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韩国电影《熔炉》让人痛心也让人反思,大家对于这部剧作何评价
关于儿童性侵,永远是一个令人愤怒的话题。中国有《嘉年华》,韩国有《素媛》、《熔炉》等,而且都是特别写实的题材。
《熔炉》虽然是小说改编,但也是根据真实案件为蓝本创作的。艺术源于生活,如果你在电影中看到令人生气又无奈的场景,那么只能说,现实更残酷。
“影片名称揭示了主题”
整个小镇的大雾环境描写也正是熔炉的污染所致,导演通过这一点也展示出来了政府的黑暗。
熔炉本身是炙热的,而影片却是冰冷的,良知已经完全被烧的一干二净。影片中的校长贿赂警察、校工和医生都是假证词、法官偏爱高层一方、校方用金钱私了受害家庭等剧情,都让我们看得心痛不已。故事中的受害小孩民秀刺杀了校长卧轨的那一刻,才是真的绝望。
电影只是冰山一角,真心希望现实中的正义不要迟到。正如影片中说说:“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2. 熔炉观后感
电影《熔炉》,给观影者留下的是一种较为压抑的感受,但这种压抑也并非是枯燥乏味,而是一种发人深省。或许正是由于影片太过于贴切现实,过于的真实,所以让人觉得这样的作品像是在向人们说些什么,像是在做着一种无奈地呐喊。
电影《熔炉》主要讲述的是自2000年起的5年间,韩国某听觉障碍学校的校长、教师一向都在对这些残障学生们实施了程度不一的暴力以及各种虐待。新来不久的美术教师至此后,发现学校里弥漫着难言的压抑气息,并频频能够听到从洗手间内传出女子的尖叫声。
学校的黑幕渐渐露出冰山一角,美术教师和人权主义者力图揭开这些隐藏在象牙塔内的暴力事件,终止校园杯具的进一步蔓延。
影片进展到最后,因上诉未果,未能将这些人绳之以法,民众采取了抗议的方式以表不满。但这种不明智的行为,在此看来,毫无好处,完全就是以卵击石,不但没有折损对方一兵一将,反而还深深地损伤了自己。最终,剩下的只有无奈地妥协。
影片的悲痛无疑贯穿全部,让人深深觉得平凡人与当权者的较量就是鸡蛋碰石头,但同时它还传达给我们即便如此也要抱有良知的生活下去的重要性。正是因为有了那些有良知有同情心的人才会有影片最后的那个情节。
《熔炉》主要角色
1、강인호(姜仁浩)
演员孔刘
来自首尔的哑语美术老师,应聘于雾津市的慈爱聋哑人学校。妻子早亡,8岁女儿松儿患有先天性哮喘,由母亲一个人照顾。他到达学校后发现腐败的组织与人事架构,学生们亦处于令人紧张压抑的氛围之中,仁浩逐渐走向了揭开连串事件背後真相的道路。
2、서유진(徐幼真)
演员郑裕美
人权组织成员。在雾津市汽车维修店与姜仁浩相识,她从金妍斗手写的字条中看到教职工性侵学生的端倪。协助与带领受害学生们诉诸法律进行抗争。
3. 如何看待韩国电影熔炉
我相信每个看完这个韩国电影的人都会泪流满面吧。甚至它是根据真实情况改编而成的电影,就让我们内心真的很有感触,我觉得这个电影真的让我们人类意识到有很多邪恶的地方,我们的法律还是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都是需要我们去改变的。
4. 《熔炉》这部电影引起我们怎样的思考
《熔炉》这部电影实在是很沉重,看完这部电影,我才知道原来社会中还有那么多我不知道的黑暗面。而这部电影带给我最大的沉思就是,任何事情都不要只看外表,要从内在来看。正义总虽然会迟到,到不会不到。
还好最后正义总算是战胜了邪恶,坏人都得到了应有的报应,哪些孩子终于得救了。所以啊,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披着人皮的就一定是人。老师是多么神圣的职业,在《熔炉》里却成为了让人恐怖的存在。因为这部电影,韩国也生成了《熔炉法》就是为了能更好的保护孩子。希望这个世界以后不会再有这么多的黑暗,所有小孩都值得被疼爱。
5. 怎么评价韩国电影熔炉
现实的令人心痛。
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对那么可爱的孩子下手,还披着一层老师的伪善面孔,这是何等的令人作呕!
6. 如何评价韩国电影《熔炉》是不是过于阴暗了
不,一点都不阴暗,是赤裸裸的现实,这部电影真的令人感动,但我们可以发现,即使在像韩国这样的民主社会中,仍然存在着各种不公正,贪婪和社会最黑暗的一面。无论是哪种社会,都有它无法忍受的,完美的只能存在于想象中。但是,民主社会的优点是这里没有显示正义,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永远被覆盖。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就算是媒体能够发出反省和残酷的声明,这些事情仍然会被迅速压制,直到它将变成虚无,直到没有动静为止。就电影的欣赏而言,熔炉是现实的写照。但是在有权力的人的眼中,这些事情并不重要。比这些更多的主题我们群众根本无法知晓,作为普通群众来说,就像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样,不危急到自己,自己是不会管的。
7. 电影《熔炉》给了我们哪些人生哲理
正如熔炉这名字一样,看过之后让人觉得痛苦焦灼,压抑的人喘不过气来。再看熔炉之前,也有了解过韩国的类似的事件。像素媛、蚯蚓等等.....但是真正的看完熔炉之后,让我浑身充满了一种无力感,我们生活在这世界上,并且我们总是对一些事情感到不满足,总觉得不尽人意。殊不知我们从一出生就已经要比很多不幸的人幸福了。
三:敢于与坏人作斗争。《熔炉》之于我,之于我们,都是一种劝诫,世界加害于我们的,不要忍气吞声,应当以光明的方式正义和公平需要无数鲜活生命的献祭,而且还是一刀刀凌迟处死。真的,人们真正难过的不是坏人们怎么虐待孩子,而是影片开场那句”改编自真实事件”。
或许我们不是受害者,做不到感同身受,但我们却不能成为一个施暴者,更应该为那些弱者发声,帮助他们,把他们从无尽的深渊中拉出来。
8. 电影《熔炉》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我感觉《熔炉》该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间发生于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中性暴力事件为蓝本,描述该时间所引发的悲剧以及学校的教师和人权运动者一起力图揭开背后黑幕的故事。
这部电影很扎心,一个被称为象牙塔的地方,一个被称为最纯洁的地方,却有着最肮胀的事情,当邪恶势力渗透到当权者的手中,我们还能要求什么公平呢?可能最后有了一部法律来保护所谓的公平,但是我们都明白,能改变的很少,就像电影里说的“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9. 电影熔炉观后感300字
在电影播出的时候,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真因为如此,才有了电影熔炉的诞生,导演之所以拍熔炉,是为了引起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因为这个案件被压下去了,只是几个人被抓了,这部电影播放之后这个案子重新得到了关注,现在这个15年的案子的全部涉案人都被抓起来,影片中没有这部分!这是影片播出后的事情了!最终结果是!
《熔炉》性暴力嫌疑犯被判12年有期徒刑,超出检方所提议的7年中央日报 崔京镐 记者 | 2012.07.06 11:57
“被告人对本应给予保护的残疾学生进行性暴力,被宣告判处12年有期徒刑。”
7月5日上午10点,光州地方法院201号法庭。光州地方法院刑事2部部长审判官李相铉对Inhwa学校前行政室长金某(64岁)宣读判决书时法庭内产生骚动。因为判决结果比检方之前所提议的还多5年,给予了重刑。同时还判处金某戴电子追踪仪10年,身份信息公开10年。虽然受害人的陈述中有部分不一致,但是裁判部考虑到患有综合障碍的特殊情况,肯定了其可以提供证据。另一方面,该量刑也考虑到了国民要求对对残疾人进行性犯罪敲响警钟的国民情绪。
金某表情淡然坐在被告席上,或许是受到了冲击,在教导官的扶助下才离开法庭。金某是刻画光州Inhwa学校的性暴力事件电影《熔炉》中的现实人物。
裁判部解释了对金某宣判重刑的原因,称“身为应该保护学生的行政室长,对无力抵抗的残疾受害人进行性暴力,其犯罪性质极为恶劣”,“受害人因身体上·精神上受到打击而退学,长期以来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受着痛苦,非但不努力挽回对受害者所犯罪行,还矢口否认所犯罪行,对其严惩势在必行”。
金某涉嫌2005年4月在Inhwa学校行政室里用绳索捆住有听觉障碍的A女生(当时18岁)手脚对其进行性暴力(强奸至伤)等被起诉。
金某之所以于犯罪7年后被绳之以法,很大影响来自于电影《熔炉》。虽然金某在犯罪后曾被调查,但当时受害人陈述的可信度未被认可,以证据不充足受到无嫌疑处分。
警方于去年《熔炉》上映之后对电影中出现的场面产生疑点,再次着手展开调查。当时金某否认嫌疑,但是警方通过测谎仪调查和受害人医院诊疗记录等,确认了大部疑点。
目睹2005年当时行政室中性暴力事件的B某(男,当时17岁)作为目击者出庭作证也是受到电影引起国民公愤的影响。当时B某被意图隐藏犯罪事实的金某用饮料瓶乱打,因后遗症甚至试图过自杀。警方还确认了试图自杀的B某当时因脊椎骨折去医院就诊的事实。
有分析称,电影上映之后国会制定了所谓的“熔炉法”也成为裁判部宣告重刑判决的背景。裁判部表示:“根据要求严惩对残疾人性犯罪者的民愿,去年国会修改了‘熔炉法’”,“处于优势地位的金某对年幼聋哑少年进行性犯罪,犯罪性质极其恶劣”。
Inhwa学校暴力对策委金龙木(音)常任代表表示:“此次判决承认了残疾人的特殊性,将成为对未成年残疾人进行性暴力事件判决的典型事例。”
另一方面,首尔高级法院民事25部7月5日判决称“将取消将熔炉事件损害赔偿请求诉讼被移送至光州地方法院的中央地方法院决定”。裁判部表示:“原告有自己选择所属管辖的自由”,“被申请人在首尔接受住院·定期来院诊察,中央地方法院希望审判该案件,找不到移送至光州地方法院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