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婆婆与外国媳妇的电影
土婆婆PK洋媳妇
编剧:杨珺
导演:方军亮
主演:李静、玛利娅、许烨
剧情介绍:
留洋博士魏国双喜临门:洋媳妇爱玛不仅出资成立百思特尔生物化工科贸公司,让魏国从“海待”摇身一变成为公司董事长,还怀胎十月分娩在即,让魏国晋升父亲的行列。魏国双喜临门春风得意,魏国妈闻讯而来乐不可支。问题是,东北来的“土”婆婆即将伺候的,是注重权利尊循科学的“洋”媳妇。
家门添丁喜从天降,无论对于魏国两口子还是魏国的妈妈,高兴是毋庸置疑的事。但高兴没多久,问题就接踵而来。先是爱玛不喝魏国妈熬的猪蹄汤,猪蹄汤换成鲫鱼汤,爱玛也不喝。除了冰镇可乐,爱玛是逢汤必倒。婆婆费心吧力熬的下奶汤全给倒了,直接受害人是爱玛花钱雇来的小保姆兰兰。
兰兰遭撵,表面原因是倒了魏国妈熬的下奶汤,实际是因为每月1000块钱的保姆花销,如果再算上兰兰的吃住,魏国妈觉得这钱花得不值当。兰兰委屈地走了,经济问题似乎得到了解决,可孙子的尿布问题却显现出来。爱玛坚持用尿不湿,魏国妈非要用中国人用了上千年的尿褯子,最终还是魏国以身说法,平息了婆媳因尿褯子引发的争端。
❷ <外来媳妇本地郎>里的戴安娜是谁演的
在金牌短剧《外来媳妇本地郎》的一众媳妇中,“洋媳妇”戴安娜无疑是最受瞩目的焦点人物。这不仅是因为她那金发碧眼的独特外型,还因为她操着一口洋汁洋味的“洋式”粤语。扮演戴安娜的演员名叫郝莲露,她不仅天赋异秉、掌握五国语言,还曾经师承相声艺术家丁广泉、练就了一身过硬的表演功夫,更重要的是,她能将“洋媳妇”的神髓演绎得如此逼真,全然因为生活中的她也有着一段与中国男士的浪漫异国情。
洋面孔+中国师傅:“女版大山”崛起荧屏
提起电视剧《外来媳妇本地郎》中的“戴安娜”,人们想起的往往是那个金发碧眼、身材高挑的洋媳妇。戴安娜的扮演者是个美丽的德国姑娘,她的德文名字叫HAUBENSACK ESTHER,中文名字叫郝莲露。从中国人的眼光来看,郝莲露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女——她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语言学本科专业,并摘取了汉学硕士学位;她具有过人的语言天赋,掌握了法语、意大利语、德语、汉语、韩语以及家乡方言——巴伐利亚语。1992年,郝莲露获得了慕尼黑大学奖学金,由于她对中国文化向往已久,于是便远赴重洋来到中国的北京大学进修中文专业,并在广州的暨南大学学习了粤语。几乎从那一刻开始,郝莲露便与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3年,正当郝莲露神游于古朴的中华文化和深奥的中文世界中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打破了她“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平静生活。“一天,侯宝林的弟子、著名相声艺术家丁广泉来到北大外国人中文进修班寻找汉语天才,在老师的推荐之下,丁广泉找到了我,并提出收我为徒。刚开始我还真不想去,觉得耽误学习。但后来想想,自己从小就喜欢演讲、出风头,表演欲望也很强,而且机会难得,于是便爽然答应。”丁广泉的悉心教导加上过人的语言天赋,郝莲露很快便说学逗唱样样精通,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嘴皮功夫。不久,北京舞台上升起了一颗耀眼的相声新星——“女版大山”郝莲露,她上晚会、录节目,讲相声、演小品,一颦一笑渗透着无限幽默,迅速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与支持,知名度不断飙升。“当时我曾经与冯巩、曹灿、巩汉林、侯耀华搭档演出,演的几乎都是他们的‘洋媳妇’,每次走在北京、天津的大街上,总会有观众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回忆起那段灿烂的“星”路历程,郝莲露言语中满溢着怀念的情愫,“不过当时演得很不好意思,因为我知道自己的表演功底比他们差了许多,如果不是自己的老外身份,根本就没可能与他们同台演出。”1994年,相声事业风生水起的郝莲露在中国的进修期限到了,为了赶回德国完成学业,她只好放下心爱的表演事业,暂别了这个带给她无限名气的美丽国度。
离开中国后,尽管郝莲露学业上硕果累累,但表演事业依然是她心底里最真的牵挂。1999年,澳门卫视邀请郝莲露担任旅游节目主持人,此举点燃了郝莲露心底的演艺热忱,她毅然重返中国,摇身成了一个别具特色的老外主持人。当年年末,《外来媳妇本地郎》筹备拍摄,郝莲露过人的表演天赋和熟练的粤语水平吸引了导演的眼光。不久,郝莲露“嫁”入康家,开始了四年漫长的“洋媳妇”生涯。从当初的“女版大山”到如今的“康家媳妇”,随着《外》剧的成功热播,郝莲露现在已成为广东家喻户晓的明星,面对自己的功成名就,郝莲露显得非常低调,并辩称“洋媳妇”角色掩盖了自身的光芒,“戴安娜的名字和角色深入民心,以至别人只知戴安娜而不知道我的原名,所以说成功的只是戴安娜,而非郝莲露。”
洋媳妇+中国丈夫:德国才女下嫁北京“的哥”
舞台是生活的延伸。《外》剧中的戴安娜嫁入了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而生活中的郝莲露也拥有一段颇为浪漫的中西情缘。郝莲露的丈夫姓王,是一名身材魁梧、气宇不凡的“的哥”,虽然他仅是高中毕业,但却笑容可掬,稳重大方,是郝莲露心目中的中国美男子。说起这段中西情缘,人们总会被郝莲露的勇气所折服——一个外国研究生为何下嫁了一个中国出租车司机?一切还得从王先生与郝莲露戏剧性的恋爱历程说起。
“1994年我还在北大学习中文,偶然机会下认识了王先生,他对我一见钟情,并旋即展开了猛烈的攻势。那时我是跆拳道黄带高手,尽管他对跆拳道毫无兴趣,但为了找到突破口,他还是硬着头皮来找我拜师。我当时对这个中国的哥毫无感觉,在他的穷追不舍下勉强答应了他要求,刚开始我还单刀直入地泼他冷水——‘请你不要对我抱任何的想法,如果你一意孤行的话,到头来始终会失望的!’之后我们渐渐熟络起来,他也变着法子来博取我的好感,看电影、逛公园,居然不知不觉俘虏了我的芳心,1995年,我俩正式结婚,他也作为德国女婿陪我回国完成学业,并在慕尼黑住了三年之久。”2002年,回到中国的郝莲露与丈夫诞下一子,取名王辰,这个皮肤白皙、容貌洋气的混血儿,正是《外》剧中扮演戴安娜之子保罗的那个可爱宝宝。
对于这段常人眼中“并不匹配”的婚姻,郝莲露义无返顾,每每说起时嘴角还荡漾着幸福的笑容:“我觉得婚姻的选择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当你选择另一半的时候,是不允许患得患失的,如果你不是一条路走到底,终究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丈夫虽然不是一个高学历的‘优秀’人才,无钱又无势,但他却绝对是个好人。况且,我妈与我丈夫非常投缘,德国的亲戚也都对他印象良好,而这段婚姻又赐予我一个这么可爱的孩子。”
古往今来,异国情缘在带来曼妙感觉的同时往往夹杂着文化上的冲突,但郝莲露对此却毫无顾忌:“其实我父母也是异国恋,妈妈是德国人,爸爸是阿根廷人,或许是父母的原因,所以我们一家都对异国恋没有任何心理障碍。倒是身处皇城根下的婆家人顾虑重重,直至小宝宝出生之后,婆婆对我的顾虑才一少而光,逢人就赞——咱们家媳妇自然生育,又喂母乳,还一边带孩子一边赚钱,比中国媳妇好上几百倍!”
洋理念+中国式生活:夫妻分居两地各自忙
生性独立的郝莲露如今把家安在了广州黄花岗,一个人接戏拍广告拉扯着可爱的小王辰,与夫婿过起了天各一方、相思成疾的分居生活。问起为何会选择这种“孤苦伶仃”的生活方式,郝莲露的回答实在而又无奈:“由于我1994年后离开北京太久,所以北京演艺圈已经没有多少机会适合我的了,如今只有在广州还有《外》剧以及一些广告会找我拍摄,为了生活、为了事业,我只能选择住在广州。”
随着广告市场日渐惨淡,郝莲露如今的片约也越来越少,收入可谓一日不如一日。尽管生计艰难,但德国人骨子里的坚毅性格支撑着郝莲露不断前行。看着郝莲露艰难地带着儿子孤身奋战,朋友们都力劝她返回北京“傍着老公”,但郝莲露却坦言外国女人向来都很自强:“我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人,经济上也是如此,从结婚直到现在生了小王辰,我都没有用过丈夫一分一毫。况且北京家里的居住条件很差,是清朝时期的四合院,而且我也不想麻烦婆婆。如果让我到北京靠老公,还不如回德国靠我妈更舒服?”
问起夫妻分居两地,如何消弭相思之苦?郝莲露苦笑连连,打趣说两人结婚10年,早已是老夫老妻,浪漫爱情经过时间的涤荡,也已渐渐转化成了实在的亲情。“说起来也没人信,我俩平时甚少联系,基本上是有事才电话联系,毕竟电话费贵啊。不过夫妻总不能老分开吧,因此他近期可能会移师广州搞贸易生意,到时,我们就可以一家团聚了。”说到此处,郝莲露碧蓝的眼睛里透射出一丝期待的神情,眼神里满溢着离愁别绪,蕴涵着女人心底里对家庭的那份渴望之情……
❸ 陈佩斯,陈强,王刚,凌元主演的一部电影,九十年代春节期间播放的
陈佩斯指导的同喜同喜
❹ 请告知下一讲的是美国媳妇和中国丈人之间矛盾的一电影(电视剧)
土婆婆PK洋媳妇
编剧:杨珺 导演:方军亮 主演:李静、玛利娅、许烨
留洋博士魏国双喜临门:洋媳妇爱玛不仅出资成立百思特尔生物化工科贸公司,让魏国从“海待”摇身一变成为公司董事长,还怀胎十月分娩在即,让魏国晋升父亲的行列。魏国双喜临门春风得意,魏国妈闻讯而来乐不可支。问题是,东北来的“土”婆婆即将伺候的,是注重权利尊循科学的“洋”媳妇。
家门添丁喜从天降,无论对于魏国两口子还是魏国的妈妈,高兴是毋庸置疑的事。但高兴没多久,问题就接踵而来。先是爱玛不喝魏国妈熬的猪蹄汤,猪蹄汤换成鲫鱼汤,爱玛也不喝。除了冰镇可乐,爱玛是逢汤必倒。婆婆费心吧力熬的下奶汤全给倒了,直接受害人是爱玛花钱雇来的小保姆兰兰。
兰兰遭撵,表面原因是倒了魏国妈熬的下奶汤,实际是因为每月1000块钱的保姆花销,如果再算上兰兰的吃住,魏国妈觉得这钱花得不值当。兰兰委屈地走了,经济问题似乎得到了解决,可孙子的尿布问题却显现出来。爱玛坚持用尿不湿,魏国妈非要用中国人用了上千年的尿褯子,最终还是魏国以身说法,平息了婆媳因尿褯子引发的争端。
❺ 有哪些洋媳妇或洋女婿的电影
我知道的好像就是巴黎宝贝 我的娜塔莎 唐山地震 ...
❻ 《村里来了个洋媳妇》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村里来了个洋媳妇》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we3V476Qk5bWbu3KVkEKXA
❼ 一个洋女人嫁到农村的是什么电影
村里来了个洋媳妇。
《村里来了个洋媳妇》讲述的是在非洲工作的农村小伙郭小军,带着非洲黑人姑娘璐璐回乡,璐璐主动与小军家乡人民攀谈,可小军妈妈李翠花却反对儿子和黑人姑娘的婚事,还特意安排了儿子与未婚的大学生村官沈莹相亲,经过一段激烈、搞笑的“较量”,最终消除误解,小伙与黑人姑娘也留在农村共同建设美丽家乡。该片延续了农村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成功经验,拓展了农村喜剧电影的新视角。
❽ 中国“洋媳妇”中,为什么印度女人几乎没有
我们知道印度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而且他们国家人口很多,并且对于女性也并没有很尊重,在他们国家女性的地位是比较低的。所以印度女性很少能够出来与别人相识,自然就很少有外国人通婚。
还有印度是一个宗教信仰比较浓郁的国家,所以他们当地人对他们自己的信仰是非常坚持的,那么在他们的信仰当中呢是不怎么支持与外界通婚的,所以很多女性都只能嫁给印度人,再加上印度确实没有那么发达,再加上印度的饮食和其他环境都没有那么好,一般不会有很多外国人去印度生活,这也就导致,他们是没有办法去相见的,没有机会见面的,除非印度女生到中国来,但是因为印度女生一般很少出门,或者说他们的家庭不支持他们出国,因此,这也是洋媳妇中很少有印度女孩的原因吧。
❾ 洋媳妇的著名人物
娶过洋媳妇的中国(或华人)男明星
一、 刘烨/安娜依丝(法国)
内地当红小生刘烨和洋女友安娜丽丝在地坛公园大婚,07年公布恋情的二位,终于修成正果。
二、张铁林/玛丽莎(波兰)
作为中老年妇女的偶像,“皇阿玛”张铁林有自己独特的魅力。风流的皇阿玛绯闻颇多,却只有一次婚姻,对象是波兰美女玛丽莎。二人孕有一女月亮,自被曝光以来,吸引不少关注,从女儿身上,可见玛丽莎的美貌。
三、 周华健/康粹兰 (美国)
老牌歌星周华健打拼歌坛几十年,她和美国美女的婚姻也是演艺圈的榜样。结婚二十余年,夫妻感情甜蜜如昔,妻贤子孝是华健大哥在歌坛继续努力的源动力。
四、姜文/桑德琳(法国)
内地实力派男星姜文和妻子携手走戛纳红毯的照片,曾经轰动一时。随现在劳燕分飞,但两人的感情并未变,依然把对方当做此生至爱,着实感动到不少人。
五、李小龙/琳达(美国)
李小龙作为华人的骄傲,虽然逝世多年,他的影片依然是不朽的经典,他和美国妻子琳达的爱情也早就成为电影迷心目中的经典。
嫁给中国人的著名洋媳妇
郝莲露(德国)
郝莲露1990年被慕尼黑大学录取,1992年通过德国政府文化交流机构颁发的奖学金来到北京大学攻读普通话与古汉语。曾荣获外国人中华才艺大赛一等奖,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和澳门卫视等电视台主持过节目,并多次参加央视和一些地方台的春节晚会,还主演了《外地媳妇本地郎》《阮爱国在香港》等多部喜剧片,是著名的洋女笑星。
魏丽(摩尔多瓦)
天下婆媳都一样,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度,只要是真心以待,爱,就是家庭里最美丽的语言。就像魏丽说的:“我答应过婆婆,一定要学好上海话,我就一定做到。”
东视文艺频道《三人麻辣烫》新年一亮相,使观众重逢了久违的一档精彩的沪语节目,令人惊异的是,居然出现了一个金发碧眼的女主持,还居然把上海话说得如此地道!
这位洋主持原名叫做维多利亚,4年前跟着丈夫来到上海,成为一名上海媳妇,并跟着夫姓取了中文名:魏丽。
跟着丈夫嫁到上海
“侬好,我是魏丽。”
站在眼前的魏丽笑意盈盈,一听说要拍照,赶紧取出发夹,把披下来的头发盘上去,“格能好看伐?”把绿色的羽绒大衣脱了,配上粉色马甲,红色毛衣,好一个色彩鲜艳。
因为喜欢色彩鲜艳,她曾在城隍庙看到木制的彩色挖耳勺以为是发髻,兴奋不已,买了一大堆插在头上,闹了大笑话。
和所有爱美的小姑娘一样, POSE 摆完,她跳起来抢着看摄影师手里的相机屏幕。看到她一本正经“拗造型”,正在隔壁开会的同事纷纷起哄,魏丽抱拳做了个揖,“勿好意思,勿好意思。”这时,旁边两个服务生忍不住捂着嘴笑起来,轻轻地说,这不是上海“大山”嘛。
魏丽是个爱浪漫的人,她说自己做的最浪漫的事就是远嫁到上海。
4年前,魏丽的丈夫和朋友去罗马尼亚开了一家餐馆,成了维多利亚家的房客。人帅气诚恳又烧得一手好菜,魏丽一家人都很喜欢这个小伙子。
那时他说洋泾浜英语,而她一句中文也不会,就靠着丈夫带来的一个半旧的好译通,虽然语言有障碍,两个人还是成了好朋友。
他虽然内向可是很细心,天冷的时候,会提醒她加衣,没事还经常做点好吃的给她,“在罗马尼亚,男人很少做家务的。”魏丽的心被打动了。她也担心他语言不通会被人欺负,总是会帮他讨价还价。就在这时,丈夫一次摔跤骨折了,魏丽急得天天往医院里跑。
中国人说伤筋动骨100 天,可他恢复得特别快,这是因为他已经决定,要为这个女孩做一辈子菜。
到了真正要嫁人的时候了,魏丽却芳心大乱,“不知道他在中国到底怎么样,毕竟很多事情都没有证实过,他是不是有爱人了,有孩子了,他会永远对我好吗?”
可是,爱情就是没有道理的东西,不顾父母的反对,她还是跟着他义无反顾地来上海了。
婆婆教我讲上海话
当儿子在电话里说爱上一个罗马尼亚姑娘,魏妈妈就懵了,这可怎么是好,婆媳相处本来就是个千古难题,更别说语言文化都不同的外国人。
第一次见识中国人的婚礼,魏丽也懵了。罗马尼亚的婚礼习俗是要狂欢,大家一直唱歌跳舞要跳一整夜,而这里“那么多人,一坐下来就是吃,我一直只是给客人点烟,什么也没干。”
丈夫白天去上班,家里只剩婆媳两个,虽然语言不通,各做各的事,但是点头微笑间有种说不出的默契。那时的魏丽,只会说“侬好,谢谢侬”,见到谁都说这两句,礼多人不怪,乖巧的儿媳深得婆婆喜爱。
“婆婆对我交关好啦,每天都要关照我喝牛奶,穿暖和点,当心冷,连我拿筷子都是她教的,以前我只会一只手拿一根,夹多少,掉多少,侬看现在多少活络。”她拿起两只笔比划着。
语言障碍还是最大的问题,于是,婆婆买来小学生学拼音用的图片,一个个地教她认,“迭个是蕃茄,迭个是黄瓜。”朋友们看她的认真样,都忍不住笑她。魏丽没有笑,她正为自己老学不会而哭了一场。
有一次魏丽在楼下散步,看到小区里的阿姨们在打太极拳——很久以后才知道那叫太极拳,“功夫!功夫!”魏丽的脑子里马上想到了电影里中国人的飞檐走壁,学会了就可以飞啦!她马上跳到队伍里,像模像样地学了起来。阿姨们笑成一团,“喔呦!好白厢来!”她听不懂,依然笑嘻嘻地说着“侬好”,这样,她又学会了一个词“好白厢”。
6个月后,魏丽在婆婆的帮助下终于开说上海话,虽然带有浦东本地口音,但她特别兴奋,连用了3个“太”字,“实在是憋得太久了,太长时间没有说话,我肚子里有太多的东西要说。”
“还记得开口第一句话是什么吗?”
魏丽想了想,“好像是‘面包’吧”。
婆媳相处,实际行动比说重要
毕竟是文化习俗不同,洋媳妇和上海婆婆之间,总是有些代沟。
拿吃来说,按照上海人的口味,婆婆做的菜浓油赤酱,“夹起一根青菜,上面的油就滴下来。”刚来上海吃不惯油的魏丽怕婆婆不开心,硬着头皮吃下去,拉了几次肚子。而她做的蔬菜沙拉,婆婆也不喜欢。
这个没关系,时间长了,她也爱上了婆婆烧的“黏嗒嗒”的红枣白木耳汤。
可是在有些问题上,她说自己很独立。
婆婆很关心媳妇,天冷了,她要让媳妇多穿衣服,可爱美的年轻女孩不愿意穿得那么臃肿,“有时候,婆婆太过关心,有点……啰嗦。”魏丽坚持,年轻人应该有年轻人的生活。
所以当婆婆总要说儿子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的时候,魏丽对婆婆说,“他是大人了,应该给他一个自己的空间。”
因为坦诚,所以才不会误解。虽然有点不习惯,婆婆还是接受了魏丽的意见。“只要他们开心,健康,我就满足了。”婆婆不愧是个开朗时尚的婆婆,如今晚上回家,和媳妇一人一台电脑,上网去。不过到了电视台放媳妇主持的节目,她一定要看,一天两次,连重播也不放过。
说到婆媳相处之道,魏丽和婆婆都提到了互相尊重,互相体贴,要为对方着想。为了鼓励媳妇多多接触上海,婆婆包揽了大部分家务,而魏丽也很懂事。
“虽然丈夫比我大好几岁,但是我认为他有时考虑问题不如我周到。”有一次婆婆感冒,晚上咳嗽,她和丈夫都听到了,可是丈夫没离开电脑桌,她就赶紧跑过去问问姆妈怎么回事。婆婆很感动,很多上海孩子忽视的细节,洋媳妇却放到了心上。
天下的婆媳其实都一样,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度,只要是真心以待,爱,就是家庭里最美丽的语言。就像魏丽说的,“我答应过婆婆,一定要学好上海话,我就一定做到。”
❿ 《村里来了个洋媳妇》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村里来了个洋媳妇》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0ZkEC-e12UeJNmqdSZPG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