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八佰原型活下来多少人
电影《八佰》的结局停留在“八佰”壮士安全撤如英租界。历史上进入了英租界,撤到英租界后的结局更为惨烈,全部牺牲了。
故事发生于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参加这场四行仓库保卫战的中国士兵被称为“八百壮士”,他们在4天内抵御了日军的进攻,顺利撤回了上海租界,此战振奋了因前不久淞沪会战失利而下降到极点的中国军民的士气。
该片取材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塑造立体的人,是《八佰》的立意与野心所在。以往战争片的主角,要么是正面迎敌的战士,要么是深入敌营的卧底。而该片却从一群逃兵的身上展开,《八佰》能在国产战争片中越众而出,恰恰是因为它“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
该片拓宽了认识英雄的维度,在舍生取义前,也有过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与挣扎。《八佰》的人物塑造采用了群像刻画的手法,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来个,但这也会造成“一开始还想把每个人名记住,但后来就记混了”的情况。
⑵ 八佰壮士的真实结局
八佰壮士的真实结局
八百勇士在四行仓库孤军奋战4天4夜,大大的鼓舞了上海市民的抗战信心,中国军人也借此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人决死卫国的无畏精神。不过无论是平时接触的史料,亦或是电影《八佰》中,都没有对“八百勇士”进入租界后的处境有过介绍,可能是因为这群英雄们死的实在是太憋屈了。
谢晋元所率领的八百孤军,在完成阻击任务后,于1937年10月31日晚,接到命令退出四行仓库,撤入位于西藏路东侧的公共租界。此时的八百孤军,由原来的420人减员至377人,在撤退过程中又有部分伤亡,并且允许受伤士兵就医治疗,撤入公共租界的英雄共355人。
进入公共租界之前,谢晋元接到的命令是进入租界后“由租界当局准备车辆,通过公共租界至沪西归队”。但进入租界后,英军便违背了承诺,将谢晋元等关至中国银行仓库地下室,并于11月1日凌晨要求收缴孤军枪械,刚刚从战场出来的勇士们群情激奋,言武器乃军人第二生命,宁可重返四行仓库战斗至死也绝不缴枪。
租界的工作人员便谎称只是代为保管,当面点明数量并开具收据,待车队驶出租界后,如数奉还,绝非缴械。加之此时的四行仓库已经被日军占领,如果真的强攻回去必定伤亡惨重,谢晋元权衡再三之后决定相信租界当局,命令士兵缴械登车。
然而等待英雄们的并不是按照约定被送出租界归队,而是被关入了租界的“孤军营”。开始的孤军营只是一片空地,连一幢像样的房子都没有,只是被铁丝网和全副武装的士兵的圈了起来,直到一年后,租界才为他们修了四幢房子,作为他们的宿舍。在淞沪战场拼死浴血的勇士们,就在这里,度过了被囚禁的四年,直到四年后,手无寸铁的他们成为了日本的俘虏。
1940年3月,汪伪政府在日本的扶持下成立,便开始着手拉拢早已经被上海人民视为英雄的谢晋元和他手下的孤军勇士们。但谢晋元不为所动,屡次怒斥前来劝降的汪伪政府人员。汪伪政府见劝降谢晋元无望,便起了杀心。
1941年4月24日早,勇士们正在孤军营中进行早操,谢晋元也来到操场一同训练。这时被收买的叛徒郝精诚等四人向谢晋元跑来,不明情况的谢晋元以为他们有什么事情汇报,便走向他们。四人走到谢晋元近前,突然掏出准备好的匕首,猛击谢晋元头部,后虽被部下救出,但由于伤势过重,于当日下午六时去世。
民族英雄谢晋元,就这样死在了他深信不疑的部下手中,死在了汉奸走狗手中。4月25日,在孤军营大礼堂内,勇士们为谢晋元举行了哀悼仪式;5月8日,谢晋元被追赠为陆军步兵少将。
谢晋元遇刺不久后,日本便发动了太平洋战争,进而占领上海租界,勇士们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被日军俘虏。汪伪政府看到了机会,便以到南京拜祭中山陵为借口,将幸存的333名孤军勇士接往南京,威逼他们投降。孤军英雄们不为所动,使汪伪政府恼羞成怒,将孤军全部关入由日军看守的老虎桥集中营。
在老虎桥集中营,孤军勇士们受到了日军的非人虐待,大量孤军勇士被虐待致死。不过随着战事吃紧,日军人力不足,不得不将孤军勇士们分批押送到不同地点做苦力,这给了孤军勇士们逃出魔窟的机会。
1942年8月,在南京东郊孝陵卫做苦工的万连卿等8人成功逃出,在新四军的帮助下被送往安全区;1943年2月,同样是孝陵卫,又有28人逃出,其中一部分参加了新四军游击队。
⑶ 八佰真实原型结局
谢晋元等八百壮士部队通过垃圾桥,进入英租界的收容所。
进入收容所后,部队被英军卸下武器,生活在极差的环境中,开始了四年集中营一般的孤军生活。虽然没有被日本人打败,却也就此远离了抗日的正面战场。
(3)电影八百的真实原型结局扩展阅读
晋元撰写了《谢晋元日记钞》详细记录下自己的生活。
1938年,随着孤军的事迹被各方媒体报道,英租界也成为了上海爱国市民的精神寄托,有很多人经常前往英租界,为孤军赠送物资,在上海沦陷一周年时,孤军营更是顶住了各方压力,在营地升旗以示纪念。
1941年4月,汪伪政权想要诱降谢晋元,并许诺其陆军总司令的头衔,被谢晋元严厉拒绝。之后,汪精卫收买了四个叛兵;1941年4月24日晨5时,谢晋元和以往一样,率领官兵早操,上等兵郝鼎诚等四人迟到,谢晋元异常愤怒,进行斥责。
他们四人突然取出匕首及铁镐等凶器,蜂拥而上,猛刺谢晋元胸部及头部。谢多处受伤,流血不止,至6时许悲壮长逝,时年三十七岁。四个凶手当场被擒。25日,谢晋元追悼仪式在上海举行,有30万人前往吊唁。国民政府追授谢晋元为陆军少将。
⑷ 《八佰》原型谢晋元,誓死保卫上海,最后却死于叛徒的手中,为何
这段时间《八佰》正在电影院上映,这部影片讲述的是淞沪会战中,谢晋元带领着他的“八百个壮士”留守上海的四行仓库的故事。这个战争片段赚足了观众的眼泪也激起了群众的爱国情怀。不知道你有没有去电影院观赏呢?
这四百多个将士们被称为“民族革命典型”,国家也授予了他们最高荣誉的勋章。也正是有像他们这样义无反顾的爱国志士们,中国才得以胜利,我们才能够有这么一个和平的年代。铭记,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