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从《降临》开始,聊聊科幻里的语言“包袱”
这个2月,根据美籍华裔科幻作家特德·姜的成名作《你一生的故事》改编的科幻电影《降临》,以其“脑洞大开”的情节和画面,成为令人惊叹的力作。作为一部以外星语言为“戏核”,而且结构较为特殊的小说,《你一生的故事》曾被认为是不太可能搬上大银幕的作品。
《降临》中对外星来客“七肢桶”及其独特文字的成功刻画,成为令影片出彩的因素之一;以影片中水墨画般的环状“外星文字”写成的鸡的“五德”,也在今年春节期间,成为一些科幻迷用来拜年的独特“颜文字”。
(《质量效应》系列中的艾柯人,游戏截图)
《来自河口》:异星语言的致命“内核”
我们甚至可以推想,研究(破译)外星语言,继而了解外星文化的过程,有可能发生难以预料的事件,而这可能会成为匠心独运的故事情节生长的土壤。美国女科幻作家雪拉·芬奇的语言学科幻名作《来自河口》即是如此。
在这篇科幻小说里,人类与名为维拉提克赛的异星智慧种族交战。维拉提克赛人表现出极为强烈却又毫无来由的敌意,破解维拉提克赛语成为和平的关键;但这种语言含有大量的同音异义词,其中一些词带有完全相反的涵义,令传统的语言学研究手段徒劳无功。
于是,人类派出最好的语言学家“苍鹭”来抚养维拉提克赛婴儿提’比阿克,让他与人类女婴凯莉一起成长,以便得到一个懂英语的维拉提克赛孩子来进行研究。
然而,维拉提克赛人可以通过记忆遗传的方式,将语言传给下一代,只需等待头脑成熟即可自动掌握母语,其效率远远高于人类后天习得语言的方式。
于是,人类女孩凯莉反而学会了维拉提克赛语,并且拥有了维拉提克赛人的思维方式,变得冷酷而嗜血;还只是孩子的提’比阿克则不断虐杀各种小动物,最终残忍杀害了“苍鹭”的女搭档艾莎。
在付出令人难以接受的惨重代价之后,“苍鹭”终于发现了真相:原来,“爱”和“死亡”在维拉提克赛语中是一对同音异义词,也是这种语言的基础;维拉提克赛人表现出的残忍,竟然是他们对其他生命表达热爱的方式!这种星际文化交流中“冰火两重天”式的致命情境,为读者留下了值得深思的余韵。
(作者:马之恒,科普与科幻作家,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公众号)
编辑:刘伟琼
本文系原创作品,商业合作及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投稿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② 电影《降临》观后感
《降临》是由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发行,由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杰瑞米·雷纳、艾米·亚当斯等联合主演的科幻片。该片根据华裔科幻作家姜峯楠的原著小说《你一生的故事》改编,讲述了12个神秘的外星飞船降临在地球上时所发生的故事。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部影片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前几天去看了电影《降临》,我没有看过原著,纯粹是被这款全新设计的UFO而去看的。如果你是抱着看灾难片的预期去看,那可能会失望而归(里面除了一次不具规模的室内爆炸和一些零碎的枪声之外,其他都是文戏),因为我也是抱着这种预期去的,不过我并没有失望而归,反而让我对命运选择方面有更多深思。
《降临》这部电影虽然票房不咋地,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它在国内已经上映7天,票房并没有破亿,但是评论数和豆瓣评分已经远超同期科幻片《太空旅客》。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有点像用外星人作为引子,来包装一个不同种族之间沟通的故事。影片用很大篇幅来讲述与外星人沟通的细节,从声音开始,再到文字符号,一步一步迈入有效沟通为止(获知外星人的来意)。可能导演觉得这样发展下去会有点拖戏,所以直接就帮女主角开挂,让她有预知未来的超能力,让未来的她所有知道的信息,直接传送给现在的女主角,让女主角秒懂外星文来解决危机。为了让开挂更合理,所以在影片中不断穿插她在未来的生活和成就的片段。不过这些不是故事的重点,重点是想告诉你人类最大的问题源于误解。
信息的误解
整部戏最突出的部分是人类与外星人开始通过各自的文字来进行互相识别->理解->沟通的过程,毕竟是两种文明,传递信息中所表达的意思很容易会出现误解,例如片中外星人说的工具,可理解为技术,也可理解为武器。这究竟是想合作还是想开战,这个真不好说,根据众多科幻片的经验来说,大家第一反应当然是想开战,历史上擦枪走火导致战争的事确实不少。
片中特别突出了中国的态度,刻意让中国先发动战争,其实这也可以说明西方对中国也存在误解,这个年代战争并不能获得更多利益甚至亏损,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上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现在只有双赢才是致富之道,跟片中最后外星人表达的理念是一致的。
未来的选择
《降临》除了讲述与外星文明沟通之外,还有一个关于“选择”的插曲埋在剧情主线内,在女主角习得预知未来的能力后,她知道未来自己有一段不幸的家庭经历,但是她依然继续选择按照未来原来的路径来走,这确实让人有点费解,正常来说如果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好结果,很自然会选择避免这个结果的出现。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让我开始重新深思“选择”这个的问题,一个已知未来不算太好的结果和一个尝试改变未来成为未知的结果,当然未知的结果可能会更坏也可能会更好,你会如何选择呢?
《降临》改编自小说《你一生的故事》,我没看过原著,但相比之下更喜欢小说的题目,觉得它更符合这个披上了科幻的外衣,谈论自我的故事。
当然,我也很喜欢片中的科幻部分,这次外星人降临地球时终于不再是凭着自己的高智商短时间学会的人类的语言,也不是更加神棍的用“心灵感应”粗暴的解决沟通难题。片中的外星人七肢怪的语言和文字与人类的体系完全不同,因此才需要女主角这样的语言专家来破译,在此过程中,作为观众和主角宜通从初次探索外星飞船,见到七肢怪,和首次通过文字与他们交流并破译,的确是一段奇异的经历。
片中提到学习一个新的语言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维,而七肢怪的语言则可以改变一个人对于时间的理解,变成一个看到未来就像回忆过去一样全知的人。但是一个人可以预见未来的话,就会陷入更大的疑问,如果未来已经确定的话,那我们是否真正的拥有自我意识呢。电影原作者特德姜在他的短篇小说《前路迢迢》中描写这这么一个机器:“它是个小小的装置,同开车门的遥控器差不多。外形上说,它只有一个按钮和一个硕大的绿色发光二级管。你揿按钮,绿灯就闪亮。唯一特出之处是灯会在你揿按钮前一秒钟亮起。”
小说中这个小小的装置,使很多人觉得自由意识只是一个幻觉,唯有欺骗自己,才能避免因为不断这样的怀疑而使自我陷入昏迷。与《前路迢迢》不同的是,片中在学会七肢怪的语言后,可以看到自己的未来与过去,不过并未提到预见的未来是绝对不可改变的,这也就产生了另一个问题,也是电影最后女主角问男主角的问题:如果你能看到自己一生中所有的经历,你会改变它么?
对此,我也曾感到过困惑,我们是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了生活,还是冥冥之中命运早已做好安排,而我们只是产生了一种做出选择的幻觉?虽然无法参透这个问题,但是如果面对那个问题,我想我的选择是不会改变。并不是我不愿去探索更多的可能,而是我觉得自己在一生中所经历的开心的时刻,悲伤地时刻,愤怒的时刻,绝望的时刻等等所有这些,才形成了现在的自我。这也就是“你一生的故事”。
如果你发现故事的结尾不怎么讨人喜欢而改变了它,那整个故事的主角,还是现在的你吗。就像《蝴蝶效应》中一样,改变一个微小的决定,也许自己就成为了另一个陌生人。当然一定会有很多人无法理解这种想法,我是一个患得患失的人,总是想维持一种安稳的现状,如果他们真的可以预见未来的话,相信一定会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吧。就像片中,男主角无法理解女主角明知道女儿的早逝却没有改变这一事实一样。她并未试图反抗命运,改变女儿一生的故事,而是坦然接受它,感受它融入自己生命的过程。
再说回电影,导演在处理穿插对女儿回忆的片段时,一开始刻意让观众以为这是女主角的回忆,在中途女主问道:“这个女孩是谁?”时,让观众对此产生怀疑,在结尾处男主才出现在回忆里,说明了这是女主预见的未来,这时候相信大家早已搞明了故事的脉络,不过还是会为这一反转暗暗称奇吧。在片中也看到了一些隐约和致敬成分,比如12个飞船让人很自然的联系到12使徒,七肢怪来地球的目的是教授人类语言,在基督教中语言则认为是由上帝创造的。原作者特德姜作为华裔也在其中融入了东方宗教元素,除了片尾结尾处“托梦”的情节外(不知道原著小说中有没有),七肢怪所使用的文字看起来很像禅宗中的“圆相”,这一符号含有真理及圆满之意,也预示了他们的语言背后蕴含的力量。七肢怪的样子还让我联想到了克苏鲁神话,尤其是主角看到它们san值狂掉的样子,甚至还有路人因此发疯,不过我相信作者本无此意吧。另外飞船的造型感觉很像2001漫游太空中的黑色石碑,黑色石碑将工具的理念授予人类,七肢怪的语言将时间的理念授予了人类,果然大家都喜欢库布里克。
还有一些与电影无关的吐槽,很高兴这部电影并没有将对于时间全知的外星人归为“高维度生物”,我一直觉得各种创作中对于维度的讨论实在简单粗暴,比如提到高纬度几乎无一例外的.都会关乎时间。人类就连对于一维和二维的理解也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的,如果按照现在理解有一个二维平面上的生物却能折叠时间的话,那他之于我们来说算是高维生物吗。
在本片中时间作为一个人类能感受到无法理解的存在,举一个不太贴切的例子就好像一个天生听不到声音的人,他无法理解声音的存在,也无法理解以声音的形式存在的表达事物的方式,但是声音一直都在,只是他无法理解,就像片中的人类无法理解时间一样。这世界上是否有很多就在我们身边却无法感受的东西呢?如果真的存在高维世界的话,我想那其中一定有我们这种低维生物无法理解的奥秘,否则的话岂不是太无聊了。
《降临》并不是一个传统的科幻电影,但是它神秘又迷人,我很喜欢,同时对原著小说也充满了兴趣,一定会在最近找来看看。
年前看了电影《降临》,讲述了一群学者与造访地球的外星人沟通的故事。女主角在接触、学习外星语言的过程中,渐渐获得预知未来的能力,陆陆续续看到自己的一生。自己将会与现在一位同事步入婚姻,生下女儿,被丈夫抛弃,女儿早夭……
电影的结尾,女主角对未来的老公,一个尚无预知能力的物理学家,问道:If you could see your whole life, from start to finish. Would you change thing?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未来,都有不同程度的预知。近如手头的工作任务啥时做完,晚饭几点吃,吃什么;远如自己和身边的人亲人将会经历老、病、死……只是不知道这些事情发生的确切时间点罢了。
正因为不知道,未来的每一天都是新鲜、刺激、有趣的,尽情地生命,体验新经历,品尝新食物,玩新游戏,看新书,发现新世界……
也正因为不知道,生命充满了随时会暴发的苦。口渴肚饥是轻微的苦,生病受伤是剧烈的苦。世事无常,欢聚会结束,美食会变质,衣物会褪色破烂,高楼会倒塌,富豪会变穷人,爱人会变心,亲人会衰老死亡,生命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流失,也许下一刻灾难就降临到自己头上。
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这些迟早会发生的意外?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已经遭受的不幸?
去年看过不少抑郁症病人写的内心独白,不少人的想法是:我没做什么坏事,为什么是我!能成功走出抑郁症的人,无一例外都抛弃了这种消极的想法。过去已经无法改变,怨天尤人没有任何意义。把做坏事与生病联系出因果关系,更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人做任何事,都是先有想法再有行为,有行为才有变化。这想法可能是潜意识,也可能是细微到很难察觉的心识。倘若思想打成了死结,放弃自立自救自强,人就只能随波逐流,看天吃饭。甚至情绪也取决于外部环境,尝到甜高兴,吃到苦悲伤,这与动物、植物、死物有什么分别?
人和它们最关键的区别在于有思想、会思考,能用理智超越欲望和情绪。这种灵性,即是儒家所谓的命。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相对于禽兽有这么独特的优势,又如何能修身炼己、行义达道,成为一名君子呢?
但许多人放弃了这一优势,每天所思所想所作,无非是如何满足自己的各种感官和口腹之欲,不如意则难过、恼火、埋怨、慎恨。一生的情绪注定起起落落,得不到解脱。这样的心态,面对女主角的抉择,只会痛苦地过会后半生。
Despite knowing the journey and where it leads, I embrace it. And I welcome every moment of it.
女主角的自白瞬间升华了电影主题,深感共鸣。兜兜转转这么多年,直到前段时间才真正明白这既是生活应有的态度,也是修道当秉持的心法。根器愚钝,这么简单的道理,从「会说」到「明白」,花了近八年。也体会到老子「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诚非虚言。
电影中还有句台词,解开了我一个心结:Trust me, you can be very good at communication, but still end up single.
确实是这样。事后看影评得知还有原著小说:特德·姜《你一生的故事》,读来别有一番精彩。
③ 如何解读《降临》这部电影
我也是观影结束后才得知,这部电影在烂番茄上曾连续收获96个好评,新鲜度一度高达百分之百。不出意外,这部电影基本已经锁定了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一个提名,但是我并不觉得它最终能够捧回小金人,它看起来不太符合奥斯卡评委们的一贯口味,但是我相信,这部电影绝对会在电影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因为它注定是一部伟大的电影。
正如片名一样,电影讲述了12个贝壳状UFO降临在世界各地的故事。看似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外星人入侵地球,谁能料到这部看似科幻的电影的内核竟是满满的社会关怀。在当今的科幻片里,要不就是满屏绚烂夺目的特效,要不就是天马行空的烧脑设定,《降临》难能可贵的将视角拉回到文明最初的碰撞,让电影在天马行空之余,也能够脚踏实地。
如果抱着去看地球人与外星人大战的朋友可能就会失望了,其实像《独立日》里那样,外星人一言不合就入侵地球的设定是非常戏剧化的。在两个外星文明刚刚接触之际,更多的应该是彼此之间小心翼翼的试探与交流,而不是外星人一落地就满嘴飙起英文,《降临》便是将视角设定在了这个长期被人们忽视的不起眼的环节上。
电影在一开始就从女主角路易斯的视角进行了简短而有力的刻画:透过大学里的电视新闻,12驾“贝壳”降临在世界各地的信息传播开来,电视机前学生们陷入恐慌,露易丝从人群后走过,并不太在意新闻,径直走向教室授课。此后也是像往常一样上班工作,回家打开新闻满是人们对于“贝壳”的恐惧,她却晚上依然睡得很香。
这段刻画没有半句废话,甚至一举多得,既交代了电影的背景与社会环境,也入目三分的铺垫了露易丝坚韧、果敢的形象,非常妙。
露易丝是大学里的语言学教授,曾与军方有过多次翻译上的合作,于是自然的,被军方的一位上校请去了一驾“贝壳”所在的前线。与她同行的还有一名物理学家伊恩,两人将携手合作,结合物理学与语言学的角度,破译“贝壳”里的外星人“七肢怪”的语言,弄清“七肢怪”来到地球的目的。
电影比较遗憾的一个地方就是为了着重刻画女主角露易丝而弱化了男主角伊恩。伊恩在电影里面的形象并不丰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伊恩甚至成了露易丝的附属品,这个角色存在的意义只是编剧觉得需要这么个角色来丰满露易丝的整个人生而已。当然这是后话了,你得看完电影才能体会到这些。露易丝与七肢怪的交流、运用语言学技巧逐步破译外星语言的过程非常有意思。
当一群穿着橙色防化服的人站在“七肢怪”面前与它们进行交流时,露易丝拍着胸脯在白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七肢怪”是否能分清这串英文指的是眼前这个在写字的小人,还是面前这一群小人总的物种代称?
当露易丝向“贝壳”里的两只“七肢怪”抛出“What’s your purpose on Earth?(你们来地球的目的是什么?)”的问题时,“七肢怪”又是否能理解,这里的“your”指的是它们两只“七肢怪”,还是所有来到地球的“七肢怪”(即你与你们的差异)?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歧义,却是两种陌生语言交流之初,最为重要且关键基础。一旦基础建立的有所偏差,之后交流产生的歧义将成指数倍的增长。以至于,用文字的形式进行交流的美国人,最后翻译出“七肢怪”的目的是“为人类提供武器”;而用麻将游戏形式与“七肢怪”进行交流中国军方,最后翻译出的结果却是“来地球使用武器”。
联想现实,你就不难发现,即便是各种语言系统融汇已久的人类社会,却仍然问题不断。举一个例子来说,在《超人:钢铁之躯》里饰演反派佐德将军的著名演员迈克尔珊农,被媒体报道称其在观看《超人》续作《蝙蝠侠大战超人》时竟然睡着了。看到这样的标题你或许是觉得《蝙超》这部电影太无聊了,然而实际上他是在跨洋飞机上看完了这部电影,他实在太忙了,很遗憾只能以这种方式欣赏电影。他还补充道他加入《超人:钢铁之躯》是因为他认为那是个很美的故事,当然最后这句可成不了新闻标题。
挺有意思的不是吗?语言融汇、建立之初,学者专家们都是小心翼翼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探讨与商定,才能取得一点进展,谨慎只是为了使语言更加准确。而现在呢,曲解、断章取义已经成为一种获取利益、博取关注的流行手段,语言的准确性与权威性,成了一个笑话。
流言、谣言不绝于耳,语言的诞生本是为了更好的交流,现在交流确实方便多了,脑子却被弄成了一团糟。
《降临》作为一部科幻电影能有这样的社会关怀,我觉得非常好,这很了不起,很伟大。这部电影的降临,无疑是给科幻这个题材重新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④ 从认知语言学解读《降临》
早被安利了特德·姜(Ted Chiang)的《你一生的故事》,作为小语种专业,曾经的语言汪,看完其改编电影《降临》后,简直太激动。
如果你对人类的思维与语言没有兴趣,也许会觉得无聊(我后座的熊孩子一直在问:什么时候开打?),而若不然,你会被特德·姜塑造的未来语言所惊艳。
本文就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聊一聊这一未来语言,顺便讲一下镜头和剪辑。
从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的角度说,《你一生的故事》最妙的部分是外星人的语言体系。它完全打破了现有的规则。
就像电影中所说,我们说话是线形序列,说一个句子时先说一些单词,后说另一些单词。因为说话与时间有关。
可见, 在时间上,我们说话呈线性序列。
认知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 Steven Pinker 在《语言本能》里说过,我们语言的句子呈现一种树状的结构,即乔姆斯基(现代语言学之父)所说的“深层结构”。
可见, 在空间上,句子呈层级结构。
而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本就是依据空间而来的。注意上面说的线性序列本身就是一个空间隐喻。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作者有具体论述。例如很多表示时间的词汇就是从空间概念而来:在...之 前 / 后 ; 上 午/ 下 午; 前 景/ 后 来等等。
特德·姜对未来语言的构思打破了以上规则。如果没有层级结构呢?甚至都没有方向之分呢?如果时间不是线形的呢?
所以七肢桶
空间没有了方位之分,基于空间隐喻的时间便也没了过去未来之分。实在是太妙了!
叙事学大牛杰拉德·普林斯(Gerald Prince) 在《故事的语法》里说过
所以未来语言比我们高级的地方在于 他们像那个看故事的人,能同时感受不同的时间线,只不过他们同时也在故事里。 而我们,只是生活在故事里的人。
然而学习了外星语言就能学会他们的思维方式吗?
原著中提到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pair-Whorf Hypothesis),它的主要观点是“语言决定论”,即思想由语言提供的各种范畴所决定。它更温和的版本更广为流传:不同的语言导致了不同的思维。这种观点的支持证据包括:霍皮人(印第安人的一支)的时间观念与我们截然不同;不同的语言对颜色有不同的分类;爱斯基摩人的语言里有几十个关于雪的词汇。
据沃尔夫描述,霍皮人的语言里没有任何词、语法形式或表达方式表示时间,过去、现在或将来。他认为霍皮人没有时间的概念,不会将事件看成是时间上的一个点或一段可以计量的时间段,如一天或两天。
这似乎有点像七肢桶的语言,但是平克指出,
至于沃尔夫对霍皮语的研究,平克觉得他一定是研究了假语言。
《语言本能》里,平克一一推翻了这一假说的证据。
同时他还指出,语言并不是唯一的思维方式,例如我们有图像思维;物理学家更相信自己的思维工具是几何图形等等。在形成语言之前,我们已经有了思想,至少是关于“概念”的思维。
所以,靠学习七肢桶的语言来习得他们的思维方式,还是太天真了点。但这并不妨碍科幻中哲学命题的探讨...
由于没法回看确认,这一部分我只写印象深刻的。影片在叙事安排和剪辑上塑造悬疑还是挺成功的。
在第一次接近和进入七肢桶的贝壳飞船时,主人公包括我们有很多疑问。这是什么做的?里面构造是怎样的?会有危险吗?外星人会突然出现吗?
此时导演和剪辑师并没有立刻回答我们的疑问,而是主要使用 主观视点 ,让我们追随着主人公的眼睛,从外观到内里一点点探索。在贝壳底下,原本轻轻一触的动作故意延长,让好奇更燃。
还记得当路易斯一个人无装备地进入贝壳,此时主要使用了 客观视点 ,导演让我们看到路易斯的特写,感受她的疑惑、恐惧。进入贝壳,理论上路易斯很快能发现七肢桶。但特地先安排了几个视线搜索的镜头,增加疑惑和恐惧的感受。
在了解清楚七肢桶语言之前,我们耳边一直环绕着耳麦音(不太记得具体什么时候消失),这种隔阂的声音也让人感受到无法沟通的隔阂。
虽然影片的很多改编都很有创意,但是有些伏笔处理得也有些生硬。例如那个零和博弈的梗,埋梗和揭露梗的时间太近,有刻意之感。再如路易斯和商将军的通话,她为何能说出商的妻子临终的话呢?这个小情节似乎缺了一些信息。
很多人觉得这部科幻片是一股清流。虽然我看的科幻片不多不敢妄议,就我所知而言,主要是因为很多其他的科幻片虽然探讨了超常的能力、技术,但都是基于人类自己的能力、技术。有点像奥林匹克的口号,只是人类的极端强化版。 而《降临》/《你一生的故事》却探讨了颠覆人类认知的全新认知方式。
另一方面,很多科幻片都是对这种超常的力量的探讨。它会伤害人类吗?它会毁灭地球吗?它合乎伦理吗? 而《你一生的故事》探讨的是,我们掌握了这种认知后,会怎么看待人生。
很多人想知道3000年后七肢桶发生了什么,而我觉得,这里打住就很好。
⑤ 看降临的观后感,有很多人都没看懂电影讲了什么鬼
好久没来忘了怎么发帖子了。。。想说一说昨天看降临的观后感说实话,一开始是我对电影还是抱了很大期待的,结果看完电影感觉很没劲,电影情节整体节奏缓慢,软科技过多,对于很多非科幻迷观众来说是看不懂的,我相信今天去看电影的朋友们,有很多人都没看懂电影讲了什么鬼。。。降临是根据小说你的一生改编成电影的,这本书的世界观最迷人的地方在于,七枝桶并不是拥有超能力,只是它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与我们不同,因而能够看见未来,这也是这种能力可以通过语言习得的原因,在这点上,电影的改编完全失败,电影让人看后就是一个感觉,这外星人特么是个什么鬼。。。其实作为宇宙文明世界观,土豆是比较喜欢三体的黑暗森林法则的,降临的世界观,拥有强大无比科技力量的外星文明来到地球帮助人类发展,原因就是为了三千年后希望人类帮助他们,不是很能理解这种设定,当然最最重要的事,降临黑中国,靠(#‵′)…在见识了强大外星文明后,那个傻逼才会去攻击外星人,这不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吗?这锅怎么让中国来背总体来说,这电影真不建议去看,没啥意思。
⑥ 对于电影《降临》(Arrival)应该如何进行评价
我觉得对电影降临进行评价的话,其实要在很大程度上尊重他的客观事实,不要因为不喜欢其中某一个角色而去把这部电影一黑再黑。
⑦ 电影《降临》观后感
读了周梵的《降临》影评之后,就很想看看这部电影。正好换了个5G的新手机,超大的储存量,可以尽情地看电影了。
《降临》这部电影是根据获得雨果奖等多项大奖的短篇科幻小说《你一生的故事》改编的。这部电影是科幻+亲情的基本结构。 在一个无眠的夜晚,我一口气看完了这部长达近两个小时的电影。剧中冷峻的画面、离奇的故事情节,看得我惊心动魄!但电影一结束,我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一切看似那么遥远却又那么贴近生活,好像自己也曾经历过一般。对于有信仰的人,对于相信生死前定的人来说,一切都是必然,是定然。
剧中女主角露易丝是一位语言学家,因此,国家派她去和外星人接触。因为有12架外星飞船降临到地球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引起了人们的恐慌。动乱已经开始,战争一触即发,各国家全副武装,进入备战状态。但在同时,美国又派露易丝与外星人接触,尽力了解他们的意图,通过谈判期望和平。
语言学家路易斯和物理学家伊恩便披甲上阵,肩负着人类和平的伟大使命,利用语言这一神奇的工具架起走进彼此的桥梁。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露易丝终于破译了外星人“七肢桶”的语言。
原来外星人是来帮助人类的。因为3000年以后,外星人需要人类的帮助。
在掌握外星人语言的过程中,改变了露易丝的思维方式和意识结构,她拥有了预知未来的能力,她窥见到了她和她未来的女儿的情境,以及女儿最后的死亡。但是她还是选择了与物理学家伊恩结合。
在电影的最后,露易丝说,即使知道了旅程和目的地,我依然选择珍惜我所拥有的每一个瞬间。
这正是露易丝最勇敢的部分,她愿意去体验那份爱,以及与之相关的悲伤,因为那也是那份爱的一部分。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国学大师杨军教授在少林寺玄幻小说《我的师父大武僧》里的一段话:
“情来了,就真心用情地爱娇妻幼子;义来了,就义无反顾地举义旗、统义兵。明知道红粉骷髅,也要真情实意、温柔体贴;明知道兵败灭门,也要勇往直前、奋不顾身。”
我想,这句话正是对电影《降临》的高度概括、精准地总结。也是给予我们对人生态度的一个启发吧!
今日表情:
我是一个泥瓦匠
装扮庭院工作忙
一切福田方寸间
一砖一瓦皆修炼
2021.1.17
小小背包图书馆
携带手机真方便
常听大师讲经典
边听边学边实践
2021.1.18
猫咪的表情:
⑧ 《降临》:尽管和原著很不一样,它仍然是部好电影
我们的语言、文字,都与时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你一生的故事》中,Ted Chiang 将时间的概念抹去,让外星人「七肢桶」的文字形成一个环,书写和阅读的时候都没有先后顺序。随后,作者借助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用这样的语言改变了外星人的思维方式,进而改变了女主角的思维方式。
《降临》的电影情节和原著《你一生的故事》有很大的差异。电影的拍摄和配乐、演员的演技都不错,但是在原著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增加了一些好莱坞大片元素。如果你只打算看其中一个,那我推荐原著。
【剧透警报】以下内容有大量剧透,电影和原著都剧透。
电影和原著相比,最大的差异在于情绪的基调变了。原著的叙述中有一种很迷人的内心力量:洞悉一切却坦然面对的力量。相比之下,电影更多地展示了女主角在窥见未来那一刻的茫然无措,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根据影片节奏作出的妥协。
原著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女主角班克斯在讲述她的回忆。虽然作者可能刻意模糊了时间概念,但我们仍然能从字里行间读出回忆的味道。原著开头就有这么一段:
然而,影片没有采取回顾的角度,而是直接从外星人的降临开始叙述。作为一部电影,它更注重如何始终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有悬念,有冲突。它加入了典型的好莱坞大片元素「拯救世界」,将外星人的来访升级为全球性的冲突,整体的节奏比原著要紧张许多。
影片的开头花了大量篇幅营造出神秘的氛围。我尤其喜欢两个场景:一是班克斯在直升飞机上,盘旋着接近外星人的飞船,晃动的镜头既还原了女主角的视角,又给人紧张不安的感觉;二是男女主角第一次进入腔体的时候,构图和配乐成功营造出奇异的氛围,令人浑身起鸡皮疙瘩。(有影评说后者致敬了《2001太空漫游》,但我没看过。)
随着剧情的推进,全球性的冲突一触即发,女主角为了化解危机而努力学习外星人的语言,却从中看到了本属于「将来」的一个个场景。关于未来的片段越来越多,越来越清晰,而每一次她的意识从未来回到现实,她都会出冷汗、眩晕。在给商将军打电话的时候,这种紧张感达到了高潮。
因为看到未来而不知所措,这样的改编更加贴合影片的剧情,却难以让人体会到那种「将自己的一生尽收眼底」的感觉,可谓有得必有失。只有在最后几分钟,我们才感觉到一点这样的情绪。此时冲突已经化解,在摇曳的小提琴声中,女主角走向男主角,拥抱自己的余生,和女儿短暂的一生。
关于预见未来或时间旅行的故事总免不了要面对「祖父悖论」。《降临》采取了一种独特的处理方式,它不仅不试图改变过去或未来,而是让未来与当下并行发生,在剧情的处理上呼应了外星人语言的思维方式,这一点相当高明。给商将军打电话的那场戏是全剧的亮点。当下与未来在这一瞬间交汇,时间的方向、事情的因果变得模糊起来:是因为她打了这个电话,才有了后来皆大欢喜的庆祝晚宴?若不是看到了未来的晚宴,现在的她怎么知道要打电话?
由于时间在感知上的错位,因果关系也变得模糊起来。而原著直接绕开了这个问题,它让女主角坦然接受一切,甚至不去思考改变的可能。或许她也认识到,刻意改变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命中注定。
我特别喜欢原著中这段:
《降临》,或者说《你一生的故事》,它的构思相当高明。在这个故事中,有人看到了语言学,有人看到了物理学,有人看到了自由意志,甚至有人看到了佛教思想。总之,一个好故事经得起多个角度的解读,能给人许多不一样的启发。所以,即使电影进行了很大的改动,让原著党颇为不满,它的内核仍然是一个好故事。
最后,得批评一下电影的字幕翻译。
影片开始时,路易斯想让护士把孩子交给她,她说的是「Come back to me」。字幕翻译成了「来,妈妈抱抱」,完全没有体现出原文中那种复杂的情绪。同一句话在和孩子玩耍的时候再次出现,但字幕好像给出了不一样的翻译。如统一翻译成“回到妈妈这儿来”,虽然在对话语境中看有点生硬,但是会更切合整部影片的主题。
还有一段对话,女儿问为什么她的名字叫汉娜(Hannah),路易斯告诉她这个名字正着读和倒着读都一样,「It reads the same forward and backward」,字幕却翻译成了「因为这是妈妈用心为你取的」,直接弄丢了这么一个重要的线索。
当外星人离开的时候,旁白说的是「the day they departed」,而字幕翻译成了「飞船解体的那一天」,这是个非常低级的错误了。
字幕的问题很可能不止这三处。不过我是去欣赏电影的,基本上直接听原声,所以没发现更多的问题,也建议有能力的朋友直接听原声。
⑨ 电影《降临》影评
电影《降临》影评
由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艾米·亚当斯、杰里米·伦纳联袂主演的好莱坞烧脑科幻神作《降临》正在全国热映,上映4天便获得近5000万票房,日票房、上座率等均位列第一。下面就一起看看这部电影的影评吧!
改编自这本小说的电影《降临》已经在国内上映,促使我去看这部电影的纯粹是一种好奇心——因为就我对这个故事的印象来看,这是个不适合改编成电影的故事,所以可想而知改编难度很大。我很想知道它最终会以一个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在荧幕上。为了更客观地评价电影,我又拉上了没看过原著《你一生的故事》的妈妈,期待看完电影以后结合我俩的意见,给个更中肯客观的评价。
最终的评价在短评中提到了,四星。给分的话,我倾向于8.0分。
外星人突然降临地球,十二艘不明飞行物毫无规律地降落在地球的十二个地区。它们降落的国家各自派出科学家与它们进行交流,期望探知它们降临的目的。女主角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语言学家,与另一名物理学家一起被派前往人类靠近不明飞行物的营地,多次进入不明飞行物与外星客人“七脚怪”交流,破译它们的语言文字。曾经有种科学猜测——“语言决定思维方式”,而女主角在学习、破译“七脚怪”文字的过程中,也习得了它们非线性时空的思维。简单来说,女主角不知不觉中拥有了外星人预言未来的能力,而她自己在混乱的、发生在未来的记忆碎片里迷迷糊糊,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拥有了这种预知未来的能力。同时,由于人类的语言就和人类的文明一样混乱,女主角得出了外星人来地球的目的是“提供武器”,但她并不确定它们所谓的“武器(亦或是工具)”究竟是不是人类理解当中的用于自相残杀的工具。不过其他国家也几乎同时通过破译“七脚怪”语言文字而得到了这个讯息,其中几个国家拉响警报,决定胁迫“七脚怪”离开地球,否则将率先开启攻击。
战争一触即发,女主角为了避免这一切,独自进入了不明飞行物,与“七脚怪”交流。在这场交流中她得知“七脚怪”来到地球是为了“提供武器”、“帮助人类”,因为它们“三千年后将需要人类的帮助”。女主角询问“你们如何知晓未来”?“武器”究竟是什么?突然恍悟“武器”指的实际上是“七脚怪”给人类的礼物:它们的“语言文字”。习得这种“语言文字”则可习得它们的思维方式,从而获得预知未来的能力……
最终女主角通过她预见的未来阻止了这次即将爆发的战争,并且也得知那个反复出现在自己记忆中的小女孩就是她未来的女儿。女主角已经预知她的丈夫就是那个同她一起进入不明飞行物与外星人交流的物理学家,他们会结婚,会拥有一个女儿,然后离婚……女主角陪伴女儿长大,而女儿将在一次意外中身亡。女主角预见了未来,预见了所有的悲伤,却选择顺其自然,没有阻止这一切。
“它们是无法阻挡的。”正如她曾在未来对小小的女儿所说,“就像你。你也是无法阻挡的。”
故事结束,她似乎走到了结局,又仅仅是站在了开端。
总体来说,电影已经将原著所要表达的立意展现了出来。通过这种外星人降临的方式,通过这类没有时间束缚的语言文字……因为形式奇妙神秘,所以即便是个不那么新的立意,也依旧让人感动震撼。
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只感觉影片改编的手法类似于另一部电影《记忆碎片》,时空倒错,生死交织,当下与未来如碎片般浮现脑海。影片最开头就在未来揭示了女主角女儿的死亡,然后一切回到起点,故事刚刚开始。(这个部分我确信与原著安排的顺序是一致的)
电影改编在后半部分添加了一些看过这类有关时空作品的观影者都熟知的“套路”,我想也是为了让没能明白女主角能力的观众进一步理解。这样的选择似乎无功无过。电影将原著的“故事性”比较完整地展现在了观众的眼前,但也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原著的“科学性”:女主角破译这些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运用的理论,她是如何通过破译这些语言文字而获得预知未来的能力的……这些在影片中都被削弱或者省略了。当然,这或许也是仅有文字才能展现的,影片无法做到。因此最开始,我好奇影片会如何改编,也是正是基于这个原因。
除此之外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改编过程中有些强化“中国危胁论”,影片里展现的中国形象也有些扭曲和愚昧了,感觉这是为了制造剧情冲突矛盾或者基于一些别的什么民族原因而特意改编的,观影过程中难免让身为中国人的我感到不适。
最后还要赞叹的是影片中的配乐,尤其是片尾的《On The Nature Of Daylight》,与这个故事的立意当中那种拥抱已知的未来、接受一切欢喜与悲伤的勇气相契合。
我们何曾预见不到死亡?然而我们仍旧勇敢前行。
由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艾米·亚当斯、杰瑞米·雷纳等主演的科幻电影《降临》于今日(1月20日)在国内上映。
《降临》根据华裔科幻作家姜峯楠(Ted Chiang)的小说《你一生的故事》改编。作为2016年全球关注度最高的科幻电影之一,我被影片超凡的想象和创新吸引,原著表现得非常抽象,很难在视觉上表现,影片在视觉和氛围方面的营造非常有特色,具有希腊悲剧的宿命感。原著小说的名字《你一生的故事》是从个人的角度来看的,而《降临》有一个空间概念在里面,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这种空间概念给电影带来了纵深感。
这部电影讲的故事再简单不过——女主角学会了外星人不受时间维度控制的语言,于是用这门语言交流思考的时候自我意识就可以超越时间维度,从而能够感知从过去到未来所有自己已有的和会有的记忆。
影片一开始就展现出与那些“大战外星人”科幻片迥异的独特气质,也没有好莱坞大片开场戏爱玩的“三分钟精彩”,而是完全像一部文艺片的开场,通过缓慢的镜头移动,忧伤的配乐,片段的闪回、感性的旁白,展现了艾米·亚当斯扮演的女主角作为一个母亲,看着女儿出生、成长,最终又眼睁睁地看着她得绝症去世的人生悲剧。影片中用了一个非常美的全景长镜头——明媚的阳光照耀着蒙大拿州的旷野,晨雾像河流一般在旷野中奔涌,神秘的贝壳飞船就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这种大自然的美景同神秘的外星飞船相结合,带给观众的视觉享受和愉悦度,丝毫不亚于许多科幻大片里的火爆大场面。
外星人的形象符合小说中的描绘——“看上去就像七条交叉的肢支起的一个桶。呈中心对称状,任一条肢都可当作手臂或是腿。”;“它的肢没有明显的关节,解剖学者猜它们是由脊椎骨构成的。”;“每边都有眼睛,每个方向都可称为‘前方’”。——人类将之称之为“七肢桶”,它们的形象超越了很多电影对于外星生物的想象,像站立行走的七爪章鱼,和人类不同的是,它们没有深喉系统。尽管也能发声,但在七肢桶的体系中,文字是更有效、直接、迅速的“语言”。外星人的“八爪鱼”形象、有如中国水墨画和龙纹的文字呈现形式,以及艾米·亚当斯等人从语言学的角度同外星人进行“第三类接触”的过程,也被营造得十分新鲜真实、生动细腻,充满知识性与趣味性,同时带给观众强烈的别开生面和身临其境之感。
其实从头到尾时间线只有一条:女主还没有过孩子;学会外星语言之后知道了自己会有女儿,知道自己会和男主在一起,知道男主会离开,知道女儿会死;外星人离开后女主和男主在一起,然后生了女儿,然后女主告诉男主女儿会死,于是男主无法承受这个事实选择离开,然后女主把女儿养大一直到她得病死掉。所有中途女主貌似穿越一样的片段,其实都是发生在她脑海里的,和当下向前的时间线没有任何冲突,她也不能随意穿越到任何一个点上。
影片采用了这种独特的叙事结构,全片可以视作露易丝写给女儿汉娜的一封信,不过这封信是先讲果再究因,这也是该片故事结构的独到之处。编剧故意在电影伊始,就用极大的信息量和快速剪辑道出“你一生的故事”的结果,之后的正片才是起因,目的是为了完成“过程”。剧作上,故意模糊了起因与过程之间的界限,被打破的线性时间是编剧的伎俩,直到最后一刻,观众才明白首尾形成了一道环(汉娜'Hannah'的名字也是一道环),其中埋藏的包袱、因果关系都安排在精确的情节点上。
虽然这部片投资仅有4000万美元,影片对于语言系统和贝壳飞船的描绘也是引人入胜,那鬼魅的音乐更是推波助澜,甚至像是七肢桶语言的变奏。初登飞船时的引力戏,也打破了地平线构图,甚至还极好地运用了Dolly Zoom的变焦拍法,来表现内部空间的纵深透视和炫目。整个美术设定和气氛烘托极为出色,完美地将小说中的非线性文字用线性的影像表现了出来。
片中也有许多有关中国的彩蛋,甚至中国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外星飞船降落的地方还包括了中国上海,中国还发动了东海宁波舰队,甚至还拥有了航空母舰,远处的东方明珠也实力抢镜,中国的商将军推动了剧情发展,为故事画上圆满句号有重要影响。
导演用一种安静的美感和写实的质感来营造影片的魅力。通过摄影、剪辑和节奏把控展现出的极具个性的艺术美感令人记忆深刻。影片对于观众最大的震撼,正是来自得知真相之后对这些情感戏的重新审视,内心所涌起的关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感慨与思考。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相当于通过本片做了一次“如何正确地烧脑”的演示,那就是当结尾揭示真相时,之前的所有剧情会在观众头脑中重新排列组合,呈现出与此前的观影感受完全不同的全新认知,从而使观众获得“通过思考领悟影片妙处所在”的巨大快感,观众在影片结束之后,依然会充满感慨、震撼与回味。女主角艾米·亚当斯的演技格外值得称赞,不仅令人信服地塑造了语言学专家的这一专业形象,还将母亲这一形象诠释得格外感性与深情。同时,她在角色塑造和情感戏上的动人表演,也为影片染上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和动人魅力。
以外星人入侵地球作为主题的好莱坞电影已然走入坟墓,《降临》的出现无疑于一次科幻电影的回归本质。对于长篇大论的去描述地球文明与地外文明的碰撞和冲突的作品,已不再具备受观众宠溺的特点,虽然爆米花电影仍然盘踞着高额的票房比例,但久而久之,标准工业特效下形成的视觉疲劳足以使得类型片丢失大量观众。逢迎节假日还好,一旦没有定额的观影基数,最后恐怕老本都难以收回。
作为一部书改作品,影片在对小说的还原上令人眼前一亮,除了剧中没有架构好复杂的世界格局之外,在对人物的塑造和主题的表达上都有着可圈可点的地方。就片名来看,《降临》并不是如普通的科幻大片那般有着浅显易懂的标题,表面上是指地外文明造访地球所产生的“第一类接触”,实则是未来降临而人类是否做好了接纳和“顺从”的准备,单从这一点上来看,影片就如同诗和散文一样,能给人带来洗涤心灵和思绪的力量。
类型片有着文艺片的风格,文艺片却有着类型片的视野。从视效上来讲,无论是“蛋壳”的外部形态和内在结构,还是地外生命如八爪鱼一样的躯干样貌,哪一点都算的上是当下好莱坞视觉工业的最高体现。而在叙事上,既定的未来和眼下生活之间的穿插闪进,在没有连接成章的情况下,显然让影片具备了高智商烧脑的特点。不谈英雄主义,不谈人类中心论,只谈反思,正如影片中所说的:沟通并不足以让你脱单。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是个不得不提的人,从《焦土之城》开始,影像风格便愈来愈趋向于个人化,《宿敌》、《囚徒》以及《边境杀手》都是极具个人的顶峰作品,更是在审视和拷问人性的表达上做到了出神入化。《降临》虽然没有直接剑指人性层面,但却以科幻的角度切入情感的表达,如此另类的做派,可谓是一种尝鲜的方式,也是一种为科幻电影撑起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手段,甚少有人能与其媲美。
未来已至,过去不再。既不是IP产品,也不是有着世纪情怀的系列大作,新晋科幻电影一直死磕老本是没有出路的,更不用说那些再三重启的工业项目。总的来说,原著就是一部含金量较高的原创作品,加之风格化鲜明的导演接手剧本,保本和口碑是可以预先肯定的,若是想要荣登殿堂之座,还需在拍摄和执导上磨砺一番。《降临》这次开辟分支,极有可能影响到后续独立科幻片的发展,就算只有皮毛也好过爱国主义拯救全人类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