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想找一个动漫电影或者不是电影,很早很早出的了,好像是3D的
2009年《阿凡达》在全球上映,一场观影体验的革命热潮由此在世界范围内掀起。3D成为了未来电影制作的发展趋势,前途不可限量,《阿凡达》的成功正好说明了一切。
动作片做为华语电影的主力类型,这么多年来,华影在国际市场也都靠着它抢滩登陆,有远见的华语电影人知道3D是必经之路,早早谋求着抢占先机。华语电影人花了50多年的时光,一步一步地在实现着华语3D电影的脱胎换骨。
《千刀万里追》《十三女尼》参加法国戛纳影展会外市场展览
红蓝立体是最早期最传统的3D电影技术,1960年代就已经诞生。这种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两部摄影机拍摄,然后再用两部放映机放映,从不同位置投射红蓝两色画面到幕布上形成重迭,再透过红蓝眼镜观看就能产生“视差”,从而让观众眼前出现立体效果。
在我国,196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利用这种技术拍摄的影片。1962年,由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桑弧导演、陈强主演的《魔术师的奇遇》,算是国内第一部3D立体电影。将3D电影技术运用到武打片拍摄,是由台湾电影人首创。
在1970年代末,因功夫片题材抄袭成风,已逐现衰落迹象。为了挽留日益减少的观众,台湾富华影业公司尝试用红蓝技术拍摄立体武打片,先后推出了由导演张美君执导的3D立体功夫片《千刀万里追》及《十三女尼》。
这两部立体电影虽好看,但看着看着观众总会有晕眩呕心的感觉,这便是当时3D技术最大缺陷之一:红蓝立体最早大都用于黑白电影画面。比如《魔术师的奇遇》就是,对画面品质没什么影响,然而用在彩色电影画面,便有了色彩不清晰、不自然的问题,加之两色影像迭合很不稳定,很容易会让观众适应不良。
虽然观众会感觉不舒服,但效果新奇刺激,还是具有相当高的吸引力。事后也证明,3D立体技术确实适合拍功夫片,因为其中的动作、兵器的出现频率很高,“剑指观众”、“万箭穿心”的立体效果让银幕外的观众避闪不及,震撼无比。
立体武打片在台湾成功后,也相继在日本及香港上映,轰动一时,当年还参加法国戛纳影展会外市场展览,获得影展大会金箭奖等五项荣誉。可惜的是,在一次视察外景场地时,两部影片的制片人被直升机螺旋桨击毙。
当时一部立体电影所用的胶片,至少是普通影片的两倍。因为投资实在太大,3D立体电影逐渐在影院消失了。
《侠女十三妹》剧照
1980年代,3D电影再度在好莱坞兴起,技术也出现了革新,进入到单机拍摄的偏光立体时代。这种技术利用偏光镜有方向性过滤光的特性,当装有不同偏光方向的偏光片的两架投射器投射出画面,观众透过眼镜上的偏光膜,左眼和右眼只能分别看到其中一边的影像,于是就产生了“视差”而有了立体感。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采用偏振光双眼立体原理的拍摄技术也进入内地,曾风靡一时。制作推出了不少3D立体电影,如《快乐的动物园》、《靓女阿萍》等,其中还有一部武打片,那就是著名的《侠女十三妹》。
1984年,北京608厂研制出可以装在阿里摄影机前的“双镜头立体分光摄影装置”,并用单机拍摄了《侠女十三妹》影片中的部分镜头。不久后,日本电影人对合拍这部影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特别提供当时最先进的双镜头分光35毫米单机立体摄影装置,并主动邀请著名导演、摄影师担任顾问,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单机偏光立体电影《侠女十三妹》。
在当年,众多头一次接触立体电影的观众们,无不被十三妹一剑刺出银幕的画面所震撼。
《侠女十三妹》前后拍摄两年,耗资几百万人民币,在当时来说算是大投资,但已是利用偏光立体技术大大降低制作成本之后的数字。
除此优点以外,偏光立体技术仍存在重影及画面不清晰的问题,立体效果虽然比红蓝技术稍好一些,但我们看了之后便知,对于立体武打片来讲,3D立体效果仍是以演员朝镜头做武打动作或是投掷兵器这种简单的方式来突显。
1989年,台湾经济受挫,电影业也是一路下滑,当时的金格影业公司再次利用偏光立体技术,拍出《立体奇兵》试图救市,但无奈影片在立体效果上煞费苦心,也不能挽救台产影片的票房暗淡。自此之后,3D立体武打片乃至3D立体在华语电影圈都少人问津。
2000年后,立体电影慢慢走近数字时代,由传统色差的假性立体感来欺骗观众大脑的方式,被用画面速度感制造立体感的新科技所取代。数字立体电影画面更稳定,克服了观看传统胶片立体电影时的头晕、疲劳等弊端,能给观众以特殊的观影体验和视觉享受。
《龙刀奇缘》海报
数字立体技术运用到武打片之上,香港电影人早在2005年就进行过尝试,不过是一部以功夫为主题的3D动画电影,名字叫《龙刀奇缘》,这部片首创以拍摄真人来捕捉武打动作,噱头虽好,但票房成绩却平平。
2009年,中国内地首部3D歌舞片《乐火男孩》上映,影片的票房表现虽然很一般,但为华语片的3D化作出了不错的贡献。2010年,由袁和平打造的3D版《苏乞儿》,可谓是数字3D技术在真人武打片之上的第一次。尽管这部电影中只有20分钟的3D武打片段,但算是开了一个先河,让不少内地观众有幸在大银幕上首次看到3D的武打场面。
影片的3D部分虽然只有20分钟,但剧组却花了多半年的时间才完成。论技术、动作设计难度与动画3D可以纯粹靠电脑特技不同,甚至远远超过以往2D或是普通3D电影的拍摄难度。
传统3D技术下的立体武打片,所谓“效果”不是以武打动作为重点,多是由朝着屏幕飞来的兵器、石头之类的形式来展现,虽然感觉震撼,但始终存在效果单一的缺点。运用数字立体技术拍摄的影片,则要求每个动作都有立体感,这对于动作频繁的武打片来讲,无疑是很复杂的工程。
《苏乞儿》采用分层3D技术,无论从演员的古装造型的衣服和长发,还是从内景、外景、日出、黄昏、夜晚的景别变换,每一场戏都用不同的技巧将层数分离,每一层画面都进行逐层的特效处理,1分钟的特技就要处理5000多格,很多画面细节还需要制作人员调校,工作量相当庞大。正因如此,《苏乞儿》仅20分钟的3D画面,才投入了300多名人力,制作多半年的时间。
技术标准的提高,同时也给武打片中的动作设计制定了严格的要求。在传统的2D武打片中,即便是演员只懂得花拳绣腿,也可以通过借位、替身等方式来弥补,让动作打出来更好看;利用胶片拍摄的3D武打片,重点不在打斗动作上,这种方法还基本可行。
但是,在利用数字3D技术拍摄的武打片中,借机位的办法是绝对不能用的。因为数字3D版的画面,每秒钟画面的格数已超出传统2D影片数倍,精细度不言而喻,即便动作再快,演员的一个小动作也会被放大成数倍,假如用借位或替身那结果只有穿帮,所以必须要求演员有真功夫,这正是《苏乞儿》为什么选赵文卓做主角的原因,连周杰伦、安志杰这些“非打星”,也要经过相当严格的训练才能达到要求。
《苏乞儿》是全新技术时代之下的首部3D立体武打片,3D效果只占全片的五分之一,主要集中在苏乞儿和武神在万佛崖的“巅峰对决”,以及苏乞儿和大反派袁烈的“千蛇洞对决”,虽说只有20分钟,但武打动作有着全面的立体效果,拳拳打到你面前的视觉冲击力,呈现给观众的震撼远超传统立体武打片,可谓是武术电影的又一创举。
此后,市场上国产3D电影出现了“扎堆”之势,很多影片都想借3D东风稳赚一把。但如此众多的纷争蚕食,高投入快产出的形式让诸多电影企业血本无归。一些影片貌似抢到了3D热潮,分食到了3D技术带来的巨额效益,但制作诚意却难以言说。<龙影大象观:回味成龙电影,窥见小人物的大世界>
Ⅱ 《动物园》观后感
《动物园》观后感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动物园》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同桌冤家动物园》是由伍美珍,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阳光姐姐编著的。
《同桌冤家动物园》写的是“惜呆兔咪”四个人在动物园观察小动物。“惜呆兔咪”指的是惜城、阿呆、兔子、咪咪四个人。
第一篇是写“小熊猫”的,“小熊猫”就是大熊猫的小时候,才怪?它们明明是两个物种,可“惜呆兔咪”却误认为“小熊猫”就是大熊猫的小时候,其实“小熊猫”是小浣熊,它又叫九节狼,是因为尾巴上圆圈的数量是九个。“惜呆兔咪”要参观的是“包子”与“饭团”两只“小熊猫”,惜城到最后还被“饭团”打了一下。
第二篇写的是红松鼠,红松鼠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现以面临灭绝,红松鼠的冤家就是灰松鼠,灰松鼠个性比红松鼠大,专吃红松鼠幼苗。在马虎博士跟“惜呆兔咪”讲的时候,红松鼠突然跳到兔子头上,把一颗松果塞在了兔子的辫子上,害的兔子欲哭无泪。
第三篇写的是唐堂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荷兰垂耳兔,垂耳兔很小,用两只手就可以包起来。咪咪从电话里听到唐堂老师还给它们带了垂耳兔,还发了照片,兔子恨不得使劲往手机屏幕上蹭,因为它们太可爱了。
第四篇写了考拉兄弟kob和kola,第五篇写了食蚁兽“尖尖”。 这本《同桌冤家动物园》告诉我们要保护动物,不可以伤害它们。
在大连,我们还去了大连的森林,刚踏进大门,就看见门口的指示牌上写了很多动物的名字,看来这里的动物不是一般的多啊。
第一站,我们先走进了“热带雨林爬虫馆”参观,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不同条纹的蛇,有的蛇身上有一些黄色的斑点,有的蛇身上就像斑马一样,蛇身上的条纹都是有规律的。我们还看见变色龙,它可以变成许多颜色呢,真是个神奇的动物!
谁最想拍彩色照片呢,当然就是我国的国宝—熊猫啦!一进熊猫馆,我就看见有几只熊猫懒洋洋地趴在木头上,不知道是在想心事,还是在打瞌睡,样子真可笑!
在猛兽区,我还做了一回“女汉子”。先是体会了喂“黑熊”的感觉,我把一块块苹果投下去,看着黑熊用爪子捡起来吃掉,看着黑熊笨笨的样子,我和弟弟不停的笑。接着,我又喂了凶猛的老虎,我一眼就看中了一只躺在小溪边的那只白虎,,于是我把大块的鸡肉用力投向它,只见它猛地跳起来,叼住肉,拖到别的地方吃去了。老虎真是威武啊,不愧是“森林之王”。
在动物园里,我还喂食了梅花鹿,鸵鸟,还有,有着大大嘴巴的醍醐,真是长了不少见识。
最后,我们还参观了大象表演,聪明的大象先用鼻子给大家敬礼,然后又倒立,射击,还给游人按摩了,真是厉害啊!表演结束的时候,我和弟弟都跟大象合影了啊,大象用它长长的鼻子把我们拖起来,太好玩了!
森林动物园好大,我们在里面呆了整整一天,真是开心!
愉快的假期就要结束了,我和妈妈去了西宁看望爸爸。爸爸带我们去了一个很有科普意义的地方———西宁野生动物园。它坐落于青藏高原上,园内共分猛兽散养区、草食动物散养区、豹馆、灵长馆、藏獒馆······
我们驱车来到了动物园,以最快的速度买好门票便飞奔园内。这里的景色真美,郁郁葱葱、层峦叠翠,花团锦簇,景色宜人,真是动物们理想的栖息之地。
首先我们来到藏獒馆,这里的藏獒都有着高贵的血统,各个身材魁梧、四肢粗壮,毛茸茸的,十分可爱。接着我们坐上了园内小火车造型的.观光车来到了猛兽散养区,又换乘了一辆坚不可摧的中巴车。
猛兽区真是戒备森严,经过了三道铁门才看到了老虎、狮子,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他们,心里真是无比的兴奋和紧张,不过他们都在沐浴灿烂的阳光,各个懒洋洋的,森林之王顿时和蔼可亲了。穿过了第四道铁门,可爱的狗熊来到了我们的身旁,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主动趴在车窗外,点头哈腰,憨态可掬。观赏完猛兽区,我们又一次坐上了小火车,游览了草食区,看到了高高的长颈鹿、鸵鸟、鸸鹋·····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豹馆,这里有高原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豹类————雪豹,它披着银色的长毛,配有一圈一圈褐色的斑点,十分的美丽。
我们再一次坐上了小火车,随着火车的开动,我离这些可爱的动物越来越远了,就这样我们的动物园之旅结束了,真是让我流连忘返啊!
放假了,我和爸爸妈妈去动物园逛了圈,有好多动物呀!
中午到动物园时,发现我今年身高都需要买票了,看来锻炼好身体是棒棒的!
一进里面就看到两只大老虎,牌子上写着“东北虎”,一只懒洋洋的,另一只在周围人变多时一声咆哮,好厉害呀!再往里走可以看到鹰隼、狒狒、秃鹫、等性格比较尖锐的动物,忽然发现还有个猴子山,好多猴子很有趣,特别是小猴子太可爱了。出了猴子山,我们到了大型食肉动物区,有非洲狮、金钱豹、黑豹、西北狼好几类让人看着害怕的动物,真是动物界的王者呀,就是关在笼子里没有自由,好可怜,我问妈妈它们可以在外面生活,不能放出来吗,妈妈说不行,它们是有危险性的,在人类生活环境里,有危险的肉食动物不能放出来,我只好失望的看着小狮子和它的家人,唉,我也没办法!
带着失望的心,往前走到了两栖冷血区,有大蟒蛇、乌龟,娃娃鱼等好几种动物,妈妈吓得都不看,我拉她都拉不过去,她说最不喜欢冷血的软体动物了,哎,女生就是胆小!
哇,快到出口处都是鸟禽类动物,哦,差点忘了羊驼这个萌蠢的家伙在旁边傻傻的站着呢,禽类羽毛挺漂亮的,鸳鸯在水里刚上岸,一只在啄羽毛,一只在打瞌睡,最美的就是孔雀了,站在雉鸡旁边更显得它大气漂亮了,大家都在议论它,忽然他打开了尾巴,好美呀,一片雪白,太不可思议了,我从没见过这么白的孔雀呢,呀,旁边的一只也打开了尾巴,是彩色的,两只不同色彩的孔雀让大家一片称赞,真是太美了!
动物园太有意思了,各种动物都不同,大家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每个动物的特点,下次不如去植物园看看吧,植物也是各种各样的,好期待呀!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到中州电影院看了《快乐的动物园》这部电影。
妈妈买了票之后,售票员给了我一副眼镜,我好奇的戴上了眼镜,但是看到的还是和平常的一样。妈妈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就告诉我:“这是立体眼镜,只有看立体电影才能看到不同的效果。”我听了妈妈的话心想:有那么神奇吗?
进入电影院,我大吃一惊:电影院里人山人海,没有一个空位。我环顾四周,突然,我发现第二层有好多座位,就对妈妈喊到:“妈妈,二楼有空位!”于是我和妈妈一起飞快来到了第二层。坐下以后,电影已经开始播放了。我一看,屏幕模糊不清。妈妈提醒我:“戴上眼镜!”
我立即戴上了眼镜,屏幕马上清晰了许多,《快乐的动物园》看后感。心里禁不住赞叹:“现在的科技真发达呀!”瞧!可爱的小狗正伸手与我握手呢!快看!憨态可居的大熊猫正坐着车敲锣打鼓呢!咦?这是什么?哈!这是行动敏捷的小熊猫!它正对着湖面美滋滋的照镜子呢!哇!天鹅湖,只见一只只美丽的天鹅正在翩翩起舞。瞧!这边真热闹呀!原来是敏捷的小猴子和笨重的小熊正在比赛打篮球呢!只见小猴子冲了上去,把球抢了下来,三步并作两步,一个三步跨篮。球进了!最后,以平局结束,小猴子和小熊只能握手言和。接着是杂技表演。小猴子快速爬上滑梯,滑了下来。真好。接着是小狗和小猫赛跑。“啪”,枪声一响,小猫领先了。快到终点时,小狗开始加速了,只见它飞一般的超过了小猫,获得了冠军。
看完后,我想:人们只要和动物们和谐相处,动物们就会和我们做好朋友的 !
北京动物园是全国的十佳动物园,这里有着很多奇异的动物,真是让人大饱眼福,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我们先游览的是熊猫馆,但由于去的时候是中午,所以憨厚可爱的熊猫都在睡觉,熊猫虽说可爱,但它一点面子都不给我们,大家与它合影时,它竟转过身去,背对着我们,还生气的用手捂住眼睛,好像在责备我们打破了它的美梦。在熊猫馆里我们还看见了一只正在玩耍的熊猫,它在滑梯上滑来滑去,有时还拔一根柱子吃吃,高兴便用爪子去打挂在木头上的皮球,那笨拙的动作令人发笑,人们都纷纷给它照相,它也不在意,还在一旁摆动作呢!
离开熊猫馆,我们又去看了很多动物,有长着五彩缤纷的羽毛的怪鸟,也有长着长长的脖子的长颈鹿,还有温顺的大象,但令我最难忘的还是猴馆里的猴子,在猴馆里有一种“狐面猴”,它们长的像狐狸,却十分灵敏,这种猴子属于集体生活,常年都在一起,我还听说“狐面猴”
攀爬能力很强,常会逃出笼子,人们迫不得已才把它们装进了玻璃房,因为“狐面猴”在五六月份繁殖,所以我们才幸运的看见了刚出生的小猴,它们有的伏在母猴背上,有的正在母猴怀里睡觉,还有的在帮母猴挠痒痒,真是有趣。
北京动物园真好玩呀!但我认为,动物们终究属于大自然我们应该放他们回到森林,原野……使它们拥有自由。
国庆小长假的时候,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爸爸妈妈特意带我和弟弟去杭州野生动物园玩。
秋天的动物园生机勃勃。我们来到了动物园的车行区,那里最有趣的要数袋鼠了。它们很爱打架,我们第一次进去时,看见两只成年的袋鼠在打架,它们用短小的前肢推对方,有时还跳起来用脚踢对方。第二次进去时,看见两只小袋鼠也在打架,它们打架的姿势竟然和大袋鼠一模一样,真是太有意思了!胆子最大的是斑马,它居然走到车行道上,还把头伸进前面车子的车窗里,妈妈赶紧把车窗关上。
我们停好车,步行走进动物园。走着走着,来到了“天鹅湖”。那里的湖水湛蓝湛蓝的,从远处游来一群高贵的天鹅。突然,我看见一只小天鹅,它全身是灰色的,让我想起了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这时,我看见一只奇怪的东西,它一会儿把头深深地扎进水里,把脚露出水面,一会儿昂起头来,好像在吞小鱼。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捕鱼高手醍醐呀!老虎跳水很精彩,只见饲养员用钩子把肉吊到水池上方,一只老虎弓起身子,用力向上一跳,一口把肉咬到嘴里,就“扑通”一声掉进了水池里,水花四溅。它从我们面前游过,虽然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但妈妈还是吓得毛骨悚然。
啊,秋天游动物园,不仅游人感觉舒服,动物也比冬天和夏天活跃很多。下次,我还要在金秋时节游动物园!
最近一段时间,每天晚饭后,都会和男朋友在小区里散散步,溜溜弯儿。
天气越来越好了,小区各个“景点”的小动物,也被安排出来营业了。
观赏它们的观众很多,我们也是其中之一。就拿孔雀来说,每次去它们的笼子前,都有很多小朋友围着。
一起模仿孔雀的叫声,或是在给它们投食。偶尔,孔雀会像回应似的喊叫两声,这时的小朋友就更加卖力的模仿,从而无限循环……
有时候我会想,它们每天呆在笼子里,就好像是枷锁一般,还要被我们所娱乐。
这对它们来说,是不是太过残忍。还有几只天鹅,也是同样的命运。
但我觉得,好在它们活动的场所范围,要比孔雀来得多。相对来说,也会自由点。
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许,这可能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记得之前和男朋友一起去海洋馆,看过两场海豚表演。
它们做着各种拟人化的动作,握手鞠躬,转呼啦圈,仰卧起坐……逗得观众很开心。
我也很开心,可突然想起以前看过的文章,它们本该是有自由的生活。
不需要刻意讨好我们,接受各种严苛的训练。
跟当时在旁边拍照的男朋友说了心中所想,觉得它们有点可怜。
男朋友想了想说,你换个角度想问题,起码它们现在是安全的。
不用担心被人类捕杀,不用被海洋垃圾污染,每天有吃有喝。
说得好像也有点道理,凡事皆有利弊,也是规律。
有些事情,真不是我们能改变的了的。但我们能做的,其实也有很多。
比如:文明观赏,不乱拍照,不乱投喂,听从工作人员建议。
那就从此刻起,一起做文明的动物观赏者吧。
假期,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我家买了动物园》。
这部电影的主要的内容是一位作家本杰明,因为自已的妻子生病去世,一家人都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之中;儿子迪伦因为偷东西而被学校开除;小女儿洛希则开始渐渐地不说话了;本杰明为了自己振作起来,还为了让孩子能够再次体验生活的乐趣,回到小时候的无忧无虑,拥有童年的快乐,毅然辞去工作,搬出市区,在郊外买了一个被人荒废很久的动物园,里面的动物让小女儿非常喜欢,可是她的哥哥却因为没有朋友一直不开心,有一天终于爆发,和爸爸大吵了一架;随着爸爸的劝解之后终于想通了;与家人一起儿和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共同管理动物园,最终他们一起克服各种困难,重新建造了动物园的各种设施,通过努力使动物园的每一项标准都符合要求。最终,动物园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当本杰明在经济发生困难时,大家都怀疑他不会再继续向动物园投资,会退出,是个骗子!大家都很灰心,人心涣散,都不愿意干了。正在这个时候本杰明在一件旧毛衣中发现了他的妻子在世时给他存的一笔创业基金,他欣喜的拿着钱来到动物园对大家说:“大家请振作起来,我们现在有钱了,咱们一定要把这个动物园重新发扬光大!”这时大家既感动又兴奋,下定决心异口同声地说:“好!”
这个影片让我受益无穷,我应该学习本杰明尽管有多麽艰难也不放弃,而且更敢于去挑战。我还要学习他什麽事从来不听别人说,而是去亲身体验!并且我真正明白了什麽叫“做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意思就是在生活中都会有最困难的时候但只要你不放弃,肯努力,肯吃苦,总会有办法的!
;Ⅲ 推荐一些欧美3D动画片电影,谢谢
《冰河世纪三 》
《怪物史莱克4》
《玩具总动员3》
《赛车总动员2》
3D电影简史:
1839年,英国科学家查理·惠斯顿爵士根据“人类两只眼睛的成像是不同的”发明了一种立体眼镜,让人们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样图像时产生不同效果,这就是今天3D眼镜的原理。
1922年,世界上第一部3D电影是《爱情的力量》,遗憾的是,影片很早之前就已经遗失了。早期的3D电影都是以展示立体效果为主,片中常以指向观众的枪、扔向观众的物体为噱头。
1951年,环球公司推出最有名的3D恐怖片《黑湖妖谭》,该片也是至今为止惟一一部有续集的3D电影。新版《黑湖妖谭》计划在2011年上映。
1952年,讲述非洲探险的《非洲历险记》被认定为是史上第一部真正的3D长片。该片的口号是“狮子在你腿上,爱人在你怀里”。尽管《生活》杂志在当时称该片“廉价、荒谬”,但观众们仍然热情地挤进电影院去体验片中的“自然视角”。
1953年,《恐怖蜡像馆》等一批3D恐怖片应运而生,3D片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进入了黄金时期。
1954年,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导演们,绝大多数都对3D电影低眼相看,认为那只不过是在玩魔术而已,根本不是艺术。然而,希区柯克不这么想,他在1954年拍摄了3D版的《电话谋杀案》,成为了当时3D片中为数不多的精品。
1962年,我国的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国内第一部3D立体电影《魔术师的奇遇》,桑弧导演,陈强主演。后来又陆续出现了《欢欢笑笑》《快乐的动物园》《靓女阿萍》《侠女十三妹》等。
1982年,迪士尼拍摄了短片《魔法之旅》,虽然这部短片只有16分钟,但通过CGI与真人表演的混合,打造出了在当时令人惊讶的3D效果。
1982年,《13号星期五》第三部上映,本片令80年代的3D电影慢慢复苏。
1983年,3D版的《大白鲨第三集》轰动一时,放映首周就赚得1300万美元的票房。但因为电影本身水准低下,3D效果也无过人之处,很快就让观众失去了兴趣。
1985年,《魔晶战士》成为世界首部3D动画长片。
2004年,第一部3D IMAX长片《极地特快》诞生。该片在2000块普通2D银幕上放映,3D IMAX银幕只有75块。然而,就是这75块3D IMAX银幕,获得的票房占全片总票房的百分之三十。3D+IMAX的“超强组合”,让发行方看到了巨大的商业潜力。
2005年,迪士尼的动画片《鸡仔总动员》采用了新型投影技术放映,消除了以往看3D电影时容易产生的眼睛疲劳。
2008年,《U2 3D演唱会》是第一部完全用3D摄影机拍摄的真人影片,这个音乐纪录片堪称先锋。
2009年,环球的动画片《鬼妈妈》是第一部采用停格动画形式的3D电影。
2009年,《阿凡达》成为有史以来制作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3D电影。
明天,也许所有的电影都将是3D电影,“3D电影”也有了一个新的、更简洁的名字,那就是——“电影”。
Ⅳ 苏叔阳的介绍
苏叔阳(1938~ )当代作家。笔名舒扬、余平夫。河北保定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北京中医学院。1978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1979年后任中国作协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曾出访叙利亚、阿尔及利亚等国家。
苏叔阳又名余平夫1938年生于河北省保定市。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毕业,曾在中医研究院工作,现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他创作的话剧《丹心谱》,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创作一等奖。《左邻右舍》获全国话剧、戏曲、歌剧优秀剧本奖。近年来的代表作有电影《夕照街》,长篇小说《故土》。
1991年获国务院专家终身津贴待遇。
现为:
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戏剧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秘书长。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理事。
著有话剧《丹心谱》(获建国30年文艺汇演创作1等奖)、《大院》(又名(左邻右舍》,获第1届全国优秀剧本奖),剧本集《苏叔阳剧本选》、《夕照街》,电影文学剧本《盛开的月季花》、《丹心谱》、《春雨潇潇》(已拍摄成电影),中短篇小说集《婚礼集》,长篇小说《故土》,少年儿童读物《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诗集《关于爱》等。其中一些作品已被译成外文流传国外。1984年发表的《生死之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常写北京市民和知识分子的生活,描写细致,意蕴深厚,具有浓烈的北京风俗画色彩。
发表或拍成电影电视的文学剧本主要有:《盛开的月季花》、《春雨萧萧》1979/《丹心谱》1980/《密林中的小木屋》1981/《一叶小舟》、《夕照街》1983/《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1987/《消失的梦》、《聊斋系列剧》、《流星》(广播剧)等。
参与制作过的电影:
周恩来伟大的朋友 (1997) .... 编剧
李知凡太太 (1999) .... 编剧
假脸 (1986) .... 编剧
开采太阳 (1992) .... 编剧
新龙门客栈 (1992) .... 编剧
丹心谱 (1980) .... 编剧
春雨潇潇 (1979) .... 编剧
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 (1987) .... 编剧
夕照街 (1983) .... 编剧
一叶小舟 (1983) .... 编剧
高楼边 (1993) .... 顾问
90北京亚运会 (1991) .... 解说
快乐的动物园 (1983) .... 解说
难忘的十六天之八《球场风云》 (1991) .... 解说
难忘的十六天之九《欢乐今宵》 (1991) .... 解说
难忘的十六天之六《亚运新村》 (1991) .... 解说
难忘的十六天之五《明珠生辉》 (1991) .... 解说
难忘的十六天——群星灿烂 (1990) .... 解说
难忘的十六天——亚运之魂 (1990) .... 解说
难忘的十六天——亚洲勇士 (1990) .... 解说
亚运之城 (1990) .... 解说
四十年前的这一天 (1989) .... 解说
同龄女友 (1987) .... 其他
Ⅳ 哪里可以下载到电影;快乐的动物园
BT可以下载,你在网络上打下载BT
Ⅵ 国产立体电影(3d)都有哪些我记得小时候看过
给你找出了全部的知名的立体电影了
你自己对照一下应该可以找到的
1922年,世界上第一部3D电影是《爱情的力量》,遗憾的是,影片很早之前就已经遗失了。早期的3D电影都是以展示立体效果为主,片中常以指向观众的枪、扔向观众的物体为噱头。
1951年,环球公司推出最有名的3D恐怖片《黑湖妖谭》,该片也是至今为止惟一一部有续集的3D电影。新版《黑湖妖谭》计划在2011年上映。
1952年,讲述非洲探险的《非洲历险记》被认定为是史上第一部真正的3D长片。该片的口号是“狮子在你腿上,爱人在你怀里”。尽管《生活》杂志在当时称该片“廉价、荒谬”,但观众们仍然热情地挤进电影院去体验片中的“自然视角”。
1953年,《恐怖蜡像馆》等一批3D恐怖片应运而生,3D片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进入了黄金时期。
1954年,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导演们,绝大多数都对3D电影低眼相看,认为那只不过是在玩魔术而已,根本不是艺术。然而,希区柯克不这么想,他在1954年拍摄了3D版的《电话谋杀案》,成为了当时3D片中为数不多的精品。
1962年,我国的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国内第一部3D立体电影《魔术师的奇遇》,桑弧导演,陈强主演。后来又陆续出现了《欢欢笑笑》《快乐的动物园》《靓女阿萍》《侠女十三妹》等。
1982年,迪士尼拍摄了短片《魔法之旅》,虽然这部短片只有16分钟,但通过CGI与真人表演的混合,打造出了在当时令人惊讶的3D效果。
1982年,《13号星期五》第三部上映,本片令80年代的3D电影慢慢复苏。
1983年,3D版的《大白鲨第三集》轰动一时,放映首周就赚得1300万美元的票房。但因为电影本身水准低下,3D效果也无过人之处,很快就让观众失去了兴趣。
1985年,《魔晶战士》成为世界首部3D动画长片。
2004年,第一部IMAX 3D长片《极地特快》诞生。该片在2000块普通2D银幕上放映,3D IMAX银幕只有75块。然而就是这75块3D IMAX银幕,获得的票房占全片总票房的百分之三十。3D+IMAX的“超强组合”,让发行方看到了巨大的商业潜力。
2005年,迪士尼的动画片《鸡仔总动员》采用了新型投影技术放映,消除了以往看3D电影时容易产生的眼睛疲劳。
2008年,《U2 3D演唱会》是第一部完全用3D摄影机拍摄的真人影片,这个音乐纪录片堪称先锋。
2009年,环球的动画片《鬼妈妈》是第一部采用停格动画形式的3D电影。
2009年,《阿凡达》成为有史以来制作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3D电影。
Ⅶ 三维电影《快乐的动物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越详细越好。急需!快点吧
讲了在一个动物园里,有许多的小动物。它们表演了许多杂技,猴子骑车,还有猴子和黑熊比篮球比赛。猴子们非常机灵。很容易就从黑熊手里抢走了球。可是黑熊太笨拙了,总是抢不到球。当有一个猴子去抢篮球时,不小心把黑熊推倒了,有一个猴子裁判拿出黄牌,说明是警告。
还有猴子骑车并且还有一个熊猫坐在上面
一个猴子上坡时,使劲往上登,可是有一个调皮的猴子,上坡时,却把车推上去,怪不得猴子怎么机灵!
还有河马戏水等。
Ⅷ 我国的第一部立体电影
魔术师的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