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墨子电影观后感

墨子电影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2-11-08 03:33:45

⑴ 墨子与鲁班谁是天下第一巧匠读后感

墨子与鲁班谁是天下第一巧匠读后感
墨子曾潜心于研制“飞机”的实验,用了三年时间,造成了一个“木鸢”,在天上飞一天才落下来(《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篇》:“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这玩意可以算作中国古代最早的“无人机”了,墨子的弟子对此赞叹不已。不过墨子搞发明的主要动力是给人民群众做事,看到这个“木鸢”虽然好玩却实际作用不大,就放弃了这方面的钻研,改行去研制陆上交通工具了。

鲁班知道了这个事,一心想超过墨子,就用竹木造了一个“鹊”,在天上飞了三天都没落下来。(《墨子·鲁问》:“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上天”)于是鲁班到处炫耀,认为自己超过了墨子。墨子却对鲁班说:“你做的鹊,不如匠人做的车轴上的销子,一会儿削成一块三寸的木头,可以担当五十石重的东西。所以,平常所做的事,有利于人,可称作精巧;不利于人,就叫作拙劣了。”
鲁班心里不服气,心想都是“巧匠”,凭什么你比我红,弟子比我多?好不容易我做个东西在天上飞的时间超过了你,还要被你批评“不利于人”。 鲁班心中憋着一股气呢,存心要压倒墨子。于是就有了第二场比赛

⑵ 墨子的影片背景

电影《墨子》由贾钢执导,张立、王志纲等主演,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和河南大象影视公司等联手打造的电影《墨子》于2008年6月23日在河南鲁山龙潭峡景区开机,标志着华夏历史文化名人系列数字电影工程正式启动。
《墨子》是以庄子、钟繇、吴道子、李商隐等照亮中华民族文明征程的人物为叙事对象的历史名人系列数字电影工程,“华夏名人志”的第一部,拍摄目的在于检索历史,寻找历史文化名人不灭的精神品格,传承中华民族独特而永恒的人文基因。
故事讲述的是战国时期因朝中奸臣篡位,宋太子及公主等人被公子特惨杀,原宋宫太保鲁直救下公主幼女鲁阳燕后,和自己的爱徒墨翟(墨子)以及公输般(鲁班)等人隐居鲁山县尧山。十几年后,公子特闻知此事后派人追至深山,对鲁阳燕和鲁直惨下毒手。公输般决定杀掉公子特。墨翟不愿世代结仇,从中极力相劝…… 这部电影生动地塑造了中国古代思想巨人墨子,为兼爱理想奋斗不息、为世界和平舍生取义的不朽形象。
影片刻画了墨子兼爱、非攻、节用、尚贤等基本思想的形成、演变、发展过程,塑造墨翟为拯救万千民众不惜牺牲自己,自苦利人、委屈行义的高尚可贵艺术形象。本片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黄金时间播出。

⑶ 墨子谏楚王的读后感想怎么写

关于《墨子》读后感 .

对于墨子,以前不说很陌生,也算是了解不多,除了在历史教科书中学过有关他的简单常识,知道些姓氏名谁生存年代和“兼爱”“非攻”等主要主张,再就是在语文教科书中学过其《公输班》一文,知道其如何跑到楚国跟公输班进行道义上的交涉技术上的演练最终让楚王取消攻打宋国计划的故事,其余则知之甚少。后来说墨子乃是滕东木石处的本地人,后来在市里火车站广场上竖起了墨子铜像,又在龙泉广场西侧的龙泉塔下建了墨子纪念馆,我也没有多注意。直到单位领导研究墨学而且有所成就,我得到其签名著作,空闲中有时翻阅消遣,虽不大专心多是囫囵吞枣也毕竟慢慢多了解了些。

墨子可谓是个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很牛的人,最早的小孔成像和一大堆儿科技成果,而且是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的东西,很容易普及推广,而且效果极佳,墨守成规就可见他在科学和标准化等方面的成就。他的政治主张也颇得百姓拥护,哲学方面同样有才,为了实现其理念,还自己组织了非政府的军事武装,其军事才能也很突出。不管因为其自组武装行侠仗义说他是侠义的首倡者还是“黑社会”鼻祖,他是一个非常个性的有思想的人物,也因此他的学说遭到了统治者得打压,但墨家其平民观念和侠义思想在当时确实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对今日也有些参考价值。

《墨子》之中各篇文章的排序该是特意安排,墨家先是苦口婆心劝谏国君要重用贤良,约束自己,还要注意别折腾,注意治国的诸多问题,还要克服已有的或是可能有的太多问题,等等,可以说前头用名利来引诱,再辅以不然则“后果很严重”来吓唬,只求国君能当个他心目中的明君,给百姓一个和谐。然后接着是一大堆的专业性治国治民主张建议等等,尽可放心采用,该是很有疗效。墨子的一些观点在当时该是很有用的,对百姓也是很有好处的,如今两千多年过去了,他的一些思想还熠熠生辉,让人叹服。当然,人都逃不脱历史的局限,我们学习墨子当然也该辩证,不能全拿来当做经典,毕竟时代变了。

墨子文中字里行间看出的当时的弊端和弊政就已经很多,任官方面墨子多次提到“今王公大人其所富,其所贵,皆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 面目美好者也。”同样横行的是官二代富二代或是裙带关系,与墨子倡议的量才使用相距千里,其主要问题还是当权者的问题,官僚的问题。墨子的很多观点和想法是好的,但结果跟后来我们知道的一样。当权者生活方面的奢华也一般无二,奢华的宫室、华丽的服装、浪费的饮食、豪华的舟车,还有大量蓄私等行为,无疑都是不利和谐的,也已大量存在于当时,人的陋习从那时就大量存在,如今还在延续或是发展了下而已。我赞成墨子的很多观点,很多也可借鉴至今日,比如《辞过》,如今一心发展经济刺激消费就不是好事,甚至可以说人类正不断“发展”着“竞争”着直至彼此一起走上绝路。后世人接过的会是怎么样的一个世界?当今一面说要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另一方面拼命都要刺激消费糟蹋资源,二者本就是相对的。无尽的欲望会带来灾难。

记得当初在学校学历史时,教材里最主要介绍的是墨子的“兼爱”和“非攻”,对其他包括尚同尚贤等观点都未太突出强调。或是是时代的局限,或许是墨子心里明白嘴上没法说,靠明君实现精英政治,靠当权者的道德自我约束他们自己,太难了,“兼爱”和“非攻”很好,可古今中外——包括而今的民主典范国家——又在哪里得到真正实现过?现实是残酷的,人性的世界也只遵循丛林法则。大家嘴上都可以说得冠冕堂皇,实际上还是我想怎样就怎样,只要我喜欢!要改变赤裸裸的丛林法则实质是不可能的,而通过比如墨子等人的主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一下矛盾,对社会各种力量间的行为进行一下规范,维持尽可能的让大家都能接受的状态。如今同样如此。

对传统文化,该辩证着分析,不要死抱着传统,如今大讲传统也不能太绝对,对传统文化不必奉若神明死命弘扬,而应有选择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国的传统封建文化有些利民的成分仅为点缀而已,主要实际宣扬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类的等级观念,要求对上要绝对服从,可对百姓来说上层靠得住吗?靠上层的道德自我约束根本不靠谱,无法保证任何东西。另一方面士大夫的个人修养和安身立命方面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不免是过于自我陶醉一厢情愿地把解救天下的担子(实是欲望)全攥在自己手里,说的是贡献,其实是控制,是实现自己个人理念上的私欲,无非是把自己的绝对“正义”观点强加给人,而不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专制的传统下产生不了现代的文明民主制度。墨子为天下着想劝谏国君实施墨家的政治主张,也不是每一条建议都正确得可以超越时空,不管怎么样,不管在什么时代,为天下的安定为百姓的幸福振臂而呼的人总是让人敬佩尊敬的。

如今的世界比以前更复杂,我们也该立足现实兼顾长远,克制欲望,协调协商,让世界变成一个宽容的,节奏相对慢一些的和谐世界才好。

⑷ 读墨家思想有感

君子以戍德为行,日可见其行边,似千年古刹的第一声钟响,敲醒了那沉睡的灵魂。春秋战国时,以墨子、荀子、孟子、老子、孔子等不同文化的交响,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唯有一朵清雅永存,带着温润的赤江的心脏的莲花开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不凋谢。

这样的说法可能带些夸大其词,并不是说别的思想文化不够产生众多影响,只是,墨子当时就出现了“显学”,这对当时的社会多多少少有些影响。思想并不说只为其一,儒家思想没有坚硬的外壳,墨家就有这个坚硬的外壳。

儒墨两家哲学堪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显学,与儒学不同 的是,墨家思想虽也站在西周文化的传统中,却主张从应一般百姓的立场上谈“兴天下之利,除天下巨害”的重要性,这种兴利害的理论预设为其著名的“兼爱”思想,提出了爱无差等的理想命题。此外,墨家开创者墨子是有神论者,认为天掌握着正义,天会赏善罚恶,天是爱利百姓的'最高主宰,所以说,墨子思想是宗教代替一切道德与权威,以此来展现其理想的平民主义思想。

墨子的“兼爱、非攻、尚贤”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不同的人对其会有不同的认识,也会有不同的收获。关于“兼爱”,墨子是这样解释的,墨子说,你若不爱别人的亲人,别人也不会爱你 的亲人。爱有别的结果,只能是交相恶,因此必须行 “兼爱”之道,这与墨子的另一个观念紧密相关,那就是“爱人者人必爱之,恶人者人必恶之”,爱恶之行必有响应的报应。

墨家的那些智慧引领社会进步着,只有细细品味,才会深感其无尽韵味。

⑸ 《墨攻》观后感400字左右

下载一个月才完成的老友记高清中英字幕版本(第一季到第十季全集)

开始是在VeryCD找到种子的,但VeryCD关之后下载速度极慢,只下载了一部分。后来网络搜索了很久,下载全了。想收藏的去网络搜索老友记高清下载

不要连搜索也懒哦。

⑹ 墨子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墨子是一个思想家, 政治 家,那么墨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下面是我为你 收集 整理的墨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墨子为人如何
墨子,名翟,鲁人(也有宋人说),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68年到前376年。墨子是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思想家、 教育 家、 军事 家 ,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创立墨家学说,代表作品有《墨子》。不过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五十三篇,有十八篇已经遗失,而还有八篇只有题目而没有内容。《墨子》这本书,其实不是墨子一个人独立完成的,也不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现在比较得到大家认同的是,《墨子》这本书主要是记载墨子和他弟子的一些对话、问答,是由墨子本人或者他的弟子甚至一些后世人记录而成的。

墨子以“兼爱”、“非攻”为核心,墨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善于制造,不管是制造用于军事攻守的武器还是生活中的工具。《墨子兵法》中关于器械的篇章尤为著名,墨子曾设计了连弩之车、掷车、转射机、窑灶鼓囊等攻守城的武器。他还曾制成"木鸢",在天空飞了三天三夜都没有掉落。

墨子是 辩论 大家,是我国古代第一位 逻辑学 集大成者,著作《墨辩》六篇是关于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 思维方法 的认识。墨子三表法是一种先进的朴素唯物主义 经验 论,是言谈思想和推理论证的标准。墨子还运用类推的方法揭露对方的自相矛盾。这些方法在今天看来都是极为先进的。

墨子收了很多门徒,其中比较有名的有:禽滑厘、高石子、公尚过、耕柱子、魏越、随巢子这几个。墨子和他弟子的一些言论,是零散的出现在各种古代书籍中。墨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教育弟子的过程中,这些思想,对现在的我们也非常具有直达意义。
墨子兵法攻守之法
《墨子兵法》是墨家学派的鼻祖墨翟的主要代表作品。墨子是战国时期最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鲁国人,大概为公元前468年-前376年。

墨子早年间学习儒家的思想,之后由于因不满儒家礼教的繁琐,于是自创了学说,并且广收弟子,终成一家之言。战国时期,墨学影响巨大,与儒学合称显学。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对待战争上的观点是“非攻”。

《墨子兵法》是墨子的战争观集中体现,他认为战前应该先谈判,战时也要注重防御,攻城战法总结为11种。书中关于器械的篇章尤为著名,墨子曾设计了连弩之车、掷车、转射机、窑灶鼓囊等攻守城的武器。

其中转弩机和连弩车很是出名。连弩车是用大方木造出来的,有时边角也会盖铁皮,中间有梁,上有顶,下有轮,沿城墙上的走道过。里头坚固异常,可容十余人。连弩车里架着一个巨弩,转动自如,一次发射少则十二支最多能达到七十多支的短弩箭。

看过电影《墨攻》的都知道,巨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弟子带领一个小国,抵挡住几十万敌军进攻。对于战争,墨子注重防守,他的弟子得其真传,《墨攻》把一个平凡的墨家子弟对于城池防御作战的水平展现得淋漓尽致。《墨子兵法》的主要思想就是一场战争的胜负不是看军队有多少人,也不是看装备有多么豪华,而是看将领的领导能力。
墨子政治主张
墨子,本名墨翟,生卒年不详,相传是鲁国人,长期在宋国居住,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自立门户,创立了墨家学说,并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尊天”、“事鬼”的思想主张。

墨子开始时追随儒家理论,后来自立门户,自创墨家学说,在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曾担任宋国的宋大夫,是墨家公派的创始人。

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情况下,墨子心怀悲悯之心,积极的针对社会问题,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力挽狂澜,拯救世道人心。他把自己的思想传播出去,得到了许多 手工 业者和下层人士的支持,在百家争鸣的 文化 鼎盛时期,有人称“非儒即墨”,由此可见,墨子的思想影响深远。

墨子所在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政治上,墨子主张“实行仁政”,首先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他认为,如果君主昏庸无能,百姓有权利换掉统治者。他所提出的“兼爱非攻”主要讲的就是仁政的重要意义。农民出身的墨子,对于普通百姓有着深厚的情谊和认识。主张尚贤,认为国家的根本,国家的兴亡成败主要在用人上,提出让百姓中的人才贤士也参与到国家管理中去。

猜你喜欢:

1. 家墨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2. 庄子是哪个派的代表人物

3. 关于墨子的名人轶事

4. 墨子是怎样的人

5.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

6. 战国墨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⑺ 墨子读后感

导语:《墨子》是战国百家中墨家的经典。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涉及哲学、逻辑学、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下面是我为您准备的墨子读后感范文,供您参阅。

墨子读后感范文1

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史记》记载说墨子曾做过宋国大夫,墨子是一个有相当文化知识,又比较接近工农小生产者的士。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在他的家乡,滔滔的黄河奔流东去,墨子决心出去拜访天下名师,学习治国之道,恢复自己先祖曾经有过的荣光。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在《墨子·鲁问》中,墨翟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他认为,要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十大主张中最适合的方案。如“国家昏乱”,就选用“尚贤”、“尚同”;国家贫弱,就选用“节用”“节葬”;等等。

墨子最主要的主张:兼爱非攻。兼爱非攻,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主张爱无等差,与儒家的博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相反。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提出“天下之人兼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他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同时,墨子也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弊病就是战争,因此,从兼爱的思想中,引申出了非攻。针对当时社会动乱,国与国互相攻打,人与人互相残杀,墨子急于寻找动乱的根源、救世的良方,他说:“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如果人们兼相爱,“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则干戈化为玉帛,天下必然太平。兼爱非攻是墨子最著名的思想。但是墨子的兼爱和尚同思想,最后容易走向专制主义,而儒家虽然推崇等级制度,但最后却走向了平民化——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走向了民本。儒家的像孟子的思想是比较有实现的可能性的,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的道德观建立在人之常情上,不像墨子兼爱那么难以实现。当然,孟子的义利观,舍身取义也是具有超越性的。

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墨子不仅坚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这里可以看出墨子把自然界无意志的天说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天的意志是兼相爱,交相利。顺天意得赏,反天意得罚。

墨子的尚同尚贤主张。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同是在尚贤的前提下,要求人们与上级政长同是非,“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皆非之”,逐级逐层统一思想,最后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也就是集中统一到中央。这是一种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思想,后来在法家那里得到了发展和实际运用。墨子尚贤尚同,一方面要求突破宗法制度,给“农与工肆之人”以政治权利,一方面又要求由上而下一同天下之义,这是一个深刻的矛盾。这个矛盾,反映出小生产者思想的特点。

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墨子要求上面了解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墨子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提出:“尚贤是为政之本也”。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由此可以看出,墨子和孔子的为贤之道还是不同的。墨子的“为贤之道”是为民谋利,救民于水火,使他们能够各安其生。即所谓“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若饥则得食,寒则得衣,乱则得治,此安生生。孔子的“为贤之道”首要是学习和掌握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周礼,遵照周礼完善个人的修养。这就是所谓的“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克己复礼为仁”。可见,只有用周礼约束自己,虔诚维护周礼,才算得仁人、君子。

墨子的节用节葬观点。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

墨子极其反对音乐,提出非乐观点。甚至有一次出行时,听说车是在向朝歌方向走,立马掉头。他认为音乐虽然动听,但是会影响农民耕种,妇女纺织,大臣处理政务,上不合圣王行事的原则,下不合人民的利益,所以反对音乐。墨子所以“非乐”,不是因为他不知道欣赏歌舞能使人感到愉悦和舒适,而是认为在当时财用不足、民生维艰的情况下,为政者却只顾自己寻欢作乐,这样的行为,是其该做的吗?反观孔子主张礼乐教化,这就需要看到,孔子处于春秋时期,当时礼崩乐坏,孔子推崇周礼,认为礼乐可以教化百姓,维护统治。

墨子反对儒家所说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认为这种说法“繁饰有命以叫众愚朴之人”墨子看到这种思想对人的创造力的消磨与损伤,所以提出非命。他认为,国家安危治乱,不靠天宁靠人力。他提倡充分发挥人力的积极能动作用,批判消极的命定论。墨子认为儒家的命定论是害人的懒汉哲学。其实,墨子仅仅从儒家部分言论对于儒家的命定论加以批判是有失偏颇的。纵观孔子的一生,他的所作所为,何尝不是“知不可为而为之”呢。

墨子在认识论方面,提出了判断是非真假标准的三表法:第一表,“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第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第三表,“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三表法的出发点是唯物主义的,主张根据前人的间接经验、群众的直接经验和实际效果来判断是非,在认识发展史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墨子的学说以实用为主,缺少深厚的理论基础,他的很多主张都是针对现实中的缺陷而发的,墨家这种突出的实用理性,不但使其著作存在很多前后矛盾之处,而且理论适应性很差,一旦时过境迁就失去了存在基础。所以荀子说“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

儒家墨家有不同的社会基础,代表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利益和价值取向,墨学有人民性,墨子是劳动者的圣人。

墨子读后感范文2

一直都以为自己从小接触的都是孔老夫子的儒学,步入大学后,才发现原来一切都不是我所想的那样。春秋战国时代,那“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和传播是无法光用这八个字来形容的。我们都知道:入、法、道、墨是那时最有成就的四大学派。仲尼的儒学是我们看到人性最温暖的理想;老聃的道学是我们感受到源自思想的质朴力量;庄周的逍遥游是我们聆听到来自灵魂深处的自由吟唱;至于韩非的法家则带我们领略了秩序下的一片片繁荣。

我个人不太喜欢孔子。也许只是因为他那一句“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也或许是因为那女子的“三从四德”论。读了墨子,我更偏爱墨子。墨子,他总是站在人民的利益上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这一点上,墨子有着天生的优势:出身于社会低下的手工业者的他,对百姓所遭受的困苦有着深切地了解。有人曾说:墨子是儒家的叛徒,是墨家的始祖。但我并不赞同这一说法,因为墨子只是在学习儒学的过程中慢慢发现儒家讲求的繁琐礼节等不利国民生计的主张不适合他,才选择了另一条更适合他的道路。

“兴万民之利,除万民之害”作为级任的墨子,在深切了解百姓疾苦后,提出“强本节用”的主张。“强本”即加强农业生产,发展国民经济;“节用”即反对统治阶级过度的浪费。墨子认为:一切不利于人民的开支都应该消除。在我看来,提出此观点的他,才是真正地站在人民根本利益上,为人民着想。为人民谋福的思想家。

治理国家,墨子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兼爱”与“非攻”。视人如己,爱利万民,不亏人自利和人不关己则为“兼爱”。他认为社会动乱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只知爱己,利己,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人与人之间才相互敌对。如今的我,对此也颇有感触: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文化素质水平在不断提高,可是人们的视野却在不断地缩小。当社会把宣传好人好事作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时,我们的社会风尚由此可窥知一二。梦君为了有朝一日实现“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理想,我们就要向墨子学习,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呼吁天下所有人都相亲相爱。不为了“贪伐胜是名及所得之利”对他国发动战争则为“非攻”。墨子强谴“不义”之战,指出这种行为的实质也是一种无耻的“亏人自利”行为。为了消弭战争,他带领弟子从事实际的防御战争的研究。墨子的这一观点完全适用于我们中国。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从不以多欺少,挑衅寻事,而总是采用和平为主的手段与其他各国友好交往。即使有时他国冒犯我国,我们也总是想用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态度来解决。可是一旦涉及我国主权与领土问题是,我们也是毫不退让的,甚至还会做出强硬的反击。

《墨子》一书,文字通俗平易,却内涵有许多丰富而精粹的思想。即使在现代,它也是一笔不可忽视的财富,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借鉴。身为21世纪年轻的一代,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它们完美地融入到现代化的建设中去,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墨子读后感范文3

我国先秦时期是一个战争频繁,社会动荡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各种思想活动非常活跃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里产生了众多的思想派别,被后人称作诸子百家。而儒、墨、名、法、道、阴阳六家则被公认为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派别。其中墨家是一个较为奇特的学派。一方面墨家在战国时期就成为了一个盛极一时的思想政治团体,它的学说与儒家的学说并称为当时的显学。战国中期的`大儒孟轲曾这样描述过墨家的势力:“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而另一方面,在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墨家沉寂了下来,以至于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它的学说几乎无人问津。这无疑引起了后人对它进行研究的兴趣,但同时也给对墨家的研究带来了困难,因为后世对先秦墨家学说的记载和评述太少,所以可供我们掌握和利用的资料也就相应的少了,这与对儒家,法家,道家的研究有着明显的不同。也正因如此,先秦时期记载墨家学说的《墨子》一书在我们对墨家的研究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认为墨学研究存在这样一个特点,即同儒,法,道家相比,学术界对墨家的研究很少,但是在这些不多的研究中,在许多问题上学者们的争议却很多,而学者们在对自己所持观点进行论证和对他人观点进行批驳时,又都是援引和利用同样的史料。于是在拜读了这些学者们的长篇大论后,更加感到了对这些原始史料深入和精确掌握的必要性,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的了解墨家学说的实质。

《墨子》这部书综合和全面的反映了墨家学说有关各个方面的思想,包括“尚同”,“尚贤”,“非攻”的政治思“尚同”是墨子政治主张的第一要义。《墨子》一书中的尚同篇首先阐述了确立“尚同”这一政治主张的理论前提。墨子认为在没有刑政的社会初始状态下,“一人一义”,“十人十义”,“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于是“天下之乱,若禽兽然。”所以墨子认为要救世之乱,就要建立政治,国家,刑罚制度,即立“正长以一同天下之义”,“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那么在这里人们就有一个问题,即“一人一义”,“十人十义”是否必然导致人们的非他人之义而交相非的结果?因为许多人发现人们之间“义”的不同和冲突也可以由当事人自己通过彼此的妥协和让步来解决,没有必要去否定他人的“义”。而这样一来墨子所提倡的“一同天下之义”也就没有了存在的理由。那么墨子的理论在这里出现问题了吗?不是。因为再进一步分析,虽然有上面的情况存在,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关于“义”的冲突都可以由当事人自己协商解决,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彻底地排除非他人之义而交相非的情况的发生。那么就整体而言,这就是一种必然。它不是一对一的必然,不是说有一次“义”的不同就必然导致一次非他人之义,而是说在“义”的不同和冲突这样一个背景下,不可避免的会有当事人自己协商解决不了从而导致非他人之义及交相非的情况产生,所以说墨子的这个立论是成立的。那么我们明白了这是必然的,无法避免的,那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怎样去解决才能避免天下乱若禽兽然呢?墨子认为只有设立正长一同天下之义才能救世,于是有了他的一套以“尚同”为核心的政法理论。但是这里就又有问题了,即面对这样的乱世,救世是否只能用“一同天下之义”的方式来解决?如果有其他的方法,那么墨子所提出的这一方法是最好的吗?

以上是两个很关键的问题,若两个答案都是否,那么墨子的政法理论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那么下面就让我们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首先,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第一个问题很简单,答案是否。因为我们知道不“一同天下之义”世界仍可以和平的发展,天下并没有乱若禽兽然,现实世界告诉了我们答案。其次,对于第二个问题,人们也不难回答,求同存异这样的外交政策带给我们的好处大家有目共睹,显然有更好的方法存在。问题好象解决了,但是问题真的那么简单吗?应该看到我们轻松的得到了上面的答案,是由于我们是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的,而经过了漫长人类社会发展的现代的我们是没有理由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和判断历史长河中的事件,人物和他们的思想。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有着不同的答案。在现代我们知道怎样最快的从北京到达上海是乘坐飞机,而这样的问题在两千年前正确的答案无疑是骑马。自然科学是这样,社会科学也是如此。在墨子生活的时代里,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那个阶段,我们所知的更合理的,更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它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吗?即使有,但它有可能能被提出来并被实施吗?所以就我理解而言,墨子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理论,在当时不能说其全部内容都是正确的和科学的,但就整体而言,是符合当时的社会现状的,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而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我认为在墨子生活的时代,救世的唯一可行和正确的方法就是墨子所提出的以“尚同”为核心的政法理论。

⑻ 急!跪求《墨子》中兼爱的读后感

未认识主以前,我很喜欢先秦百家的墨子
因为我很喜欢他非攻兼爱的思想
何为“兼相爱、交相利”?墨子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墨子·兼爱中》)
爱别人如同爱自己,墨子反对儒家的爱有差别的观点。
我有次对我父亲说兼爱之道,我父亲说孟子说,兼爱之道乃是禽兽学说,我问何故?我父亲说:“人没有亲疏远近,岂不就是禽兽么?”
认识主后,我又想到这个问题,我想到很多,有一次我读过一篇文章,为什么中国人的中国人世风日下,文章说,中国人注重家庭,对不是家庭成员的所谓“外人”毫无关心,所以别人的痛苦患难,与我毫无相干。人若是爱自己的家人,不爱自己的邻舍他心中岂是有爱么?希特勒当年高举雅利安人优越论,对德意志本身也非常高举,但是他排挤一切非雅利安的人种,尤其犹太人,所以没有广泛的爱,就不是爱,没有主耶稣所说的爱你的仇敌,为那逼迫你的做祷告,就不是爱的完全,因为爱中没有惧怕,没有嫉妒,也没有其他,爱就是爱,平安而喜乐,且有满满的祝福,这就是爱,无论对方如何,我爱你,永不变。如同主对我们,我们不信他,恨他,在罪恶中玷污他的荣耀,在嫉妒中仇恨中罪恶中生活,还偏偏爱自己的罪。但是他还是爱我们。
所以我想到爱的完全何其伟大,何其难,赞美主,他那么完全圣洁,将什么是爱告诉我们,没有耶稣,我不知何为爱,不知何为救赎,生命毫无意义,如同粪土一样。但如今,我要高声向创造天地海的主唱诗,在诸天述说 主的荣耀,在海和其中赞美他,在山川和溪流中高举他。
但愿主的爱,主的恩典,主的公义,主的荣耀,与我们常常同在,直到永远。
阿门!

阅读全文

与墨子电影观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视电影剪辑音乐配乐 浏览:125
韩国三大电影奖哪一个最好 浏览:178
愤怒小鸟大电影完整版 浏览:225
电影主角发泄烦恼片段 浏览:494
峰峰微电影山演员 浏览:970
爱情刺激电影电影大全 浏览:376
电影院为啥不让抽烟 浏览:506
电影大全误杀 浏览:165
电影同族在线免费观看完整版 浏览:261
泰国色罪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979
泰国作弊特攻队电影 浏览:939
有一部电影士兵被两位老人救 浏览:898
困在孤岛上法国电影 浏览:830
台湾电影爱之火焰1987 浏览:856
非洲下载电影大全 浏览:79
亲亲网网站下载电影 浏览:239
电影美景之家2女主角 浏览:190
为什么在线看电影卡 浏览:690
男主角叫罗宾的电影 浏览:401
小卖部污蔑偷东西什么电影 浏览: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