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信条电影解说完整版解析

信条电影解说完整版解析

发布时间:2022-10-29 01:26:35

⑴ 《信条》观后感 你看明白了么详细解析

虽然之前做好了准备,但很多人看了《信条》还是被震的一脸懵逼的走出影院。信息量太大!


在详细解析前,需要大家了解一个概念:莫比乌斯环


拿一张白的长纸条,把一面涂成黑色,把其中一端360度翻一个身,粘成一个双侧曲面。用剪刀沿纸带的中央把它剪开。纸带不仅没有一分为二,反而剪出两个环套环的双侧曲面,你会发现只有一个面,并且前进和后退都可以在一个平行点上,即影片所表达的正反时空, 即时间不是我所了解的平行线。

《信条》从故事上可以简单总结为特工男主为了摧毁反派毁灭世界的计划进行的一系列操作,最终达成拯救世界的目的。但如果仅仅从这个故事的维度去看影片,那真的只能说是太简单。

电影仅仅是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来输出诺兰导演最新的各种理念,并极尽所能的用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达到向观众输出自己对时空观念的新的认知。

所以这部电影并不仅仅是一个特工题材的电影,相反,它承载了更多的前卫的理念。

前所未有的视效体验 :一反常态,正逆时空同框!

我们日常生活之中,所有的视觉体验都可以算是“正向”,但如果有一个逆向的时空,和我们所处的“正向”时空同时存在,并且相互交织,那么会呈现出怎样的碰撞呢?

在《信条》的世界中,正向时间线与逆向时间线首度银幕合体同框,超级震撼令人惊叹!比如在正向世界中人是向前移动的,但如果这个人体经过了逆向传输,他和正向的人同时处在一个时空之中,只不过他需要反向移动,即倒着走。

这种情况最突出体现在追车戏和战斗戏中。

追车戏,一队正向开车,正追的你死我活之时,另一队有几辆车是倒着开的也是追得难舍难分,而后两队产生各种碰撞,可以说是非常刺激的速度与激情。

如果说追车戏是小试牛刀,让你大概体会到什么是正向逆向共处一个时空产生了极具震撼力的效果,那么战争场面将这种感觉放大为更宏大更激烈的体现。

红蓝两组小队成员,一组正向进入,一组反向作战。一组子弹从枪膛射出,一组子弹从废墟中回到枪膛;一组遇到爆炸是泥土飞溅然后上升为蘑菇云,一组是蘑菇云从最大迅速收紧泥土从散落到回到土地之中,两种爆炸效果的展示,两条时间线的战士汇合在一起产生的顺和逆同时存在的视觉刺激让人大开眼界。不只是视觉的盛宴,更是思维的应接不暇的体验!

看到这样的视觉冲击,当时脑子基本是不需要转动的,只剩下单纯的欣赏,我感觉自己的两只眼睛都不够用,内心os: 太牛了!

“时空大师“诺兰再次突破 时间成为未来最大武器

诺兰导演对时空的把控是在是由来已久。从《盗梦空间》现实与梦境交织的 多重时间维度 ,到《星际穿越》五维空间颠覆认知的 时间流逝方式 ,再到《敦刻尔克》非同一般的 时间刻度 ,时间始终是诺兰电影的经典元素, 只是在《信条》里,时间变成了最关键的武器, 用来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

在《信条》中,诺兰导演又将自己的时空观开辟了一个新的角度。这不是你以为的时空穿越,而是“时空逆转”。

电影中可能存在现在和未来两个独立的世界,时间是逆反的,但却互为镜像,两个世界都是合理的。

导演在采访中谈到自己曾经对“逆时空”观的理念,以及到作品的成型,追溯逆时空的源头。“子弹从墙壁里被吸出来弹回到一把枪里,这个念头至少存在我脑海里超过20年了。”诺兰导演的这个想法,是影片创作的原动力。

所以在整个行动之中队员们从正时空变换为逆时空,又从逆时空再次逆转为正时空,以及他们可以回到不同的时间点去进行行动,从而达成自己的目的,这点非常精彩,而这也是诸多影迷一直在探讨的“捋清时间线”的问题。

当从正向时空逆转到逆向时空后,氧气变为逆熵物质,需要戴氧气面罩维持呼吸;而再从逆向时空回转到正向时空,则不需要再戴面罩。诸如此类,需要去分辨这个人到底是从哪个时间点逆转而来,他的作用是什么等等。

正时空和逆时空的相互交错无论怎样作用,最终的结果都不会被改变,这也是影片一直强调的观念: 事实就是事实,不能改变

这与之前很多科幻电影回到过去改变未来的观念是相反的。

相互交错的时空线索 每一条信息都是未来的伏笔

我们会随着主人公一直在按照正序的时间线进行 探索 ,但随着故事的发展,时空的维度拓展开来,我们会发现,单一呈直线的时间观念在影片中是被排斥的。

诚如主人公被队长告知“如果你的时间观念是一条直线,我不建议你上飞机(继续战斗)”。

因为在钳形时空之中,每一个信息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非常明确的指向。而所有人也都可以借助自己在今天留下的信息等待未来的自己或他人给自己一个反馈。

所以,按照这样的时间观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出的每一段文字,打的每一个电话,都可以看作是某种意义上与未来的自己的对话,这都是我们留给未来的“面包屑”,他们一点一滴的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而这种时空线索一旦深入到生活之中,就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或许你平时不注意留下的一个小小的笔记,一个随手写下的只言片语,到了未来的某一时刻就会成为启迪他人或者自己的契机。

这对我们自身而言是如此,对整个世界和人类传承也是如此。

我们人类在不断的留下属于自己的这个时代的痕迹,我们在当下留下的会为今后的未来的人类作为一个储备,反观我们的 历史 ,那些曾经存在的悠久的文明的点点滴滴,不也是穿越了千年的 历史 一直在为现在的我们提供信息吗?

诺兰导演用这样的以小博大的表现方式,让观众意识到万物皆可联系,从微小到宏观的升华,最后乃至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命运都如此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不由让我热泪盈眶。

《信条》是诺兰写给影迷的一封情书

真正考验观众的是,反常的经验和复杂的逻辑交织在一起时,人脑常常来不及处理当下涌入的全部信息。

再加上诺兰快节奏的剪辑,能否“追赶”上情节,成为了《信条》对观众最大的考验。不太夸张地说,大部分普通观众很难一遍就抓住影片全部值得回味的细节。

作为一个影迷,在观看了《信条》之后,深深感觉到有一种骄傲和自豪感。这种感觉的来源不是说我一遍就看懂了这部电影。

相反,是我没有完全看懂这部电影,但依然会沉浸在对电影的解读之中不可自拔的感觉。

我和身边的朋友们因为这样一部更挑战自我观影体验的作品而兴奋!

我们会为时间线争吵不停,不断的讨论、二刷三刷的极致体验,成为了头脑风暴最强有力的承载品!而这,或许就是最让影迷兴奋的事吧!

不得不说,诺兰导演借由这部电影提升了更多人的观影层次。

看过这部电影之后,将有更多影迷进入到深层次的交流之中,会投入的讨论交叉剪辑、非线性的时间、结构巧妙的剧本,并且延伸到时间存在方面的现在与未来的矛盾,以及时间是否可以独立,是否可以分割等等问题,这是一次影迷的狂欢契机!

所以对影迷来说,这就是诺兰导演给我们出的一道谜题,也是给我们的一封情书!

所以,大家明白了 么?

⑵ 电影信条剧情详解 电影信条剧情简介

1、《信条》是由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动作惊悚片,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约翰·大卫·华盛顿、罗伯特·帕丁森、伊丽莎白·德比齐、迈克尔·凯恩、肯尼思·布拉纳联袂主演。该片于2020年9月4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2、该片讲述了一名特工,在经过组织严密训练之后,被派去执行一项重要的任务,最终在搭档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任务并拯救了世界。

3、剧情简介

一群蒙面匪徒闯入乌克兰一个歌剧院劫持人质,真实目标是要抢夺一个装有神秘物质的手提箱。主角和同伴假扮成特警也要抢夺手提箱,但任务离奇失败,主角为保护秘密“被假死”。主角在假死被救后,被赋予新的更大的任务,通过女科学家的帮助,主角从射出的子弹倒着回到枪膛的实验中了解到“逆转时间”的概念,并被告知整个世界可能因为逆时间技术消失。主角从此不再有身份,加入“信条”组织,成为无名氏,他的任务是保护全世界不要被逆时间毁灭。为了阻止萨特企图毁灭人类的行为,以无名氏、尼尔和凯特为首的队伍们来到萨特的基地,利用逆时间完成了任务,毁掉了萨特手中的时间炸弹,最终阻止了人类世界在逆时间中灭亡。

⑶ 电影《信条》如何深度解析

从大的概念上来讲,诺兰在《信条》中讲的就是非常滥俗的改变时空→回到过去→影响未来→拯救世界的故事,和至尊宝拿出月光宝盒或者复联超英们回到过去是一样的。

但诺兰并不是简单地“我们来拍一个时间穿越”,而是仔仔细细为穿越这件事设计了具体的每一个步骤和深度逻辑,第一次给了回到过去这件事一个“解释”。

影片中实现“穿越”的关键道具正是旋转闸门,根据片中的解释,这种黑科技是未来人教给反派的,通过这个装置,可以将人或者物体“逆向化”。

首先,在普通人的正常世界中,时间线是从“现在”指向“未来”,人也是从“现在”指向“未来”。经过旋转闸门,人变成从“现在”指向“过去”,在时间流中变成逆流而上的动作(所以整个世界都变成了倒放)。

逆流而上回到“上游”(过去)之后,再次经过闸门的逆向化,人回到指向未来的状态,完成整个“穿越”的动作。

在诺兰的设计中,“回到过去”这个概念被拆解成了三个具体的动作:转向,逆时间前进,再次转向。

而整部影片在最后高潮戏之前的大部分剧情,都是基于这三个步骤在进行展示和说明。

花絮

影片开拍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已经在脑海里用20年的时间思考了电影中的一些画面和情节。为电影的细节和剧本也筹划了大约6年。

《信条》中视觉特效镜头有280个。对于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影片来说,这个数字最低。《黑暗骑士》有650个视觉特效镜头,《黑暗骑士崛起》有450个,《盗梦空间》大约有500个,《敦刻尔克》有429个 。

该片剧组有500人,其中250人需要随影片飞往全球多国拍摄,在每个国家都有大场面戏份 。

影片中一架波音747飞机横穿一栋大楼,最终炸毁。那场戏是用一架真的波音747 X1实拍的。原本导演打算用缩微模型加布景,辅以视觉特效来拍摄,不过剧组在美国加州勘景时,发现了一大批波音旧飞机,导演和工作人员在一番权衡之下决定用真飞机实拍。



⑷ 信条解析

《信条》讲了一个主角阻止反派阴谋,拯救世界的故事。

本片难懂就在于设定:反派妄图“毁灭世界”的方法,与主角拯救世界的方法,是同一个原理!即通过时间逆行改写历史。而影片最令人深思的地方在于结尾:已经发生的事情即是事实,无法改变。

在科幻电影中,平行空间的概念指的是在同一时间维度下(或者说时间的方向具有唯一性),存在多个并行不相交的空间。

而《信条》的设定与平行空间恰恰相反,在这部电影里空间具有唯一性,而在这一空间中存在两个方向相反的时间维度,一个正向,一个逆向。

如同在一片森林中,有两条平行的河流,时间河A为正向河,从上游流向下游,时间河B为逆向河,从下游流向上游。在故事最初,人类都生活在时间河A中,而“逆向器”(红蓝房间)的诞生,使人类可以在A、B两河之间反复横跳。

(4)信条电影解说完整版解析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一群蒙面匪徒闯入乌克兰一个歌剧院劫持人质,真实目标是要抢夺一个装有神秘物质的手提箱。主角和同伴假扮成特警也要抢夺手提箱,但任务离奇失败,主角为保护秘密“被假死”。

主角在假死被救后,被赋予新的更大的任务,通过女科学家的帮助,主角从射出的子弹倒着回到枪膛的实验中了解到“逆转时间”的概念,并被告知整个世界可能因为逆时间技术消失。

主角从此不再有身份,加入“信条”组织,成为无名氏,他的任务是保护全世界不要被逆时间毁灭。为了阻止萨特企图毁灭人类的行为,以无名氏、尼尔和凯特为首的队伍们来到萨特的基地,利用逆时间完成了任务,毁掉了萨特手中的时间炸弹,最终阻止了人类世界在逆时间中灭亡。

⑸ 《信条》剧情解析

故事开始于乌克兰基辅歌剧院的一次间谍行动。

解析:故事开始出现的萨塔尔方砖(Sator Square),有意大利庞培古城出土的回文密符,这个方砖,横着读,竖着读都有意义。

Sator是反派的名字萨塔尔,Arepo是戈雅(Goya)名画的伪造者,Tenet是电影的名字,Opera是第一场戏出现的地点,Rotas是奥斯陆自由港储存艺术品公司的名称。

解析:这个方砖的回文结构是电影非常重要的结构之一,暗示了电影的故事发展和情节设定。

主角是一名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特工,他的任务是拯救一个已经暴露身份的特工,同时偷取一个神秘的钚装置。

解析:这里的中央情报局的口号We live in a twilight world,致敬了《暮光之城》(Twilight)。

任务过程中,他被一个背包里有红绳挂坠的蒙面士兵所救了。

解析:这里的红绳挂坠,暗示这个蒙面士兵是他的搭档尼尔。

最终任务还是失败了,主角被捕,受过中央情报局训练的主角,吞下了同伴手里的氰化物药丸,通过自杀来防止自己透露过多的信息。

然而之后主角又苏醒了过来,他从身边的上司嘴里得知,他服用的自杀药丸实际上是假的,他的同伴已经死了,钚装置也被拿走了,这次行动是一次测试。

主角从上司嘴里得知了叫“信条”的神秘组织,并被告知需要联系研究熵的科学家劳拉,以进一步了解时间逆转的事情。

主角找到劳拉,了解到未来有一种科技可以逆转物质的熵,得到了可以逆行的子弹,同时他也接收到了寻找逆转物质的任务,以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

⑹ 信条剧情全解析

在影片《信条》里,逆转化学物质是在逆熵的根基上拓宽出一个定义,例如逆转炮弹便是一种典型性的反转化学物质,

这类化学物质的运动方式与一般化学物质彻底反过来,等同于主人公做出一个抓住炮弹的姿势,

逆转炮弹会从路面返回墙面的弹痕,随后弹痕全自动修复详细,炮弹从弹痕返回枪膛,再到炮弹夹,

全部过程和枪击完全是一个逆反的过程,大家从表层看,好像炮弹的运动是以混乱变为合理的全过程,应该是一种熵减或逆熵的过程,

具体这不过是一种错觉,全部过程依然是一个熵增的过程,由于炮弹的运动全过程必定耗费了一种动能,而这些流失的动能是一个从井然有序到凌乱的全过程。

逆熵也不过是一种根据逻辑性演练的现代定义,但这类提温对这个宇宙空间系统软件来讲,系统软件只能越来越更为错乱,熵也是持续在提升,只能加快宇宙空间的热寂,

因此现阶段的科技进步,熵是没办法反转的,就算根据耗费动能去反转,也只能投入更为大的成本。

⑺ 三个角度解读诺兰的《信条》,原来真的只有N刷才最够味

文/叶秋臣

提起诺兰的电影,可以说每一次都是回味无穷,N刷不够。

豆瓣上各种9分以上的神作均是出自他手,《盗梦空间》以及《星际穿越》目前还在重映中,以及那部看后依然思绪万千的《蝙蝠侠:黑暗骑士》等等,都成为了难以形容的经典,脑洞之大创意之新,可以说能与其比肩的并不多。

其实过多的赞美之词,对于诺兰以及他导演的作品而言,似乎都是苍白无力的。即便把剧情介绍得再多,分析得再透彻,都不如亲自走进电影院去感受一番来得真切。因为在看完《信条》后,叶秋臣甚至找不到一个最恰当的形容,来表达观影之中内心产生的震撼,只能深深赞叹一句,这部电影真的太太太——太优秀了。

看完一遍发现根本不够,必须二刷乃至N刷才最够味。每一个镜头似乎都隐藏着伏笔和铺垫,在层层叠叠的叙述中逐渐走向影片的高潮时刻,看后要反复咂摸半天才能缓过劲儿来,继而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要想完全走进《信条》的世界,需要打开三道门,拿出三把钥匙,解开三个谜题。

1.关于时间:这不是简单粗糙的穿越,没想到逆向时空还能这么玩

其实在各类的影视作品中,玩转时空好像都不算新鲜事儿。往往是现在的人穿越到了过去,亦或是反之操作大同小异,很多片子因为逻辑不够严谨,链条不够清晰,加上前后矛盾重重,几乎把这个具有无限创作潜力的题材都玩坏了。

但《信条》并不同,甚至不能形容为“反其道而行之”,因为它完全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设定,体现着不同以往的高级感。并不像那些简单粗糙的穿越时光倒回,而是局部的时空逆转,可以发生在某个物体上,比如片中的子弹和行驶的汽车;或者是发生在某些人的身上,比如片中的时空逆行者;亦可作用于某个固定的空间,我们看过了这么多的电影和电视剧,从没想过原来逆向时空还能这么玩,完全是叹为观止。

为了能够将剧情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展开,其实在片中许多的重要关键信息里,已经可以猜到这是一次关于时空相关的游戏。开头歌剧院里的一切故事看似只是一场多方对决的互相攻击,但本质是为了引出更重要的后续线索。

比如,你可以在敌我双方的对峙中发现,大家似乎对“调整时间”这个概念并不陌生,动作也非常熟练,对话里还能隐约感受到事情似乎“早就发生”,或是“发生多次”,这些信息就是为了引导我们一步步走向最终的答案。

在细节上,我们能发现人物之间微妙且特殊的关系,比如最重要的“抓子弹”动作。

其实子弹是全片对时间阐述中最为重要的“媒介”,是需要敲黑板划重点的。不仅多次出现,而且每次都会形成一种暗示,代表了揭晓人物各种隐藏谜题的关键。

另外,炸弹也是本片里非常重要的线索,因为炸弹的威力是通过耗尽时间来工作的,而且炸弹想要摧毁的刚好也是过去某些时间和事件存在过的痕迹,凸显了“过去”和“未来”的矛盾感,但又能适当地将两者结合,让“时间”成为电影中最重要的分析点。

同时,子弹和炸弹都是毁灭性的存在,是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产生的武器,是能够导致“生”或“死”两种状态的物品。将这个对立概念与时间产生的“过去”和“未来”相互作用,恰好完美地诠释了《信条》中逆向时空产生的结果和原因。

结果和原因两者又在相互作用着,已经发生的结果作用于其产生的原因,原因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结果的必然前提,将圆圈的两半充分扣紧,严丝合缝,形成闭环。

其实改变时空本身是毫无意义的,重要的是每一个行为会带来的影响。未来的人会向过去的人求助,过去的人会通过已知的结果去引导当事人走向已设定好的道路,彼此间相辅相成。

2.关于目的:每个人都有隐藏的秘密,每一步都是在抗争命运

看《信条》时,你会很轻易地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有些秘密是当事人本身就知道的,有些则是要在探索中寻寻觅觅才能解开谜题。

在歌剧院发生的惨剧,其实本质上并不是整个事件的重点,因为这看起来更像是一次隐藏男主身份的幌子,在他察觉到神秘物质之后,再将其引入到更为复杂的任务之中。歌剧院里发生的一切,看起来仿佛是不同阵营怀揣着不同的目的,好像是不同的队伍站在完全的对立面,但在不同的时空之下,也许是为了一个相同的目标,即便是BOSS萨特,最终目的也只是为了“活”,尼尔的牺牲也有他必须背负的使命,他也是为了看到那个自己已知的结果,才千辛万苦成为了男主生死与共的战友。

作为电影的主线人物,其实男主身上的秘密是最多的,整部电影也是在逐渐揭开他在顺与逆两个时空中发生的一切。

男主没有自己的名字,他的身份是一个特工,终极目标就是完成任务,被抓到时身上只带有保证不会泄密的自杀胶囊,我们看完全片都不知道应该称呼他什么,但围绕其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却将所有拥有名字的人重重围住。

他是原因,也是结果,不是个体,但也无法代表所有人。看似在歌剧院里他要保护的是被预谋暗杀的人,实际上这场游戏行为的本质只是为了锻炼男主而已。让他卷入这场阴谋和风波,是因为在未来的他必然要走向这个道路,如果没能成功将会带来更大的灾难,所以他的加入是产生结果的必然原因之一。在这场时间的赛跑中,男主是为了救下所有人,救下这个世界,而唯一救不了的人,却是他自己。

在与萨特抢夺神秘物质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也许很多事情想要去改变的时候是完全无力的,因为“结果必然会发生”。但如果不去斗争,那就是妥协下的认命,男主自然不会相信这样的认命,他用自己的不认命,再去对抗其他人的不认命。

所以《信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所有人都在抗争命运的一种表达。

3.关于死亡:就像逆转时空,不能去理解,只能去感受

其实电影中将死亡这个概念做的最好诠释,就是男主在不同阶段下的状态和境遇。男主之前“被假死”,撞破了萨特的阴谋继而去拯救凯特“被杀死”,后来又与未来的自己相遇并“看破生死”。

如果时空真的可以任意地逆转倒回,那么死亡的确不再具有任何悲伤的意义。不论是歌剧院里的人质,还是即将预谋要被刺杀的关键人物,在逆时空中进行逃亡的萨特,以及用性命拯救他人的尼尔,亦或是男主自己,死亡都不再重要。

他们个体的生存或是牺牲,都不会改变大环境下的必然命运,抗争也只是局部的抗争,就像逆转时空本身一样,是局部的概念,无法改变整个世界。

《信条》的很多内容都颠覆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认知,“生”和“死”虽然听起来是完全相对的概念,但在电影里你发现死亡与我们想象中是有差别的,这一个时空下的某人死去,某人在另一个时空下却依然存在。

故事就围绕着如何死亡,如何阻止死亡,如何阻止更多人的死亡而展开。

哪怕是电影中真画和假画的洗钱设定,其实都是在引导我们知晓最终结果的媒介。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说出来的目的和实际的目的并不相同,就像正反两面的镜子。

看起来死去的男主实际上只是假死,而死去的某人在另一个时空还依然活着。看起来的任务只是被包裹住的另一个任务的掩体,很多事情说不清道不明,就像劳拉说的逆时间理论一样,这些谜题能做的只有去“感受”。

不要试图去理解它,而是要感受它。

而首次让男主感受逆时间的物件,恰好又是“抓子弹”里面的重要因素,子弹本身。所以这个动作本身就是在暗示,许多人拼命想要抓住时间,想要控制时间,但时间却是不可能被抓住的,也难以受控。时间就像没有名字的男主一样,要认清本质的话,也只能通过感受。

你可以说整个故事都是一场阴谋,但却是不同时空下不同的阴谋,不同人站在不同立场下不同的抗争。在红蓝两个不同方向的时间任务中,我们看到了熟悉的诺兰,他在引导每一个观众走到时间重合的那个瞬间,因为一切的故事在这里有了最终的答案和结果。

可能我们无法真正改变过去,可能我们也无法充分回应来自未来的求助,但我们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珍惜当下。

文/叶秋臣

———————

⑻ 万字《信条》全解析,你发现了哪些细节

细节有“熵”的方向性、祖父悖论矛盾、红蓝逆转门。“熵”是让物品从无序状态回到有序状态,即能够导致时间逆向流动的物质,影片里利用熵增和熵减原理,人民有了时空逆转能力。祖父悖论也是在人们有时空逆转能力后出现的矛盾,在过去毁灭世界,那么现在也将消失。

⑼ 电影《信条》深度解析是什么

从大的概念上来讲,诺兰在《信条》中讲的就是非常滥俗的改变时空→回到过去→影响未来→拯救世界的故事,和至尊宝拿出月光宝盒或者复联超英们回到过去是一样的。

但诺兰并不是简单地“我们来拍一个时间穿越”,而是仔仔细细为穿越这件事设计了具体的每一个步骤和深度逻辑,第一次给了回到过去这件事一个“解释”。

影片中实现“穿越”的关键道具正是旋转闸门,根据片中的解释,这种黑科技是未来人教给反派的,通过这个装置,可以将人或者物体“逆向化”。

花絮

影片开拍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已经在脑海里用20年的时间思考了电影中的一些画面和情节。为电影的细节和剧本也筹划了大约6年。

《信条》中视觉特效镜头有280个。对于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影片来说,这个数字最低。《黑暗骑士》有650个视觉特效镜头,《黑暗骑士崛起》有450个,《盗梦空间》大约有500个,《敦刻尔克》有429个 。

⑽ 《信条》剧情解析是怎么样的

解析:

故事开始出现的萨塔尔方砖,有意大利庞培古城出土的回文密符,这个方砖,横着读,竖着读都有意义。

Sator是反派的名字萨塔尔,Arepo是戈雅名画的伪造者,Tenet是电影的名字,Opera是第一场戏出现的地点,Rotas是奥斯陆自由港储存艺术品公司的名称。

这个方砖的回文结构是电影非常重要的结构之一,暗示了电影的故事发展和情节设定。

影片评价

《信条》是硬科幻作品,它是以物理学的概念来包装故事,以物理学的学说为根基,对世界的样子进行自洽的假想和推演。“熵”是理解《信条》一个很核心的概念,它的物理意义是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

对于时间别具一格地操作,构成了《信条》叙事上的多重复杂性:它有正叙,有倒叙,并且正叙与倒叙还可以汇合,从而实现“时间钳形行动”。即,让过去的你和未来的你抵达同一个时间点,完成同一个任务。

如此烧脑,也注定了它会将很大一部分观众拒之门外。《信条》还是挺概念化的,电影的主要精力是以故事还原这个概念本身,所以电影虽然辗转三大洲七个国家拍摄,但它们也都沦为背景,部分人物也只是概念的道具,情感动机相对欠缺。

阅读全文

与信条电影解说完整版解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欢乐谷有没有电影院 浏览:574
真实电影女主角死了 浏览:585
情侣电影院的图片大全 浏览:508
主角慢动作的电影 浏览:852
我要看电影名字叫牡丹 浏览:208
动画电影爱情片 浏览:146
澳大利亚英语电影观后感50字 浏览:6
你的老师电影图片迅雷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30
电影和现实的爱情 浏览:341
爱情公寓电影说有爱五 浏览:340
刘德华演律师的一部电影 浏览:575
法国电影逃犯在线 浏览:293
有一部电影女主叫盛如懿有彭于晏 浏览:145
青苔花开电影演员 浏览:601
台湾运动电影推荐 浏览:186
自制乐高电影大全图片 浏览:286
潘多拉电影在线网站 浏览:734
演员王珞丹的电影 浏览:968
病毒电影院 浏览:946
搞笑的战斗电影大全 浏览: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