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捍卫者电影观后感联系实际

捍卫者电影观后感联系实际

发布时间:2022-09-20 08:49:09

① 捍卫者观后感100字急!!

捍卫者:
电影讲述了姚子青奉命率部五百余人守卫宝山县城。在装备落后,没有援军且地势不利的情况下,姚子青凭借灵活的战术运用,率领全营7日你击退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顽强抵抗,最终全营先后战死沙场。

感受到了热血,对抗日英雄一份敬意,同时要对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而珍惜。

② 捍卫者观后感作文400字

无意中我看到了朋友的推荐,走进电影院看了这部《捍卫者》。虽然是小制作,虽然没有大牌,但我觉得这部电影特别好。

一百多分钟的电影,讲的是一群人生命中最后的七天,守护家园、捍卫国土,悲壮、惨烈、义无反顾。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觉得每分钟都是煎熬的,我既希望他们能多活一分一秒,可是知道结局的我又恨不得这场电影赶快结束。明知必死,为何而生?
电影的节奏很紧凑,救援、迎敌、坚守、欢快、压抑、绝望、坦然,在这七天里环环相扣。演员们都表现得很出色,姚子青擦擦眼镜告诉曹素君“敌不退,我不退”;马啸扬红着眼圈儿给父母烧纸;葛医生狠狠吸一口烟后淡定的说“干活儿”;火头军叫着“我们也打仗,弄死当睡着”~~~太多了,都那么优秀,把每个角色演绎的那么真实、到位。
历史上日本入侵之后,那么多国人,活在贫穷困苦、朝不保夕的绝望里,被人如宰鸡屠狗一般屠杀着,被欺压奴役着。那一段历史特别黑暗,于是这些奋起反抗的人们,如飞蛾扑火一般的赴死之举最能体现生机与尊严。我们民族的延续恰恰是因为有他们,有他们的明知必死,毅然决然。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这不是一部娱乐片,但这是一部感人的影片。我们的民族难道没有英雄?我们的英雄难道无勇无谋,无豪情柔肠?美国有部名为《根》的小说,非洲黑人被抓为奴后,口口相传让后代知晓自己家族的历史、传统。我们也该知道,该去了解、关注我们民族的传承。哪怕历史是沉重的,起码让我们清明寒衣,不忘英魂。

③ 爱国电影《捍卫者》800字观后感! 急!!

捍卫者观后感(一)
9月3日,是一个重大的日子,它是我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纪念日。看了电影《捍卫者》后,感触颇深,心中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在那个战火硝烟到处纷飞,人们生命与国土岌岌可危的年代,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保护人民,保卫国土,不顾个人安危,这种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令人感动不已,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英雄不惧战火,不惧生死,他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泼洒热血。他们的正义,他们的顽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向前奋进,中华人民保卫祖国的不懈动力。
他们,为了顾全大局,甘愿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与敌人同归于尽。于是,他们紧握光辉的使命,光荣的倒下了。但他们那种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却从未消失过,因为它已经深深地住进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从未衰减。
英雄从不分年龄的大小。王二小,小小年纪却英勇无比。他被鬼子抓住了,鬼子让二小给他们带路,二小勇敢地走在最前面,将敌人引进了游击队的潜伏地点。随着枪炮声的响起,战争开始了。鬼子接二连三地倒下了,可爱的二小,也光荣地倒下了,多么勇敢的少年。二小在遇到如此险恶的情形头脑依然十分镇定,他不怕牺牲,他只想让大家的安全得到保障,将鬼子消灭,他做到了,多么了不起!
一首首咏唱英雄的不朽之歌响起,赞颂着伟大的抗日英雄,他们的名字会永垂青史,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心中。
这也告诉我们,战争,会带给我们许多前所未有的苦难。硝烟四起,家破人亡,无数鲜血染红了土地;战争抹杀了人们的欢乐与幸福,无数的泪水也难以诠释战争的残酷与罪恶。我们要谨记住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齐心协力,让祖国走向繁荣昌盛!
战争的可怕,无不警醒我们保卫祖国,珍爱和平。我们的幸福生活是一名名抗战英雄奋力拼搏、英勇抗敌换来的,英雄不朽,我们要将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铭记历史,做祖国的捍卫者!
捍卫者观后感(二)
非常真实客观的电影,让我们告别神经狗屎剧,做一位真正的爱国者,远离虚伪的政客
这是近年来国产抗战电影的逆流。自然是因为它的题材。它讲述的是淞沪会战之前的宝山之战,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国民党少将姚之青带领部下誓死抵抗无论是人数还是装备都几倍于己方的日本军队,最终寡不敌众,战死沙场。
淞沪会战时,28岁的黄埔军校毕业生姚子青营长率600人在宝山驻守,敌强我弱,敌众我寡。日本此战筹备精良,海陆空三面围攻,上有空军轰炸,下有坦克开道,远程还有海上战舰发射硫磺弹火攻战场。我军六百人,手榴弹是要扯一下引线的原始手榴弹,枪打一下要拉一回栓,除此之外,只有血肉之躯和布防的沙袋。
子青和学长一人为正一人为副,运用战术巧妙周旋,到第六日,增援被日军堵截,宝山失守已在眉睫,学长负伤死去的那夜,敌军的炸弹鸣叫着轰平了营地。姚子青清点人力,算上一个儿童,总共二十五人,首长下令突围。子青站在宝山,身后是浙江、贵州、湖南和广州,他炸平了指挥部,将自己的名字也画到死簿,决心抗战到最后,让手下和儿童,务必把600将士的名单带给世人。那一刻,火光照映中,他并不高大的身躯恍若战神。
最后一天,子青在巷子里设立了三层防线,在侵略军进城时,他们每一颗子弹都带着恨,每一声呐喊都表达着对无耻的侵略者的愤怒,他们怕死吗?当然害怕,年轻的才十八岁,但是他们知道,身后是家人,是祖国,是祖祖辈辈生存的土地,他们年轻的身躯要做这最后的防线,哪怕阻止鬼子一步,也义不容辞。他们一步不退,他们没有大炮,就抱一把手榴弹突入坦克车底,没有子弹,就拼刺刀,没有刺刀,就肉搏……
这是一部很血腥而中肯的战斗剧,侵略者不是痴痴呆呆的小丑,我们也没有手撕鬼子的桥段,更没有斗智斗勇,美的五迷三道的女特务。你不会从中意淫到痛扁他们的快感,也没有多么杰出的胜利,更没有美女给你视觉盛宴。这是真实的历史,博物馆珍藏着姚子青的日记本,里面寥寥数语记录着战争的进展,花名册里,六百个将士的名单被认真的一笔勾销,铁血铮铮,永垂史册。
你看见的是革命先烈在极端的条件下,咬紧牙关浴血奋战,他们也会痛哭流涕,绝望地大哭大叫。年轻的士兵在连天的炮火中会瑟瑟发抖小便失禁,他们会在战争的间隙自娱自乐,唱一段小曲。姚子青壮烈牺牲后,日军首领亲自为他整理仪容,一个人被下属尊敬不稀奇,但是赢得宿敌的敬意,却是难得。
以往的抗日剧里,会有老百姓和民间义士嘘寒问暖、出谋划策,但是在这部剧里,宝山城空无一人,面对敌人的,是整个国家的脊梁——捍卫者。然而英雄无名,八十年后,一段历史重见天日,观者寥寥,苍天有泪。
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究竟有多来之不易,又有多少姚子青这样的先烈用鲜血染红了那面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

④ 《捍卫者》和《八佰》,谁还原了历史谁在历史虚无

就战斗的惨烈程度和战争史实而言,《捍卫者》要比《八佰》客观和真实许多,这两部战争电影都是以1937年淞沪会战为背景的,所不同的是分别描绘了宝山战斗和四行仓库战斗。

参战的也都是中央军精锐,前者为“土木系”老本第18军第98师292旅583团第三营,后者为“德械师”第88师262旅524团第一营,虽然都是营级战斗规模,但是从进程和结果来看,《捍卫者》所反映的宝山战斗其实要惨烈和悲壮的多。

所以结论就很清晰了,尽管两部电影都有艺术加工的成分,但是《捍卫者》更接近于真实的战史,不过是因为小成本制作,所以知名度不如《八佰》而已,如果有好的导演、大的投入、大牌演员,用宝山战斗的历史拍出来一部《五佰》,恐怕其震撼程度远大于《八佰》。关于国军抗战的历史,现如今的认识和评价在走两个极端,要么恶贬,要么海吹,其实均非成熟的历史观,而《八佰》在这方面当然要虚无得多。

尽管老蒋以下的高级将领执行的是片面抗战的方针,大多数仗打得也比较窝囊,但是黄埔生的国家和民族观念之强,仍然值得称道,他们也是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中坚力量,类似于谢晋元中校、姚子青少校、杨瑞符少校这样的基层军官,堪称民族英雄。

⑤ 如何评价《捍卫者》这部电影的剧情

英雄无名,苍天有泪,和平的背后是那铁骨铮铮的历史!用生命捍卫国土,真正的民族脊梁……不浮夸,最大程度还原历史,虽观者寥寥,却不是影片不够精彩,只是错了一个时代……

⑥ 捍卫者讲述的意义是

守位宝山,其实是守卫每一寸国土,报地名的时候我是挺感动, 电影院没几个人,但我觉得这样的影片应该多拍一些,现在的国人应该铭记他们,应该不辜负英雄们的热血和牺牲。


⑦ 捍卫者观后感100字

无意中我看到了朋友的推荐,走进电影院看了这部《捍卫者》。虽然是小制作,虽然没有大牌,但我觉得这部电影特别好。一百多分钟的电影,讲的是一群人生命中最后的七天,守护家园、捍卫国土,悲壮、惨烈、义无反顾。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觉得每分钟都是煎熬的,我既希望他们能多活一分一秒,可是知道结局的我又恨不得这场电影赶快结束。明知必死,为何而生?电影的节奏很紧凑,救援、迎敌、坚守、欢快、压抑、绝望、坦然,在这七天里环环相扣。演员们都表现得很出色,姚子青擦擦眼镜告诉曹素君“敌不退,我不退”;马啸扬红着眼圈儿给父母烧纸;葛医生狠狠吸一口烟后淡定的说“干活儿”;火头军叫着“我们也打仗,弄死当睡着”~~~太多了,都那么优秀,把每个角色演绎的那么真实、到位。历史上日本入侵之后,那么多国人,活在贫穷困苦、朝不保夕的绝望里,被人如宰鸡屠狗一般屠杀着,被欺压奴役着。那一段历史特别黑暗,于是这些奋起反抗的人们,如飞蛾扑火一般的赴死之举最能体现生机与尊严。我们民族的延续恰恰是因为有他们,有他们的明知必死,毅然决然。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不是一部娱乐片,但这是一部感人的影片。我们的民族难道没有英雄?我们的英雄难道无勇无谋,无豪情柔肠?美国有部名为《根》的小说,非洲黑人被抓为奴后,口口相传让后代知晓自己家族的历史、传统。我们也该知道,该去了解、关注我们民族的传承。哪怕历史是沉重的,起码让我们清明寒衣,不忘英魂。

⑧ 如何评价电影《捍卫者》

今天首映,第一次完整的看了我们的#电影捍卫者# 电影《捍卫者》。虽然全程参与了拍摄,看之前是有心理准备的,但是某些画面和对白出现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落泪,难受,压抑!我的食指关节处被咬出了牙痕。战争场面很真实,会让我感到害怕、颤抖!记得9月18日首映礼那天,我旁边坐着一位阿姨,在上台前,他问我说你们的制片方来了吗?导演来了吗?请代表我向他们表示感谢!她的父亲是位抗战老兵,看到影片中的战斗场面她浑身发抖,害怕。她说,她不敢想象她的父亲当时在那个环境中是什么感觉,几度哽咽......

当天台上一位96岁高龄的老兵爷爷,他说,其实在当时的环境下,他们没有心思想自己的亲人、家乡,只是一股脑的往前冲,不顾生死!是啊,敌人到了家门口,哪有心思想自己,为了国家、为了捍卫尊严,自己的生死又算得了什么呢?

让我感动的不止是真实的战争场面,特别是静场之后的对白,洋学生和姚子青城楼上的对白、姚子青失去战友的悲愤、战士要把这辈子的饭全吃了多要几个馒头、厨子去参军弄死当睡着、最后点名出现的娃娃兵、姚子青一人守宝山、兄弟们放弃生机宁做三营鬼等等......

影片结束后,看完了所有的字幕,我最后一个离场,打扫卫生的大叔看我一个人坐在那里没有急于收拾,一直到我离开,谢谢对电影的尊重,对观众的尊重!

我不是煽情,真的希望更多的人多多关注《捍卫者》以及这种题材的作品,了解历史,铭记历史,珍惜生活!

⑨ 捍卫者电影观后感300字

无意中我看到了朋友的推荐,走进电影院看了这部《捍卫者》。虽然是小制作,虽然没有大牌,但我觉得这部电影特别好。

一百多分钟的电影,讲的是一群人生命中最后的七天,守护家园、捍卫国土,悲壮、惨烈、义无反顾。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觉得每分钟都是煎熬的,我既希望他们能多活一分一秒,可是知道结局的我又恨不得这场电影赶快结束。明知必死,为何而生?
电影的节奏很紧凑,救援、迎敌、坚守、欢快、压抑、绝望、坦然,在这七天里环环相扣。演员们都表现得很出色,姚子青擦擦眼镜告诉曹素君“敌不退,我不退”;马啸扬红着眼圈儿给父母烧纸;葛医生狠狠吸一口烟后淡定的说“干活儿”;火头军叫着“我们也打仗,弄死当睡着”~~~太多了,都那么优秀,把每个角色演绎的那么真实、到位。
历史上日本入侵之后,那么多国人,活在贫穷困苦、朝不保夕的绝望里,被人如宰鸡屠狗一般屠杀着,被欺压奴役着。那一段历史特别黑暗,于是这些奋起反抗的人们,如飞蛾扑火一般的赴死之举最能体现生机与尊严。我们民族的延续恰恰是因为有他们,有他们的明知必死,毅然决然。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这不是一部娱乐片,但这是一部感人的影片。我们的民族难道没有英雄?我们的英雄难道无勇无谋,无豪情柔肠?美国有部名为《根》的小说,非洲黑人被抓为奴后,口口相传让后代知晓自己家族的历史、传统。我们也该知道,该去了解、关注我们民族的传承。哪怕历史是沉重的,起码让我们清明寒衣,不忘英魂。

⑩ 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

我们都忘了
其实最重要的是
那是一段真实的历史
是万千同胞在1938年感受到的极度痛苦、恐荒和绝望
比黑白电影里呈现的景象带给我们的感观还要更加真实残酷

4月24日我带着未知的心情进电影院观看这部影片
《南京!南京!》确实不同于以往的战争电影
很少的对白,冷峻的画面
对真实屠杀场面的意象还原
突然抽离的背景声音
人物表情与心理的细腻刻画
无一不让我们观众
不是把注意力仅仅放在血腥的杀戮中
更是在对战争的思考、对人性的思考上

我很庆幸自己活在和平年代
尽管这世界有些虚伪浮躁,且冷暴力不断,
但总比活在战争年代来得幸福、幸运
起码有生存的保障
但在战争中,活着比死还要艰难
战争使许多人的人性变得残忍
变得以杀戮为乐、以侵略为光荣
或许真的有象电影中角川这样良心尚未泯灭的日本军人
但在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是我亡
对求生的欲望足以让一个原本善良的人
拿起武器杀向无辜的人
对财富和权力的贪婪
足以让人性变得残忍血腥

日本侵华战争
让大多数人按照少数统治阶级的意志去送死
这值得吗?
千万日本年轻人受军国主义鼓吹上战场
不是变得彻底丧心病狂,就是心灵崩溃
这应该吗?
我们苦难的同胞变成待宰的羊羔
南京也变成了人间地狱
这不残忍吗?
战争自古就不断
我甚至也不能否定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到来
而且科技时代的战争能变得多可怕难以想象
不过好在武器的强大应该能使人们死的舒服些
但若人们都能多多思考战争的意义和带来的伤害
和平也必将更加持久
我想这也是影片传达的一个精神
2楼
2009-6-7 19:26 回复

bonnyleungcw
枪击、火烧、活埋、刺杀、强奸、砍头、难民营、慰安所...
影片展示给我们看的一幅幅画面
着实让人看得沉重的喘不过气来
看的人便如此
曾经亲身经历这一切的同胞们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透过影片的景象
我能想象他们曾有的极度害怕与恐惧
以及与亲人朋友的生死离别的痛苦与绝望
南京城里
有仓皇出逃的士兵,也有顽强抵抗的战士
有麻木的日本慰安妇,也有舍身救众的中国妓女
有觉悟奔溃的日本军官,也有建起安全区的国际友人
而对于这些曾经无惧死亡的民族英雄和无私帮助过我们的国际友人
我们都应致上崇高的敬意

陆川导演在《南京!南京!》中
不少镜头是从一个良心未泯的日本军人角川的角度出发
这不同于以往战争电影中日本鬼子的模式化表演
陆川说一个电影如果只在讨论日本人和中国人的问题的话
就相当片面了
我也明白战争不是纯粹就是说谁的错
日本有反战人士,中国也有汉奸之流
但我还是想从70年后的中日两国的角度说说

在对待“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上说
中国每年都会开展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
用教科书、用记录片等教育我们勿忘国耻
但历史毕竟久远
没有切肤之痛的青少年只道:
不要盲目去仇恨所有日本人
和平年代更应追求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日友好
道理固然没错
但少数青少年却过头了
极度崇拜日本文化,羡慕日本生活
“哈日族”日渐衍生繁荣
对日本人的谄媚到了无耻的地步
让人好生痛心
喜欢日本文化不是不可以
我本人就非常喜欢日本的动漫
但不要认为日本的一切都是好的
否则这就是日本精神文化侵略的胜利了

而日方似乎始终不承认南京大屠杀
修改教科书对当代人隐瞒事实
不少退伍军人依旧以曾参与屠杀为荣
中方受害者的申述屡屡在日本败诉
参拜靖国神社时有发生
套用一句网友的话
是哪个该死的家伙,决定不让日本人赔一分钱的
于情于理日本都该对中国受害者进行赔偿!!

日本对战争反思的电影、电视少之又少
印象有的就如《萤火虫之墓》之流
那也是对日本普通百姓照成伤害的无声痛诉
并未对日本侵略过的国家人民有所忏悔之意
也许每个国家都会“护短”
但希望不要阻止每个人了解事实的权利
日本青少年也应了解所谓战争的本质
日本右翼思想依然存在,毫无悔改之意
让人实在气愤

也许以上言论都是老生常谈
是上至专家学者,下至黎民百姓都常探讨的一个问题
究竟该如何正确对待这段历史?
好在依然有清醒的中国人和日本人
让反战精神得以延传
让和平成为主流追求
让人们过去曾经麻木的眼、恐惧的脸成为不再有的历史

《南京!南京!》从纯电影的角度来说并非十全十美
全黑白的拍摄也不新鲜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辛德勒的名单》等早已用过
但我不应该用电影的角度来衡量影片的意义
因为这是一段何其惨重的历史
电影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过去
不要忘记思考战争的意义
要好好活着,好好珍惜

电影院里
我的身旁做着一位老爷爷和他的五、六岁的孙子
让这么小的孩子看如此血腥的画面有所不妥
老人家显然没有考虑到
爷爷看的如此投入
时而唉声叹气,时而无语哽咽
而一旁的孩子拨玩着气球
似懂非懂的安静坐着
影片快结束的时候
孩子突然兴奋起来:
爷爷!爷爷!你看!蒲公英!
我望了他一眼,心想
真好,战争是不属于他的年代
这不是为了煽情而写的结尾
而是发生在我身边真实的事
但愿战争永远不再来!

阅读全文

与捍卫者电影观后感联系实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泰国最新下蛊的电影 浏览:891
电影小妇人影评英语 浏览:111
台湾早熟电影 浏览:334
中国女演员演空姐的电影 浏览:421
电影地雷战传奇全部演员表 浏览:870
励志电影推荐爱情 浏览:926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09级 浏览:69
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导演奖 浏览:176
平凡的足球电影观后感450 浏览:375
刘德华吴孟达电影全集国语高清图片 浏览:947
英雄集结冠状病毒中文版大电影 浏览:400
在线看经典电影的网站 浏览:883
韩国电影苹果中文字幕电驴下载 浏览:495
宫崎骏画风的一部电影 浏览:991
电影猫名字叫什么名字叫什么 浏览:523
昆虫的大电影 浏览:486
欧锦棠电影大全 浏览:139
在电影院看3d 浏览:650
电影穿帮镜头大全集 浏览:953
北京电影节2019开幕式红毯 浏览: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