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攀登者》电影主演都有谁
《攀登者》电影主演有吴京、章子怡、张译、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
演员角色:
1、井柏然在影片中饰演一名摄影师李国梁,在攀登队的临危时刻,作为年轻一代的攀登者,井柏然主动请缨带队冲顶,扛起国家使命。一句“保证完成任务!”让无数观众心中的荣誉感一同油然而生,这就是攀登精神啊!
2、吴京饰演的方五洲,1960年和1975年两次攀登珠穆朗玛峰,遇到多次雪崩、大风、冰崩等危险,都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能力化险为夷。
3、章子怡所饰演的徐缨,在得知爱人方五洲(吴京 饰)再次参与登顶珠峰的行动后,毅然加入国家气象组,成为助力登山队登顶的关键所在。
徐缨作为杰出的气象学家,其身上有着过硬的专业素养,章子怡透露:“提前做了很多工作,除了翻查各种资料,生活中还找了真正的气象学家去跟他们学习,包括说话时的严谨性与做事时的精确度,以及他们身上其他一些很微小的细节。
2、故事简介:
1960年3月始,登山队先后三次向珠峰发起挑战,但都以失败告终,登山队抱着“不惜一切代价,哪怕剩下最后一个人也要登上去”的决心,毅然决然继续组织攀登。
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再次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的壮举,打破了西方认为无法从中国境内登上珠峰的臆断。
十五年后,中国登山队带着仪器与装备,又一次向世界屋脊进军,五星红旗飘扬在世界最高巅。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首次精准测量了珠峰高度——8848.13米。
② 《攀登者》电影演员表是怎样的
电影攀登者演员表(主演)
徐缨(章子怡 饰)
气象学家
徐缨的饰演者章子怡介绍:
章子怡,1979年2月9日出生于北京市,华语影视女演员、制片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1996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星星点灯》,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1998年,在剧情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饰演女主角招娣,并凭借该片获得第2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
1999年,在武侠动作电影《卧虎藏龙》中饰演玉娇龙,并凭借该片获得了美国独立精神奖最佳女配角奖、第13届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佳新人奖等多个奖项。
2004年,其主演的古装武侠电影《十面埋伏》上映,并凭借该片获得第11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2005年,凭借电影《2046》获得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同年,凭借剧情电影《艺伎回忆录》入围第63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剧情类最佳女主角奖。
2008年,获得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2010年,获得第14届亚洲电影博览会最杰出女演员奖。2011年,凭借剧情电影《最爱》获得第20届上海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演员奖。
2013年,其主演的动作电影《一代宗师》上映,并凭借该片获得第5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第3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第3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等多个奖项。2014年,获得第八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女主角奖。
2015年,担任科幻喜剧电影《从天儿降》的制片人。2016年,其主演的谍战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上映。2017年,主演灾难电影《哥斯拉:怪兽之王》;同年,担任浙江卫视演技竞演类励志综艺《演员的诞生》的导师。
摄影师(井柏然 饰)
摄影师(胡歌 饰)
③ 电影《攀登者》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攀登者》将在2019年9月30日上映,汇集了众多如吴京、章子怡、胡歌这样自带流量大咖,有如此明星阵容的影片可不多,吴京自不必说,战狼系列影片的热度还未过去,流浪地球就又一次让他声名大噪,而章子怡和胡歌更是早已经名声在外,这三人的粉丝量可能不一定比得过那些流量小生,但都是牢牢的铁杆粉,而且三人的演技和业内口碑都是极佳。除此三人之外,大家还可以在电影中见到成龙、井柏然、何琳等诸多著名演员。
为了珠穆朗玛峰的归属权,中国还是组建了一支登山的队伍,并且派了一支军队保护,让他们能够顺利地登上山顶,因为当时的珠穆朗玛峰不仅自然条件恶劣,周围更有很多土匪出没,攀登珠峰也是登山队对自己的极限挑战.电影为了能够还原当时的情况,在岗什卡雪峰实地拍摄,由吴京、成龙、章子怡等电影届的大咖联合出演,给大家带来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震撼。
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记得点赞!
④ 2019电影《攀登者》经典台词及对白_《攀登者》经典语录附观后感5篇
电影《攀登者》里,很多台词感觉很“平淡”,其实换个年代,换个场景看,就能让人感受到震撼的力量。希望通过这些台词以及对白,让大家感受“攀登精神”的伟大。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19电影《攀登者》经典台词及对白_《攀登者》经典语录附观后感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攀登者》经典台词及对白
1.我们自己的山,我们自己登上去,五洲,你接任队长,答应我,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登上去。
2.北京时间,凌晨四点二十分,中国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
3.全世界会记住今天这个日子,祖国万岁。
4.没人像你一样对我,没人像你这样好看。
5.人为什么登山?登山能解决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吗?
6.不过想学拍照,有必要鬼鬼祟祟的吗?
7.“保护好摄影机,拍下360度影像资料。”“保证完成任务”
8.我到了莫斯科才发现,原来你登的那座山,在我们之间。
9.你们这代人总是在最艰难的时刻扛起国家的使命,为什么我们不能?
10.在你们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之后,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你们是谁。
11.我很开心我们之间相隔的那座山消失了。
12.珠峰北坡,人类从未登顶。
13.那时候生命是以秒为单位计算的。
14.你父亲,是因为马凡综合症去世的,这种病,有遗传的可能性,我建议你,不能登珠峰。珠峰离天上最近,我希望他可以在天上看到我登顶的那一刻。
15.坚持留下来,我们就要承担所有责任。
16.海拔8千米之上,死亡随时发生。
17.登上去,活着回来。
18.我父亲特别后悔他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我一直想告诉他,我很好,我希望成为他的骄傲。
19.为什么当年西方登山界,有人拒绝承认你们登上过珠峰?
20.“你凭什么替我把摄影机给扔了。”
21.“如果是你,你会杀了我吗?”
22.我不会放弃的
23.如果再有一次机会,我死都要保住摄影机。
24.能够登顶珠峰,就是他们的成功。
25.我相信你,还会再一次踏上珠峰。
26.如果完不成任务,自己跟老队长解释。
27.几亿人民只能想着吃饭这点问题,我们这个民族又有什么希望呢?
28.我的任务完成了,是时候去实现你的愿望。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
国产主旋律电影《攀登者》讲述了两代登山者与暴风、冰裂缝、雪崩等各种艰难险阻作斗争,最终完成登顶珠峰使命的故事。当今世界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新时代年轻干部要想化危为机、转危为安,就必须向“攀登者”那样学会斗争。
学习《攀登者》顽强的斗争精神。剧中攀登者们在攀登过程中不断遭遇各种难以预测的危险,多次命悬一线,却未曾妥协,带着向死而生的攀登精神,奋勇向前。回想我们的革命历程,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作为党员干部,要善于发现矛盾、敢于直面矛盾、勇于解决矛盾,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与一切危害我国发展的风险挑战进行坚决的斗争;要顽强奋斗,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一往无前,坚持到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永远奋斗。
学习《攀登者》高超的斗争本领。攀登者需要平时艰苦卓绝的训练,才能换来最终登顶的成功。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斗争是门艺术,增强斗争本领要注意策略方法。党员干部必须保持头脑清醒,不断增强理论方法的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定政治立场,夯实敢于斗争的思想根基,使斗争有底气、有力量。必须真抓实干,发扬钉钉子的精神,把工作落到实处,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锻炼斗争本领。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战略定力,经受住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
学习《攀登者》正确的斗争方向。“中国人自己的山,要自己登上去”,在领土陷入争端的危急时刻,两代攀登者誓死登顶,捍卫主权。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这就需要我们每名党员干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人民根本利益、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等方面受到威胁和挑战时,提高清晰辨识力,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旗帜鲜明,做出清晰而准确的判断,牢牢把握斗争的大方向,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2
电影《攀登者》让我印象深刻,老一辈登山人用生命和汗水为我国登山事业奠定了基础,也铸就了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攀登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财富。这种“攀登精神”,不仅是登山人的理念,还应该是我们奋斗在基层一线的扶贫干部需要学习的精神内核。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巅莫辞劳。”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愈是在这种时候,越需要攀登精神。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特别是青年扶贫干部,唯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更好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学习“攀登精神”,就是在给我辈青年强健肌体、强化意志。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青年一代可以用“攀登精神”加油打气,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实现全面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则是所有战斗在基层一线的扶贫干部的奋斗目标。
“攀登精神”一直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铭刻在华夏儿女的骨骼上。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回首往昔,不管乱云飞渡、风吹浪打,我们一直都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如今,脱贫攻坚的最后时刻,有机遇也有挑战,还要所有奋斗在基层一线的扶贫干部一起拼搏、一起奋斗。
《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离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时间越来越近,任务越来越急迫。越到关键时刻,越不能懈怠。脱贫攻坚目前面临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难攻克的小山头,但越面对困难越要敢于亮剑。作为一名基层扶贫干部,要用“攀登精神”来激励自己,敢于迎难而上,敢于挺身而出,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坚决斗争,一定要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3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如果站在珠穆朗玛峰上,相信这种远眺祖国河山的豪迈情怀会更加的浓厚,电影《攀登者》就为我们全景展现了这一过程,看完电影《攀登者》想到了人生,我们的人生只有不断向着山顶努力攀登,才能积累更多的经历和经验,才能高瞻远瞩,指点江山。拿破仑曾经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正是这样的豪迈气概和远大理想激励他不断去提高自己军事作战的能力,最终成为一个卓越的军事天才。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人,我认为,我们既要有不断攀登站在高山之巅的精神。
首先要树立远大理想。理想信念是我们行动的指南,会激励我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的斗志,并且激发出不竭的动力。反之,如果一个人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就可能浑浑噩噩,虚度一生,甚至腐化堕落。因此,我们要有豪迈的气概和远大的理想不断的激励和提高我们自己的各种能力,在工作和生活中作为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其次要磨砺坚韧意志。每个人的成长成才之路,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得到鲜花与掌声之前,也会遭遇挫折和失败,我们要有在逆境中求生存的坚强意志。无论身处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中我们都要学会去磨练顽强的意志,使自己成长的更加坚强和勇敢,在面临各种暴风雨时候能够更加顽强的去战胜各种困难。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4
电影《攀登者》在向祖国献礼的同时,也在激大家要更加努力奋斗。而前行的攀登者就饱含着新时代下的奋斗精神。作为基层普通党员干部,除了要有鹰的羽翼能力,更要有攀登者的前进的意志、坚韧的耐性和自我清醒的认知,做新时代永恒的攀登者。
要有攀登者日有所增月有所长的前进意志。攀登者的脚步看似慢、实则快,关键是每时每刻在往前进。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学会静心沉气,学会自我审视,做到日日有作为、月月有进步。古语云,“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为政者要奋发图强,经常检讨并约束自己,才能防止心智颓废放纵不拘。在面临生活的各种诱惑时,能够始终努力保持前进的“方向感”,才能养成勤政的习惯和担当的自觉,才能清楚哪些事要顺应潮流奋起直追,哪些事可以视而不见顾自前行。八小时之内兢兢业业才能术业专攻,八小时之外做到好学笃信才能常勤精进。
要有攀登者不达目的绝不歇气松劲的耐性。“拙看似慢,实则最快。”这里面重要的原因就是“拙”字中蕴含的“坚持”二字。日常工作中,有的干部抱怨,“拼命去做这么琐碎的、不惹人注意的工作,没有人会称赞。”但是认真地、拼命地投身工作的人,终会精通各项工作,获得了不起的成就。就像南方的毛竹,刚种下去五年不见生长,但五年后却会在半年里长到30多米高。原因就在于不像表面上无所作为,而是把功夫用在了看不到的根系伸展上。党员干部要学习攀登者的这种耐性,在平凡工作中把每一项工作做好,在熟练中找到改革提升的出路,把准新时代工作轻缓重急脉搏。
要有攀登者不惧岁月流逝的自知和清醒。《淮南子》有言,“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所好,反自为祸。”事业之成在于学习,在于连贯,在于认识和自我的不懈努力。无论是天才还是平庸,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贵有恒。当下,少部分党员干部依仗自身的一些小技能、小才华,在工作中投机取巧,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和业务的熟练,变得心疏意懒混天熬日。党员干部干好工作,离不开对自我的清醒认知,离不开对优秀文化的积淀与传承。艰苦奋斗的传统、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并不会因时代前进而淘汰,而一时之兴总会一衰再衰。奋不顾身的高远追求,源自看清自我的前提,就像塔尖上攀登者的慢与稳,恰恰源自内心对自我的清醒认知。
电影《攀登者》观后感5
不出意外,电影《攀登者》的好评如潮,作为第一批观众,看完《攀登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人活着要有“志气”。所为“志存高远,才能一跃千里”。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更需要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每个人都要做新时代的主人,要在现实生活中临危不惧,以积极的心态创造人生的真谛。“人生没有更多出彩,只有创造更多精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切实捥起衣袖,大干一场,共同为美好的人生而努力。
以宽广的胸怀铸造人生的辉煌
作为新时代的一员,要彻底地消除狭隘的心灵,要直面人生,直面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用宽广的心胸去包容你身边的人,如果你是一名父母官,你需要有慈母的心来对待所有的人;如果你是一名党员,你需要做好人民群众最忠诚的服务员,要时刻为他们的利益着想,带领他们克服困难,找到人生的归宿,更不能有抱怨的心理;如果你只是一名普通的群众,你更需要有宽广的胸怀,与身边的每一个人保持平易近人,拿出真心与别人相处,这样才能创造和谐的社会状态。当你有了这样的心境,你才能广聚人员,开拔美好的人生旅途,才能保证道路的顺畅。
以独特的风格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个没有“志”的人,是永远也不可能走向成功的,然而,很多人的“志”都不同,唯一同等的“志”,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因为人都会受一定的环境和社会所束缚,可以说是每一个人在创造中都有一定的独特风格,这种独特的风格造就了人生有不同的价值。很多人总想成功,可总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真正去实践。心中的那个“志”没有落到实处,导致人生的价值没有实现。
以坚强的毅力超越人生的极限
⑤ 电影《攀登者》的主要剧情是什么
电影《攀登者》的主要剧情是中国登山队三次尝试冲顶珠峰,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及方五洲和徐缨横跨15年可歌可泣的爱情。
首先,我也很喜欢攀登,更喜欢这部剧的演员。该电影中登山过程的描述让电影极具观赏性,爱情部分真挚细腻,让人感动落泪。拥有这两点,已经足以让《攀登者》成为好看又感人的商业大片,然而这些并非电影的全部。《攀登者》剧情很紧凑,电影开场就重现了19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北坡登顶的壮举,却因为没有留下影像资料而不被国际承认。15年后,登山队再次挑战世界之巅,经历各种艰难险阻之后,终于将五星红旗插到了峰顶。
最后,在《攀登者》里观众能看到一流的电影工业化呈现,电影将实拍和特效结合来完成画面和氛围营造。一方面电影在西藏实地取景拍摄,演员们都经过极寒训练,有登山戏份的演员还要学习攀冰,使用冰镐等工具,并且每个人背着1 7公斤重的行囊。高压、低温、背负重,演员们的表情和状态其实都是现实环境中的真实反映,所以看起来都很真实。
⑥ 求大佬提供一下2019年吴京和章子怡主演的的电影《攀登者》的百度网盘高清资源
《攀登者》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是由李仁港执导,彭昱畅/王大陆/魏大勋/曾梦雪/贾冰/岳旸/李歌主演的电影。于2019年上映。该片讲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15年后,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缨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杨光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加严酷的现实,也是生与死的挑战。
⑦ 电影《攀登者》是讲述哪一年的发生的事
电影《攀登者》是讲述1960年的中国珠穆朗玛登山发生的故事!
首先,我很崇拜攀登者,也向往来一次攀登历程!而这部《攀登者 》背后的真实故事远比电影更精彩。因为登上世界之巅,是多么宏伟、多么令人心潮澎湃的一件事!但对1960年的中国珠穆朗玛登山队员来说,更深的动力来自国家、人民以及坚不可摧的信仰。位于尼泊尔境内的珠峰南坡相对平缓,而位于中国境内的北坡则横贯着世界上最长的冰坡,有很多近70度的百米陡坡,有的甚至接近90度。西方国家认为初出茅庐的中国登山队想要从北坡登顶简直是痴心妄想。
最后,5月17日,中国登山队发起突击。5月24日上午9时,四名队员许竞、王富洲、刘连满和贡布从最高营地出发,摄像师屈银华也跟随拍摄,但许竞因体力消耗过大,无法再前行,原本只打算跟到半途的屈银华只能临时顶上。海拔8700米处,刘连满为了托举队友攀登而耗尽体力,其他三人连夜摸黑继续前进。
⑧ 电影《攀登者》主要讲述看了什么故事
电影攀登者剧情讲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成员王富洲、贡布(藏族)、屈银华三人完成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的故事。
1960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15年后,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缨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杨光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加 严酷的现实,也是生与死的挑战......
此外,为了真实再现中国登山英雄勇登珠峰的历史事件、实景还原珠峰壮丽景观,选择在西藏珠峰取景拍摄,让演员真实体验高原环境,高海拔、极度缺氧、变化无常的气候环境,再现中国登山队勇攀珠峰的历史壮举。
⑨ 《攀登者》传承了什么精神
这是一部国庆节上映的电影,传承了爱国主义精神,守护中国红。
电影《攀登者》主要就是根据当时这段历史改编的,讲述了两代中国登山队员,为完成国家使命置生死于外的勇气!电影将这两段故事带到观众面前,传达的并不只是攀登过程的艰苦,“攀登”二字也体现了大国崛起,彰显了民族气节,这种态度,这种气节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中国登山队,在冰天雪地中前行,遇风雪,闯天险,挑战人类极限和历史不可能,为国家誓死捍卫领土与主权完整,一腔热血,永远赤忱。
为了守护“中国红”这一抹亮色,为了抵达那个离苍穹最近的地方,他们曾经无畏过、坚持过、努力过,逆风雪,勇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