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阿q正传电影观后感1500字
上了电影与文学,看了几部电影,好像除了《阿
Q
正传》
这部电
影意外其他的我都记不太清了,
也许因为它是鲁迅先生写的一部经典
作品,
我才感兴趣吧!
很早之前就学过这篇文章可是却没有看过电影,
看过之后我又觉得这实为一部经典。
阿
Q
很卑怯,
他喜与人吵嘴打架,
但必估量对手。
口讷的他便骂,
气力小的他便打。与王胡打架输了时,便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假洋鬼
子哭丧棒才举起来,
他已伸出头颅以待了。
对抵抗力稍为薄弱的小
D
,
则揎拳掳臂摆出挑战的态度,
对毫无抵抗力的小尼姑则动手动脚,
大
肆其轻保都是他卑怯天性的表现。
阿
Q
的精神胜利法,他与人家打架吃亏时,
心里就想道:
“我总
算被儿子打了,
现在世界真不像样,
儿子居然打起老子来了。”于是
他也心满意足俨如得胜地回去了。中国人的精神胜利法发明固然很
早,后来与异族周旋失败,这方法便被充分的利用。
阿
Q
虽是极卑微的人物,
而未庄人全不在他眼里,
甚至赵太爷的
儿子进了学,
阿
Q
在精神上也不表示尊崇,
以为我的儿子将比他阔得
多。加之进了几回城更觉自负。
主人公阿
Q
代表了当时的中国人。
无论是从文中各个人物的意识
形态来看,
还是形如留辫者的字母
‘Q’,
在在都透露出鲁迅暗指的
真实人物—中国人。
影片不留情面地讽刺了当时中国人的一种自我麻
醉、自我满足、
自我解脱与逆来顺受的心态,以及中华民族自古以来
的一种劣根性,
包括自私自利、欺软怕硬与精神胜利法。
在为中国人
指出这些缺点时,
鲁迅可以说是毫不留情的。
但如果我们对中国人加
以仔细的观察,
会发现他所描述的这种阿
Q
心态在当今社会中并没有
消失
,
这也让我大吃一惊。不同于其他的作家,鲁迅更注重反应社会
与人性的丑恶,
而且他企图通过一种让我们产生反感的方法来让人理
解他的想法。
阿
Q
的精神胜利法对我的影响尤为深刻,
其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
遇到不开心的事,
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失败,
面对这种处境,
怎么办呢?
一味沉陷在其中而不能自拔,
当然是不可取的。
因此现代人懂得如何
来缓解自己的情绪,这便是所谓的精神安慰。人们常说的退一步,海
阔天空,
便是其中之一种。
我们当然不可将这种正常的排解心理困惑
与苦痛的方法都谓之精神胜利法。
正常的精神安慰对人的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每个人都必须学
会从失落中走出来,
都必须学会调节心理,
使它获得某种平衡。
否则,
我们将长期处在名利的斤斤计较中而痛苦。
阿
Q
的错在于他没有任何
的原则,
凡事都计较,
凡失败都要求得某种程度的超越。
而他又不是
通过现实的奋斗来实现,
只是作一番精神上的假想,
求得虚妄的胜利。
这种精神胜利法,
只会麻痹人的斗志,
为我们的苟且偷生找到心安理
得的借口,不利于现实的改造,不利于人类的进步,是我们应该扬弃
的。
当我们事业失败时,我们常会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谁笑到最后,
谁笑得最好;当我们受人欺侮时,我们会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当我
们失恋时,我们会说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些安慰都是我们所需要的。
因为只有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现实,
我们才能赢得最后的成功。
但是,
如果我们只会作虚无的宽解而不能够有切实的行动,
那就不免带有几
分阿
Q
味了。
B. 求一篇《阿Q正传》的看后感!
看了《阿Q正传》,发现阿Q是旧社会所产生的堕落的中国人典型,鲁迅先生为何会写这篇文章,我想他只是为了想要宣泄对人性弱点的看法吧!所以鲁迅先生用讽刺意味的手法写出国人病态的社会和人性的善良与丑恶。从这篇文章里面,我感受最深的应该就是阿Q那被践踏的人权以及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的“精神胜利法”了,这实在是一个要不得的想法,所以我想就以这个方面来讨论。“精神胜利法”是阿Q在遭受到种种挫折后所发明出来的东西,说好听一点是精神胜利法,其实根本就是驼鸟的心态,遇到困难只往地下钻,不会真正的去解决问题,只能够转身就跑。
如果现今社会中有人想靠着精神胜利法来存活下去,我想这应该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吧!因为不可能有老板会想要用这样的员工,不要说在工作了、如果再读书时就有这种心态,我想有这种心态的人未来应该是非常的惨吧,就连在同学中也有可能站不住脚。而在文章中阿Q为了减轻外力给来的欺压和凌辱,阿Q只能自我麻痹和自欺欺人来逃避现实,就因为这样使得阿Q以自负来安慰自己,于是愈陷愈深,也就使得阿Q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了。也许精神胜利法是给缺乏自信心的弱者的人的人生哲学,自己明明处于劣势,但是却又因为外在种种的失落,于是只有用精神胜利法来取得心灵上的安慰,但这毕竟只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方法罢了,它并不会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强,所以也可以说它是一个人自暴自弃的表现方法吧。
还由于阿Q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他只能靠出卖劳力才能生活,在文章中有写给人家作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但是阿Q他连基本的人生权利也没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连一间栖身的房屋也没有,只好长年在土榖祠里落脚,然后必须强迫接受有钱人的欺负,以及村里人们的戏弄、侮辱,这个现象让我感到非常的无奈,在现今社会似乎也是有类似的现象发生,似乎有钱人在社会里就是老大、而没钱的就只能成为有钱人底下的玩具一样被玩弄。在没有人权的社会里他的这些做法是否可以给予同情呢?
这是我看完这本书体会最深和思考的一些地方,对于鲁迅先生笔下的中国人虽然被讽刺的一文不值,但是鲁迅先生想要告诉我们的应该是不要故步自封,不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不要对人太过自私,不然永远都不会进步。
C. 求一篇阿Q正传观后感800字的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于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原名叫周樟寿,字豫才,18岁改名树人。“鲁迅”这个笔名是他在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才开始用的。
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鲁迅的小说思想深刻,技巧精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重要的杰作。它写于1921年,最初分章发表于《晨报副镌》,后收入《呐喊》。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未庄为历史舞台,以主人公阿Q的活动为线索,以批判阿Q的病态心理精神胜利法为重点来组织材料。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作者不但从中国的现实社会出发,以农民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而且着眼于辛亥革命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设计未庄这样一个闭塞落后的江南农村,作为阿Q生活的典型环境。阿Q这个形象,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奴隶生活的深刻写照,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被压迫历史的缩影。
阿Q,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谷祠里,只靠给人家打短工来维持生计。在他身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精神胜利法”:自甘屈辱,自甘轻贱,而又自我解嘲,自我陶醉。他的“精神胜利法”在那个时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仅是阿Q这样的下层农民所特有的,也反映出某些国民性。
当时的统治者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面对丧权辱国的形式,仍然自称“天朝”,沉醉在“东方的精神文明”的安慰中,鼓吹中国文明“为全球所仰望”,这不也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如出一辙吗?再放眼今朝,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可是仍然有许多的“阿Q”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整天怨天尤人,不求上进,慢慢的堕落成为社会负担,这些人既可悲又可怜。
“狮子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这是鲁讯用《狂人日记》来形容农村土豪劣绅的品性,赵太爷父子是当时农村土豪劣绅的代表。在小说中,他们基本上没有表现出善性,而是因富贵尊显而骄横,又因腐败没落而怯懦。他们剥夺了阿Q的最低的生存权利。他们自己可以妻妾成群,却以封建礼教的维护者的面目出现,惩治向吾妈求爱的阿Q,当革命的风声传到未庄,他们卑谦地称阿Q为“老Q”,当看到革命风暴势不可挡时,他们又投机钻营,成为革命队伍中的破坏力量。
在塑造阿Q这个典型形象时,鲁迅先生非常讲究情节的张弛、明暗的详略:对主人公阿Q的活动是露,对其他陪衬人物则是藏,对阿Q在未庄的活动描写得繁,在城里的活动则轻描淡写。此外,鲁迅先生还特别工于讽刺手法和幽默语言。
鲁迅先生创作《阿Q正传》的意图可作如下陈述:着眼于启蒙,写出旧中国的人生,主要是广大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悲愤而又愚昧落后的人生,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唤醒那沉睡的民众。
《阿Q正传》思想内涵博大精深,艺术手法精湛绝伦,是鲁迅先生最杰出的代表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化长廊中的一件珍品,是千古不朽的名著。
鲁迅先生在荆天棘地的艰苦环境里运用小说这一艺术形式进行战斗,为我们留下了《呐喊》和《彷徨》两个集子(历史小说《故事新编》除外)。《呐喊》收集了从1918年到1922年创作的小说14篇,于1923年8月出版。《彷徨》收集了从1924年至1925年创作的小说11篇,于1926年8月出版。
《阿Q正传》享有世界声誉,当它一收笔,便被介绍到美、法、日、俄等十多个国家,至今已有四十种不同文字的译本。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这部讽刺写实作品是世界性的,法国大革命时也有过阿Q,我永远忘不了阿Q那副苦恼的面孔。”
《阿Q正传》从它诞生至今,已过去七十多个年头,“阿Q”已成了常挂大中国人民口上的一个常用名词,“阿Q精神”也成了自潮或讽刺他人的用语。
祝你学习进步
D. 求一篇《阿Q正传》观后感
鲁迅先生,我们熟悉;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我们更熟悉。而阿q,正是被我们熟知的人物中最典型的一个。有幸看了《阿q正传》原著,有幸观看了《阿q正传》影视版。
第一个感受便是:影片与愿著似乎有些不一样。但是不一样在哪里,一时也说不出来。捧起《阿q正传》再细细翻翻,细细琢磨,终于品出了一点来。
在先生的笔下,人物皆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形象,而阿q尤其让人失望,阿q所处的那个未庄,甚至让人感到绝望:赵太爷等的权势者,吴妈等的保守者,以及王胡小d等一班无聊者,土谷祠老头等冷漠者,沉重地让人透不过气,黑暗得使人见不到光。
阿q在那种环境中生存,你不能渴望他会是一个有人格,有自尊,有成就的人。他只是一个连最基本的生存权力也得不到保障的“虫豸”。先生笔下的阿q,先生笔下的未庄,望不尽的是失望。
而在影视剧中,未庄与阿q身上似乎有了些许的希望之光若隐若现。其中最大的转变便是土谷祠的老头。
当阿q在赌钱时,老头怕他又输个精光,嘱咐他早点回去休息,这让人一愣,怀疑起这是否是那个冷漠无情的看祠老头。
当阿q无钱给地保时,拿出过冬的棉被给地保时,老头连忙拿钱赎回。地保嘿嘿一笑,说你这老头可真会贪便宜。这时,我们感到这才是先生笔下的那个看祠的老头。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又令人瞠目:老头把棉被还给了阿q,叹着气过去了。此时的阿q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心中肯定会闪过一丝感动,虽然他自己并不知道。我们又是愣了一愣,接而感到有些不快,亦有些欣喜。不快的是:人物形象与原著中已经是背道而驰了;欣喜的是阿q也有人关心了。
接下来的一幕,又令我们有所感动:当阿q上城回来以后,地保过来拿“孝敬”钱,阿q“酒后吐真言”,把自己如何“发财”一古脑儿告诉了地保。老头责怪阿q,这种事情跟他说说可以,怎么能跟地保这种人讲呢。那种语气,不是幸灾乐祸的讽刺,而是出自内心的真诚的关切。就像一个老者对不懂事的孩子的那一种责怪中透出的慈祥。
未庄——未来的村庄中,终于可以看到未来的一丝曙光了。
而在阿q的身上,我们也看到了至少有一处的闪光点吧!
在阿q的“革命梦”中,当大伙都被派去搬家具时,阿q让管祠的老头去休息,因为阿q认为他的年纪太大了。这一个小动作,让我们感受到了阿q身上的那一种可称为善良的那一份美好。这是一种希望,或许这一簇希望可以促成阿q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然而最终阿q还是死了,在没有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之前死了,阿q身上的希望破灭了。但是,未庄的希望还是存在的。
鲁迅先生曾在《“呐喊”自序》中说到:“至于自己,却也不愿将有以为苦的寂寞,再传染给也如我年轻时候做着好梦的自己似的青年们”。我想,如果先生看到《阿q正传》中土谷祠的老头的形象,阿q那个唯一的可认为是人的闪光点,他应该是会同意的。
E. 阿q正传观后感800字
这个夏天真是出奇的热,没事干便倒在床上,随手抓过一本书来看――《阿Q正传》于是随便翻开瞧瞧
我一口气读完了它,读完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又觉得可笑,又认为可悲。同时又佩服鲁迅先生的才华。《阿Q正传》它是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为背景,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主义压迫和毒害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暴露出国民的弱点,写出国人的灵魂。从作品的宇里行间中,我能体会到作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时作者也集中描写和痛彻批判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通过在辛亥革命中阿Q的表现和悲剧命运,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作品在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性格的刻画,深广的背景和人物的命运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等糅合在一起,组合得十分成功。
阿Q这一当时国民性格的典型,他临死前,两件最遗憾的事情是:画押的圆圈画得不够圆,二是游街时,没有唱出几句戏来。这是多么的可笑,更是多么的可悲呀!这决不是临危不惧,而是愚昧至极,他毫无真正的精神世界,连动物都会同情他这一套的精神胜利法,阿Q没有灵魂,就是死了也上不了天,只有一幅欺软怕硬的躯壳,他的存在对别人来说毫无意义。多他不多,少他不少,最多会成为人们无聊时的谈资。 如果现今社会中有人想靠着精神胜利法来存活下去,我想这应该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吧!因为不可能有老板会想要用这样的员工,不要说在工作了、如果再读书时就有这种心态,我想有这种心态的人未来应该是非常的惨吧,就连在同学中也有可能站不住脚。而在文章中阿Q为了减轻外力给来的欺压和凌辱,阿Q只能自我麻痹和自欺欺人来逃避现实,就因为这样使得阿Q以自负来安慰自己,于是愈陷愈深,也就使得阿Q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了。也许精神胜利法是给缺乏自信心的弱者的人的人生哲学,自己明明处于劣势,但是却又因为外在种种的失落,于是只有用精神胜利法来取得心灵上的安慰,但这毕竟只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方法罢了,它并不会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强,所以也可以说它是一个人自暴自弃的表现方法吧。
F. 急求一篇观后感《阿Q正传》
看过了电影,再回想起鲁迅原版的文章《阿Q正传》,阿Q或许可以称得上是大时代下的传奇人物了。
一个名字、身家不详,地位、定位不明的市井小民,他居无定所,飘零无依,却坚持着他独到的生活见解,外在世俗的眼光,不足令他畏惧,外在世俗的唾弃、贬抑,直至最后他被送上断头台,也不使他有丝毫的胆怯及羞愧,他镇守着他独树一格的处世典范。
尽管在鲁迅笔下的阿Q是虚构人物,但在我观看的过程中,我彷佛在阿Q身上嗅到似曾相识的熟悉身影。阿Q像是我,像他,也像是你,是彼此身边从不曾缺席的角色。阿Q的精神自然也是“永垂不朽”着!
精神胜利法是阿Q性格的主要特征,这也是阿Q落后不觉悟的重要原因。阿Q和人打架,打败了以后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后来每每说出口,其它的人知道了,此后每逢揪住阿Q辫子的时候,就对阿Q说:”阿Q,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牲。自己说:人打畜牲!”阿Q回说:”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人家不明白他是怎么想的,更甚是蔑视,但阿Q是心满意足得胜的走了,他觉得自己是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
而“自负”心态,也是阿Q另外一项傲人的心性。越是给人瞧不起,阿Q便越是想证明自己的优越,面对王胡、假洋鬼子,阿Q努力表现自己,他固守自己的自尊,努力的奚落,努力的想要占点上风,努力的要将对方身上“深恶而痛绝之”的部分消灭,但终究,他把自己想的太能耐了,两次生平的屈辱硬生生的降临。以致于后来,调戏小尼姑和去尼姑庵里横行,成了他释放内心伟大形象的载体。
阿Q的一生,穷途潦倒时,曾经被弃之如敝屣、视之如粪土;意气风发时,也曾经备受礼遇、尊荣,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一如他的个性一般:胆大妄为而卑怯懦弱,投机取巧又痴呆胡涂,阿Q果果真真是个“人物”,是个“典型在夙昔”的人物!无奈这个典型,令人不胜唏嘘!
在如今,当自己扮演起阿Q时,我们浑然不自知,演得畅意快活,继承和传扬了阿Q的精神;当他人幻化成阿Q的化身时,我们又幡然醒悟,无情的施以讪笑,甚或大加挞伐,给予的也不是什么好脸面:“阿Q”们没有阿Q那么张扬,却也是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他们乐衷于如此;他们没有阿Q 那么懦弱,却也胆胆怯怯地“提防”着别人,他们不清楚自己的方向是什么……此时此刻的社会中,此等小人物俯拾即是。
G. 阿Q正传的读后感
《阿Q正传》读后感
看了鲁迅先生所写的《阿Q正传》,发现他笔下所写的阿Q是旧社会所产生的堕落的中国人典型,鲁迅先生为何会写这篇文章,我想他只是为了想要宣泄对人性弱点的看法吧!所以鲁迅先生用讽刺意味的手法写出国人病态的社会和人性的善良与丑恶。从这篇文章里面,我感受最深的应该就是阿Q那被践踏的人权以及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的“精神胜利法”了,这实在是一个要不得的想法,所以我想就以这个方面来讨论。“精神胜利法”是阿Q在遭受到种种挫折后所发明出来的东西,说好听一点是精神胜利法,其实根本就是驼鸟的心态,遇到困难只往地下钻,不会真正的去解决问题,只能够转身就跑。
如果现今社会中有人想靠着精神胜利法来存活下去,我想这应该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吧!因为不可能有老板会想要用这样的员工,不要说在工作了、如果再读书时就有这种心态,我想有这种心态的人未来应该是非常的惨吧,就连在同学中也有可能站不住脚。而在文章中阿Q为了减轻外力给来的欺压和凌辱,阿Q只能自我麻痹和自欺欺人来逃避现实,就因为这样使得阿Q以自负来安慰自己,于是愈陷愈深,也就使得阿Q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了。也许精神胜利法是给缺乏自信心的弱者的人的人生哲学,自己明明处于劣势,但是却又因为外在种种的失落,于是只有用精神胜利法来取得心灵上的安慰,但这毕竟只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方法罢了,它并不会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强,所以也可以说它是一个人自暴自弃的表现方法吧。
还由于阿Q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他只能靠出卖劳力才能生活,在文章中有写给人家作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但是阿Q他连基本的人生权利也没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连一间栖身的房屋也没有,只好长年在土榖祠里落脚,然后必须强迫接受有钱人的欺负,以及村里人们的戏弄、侮辱,这个现象让我感到非常的无奈,在现今社会似乎也是有类似的现象发生,似乎有钱人在社会里就是老大、而没钱的就只能成为有钱人底下的玩具一样被玩弄。在没有人权的社会里他的这些做法是否可以给予同情呢?
这是我看完这本书体会最深和思考的一些地方,对于鲁迅先生笔下的中国人虽然被讽刺的一文不值,但是鲁迅先生想要告诉我们的应该是不要故步自封,不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不要对人太过自私,不然永远都不会进步。
H. 阿Q正传的影评鉴赏,字数1000左右
【内容摘要】《阿Q正传》在“革命”和“不准革命”两章中,对阿Q的心理描写:既有直接描述的对话,也有人物自语自唱和独白;既注重幻想、梦境的心理描绘,也注重运用联想回忆。其描写心理活动的手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鲁迅的名著《阿Q正传》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作者成功塑造的阿Q形象是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的一个典型。阿Q这个封闭落后农村的流浪汉,有农民的憨厚、质朴的一面,但更明显地具有偏狭、愚昧、盲目、无知、落后的一面。其最突出的性格是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自我麻木的“精神胜利法”。我们截取文中七、八两章“革命”和“不准革命”,来分析作者通过怎样的心理描写来刻划阿Q这一性格特征的。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鉴赏作者是如何展示阿Q的心理活动,从而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个艺术形象。
一、运用直接描述,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刻划性格
直接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就是作者出面直接描述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或者剖析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让读者透视到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例如,作者为了反映阿Q对革命的不理解的愚昧性,对革命党的无知的盲从性,在“革命”一章中,对阿Q的心理描写有这样一段直接描述:
阿Q的耳朵里,本来早听到过革命党这一句话,今年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但他有一种不知从那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况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Q更快意。
这段心理描述,写阿Q先认为“革命便是造反”而一向“深恶”,后来革命使“举人老爷”怕而“神往”,“鸟男女”慌张而“快意”。这段直接描述心理的文字,直接反映了阿Q的落后愚昧和对革命的不理解而盲从得意。
在“不准革命”一章中,阿Q在向假洋鬼子“投降”革命而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的前后也各有一段直接心理描写。在“投降”之前,阿Q心里“不平”“感着冷落”,分析原因“第一要着”是“要和革命党去结识”,“和假洋鬼子商量”。这不仅写出了阿Q对革命的自发性和自觉性,而且也反映了他对革命的无知性和盲从性。在“不准革命”之后,阿Q的心里就从“忧愁”“无聊”以至“渐渐的高兴起来”。作者对阿Q的这一心理揭示的非常细致、深刻,不仅揭示了阿Q被抛弃、被打击后的颓唐,也表现了阿Q缺乏对革命和革命党最起码的认识,反映了阿Q糊涂、落后和健忘的“精神胜利法”。
这些直接描述人物心理的语句,不仅直接揭示了人物的心理,而且成功地刻划了人物的性格。
二、通过自语自唱和对话揭示人物心理活动达到刻划人物性格
自语自唱,就是作品中人物的独自的说话和吟唱。阿Q宣布“投降”革命之后,有一段自语自唱:
“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
得得,锵锵 !
悔不改,酒醉错斩了郑贤弟,
悔不改,呀呀呀……
得得,锵锵,得,锵令锵!
我手执钢鞭将你打……”
这段《龙虎斗》中的戏文写出了阿Q飘飘然的心境。其中前面的一句自语揭示了阿Q心中革命的目的:“要什么就是什么”“欢喜谁就是谁”,反映了他对革命的不理解;而带鼓点的《龙虎斗》这段戏文吟唱,表现出了阿Q内心中的得意和盲目性,也揭示了他对革命的无知和盲目乐观。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阿Q的无知、盲目的“精神胜利法”性格是他的精神领域的主导,而且这一性格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他的躯体。
通过文中的对话,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也是本文的一个特色。阿Q和赵秀才父子的对话,反映了他对革命的认识的幼稚、盲目和自得心理;阿Q静修庵革命和老尼姑的对话,他语言的含胡、情态的诧异和错愕,反映了他内心的糊涂和无知;阿Q向假洋鬼子“投降”革命时的对话,吞吞吐吐,结结巴巴反映了他内心的自轻和懦弱;阿Q和小D的对话,虽然各一句,他的“不平”和心跳,反映了他的欺软而又懦弱的心理以及对革命的糊涂思想。
作者: 砂噬修罗 2006-5-5 19:23 回复此发言
--------------------------------------------------------------------------------
2 阿Q正传 影评
对话,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刻划人物性格,是小说中常用的手法。鲁迅在这两章中运用对话,揭示人物心理活动而刻划人物性格,简练、深刻而又有侧重,是我们阅读时不可不注意的。
三、运用幻觉、梦境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达到刻划性格
在“革命”一章中,阿Q在土谷祠里对革命的设想和愿望,是一绝妙的幻觉描写,也可以说是一段近似梦境的描写。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人物的幻觉、梦境,能够比较直接地反映出人物的追求和目标,能够比较准确地揭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阿Q在土谷祠的绝妙的幻觉或梦境,就是他所追求的目标和内心思想的形象图解。
阿Q的“革命畅想曲”,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他对革命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造反”认识上,形式也仅仅只是“结伙”打劫。他设想的革命党的衣饰和兵器等也都反映了他思想意识的落后、对革命理解的荒谬与无知。二、他认为革命就是报复欺负过他的人,他设想杀人也就不分青红皂白,而把同样受压迫的小D和王胡也包括在其中,说明他根本不知道革命的目的、不明确革命的对象。三、他把革命当作占有金钱的手段,心目中只有“东西”——钱和物,抢财物是他的目的,而且是自己“不动手”。四、他另一目的,就是对女人的态度——找女人。他在对女人的选择上:有的嫌丑,有的嫌小,有的嫌作风不正,有的嫌眼上长疤,有的又可惜脚太大,这充分反映了他在得意忘形之后的心理状态,也充分表现了他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特征。
这些都是通过阿Q如梦般的幻觉描绘表达出来的。在这幻觉中,阿Q的得意之态,贪婪之心,敌我不分,荒唐愚昧,都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这使我们对阿Q的形象“精神胜利法”就有了更充分地认识和了解。
四、描写人物回忆、独白揭示人物内心活动来刻划性格
在阿Q“投降”假洋鬼子遭打击和赵家遭抢劫后,阿Q回到他的土谷祠里,作者对他有一段心理活动的描写:
“他躺了好一会儿,这才定了神,而且发出关于自己的思想来:白盔白甲的人明明到了,并不来打招呼,搬了许多好东西,又没有自己的份,——这全是假洋鬼子可恶,不准我造反,否则,这次何至于没有我的份呢?阿Q越想越气,终于禁不住满心痛恨起来,毒毒的点一点头:‘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反?妈妈的假洋鬼子,——好,你造反!造反是杀头的罪名呵,我总要告一状,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
这段话,前半部分描写的是阿Q的回忆,即刚才赵家遭抢劫的情形,然后是对假洋鬼子的怨恨之情;后半部是阿Q的愤愤地自白,表达了他不满、痛恨、诅咒的心情。在这回忆和独白的表露中,说明阿Q行为和思想上虽遭到打击而精神上却又是胜利的。这段回忆和独白,再一次突出地刻划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特征。
以上是对《阿Q正传》阿Q心理活动展示的几个方面的赏析。在这两章中,作者通过回忆、幻想、独白、对话或者直接描述等手法,去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刻划人物形象的目的。读来可以使你全方位地洞察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到人物的心理性格个性,也可以使你体察到文章刻划人物多姿多彩。当你在阅读时,作品中的人物却不知不觉地活了起来,走了出来,并且向你畅开了心扉。
作者: 砂噬修罗 2006-5-5 19:23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阿Q正传 影评
我认为《阿Q正传》所影射中国民族的劣根性,种类虽多,荦荦大端,则有下列数种:
一、卑怯
阿Q是喜与人吵嘴打架,但必估量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与王胡打架输了时,便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假洋鬼子哭丧棒才举起来,他已伸出头颅以待了。对抵抗力稍为薄弱的小D,则揎拳掳臂摆出挑战的态度,对毫无抵抗力的小尼姑则动手动脚,大肆其轻保都是他卑怯天性的表现。徐旭生与鲁迅讨论中国人的民族性,结果说中国人的大毛病是听天任命与中庸,这毛病大约是由惰性而来的。鲁迅回答他道;这不是由于惰性,是由于卑怯性。“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以自慰,倘他有了权力别人奈何他不得时,则凶残横恣,宛然如一暴君,做事并不中庸。”
二、精神胜利法
阿Q与人家打架吃亏时,心里就想道:“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儿子居然打起老子来了。”于是他也心满意足俨如得胜地回去了。中国人的精神胜利法发明固然很早,后来与异族周旋失败,这方法便被充分的利用。
三、善于投机
阿Q本来痛恨革命。等到辛亥革命大潮流震荡到未庄,赵太爷父子都盘起辫子赞成革命,阿Q看得眼热,也想做起革命党来了。但阿Q革命的目的,不过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于革命意义,实丝毫没有了解。所以一为假洋鬼子所拒斥,就想到衙门里去告他谋反的罪名,好让他满门抄斩。《华盖集·忽然想到》那一条道:“中国人都是伶俐人,也都明白中国虽完,自己决不会吃苦的;因为都变出合式的态度来……这流人是永远胜利的,大约也将永远存在。在中国唯有他们最适于生存,而他们生存的时候,中国便永远免不了反复着先前的命运。”善于投机似乎成为中国民族劣根性之一。
四、夸大狂与自尊癖
阿Q虽是极卑微的人物,而未庄人全不在他眼里,甚至赵太爷的儿子进了学,阿Q在精神上也不表示尊崇,以为我的儿子将比他阔得多。加之进了几回城更觉自负。“但为了城里油煎大头鱼的加葱法和条凳的称呼异于未庄,他又瞧不起城里人了”。中国人以前动不动自称其国为数千年声明文物之邦,自己是轩辕华胄,神明贵种,视西洋人为野蛮民族,毫无文化可言。及屡遭挫败,则又说西洋人所恃的不过船坚炮利而已,所有的不过声光化电而已, 谈到礼教伦常则何能及我们万分之一?甚至于饱受西洋教育的辜鸿铭还说中国人随地吐痰和娶妾制度是一种精神文明。这何异于阿Q将自己头上的癞头疮疤当做高尚光荣的符号,当别人嘲笑他时就说“你还不配……”呢?
作者: 砂噬修罗 2006-5-5 19:31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阿Q正传 影评
鲁迅与<<阿Q正传>>
语言:
鲁迅在<<阿Q正传>>这篇小说的词汇使用上可谓是非常之细腻。通过恰到好处的用词, 他近乎完美地刻画了包括阿Q在内的一批人物。人物的刻画主要在于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如Section 3, line 4), 尤其是<<阿Q正传>>主人公阿Q的所有心理活动都得到了鲁迅细致的描述与剖析, 这为打动读者与表达作者的思想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阿Q正传>>在语言上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对声音的描述,如自言自语(section 2, page 2, line5),这让人物更具生命力与真实性。对于小说主人公阿Q,鲁迅并非仅停留在其内心活动的描写上, 而是通过这些关于阿Q内心活动的细致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其人呼之欲出,宛如真实的人。这些描写的最大目的就是体现阿Q此人的真实性格,让读者虽未见其人,却又能对之有一番较深的了解。这些写作手法并非鲁迅自创,而是主要来源于他对西方及日本文学作品的研究与翻译。
由于这部作品写于白话文推广的早期,所以在写作手法上显现出了一定的不足与局限性;但同时,鲁迅对日本及东欧文学的了解也使这篇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章回小说的影响,这点可以明显地由每章的结尾而见,并没有钓读者胃口的痕迹。
形式:
<<阿Q正传>>是一篇人物传记体的作品。虽然全篇小说在语言上倾向创新,并主要使用西方的写作手法,但由于鲁迅受过典型的中式传统教育,在小说形式上他还是受到了古典史传模式和文言文的影响。较为明显的是小说的开始部分, 对阿Q的姓名、籍贯、身世等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在时间的处理上鲁迅选择了较常见的 “直叙法” ,而没有选择其他较复杂的叙述方式。,同时,作者采用了 “全知观点”叙述法,一方面给读者提供了较为客观的视点,另一方面也让作者更方便地发议论并加入自己的想法,文中不乏鲁迅的己见。
结构:
这篇小说不仅仅局限于描述主人公生活中的某一事件或时段,而是几乎对阿Q的一生进行了记录。文章以阿Q为主线,并以生活在他身边的其他人物来烘托出阿Q的各种性格及人格特质。通过对几个重点事件与阿Q一般生活的描写, 作者成功地让各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的想象中。
思想:
文章主人公阿Q代表了当时的中国人。无论是从文中各个人物的意识形态来看,还是形如留辫者的字母 ‘Q’,在在都透露出鲁迅暗指的真实人物—中国人。文章不留情面地讽刺了当时中国人的一种自我麻醉、自我满足、自我解脱与逆来顺受的心态,以及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一种劣根性,包括自私自利、欺软怕硬与精神胜利法。在为中国人指出这些缺点时,鲁迅可以说是毫不留情的。但如果读者对中国人加以仔细的观察,会发现他所描述的这种阿Q心态在当今社会中并没有消失,这也让我大吃一惊。不同于其他的作家,鲁迅更注重反应社会与人性的丑恶,而且他企图通过一种让读者产生反感的方法来让人理解他的想法。
读后感:
的确,在阅读鲁迅这篇小说的时候,我本人也对之产生强烈的反感。我认为鲁迅对当时社会的看法过于悲观,尤其是他对革命的看法明显带有一种轻蔑,对社会变革并没有信心,令我略感到失望。另者,鲁迅在小说中并没有表达出自己对任何补救措施的看法,从而使文章缺乏了一定的说服力。
我虽然能够同意鲁迅对社会上不良现象的指摘,但作为一名读者,我却未能从文中找出他写这篇文章的出发点,而只能猜测。譬如他认为中国人有某某缺点,但当提到革命时,他却也表达了不满,如认为革命只是一场风波,造成更多的麻烦。这让我感到鲁迅不过是一位爱发牢骚的文人而已,等真正谈到较为具体的事时,又改变了观点,让人捉摸不定。
从这篇小说可见鲁迅是爱国的,但同时也是冷酷的。他与中国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而并不是完完全全地从一名中国人的角度出发来写这部小说的。
作者: 砂噬修罗 2006-5-5 19:45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阿Q正传 影评
<阿Q正传>观后感
阿Q或许可以称得上是大时代下的传奇人物。
一个名字、身家不详,地位、定位不明的市井小民,阿Q生活在清末民初,那个世局纷乱、人心不稳的大中国时代下,他属于贫贱卑微的阶级,长期处于地主压榨,被人轻视污蔑的环境中,他居无定所,飘零无依,虽然外在饥寒交迫、捉襟困窘,但却拥有比一般人更坚毅、更刚强的心性,说是「坚毅」、「刚强」,但却也是通篇小说里最吊诡、最引人入胜的部分吧?
他那颗固执的心,拥有世间里最坚定不移的信念,他坚持着他独到的生活见解,慷慨坦然的生活着,外在世俗的眼光,不足令他畏惧,外在世俗的唾弃、贬抑,亦不使他有丝毫的退却及羞愧,他昂然挺立的生活着,他经营着他独树一格的处世典范。尽管这一切在别人眼中,他无疑是藉由夸大自己在麻痹自己、自暴自弃、自轻自贱,他,阿Q依旧活得坦坦荡荡、无入而不自得。
阿Q最伟大的发明,莫过于他的”精神胜利法”,这恐怕是近年中国思想史上,独擅胜场、所向披靡的伟大创举。阿Q和人打架,打败了以后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这形成了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后来每每说出口,其它的人知道了,此后每逢揪住阿Q辫子的时候,就对阿Q说:”阿Q,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牲。自己说:人打畜牲!”阿Q回说:”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而不到十秒钟,阿Q也心满意足得胜的走了,因为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好一个「第一个能自轻自贱的人」,这可不是一个世间少闻的豁达大量,宽大为怀的人生器度?人生在世能得到几回「第一个」头衔?「第一个能自轻自贱的人」的的确确是足以让阿Q喜不自胜好上一阵子了!
再者「自负」心态,亦是阿Q另外一项傲人的心性。阿Q既然少有当上「第一个」头衔的机会,自然就无心勉强追求,但另外一方面,却仍无法忍受自己成为自己眼中「看不上眼」的小人物中的手中败将,因此他生平的两件屈辱因此而生。越是瞧不起,阿Q硬是想证明自己的优越,面对王胡、假洋鬼子,阿Q很尽职的表现自己,他固守自己的自尊,努力的奚落,努力的想要占点上风,努力的要将对方身上「深恶而痛绝之」的部分消灭,但终究他过份高估了自己的能耐,两次生平的屈辱硬生生的降临,不过,阿Q也不是省油的灯,这小小挫折岂就能将他打倒击垮?很快的,阿Q找到了让自己重振雄风的对象,他找上了那个平时他一见到一定要「唾骂」,产生「敌忾」的静修庵尼姑。重整旗鼓,再度做好心里建设的阿Q,也果真洗雪前耻,好好的戏弄了尼姑一番,对「晦气都报了雠,而且奇怪,又彷佛全身比拍拍的响了之后更轻松,飘飘然的似乎要飞去」,自负的阿Q,满心欢喜的离开,「哈哈哈!」的笑声,里头夹杂的满是阿Q掩不住的得意快活。
阿Q的一生,穷途潦倒时,曾经被弃之如敝屣、视之如粪土;意气风发时,也曾经备受礼遇、尊荣,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一如他的个性一般:胆大妄为而卑怯懦弱,投机取巧又痴呆胡涂,阿Q果果真真是个「人物」,是个「典型在夙昔」的人物!
无奈这个典型,令人不胜欷嘘!
尽管在鲁迅笔下的阿Q是虚构人物,但在我阅读的过程中,我彷佛在阿Q身上嗅到似曾相识的熟悉身影。阿Q像是我,也像是你,是彼此身边从不曾缺席的角色。当自己扮演阿Q时,我们浑然不自知,演得畅意快活;当别人幻化成阿Q的化身时,我们又幡然醒悟,无情的施以讪笑,甚或大加挞伐。鲁迅笔下的阿Q代表过去中国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可说是中国近代史道地的血泪见证,但时过境迁,岁月流转,阿Q精神依旧不死,此时此刻的中国,彼等小人物俯拾即是。
作者: 砂噬修罗 2006-5-5 19:47 回复此发言
--------------------------------------------------------------------------------
6 回复 1:阿Q正传 影评
表达了辛亥革命的不侧底性。
为什么在全世界广泛拥有读者呢?
中美洲危地马拉的一位作家这样说∶“阿Q主义,或者精神胜利法,在展开对抗压迫的斗争时,只会妨碍我们看清自己所处的状况。因此,现在就必须抛弃它。”
多数人得过且过,不面对现实,那就到什么时候也不能改变现实。
鲁迅先生用阿Q这一形象表达的思想超越国境,启示全世界民众。
“要改变社会,首先改变自己!自己坚强起来!聪明起来!”这不就是从《阿Q正传》中读取的普遍性、世界性吗?
作者: 砂噬修罗 2006-5-5 19:48 回复此发言
--------------------------------------------------------------------------------
7 回复 1:阿Q正传 影评
<<阿Q正传>>中的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什么?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不开心的事,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失败,面对这种处境,怎么办呢?一味沉陷在其中而不能自拔,当然是不可取的。因此现代人懂得如何来缓解自己的情绪,这便是所谓的精神安慰。人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便是其中之一种。我们当然不可将这种正常的排解心理困惑与苦痛的方法都谓之精神胜利法。
精神胜利法与正常的心理安慰的主要区别在于所面对的生活内容的不同。有些事我们不能苟且,不能容忍,应该作出抗争,以求得实际的胜利。例如阿Q在被打时,本应该反抗,而不说一句“儿子打老子”便完事。在对待这类事时,如果无原则的退让,无原则的自宽自解,那便是真正的精神胜利法。生活中还有些事情本不需要过多的计较,如果我们也去计较,并以不如别人为耻,同时用某种方式来自譬自解,以求得精神上的愉悦,则也可称为精神胜利法。比如我们天生丑陋,我们只能承认,不必以为羞耻,更不必用“儿子才会长得漂亮”来安慰自己。不是任何事我们都要比别人强,有些事不如他人也是十分正常的。如果我们以这种心态来对待生活,则我们就会远离某些阿Q气。
正常的精神安慰对人的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每个人都必须学会从失落中走出来,都必须学会调节心理,使它获得某种平衡。否则,我们将长期处在名利的斤斤计较中而痛苦。阿Q的错在于他没有任何的原则,凡事都计较,凡失败都要求得某种程度的超越。而他又不是通过现实的奋斗来实现,只是作一番精神上的假想,求得虚妄的胜利。这种精神胜利法,只会麻痹人的斗志,为我们的苟且偷生找到心安理得的借口,不利于现实的改造,不利于人类的进步,是我们应该扬弃的。
当我们事业失败时,我们常会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当我们受人欺侮时,我们会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当我们失恋时,我们会说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些安慰都是我们所需要的。因为只有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现实,我们才能赢得最后的成功。但是,如果我们只会作虚无的宽解而不能够有切实的行动,那就不免带有几分阿Q味了。
I. 求阿Q正传的观后感
这种情况的话我也是从别的地方给你找的 希望能帮到楼主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于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原名叫周樟寿,字豫才,18岁改名树人。“鲁迅”这个笔名是他在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才开始用的。
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质量很高。鲁迅的小说思想深刻,技巧精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重要的杰作。它写于1921年,最初分章发表于《晨报副镌》,后收入《呐喊》。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未庄为历史舞台,以主人公阿Q的活动为线索,以批判阿Q的病态心理精神胜利法为重点来组织材料。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作者不但从中国的现实社会出发,以农民的实际生活为基础,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而且着眼于辛亥革命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设计未庄这样一个闭塞落后的江南农村,作为阿Q生活的典型环境。阿Q这个形象,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奴隶生活的深刻写照,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被压迫历史的缩影。
阿Q,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谷祠里,只靠给人家打短工来维持生计。在他身上,最显著的特点是“精神胜利法”:自甘屈辱,自甘轻贱,而又自我解嘲,自我陶醉。他的“精神胜利法”在那个时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仅是阿Q这样的下层农民所特有的,也反映出某些国民性。
当时的统治者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面对丧权辱国的形式,仍然自称“天朝”,沉醉在“东方的精神文明”的安慰中,鼓吹中国文明“为全球所仰望”,这不也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如出一辙吗?再放眼今朝,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可是仍然有许多的“阿Q”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整天怨天尤人,不求上进,慢慢的堕落成为社会负担,这些人既可悲又可怜。
“狮子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这是鲁讯用《狂人日记》来形容农村土豪劣绅的品性,赵太爷父子是当时农村土豪劣绅的代表。在小说中,他们基本上没有表现出善性,而是因富贵尊显而骄横,又因腐败没落而怯懦。他们剥夺了阿Q的最低的生存权利。他们自己可以妻妾成群,却以封建礼教的维护者的面目出现,惩治向吾妈求爱的阿Q,当革命的风声传到未庄,他们卑谦地称阿Q为“老Q”,当看到革命风暴势不可挡时,他们又投机钻营,成为革命队伍中的破坏力量。
在塑造阿Q这个典型形象时,鲁迅先生非常讲究情节的张弛、明暗的详略:对主人公阿Q的活动是露,对其他陪衬人物则是藏,对阿Q在未庄的活动描写得繁,在城里的活动则轻描淡写。此外,鲁迅先生还特别工于讽刺手法和幽默语言。
鲁迅先生创作《阿Q正传》的意图可作如下陈述:着眼于启蒙,写出旧中国的人生,主要是广大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悲愤而又愚昧落后的人生,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唤醒那沉睡的民众。
《阿Q正传》思想内涵博大精深,艺术手法精湛绝伦,是鲁迅先生最杰出的代表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化长廊中的一件珍品,是千古不朽的名著。
鲁迅先生在荆天棘地的艰苦环境里运用小说这一艺术形式进行战斗,为我们留下了《呐喊》和《彷徨》两个集子(历史小说《故事新编》除外)。《呐喊》收集了从1918年到1922年创作的小说14篇,于1923年8月出版。《彷徨》收集了从1924年至1925年创作的小说11篇,于1926年8月出版。
《阿Q正传》享有世界声誉,当它一收笔,便被介绍到美、法、日、俄等十多个国家,至今已有四十种不同文字的译本。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这部讽刺写实作品是世界性的,法国大革命时也有过阿Q,我永远忘不了阿Q那副苦恼的面孔。”
《阿Q正传》从它诞生至今,已过去七十多个年头,“阿Q”已成了常挂大中国人民口上的一个常用名词,“阿Q精神”也成了自潮或讽刺他人的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