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狗十三主要讲的什么
影片讲述了一个女孩从童年到成年残酷变化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
剧情介绍:
李玩十二岁,刚上初中,与年迈的爷爷奶奶同住。母亲在她幼时离家,父亲再婚与继母生了个弟弟。父亲焦虑着该如何告知李玩新生儿的到来,却意外因课业起了争执,为此父亲决定买一只小狗哄劝女儿。
热爱物理学的李玩将小狗取名为“爱因斯坦”,但小狗在一次意外中走失,李玩为爱因斯坦走失的事情难过不止,家人为此也不得安宁。
为了安抚李玩,家人将另一只同品种的小狗代替爱因斯坦。在全家人的压力之下,李玩越来越沉默。继母及新弟弟的加入让李玩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当家人称呼新来的小狗为“爱因斯坦”,她开始发现自己无法逃脱成人世界为她编织的谎言。
(1)狗十三结局电影扩展阅读:
《狗十三》电影中的隐喻:
1、饭桌文化
片中有几场父亲带李玩参与的饭局,更是将中国人的饭局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些酒桌上敬酒词和客套话,正是我们社会里微妙的复杂人情,也让单纯的李玩开始看见真实而有些虚伪的成年世界。
2、喝牛奶
片中出现了好几次牛奶,也是一个有隐喻的地方。李玩有乳糖不耐受,不宜喝牛奶,但爷爷奶奶还是早上给她准备牛奶。父亲带李玩出席饭局,李玩杯子里是让她一喝就吐的牛奶,这说明了父亲对她的忽视。喜欢李玩的男孩递给李玩的也是牛奶,事实上李玩并不喜欢他。
结尾,李玩同父异母的弟弟应该也是有乳糖不耐受,溜冰场老师给他发牛奶,他也吐了,这里牛奶的设置,似乎也在说明李玩受到的家庭教育将在这个小男孩身上重演,人就是一个不断被社会规训的过程。而此时在场外的李玩看着弟弟的这些显得有些默然,可见她已被驯化。
㈡ 被禁五年的电影一上映却口碑炸裂,《狗十三》到底讲述了什么
《狗十三》(原名狗13)这部曹保平导演的作品,沉寂五年终于上映。
电影讲述了少女李玩在成长过程中被父亲、家庭和社会的联手“暴政”下修剪,从黑白分明的天真少女,经过一次次的冲突和打压,从横冲直撞到麻木淡漠,最后适应了灰色的成人社会,同时也失去了自己原本的坚持和倔强。
就如同海报所描绘的一样↓
这些大人出于一种难以言说的恶意和揶揄,玩味的看着少女会不会吃下去。
她面无表情的吃了。
第三次没有冲突。
很多人认为李玩的妥协是一种服从,我想不是。
最后她认出了丢的小狗,却没有主动上前,她意识到了自己现在的处境连一个宠物都无法保护,而父母用“为你好”的名义就能抹杀自己所有的粗暴行径。
在多年以后,李玩会长大离家,她会给自己撑起一片成长的空间,在过年回家的饭桌上,面带职业性的笑容,心里冷笑着。
㈢ 电影狗十三,结局爱因斯坦找到了吗
死了
李玩以为父亲会将它送到狗肉馆,实际上并没有,但是爱因斯坦到了“狗狗流浪中心”之后不吃不喝,还是离开了人世。
㈣ 电影《狗十三》中的单亲家庭,备受宠爱的小孙子结局如何
电影情节围绕着狗、升学和喝酒。
李玩与爸爸的关系不好,对爸爸送来的狗是反感的,渐渐相处后才接受了狗,给取名“爱因斯坦”。
影片最后李玩的弟弟也不喜欢喝牛奶,学不会滑冰一直说要休息,教练却在不停鼓励小男孩去滑,镜头不时给向在旁观看的李玩,她弟弟会成为下一个她吗?经历她经历的这些。
庆祝竞赛得奖的聚餐,有位叔叔点了道狗肉,给李玩夹了块,李玩没拒绝吃了,如果不吃场面想来会很尴尬,李玩妥协了,懂得了所谓的世俗,这幕简直“杀人诛心”。
㈤ 电影狗十三结局为什么李玩不跟狗相让
1、李玩对不起爱因斯坦,无奈错认了假的爱因斯坦。
2、狗狗在她家没有好下场,不敢带回去,现在有主人就好她也放心
3、爱因斯坦是一个标志,自己无奈的童年自己无法拯救自己
4、家里有个弟弟被狗咬过
5、还好爱因斯坦没有认出自己,她内心愧疚
㈥ 电影《狗十三》结尾的“爱因斯坦”到底是不是真的爱因斯坦
电影《狗十三》中李玩结局见到了真正的爱因斯坦,可是当表姐带着李玩走到爱因斯坦跟前的时候,李玩并没有和爱因斯坦相认,她不愿意让爱因斯言看到现在这样没有真实的自己,并且庆幸爱因斯坦没有认出自己。
在影片中李玩就像是一个孤孤单单没有依靠的女孩,在一个家庭中只要夫妻离婚了,不管给孩子多少爱,对于孩子来说自己依旧是被抛弃的人,何况李玩并没有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爱,在李玩的心中自己早就是父亲不要的孩子了。
㈦ 《狗十三》戳中泪点,你看了吗
电影《狗十三》是很好的一个片子,好几次戳中泪点,影片中的好几个情节都是现实社会中的真实展现和缩影。最后小女孩问他爸,和她妈妈是怎么开始的,这一段拍得特别好。电影中人物设定,其实没有谁对谁错,成年人的生活也一样不容易,做真实的自己真的很难,人们口中的懂事,也要付出很多的代价。这是一个未完待续的故事,它的结局对于绝大多数没有共鸣的观众来说还是太美好了,对李玩和像李玩一样的我们来说,真正残酷的应该是故事结束后的真实生活,有人知道李玩最后看着弟弟的眼神以为这是什么吗,或者有人曾设想过李玩接下来的生活吗,只会更残酷。
看完这个电影就像是把青春回顾了一遍,看着看着不自觉的就会回忆起过去的一幕幕,狗是主题,十三是成长,是伪善的成人世界。可是最终不都妥协了吗,即使当时的我们有多么多么厌恶、憎恨。最终,我们还是长大了,我们既是观众,也是演员,也是这部电影本身,和生活的预言家。有的时候成长的表现就是沉默吧,对自己曾经竭力想要坚持的东西,从竭力对抗到沉默接受,到最后自己亲手毁掉自己所有的坚持,然后变得和其他人一样,戴着一样的面具,最后连自己都忘了自己是什么样子,遑论坚守自我。
㈧ 电影《狗十三》的结尾有什么寓意
《狗十三》结局中,李玩见到了丢失的爱因斯坦,但是却害怕爱因斯坦认出她,因为她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之后她看见弟弟练习滑冰不断摔倒,她露出了一个微笑,似乎在嘲笑这个被大人们操控的世界。
影片借少女李玩的成长,反映了现代社会的一些规则,孩子们在大人的操控下,逐渐成长为他们希望看到的样子,然而孩子却再也找不回最开始时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