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电影教父观后感1000字

电影教父观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2022-09-14 07:38:27

『壹』 电影教父的观后感英文的 1000字左右

User Comments (Comment on this title)
70 out of 112 people found the following comment useful:-
Initially, I wasn't a fan... but then I realised, 14 October 2006

Author: mattrochman from Australia

This is a masterpiece. A timeless masterpiece. Initially, I didn't like this film all that much - I found it rather over-hyped and boring. This was until the advent of DVD, which gave me the feature I needed for this sort of film: subtitles. Once I switched them on and heard (read) every last word of Brando's ramblings and other characters ramblings, I grew a true appreciation for this epic.

To make a true epic, you need all of three following ingredients working in near perfect harmony. For screenwriters who come across this, take the following pointers on board: 1) Contrasting Characters: Good films have some character distinction, but most fall rather flat because the core of each character is the same.

Of course, there are exceptions to rule (ie... where you want mono-tonal characters... aka matrix; or where you want outlandish contrasts... aka The Fifth Element), but ultimately, this is what makes films deep, meaningful and grand. Consider the contrasts between the Don's children. Michael is rather cool, rational and collected, whereas Sonny is more hot-headed, spontaneous and simple minded. But simply having these contrasts is not nearly enough. What you really need to do is to develop these characters - place them in situations - and then dwell on how their character impacts on the situation they're put in. The Godfather is a terrific example of how to pull this off. While many try to do this in screenplays, most lose the plot and create character obscurities that stretch credibility.

2) Transformation: The central character(s) must undergo a transformation, resulting in them being almost unrecognizable by the end of the film. By putting them into situations, the character's character must not only influence the outcome of the situation; it must also have a lasting impact on the character. Consider Michael at the wedding and compare that to the Michael we see at the end of the film. Again, many films try, but most fail because they come up with unreal (literally, not praisingly) or simply moronic transformations (eg, Wall Street).

3) Patience: Men in Black 2 was an astounding film for one simple reason - it was an entire film squashed into about 70 minutes. It was not much longer than an episode of ER or Buffy. I certainly hope the new goal of Hollywood isn't to make films as short as possible.

All the great ones spend time - time developing characters, family life, growth, patience with the story telling in general. This is the key (provided that the story isn't mind-numbingly boring). Dances with Wolves, Heat.. and so on are very patient but top-class films. While studios may be lukewarm on the idea of longer films, they are worth it if you have a ripper story to base it on.

I feel that this film has not dated all that much and has tremendous re-watch-ability.

『贰』 教父1观后感

《教父》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1972年上映的作品,这部40多年前的电影,已成为历经洗礼的经典之作。

72年拍摄的电影,在拍摄技术各方面都没有那么先进的情况下时至今日,依然经久不衰甚至在同类型题材的电影鲜有作品超越过它。

这部电影台词是如此经典,并且经典台词如此之多,让人回味无穷,这决定要归功于原著的经典。事实上,大家会觉得一部电影之所以经典往往是因为电影钟某句台词让你感到感同身受、刻骨铭心。

影片中每一个人物刻画的都非常的到位,几乎每个人的行为都影响着整部剧情的演绎,更重要的是老教父和迈克表演的实在是太精湛了。马龙白兰度的沙哑的嗓音,铿锵有力的话语,迈克对角色的把握如此细腻以及他犀利的眼神,深深折服了我。

都说这部电影是男人必看,那么到底看什么呢?当然不会是打打杀杀,也不会是黑帮决斗,扒开黑手党的外衣,这其实是一部讲家庭和责任的电影。当柯里昂家族面临危机时,麦克不得不背上责任。

『叁』 电影《教父》系列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教父》的深层意义在于它为美国电影史上的犯罪片开拓了宽广的前景。这部电影不仅拓展了犯罪片的表现领域,其思想意义和内涵也远远超越了暴力的范畴,并将主题升华为人类社会中最常见的权力交替中的深层意义——权力与罪恶的关系。

拓展资料:

1945年夏天,美国本部黑手党科莱昂家族首领,教父维托·唐·科莱昂为小女儿康妮举行了盛大的婚礼。维托·唐·科莱昂有三个儿子,好色的长子逊尼,懦弱的次子弗雷德和从二战战场回来的小儿子迈克。其中逊尼是教父的得力助手;而迈克虽然精明能干,却对家族的事业没什么兴趣。

维托·唐·科莱昂是黑手党首领,常干违法的勾当。但同时他也是许多弱小平民的保护神,深得人们爱戴。他还有一个准则,就是决不贩毒害人。

为此他拒绝了毒枭素洛佐的要求,并因此激化了与纽约其它几个黑手党家族的矛盾。圣诞前夕,素洛佐劫持了教父的教子汤姆,并派人暗杀教父。教父中枪入院。素洛佐要汤姆设法使逊尼同意毒品买卖,重新谈判。逊尼有勇无谋,他发誓报仇,却无计可施。

迈克去医院探望父亲,他发现保镖已被收买,而警方亦和素洛佐串通一气。各家族间的火并一触即发。迈克制定了一个计策诱使素洛佐和警长前来谈判。在一家小餐馆内,迈克用事先藏在厕所内的手枪击毙了素洛佐和警长。

迈克逃到了西西里,在那里他娶了美丽的阿波萝妮亚为妻,过着田园诗般的生活。而此时,纽约各个黑手党家族间的仇杀却越来越激烈。

逊尼也被康妮的丈夫卡洛出卖,被人打得千疮百孔。教父伤愈复出,安排各家族间的和解。听到噩耗的迈克也受到了袭击。被收买的保镖法布里奇奥在迈克的车上装了炸弹。迈克虽幸免于难,却痛失爱妻。

迈克于1951年回到了纽约,并和前女友凯结了婚。日益衰老的教父将家族首领的位置传给了迈克。在教父病故之后,迈克开始了酝酿已久的复仇。他派人刺杀了另两个敌对家族的首领,并亲自杀死了谋害他前妻的法布里奇奥。同时他也命人杀死了卡洛,为逊尼报了仇。

仇敌尽数剪除。康妮因为丈夫被杀而冲进了家门,疯狂地撕打迈克。迈克冷峻地命人把康妮送进了疯人院。他已经成了新一代的教父。

参考资料:网络-教父



『肆』 请一篇电影《教父》的影评

在《教父》这部电影面前,我不得不怀疑自己的鉴赏能力。因为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给我的最深印象似乎是情节繁冗——电影耗时长、出场人物多,自己恰恰对其背景又缺乏理解,简直令人看得疲劳。再饱受大片刺激的刺激后,还真很难耐下性子突然去接受这样一部所谓的经典。重看《教父》的打算早已萌生,却总担心静不下心来走一次那3个多小时的流程,所以一直不敢轻易重温。对于情节,我早已不存在好奇,因为三部《教父》都领教了,还能留下多少悬念。所以这次重温是纯粹的欣赏,感到自己要好好审视一下教父的出众之处,再次仔细看看大师马龙·白兰度、埃尔·帕西诺的表演。

浪漫主义黑帮史诗——《教父》

这个“浪漫主义”头衔我之前很难理解,至少电影中的仇杀和血腥场景也没少出现。在这种浪漫与写实之间,自己也本不了解其界定的出发点。后来,马丁·斯克塞斯的《Good Fellow》给了我一个鲜明的比对。《Good Fellow》告诉我,现实中的黑帮其实是十分粗鄙的,而这种东西拍成电影简直让我看不下去。反观《教父》,它是装点得如此富丽堂皇的电影。在片中,维托·科里昂实际是黑帮老大,但他冠上了教父这个身份,而且这绝不单单是名号上的区别。我相信电影所要描写的不再是那种寻衅滋事的黑帮组织的杀戮和战争游戏,而转向了科里昂家族的人物命运这个话题。他们如同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一个特殊阶层,这个阶层在新生都市的纷乱逐鹿中产生(如同《纽约黑帮》所描述的背景)。作为后来的幸存者掌握了强大的权势和财力,触手伸及各方各面,甚至还能充当平民的保护神,看似强大无比。但实际上,家族的生存始终是一个艰难的问题,他们不仅要参与黑帮间的明争暗斗,在从社会的黑暗代表努力转向社会主流的道路中更碰到了不可逾越的障碍,在时代的发展中举步维艰。这就像一场不可逆转的悲剧,无数的枪杀洗底,甚至包括对自己的亲友手下,让人简直有些麻木了,这场悲剧就是从《教父》第一部开始。马里奥·皮左和科波拉的对一切的诠释是戏剧化的,在科里昂家族的经营中,产生了激烈的叛乱挣扎,涉及政府、亲信及各方各面,又加入了细腻的感情戏成分,取材对一部电影来说太宏大了。对比其它的黑帮题材,别人通常只能挖出一小块题材来拍一部电影,而《教父》这个题材如果引申出去,却完全可以超越“黑帮”这个主题,映射到更广的方面。

一部心灵史诗———《教父》中的人物

这又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评语。《教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马龙·白兰度演绎的维托·科里昂。之前看这部时,电影我对马龙·白兰度缺乏了解,只觉这个维托·科里昂很有特色的表演。后来,电影《现代启示录》却使我惊奇发现,白兰度的两次表演竟然犹如变身,原来白兰度并不是本身就看起来是那样。那他又怎么会想到在演教父时,把下颚弄得像塞棉花,用沙哑沉稳的配音,连姿态也处理得绝妙,细品他的表演还真是觉得高山仰止。更绝妙的是,在第二部中还能找到生性沉稳的德尼罗做对应就。在我看来,维托·可里昂在电影中是塑造成近似神的人物。他眼光锐利,处事不失大气。而同样拥有智慧的第二代教父————麦克·可里昂(by Al·Paccino)却总是过于太锋芒。不可否认,两代教父同样睿智,但维托在做重大决定时会选择温和的手法,他愿意放弃纽约的势力来谋求帮派间的和解,保全家人的性命。在维托这种气派面前,我要开始同情麦克。他承担其家庭事业首先违背了自己的初衷,一旦陷入这份事业后,却简直无法自拔。麦克是悲剧的最大承担着,他毫不留情地洗底手下和亲信,铲除一切威胁势力,而且很难说这种激进的做法不明智,因为这往往是维持家族事业所必需的,就在那种被判频繁到疯狂的境地。然而背起这个包袱也意味着其它方面惨痛的损失,亲情、爱情方面。我一直很欣赏电影的结尾,在背景音乐中,大门被关上,然后是Kay的一个特写,这给人一种强烈的隔绝感。Al·Paccino的刚性演绎持续到了门后远影这一幕,却预示着不免已经踏上不归路。或许第二代教父要承担的东西太多了。Al·Paccino似乎用一种冷峻来表现,他的表情似乎始终如一,做事毫不犹豫,不留情面。我觉得除了这种冷峻的气质,没有什么能支撑人负担起这个沉重的包袱?

写到这里,我觉得写得并不顺畅。一想到写《教父》,头脑里似乎立即发散出去,能想到的内容用键盘永远打不完。只是觉得经过这次重温电影,有热情写点东西了,最后却发现也只能挑了自己想法一小部分表达出来。

此时此刻,在imdb上,《教父》仍然一骑绝后尘,以9.1/10 (130,668 votes)稳居top1,Won 3 Oscars。

『伍』 电影《教父》给你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这个启示可是很多了
教父一共三部
讲述了父与子,黑与白。
首先是第一部曲,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老一代的教父唐维托克里昂遭遇袭击后的危急时刻。他的小儿子麦克利临危受命力挽狂澜,成为第二代教父的故事。同时第一部曲也很好地介绍了这部电影的基调和故事背景,为后续电影的拍摄和内容做了铺垫。
再者就是第二部曲。在第一部曲上映后两年,第二部曲也上映了。同样也受到了非常好的赞誉。第二部曲是通过双线叙事的,主要讲述了第一代教父维托在年轻的时候是如何艰难创业的。并且也讲述了第二代教父麦克是如何发展自己家族事业的历程。可以说得上是对故事内容的补充和铺垫。
第三部曲是在1990年上映的,主要讲述的是第二代教父已经年近古稀。这个时候他尝试把自己家族的事业拉上正轨,符合当时的法律。但却一直受到重重的阻挠的故事,这部电影看上去即让人感到心酸又让人感到心疼。
如果有时间去看看大背景。这个很酷。

『陆』 求大神们给我一篇100多字的《教父》观后感


我这里就来简单说说我看到的一些东西,这是一部讲述一个男人的创业史的经典影片;它给人揭示了深不见底的社会的黑暗,残酷的现实唬的人喘不过气,一个一个的意外使我不禁想到那句歌词:鬼也不是鬼,怪也不怪,牛鬼蛇神倒比正人君子更可爱…为了钱财穷其一生,超现实的他们的确在人生舞台上风光了一把,他们的人生信条无疑值得回味:1、永远不要让别人知道你的真实想法;2、谋杀而不是仇杀,没有报复的必要,因为这和生意无关(永远都是冰冷冷的"生意"两个字);3、不要仇恨你的敌人,这样会影响你判断力;4、冲动会抵消你的智慧。

这里有很多东西我只能试着去了解,而无法去理解,并希望永远也不用去理解。太残忍、太累。我只想过简单、快乐的生活。过简单、快乐的生活,这也是麦克的初衷,他永远没想过要缠和到家族事业里,从不得不维护父亲,到抱着为民除害的想法杀掉毒枭索龙索和收受巨额贿赂的警察局长后,他终于不得已"落草".俗话说的好"上了贼船,就下不来了",既然不小心"选择"了这条路,他只能随波逐流,一切美好的愿望只能是天真的空想,麦克的为之努力一辈子的美好设想最终都被似乎更加黑暗的现实重新拉回原位。命运掌管了一切,他在人生的路上被动地颠簸着。在经历了人生的腥风血雨后,一切都归于宿命,最终他惨淡收场,眼睁睁的看着心爱的人一个一个的离开,他只能在痛苦的回忆的中老去、死去。

『柒』 电影《教父》对你有过什么启示和实际帮助

电影《教父》分为三部,分别拍于1972年、1974年、1990年,每一部都别样精彩,电影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电影《教父》对于我而言是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名作,电影中表现出的人物思想和观念,处事方式,面对生活中种种处镜的态度,对我的生活都有了很大的启示和帮助,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启示和帮助,或许对你的人生也会有一定的帮助哦!

『捌』 看电影“教父”后的感受

我看《教父》后的感想
1.男人一生可以不止爱一个女人,但每次只能爱一个,专注而热烈。
2.不要娶思想过于独立的女人,除非你能容忍她无视或者质疑你的决定。
3.男人必须顾家,家人的幸福便是奋斗的最终目标,不要本末倒置。
4.背叛是最无法容忍的行为,背叛前是宝,背叛后是草。
5.如果左脚让你跌倒,就把左脚砍下来扔掉;如果右眼让你迷茫,就把右眼剜下来丢掉,总之,不要因小失大。
6.对朋友要充满热情,只要他还没有变成敌人;对敌人要冷酷无情,只要他还没有变成朋友.人只有朋友和敌人之分,没有没有关系很差的朋友,也没有关系不错的敌人。
7.要多宽恕朋友,只要他们不会变成敌人.你可以暂时不信任他,但你必须马上宽恕他。
8.如果需要表现慷慨,就要表现得充满感情,顺便提及我们的友谊。
9.不要把友谊强加给不需要友谊的人——不尊重你的人,他们很快会明白这一点。
10.不要为了没有答案的问题争论,那样除了浪费时间或破坏关系外没有任何益处,更严重的是让心变得浮躁。
11.人生就像赌博,玩的就是心态。赢的时候要放胆,输的时候要果断。
12.坚持要让所有人知道你的朋友必得奖赏,你的敌人必得惩罚,并且来得很快很灵验。
13.敌人变为朋友是值得高兴的事,宽恕他,让过去成为过去,但是不要轻易相信他,因为这涉及到将来,他必须证明自己已经改变。信任是逐步建立。
14.要守信用,但要少许诺言,诚信为做人之本,不要随意透支信用。
15.在政治立场和情感问题上不要态度暧昧,旗帜鲜明,界限分清,否则会稀释和关键人物的关系。
16.当需要赞美时要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言不由衷的态度会适得其反,不如不说。
17.男人必须学会小心,现在的世界并不缺少失败的男人。
18.不要轻信别人,特别是源于表面的依据,眼泪并没有一份详实的调查报告更感人。
19.在别人的地盘上必须表现出对他的尊重,否则就不要去。
20.永远要表现得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即使是消灭敌人时。
21.在一个团队中不要自我感觉良好,表现过于突出,成绩是归于大家的,你并不比别人聪明多少。低调地把事情做漂亮,这才是成功。
22.你的嗜好就是你的弱点,欲望越少越好,那些削弱人的意志力,损害健康的嗜好应尽快戒除。
23.女人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男人在婚前可以有很多选择,但一旦结婚就必须无条件断除一切不忠于妻子的想法,认定她是最好的,背负责任的互相比较是愚蠢的。
24.不要让任何东西影响你的判断力,不管是嗜好,女人还是情感。失去判断力便失去一切。
25.人生而平等,但是有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显示出他们的伟大和高贵。自命高贵是卑贱的开始,荣誉只能被赠予而不能自封。
26.把“不”说得像“是”一样悦耳,是一门高超的说话艺术。
27.我可以宽恕任何人的拒绝,但他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28.如果是巨人,那么就蹲下,显得比别人更矮,这样就能够得到更好的朋友和敌人。
29.对朋友要尽量坦诚宽容,但仍要防备,不要授人以柄来考验他们的道德,人们的忠诚有时取决于环境。
30.有些关系重大的问题不能承认的时候打死也不能承认,这个时候唯一要做的就是把谎话说得比真话还真。
31.不窃一钩,但窃一国。永远跟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但不限于一个政府,最安全的局面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32.在穷的时候不要轻易借钱给别人,但借了就不要指望别人还了。在富的时候也不要轻易借钱给别人,但要借就借巨额的,有能力偿还的人而且要手续严格。不要借小钱,小钱是用来送的,不用还的。
33.朋友要想做长久,尽量不要扯上债务关系,要么不借,要么白送。
34.说话一针见血并不是最好的,掌控形势并不总靠揭露真相。
35.要让别人有表现慷慨的机会以满足他们的虚荣心。
36.要充分利用人际资源,这有时比开发新资源更重要。
37.我们可以不是贵族,但是我们必须成为贵族的祖先。
38.不能接受家族价值观的人必然被排斥在家族大门之外,不管他是谁。

『玖』 求电影《教父1》观后感

《教父》是1972年拍的吧,至今仍然是一部经典。

想到去看它的原因,是因为上周末和P弟兄吃饭的时候,他说起他在看这部片子。作为一个以弟兄为主要服侍目标的我而言,关于男人的东西一直是我的兴趣所在吧,毕竟在帮助别人之前,首先要塑造自己。

看完片子,也看了若干影评,很清楚的是人们都一直把这个片子解读为一部黑帮片,很少有人真的站在所谓“God Father”这样的角度去理解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称谓呢?

God Father这个词的来源,其实是从天主教来的。最初设立的目的是在婴儿寄洗的时候,在属世父亲之外设立的一个“属灵父亲”。字典上的定义是:在婴儿或幼儿受洗礼时,赐以教名,并保证承担其宗教教育的人;天主教、正教以及一些新教宗派(圣公会等)行洗礼时为受洗者设置的男性监护人和保护人。

如果追寻圣经的依据的话,可以看哥林多前书4章:

4:14 我写这话,不是叫你们羞愧,乃是警戒你们,好像我所亲爱的儿女一样。
4:15 你们学基督的,师傅虽有一万,为父的却是不多,因我在基督耶稣里用福音生了你们。
4:16 所以我求你们效法我。
4:17 因此我已打发提摩太到你们那里去。他在主里面,是我所亲爱有忠心的儿子。他必题醒你们,记念我在基督里怎样行事,在各处各教会中怎样教导人。

......

关于“教父”的历史渊源,引用一段天主教内的说法是:

过去我们在谈到教会开始有隐修院生活的时候,曾提到隐修院院长被尊称为父亲(padre或abate)的习惯,理由就是因为当隐修院院长的人对院中隐修士的照顾必须无微不至,形同父亲一样,这种习惯今天仍然存在。初世纪的时候,教会里面负责训导的人是主教,他也有权利委托另一个人执行训导的职务。因此,主教们都被尊称为父亲,有时候更被称为'爸爸'(papa),今天,'爸爸'这个尊称在天主教里面只用来称呼罗马教宗而已。除了隐修院院长和主教被称为父亲外,慢慢地,凡是肩负训诲和讲道这种超性职务的人,不一定是主教,也都被称为父亲。今天,西方国家一般都称教会的神职人员为'父亲',中国人则称他们为'神父',因为他们的职责是教导和训诲伦理道德及宗教信仰这方面属于精神心灵的事物。不论是父亲或神父,这两个名词都或多或少隐含著称呼的人和被称呼的人之间的安全和信赖的关系。

身为父亲的人,他最基本的使命和任务便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所以,他是一位十足地肩负传统的人,他必须把过去珍贵的和正确的事物传递给后来的人,也要把前人错误的、失败的经验告诉子女,以免他们重蹈覆辙。说明了这些与'父亲'这个名词有关的种种意义之后,我们便多少可以了解'教父'在教会中的身份地位。

前面我们说过,教会所尊称的'教父'是初世纪教会的作家,这些作家的著作引领我们追本溯源,回到我们信仰的根本'耶稣'那里去,因为他们在时间上远比我们接近耶稣基督。今天的人很重视寻根的工作,寻根并不是退步、退化或念旧,而是为了鉴古知今,为了确实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生活,为什么这样信仰。我们都希望知道早期的基督信徒,在还没有受到时代的考验和塑造之前,他们的思想和信仰生活状况,因为从那里我们可以发现、可以找到最原始、最纯真的信仰生活,这为我们净化信仰有很大的帮助。

所谓教父,我们可以说他们是新约圣经最早的读者,他们研读新约圣经以后,便把所领会的心得用当时还不是很有系统、很有规范、思想很严谨明确的时代语言书写成书,作为基督信徒信仰生活的食物养料。教父们除了首先阅读新约圣经之外,更用耶稣基督的观点来阅读旧约圣经,然后邀请基督信徒完全用基督学的眼光、在圣神的启发之下,来窥探新旧约整部圣经所要传达的讯息。为此,我们探本究源,直溯教父,并不是要抛弃或轻视介于教父时代和我们今天之间这一段长达一千五百年以上的教会历史和经验,而是为能更彻底地认识和吸收没有遭到时间磨损、没有被历史渣滓掩盖的纯净的基督讯息。

或许我们要问:教会的这些教父都生活在什么时代呢?或者说教父时期是哪个年代呢?根据教会一般传统来说,教父时期从新约圣经书写完毕、开始有人撰写有关基督信仰的文学作品起,到第八世纪结束为止。为什么说到第八世纪结束为止呢?因为那些有关基督信仰的文学著作到了这个时期便衰微了,这个现象在西方尤其明显。在这段大约长达七百年的时期中,这个很具有特性的基督信仰文学也慢慢地在演变,它从起初以讲解谈论圣经为主要目而逐渐演进为专门性的、比较倾向于学术性质的作品。就因为这样,才形成后世至今所称的'教父学'这门大学问。

其实,教父时期是不是那么明确地随着第八世纪的消逝而终结呢?也不一定,因为文学是一种很有耐性的生命,不容易随着事态的消失而云消雾散。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教父的时代要延续到十二世纪中叶才真正结束,因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教会大学者、大圣师、法国的圣伯尔纳多(Bernardo di Clairvaux,1090-1153)是教父时代最后的掌门人。

......

扯得也许有点远了,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今天在基督教会里面,我们所说的“属灵权柄”与“属灵遮盖”,其实在很多意义上就是这个“教父”意义的另外一种诠释吧。

当然,就我个人而言,当承担了一个“教父”的角色之后,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自己和神混淆起来,把自己当成神吧。尤其是,用很多并不见得正确的,或者说是神认可的手段,去达到目的。

也许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一旦方法和手段错了,或者说没有用正确的方式,其实最后往往就变成了自以为神了。电影中的“教父”,本人其实就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神在地上的化身吧。

阅读全文

与电影教父观后感1000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免费看提着心吊着胆电影完整版 浏览:70
2019年最新英文电影 浏览:360
恶狼电影高清完整版 浏览:340
石家庄北国超市电影院 浏览:745
苏联电影夏伯阳图片 浏览:49
德州电影院4d电影片 浏览:222
大年初一完整版电影 浏览:619
那个网站免费下电影票 浏览:583
赌侠粤语电影完整版免费观看 浏览:807
为什么香港音乐电影情 浏览:581
六个法国警察电影喜剧 浏览:681
二刷电影是什么感觉 浏览:720
一部女主叫阿雅和娜娜的泰国电影 浏览:920
后来的我们电影结局是悲是喜 浏览:841
有女王的英文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590
找个爱情电影看一看 浏览:829
浴血无名川电影观后感作文 浏览:432
微信公众号免费领取电影票 浏览:638
孙红雷电影大全决战刹马镇 浏览:219
一个关于苍蝇的泰国电影 浏览: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