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电影狂怒军人观后感

电影狂怒军人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3-02-15 08:04:29

1. 战争片都反战,狂怒说了什么(狂怒)影评

《狂怒》上线8.1分,不过其实我没抱特别特别大的期望,首先战争片就不容易特别特别出彩,特别是讲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么久远的故事,要真实还原战场还要让人觉得碉堡了,没几个亿美金下来似乎很难搞定。战争片肯定少不了场面,而讲场面,就只有讲钱,《僵尸国度》就告诉了我们,讲场面又吹小成本制作的,都是唬人,一戳就破。这个片子直到上映前几个月都不太有消息,说明不是那种超级预算砸下来的片,导演大卫阿耶,拍过几部7.5分左右的实力型片子,再看看阵容,布拉德皮特,希亚拉博夫,罗根勒曼,看样子虽然可能不是经典巨著,但应该也不差。
片子看完,下来还去做了不少功课,因为作为军迷,问题实在不少。总的来说,大多数问题还是能说得通讲的圆。
说起本片,最大的观影欲望当然非坦克莫属,鼎鼎大名的保时捷公司生产的”虎式“坦克,虽为法西斯一方但却有着无数“德迷拥簇”不是没有理由的,米歇尔·魏特曼这种1V25的“虎式”坦克传奇故事也许还将会被人们传阅很多年。本片的最大亮点就是一辆号称当今世界上唯一能开动的“虎式”坦克,以及四辆也是真家伙的“谢尔曼”坦克。片子看下来,这五辆坦克主角确实不负众望,基本表还原出“谢尔曼”打虎的九死一生惊险场面。毕竟真家伙,这样的片要不论为纯粹“抗X神剧”首先就对道具要求很高,1945年你给整出个用T54之类改装成的没有交叉负重轮的“虎式”,一看就很糟心。
但是说实在片子看完,还是稍微给人一点“抗德神剧”的感觉,原因就在于高潮的十字路口阻击战这里。
都说美军怕死,当然这都是误传,真上战场了,除了意大利人这种奇葩之外,大多数还是正常的,没有谁又比谁勇敢多了一个级别。十字路口阻击战这里从坦克中地雷就开始看出,刻画安排的痕迹稍微有点浓,那半个小时几乎没有任何悬念,都能让人预测到(除了两个木柄手榴弹闷在舱里后皮特大帅哥居然还发型保持完好这有点意外的2)。美军里肯定也有这种狼牙山五壮士一样的士兵,守住十字路口,才能保护住后面2000多手无寸铁的文职人员,但遗憾的是这种转变稍微仓促了一点。男主从一个一路从南非杀到欧洲的老兵,嘴里一直念叨着想活命就跟着我,要转变为铁血奔赴死亡的类型是肯定需要一些激烈变化才能自然过渡,这里堪称本片的一大缺失。
总的来说,编剧的整体故事情节把握上也没有太大问题,只是稍显平庸了一些。
一辆坦克五个人,硬扛一个娃娃党卫军营倒也不算神话,因为毕竟现实里有个美国队长原形的奥迪·墨菲,一人射杀240名德军这种事就曾经发生过...
战争片有一个天然属性叫做“反战”,最后说一下中间那个让一些人评论为“有些令人昏睡”的“爱情桥段”。
这个部分,我个人非常疑惑导演和编剧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给观众。
给一块巧克力就上床,这确实是当时打到德国后的历史还原,甚至在东线苏联人还不给巧克力就那啥。战争中是谈不上太多“道义”和“公理”的,《狂怒》的这一出男女戏,稍微让人有些费解。坦白说,年轻的机枪手和年轻的艾玛”表妹“这种事哪里算得上真正的爱情,因为这事从一开始本质上就是通过武力软胁迫搞的强奸行为。你以为看看手相就真花前月下了?你以为都是年轻人就不算强奸了?你问问那姑娘如果你没拿着枪,人家让你碰吗。所以这就让我感到很复杂,这一段在整部作品里表现出来的,至少不是反面的“厌恶”这样的情绪,那到底究竟是想说什么?难道也只是简单的历史还原,做一个独立客观第三方的电影片段?

这是一部值得观赏的战争片,这也是一部令人耐人寻味的“反战片”。
人类本质上,就是动物嘛。特殊时期非常时刻,大脑会忽然消失,身上只有血液、肾上腺素,和性器官。

2. 观狂怒电影观后感(600字以上)

不凡的老梗 不俗的神剧
文/梦里诗书

英雄主义的老梗,老美居然还学起了咱不屑一顾的抗战神剧,但这些却无以成为驳斥《狂怒》的槽点,相反这出老梗神剧却给人了以最真挚的动容,在那冰冷的钢铁之躯里,那群亲如手足的坦克五人组间,深密于他们内心的战友情成为了互为支撑的依靠,黑暗的战争岁月中那冰冷钢躯里的兄弟情如明灯驱散着阴霾。

电影将时间定焦1945年4月,同年4月30日纳粹元首希特勒在绝望中饮弹自尽,5月2日其妄想称霸世界的第三帝国正式灭亡,《狂怒》的呈现便是那黎明前最后的黑暗,但同时此刻也是纳粹德国最后的疯狂,全民皆兵预以玉碎不为为瓦全的煽动,伊始狂怒号坦克五人组一位战友的牺牲便着点着这战的艰难,但这仅是电影的引,如若你认为这是部美国为自已书写荣耀的贴金,那便大错特错,这部作品有感之所以能为人动容,正是电影将美好建立,再无情以粉碎的过程,那初入军营的少年与德国少女间如晨露般短暂美好的爱,那战火中建立起战友间的金兰之谊,爱情与友情都在被那无情决绝的战火吞噬,借此将战争的残酷与丑陋给人以最直击心灵的震撼。

《狂怒》的主角并非奥斯卡影帝布拉德·皮特,更非昔日的变形金刚之友希亚·拉博夫,电影中他们已然晋升为导师级人物,而那个曾为《壁花少年》里羞涩粉嫩的小生罗根·勒曼,挑起了这部男人电影的大梁,本为打字员却错被送入坦克营的他,顶替了狂怒号牺牲队员的位置,战火洗礼的成长是剧情的主线,电影架构颇为张弛有度,弛于那美好短暂宁静的爱情,仿若一家人的看着报纸喝着咖啡,和平的舒缓之美于此让人心醉,张则在那一次次坦克伏击战和正面战里,电影虽未有苏联二战老片里坦克群战的宏大,却胜在了坦克间真实对决的屏息之战上,而面对战争残酷的哭泣,面对心爱之人逝去的愤怒,面对失去战友后的沉思,罗根·勒曼饰演的新兵诺曼可谓淋漓尽致的诠释了那战争年代中宿命的悲情。

五人阻击三百党卫军无疑是最为精彩的桥段,伏击决战前他们在坦克间的交谈,如老友饮着美酒谈天的简单却将友情给予了最好的升华,此刻也暗喻着悲剧性的结局,但这时面对那英雄主义的老梗,面对那看似不可思议的阻击神话,却并未有一种离谱夸张的狗血,电影用近两小时树立起性格迥异,人物鲜明的四位坦克兵,他们的牺牲,绞痛着观众的心房,最后新兵诺曼的幸存,出人意料的是一个同样年轻党卫军士兵的善举,这时电影对人性善的呈现,在结局处将《狂怒》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二战题材佳作所因致力呈现的绝非如史泰龙《第一滴血》般让观众血脉膨胀的孤单雄鹰,而是那警钟长鸣的战争反思,这正是为何中国拍抗日神剧被吐槽连连,而美国一出抗德神片却能被人称道,同为战争的受害者,这种高下立断的区别是自感汗颜的。

3. 《狂怒》观后感

  看了《狂怒》,我产生了极大的,对战争的恐惧感,记得这是几次了……

  “狂怒”是一架虎式坦克的名字,它的主人是五个美国兵,其中一个狙击手牺牲了,由诺曼——一个极为善良的人代替了。诺曼真的很善良——开始,因为诺曼不肯杀德国人,就有一人被烧得难受自杀了,唐就逼他一枪崩了德国俘虏,那德国俘虏从怀里掏出自己妻子、孩子的照片,苍老的声音叫道:“我还有我的妻子、孩子……”诺曼宁死也不肯杀他。先前,我还因这里,把”战爸“——唐划为“杀人不眨眼”的那一类,后来,我才体会到他的良心用苦——你不杀他,他们就会把你折磨死!

  “狂怒”和五个战士像一家人一样,团结合作,所以每一次战争,他们都没有“见上帝” 。可为什么最后只有诺曼没有牺牲呢?这就是战争的残酷。就在一次“守住十字路口”当中,在所有东西缺少,敌方强大的情况下,唐带头,死守阵地——一旦让德军过去,那边的医疗人员来不及撤退,后果不堪设想。终于他们成功地守着了十字路口,只是牺牲的人……

  诺曼被盟军救走了,也示着胜利。在车上,他想什么呢?想老大?想其他兄弟?还是想艾玛?

  艾玛是诺曼在德国遇见的一个女孩,这两个人的爱情,正如诺曼所预测——“轰轰烈烈”!可并不长久。记得两人分开时,还依依不舍,没离开多久,女孩——艾玛就被自己的国人炸死了,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可“轰轰烈烈”的爱情向人们展现——战争的恐怖!纳粹的无情!

  有人吊死,被纳粹在脖子上挂了一块牌子——“我的孩子还未成年,我不想让你给他参加战斗”或“我是胆小鬼,我不想为德国战斗” ……还有吊着的血脚、被折磨死的尸体…… 这使我想到了《南京!南京!》也是描写的二战时期,只不过是日本侵略中国,有被烧死的、枪杀死的、折磨死的……死了无数人!连一只狗都不放过!

  每个人(除了那些脑袋有毛病的人)都期望美满的家庭,我也不例外。有些孩子父母早逝,很可怜,但那些在战争中逝去家人的呢?这是人为的——法西斯!对内进行恐怖统治(还加洗脑),对外进行侵略扩张(杀生无数)——简直不是生物!

  我虽然没有参与其中,却深深感受到战争是多么——无情!冷酷!残忍!血腥!

  我梦想有一天,和平鸽飞遍全世界!不管是哪里的人,看到它,都默默地放下武器。和平!一个多么伟大而又神圣的词!

4. 电影《狂怒》的长篇观后感

电影《狂怒》的长篇观后感

电影宣传片如同畅销书的广告词一样,常常与内容的深度和着重毫不相干,结果往往是,观众要么看了内容后,感觉被广告词的华丽所骗,要么作品的深度远远超过肤浅的宣传,但先入为主的印象让大众只能被含混误导产生千篇一律的意见,随着档期的过,某些商业大片成为经典的可能,也就因泛滥肤浅的广告毁于一旦。

于我来讲,这部作品属于后者。

1.战事情由的淡化

对于期待着一顿史诗级战争大餐的人来说,也许会有些许失望。不是里面嘣嘣作响的子弹和炮火不够猛烈,不是战斗的场面不够真实火爆,是习惯了将战争的得胜者审美情趣前置以后,安享太平盛世的平民,已经习惯将泰坦尼克巨轮的沉没,和死伤千万的二战题材都一并拿来,满足猎奇和寻求刺激的胃口。当人们期待的是《辛德勒的名单》一类的盖棺定论的“史诗”的时候,要么是一边倒的有关罪恶的沉重,要么是宏大的审美化了的暴力美,再或者哪怕一群肌肉下垂男齐齐上阵的《敢死队3》,也是蛮合太平盛世的大众胃口的。但是《狂怒》不是。

两次像样的战役:“小镇争夺战”和“十字路口保卫战”的来龙脉都交代得含混不清,这是编剧的精心设计。前领命的“老枪”唐中士,因上司死光而成为了第一战斗指挥人;下达命令的长官比起明确任务目标的他来说,显得更为糊涂和不自信:“你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只要能把他们干掉就行“,”“我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情况,有什么武器,....可他们为什么还不投降呢”,唐中式茫然地面对长官的发问,只好回敬“如果是你,你会投降吗”......新兵诺曼只是个会在一分钟内打60个字的打字员,半路上被截下来送到了坦克排,他经历的短短时日里的生死残酷,只是战友过四年里每天都经历的家常便饭,当他已快速成长为“机器”枪手并最终死里逃生的时候,回望灰色的.尸横遍野的战场,他仍用稚嫩的脸颊凝望着这一段梦魇般的历程,“你现在是个英雄了!”,“是吗?他们说谁?”

畅销书取胜,往往得益于情节推进和结构的精妙,一旦结尾揭晓,读完便不想再读;档期大片往往也如此雷同,但《狂怒》显然在尝试突破情节的推进,抛开战事的推进,这本身就是一种有难度的尝试。它试图将个人感受的递增与遭遇战高潮叠加一处,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人物本身上来,从人物设计和细节对应上来看,算是极其成功的。

2.当事人的视角

观影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坦克内部的狭窄空间和战斗员近距离肖像式特写,配合战争背景的泥泞、昏暗,潮湿,从拍摄技巧上看,突破以往“暴力美”的战争画面。无论怎样的残忍血腥,以往的战争画面总是给人一种程式化的展现,要么如同舞台剧一样的雕塑般的身姿,要么是特效镜头下的火光、电声,这些都营造出符合和平时代大众口味的一种固定模式,但是《狂怒》颠覆了这些固定的架构,凸显的是带领观众进入当事人,绝对无法预知战争结果的当事人的视角,不仅在美术设计、人物语言和性格心理方面,整体的氛围都弥漫着一种不知从那里,也不知往何处的疲惫、肮脏、无尽的茫然“。

果如所感,后来在影片片花中了解到,这部影片没有用一个特效镜头,所有泥泞都是大雨中真实的拍摄,更令人觉得难能可贵的是,导演大卫动用了全世界仅存的唯一一辆尚能开动的现存英国博物馆的”虎式坦克“,所有服装道具完全出自四零年代德国古董级旧衣......战斗位多次特写和演员自述也印证了坦克战内部战斗员的真实感受,一切设计和安排都可以看出导演旨在营造一种超越以往的真实——当事人的视角。不是得胜者的审美,不是盖棺定论的程式化镜头,而是被迫拖入战争疲惫、无望中坚持的真实的战斗员的视角。

3.技术和氛围的成功营造为深入主题和人物刻画预备了统一的条件——最好的差事和对于狂怒的诠释

最为核心的意向在这部影片中,从未离开基督-救赎-信仰对战争中人的精神拷问,但导演大卫一直在小心地引入这个意向。从诺曼刚进营地时看到满载伤员的卡车车头上镶嵌着的受难基督十字架开始,这个从未进入过坦克内部的打字员闻到血腥气就会呕吐,“圣人”当面问诺曼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是教徒吗?那么,你觉得自己得救了吗“,当老枪给他上第一堂”杀人课“的时候,诺曼一开始是全然拒绝的:”It is not right“,这不对(指杀害已经投降的俘虏),被逼扣动扳机给那人后背来了一个窟窿之后,他惊魂未定地自言自语:”我是干净的,是被逼着这么干的“......战斗胜利的间隙,这个坚持为临死士兵祷告、在餐桌上仍不忘祷告仪式的“圣人”常自嘲:“上帝罩着咱们呢!”有时他又说:“今天他不见我们”,“那他在干嘛?掷色子?我们活下来只是因为我们比那些人更幸运?“,面对这样的质问,他只有沉默,不过他说:“我来这之前听到声音说‘我该派遣谁呢’,我说,我,有我呢!Here Am I“......

中国观众由于缺少圣经知识和信仰认同,很难深切地从信仰层面体会和感悟类似意向在影片中的表达。至多看到的是演员在表述一种概念,一种影片的必要元素,用以控诉战争的残酷。但对于经历了两千年基督教文化熏陶的西方人来讲,那种在极端残酷、疲惫、令人厌倦,又看不到尽头的战争中,信仰随时面临崩溃的精神折磨,较之肉体的痛楚是更为煎熬和难以想象的残酷的。

身心俱疲的每一名坦克中的战斗员,有着不同而鲜明的性格。格雷格看似粗鲁、无赖,其实内心因伤痛而嫉妒胆怯并且麻木,当艾玛被炸身死,他仅仅拉住诺曼:“你看见了吗?这就是战争,你现在体会到了吧!”,当没有被邀请在德国母女家中享用美餐,他的反应最为无耻和下流,也是他,在私下里忽地真诚地对诺曼说:“你是个好人,我们都....可你是好人”......主角唐中士这个角色更为内敛、真实,他不像《拯救大兵瑞恩》里以爱国和道义支持着英勇无畏人格的米勒中尉,唐中士只是一个在战争创伤中用被伤害引发的狂怒支撑着奋勇杀敌的普通指挥员。战前就会说德语,让他的身世暗含着令人猜测的背景,是逃亡美国的说德语的欧洲移民?还是根本就是一个不愿接受希特勒德国的德国人?他知道自己在非洲杀德国人,现在又在德国杀德国人,他不知道战争什么时候结束,只知道会有更多人死于战争,在德国母女家,他要的无非是好好洗个澡,好好享受一顿美食,当无赖下士格雷格羞辱德国少女艾玛的时候,他没有失控,但当格雷格终于坐到餐桌前仍喋喋不休的时候,他失控将杯盘打翻并唾口吐沫在他脸上,因为他深深懂得能好好洗个澡,吃一顿美餐,能让诺曼享受一个男人应懂得的欢爱,这一切都太重要了,正如他对艾玛的母亲所说:“他们都非常年轻,是“大活人!”(此处原翻译为“血气方刚“,这显然与唐中士深深看了艾玛母亲一眼文不对戏。他暗示的是,能活着,就应该有活人的样子,做活人的事,艾玛的母亲也懂得,能活下来,已经很不容易,所以这个母亲面对两个年轻人的行为,略为犹豫了一下,就释然了:”好的“她说。)

影片的结尾战斗员的纷纷死是意料之中的,但诺曼的幸存算是别具匠心。

他从坦克底盘的小门中逃出,最稀奇的是,搜寻他的德国军官竟然放过了已是穷途末路的年轻人,最终没有将其高发,这让我想起《圣经》里的那句话:”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时,总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诺曼的幸存方式实属意外的幸存,以往的二战题材电影几乎没有如此描写德国军官手下留情开恩的,与其说是一种新颖的尝试,更可被视为对诺曼这个原本纯洁善良的新兵的一种道义补偿。

最后有个半秒钟的细节——飞奔的白马的马蹄,呼应影片起始桥段中被唐中士释放的白马,他将他卸桎梏,换以自由,也许还是这匹白马游荡在四野焦土之中,他以重获自由的脚步将昏迷在战斗的惨烈中的诺曼唤醒,当这个一脸稚气打字员新兵透过斑驳的救护车车窗回望身后的时候,他等着梦魇中人般的双眼,仍一脸稚气,他似乎仍无法理解,他是如何成为了唯一的幸存者,和如今人们所说的英雄的。

—— “我该差遣谁呢?”主说,

—— “我在这里,有我呢“带着使命的圣人说,

——”这是最好的差事“ ”是,是我曾经历的,最好的差事“

在这个腐国和日韩系阴柔男子流行的时代,《狂怒》再次证明纯爷们仍有市场。《狂怒》甚至纯得过头,它对女性角色的设定,简直会让女权主义者火冒三丈。

《狂怒》显然无意保证自己的政治正确,某些时候反而强化政治不正确,达到一种陌生化效果,震撼安于常规的观众。电影中战争对人性的异化普遍,盟军照样犯下虐杀战俘、凌辱妇女等罪行,与纳粹吊死平民、征用儿童上战场一样缺乏人性。

假如《狂怒》能够将这样的黑暗气质一以贯之,让观众陷入狂怒或绝望,那它有可能成为一部难得的勇敢之作。可惜的是,它很快跌进好莱坞的俗套,无比笨拙的所谓爱情戏,多次引用《圣经》的说教,被观众讥笑为"抗德神剧"的结局……这些俗套杀伤力巨大,大卫.艾亚颇具特色的简单粗暴战斗,虎式与谢尔曼坦克实打实对轰所带来的惊喜,都被抵消大半,作品成色由此大打折扣。狗血的旁枝末节也减弱了主角性格转变的可信度,说教更是致命伤,毁掉电影的腔调,因为说教是表现的无能。

或许我们应该怪罪的是,这个战争片不再吃香的时代,好莱坞变得越发束手束脚,或是导演大卫.艾亚操持不了宏大叙事?

这也是无奈,在超级英雄满天飞的今天,战争英雄的号召力大不如前,亿万美金不断砸给××侠,他们可以换来更多的美元,而战争片的盈利能力无法相提并论--现实很残酷,《狂怒》在北美和内地的票房表现可谓平淡。《狂怒》6800万美元的投资,在战争片里已不算小数目,但连《美国队长2》的零头都不到。它支撑不起太多大场面,那场1V4的坦克大战已是极限,《狂怒》也只是尽力展现5人小群体,没呈现更多人的清晰面目,整体格局偏小,与普世性的深沉主旨形成怪异的错位。

自然, 《狂怒》的剧作架构也限制了它的格局,在最近的好莱坞电影中,颇少有这样遵从三一律的例子,整个故事在短短一天之内终结,于是它也继承了三一律的缺陷:情节匆忙,角色也无法立体。

在以小见大的尝试之外,《狂怒》还希望用一点不那么牢靠的文艺气息升华主题,主角诺曼从坚决不肯杀人的弱鸡,转变为快意杀人的"机器",最后又遭遇宛如昔日自己的德国新兵,做戏的痕迹过于明显。《狂怒》忽而好战,忽而反战,摇摆不定,最终总算描画出人性遭战争异化再到良心复归的路径,可那合理性又是如此令人怀疑。

为什么这么说?想想老斯的《拯救大兵瑞恩》怎样铺陈情节,怎样刻画老鸟和菜鸟,又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合理"成长来体现主题的,就不难明白了。

尽管如此,《狂怒》总归还有布拉德.皮特。许多人不就是为了皮特才看这部电影的吗,何况他还露了好久的肉?不得不说,皮特又给自己挑了个讨巧的角色,谁叫人家也是监制呢?翻翻最近几年皮特监制的电影,比如《生命之树》《点球成金》《为奴十二载》,不难发现,他挑片相当精明,可以双管齐下,即便靠演戏拿奥斯卡影帝有难度,还能靠监制冲最佳影片奖,《为奴十二载》不就让皮特真真正正地拿到一座小金人吗?

唉,于是顺便想到小李,也是又当男主又当监制的,死活就是拿不到。哦,小李不哭,不哭。

5. 狂怒观后感

主要内容如下:

昨天下午两点钟,迎着初冬的寒风,骑上心爱的自行车,到大地影院观看了最新上映的美国二战影片《狂怒》,再次享受了一种忙中偷闲的快乐。

该片为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发行,由大卫q阿耶导演、布拉德q皮特主演。剧情发生在1945年4月,讲述的是二战末期美军装甲部队挺进德国腹地的战斗故事。

在剧中,陆军中士WARDADDY(布拉德q皮特饰演)一出场就以一个战争硬汉的形象出现,对他的刻画,是典型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的体现。他作战勇敢、指挥有方,处事公道、关心部下,在战场指挥官牺牲后临危受命率领"谢尔曼"坦克小分队向前进攻。

在遇到德军时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在最危险的炮塔上指挥战斗,在新兵诺曼因胆小怕死造成人员牺牲后强迫其枪杀德军战俘壮胆,在占领小镇停留时以强硬姿态调解由于女人分配不均而产生的部下之间的矛盾,在仅剩一辆坦克而且履带损坏的情况下面对数百德军进攻死战不退直至牺牲。

牺牲前还不忘保护最后一名部下诺曼的生命。新兵诺曼(罗根q勒曼饰演)则是由一名胆小鬼最终被战争锤炼为勇士的典型,对他的刻画既真实又全面,在其身上总能闪现出正直、爱心等人性的光辉。

他开始是一名打字员,在被派到坦克分队后极不情愿且胆小怕死,在遇到少年德军攻击时不愿开枪还击,在接到长官命令枪杀德军战俘时不愿屈从,在占领德国小镇后爱上了一位当地少女且对她全力保护,在该少女被德军轰炸而死后悲痛欲绝,最终侥幸存活而成为人们仰慕的英雄。

总体来看,该片带有不少电视连续剧《兄弟连》的风格和痕迹,背景宏大,战场逼真,反映战争残酷性真实,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刻画细腻,可以说是近年来一部不可多得的战争大片。

6. 延时煽情的《狂怒》,很热血的战争片,是如何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的

战争电影《狂怒》展示出了战争的残酷,是一部很热血,很有情怀,非常男人的战争片,还有各种延时煽情穿插其中,战争场景尤其是如此真切的坦克戏码,颇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全程两眼泪汪汪地望着布拉德·皮特,就那么望着,理想是和平的,历史是残酷的。拍这样的战争片,不仅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历史,也是为了让人们了解战争的可怕,和平的可贵!

《狂怒》的情节其实很简单,整个片中的时间跨度也很短,只有几天的时间,而且场景也不能说丰富,但依然很吸引人。坦克不多,场面不大,但精致的战术同样精彩,战争场面不是很宏大,但对于战争细节的描写十分出色,通过这些细节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战争场面荷枪实弹很过瘾,几次坦克大战,对于战争场面的营造也确实够给力。血腥的战争场面与细腻的人性刻画都很精良,突如其来的暴力更是触目惊心。

7. 电影狂怒观后感

观后感:

电影体现出来的对战争、对人性的反思、对情义的渲染,才是它的动人之处。男神布拉德·皮特在剧中饰演“老枪”,他在战场上潇洒干练的指挥、血性十足的厮杀让他依旧帅得一塌糊涂。

而他对战友的情义、对新兵的教导,还有他偷偷躲在一旁悲伤的举动,又让这个铁汉子充满了柔情。

剧情:

1945年4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盟军越是深入德国腹地,纳粹德军的抵抗就越加凶狠。盟军新兵诺曼初上战场,即奉命与以“战爸”为首的5人坦克小队驱战车“狂怒”开赴前线,冒着敌人强大火力为大军劏开纳粹防线。

4位经验老到的战狼阵上果断杀敌毫不犹豫,惟新兵诺曼难抵恐惧压力,他的迟疑与懦弱三番四次将战友置于生死边缘。

经过炮火洗礼和多次的血腥教训,诺曼有所成长,坦克“狂怒”亦顺利向前推进。谁料即将完成任务之际,纳粹军团竟空群出动,决意拔走“狂怒”这根眼中钉。面对敌人殊死围剿,“狂怒”5位兄弟手足能否全身而退。

8. 电影《血战钢锯岭》观后感5篇

电影《血战钢锯岭》 观后感

我观看了《血战钢锯岭》这部电影。观影中我震撼不已,观影后我难以忘怀。

这部电影为我们描述了战争的烽火岁月:二战时美军与日军在冲绳岛上展开激烈的战斗。美军虽然装备精良,可日军拥有100多米高的钢锯岭,它成了阻碍美军进攻的天然屏障,于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拉锯战开始了。美军进行了数次冲锋,但都无功而返……

多斯,一个信仰__的青年,他不顾父亲的劝阻,像许多美国青年一样,怀着满腔的热血参了军。与众不同的是,他参军不是为了杀人,而是拯救战场上的生命,多斯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他相信杀生是罪过,所以他坚决不碰枪,这让旁人感到不可思议,也让我惊讶:一个即将奔赴战场的士兵,怎能不拿枪?这更使得教官恼火万分,多斯也被战友嘲讽为“傻瓜多斯”。此后他竟然宁可冒着被军事法庭审判的危险,也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在一番周折后他终于成为了一个临时军医,我不禁疑问:就他那身板能顶住战火吗?!

多斯的第一场战斗开始了,几天后他所在的队伍登了岛,在黎明发起了冲锋。在舰炮的掩护下,一群英勇无畏的士兵爬向了钢锯岭。刚上岭,他们便遭到了猛烈的攻击,有的士兵还没来得及找掩体,就在“哒哒哒”的机枪声中倒下了。炮火中,血肉横飞,除了枪炮声、轰鸣声,就只能听到士兵的凄惨叫声,这让我看得惊心动魄,暗想:这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哪!而这冷酷无情的战争机器,却轻而易举地夺去了他们的生命!

在惨烈的战斗中,多斯也目睹了生命的消逝。他亲眼看着最好的朋友倒下,那一刻,多斯的眼里现出了泪光,他被熏黑的脸忍不住地抽搐着。虽然很恐惧,但多斯还是鼓起勇气,冲到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救助伤员。看到战友的痛苦呻吟,多斯心痛不已,含着泪为他们治疗,心中默默地祈祷。乱石嶙峋中,尸横遍野。多斯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抢救自己的战友!在日军强劲的反击攻势下,美军迫不得已地撤退了,留下了多斯与被抛弃的伤员,我真为身处险境的他捏了把汗!

在一片狼藉里,多斯还在搜寻伤员。他用生命 编织 成保护网,把一个个战友送下了钢锯岭。好几次他险些被敌人发现,虽然自己也负伤了,但他还在想:让我再多救一个!

让我再多救一个!他将平常嘲笑他的战友送下了山崖;让我再多救一个,他把昔日看不起自己的军官送出了敌人的魔爪;让我再多救一个,他从死神怀里抢下了70多条生命!看到这儿,我不能自已,感动地流下了眼泪!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这么一个普通人的信念顽强、坚韧的使人难以置信。

战斗胜利了!多斯也体力不支了。在废墟中,他被惊诧不已的战友们救下了钢锯岭。

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也许是坚强与虔诚塑造了多斯,又或许,是多斯证明了坚强与虔诚。

我思考着:在生活里,我们也会遇到许多看似难以逾越的钢锯岭,也有很多的烦恼,但是如果拥有了多斯的精神,我相信再大的挑战也只能是过眼烟云,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因为与之相比,生活中的小困难又算得了什么?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能救下这么多人,也许因为我是个‘傻瓜’吧,但我总相信,我能再多救一个!”90多岁的老人多斯笑着说。在这平和而坚定的叙述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信仰的巨大力量!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影片讲述了一位参与了冲绳岛战役军医的 故事 。戴斯蒙德·道斯,幼年与兄长哈尔打闹时,抄起一块板砖打伤了哥哥的头,之后信仰力大增,在与萝西·舒特相恋后响应号召参军,戴斯蒙德·道斯坚持本我勿忘初心,拒绝拿枪的他却坚持着自己想要服兵役的念头,他酗酒的父亲拉下老脸向上司求情他才不用在军事法庭继续自己的下半生,在钢锯岭一战中凭一己之力救死无数,包括之前对他侮辱的士兵与他意见相反的长官,还有被炸的半死不活的日本人。

他懂得信仰,而天主教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在于尊重,尊重每个人,不光是教徒,更是一个人应该做的。尊重,说起来很简单,但究竟什么是尊重?从影片中来说,尊重是救治曾经对自己拳脚相加的战友,成功帮助他们逃离战场、是救治曾经想要把自己从军营里哄走的下士、是举枪忍住冲动没有杀死从小就开始酗酒打骂母亲的父亲。

电影最后,道斯成功的获得了众人的尊重,在战争中受伤的道斯获得了众人的救助,炮弹炸飞了他的圣经,他大声呼唤,士兵把圣经交在他手里,他把圣经捂在胸口,露出了笑容。算不上多意味深长的结局,影片在讲一个得不到别人尊重甚至被人称作是疯子的人,如何坚持本我勿忘初心,赢取别人的尊重,世人也应该心存尊重。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近年来的好莱坞大片里,战争题材的重磅作品并不多见,似乎大家把重头戏都放到种族歧视和同性题材去了,焦点不再是恐怖主义或者战争场面的重现。倒回2014年,学院派有典型的老导演操刀作品《美国狙击手》,同年还有全明星阵容的坦克大片《狂怒》。到了2015年就更少了,颁奖季里只能看到《间谍之桥》这样的故事片。而2016年初,迈克尔·贝的《危机13小时》与英国的《天空之眼》,典型的代表了美国人和英国人,对于当今战争题材的不同偏好与视角。

战争场面的纵深感

今年梅尔·吉布森的回归,似乎预示着传统题材的电影,又有人回来扛大旗了。实打实的把战争场面拍得好看、拍得漂亮、拍得震撼人心,他游刃有余。《血战钢锯岭》呈现给观众的视觉冲击,不得不提其中大量的镜头,用于对正面战场的刻画。电影开篇,慢镜头加上平行移动,像画卷一样为我们展开了太平洋战争期间,冲绳战场上,人间炼狱一般的场景。炮火交加,子弹飞驰,肆意的爆裂,与死亡赛跑的士兵,以及遍地的焦土和残缺的尸体。影片的定调和立意,从导演的第一组镜头里,就被明确的树立了,战争就是人类自己创造的人间地狱,充满了杀戮和死亡,在其中的每个生命似乎都在劫难逃。

如果说在我们的脑海中,如画卷一般的战地镜头,还停留在《现代启示录》的开篇,那场远景的热带雨林中的连环爆炸,这部《血战钢锯岭》则用了更加近景的镜头,展现了冲绳战场钢锯岭高地上,无数军舰高射炮齐发后,密集导弹坠地的威力,方寸之间,遍地绽放着爆裂的黑雾和四溅的火花。这个固定镜头放置在影片的中段,令观众与第一次上战场的士兵们,目睹同样壮烈的战场画面,仿佛立刻凝固在原地,思绪一片空白,预想着自己爬上高地,在战火中穿梭的情景,能否有命下来,就要看上天的眷顾了。如此正面、直接的去拍摄战争场面,在现如今的电影中,并不多见了,这一次的场景还原,仿佛又勾勒起了我们儿时看战争大片的记忆,令人倍感震撼,又印象深刻。

战场上的地狱与天堂

除了单独的大全景战场画面的表现,影片中,对于战场上气氛的烘托也是十分的到位。梅尔·吉布森不仅仅单纯的用爆炸和鲜血去表现惨烈,而是完美的把影片宗教的主题,渗透到镜头的氛围当中。电影开篇长幅画卷一样展开的杀戮场景,堪称地狱的投射。这组画面作为倒叙的开篇,到了影片中段,再一次上演了这段地狱杀场的镜头,变得更加冗长繁复,之后还有更多尸横遍野的悲惨画面,为观众勾勒出战场上最黑暗的一面。

有地狱就要有天堂,在影片尾声的最后一组镜头里,男主角手握圣经,奄奄一息的躺在担架里,在空中的索道里飘荡,成为了云雾之间,那个仿佛置身天堂的人。他在枪林弹雨里穿梭,总计营救了75名伤员,竟然没有受到任何的致命伤,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你说他没有神的庇佑,现实又是那么的令人难以置信。更多的仪式感镜头,还有男主角从战场回来后,站在户外淋浴下,冲洗满是鲜血的身体,仰视的镜头角度,让观众充满了观看英雄洗礼的庄重感。

战场上的宗教选择权

西方人的信仰与暴力,常常被拿来当做戏剧冲突的重点。而在战争时期,人们已经无力再谈及信仰了,价值观将立刻转化为保卫国家,守护亲人,以及自我防卫,让自己、战友、以及更多的人活下去,无论用什么的手段。欺骗、谋杀,都成为了间谍和行刺等特殊时期的伟大任务,但实质上人们还是进行着人骗人、人杀人的粗暴举动。如果从宗教的角度来看,在上帝的眼里,这些都是一样的劣行。在《血战钢锯岭》中,男主角:Desmond T. Doss,也许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秉承训诫,无论在世间经历什么,都不曾妥协、不违背自己信仰的人。

在2014年的影片《狂怒》里,同样也没有离开信仰这个话题。在坦克小队迎来新成员时,老兵炮弹填装手第一句问向他的,就是他信哪一种__。而新兵诺曼则是典型的还游离在信仰与现实间的孩子,高射炮手博德干脆外号就叫做“圣经”,而布拉德·皮特饰演的队长“战爸”,最后也不再掩饰自己深知每一句祷告在圣经里的出处。他不是没有信仰,也不放弃了信仰,而是把一切情感都隐藏起来,伪装坚强。作为队长,他从不参与士兵之间的信仰争论,在战场上他只相信武力,他的考虑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当炮弹打来时,祈祷并没有任何的作用,你需要依靠的是你的反应和你的战友。影片给我们看了一系列真实的个案,面对战争时,有人更加需要信仰的寄托,有人则可以隐藏自己的信仰,因为在战场上,不需要柔软的个人,要想活下来,你只能把自己变成战争机器,也就是杀人机器。

而在《血战钢锯岭》中,男主角Doss一直坚持做一位战地急救人员,而不是持枪杀人的士兵。救人和杀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难得的是他有机会坚持自己的信仰,就算在一个看似无法坚持的时代和环境下,他用行动为自己创造出一条,在战场上同样双手占满鲜血,但是却可以拯救他人的光辉道路。于是Doss变成了一个特别的存在,更加人性化的存在,他甚至是冷酷战场上,唯一的暖流和众人回家的希望。当士兵们看清战场上的现实,无数人的生命都只是铺路石,无数个倒下,又会有无数个跟上,直到攻占高地成功,剩下最后一人为止,他们微弱的生命,都只会掩埋在焦土之下,无人问津。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看完之后不敢相信,觉得好莱坞主旋律真敢吹啊……

上网一查,发现这片子居然大多数都是真的,而且历史上的戴斯蒙·道斯这人比电影更神,真英雄,也可以说是真二杆子……

道哥这人是标准红脖子,农民、拜上帝、估计投票只投共和党。他们家信的是个叫“基督复临安息日会”(Seventh-Day Aaventists, 根据‘不悔’的回帖修改)的小教会。他确实不肯用武器,但除了第六诫之外更多是因为童年阴影,他爹喝醉了差点毙了他舅舅,道哥看着老爹被警察带走,发誓绝不碰枪。

日本人偷袭珍珠港时道哥是船厂工人,确实有资格留在后方,但他还是入伍了;入伍后他确实拒绝碰枪,因为信(shen)仰(jing)被军法处置,他被定为“拒服兵役者”(conscientious objector),后来成为二战中唯一一个获得荣誉勋章的拒服兵役者。(2016-12-09编辑:勋章名字根据评论更正。)

钢锯岭的确是个400尺(一百多米)高的峭壁,美军登陆后确实在上面挂了个下船用的绳网当楼梯,电影里没演的是,那绳网是包括道哥在内的三个志愿者挂上去的。我猜他们本来想过把这段放在电影里的,所以之前拍了些道哥爬山的片段。

不过这不是最扯的,最扯的部分导演不敢拍。

当时美军攻上去后被日本人打了下去,电影里那段人海战术A过去拍得精彩,但其实太小看日本人。根据战报,日本人在山腹里构建了蜘蛛网一样的暗道和工事,放美国人上来然后立刻发动,美军其实是立足未稳、被日本人用火力拍垮的。

全军溃退后道哥不走,独自留下救人,开始无敌状态的表演。包括在火线上包扎、提血浆输血,从距离日军阵地只有不到十米的地方拖回来一个伤员。

最扯的是,他竟然在枪林弹雨里忙活了十几个小时而毫发无伤。事后还有自称狙击手的日本俘虏说在钢锯岭见过这个作死的卫生兵但每次冲他开枪子弹都会卡壳。

当时一片混乱,道哥救了多少人没人知道,他们营长要报一百,道哥自己谦虚说也就五十来个,双方最后妥协报了七十五人。

第二次攻打钢锯岭前他确实获准读经(因为是星期六,我试过理解他们那个教派非要在星期六做礼拜,结果发现自己英文其实不怎么样)。而这次美军成功拿下了钢锯岭,道哥忘了开挂、被手榴弹炸飞。也可能是星期六上班,他们教派的上帝生气了。

道哥被炸飞之后电影就算结束了,但是,在七十年前,道哥的表演还没有结束……

在被担架抬下去的路上,道哥自己滚下担架,因为发现了另一个伤员,他要把担架让给战友,然后自己走回了急救站,此时他腿上至少有十七块弹片,路上还被日军狙击手打了一枪。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如果,人类不把欲望放在第一位,而是把尊重放在第一位,那么我想战争也不会发生,影片也只能是架空历史的题材。但是人就是人,如果本能可以控制的住欲望,大家都可以相互尊重,那么我想人类一定是进化到最顶端超脱现在的文明了。时间回到二战时期,被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无非是日本侵华、日军空袭珍珠港、德军大规模屠杀犹太人还有此片中拍摄的冲绳岛战役。

冲绳岛战役,太平洋战役中规模最大的两栖登录战役,日军被俘虏或战死的有10万人,美军也有8万人受伤或身亡。光听数字也许不太直观,没什么画面感,工人体育场官方给出的数据是可以容纳1.5万名观众,12个工体才足够容纳这些死伤者。12个工体,我仔细想了想,心中不寒而栗。

至于二战为什么打响以及从哪打响,我想历史课本里已经交待的清清楚楚,这部电影里也没妄图在两个小时的时间把这些事交待的清清楚楚,而是讲述了一位参与了冲绳岛战役军医的故事。戴斯蒙德·道斯,幼年与兄长哈尔打闹时,抄起一块板砖打伤了哥哥的头,之后信仰力MAX,在与萝西·舒特相恋后响应号召参军,拒绝拿枪的他却坚持着自己想要服兵役的念头,他酗酒的父亲拉下老脸向上士求情他才不用在军事法庭继续自己的下半生,在钢锯岭一战中凭一己之力救死无数,包括之前对他侮辱的士兵与他意见相反的长官,还有被炸的半死不活的日本人。

他懂得信仰,而天主教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在于尊重,尊重每个人,不光是教徒,更是一个人应该做的。尊重,说起来很简单,但究竟什么是尊重?从影片中来说,尊重是救治曾经对自己拳脚相加的战友,成功帮助他们逃离战场、是救治曾经想要把自己从军营里哄走的下士、是举枪忍住冲动没有杀死从小就开始酗酒打骂母亲的混球父亲。

在孤儿院里的Smitty不解,他的世界只有强者能够生存,心中充满了怨恨,他手中倾泻着的机枪喷出的每一发子弹都是他对这个世界爆发出的不满,他认为这个世界本应该就是这样的,因为没有爱、没有信仰也没有尊重,所以他问道斯,你手中的枪为什么不射向混球父亲。

“在我心里他已经死了”道斯这么说,是的,除去信仰还有尊重,尊重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正是这种尊重让道斯的混球父亲也救了他一命,也是他父亲最后一次在荧幕前亮相。回想起道斯的父亲站在坟墓前的模样,还有从军营里消失的模样,还有打骂道斯母亲的模样,我怀疑这是不是一个人。在道斯的父亲最后一次露面时,我只注意到了他的头发、一战时的美军制服还有制服上三颗闪闪发亮的勋章。他在我心中的位置也不再是那个混球父亲,而是一个怕自己儿子下半辈子都待在军事法庭里,拉下老脸去求老队长,迈向老年的落魄中年人。

尊重,再从我糟糕的观影体验中表述,是我旁边那男的一边用微信发语音,一边用公放听对方发来的语音、坐在我后面的情侣若无旁人的打情骂俏、带着小孩子来观影的一对老夫妻根本不在意电影中的死人谈笑风生、小孩子看见了死人大喊大叫、还有坐在我前边的大哥从兜里掏出一套煎饼果子吃的正爽,末了还把油乎乎的塑料袋扔在了脚下。

有人会说我愿意,你没权利干涉我的自由。但是我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你愿意的同时就是在不尊重我,不尊重影厅里的所有人,也成功的让我把这家影院从心中拉黑,这样的电影院我再也不会去了,真的不该贪那20块钱的便宜。电影最后,道斯成功的获得了众人的尊重,在战争中受伤的道斯获得了众人的救助,炮弹炸飞了他的圣经,他大声呼唤,士兵把圣经交在他手里,他把圣经捂在胸口,露出了笑容。算不上多意味深长的结局,影片的全部也不是在说尊重是靠自己争取来的,而是在讲一个得不到别人尊重甚至被人称作是疯子的人,如何赢取别人的尊重,世人也应该心存尊重。

想起了《老炮儿》里的剧情,六爷和他儿子之间的感情纠葛,中国和美利坚不一样,五千年的传统不是一蹴而就就可以改变的,老一辈的家长不懂得尊重,他们信奉的是传统,打是亲骂是爱、子不教父之过、棍棒底下出孝子。就连现在,我已经长大成人了,我爸喝多了叫我过去训话,他一瞪眼我还不寒而栗,想起他小时候用皮带抽我时我的惨状。

所以在要求老一辈向美利坚看齐的时候,自己也要想想老一辈在自己的成长中付出了多少,是不是18岁之后就要求你自己找工作、自己养活自己了。至少我家里并没有,到了现在我还只能当个寄生虫。

影片最后,没看完道斯老爷子从容的笑我就逃一样走出了电影院,第一件事就是给我爹打个电话(我的手机在电影院里收不到信号),发现他正在满世界的找我,甚至给我所有朋友打了电话,这让我感到很难堪,和朋友抱怨了一番,回家,喝二锅头吃花生米的他一脸严肃的看着我,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大发雷霆,醉醺醺的他给我的感觉是个独守空房寂寞的中年人,我跟他笑了笑,也没提他让我多丢脸的事,连羽绒服也没脱下来就迫不及待跟他吐槽我的观影经历,于是他也换上了一副笑脸,一边听一边骂。

后来,想起了我奶奶小时候给我讲的故事,就是那个小孩站在镜子前,你对镜子笑,镜子里的人也会对你笑。大家都笑了,这个家会越来越好,这个社会越来越好,这个国家越来越好,这个星球也会越来越好。

无信仰者,硬说的话算是道教徒,看不懂信仰,只谈尊重。

相关 文章 :

1.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信仰的力量

2. 红海行动观后感1000字

3.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读书笔记

4. 《西游记女儿国》观后感600字 西游记女儿国心得感悟

5. 诺兰《敦刻尔克》浅谈:"撤军"故事,留下的战争疼痛

9. 狂怒电影观后感100_200字数

最近几年不能说被科幻电影轰炸和各种大制作大特效的片子轰炸完全不过,而且这个轰炸不光是好莱坞华语电影也是如此这般。看电影有时就像吃饭吃一样东西吃多了以后会腻,这部狂怒正好换换口味。
这部电影我没有看过多的宣传,只是简单的看过预告片和一些简短的新闻介绍,关注度其实并不是很高,而且没有去贡献票房的表现,老实说我除了对希亚拉博夫有点兴趣以外其他的不怎么关注本身对电影本身没有什么大的期待,不过在看过电影以后真的很喜欢,尤其是各个人物的表现虽然有些脸谱化不过真的很深入人心,整体的故事发展和内容也是丝丝入扣,没有多余的东西需要去过滤是实实在在的干货。
这部电影有一点真心我很喜欢就是用电脑的看电影的观感很棒,整部电影给我的感觉不小写实,而且电影过多的场景和画面都是小场景,包括电影中几场关键的战争戏,没有什么的大的场面需要大银幕去烘托战争,这部电影有一个特点就是用很多的小细节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表达战争的残酷,包括电影中年轻士兵和德国姑娘那段戏,姑娘的惨死给年轻士兵带来的伤痛,电影中有好几段坦克前行的片段,在坦克和行人之间来回切换来展现战争的残酷,除了刚才说的,在观影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反抗的德军大多是德军的青年团士兵,而且在第一场遭遇战的时候还给了那个死去的青年团的士兵一个特写,小小年纪却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尤其是影片最后的那个一台坦克对抗党卫军的那场战斗,让我对战争更加深痛欲绝。
抛开电影中所表达的整部电影真的很不错,尤其是电影的节奏带来的紧张感真的很不错很棒,电影中快速大量的台词让人物的表现更加丰满,虽然是战争片不过电影中大量的文戏却并没有影响到对电影的整体观感,反倒是电影中的一些文戏里面的冲突的话语让故事更加的完整
一句话说感受:标准的好莱坞爆米花,流畅的故事发展,紧张的故事情节,近几年少见的战争题材。

10. 《狂怒》观后感100字

观看完电影狂怒后 我深有感触 这部电影直接讲述了二战时期美国与德国的冲突 而也讲述了深深的兄弟情谊 在这部电影中主要讲了年轻小兵诺曼的故事 而在最后的那些对诺曼恶劣的人也对他表示歉意 格雷格最后说他是个好人 在最后时刻胖子挡住了手榴弹保护诺曼 在最后一刻纳粹没有杀死诺曼是点睛之笔 战争不仅夺取人的生命,而且也摧残了人性,诺曼最初不肯杀人,目睹战争的残酷后变成了杀人机器。这个年轻德国兵就像最初的诺曼,只不过战争也会改变他,导演想要表达这是一个轮回,只要战争没结束,这样人性的泯灭就会继续下去 在最后他被接上车最后回眸那辆狂怒掉下了不舍的眼泪 然而有人说他是英雄 但对于他英雄儿子是嘲讽 因为留在坦克里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阅读全文

与电影狂怒军人观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天空城电影演员 浏览:429
大叔看电影大全 浏览:996
电影求婚英文歌曲 浏览:804
周星驰电影经典台词视频 浏览:90
一呼百应电影观后感250字 浏览:274
超级快递电影在线完整版 浏览:410
黑帮大上海电影 浏览:397
电影夺命水完整版 浏览:745
妈妈再爱我一次电影完整版高清下载 浏览:350
1997年台湾电影着魔 浏览:440
千金大小姐中文字幕电影 浏览:175
赌神电影音乐谱 浏览:101
电影遇见爱情 浏览:810
欧美关于小男孩的电影图片 浏览:32
哪些爱情电影值得一看 浏览:770
张学友电影里边说了一句英文 浏览:39
歌舞青春同类音乐电影 浏览:314
冯巩演的电影完整版 浏览:40
他会参加这部电影的试演英文 浏览:979
美国大兵爱情电影大全 浏览: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