想的道路上,他们必须存在着。在人生的终点,他们也必须存在着。
要说为什么的话,也许是因为人类,是说什么也不会放弃自我的动物吧。
就算再遥远,心中那森林里的避世小屋不会埋没在城市的大厦中,那个懂你心意的美丽女孩也不会被杂乱的人群混淆,以及......那个渴望存在的自己也不会被时间消磨成一块腐朽的墓碑。
现实和现实摩擦出来的最多是悲伤的滋响,而那虚伪的故事......说不好能改变这个世界,因为它是......希望。
用那套社会的法则约束幻想所带来的希望,只能证明你的梦想和觉悟是多么地惨淡,绝非你的成熟老练。在你冷笑着说自己唾弃了世界的时候,世界也在渐渐远离你的。
有一本满载着动人作品的“希望的幻想曲”让我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重获希望,起码《声之形》这部作品足够作为幻想曲目里一支小歌为沐浴那些先天障碍或内心封闭的孩子改变这个依旧有欺凌歧视存在的社会。
5. 有哪些好看的动漫推荐
在二次元中不仅有好看的连载动漫,还有非常多好看的动漫电影。很多还没入宅圈的小伙伴都或多或少的看过一些动漫电影,像是《千与千寻》就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电影,不仅热爱动漫的人喜欢看,很多不看动漫的人也都很喜欢。这几年的动漫电影越来越多,最火的应该就是《你的名字》了,它的票房高得离谱,在整个动漫电影史上都没有哪一部的票房能超过它。除了《你的名字》,你们还看过什么好看的动漫电影呢?
《你的名字》
《你的名字》大家一定都看过吧,在2016年播出的时候非常受欢迎。刚上映的时候,爱看动漫的和不爱看动漫的人都被它深深地吸引了,社长当初可是和班上十几个同学结伴一起去电影院看的呢!
以上就是今天社长给大家介绍的那些二次元中好看的动漫电影,除了《你的名字》,你还看过什么好看的动漫电影呢?
6. 声之形中唯美爱情下是不是隐藏着不正的三观
我觉得 ,从目前的票房表现而言,对一部小众向作品来说也算是不错的成绩(比去年《柯南》剧场版还要高)。但是这部作品在网络上却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其实对一些资深的动漫迷而言,这部《声之形》当中表达的主题完全不让他们感到意外。因为在大多数的日本动漫当中,哪怕主人公遭遇过再多的苦难、遭遇过再多的打击,但最终都要笑出来,选择原谅曾经给自己带来痛苦的人。
综上所述纯属个人观点,个人感觉声之形还是不错的
7. 【瓜皮动漫】声之形:一部校园欺凌题材的优秀动画电影
近日,曾经在中国好评连连的《你的名字》,如今在爱奇艺、B站等各大视频网站中再度与大家见面。与此同时,在日本,与《你的名字》几乎同时上映的《声之形》,也于九月八日在中国上映。
我已经看过了这部动画电影,感觉上与《你的名字》相比,各有特色,于是很有感触,便写下了这篇观后感。考虑到点进这篇文章,却并未观看过电影的小伙伴们,在这篇文章中我尽量不做过多的剧透,也不从剧情方面入手,而是谈谈这部作品中细节这一部分。那么,话不多说,现在就开始正文部分。
作为一个优秀动漫,作画是第一要素,所以画面细节的描绘精细很是重要,而此次作品是由京都负责的。可想而知,享誉盛名的京都自然不会让观众们失望。治愈版的声之形有着极度唯美的画风,作画也是极度的精细优良,优良到随便截一张图都能够当作壁纸,在仔细与认真上,京都从来都不会让任何人失望,那么下面便放两张随意选截的图片让诸位感受一下。
而在另一方面,声之形的人物细节刻画也是极其精彩,在这样一个校园欺凌话题中,声之形将每一个出场人物的心理和性格,还有优缺点,都做了极为精准丰富的解析,用动作,语言,神情等各种细节描写描绘的深刻细致。在这一部作品中,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显著的特点。而我最喜欢的,也觉得最让读者喜爱的,应该就是其中那两位伟大的母亲,另外女主的奶奶也是一个被刻画的极具魅力的人物,在短短的两个小时中,声之形做到了让所有人的性格特点都鲜明无比,极其丰满。
而在这些人物细节刻画中,我觉得其中做的最好的,最让人佩服的还是对于表情,这一部分细节的掌控与刻画,这也是京都极擅长的方面,尤其在女主是一个听觉障碍人士的设定下,表情细节所起到的作用,也变的更加的鲜明生动。下面的则是节选的一个剧情,女主的表情在告白前后的图片,第一张是告白前,纠结又有些甜蜜的期待的感觉。
而第二张,则是告白后的不安还有对结果的揣测与不安。
第三张,则是当男主弄错了女主想要表达的意思后,女主失望的表情状态,而第三张也正是女主的性格一个表达和凸显,在一般动漫中,当遇到这样的事情后,傲娇的女主失望会伴随着羞恼,害羞的女主则会失望,然后神情失落并低着头。而女主这样的人设却会有这样的表情样貌,所以这也正是京都对表情心理把握到位的体现。
最后,我还要小小的吐槽一下,京都对花语的执着在声之形这一部动画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而花语的形式与作用更是被反复使用,几乎每一场体现人物内心情感的剧情中,都会有着花语的暗示,而在豆瓣上,则有这么一位大神专门列出了其中很多的花语详解,我在这里小小的分享下:https://m.douban.com/movie/review/8553727/ 花语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很好的动漫电影,虽然最后大团圆的结局很多人感觉有些不喜,但是这并不代表烂尾,我认为剧情也并没有崩掉。考虑到日本国内过多的消极思想,因此日本大部分的动漫作品都想要宣传积极向上的东西,所以作为动画电影,这样的结局似乎也是可以被谅解的。
好了,看完我的文章之后,读者大人们是不是有想要看一看这一部电影的冲动,如果可以,自然是要去电影院一睹为快,但假如您真的觉得实在没时间不愿意去影院观看,我这里还有资源,可私信领取。
8. 《声之形》这部动漫,为什么被部分人说成毁三观
当一部动漫的中心思想受到那么多人质疑的时候,我想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声之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有听力障碍的女孩子曾经遭遇过同学的欺凌,带头欺凌的人品尝到了被欺凌的滋味决定赎罪,被欺凌的人多年之后选择原谅欺负自己的人。
当然,这样一部在画面和演出上都很好的作品,却讲了一个“努力没有用,不如忍忍指望命运”的颓废故事吧。在主旨上分歧还是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