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红色影视片观后感400字
红色影视片观后感400字
红色影视片观后感400字,相信应该很多人喜欢看电影吧,电影的类型更是有很多种,观后感指的是自己所看所想最真实的感受,下面是我带来的红色影视片观后感400字 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太行山上》观后感
影片以中国1937年~1939年的历史为背景,主要描写了在抗日战争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在党中央的领导下, 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率领刚刚改编完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开辟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程。电影表现了八路军主力部队与日寇的浴血奋战的情景,第一次出现了八路军所有将领的形象,也第一次在电影里集中表现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阳明堡战役,击毙日寇“名将之花”阿部规秀的黄土岭战役等大型抗日战役。 然而我觉得,《太行山上》不仅仅是一部血与火的战争片,还是一部充满智慧与谋略的军事片。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日军疯狂地在一个村子里搜查朱德等人的下落,可正好在此之前不久,朱总司令已下命令让大家都撤离了。凶恶的日军便集中了整个村子里的民众,把他们全都关在一个房子里,命令他们只要说出八路军的下落,就可以放了他们。但是,没有一个人出声。日军的将领气急败坏,命令往房子里投毒气弹。屋子里的村民生不如死,可仍然没有人愿意屈服。这个时候,朱总司令正躲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他看到村民们因为自己而受苦,心如刀割,便要求通信员与总部取得联系请求支援。身旁的将士不断提醒他这样做可能会暴露他们的隐藏位置,但总司令依然坚持要解救受难的民众。在这危难关头,有一名将士出来用明语(也就是俄语)与总部取得了联系,顺利把消息告诉了对方。而正在偷听的日军却一头雾水,搞不清出他们在说什么。看到日本将领气急败坏又无能为力的样子,真是大快人心啊!后来,八路军支援部队到来,成功地解救出了所有的村民。 与之产生明显反差的是日军的残暴。日寇将领阿部规秀压迫被八路俘虏后逃回的士兵跳火坑,半裸的日兵哭天抢地的喊着:“我有什么错?我只是不想打仗想回家。八路军都不杀我,自己人倒要杀我。天皇陛下,皇军必败!”然后跳入烈火,在烈火中挣扎的日本裸兵形象,非常耐人寻味。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八路军之爱民如此,也难怪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朱德在平型关战后向参战指战员训话时说:“这是甲午战争以来,日本侵略者受到的最沉重的打击,你们敢打必胜的信心和英勇顽强的战斗,打破了所谓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你们的钢铁意志和牺牲精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是任何强大的敌人都不可战胜的.!” 听了这段话,所有在场的我们都被深深地震撼了。这番话真是大有分量,简直是振聋发聩。我想,在此全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以及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学校团委让我们观看《太行山上》真是太振奋人心了。当然,通过这部影片,我们都深刻了解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当年中国人民奋勇抗日的感人事迹,也清醒地认识到今天我们这么隆重地纪念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以及我们所肩负的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
我观看了电影《地道战》,心情很久也无法平复。它主要是讲:1942年到1944年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实施了三大策略:“杀光、抢光、烧光”。冀中人发由于军力不足,不能对抗敌人,就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创建地道战以后,敌人就往里面攻击,想方设法地破坏。但是聪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来防备,敌人没有得逞,他们既怕又恨,但又对我们没办法。在地道里作战时,民兵队长高传宝利用人群来传播消息,使队长的意思能传播给人群。人们有了地道战,敌人的“扫荡”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胜利。
观看这部电影的同时,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古代的中国人民如此聪明,而现在的中国人却如此地脆弱无能,就拿诺贝乐奖这个事例来说吧,在外国已经有很多人得了诺贝乐奖,但我们中国却只有几个人获得了诺贝乐奖,真是天壤之别啊!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中国人并不比别人笨,为什么会这样?只因为我们中国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为自己争权谋利。我们回想一下《地道战》吧,如果他们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吗?所以我呼吁大家不要再争取权谋利了,倒不如把争取谋利的时间来为国家作奉献,这样也许对所有人会更好。
六十几年后的今天,回望六十几年前的峥嵘岁月里,高家庄的地道战中的地道是奇迹,而我说冀中平原的劳动人民们才是奇迹!他们发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地道,战胜了的困难,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家园和祖国!他们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Ⅱ 观台儿庄战役有感1500字
台儿庄一役很有代表性,一个农业国和一个工业化国家的较量的鲜明一役。首先,我们从海上说,日军从本土出发,半个月可以登陆,而国军海上运输可能吗?当然这个和海运无关,是陆路战役,但是本身就是嘛!根本在海上就输了,农业国那里能供的起海军呢?何况日本拥有航母!而首先的首先,我们必须看得出来,日军从来不会在超过铁路线100公里处大动干戈,这个100公里就是当时用汽车运输一个工作日的车程了。换句话说,国军一直在自己的后勤运输线外打仗,如果军队开战初的配置用完则很难补给的上,国军只适合在先期预定好的方向的打。而敌人则一直是左突右进,适宜的选择消耗国军,很多纸上谈兵的把那些所谓为冒进!消耗国军的目的达到了,这个就不叫冒进了,对工业国家而言,持枪的猛士根本就是炮灰而已,日本战争之初无敌军团一个个的灭亡,而日本同样在战败时候心不甘的原因就在于,日本大本营本身不缺乏炮灰,所谓日本娃娃兵根本就是谎言,苏联出兵时候东北尚有百万日军!
然后,我们必须看到日军的军人多元化,日军几乎直接在占领国招募大学生参军,这个是事实,日本的优势谁都知道,它能提供当时年轻人需要的所有进去心实现的机会。日军的人员素质并不比国军差,国军开战初的部队都是不错的,日本则是在快速的招募人来拿武器,国军则是人多武器有限。在数量上,这个日本的优势不难被忽视吧,东北给日本贫民一个非常大的工作机会,日本人非常明白自己的处境,被占领地区同样知道日本人是来做什么的,他们带来的饿变化就和开发区基本是一样的,其实是积极向上的,国军没有任何优势在地层社会心理上。日军不来还好,日军一旦开拔到来,同样是军队,不一样的是贫民之间的议论。南京大屠杀,就是日本释放的恐惧而已,所以日军在台儿庄的时候还是比较有人气的,日本起码能顺利的接受投降军队作伪军。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4813108_1.html/ ]
最后,战争打的是弹药,就是消耗国力,死伤难免,优秀的人最先被选上为国家服务,一般的次之,老弱最后上。中国长期内乱,根本就没有消停过,很多人都知道,乾隆朝人口就4亿了,到国民时期,顺利的化还不个十好几亿,为什么人口涨不上去,就是内乱闹的。所以,新中国成立到80上世纪80十年代人口递增两倍,几乎是30年翻两翻,到2000年已经是13亿,也许明年就是16亿,这里还计划生育了30年,共60年时间。中国台儿庄地处中原,是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这里失守,人口增长就更成问题了,这个是题外话。国军统治的是内乱不断,人口生息都几乎停滞了。而日本则本土安稳,占领我东北,占领朝鲜半岛顺利,这些区域都修养生息正常,加上日本的工业化完成,你们自己算算,这是在和一个小日本在打仗吗?这其实不是在打仗,如果日本需要得到的资源不走太平洋,而我东北真那么富裕的话,那么象台儿庄这样的地方打仗都是多余,胜败就是30年的时间而已,关键是日本不会给你30年。
总之,现代战争不可能是核战争,这样不划算,任何国家也不需要在一片焦土上等个200年后再来开发的。强国现在需要的就是把工业化后期存下的资本运作起来,要现成的市场。资源的依靠已经很可疑了,象现在的日本这样的国家,很多必须资源他可能已经贮备了不止50年的需求了,何况他的科技领先了很多年,你都不知道他贮备的是些什么?至于战争,那个是一个国家必要的兴奋剂,对一个民族而言,不可能不对武力扩张这剂毒药上瘾的,何况日本就是战争瘾君子。现在美国和他俨然兄弟两个,连起手来还真的不知道会怎么干呢?塔利班不是恐怖那么简单,实际上是阿富汗前政府,他让老美死了些人,算偷袭吧,第二天政府就倒台了。看到了战争了吗?大家眼睁睁的看了多少次台儿庄了,别以为日本只会打台儿庄这样的仗,说不定他唆使他继父来K你们都不清楚。
Ⅲ 红色电影观后感200字
为了庆祝建国60周年,我们郭里园小学组织全校老师观看了《建国大业》这部影片。9月25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电影院观看了电影《建国大业》,让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对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有了更具体的了解,让年轻一代的我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
电影将重大历史事件在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感和真实感,从45年重庆谈判讲起,讲到谈判破裂,内战爆发,三大战役,其间穿插了敌机轰炸中毛泽东的淡定沉着,闻一多的慷慨就义,傅作义被女儿感召,李宗仁履新后的无奈,蒋经国稳定上海经济,国际上对于共产党、国民党的态度等小故事,展示了共产党、国民党、各个民主党派几十位人物不同的立场、思想、做法,人物性格形象鲜明,让人印象深刻。
当我看到刘烨扮演的小兵角色,在向仪仗车上的毛主席敬军礼时那坚毅而充满信念的目光,让我们不难理解人民解放军为什么是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队伍;当我们看到蒋介石一声长叹说:反腐,亡党,不反腐,亡国,让我们看到一支腐败的政党灭亡的必然性。当我们看到共产党人的礼贤下士,虚怀若谷;国民党对民主人士的威逼利诱,疯狂杀戮,一个政党的从容大气与另一个政党的狭隘猥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等等这些昭示了一个颠扑不破,四海皆准的真理:一个成熟健康的政党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必须能不断完善自己,修正自己,让自身的肌体保持青春与活力,否则必将被历史所淘汰。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事事想着人民。
这部影片在短短2个多小时的时间内,再现了我国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了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整部影片内容十分的饱满、紧凑。
Ⅳ 写一篇800字的抗日电影观后感
自开始记事起,就从老一辈的口中听了一些关于抗日战争的故事,尽管如此,对这一块中国人都应当正视的历史知道的还只是一点皮毛,对其中所要表达的共产党员的精神也没有很深地去体会过。这次的红色经典欣赏正好给了我这个重温历史,挖掘和体验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精神的机会,在众多的红色经典书籍电影中,我选中了《太行山上》这部电影,不仅因为它刚好能满足我对于抗日战争的这段历史的探索,同时我觉得这部电影所反映其中的共产党员的优良精神和素质也是当今共产党员所应具备的。
《太行山上》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当时的八路军总司令率领刚刚改编完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程。影片集中反映了八年抗战中的几次重大战役,从平型关战役、阳明堡战役到击毙日酋阿部规秀中将的黄土岭战役,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战争的情景,演员们以精湛的演技刻画了一个个优秀的共产党人的形象。这其中震撼我的并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号角齐鸣的壮丽场景,更是共产党人那种勇于面对,坚忍不拔的精神。平型关战役中,在兵力单薄、装备较差的恶劣环境下,八路军将士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一举击败了日军精锐板垣师团,将平型关十里大峡口变成了侵略者的坟场,铸就了历史上著名的平型关大捷,得到了山西人民的热情拥戴,以此从正面歌颂了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是民族抗日的中流砥柱,反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表现了八路军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看一部电影,并非只是在看,而是要思考我们是否能从这部作品中学到什么或者说有什么道理值得我们借鉴的。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明确和摆正自己入党的动机,坚定自己入党的信念,认清自己的职责才是最重要的,我想我应当要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而在这部影片中,有许多当时优秀的共产党人所具有的基本素质在现今的共产党员的身上仍适用的,他们的大智大勇、吃苦耐劳、临危不惧、勇于向前是我们当中的大多数所缺乏的,他们分析问题的客观、理智也是我们所应学习的。我想,作为21世纪的共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我们应当延续前辈留下来的光荣传统,在以后的日子里,实事求是,建立良好的群众基础,为祖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出一份力。
Ⅳ 红色经典电影观后感800字 紧急!!!!
红色经典影响我
最近社会上燃起了一股“红色经典”热,上至机关单位下至普通老百姓。学校里学生们积极诵读红色经典诗篇,大街小巷的人们也都在传唱红歌。而我,却想到了小萝卜头,他身在监狱里,可是却渴望念书,最后刻苦读书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
小萝卜头原名叫宋振中,8个月时与母亲徐林侠一同被关在了渣滓洞看守所。由于缺乏营养,他头大身小,面黄肌瘦,狱友们都爱怜地称他为“小萝卜头”。小萝卜头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提出让他出去上学,特务们怕暴露他们的罪行,硬是不让。但是小萝卜头可想学习了,他不想整天在监狱里度日如年,他想念书,他渴望念书。经过小萝卜头的 父母和狱友们的多次斗争,特务们才同意由监狱的政治犯黄显声将军教小萝卜头念书。小萝卜头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学习非常刻苦,也很懂礼貌,非常尊敬老师,黄显声将军和车耀先等3位老师都很喜欢小萝卜头。监狱生活使“小萝卜头”懂得了许多道理,国民党特务对共产党人的非人虐待、折磨,共产党员坚贞不屈、英勇斗争的精神都留给他深刻的印象,使他从小就知道恨谁、爱谁。因为行动比较自由,所以他常常为狱中的共产党员传递消息和传送东西。1949年9月6日,与父母同时遇害,年仅9岁。
小萝卜头的事迹对我影响很大。记得在我4、5岁的时候,妈妈就带我去学钢琴,学朗诵,上学后,有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回到家,妈妈又会给我辅导作业。周末, 提高班在等着我们,劳累之后,外公外婆早早做好了可口美味的饭菜……我们现在有多么好的学习生活条件,这对于小萝卜头来说,简直是一种奢望。
马上我们就要经历一场重要的考试了,可现在心竟然还静不下来。看了小萝卜头的故事,我真的很感动,一个身处监狱,才几岁的孩子就懂得要刻苦学习,十分的不容易。我们现在的生活、学习条件比小萝卜头好得多,就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刻苦努力读书,来回报他们当时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美好生活的英雄壮举。小萝卜头的故事已深深地埋藏在我心底,他时时刻刻对我敲响警钟,叫我要刻苦学习,天天向上
Ⅵ 李天佑血战四平观后感
观《李天佑血战四平》有感
今天,我们观看了《李天佑血战四平》这部影片。我看了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本片讲述了1947年至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城市攻坚战——四平攻坚战。本片以时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李天佑担任四平攻城总指挥为主要线索,再现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城市攻坚战。李天佑的对手是时任国民党71军军长,后起义投诚并于1955年与李天佑同授解放军上将军衔的陈明仁。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两位一代将才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相互博弈,斗智斗勇。 本片从人物入手,不仅塑造了有勇有谋、爱兵如子的李天佑上将,也刻画了一批围绕在他身边,既纯朴、可爱又令人尊敬的战士形象,人物真实可信、有血有肉。众多有血有肉的人物从多维度完整勾画出了这场战史上有名的残酷战役。通过众多平凡英雄们的牺牲与奉献,展示了我军将士敢打敢拼,勇敢无畏、能打大仗、硬仗的优良作风。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情节是:当我军进攻敌人最后一个阵地——指挥所时,李天佑的敢死小队拿着炸弹向着敌人的指挥所冲去。但敌人用无情的机枪射死了一个个冲向敌人阵地的战士们。最后,只剩下一个新兵,和老班长。新兵虽然没有经验,但表现得十分机灵,在老班长的掩护下,一点一点接近敌人阵地。但老班长为了掩护他,身中数枪,牺牲了。而且新兵在自己唱的山歌中,用生命的代价,摧毁了敌人最后一道防线。
多么感人啊!我不禁想起自己现在的生活。原来都是老一辈用生命为我们造就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应该用更加好的成绩,去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一部好的电影让我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