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影观后感400字
观《地道战》有感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地道战》,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抗日的力量。
这部电影讲的是抗日战争期间,鬼子打高家庄的故事。在电影里面,鬼子的特务化妆成“特工队”,想摸清“我们”的地道,可是没能得逞。当演到最后的时候,有一幕让我终身难忘。在空无一人的茫茫大平原上,突然出现了很多拿着枪的人,他们双目圆睁,都是从地道里出来的,他们掀开草皮,手中紧握着枪,一句冲啊,众人一拥而上,一会功夫,鬼子全被消灭了。他们的英勇气概值得我们敬佩。
通过这部影片,我认识到了人们群众力量的伟大,他们用智慧与计策,凭着小米加步枪就将侵略我们祖国的日本鬼子打得屁滚尿流。
我为那些同日本鬼子拼死搏斗、斗智斗勇的革命先烈们感到自豪。(小时候写的,肯定不好,你将就将就凑活一下)
⑵ 急求电影 隐形的翅膀 观后感400字左右
《隐形的翅膀》观后感
隐形的翅膀》这部电影 它的主要内容是:故事发生在壮美的内蒙古草原上。15岁的花季少女志华考上了高中,她和同学们高兴地去放风筝,不幸被高压电击中。经医院奋力抢救,保住了性命,却失去了双臂。
志华的母亲经受不住这惨剧的打击,患上了间歇性精神分裂症失去双手的志华,连吃饭、穿衣、上厕所都需要别人照料,原来一切需要用手来做的事,她都不能自己做了,生活变得异常艰难志华想回到学校上学,可是无法写字做作业,学校没法接收她。面对失学和生活无法自理的艰难处境,志华非常痛苦,想自杀了结一切,是爸爸妈妈的爱唤醒了她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为了重返校园,她在家刻苦练习,脚趾磨烂了,结出厚厚的血痂。终于,她学会了用脚流利地写字,争取到了重新上学的机会。学校离家太远,为避免迟到,最好的办法是住校。她必须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才符合住校的条件。为此,她白天黑夜地苦练脚上功夫。终于用脚学会了洗脸、漱口、穿衣、做饭、打电脑、练书法,甚至学会了穿针引线、缝缝补补……一切用手才能做的事她用脚基本做到了。她妈妈的间歇性精神分裂症越来越重。一次意外刺激后,被幻觉误导,走进一个水泡子里,差一点被水淹死。志华及时发现了妈妈,但是她没有手,又不会游泳,只能拼命地跳进水里,呼喊救命。就在万分焦急的时候,有一辆拖拉机开过来,才把奄奄一息的志华和她妈妈救了上来。当市残联的教练来学校挑选运动员时,志华担心妈妈再次掉到水泡子里发生意外,就选择了游泳项目。她向妈妈保证一定考上大学,不再让妈妈着急。志华参加了高考,虽然她的考分过了线,但因为没有双手又报的是医学专业,她没有被录取。想学医为妈妈治病的愿望破灭了。就在她迎战全国残运会刻苦训练的时候,她妈妈无意中知道了志华没有被录取的消息,经受不住打击,精神分裂症发作,一下子走失,再也没有回来。志华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了好成绩,取得了进军残奥会的资格。但是她的妈妈已不在人世。为了纪念妈妈,志华和爸爸去放风筝,那是一个妈妈为她亲手做的希望她拥有双手的龙风筝。因为她的努力,大学破格录取了她。电影在最后快要结束,当女主人公知道自己考上了大学时,她在草原上对着蓝天大喊:“妈妈,我考上大学了!”看到这一幕时,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我终于知道了导演为什么称这部电影为隐性的翅膀了,女主人公虽然没有手臂,但我好像已经看到她在大草原的蓝天上飞翔了。而且飞得很高很高。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有一双隐性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我很喜欢这首歌,更佩服女主人公那坚持不懈的精神,学习她坚强、有责任心、刻苦钻研的优秀品质,同时应该珍惜生命,让活着的生命更精彩!
⑶ 隐形的翅膀》观后感 400字左右就好
——《隐形的翅膀》观后感
在一条毛虫蜕变成为一只蝴蝶展翅高飞前,要经历一段十分漫长而艰难的岁月。蛹中密不透风,阳光只在外头等待;蛹中孤单寂寞,没有被人能陪伴或是帮助你。然而,蛹正悄声无息地酝酿着美丽。
瞧,那个失去双臂的小女孩用脚丫子夹着笔写字,她额上晶莹的汗珠见证着这一场蜕变;瞧,她在泳池中扑腾不止的执著身影,那闪烁的浪花见证着这一场蜕变。
再环顾古今中外,又有谁生来就是一只花蝴蝶呢?宋代大政治家范仲淹年轻时就立志报国,但因家境贫寒,上不起学,只好到一家僧舍中读书。冬天的晚上,他用粗米煮一盆稀饭,第二天粥冻了之后,用刀切成几块早晚食用;没有菜,就用盐水泡野菜,切上几十段佐餐。又如,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讲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混浊,发音不准,常被雄辩的对手压倒。但他并不气馁,坚持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五十年如一日。他们都在一个名叫“苦难”的蛹中,等待着蜕变。
我想这蛹一定是金色的,因为它承载着我们金色的梦想,仰望着前方,那金色的阳光。
再回头看,这坚韧顽强的小女孩儿,她胸前那闪闪发光的奖牌同阳光一个颜色;那曾经经历生活考验的人,心中的壮志同天空一样广阔;还有她,上帝在她成才路上设置的一块绊脚石,竟被她磨砺成了无独有偶的璀璨宝石,大放光彩,永盛不衰。
噢,我惊奇地发现,成长是一个过程,有奋斗的艰辛,有失败的痛苦,才有成功的喜悦。阳光总在风雨后,蜕变才能真成长。
蜕变,生活之中破茧成蝶;蜕变,成长路上执著坚强。如果你现在仍是一个灰色的蛹,请不要低头,请不要气馁,因为终有一天,你会蜕变:曾经的苦难会化作那五彩的翅膀,托你上天翱翔;心中那勇往直前的信念是永远的隐形的翅膀,指引你未来征途上追寻梦想的方向!
成长条件三步曲
——观《隐形的翅膀》观后感
想要长大就要学会坚强,想要长大就要学会奋斗,想要长大就要学会付出……顾名思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成长的过程,成长的过程就像一道菜,不仅菜本身要味道鲜美,而且烹调的过程也要恰倒好处,这就是一道成功的菜,也就是一次完美的成长过程。
《隐形的翅膀》讲的是一个风筝家庭的孩子(志华)在一次放风筝中而触电失去双臂后自强不息的故事,主人公从那次事故后他的命运发生了很大的转折,使她绝望,通过母亲的爱、父亲对她的严格要求和自身自强不息的努力,她克服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学会了用脚代替手的技能,重燃了生活的勇气。后来母亲精神失常而死亡使她又陷进了绝望的深渊,她强忍悲痛,学会了游泳,最后凭借自己的实力取得了成功。
我感动于母爱、父爱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成功的条件。
我流泪于志华失去双臂用脚去练习手要做的事情,双脚磨出了血泡,妈妈把女儿血肉模糊的双脚轻轻托起,放在自己的脸上擦拭,那感觉比蕾丝还柔软,比春雨还舒适。母亲心里的天使——就是孩子,当妈妈精神失常时,用白纸做成手贴在风筝上,渴望女儿再长出手、长出手,母亲的爱是那么的纯洁,就象一首诗所描写的“李白的雪,染白一条小路,沿着小路,我走回去,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我是她的故乡”,是呀,我们就是母亲的故乡,我们在母亲的爱护下快乐成长。
我流泪于当志华失去双臂一直严格要求的父亲,如果没有父亲严厉爱,就不可能用脚学会吃饭、写字,更不可能穿针引线,有了父亲的严厉,才有了志华的独立,才学会了生存,其实一个人的成长不仅得到母亲的爱护,而且还要有父亲的严格要求。我们不要总是一味的感觉父亲十分严格,你可以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父亲不严格,我们怎能长成参天大树呢?只要把严格看成一种表达爱的方式,那你自然就会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了。
我流泪于志华的坚持不懈的奋斗,当她失去双臂时,她没有被击倒,而是向生命挑战;此次事故激发了她的潜能,激发了她不服输的心,她被选入游泳队,还考了大学。在成长中不仅要有父母给我们的爱,我们更要自己去拼搏上进,自己有决心,有信心,有行动,三管齐下的作用下,难道胜利还不属于你么?
她走出了残疾的阴影,通过自己的努力,她使残疾变成了正常,我们试想这条路是何等的艰辛,这是一条连常人都难以走完的路,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困难和艰辛,但我坚信我们会以志华为榜样,自强不息,谱写胜利的乐章。
成就于忧患
——《隐形的翅膀》观后感
《隐形的翅膀》是一部关于坚强的电影,影片中的小女孩因意外事故而失去了双臂.但她并没有失去信心,在最困难的环境下取得了最好的成绩.让我深切体会到:成就于忧患,反之就是失败与安乐,或许不大形象,但困境面前人人平等,有人越战越勇,有人却退缩了. 要知道上帝总会去捉弄一些胆小懦弱的人,从不敢去惹那些强者.
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这个失去双臂的小女孩竟如此坚强,我常常会想这份坚强与信心究竟从何而来?细细回味,的确,生活必有痛苦,而战胜痛苦便是战胜生活,超越了痛苦就会看见等待已久的黎明。电影中的女孩不是失败的沉沦,而是失败的奋起;不是对过去的留恋与惋惜,而是对未来的拼搏与顽强;不是别人成功时羡慕的眼神,而是超越别人的信心。这就是她的精神,值得所有人赞扬的精神,又如一块礁石,礁石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能经的起打击,并能在打击中溅出美丽的浪花。她将会在层层打击中脱颖而出……..
人生本来就是富有挑战的旅行,为此将付出勇气与痛苦的代价,有付出才有收获,永远,只把成功的微笑留给自己。在旅行中甩开挫折就如甩开长发,抛到脑后坚强面对困境,只有这样才知道何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活就像一位严师,给每一个人一份试卷,就像一条崎岖的山路曲曲折折,有哭有笑,但无论如何都要交出答卷,让强者更完美,让弱者更残缺不堪。生活就是这样残酷而又公平地判决着不同人的命运。海伦,棉对着丧失所有器官的她以惊人的毅力攀上了高峰。在布满曲折的路上,她摔倒了,再走,重复了无数次终于上帝也被这种精神所感动了。
那我呢?我相信所有的挫折回把我的人生之路点缀得更加美丽。也许,在这条路的起点,会是迷茫和凄凉,但是,我会越走越勇敢。因为在这条用泪与绊脚石铺成的道路尽头,将会有一片群星闪耀的宇宙,我坚信,我是那一颗最闪亮的星星。
灵魂深处的乐音
——《隐形的翅膀》观后感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当我又一次听到这首歌时,吟唱者已不再是灯光舞台上的明星。她,只是,只是一位普通的女主人公。
当失去双手的她用肩膀搭在自行车把手上轻快地哼唱时,我明白了——此时的她已不必担忧,不必担忧自己会倒下。因为,她的坚强已化为一双隐形的翅膀,在她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将永远守护着她;而她的乐观,则以歌唱的形式一直默默地陪伴着她。
或许,每个人在逆境中,都会选择以不同的形式来慰藉自己。普通人如此,名人亦是。影响最深的,便是贝多芬。贝多芬的姿势极为丑陋,然而他苦闷的源泉,终还是在于他的聋疾。有谁会料到这震惊世界的妙音,在他耳边竟没有一丝回响。
不过,我想这苦闷也许只是清淡的,如同那位女主人公一样。因为他曾对人说过:“我一定要克制我的命运!”这样一个人,怎会永远唉声叹气?记得丰子恺先生曾这么评价过贝多芬:
聋疾是贝多芬的生涯中的一大悲哀。他的作品常是生活的反映。他能在黑暗中打出光明。故在贝多芬,音乐是苦恼的赴诉处,同时又是苦恼的逃避所。
其实,要说贝多芬,他一生真的那么痛苦吗?回答绝对是否定的。他隐遁在自己的内心生活里,在自然中觅得些许安慰。他将自己献给了艺术,他沉醉在音乐的殿堂,尽管他听不见。
这,不亦是一种乐观的形式?
面对逆境,贝多芬选择用音乐透射出灵魂深处的强音;面对逆境,安妮选择用日记的形式传达自己的心声;面对逆境,本杰明选择用幽默感化家人。可能,如今更多的人会选择歌唱,用歌唱宣泄自己的忧愁,用歌唱慰藉自己的情感。
上帝赋予了每个生命歌唱的权利。他令每个人在最窘困的时刻都能得到些许安慰,他能令人们从中觅得一线希望。
因此,每个生命亦都不是孤单的。因此,在苦恼、寂寞之时,你不必沮丧。就像那位女主人公一样,试着去哼一首曲调吧,它能缓解你的情绪,能令你重拾信心,你会从此渐渐走向成功。
当你如愿以偿之时,你便会发现生命本就是快乐的,不重外表,不重环境。人生正是这样,有甜有苦,实质上每个人内心都隐藏着一份乐观、自信,就等待着去发现。
既然如此,每个人又何必去沮丧自己的一生呢?何不尝试去用歌声与微笑来迎接每一天?或许这样,你的人生会更精彩。
《隐形的翅膀》观后感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每当听到张韶涵的这首《隐形的翅膀》,我就想起电影《隐形的翅膀》中那个自强不息的残疾女孩——志华。
她是个失去双臂的女孩,不幸的生活曾让她一度失落。但她最终坚强地继续生活下去,并做到了别人难以做到的事,取得了参加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的资格。
她坚强,有毅力。当一切仿佛都太灰暗的时候,她尽管消极过,但依然可以以更多的勇气和更大的决心面对可怕的生活。
她倔强,有骨气。当别人瞧不起她,用鄙夷的目光看着她时,她却还能够不顾外界的刺激,昂首而立;当失败的现实摆在眼前时,她却用微笑面对失败与困难,继续奋斗。
她宽容,不“记仇”。她对曾经鄙视过她、瞧不起她的同学,不是记恨,而是像什么时都没有发生一样帮助他们,以宽容的心面对他们,最终感动了他们。
她还有一个伟大的母亲。母亲太爱她,以至于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但她却用常人无法理解方式来爱自己的孩子。
志华的老师、教练也给予了她许多爱,鼓励她积极向上。
正是因为这许许多多的美德与爱,才让她能够在逆境中向上,在困境中生存。
正是因为这许许多多的美德与爱,才让她能活在世界上。
正是因为这许许多多的美德与爱,才让她能取得成功的机会。
尽管困难重重,尽管有那么多不幸,尽管总是突如其来一件又一件打击,但志华还是笑对人生。
自强不息是她的人生格言。
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难以忍受的误会,难以承受的打击。但只要想想志华,这个失去双臂却奋斗到底的女孩,就知道命运是可以改变,人生是可以光明的。
希望,就像一个可以实现的梦想,一直在前方,可是仿佛遥不可及;但只要一直向着它前进,就一定能找到它。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这首歌总在我心中回荡。
没有翅膀的飞翔
——《隐形的翅膀》观后感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我看,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这首歌是前些日子流行的《隐形的翅膀》。正如歌词中所说的,影片中的志华就是一个拥有隐形翅膀的人。
我被小主人公志华这位残疾少女和命运顽强拼搏,经过命运惨烈打击之后依然不屈不挠的精神所震撼、所感动。
志华是一个15岁的花季少女,她考上了高中,和父母一起去放风筝但不幸被高压电电中。经过医院的全力抢救,终于保住了性命,但却永远的失去了双臂。
志华从根本无法生活自理,到可以用脚完成大部分手可以完成的事,大到烧饭,小到缝补,志华还仅靠肩膀学会了骑自行车,这一切都从不可思议变成了小事一桩。
但是学校不能收志华,因为她不能写字,功课会落下很多。为了重返校园,她每天在家练习用脚写字,脚趾磨烂了,结出厚厚的血痂。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她学会了用脚熟练地写字,争取到了重新上学的机会。她从不要求老师和同学对她的特殊照顾,因为在她的心里,自己依旧是一个健全的人,一个拥有“有力臂膀”的健全人。
一次教练来招选运动员,她有幸被选中当上了游泳运动员,她又有了希望和憧憬。她努力地完成平常人都不能完成的任务,每走一步都是如此艰难,但她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停地努力着,她再一次挑战着人生。在训练之余,她还不忘记学习,向高考发起冲刺。她用自己的毅力坚持着,她不服输,她不想因为自己是个残疾人而比别人差。全运会那天,她战胜了所有的对手,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她用自己的行动感动在场的每一个人。
看过影片之后,记住了这样一个女孩——乌黑的长发,清秀的脸庞,纯净的微笑,只是她的小坎肩下,晃动着的是两只空洞洞的袖口。但最不能忘记的,不是她残疾的身体,而是她惊人的毅力、淡定的姿态与灿烂的笑容。她没有了双臂,但她拥有了有力的翅膀。她的身体因精神的高贵而美丽。片中主人公志华总这样唱:就算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志华在难以忍受的打击面前并没有消沉,和志华相比,我显得那么渺小。从她身上我懂得了:有种力量是隐形的,我们看不见,但是它可以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从现在开始面对困难我要学会坚强,学会勇敢,我会把遇到的困难当成是一种自我挑战,我要用“一切皆有可能”来鼓励自己。
是的,没有闯不过去的难关,只要我们真心热爱生活;是的,没有到达不了的地方,只要我们拥有把握自己的力量。无论何时,记得,我们都有对隐形的翅膀。
飞翔,到阳光的那端
——观《隐形的翅膀》有感
“天赐我一双翅膀,就应该展翅翱翔,满天乌云又能怎样,穿越过去就是阳光。
——羽泉《翅膀》
刚推开门,太阳的利箭刺得我睁不开眼。
那个纯真的女孩,因为意外失去了双臂;那个倔强的女孩,为了读书不停努力着;那个坚强的女孩最终捧回了奖杯!
我永远不会忘记,花丛中,她身着鹅黄色的短衣,孔雀蓝的裙摆像蝴蝶般飞舞,银铃般的笑声已在我的心中扎根。
我想她已拥有翅膀,飞向了阳光的那端。
时光追溯,雕栏玉砌,灯火阑珊,李后主端坐大殿之上,享受着大小周后侍奉的流金岁月,可待到做了亡国君,面对御赐毒酒时,他或许期盼时光怜悯,可再低吟一首《虞美人》。然而他却已错过了那束阳光,错过了那双翅膀。
终于明了,阳光普照,每个生命都有辉煌的机会,纵使有时会发生悲哀,但那并非人生的悲剧。真正的悲剧是曾几何时,我们与阳光的那端近在咫尺,却没有飞过命运的阶梯,而颓然走到生命的尽头,只是黯然泪下。
困境就像一个深深的泥潭,是抱着勇气与希望坚持与之抗衡,还是坐在里面等死?
勇气是翅膀的骨架,希望是羽翼的血肉,毅力则是羽毛。是像女孩那样用双手创造翅膀,用翅膀飞向阳光的那端,还是像李后主那样徒劳的祈求时光倒流?
就像歌中唱的,飞翔吧,到阳光的那端… …
让自己的生命变成自己的舞台
——观《隐形的翅膀》有感
一部好的作品,足以震撼人的心灵,带给我们人生的启迪。进入预初,我有幸观看了最新的教育片《隐形的翅膀》,这部作品,使我倍受教育,让我知道了天才出自勤奋,只有自己才能让生命变成自己的舞台。
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快要读高中的女生,但在一次电击中,不幸丧失了宝贵的双臂,之后,她的生活可以说是惨不忍赌-------因为没有了双手她什么事也不能做,最痛苦的是,由于生活难以自理,爱读书的她,也被学校无情的拒之于门外。面对身陷逆境的女儿,父母曾一度心灰意冷,但为了孩子的明天,不至于太黑暗,她的父母决定鼓励女儿,走出阴影。工夫不负有心人,在一家人的努力下,女孩能自理了,可喜的是,学校也决定让她继续上学,更幸运的是,她被入选去当运动员,在全国比赛中夺得冠军,她也考上了体育大学。
试想如果当初她因失去双臂而一味的只沉浸在伤痛中,不去让自己探询失去双臂怎样去生活的话,也许今天,站在我们面前的她,就是的一个彻彻底底的残废人。更不可能考上大学了。之所以她成为了大学生是因为她自身的勤奋而得来的,勤奋让她的生命变成了她自己的舞台。
同样在生活中有些人就做不到这一点,可能一不小心划破一条口子,就不肯做这不肯做那;遇到一点小的挫折,就逃避,退缩;我不禁想到了海伦、霍金,与他们相比,我们四肢健全、不缺什么,但由于娇生惯养,至今一点成就也没有,而他们却凭借自己的力量、毅力,成为了天才。我们比他们缺的不是任何东西而是自身的勤奋。
看完这部影片我受到了许多教育,一个人不管自身的条件。只要努力去做你就一定能成功。从中我也悟出了一条哲理:学习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纳失去的事实,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要让自己的生命充满了亮丽与光彩,不再为过去掉泪,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
观《隐形的翅膀》有感
今天下午,学校带领我们到电影院看电影。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隐形的翅膀》。
人没有了双肢就像小鸟失去了翅膀,花草树木失去了滋润一样,就好比没有了生活能力,没办法生活下去。
影片中的小女孩志华在一次意外中,也失去了双肢,她也曾想过是否该继续生存下去,而她在爸爸妈妈的劝说下,她选择了生存下去,并且要考上大学,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她开始学习用脚来写字、吃饭、洗脸、刷牙、穿脱衣服等一些原本用手来做的事情。在她的努力下,把脚训练地跟手一样灵活,便开始不依靠爸爸妈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她被游泳教练选中并且又参加了训练,参加了全国残疾人游泳大赛,取得了胜利,同时也被体校录取了。
看了这一部电影,我感动地流下了眼泪。她正如《隐形的翅膀》歌中,说的: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
志华的这种行为,是常人难以想像,难以做到的。她在比赛中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别人休息时,她还在拼命训练。我们要向她学习的是:坚持不懈的精神。
虽然,我们没有残疾,但是,我们对待学习,要像志华一样,奋发向上。我们已经初一了,不能老想着去玩,要把精力全部放在学习上。
这部影片给了我许多感想和启发,让我终生难忘。它不仅让人感动,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不管你是否残疾,都能达到你想要的目标。只要你有志气,有毅力,无论什么事都能做好。
《隐形的翅膀》观后感
隐形的翅膀》这部电影 它的主要内容是:故事发生在壮美的内蒙古草原上。15岁的花季少女志华考上了高中,她和同学们高兴地去放风筝,不幸被高压电击中。经医院奋力抢救,保住了性命,却失去了双臂。
志华的母亲经受不住这惨剧的打击,患上了间歇性精神分裂症失去双手的志华,连吃饭、穿衣、上厕所都需要别人照料,原来一切需要用手来做的事,她都不能自己做了,生活变得异常艰难志华想回到学校上学,可是无法写字做作业,学校没法接收她。面对失学和生活无法自理的艰难处境,志华非常痛苦,想自杀了结一切,是爸爸妈妈的爱唤醒了她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为了重返校园,她在家刻苦练习,脚趾磨烂了,结出厚厚的血痂。终于,她学会了用脚流利地写字,争取到了重新上学的机会。学校离家太远,为避免迟到,最好的办法是住校。她必须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才符合住校的条件。为此,她白天黑夜地苦练脚上功夫。终于用脚学会了洗脸、漱口、穿衣、做饭、打电脑、练书法,甚至学会了穿针引线、缝缝补补……一切用手才能做的事她用脚基本做到了。她妈妈的间歇性精神分裂症越来越重。一次意外刺激后,被幻觉误导,走进一个水泡子里,差一点被水淹死。志华及时发现了妈妈,但是她没有手,又不会游泳,只能拼命地跳进水里,呼喊救命。就在万分焦急的时候,有一辆拖拉机开过来,才把奄奄一息的志华和她妈妈救了上来。当市残联的教练来学校挑选运动员时,志华担心妈妈再次掉到水泡子里发生意外,就选择了游泳项目。她向妈妈保证一定考上大学,不再让妈妈着急。志华参加了高考,虽然她的考分过了线,但因为没有双手又报的是医学专业,她没有被录取。想学医为妈妈治病的愿望破灭了。就在她迎战全国残运会刻苦训练的时候,她妈妈无意中知道了志华没有被录取的消息,经受不住打击,精神分裂症发作,一下子走失,再也没有回来。志华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了好成绩,取得了进军残奥会的资格。但是她的妈妈已不在人世。为了纪念妈妈,志华和爸爸去放风筝,那是一个妈妈为她亲手做的希望她拥有双手的龙风筝。因为她的努力,大学破格录取了她。电影在最后快要结束,当女主人公知道自己考上了大学时,她在草原上对着蓝天大喊:“妈妈,我考上大学了!”看到这一幕时,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我终于知道了导演为什么称这部电影为隐性的翅膀了,女主人公虽然没有手臂,但我好像已经看到她在大草原的蓝天上飞翔了。而且飞得很高很高。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有一双隐性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我很喜欢这首歌,更佩服女主人公那坚持不懈的精神,学习她坚强、有责任心、刻苦钻研的优秀品质,同时应该珍惜生命,让活着的生命更精彩
⑷ 坚强的翅膀观后感400
最近,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叫《坚强的翅膀》。虽然放映时间不长,但是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主人公叫刘伟,13岁那年,一场意外事故夺走了他的双臂,这对一个活泼可爱的花季少年来说,简直像晴天霹雳。然而短暂的痛苦之后,刘伟坚强地站了起来。他首先学会用脚吃饭、穿衣、刷牙、写字等原先用手完成的工作。后来又去学习游泳,并且游的很好。可是天意弄人,刘伟又得了一场重病,从此再也不能游泳了。可他并不灰心,他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他又开始自学唱歌、弹钢琴,脚上磨出血泡他全然不顾。功夫不负苦心人,2011年,23岁的刘伟终于走上了“感动中国”的舞台,他用脚熟练地弹了一首钢琴曲《希望》,感动亿万中国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道:“我不想缠累别人,要么赶紧死掉,要么就好好活着!”看完电影,我被刘伟身残志坚的精神所感动,我一定向刘伟学习,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自强自立,不拖累别人。
⑸ 乘着歌声的翅膀读后感600字
屋子有黄昏的余晖投进,暖暖,却很静。打开CD,钢琴曲,门德尔松《乘着歌声的翅膀》,舒缓,轻柔,没有杂质与过多铺陈,简单清晰的音符,四溢在屋子的每个角落。忽然,感觉胸口一阵疼痛,不知从何而来,只是慢慢地往下沉,心成了一堆碎片,每一片,都晃动着人影,是谁,已不重要。
敲击键盘的同时,那些音乐的绸缎仍在飞扬,鲜红的,带着褶皱,随白色的鸽飞向了天空。是的,屋外有哨音,为了与它和谐,就象它的名字一样,舒展歌声的翅膀,上扬、翱翔。于是,我撇开键盘,走向自然,流水,断桥,蓝色的风光。
我热爱生命,我热爱这片养育的故乡。我在空中飞翔,故乡的山,故乡的水,还有山峦上、池塘边的青草。即使现在是冬季,我仍希望这小草快点昂起头,看看这天,同我,迎接春天的甘露,并一起翩翩,于是,我轻抚这片绿茵、这片田园,我的沉吟,我无数次梦中的想象,努力着实现。
在这个适合想象的时间里,我知道,我离自己遥远。我只是轻盈的风,我只是一粒空气中的微尘,我却拥有很多生命的气息,还有歌,和忽远忽近拥抱的力气。我亲吻湖泊、村庄,我拥抱每张或稚气或沉静的脸,世界安详,宁静而致远。
在飞翔的高度里没有时间,时间只是歌的前奏,歌词用心灵传唱。乘着歌声的翅膀,碧海,蓝天,沙滩,椰林和海那边传递而来的凉风,浓缩胶着于一幅墙上的画,油渍未干,映着金黄的暮色,心房里盛满了赞美的诗章,于是,我快乐起来,没有理由,也没有结束。
音乐还在流淌,象一条小溪从窗前蜿蜒而过,雾气蒸腾,缭缭绕绕。忽然,有位婀娜的美妇朝我走来,那是一个休止,晶莹透彻,更散发着诱人芬芳,只见,那乌黑浓密的发丝飘于身后,随心旌摇荡,而四周,却是安静了下来,连小鸟,也停止了歌唱,然而她,仍是歌的继续,无非,在心湖里轻轻一震,憧憬中美好的一次停靠。
思绪飘了回来,我的耳际还有你的足音,还有,天堂里的那次相约,和你,另我焕然的一新。我站在窗口,远眺,理想和崇高,一切,都是那么合理地在实现的过程里奔跑,我看到的总是希望,令人雀跃的欢笑。
歌,是纯净的,黑白的琴键起起落落,向上一次,就有钢绳颤抖间发生的美妙,终于成为一章,一段诉说的精要。连续的或重或轻,或密集或疏松,那只是梦中,闭起双眼后落入的无雪残冬,离春天不远,与善意相通。
就让歌一直继续吧,就让它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不要停止,不要关闭。那只是机器,但却可以制造一阵感慨,和无尽的想象。能够想象是好事,即使,我们知道周游后,我们仍要回到这个原点,回到最初出发的地方。这,不是天堂,缺乏纯真和真实的原味,这,也不是地狱,这里,毕竟能让我们乘上歌声的翅膀。
就随我高飞吧,洁白的羽毛,圣洁的光芒,在这个黄昏,我们要寻找星空,和幸福之羊!
⑹ 院线电影《歌声的翅膀》获赞,你对这个作品了解多少
相信很多人对印度片中歌舞画面印象很深,在国外好莱坞影片中也有很多这种题材,比如《歌舞青春》等,我们国内也终于有这类型电影了。《歌声的翅膀》填补了我国歌舞电影的市场空白,不但票房突破2200万元,而且还获得了官方点赞。今天笔者就给大家讲一讲这部电影以及其幕后的故事。
一、《歌声的翅膀》剧情梗概。作为一部歌舞片,本片主要讲述了作为乐队主唱江寒参加比赛时,面对评委的批评,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创作瓶颈,他放弃了复赛,前往新疆去采访意图突破瓶颈。路上遇到了另外两个音乐人,三人在分歧中前行一起寻找创作灵感,最后实现了突破与提升,完成了各自的梦想。
以上就是这部电影的基本介绍,整部影片制作精良,每一幅画面都可以拿来做电影壁纸,欢迎大家一起观看,一起探讨。
⑺ 电影隐形的翅膀观后感
我曾经读到过一句话:“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却又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当时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不深。但是今天我在电影《隐形的翅膀》中也听到了这句话,使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女主人公志华小时侯在一次玩耍中不小心被高压电击中,经过医院的奋力抢救后,她保住了性命,但却失去了双臂。她通过自己顽强的努力和惊人的毅力,做到了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她学会了用脚倒水、吃饭、写字等许多原来用手做的事情。她学会了游泳,,参加残疾人游泳大赛夺得第一名,并且说她这样还可以去救她的妈妈,还自己的实力考上了大学。这不禁使我想起了我的偶像——“加油,好男儿”比赛中有一位叫宋晓波的叔叔,他虽然是一个哑巴,可他成功地向大家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他的斗志也打动了所有的人。他一直进入了决赛,还获了奖。
志华一下子没有了两条手臂,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连志华的妈妈都因此受了刺激,得了精神分裂症。志华一开始也差点被这次不幸的事情打垮掉。但她在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很快振作了起来。她没有在上帝关上的那扇门前消沉下去,而是找到了一扇新的窗。虽然这扇窗比原来的门小了许多,但还是可以跨过去,让她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开心地活着。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象志华那样坚强的人。在盲人学校、聋哑人学校里,他们在认真地上课。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我们不同,他们比我们更加勤奋地学习知识。残疾人也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干一些工作,自食其力。他们虽然身体上有残疾,但只要志气没有残,他们也可以活得有滋有味,非常精彩。比如说,残疾人有专门的“残疾人奥运会”。他们用他们独特的方式进行各项体育比赛。这些比赛成绩背后包含了他们付出的超出常人想象的努力。
我觉得我缺少志华那坚强的意志,我经常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半途而废。让我从现在做起,做一个自己的路自己走的人。
⑻ 跪求400字关于音乐电影的观后感
香港导演张经纬执导的纪录片的《音乐人生》,带给观众天才的喜悦,却也不忘带给观众青春的迷惑。
《音乐人生》的男主角香港的音乐天才黄家正,黄家正11岁 那年就拿下香港校际钢琴大奖,获得前往欧洲巡回演出,更与捷克布拉格的乐团灌录贝多芬第一号钢琴协奏曲的唱片,故事就从他睡眼惺忪,赖在爸爸身旁,不敢就位弹琴的时段开始,正因为黄家正是小天才,所以即使只是黄口孺子,即使只是理个小平头,但是古灵精怪的模样,弹起琴来就双目烱然的模样,就是极为吸引人。
因为,崇拜天才,举凡天才的传奇都能吸引目光,况且只要坐在钢琴般人似乎就活了起来,音乐在他的身上燃烧,音乐的光芒在他的手指和躯体间流动,骨碌碌的眼神转动,竖尖尖的敏锐听觉,以及行云流水的弹琴指法,他的录音演出,真的就有如杜甫形容公孙大娘舞剑时所用的最高级形容词:“瀖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人是活的,音乐是有生命的,少年弹琴能有如此光采,除了天才,你找不到更贴切的形容了。
音乐纪录片纪录了传奇音乐家的传奇人生,不论是他是11岁的黄家正或是88岁的鲁宾斯坦(Arthur Rubinstein), 首要的是音乐,其次才是人,《音乐人生》的脉动掌握深谙观众心理,因此能够先以傲世传奇捉住的眼睛,继而再以黄家正的恩师罗老师教他如何用肢体去教释贝多芬的音乐,他也确能记住细节,再逐一实践在自己的录音表演上,精准,不但是音乐演奏家追的极致标竿,也同样是剪辑律动上的至高准绳,《音乐人生》能够在金马奖赛会上打败剧情片的如云高手,夺下剪接和音效奖,关键就在于导演张经纬本身是提琴手,娴熟音乐,知道音乐高妙所在,又有足够的影片细节足以左证教学和表演时的互动场景,因此得能建构极具说服力的音乐奇观。
《音乐人生》华丽的是音乐,复杂的则是人生。古今天才都难以避免的挑剔、孤僻、骄傲等生命个性,他兼而有之,兄妹嫌他难搞,同学嫌他挑剔,面对着这位锋芒毕露,又爱露才扬已的早熟学生,老师的心理负担也很重,毕竟在音乐的世界中他早已跳过了「准不准,懂不懂」的入门境界,登堂入室到了「能不能,好不好」的层级了,但是他还是得接受传统教育,接受以竞赛为职志的音乐养成训练,于是他难免唠叨,难免质疑,特别是来到「彷徨少年时」的叛逆青春期,天才有了叛逃之心,天才遇上了迷航,《音乐人生》的后半段因而在添加人味的同时,也加进了辛辣佐料。
黄家正悠游在音乐的世界中,不管是独奏、指挥或者伴奏,他都俨然有神,那时的他不需要言语,音乐、肢体和神情早就完成了神圣诗篇,听着他用不同的速度和指法诠释肖邦的《别离曲》时,你会好奇他的早熟心灵到底有多纵宽?何以容得下这么细致多变的可能;看着他故意挑战时间限制,精准要来诠释室内乐的真正理念时,你肯定赞成他的音乐魅力。
但是回到真实人生时,年纪轻轻的黄家正却也善于大发鸿论,他对人生的理解与信心,一如他解读音乐时那么精练有神,他的态度固然有雄辩辩滔滔之姿,却也让人觉得理不直而气壮,太早的结论,太必然的逻辑跳跃,反而突显了他的心虚与寂寞。
黄家正的才情与热情,让《音乐人生》有了起飞的跳板,黄家正的迷惑与迷失,却也足以让更多的人去感受他的忐忑,替他寻觅良药处方,但是他的音乐人生才正要起步,《音乐人生》只能算是第一乐章,张经纬还得用更长的时空跨幅和创作企图,来补充后续的第二乐章、第三乐章…和终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