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观《波斯语课》有感
看了《波斯语课》,清明这天。
当荧幕全黑,剧场的灯光聚然亮起。那句话开始在我脑海中长久地飘荡:“我以为他爱我,其实他利用了我,然后抛弃了我”。这是后来被调往前线的女助理对其上司科赫的评价,我将之看作整部影片所依托的矛盾与冲突所在。
一、特殊的关照
作为一个本该被枪毙的“波斯人”,雷扎因为其特殊价值而颇受军官科赫青睐,得以在劳动营中获得特殊关照。然而拥有多少就要承受多少,当雷扎的真实身份因为“拉支”一词而露出端倪时,科赫毫不留情地将拳头挥向他,并指示手下好好折磨他。虽然之后科赫将垂死的雷扎送往医院救治,还“送过几次饭”,但这不能看作善举,反而更加体现了他将自身利益作为处世信条。
值得一提的是,当看到科赫将雷扎从转移囚犯的队伍中夺出的一幕时,我不禁想到从开往死亡的列车上救下伊扎克·史登的辛德勒。二者所行之事大体相同,但性质决不相同。辛德勒有着自身利益之外的关怀。
二、“超职”的士兵
麦克斯作为一个心理扭曲的士兵,决不是尽职可以形容的,他是“超职”的,将手一次次伸向与自己决不相干的地方,对领袖与帝国的忠心“天地可鉴”。直到撤退时,他还越级去打上司——科赫的小报告。然而,他只看到士兵档案被扔进火炉,收到“这里没有什么党卫军领袖拜尔的事。”的回复。
多少军国主义侵蚀的心灵就是这样——以为担负着神圣的国家使命与领袖重望。实则不过充当一枚助成个人野心的棋子。
三、真情永恒
雷扎是上述的反例。他“利用”战犯的名字来创造假波斯语,从屠杀中幸存。相较前二者,都是“利用”,然而决不相同。雷扎并没有用完即弃,并没有只顾个人利益。是他让两千四百八十个同胞被世人铭记,而非只化作法西斯火葬厂里的一缕黑烟。是他让一段不堪的、被竭力抹去的历史实证存在。
今年清明天气很好,返校途中艳阳一直裹挟着我,心中早已被两千四百八十占据的我。
2021.4.4
Ⅱ 《一次别离》观后感
《一次别离》观后感范文800字(精选3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一次别离》观后感范文800字(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选择看这部片子,是因为它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上网一查,导演居然是伊朗国籍,顿时肃然起敬,战乱中的人们是如何在生命和温饱都成问题的情况下雕琢艺术的?
看完本片,对导演的敬仰彻底转移到每一为伊朗人身上,一个人可以高大到如此程度,也许跟战乱有关,也许是人的本性,总之,导演让我们看到绝望中的一丝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回避困难的机会,但是,一旦离开,你便失去了你的根:家!
一部成功的电影,不总是在台词中刻意强调主题,升华个人主义,本片只字未提国家二字,却足以将文人翁纳德上升到国家的高度。我们的战乱年代,也曾踊跃出一大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上进青年,看那样的影片,的确很过瘾,很振奋人心,也正因为这样,中国市场上几乎看不到用朴素的手法描写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的影片。
《一次别离》就是一部朴素的励志电影,朴素到一开始你会怀疑自己能否看完它。当然,一部好片是不会让你轻易就中途放弃的,编剧在这方面做到了,故事层层叠叠又相互联系,跌宕起伏间又疏密有度,不像大多数中低端电影,看了十分钟就知道结尾了。
本片由纳德和西敏因为是否携带女儿出国而离婚展开,他们的这个决定,造成了后续一些列矛盾,生活的,家庭的,观影的过程会轻易就把你带入他们的生活节奏中去,因为这些琐事太司空见惯了,它们无时无刻不发生在我们身边。基于电影的艺术性需要,这些琐事又不会展现得太落俗与露骨,这个时候,演员的出色表演就发挥了他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个眼神,一个失落的表情,一个佝偻的背影,所有表演都源于真实的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所以看这部片子(如果认真去看的话),会是一种从头到尾的享受,仿佛去他的生活中认认真真地走了一圈。如果厌倦了ktv和烈酒的麻醉,不妨学纳德的样子,生活的烦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直害怕它的出现。
《一次别离》,片名恰到好处,一次别离,人们这才发现了彼此的重要性,才发现自己的选择是什么,才发现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由此展开,本片有一下几大看点:
1)纳德对老年痴呆的父亲的无微不至的照料;
2)女儿在父母间的对种种选择;
3)纳德和西敏的种种矛盾;
4)护工瑞茨的种种生活压力。
好片子无需多解释什么,好不好看各执己见,总之,不管是否因为本片的缘故,我们总该让心灵净化一番。
有人说过,婚姻就像一座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而这城里城外的个中滋味,只有亲身经历者才能真正品味到。伊朗电影《一次别离》就把这城里城外的喜忧参半演绎绝了。不仅如此,作品还引用了一些暗喻的手法,让这个看起来简单的家庭故事,体现出复杂的社会矛盾。影片对人性心理的刻画也十分到位,并且环环相扣,悬念丛生,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主人公纳德和西敏在伊朗,算的上是一对白领阶层。丈夫纳德在银行工作、妻子西敏是一位教师。家中有11岁的女儿特梅、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父亲。矛盾冲突的起因是西敏想给女儿特梅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坏境,办好了移民手续。而丈夫纳德不想丢下年老多病且无法自理的父亲,死活不同意移民,二人闹到法庭。法院认为这是妻子在胁迫丈夫妥协,就建议双方先冷静一下。西敏赌气搬回娘家,纳德只好请来一个家庭保姆照顾父亲。一次,纳德发现保姆将自己的父亲捆绑在床上导致他差点窒息,他一怒之下将保姆推出门外,致保姆意外流产。于是,两个家庭之间,一场漫长的纠纷就此展开。
令人赞叹的是,影片从场景到演员,都是一种不动声色的表达,却能做到简洁而干净,精致而细腻。这可以看出制作方对电影语言的控制能力已经如鱼得水。而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影片中的那些精彩的隐喻:
隐喻一,妻子西敏说移民是为了让女儿脱离这种环境,而伊朗到底什么样的环境?电影却没有给出答案。但就是这巧妙的点到为止,却足以让许多观众产生共鸣。
隐喻二,纳德的父亲患有老年痴呆,这也是个很明显的隐喻:一个病入膏肓的国家,一系列行将腐朽的制度。
隐喻三:西敏质问纳德:你父亲认得出你这个儿子吗?纳德答:我认得出他是我的父亲。这个暗喻多么具有讽刺意味?这表达了普通百姓对一些现象的失望,而又故土难离的矛盾心理。
影片同时还引用了其他的隐喻,准确地表达出人们在僵硬而强大的体系牵制下,所表现出一系列的矛盾冲突:现代文明与古老宗教信仰、在金钱名誉面前人们表现出的虚伪和内心谴责、在强权面前,人们无处可逃任人宰割的绝望......
《一次别离》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同时这部带有批判性的`电影也被伊朗官方认可;2011年,该电影就在伊朗本土获得伊朗曙光国际电影节大奖:水晶凤凰奖。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得不佩服人家伊朗官方的豁达。这无疑是鼓励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并能以此向世界弘扬本民族深厚而悠久的传统文明。能做到这一点,真好!
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周末看了《一次别离》的电影,剧情没有很多的跌宕起伏,行云流水般的镜头却可以吸引着观众的眼球,影片中各种矛盾冲突直指人心。《一次别离》无疑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好影片,它也不负众望地囊获了各大奖项,其中包括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一次别离》是发生在伊朗的故事,故事女主人公西敏想要与男主人公纳德离婚,遂起诉至法院。西敏想要一家人移民到国外,纳德不同意,因为家有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父亲要照顾。他们对薄公堂,但法官却驳回了他们的起诉,他们争论的中心是女儿。最后法官也忍不住说了一句让人深思的话“难道孩子在这个国家就没有前途?”当时伊朗的社会背景就是这样,人们为了更好的环境、儿女教育问题,去国或留乡,追寻新的生活环境。西敏就是想要到国外有新的开始,而纳德则眷恋故土,他们就在这两个问题上争执不休。最后,西敏暂回娘家,紧随着就到来自社会底层的瑞茨的出场。
瑞茨带着四五岁的女人来自纳德家做家政,伺候纳德的父亲,故事的重大冲突就在她的身上展开。她把老人家绑在床上独自去干自己的事情,老人家也因此而跌下床而病情又加重了,后来瑞茨在与纳德的争执中不幸流产,紧接着瑞茨夫妇把纳德告上法庭。最后他们在法庭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控诉与辩驳,影片向观众展示了不同视角的人物关系的矛盾与冲突:
丈夫与妻子:纳德不想离开伊朗,不愿意离婚,但西敏还是在他遇到危险的时候帮助了他。西敏帮不帮他是一个选择,纳德接不接受帮助又是一个选择。
父亲与女儿:法律无情,如果他说了真话,他就会坐牢,没有办法照顾女儿。如果不说真话,他在女儿心目中的地位又会瞬间坍塌。父亲与女儿的关系因为这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发生着微妙的关系。
富人与穷人:影片讲的是一个精英家族与一个底层家庭的矛盾,富人面对的困难是情感与道德方面,穷人面对的困难更多是因为钱。富人与穷人可以因为金钱的问题发生强烈的争执,但两个天真可爱的女孩子却可以欢乐地一起玩耍,尽管那只是暂时的。
法律与信仰:罪与恶会受到法律的惩罚,但法律往往无情。伊朗人大多信教,认为说谎会遭到上帝的惩罚。法律是由人制定的,但又往往伤害着人的美好。信仰能成为人的精神支柱,但却不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
真实与谎言:真话与假话不能代表善与恶,真话会给生活带来更大的祸害,假话也可能挽救一个即将破碎的家庭。
活与死: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父亲是电影的一个象征,他大多数都是沉默的,他是一个生命体,他的“活”给其他人带来了很多问题,但即使他“死”了,也不一定能让其他人更好的“活”。
《一次别离》能够从多个视角对世界进行审视,它的艺术性就是深刻的,有一定的哲学高度。《一次别离》能够给我们对生命、生活、人性的进行深入思考,笔者强烈建议大家有空看一看这部电影!
;Ⅲ 电影推荐|《波斯语课》
“为了他,你愿意跟这群无名之辈一起去死吗?”
“他们有名字,只是你不知道而已。他们并不比你低下,至少他们不是杀人犯。”
故事简介:
二战期间,主人公犹太人被逮捕,并被送往德国的一个集中营。他谎称自己是波斯人雷扎保命,逃避了枪决。虽然这个谎言暂时拯救了他,但雷扎被德国军官看中并要求教他波斯语。对波斯语一窍不通的雷扎只能凭空编出一门语言,他只能每天心惊胆战地编造“波斯语”单词求生,他不知道这门只有两个人知道的语言,究竟能帮自己隐瞒多久。
观后感:
看完影片,心情很复杂。整部片子,围绕着“肃穆”与“黑暗”,印象最深的是最后哭着报出2840个人名那段,每一个名字又不止是名字,是救了他的一个个新单词的组成,是那些打饭时大量的不同的囚犯,是被军官们视为草芥的一个个“无名之辈”。
另外一个关键人物—德国军官科赫,严肃冷漠的他,在谈到自己未来的梦想却露出了孩童般天真的笑容,当他谈及自己的厨师梦,他是无比喜悦而又骄傲的,他在询问波斯语的“我爱你”时,脸上也充斥着憧憬。我想,如果没有战争的话,他的梦一定也会实现的。
可观看app:
哔哩哔哩
Ⅳ 《波斯少年》有感
其实,看了电影之后,我还能为巴高斯说什么呢?
亚历山大一生从没失败过,除了败给赫菲斯提昂。 他才是亚历山大的Soulmate,他们是青梅竹马的童年伙伴,也是他日后将领中的重要一员,他们以《伊利亚特》中的Achilles和Patroclus自比,他是亚历山大至死不渝的挚友及爱人。 赫菲斯提昂说:"没有了我的你,让我很担忧." “除了你我一无所有。”亚历山大说。
亚历山大的悲剧在于他和不理解自己的人们在一起,他想要的不是一个土地黄金的帝国,而是精神黄金的帝国,没有人相信他的梦想,除了赫菲斯提昂。梦想让我们疲惫,在我们被梦想杀死之前,梦想必须先死。赫菲斯提昂死后,他应了曾经自己说过的话 。“如果你也如此,如果你先倒下,赫菲斯提昂,即使马其顿会失去国王,我也会为你报仇,然后追随你去冥府。” 在赫菲斯提昂死后几个月,身体状况急转直下的亚历山大,信守了自己的诺言,追随着赫菲斯提昂而去。
而巴高斯呢,十岁亲眼目睹自己的父亲被叛敌砍头,自己被贩卖、被阉割,因为美貌被迫卖身,所以他说,他十三岁,却觉得连五十岁的沧桑都经历过了。完美的花瓶和闪烁的宝石不能选择自己的主人,成为大流士的男宠算是人生中的转机吧,使他摆脱了底层的粗鄙,他得以学习各种宫廷礼仪,因为恪守本分,不恃宠,不钻营,不贪嗔,在大流士的宫廷活得游刃有如。但那没有爱,大流士并不要求他爱他,甚至假装求爱也没有,可巴高斯依然常常想到爱,因为有整整十年,相爱的父母爱着他,他知道爱的好,哪怕自己不拥有。直到大流士被杀, 亚历山大的目光第一次与他对上,就像活在蛋壳里的鸡雏不知道另外的世界,心似划过一道闪电,蛋壳破开了。
影片中,巴高斯都是在用眼神说话,没有过多的台词,但谁也无法忽视他对亚历山大的爱。亚历山大是赫菲斯提昂的男孩,而他是亚历山大的男孩。 是的,他想过,他甚至连毒药都买好了 ,“我经常盼他死,他对我无疑也是同样的感情,但我们有一种默契。我和他都不愿夺走亚历山大珍惜的任何东西,所以我们无从选择。” 他也看得够明白,无论是在大流士的宫廷,还是在亚历山大的军队从中,他从不贪嗔。不要太,太 就是不够。过犹不及,真正的深爱没有一丝一毫的紧张和惶恐,只有恰到好处的从容淡定。
那么何必以妒忌过去来折磨自己?亚历山大和赫菲斯提昂从小就认识了,他们同月出身在同样的山岭间,属于同样的种族,敬奉同样的神明,从十四起就生活在同一片屋檐下,过去已定,直通现在与永恒。
而且当巴高斯在沙漠里掉队几乎死去的时候,只有赫菲斯提昂一个人折了回去(不能命令士兵去,因为很危险,而且士兵也不会用心去找)寻找并救了他的命,还嘱咐他以后要好好照顾亚历山大,因为自己太忙了无暇顾及。从此巴高斯虽然还是继续嫉妒他,但却不再盼他死了,因为他永远记得这个沙漠的上午。
于是,他始终把“说你最爱的人是我”这句话关在沉默的心门里。因此他保有自己所得的一切,亦没有破坏那永恒的传奇。
书中印象颇深的是亚历山大娶妻的那一段,其实并没有想到他会娶妻呢。
“你看见奥克西阿提斯的女儿罗克萨妮了吗?献舞以后,她觐见了。”
“看见了,亚历山大,我们都在谈论她的美貌。”
“我决定娶她。”
“愿你幸福美满,陛下。她的确是一颗明珠。”
“他们全都不赞成,赫菲斯提昂会支持我,但是他其实也不赞成。”他很满意他的话,是呀,那是巴高斯苦心准备的。他和赫菲斯提昂一样,爱永远放在自私占有的前面。
“愿我们两族的神明都保佑你,你是唯一懂得的人。”亚历山大说。巴高斯噙着满眼泪水,在他发觉前离去。
他们结婚,不到一星期后,亚历山大准备出征,罗克萨妮夫人留下,巴高斯想一同前往,毕竟他妻子不在,这是个很好的机会,但他选择了另一个赌注,毕竟骰子只能掷一次,他决定留下,试试看亚历山大更想念谁。
不久他回来了,巴高斯伺候他洗浴完毕离开前问:“陛下,还要别的什么吗?” “你知道的。”他回答。
嗯嗯,他赌赢了。
翌日,罗克萨妮对巴勾颚斯做了一件他曾经想对赫菲斯提昂做的事,区别在于,他从未真的下手。所以,他一直拥有亚历山大的爱,而罗克萨妮,亚历山大会在尽丈夫的责任,探视完之后离开,留在身边的,才是他最喜欢的,包括巴高斯。
而影片中最喜欢的是巴高斯跳舞并夺冠,亚历山大亲手给他戴上桂冠说:“真美,别走,坐在我身边。”场上军队起哄:“继续啊,亲他一下。”这本是件逾分的事,但亚历山大拉起巴高斯,搂进怀里,紧紧地亲了两下。 Longing performs all things ,你只要爱,也终于获得爱。镜头扫了一下赫菲斯提昂的小眼神,哈哈哈哈。
书中以第一人称的叙述,心理描写极其细腻,巴高斯是一位极致而清醒的爱人,亚历山大去世,一起奋战多年的将领都在争夺王权,只有巴高斯,他是惟一的那个脱去锦衣,着亚麻素衣守护亚历山大的肉身与灵魂的波斯少年。
“从爱你开始,我学会了爱你的民族。”亚历山大。
“你给了我一切,我非常幸福。”巴高斯。
《波斯少年》
Ⅳ 《波斯语课》观后感
周末的闲暇时间,看了一部老电影《波斯语课》,开始看时并不怎么惊艳,我以为是很老套的二战剧情,但是看着看着,慢慢被里面的情节带入,越来越觉得这个故事的角度特别独特。还特意去豆瓣看了评分和影评,评分8.5,影评让我打开了另一个欣赏角度,回顾到很多当时没有留意的细节。
我认为这是一部关于二战集中营很好的电影。
其一,这个故事讲述的角度独特,没有特别残酷的场面,一切好像都是静悄悄的。但是,一切都好像在暗中澎湃汹涌。比如:集中营处死犹太人的场景,只依靠大家静悄悄的谈话,被划去名字的名单,燃烧的炉子来表现。没有屠杀,但是有一种悲凉的气氛在蔓延到观者的情绪中。
德国军官之间的争斗,男女之间的私情,靠着一些暗戳戳的语气和表情来表现,而且具有很大的戏谑性。
其二,当中人物的表现很丰满,特别是纳粹军官,甚至比主角的演技还要精湛,让人印象深刻。他刻画的人物的性格和情感,有作为纳粹的暴力行为,也有被同行排挤的无奈和反抗,还有和主角读诗时的温情,救主角时的霸道等等。
这部戏的重点在于,一个冒充会波斯语的人,用特殊的方式自编了一套波斯语。通过讲授自编的波斯语课,最终记住了两千多个,被纳粹杀害的犹太人的名字。这期间虽然发生了很多事,但是这个人很奇迹的都躲了过去,甚至最后纳粹军官在关键时候救了他最后一命,并给了他自由。
【2021-07-14:2021年更文第82次】
Ⅵ 《波斯王子》观后感txt全集下载
《波斯王子》观后感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不管是之前的《加勒比海盗》还是《功夫熊猫》,好莱坞拍出来的电影总有神奇的离间效果,故事里的人物让你既熟悉又陌生,以至于虽然剧情老套,人们还是趋之若鹜。
把时尚的元素运用到电影中也是一大看点,王子在古老的城池中跑跳穿梭,让人想起这段时间很流行的跑酷一族。至于剧情倒有点像美国版的《白发魔女传》,只不过发生的地点放在了千里之外的中东。现在中国的观众其实看得电影很多了,所以任何的剧情都有可能是老套的,但是《波斯王子》在中国能取得好的票房,很大程度上是细节+异域风情+出色营销的结果,这也是好莱坞一直以来屡试不爽的策略。
《叶问》系列已经让我们看到了细节成功的典范了,《杜拉拉》让我们看到了营销的强大力量,而两者的完美结合还需要电影人继续努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