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最近看咯一部电影 里面有一句台词 “春梦了无痕” 说咯几次 求电影名字
发哥的《纵横四海》
② 这个男演员叫李梦,又改名叫李天烨,这个女的叫什么名字,电视剧叫什么名字
《春梦了无痕》是由北京方舟广告有限公司摄制,由雪山豹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发行,由于海洋执导,袁媛、李梦、杨舒凤、王紫、等联袂主演的一部都市爱情,惊悚,悬疑电影。
影片于2015年12月25日在中国大陆全网上映。
③ 故事烩28|春梦了无痕
01.
“因人类蛮横无理不崇拜诸神,宙斯一怒之下,将人劈成两半,从此,那些挨劈的人都非常想念失落的自己,开始寻找另一半。”
阅读就停在这里,阿兰把书扣在收银台上,摸到保温杯,一仰头,咕咚咕咚喝下两大口。不锈钢质地的大保温杯,装着她上班之前调好的酒。
阿兰喝完这些酒的状态,是比微醺深一点,还不到醉酒的地步。让孤身一人在这家24小时便利店当夜班的阿兰,觉得身体不那么冷,内心不至于太空旷。
有一个男人走进店里,像一条流浪的鱼,逡游在日光灯聚成的水中。货架上的商品因为明码标价,显得生硬而无趣,所以,再怎么五颜六色,也像是沉在水底正散发清冷光泽的古物。
那个男人的购物篮里随便躺着一些食物,几袋饼干和几盒牛奶,走到收银台结账的时候,他指着那个保温杯问阿兰:“酒么?”
在扫描器轻而尖锐的几个“滴”声里,阿兰迅速地看了那个男人一眼。然后从唇间吐露一个短暂而舒缓的“嘘”。就好像这个空旷冰凉的便利店除了他们两个之外,还有别人似的,那个男人几乎都要四处打量一下了。
男人提着东西走到门口,空气被塑料袋发出的窸窣响声搅动出一层层透明的涟漪。阿兰看不见,但抬头瞅一眼清冷的灯光,分明觉出了一种微微的晃动。她“喂”了一声,像是又往这涟漪里扔了一块石头。晃动变强,撞上四面的墙壁之后又反过来涌向自己。
阿兰叫住那个男人:“你怎么知道,这里装的是酒。或许,是红糖水呢!”
“直觉。”那个男人笑了一下,极其短促,给人一种感觉,感觉那并不是真的笑而是嘴角简单的一种抽动。
“为什么会问?觉得保温杯装酒很奇怪?”
“不。我是觉得很聪明。”
阿兰拉过高脚凳,坐了下来。她拿过保温杯,嘴唇轻轻碰触杯沿,把酒抿进嘴里一点。看上去,的确不像是喝红糖水的样子。
男人嘴角又“抽动”了一下,转身离开之前,阿兰说一声:“欢迎下次光临。”他没有出声,没有停下脚步,只右手打了一个“OK”的手势。
第二天,刚刚过了11点,那个男人再次光临了阿兰的便利店。这次出现,他背着一把吉他,走到阿兰跟前对她说:“果真还是你当班。”
“没错,这家店的夜班,365天都是我当值。”
“可惜。我遇见你晚了。”
男人的话一出口,就被深夜店里冷寂的日光灯照着,生出了粼粼的光影,星星点点落在阿兰身上,像是幻化出了牙齿,一寸一寸啃咬着她的肌肤,痒痒地,最深处还带着一点疼痛。
整个店里的空气也开始收缩,像心脏一样,渐渐把他们俩挤到了一起。这个春天的夜晚,有风从敞开的门吹进来,吹皱了这个店里的冷气森森。一丝湿润带着一层薄薄的暖,随风铺展着,像是有什么要在这空气里长出来似的。
男人就在这一股暖钝湿濡的春风里,弹起吉他,唱起歌,那歌声如微温的糖浆徐徐灌入阿兰的耳朵里。
02.
“暮雨丝丝吹湿,倦柳愁荷风急。瘦骨不禁秋,总成愁。”
阿兰坐在便利店门口的塑料椅子里,趁着商店招牌投下来的几缕光亮,看着男人送给她的一张明信片。很普通的一张风景图,异国的阳光洒在被尘露浸湿的石板路上,有孤单人影从街口走过。低头的神情和此时坐在身边唱歌的这个男人,有几分相似。
而明信片后面写着的词,是阿兰十分喜欢的一首。她在男人未完的吉他声里,轻轻将剩下的半阙背出来。
“别有心情怎说。未是诉愁时节。谯鼓已三更,梦须成。”
一首歌,几句词,不过几分钟的时间,却有一种流年暗中偷换的感觉。好像有四季在阿兰的身体里更迭,她像一只巨大的容器,凭空装进去许多东西。她被这些东西坠着,坐在椅子里,看男人放下吉他,起身,又在自己跟前蹲下。
阿兰身体往前倾,把头靠在男人的肩膀上,而男人就任凭她靠着,一动也不动,仿佛此时搁在他肩上的,是一个易碎的玻璃器皿。
“现在的确不是倾诉愁肠的好时节。春天才来,还是把悲愁都关在身体里比较好。何况有一些愁绪,就像一颗长在嘴里的牙齿,嚼不碎,也咽不下,只能永远盘踞在那里硌着你。”
“正因为这种不能言说,那些忧愁才有一种萧瑟的美。”
阿兰直起身子,盯着男人的眼睛。近处的灯光、树影开始变得模糊,开始陷入温吞的寂静,周围的一切正极速地像黑暗处坠去。
“你是谁?”
“我是郑羽银。”男人笑着,把一只手伸到阿兰面前,“正式认识一下吧!”
阿兰没有动,依旧盯着男人的眼睛。她觉得这双眼睛像是带着不愿人知的瘀伤,他整个人散发出来的一种飘零感,就源自这双迷人的,渗透着忧愁的眼睛。
“你是真实的,还是一场梦?是我用日复一日的醉酒喂养出来的一个幻觉吗?”
那个叫郑羽银的男人没说话,他的脸上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形容的表情,再没有另外一种表情能比这种表情更适合绵长、跌宕、无死无生的孤独了。
连他凑上来落在阿兰唇上的那枚亲吻,都像是刚从孤独里打捞出来的,带着晚风一样的清凉,湿漉漉地贴在那儿,让带着几分酒意的阿兰,更添了些恍惚。
“现在呢?还觉得我是幻觉么?”
阿兰看着郑羽银,她在他的眼睛里看见两个小小的自己,他的眼波随着笑意一晃,她便被摇荡着,变成了几点零碎的光影,那些光影从他的眼睛里游出来,飘浮在空气中,虫豸一样要从他的鼻子,他的嘴唇,他的每一个毛孔里钻进去,钻到他的血液里,要寄宿在他的身体里。
她微微有一些怕,就像是看着自己把一只烟火芯子点着了,却不知道下一步它会燃烧成什么样子。
她在这一点怕的驱使下,整个人往后缩了缩。郑羽银没等这退缩完成,一只手就伸到了她脑后,稍稍一用力,阿兰的脸就俯下来。这一吻,很长。好像几个春秋都从她身体里密密匝匝地穿过去了。
“我是真的醉了。”阿兰这么想着,缓缓闭上了眼睛。
03.
阿兰的父亲出车祸住院了,这几天她都在医院陪护。跟店长请假之前,她先拨通的是郑羽银的电话,可是一连几遍打过去,结果都是无人接听。
现在,她拎着打包好的几个小菜走在路上。柳絮漫天,被风吹着,热烘烘地直往脸上贴。阿兰想起病床上的父亲,一边有节奏地拍着那条打着石膏的腿,一边说出院之后要去荣山上的寺里拜拜菩萨。
“去拜一拜,说不定倒霉的事情就能到此打住了。坏运气不能总可着一处来吧。该到头了。”
阿兰高三那年和父亲一起去过一趟荣山寺,她记得正殿里的那些菩萨大多面目狰狞,所以她无法理解那些跪在蒲团上的人,是怎么做出那么一副虔诚的样子来的。
现在,她想起那些狰狞的菩萨,突然想通那不过是人类内心最深的恐惧,人们把自己的恐惧塑造出来再加以供奉,就成了菩萨。而被长期供奉的恐惧也因此被豢养得更加强大而具体,它悬在头顶,时刻准备着给予你致命一击。
当时她跪在菩萨跟前,其实是跪在了自己内心的恐惧跟前。当她拿到那所远在千里之外的,二批b类院校的录取通知书,都怀疑当初自己跪在菩萨面前是否许错了愿。
如果当初她去的不是那所大学,现在的她就不应该是这般模样。她摆摆手,驱走几团凑到她眼前的柳絮,也驱走一些仿佛不堪回首的往事。
此时,天光将尽。阿兰抬头看向远处,长街尽头的天空里洇出了几缕血丝,是昼与夜交错而过的摩擦。有一对拍婚纱照的新人,正配合着摄影师的要求,追逐着这昼夜交错间的某一缕神秘而浪漫的光线。当快门按下,这缕光线像是摁在照片上的一枚印章,见证了爱情。
阿兰往前走,随着驻足路人的目光看过去,她看见了新郎的脸。那一瞬间,她感觉就好像身上的某根筋突然被人抽走了。路还是可以走的,但每一步都是虚的,没有韧性,打着晃,像是随时都会摔倒。
她仔细辨认着那张脸,然后,确认那个新郎的确是郑羽银。她看着那张脸的时候,那张脸也正往她这个方向看。阿兰确定他能看见自己,因为他身边的新娘已经看见了她,可能是因为她此时正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盯着自己的新郎看吧。
可是郑羽银的目光扫过她,就像扫过那些围观的看客,他像是突然丧失掉了一部分记忆,恰好,她就在那部分记忆里。
她心里有一种很异样的痛,就像眼睁睁地看着这个人在她面前向水底一点点沉去,她却无法将他打捞,直至他在她面前彻底消失。
这是一种多么新鲜的疼痛,像一只张开的蚌壳。
她转身疾步走开,在走过几百米之后,掏出了手机。她站在来往的人潮中,像是要徒手打捞一件什么东西似的,给那个正在自己的世界里一点点下沉,马上就要消失了的男人发了一条信息。
而当郑羽银的未婚妻按照信息上的时间地点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突然醒悟似的,在心里暗暗发笑。她想,在任何时候,不侮辱自己的唯一方式就是根本不要有任何期望。
04.
餐厅昏暗的大堂里有人在弹钢琴,音乐一缕一缕地飘过来,如同飘零的柳絮一般落在她们中间,落了厚厚的一桌子。
“你知道我是谁么?”
“知道。”
“不,你不知道。”
阿兰几乎要笑出来了,她正在体内调动情绪,好调和出一种阴气森森的语调,然后告诉对面那个女人:你不就是郑羽银的未婚妻么!你此时此刻出现在这里,坐到我对面,这就是最好的自我介绍了,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
然而没有想到,对方是带着一座深渊来到阿兰面前的。她笑着,那笑由开始时淡淡的一朵越开越浓烈,浓烈过剩了,就觉得里面藏着杀机。
“我早就认识你了。林茉兰,林学姐。九年前,你被警察从学校带走的那天,我就在人群里看着你。你是我活了二十年,见到的第一个杀人犯!我怎么会忘呢?”
阿兰看着被灯光打着,落到桌面上的女人的影子,像是要幻化出某种妖魔。她在女人的讲述里,久久沉默着,这沉默一直下坠,最后戛然碎了一地。她就着落下来的灯影,看见从几块碎片里,探出几张模糊的面孔。这些面孔曾被阿兰一层一层叠放进记忆的最深处,现在像是得了赦令,又一层一层铺展开。
那些面孔是阿兰大学时代的舍友。女生用来维系一段友情的方式其实很简单,要么有共同的朋友,要么有共同的敌人。阿兰就是她们用来维持稳固联盟关系的共同的敌人。
那个血腥气的傍晚,被装进记忆的瓶子里贴上封条已经九年了。居然没有发酵,没有腐烂,简直像是在防腐剂里泡过似的,保存得这么完整。
在因为防卫过当入狱服刑的头两年,半夜因为噩梦惊醒后,总会听到黑暗里飘荡着,当初自己鲜红凛冽的哭声。她们把她死死摁在地上,扒掉她的衣服,一边用最肮脏的语言辱骂她一边用手机拍照。
就在那本日记被狠狠摔在她赤裸的肉身上时,她感觉自己的魂魄被震了出来,弹向半空,就在半空看着那具空荡的肉身,抄起水果刀朝那些一夜之间长成有毒植物的人刺过去。嘴巴还因为最初的惊恐而大张着,鲜红凛冽的哭声冲了出来。窗外的最后一缕光线在这哭声里咣当一声沉了下去,整个屋子都掉进了突然而至的黑暗里。
她随着这片黑暗一直滑行了许多年,在以为即将于某个出口探出头的时候,有东西在黑暗中锋利地划过她的皮肤,告诉她,别做梦了。
“学姐,你是学心理学的。你应该知道人格分裂这种病吧。”
阿兰在听到“人格分裂”这几个字的时候,忽然觉得自己的身体在黑暗中膨胀了一圈,像是一只竖起了羽毛的鸟类。
“郑羽银就是人格分裂症患者。他会在晚上分裂出第二人格来,变成一个流浪者,写诗、唱歌。回来睡一觉之后,就会退回原先的角色里,做回家族财团的第一继承人。当然,也做回我的未婚夫。”
“他现在正在接受新的治疗,已经开始好转了。我今天来就是想提醒你,无论是哪一种人格,你和他都不是很相配。学姐,九年前你因为记录在日记里的一段不相配的爱情,付出的代价还不够惨烈吗?”
“他总会好的,等他好了,你就会陪着他的第二人格从他的意识里蒸发掉。还是自己消失比较好吧,这或许更有尊严一点,你说呢?”
阿兰看着墙上投下的自己的影子,那薄薄的一层,好像被这黑暗烘干了,脱了水。她微微颤抖着点了点头,心想着,还是找个时间,陪父亲去荣山寺拜一拜吧。
她在起风的街上跌跌撞撞地走着,像是刚从一场春梦里走出来。那些曾和郑羽银一起度过的晚上,都变成了一个个巨大而透明的水母,在她的梦里笨拙地滑翔着,摇摆着,直到归于某种平静。
完.
故事
【故事专题每周精选活动】故事烩28:春天的故事
④ 发哥在电影纵横四海说了一句春梦了无痕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纵横四海》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ZeRWpcaF24GPrKKOIGUpFQ
砵仔糕(周润发饰)、阿占(张国荣饰)和红豆(锺楚红饰)均是孤儿,在养父(曾江饰)栽培下成为国际大盗。长大后成了帮他赚钱的艺术品大盗,而三人同时又认了警察(朱江饰)为干爹。
法国巴黎博物馆内,名画《赫林之女仆》被人盗走。与此同时,阿海、阿占和红豆三人以敏捷身手盗得另一幅名画,在与法国大哥交易时得知名画《赫林之女仆》在妖气重重的古堡内,他们在曾江安排下成功地盗取此画之后,反被集团原凶曾江与法国大哥合谋设下陷阱,派人追杀灭口。阿海驾车与杀手快艇相撞……
三人失散,数年后,他们在香港重聚,阿海“瘫痪”住在朱江家里,阿占和红豆已经结婚了。曾江又逼他们去偷画……
⑤ 男子从梦中醒来突然发现一个美女躺在身边是什么电影里的,电影名字叫什么
春梦了无痕
⑥ 春梦了无痕出自哪首 春梦了无痕出处及原文翻译
“春梦了无痕”的完整诗句为“事如春梦了无痕”,出自苏轼的《女王城和诗》,“春梦了无痕”的意思为春天的一场大梦一样,连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2、《女王城和诗》
作者:苏轼 朝代:宋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3、译文:
春天的东风还不肯吹进东面的城门,我和你们二人已经骑着马出城去寻找去年我们游玩过的村落了。
人就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来去都会有音信痕迹可寻。可是往事就好像春天的一场大梦一样,连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让我们去江城边上的酒馆,喝上三杯酒家自酿的好酒吧。这里的民风淳朴,乡间的老人会用饱经沧桑的脸孔上温暖的笑容来欢迎你的。
我们已经约定了,每年春季的时候都要出东门踏青,所以,我的老朋友们啊,你们就不必因为此事担心挂念了。
⑦ 春梦了无痕是什么意思
如春夜的梦境一样容易消逝,不留一点痕迹。形容美梦短暂,比喻世事变幻。
本来是满心欢喜,但是经过之后,就变得风轻云淡。就是说一场美梦之后,那也只是一场美梦,永远不会变成真实,故而内心有些缺憾。
(7)电影春梦了无痕完整扩展阅读:
“春梦了无痕”的完整诗句为“事如春梦了无痕”,出自苏轼的《女王城和诗》。
《女王城和诗》
作者:苏轼
朝代:宋
原文: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译文:
春天的东风还不肯吹进东面的城门,我和你们二人已经骑着马出城去寻找去年我们游玩过的村落了。
人就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来去都会有音信痕迹可寻。可是往事就好像春天的一场大梦一样,连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让我们去江城边上的酒馆,喝上三杯酒家自酿的好酒吧。这里的民风淳朴,乡间的老人会用饱经沧桑的脸孔上温暖的笑容来欢迎你的。
我们已经约定了,每年春季的时候都要出东门踏青,所以,我的老朋友们啊,你们就不必因为此事担心挂念了。
⑧ 春梦了无痕 出自哪里
“春梦了无痕”的完整诗句为“事如春梦了无痕”,出自苏轼的《女王城和诗》,“春梦了无痕”的意思为春天的一场大梦一样,连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女王城和诗》
作者:苏轼
朝代:宋
原文: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译文:
春天的东风还不肯吹进东面的城门,我和你们二人已经骑着马出城去寻找去年我们游玩过的村落了。
人就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来去都会有音信痕迹可寻。可是往事就好像春天的一场大梦一样,连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让我们去江城边上的酒馆,喝上三杯酒家自酿的好酒吧。这里的民风淳朴,乡间的老人会用饱经沧桑的脸孔上温暖的笑容来欢迎你的。
我们已经约定了,每年春季的时候都要出东门踏青,所以,我的老朋友们啊,你们就不必因为此事担心挂念了。
(8)电影春梦了无痕完整扩展阅读
苏轼写这首《女王城和诗》时,来到黄州已两年了,乌台诗案的骇浪已成往事,诗人“本州安置”的困境却无法摆脱。《初到黄州》就自找乐趣:“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后又自寻精神寄托,手抄《金刚经》,又筑南堂,开垦东坡;得郡守徐猷庇护,访游近地,与渔樵相处。至黄州后续有新交,诗酒唱和。
诗题中的“潘、郭二生”,即在黄州朝夕相处的潘丙、郭遘。前一年正月二十日,苏轼去岐亭访陈慥,潘丙、郭遘和另一位新交的朋友古道耕相送至女王城,作过一首七律。一年过去了,又是正月二十日。想起一年前的这一天,潘、古、郭三人伴送出城所感到的春意,诗人心境荡漾。起句是据前一年所感的设想。“东风”为春之信使,如城里有了春意,“东风”这位信使就先自东门而入;
此时,苏轼却一点感觉也没有,他想,恐怕是“东风未肯入东门”吧。至于为什么“未肯入东门”,妙在不言之中。但“忽记去年是日”出城之前,也是“十日春寒未出门”,一到郊外方知“江柳已摇村”。就在这年到郊外尚未入城的早春时节,渴望春意的诗人主动“出郊寻春”了。他是旧地寻春,又是“走马”而去,所以次句说“走马还寻去岁村”。
接下去不写寻春所获,却宕开一笔,忽出警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纪昀评价说:“三、四(句)深警。”人如侯鸟,有感于外界信息而动。鸿雁南来北往,即使年年如此从不懈怠,在瞬息万变的宇宙中也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人之如候鸟,正在于此,只不过人间的信息比自然季侯要复杂得多;
但同样,人因有感而动,其中一切经历、一切思绪,也只如春梦一般,时过境迁,了无痕迹。苏轼之所以有“人似秋鸿,事如春梦”之感,究其根源,是由于他遭受过乌台诗案的沉重打击,又正在贬逐之中,只有把一切往事,一切留恋和烦恼,都强自推向“春梦了无痕”的虚无境地,以解脱失意中难以消除的痛苦。
纪昀评所谓“深警”,说的就是此意。这是就三、四两句本身来说。若就它在全诗中的关合来说,则妙在虚实离即之闻。“人似秋鸿”,实接首联;“事如春梦”,反照下文。把人生进取、政治抱负都看得淡漠了,于是才有超然旷达、出郊寻春之举,于是才有下边四句所表达的春游之乐。它看似游离,实为全诗的关键所在。
“江城”指位于长江北岸的黄州。味道醇厚的江城白酒,笑意温和的野老苍颜,既可具体指这次春游的欢聚畅饮,也可概括苏轼在黄州的生活乐趣。总之,他是以此为乐,甚至要以此为归宿了。前一年访故友陈慥,有三位新交的朋友相送,春意涌上心头;这一年出郊寻春,又有潘丙、郭遘为伴,酒醺颜面。山水自然之乐,人情朴野之纯,完全可以驱除那些烦恼的往事,也完全可以冲淡甚至忘却他当时的困厄。
所以,诗的最后说:“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赋《招魂》”,指宋玉因屈原忠而见弃,作《招魂》讽谏楚怀王,希望他悔悟,召还屈原(这一说法出自王逸《楚辞章句》,但经后人辨析,其说有误);苏轼在这里借指老朋友们为他的复出奔走。最后两句是在告慰故人:我在黄州过得很好,已和这里的朋友们约定每年作此寻春之游,你们不必为我的处境担忧,也不必为朝廷召我还京多操心。
苏轼“奋厉有当世志”,而且自信“致君尧舜,此事何难”。但在神宗、哲宗两朝党争中几经起落,而其“立朝大节极可观,才意高广,唯已之是信”(马永卿《元城语录》),又从不“俯身从众,卑论趋时”(《登州谢宣诏赴阙表》),遂使他一生陷于无边的灾难之中。苏轼对待历时三十年的灾难,总的态度是“随缘自适”,但各个时期又有不同。
刚开始的时候,他赴密州途中说过“用舍由时,行藏在我”(《沁园春》词)的话,那时还有还朝的愿望。乌台诗案中他自料必死无疑,谁知未死。而贬去黄州,恍如隔世;经过这一次打击,“平时种种心,次第去莫留。”(《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他在黄州“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觉“不可胜悔”,“今虽改之,后必复作”,不如“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黄州安国寺记》)再从他在黄州的诗词文赋和种种活动看,他对起复还朝已失去信心。
因此,这首诗的结尾两句,不是牢骚,不是反语,是一种真情实感。苏轼在黄州寄情诗书山水,寄情新交故旧,尤其是切望惠及百姓,迥异于失意文士的消极避世。他的画像自题诗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也不应看作牢骚反话。
他在最失意最痛苦之时,总在努力使自己和大家都得到安慰,都生活得愉快些,这是他度过一切灾难的精神力量。他临死时对儿子说:“吾生不恶,死必不坠。”人们敬仰他、纪念他,一个原因是他的诗、词、文、书、画五艺俱绝,另一原因就是他有一腔正直忠厚的心肠,一种开阔旷达的襟怀。
⑨ 春梦了无痕。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往事就好像春天的一场大梦一样,连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作品原文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作者:苏轼
创作年代:宋代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白话译文
春天的东风还不肯吹进东面的城门,我和你们二人已经骑着马出城去寻找去年我们游玩过的村落了。
人就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来去都会有音信痕迹可寻,可是往事就好像春天的一场大梦一样,连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让我们去江城边上的酒馆,喝上三杯酒家自酿的好酒吧,这里的民风淳朴,乡间的老人会用饱经沧桑的脸孔上温暖的笑容来欢迎你的。
我们已经约定了,每年春季的时候都要出东门踏青,所以,我的老朋友们啊,你们就不必因为此事担心挂念了。
(9)电影春梦了无痕完整扩展阅读: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寻春之乐,同时抒发了“人如秋鸿,事如春梦”的感叹,用人生虚无的思想来排遣心中的烦恼和痛苦,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襟怀。此诗对仗精妙,比喻新颖,把抽象的事物塑造得美妙具体,大大增强了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