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一个电影他自己本身就在虚拟世界最后回到现实代替了真人
本文5000字,略长。《异次元骇客(十三度凶间)》剧情
电影世界观导读:
①电影内的世界分成了三层,L1(2024年)、L2(当前时代)、L3(1937年),影片前半部分的情节都是在L2层(当前时代)和L3层(1937年)开展的,最终在L1层实现圆满。L2、L3都是利用源代码创造的一个虚拟的世界,L3层是L2层的人创造的,L2层是L1层的人创造的,虚拟世界的仿真程度几乎可以达到百分之百,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发展起来的思想意识(但上一层的创造者并不掌握)。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主要的差别在于这个仿真的世界范围可能更小一些。
②层间穿梭机制一,高层进入低层:高一层的人物可以把自己的思想意识转换成源代码,然后附在低一层虚拟世界里的某个对应的人身上,例如L1层里的某人A1,A1把自己的思想意识转换成源代码,然后附在L2层A2的身体上,A2自身的思想意识暂时被“去活”,存储到某个地方,当装着A1思想意识的A2的身体结束L2层的旅行时,将此时A2身体上A1的思想意识复制进入A1的身体,这样A1就有了L2层的那段体验,而A2自身的思想重新回到A2的身体并“激活”。
③层间穿梭机制二,低层进入高层:电影还设定了一种从低层进入高层的层间穿梭机制,这是影响影片结局的一个重要设定,例如当A2的身体带着A1的思想在L2层突然死亡时,A1的思想意识和A2的身体同时死亡,此时A1的身体在L1层醒来时,带着的是A2的思想意识,也就说,当A1的思想意识进入A2的身体时,并不是“复制”,而是“剪切”,A2自身的思想意识被暂时搁置,也并不是存储在L2层,而是存储在A1的大脑里,处于“去活”状态,当A1的思想意识和A2的身体在L2层突然死亡时,A2的思想意识被激活在A1的身体里,从而实现低层人物进入高层。(L2与L3之间也是如此)——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这种层间穿梭方式称为“剪切思想式穿梭”,每一份思想意识都没有备份的,一旦身体死亡,其身体上的思想意识也同时死亡,暂时搁置的思想去到上一层的对应身体上。
电影情节:
1,深夜,老绅士(传先生)在酒店客房里写信,封好信后他吻别床上比基尼美女后离开房间,将信托付给酒店的酒保(亚斯顿),让他保存好,等着把信交给一个名叫道格的人。之后老绅士乘车回家,在熟睡的妻子身旁躺下。殊不知那封信已经被酒保私自拆开阅读了。(1937年)
2,传先生在陌生的地方醒来,刷卡离开布满闪烁服务器的机房,到一家酒吧,一边服用处方药物一边打电话给道格,告知自己遇到了不可思议的事情,约道格来见面,这时酒吧后门打开,一个人(疑似道格)出现在后门外,用匕首刺杀了传先生。(当前时代)
3,道格在家里醒来,一边听电话录音一边去洗手间洗漱,惊觉洗手间的水池上有尚未凝固的血滴,脏衣篓里还有一件血衣,道格神情惊慌,因为他没有相关的记忆。
4,洛杉矶麦警探负责调查传先生被害案,作为传先生助手的道格受到调查,在传先生位于市中心的豪华公寓里,道格向麦警探介绍,传先生生前主要在开发一个电脑游戏程序,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很敏感,所以不方面向警方透露细节。在公寓里,道格遇到一名哭泣的年轻女子,女子自称是传先生的女儿珍妮。道格很意外,他跟随传先生6年,从未听说过他有女儿。珍妮称自己刚从法国回来,几天前曾跟传先生通过电话。道格觉得珍妮很眼熟,但珍妮表示他们两个应该没有见过面的可能性。
5,道格刷卡去布满闪烁服务器的机房,跟里面的工作人员惠尼(程序员)交谈,惠尼很痛惜传先生的死,他认为传先生是当代的爱因斯坦。道格问惠尼,最近传先生在做什么?惠尼告知,传先生最近频繁进入系统,道格很惊讶,因为这是违规的行为。但惠尼也表示,他从未听说传先生有一个女儿。
6,道格跟踪到珍妮下榻的酒店。珍妮表示传先生让自己从法国回来结束这家公司,道格表示他从未听传先生提起要结束这个项目,珍妮却表示她也从未听传先生提起过道格。随后珍妮见律师,律师告知传先生的遗嘱里根本没有提到过珍妮,相反,目前公司完全是由道格来运营的,对此珍妮感到十分惊讶。
7,麦警探来找惠尼,得知传先生开发的是一款电脑游戏,玩家可以将自己的意识接入游戏,游戏是一个虚拟世界,游戏里的人物是模拟角色,但也有各自不同的思想……现阶段模拟的游戏世界就是1937年的洛杉矶,因为那是传先生的青年时代。当人和游戏连接之后,身体躺在连接器上,思想就可以到1937年去闲逛。惠尼认为传先生的死或许跟他最近频繁连接游戏系统有关。
8,道格坚持自己没有杀害传先生,警探告诉道格,传先生被害当晚,曾经用公用电话给道格打过电话。道格回家查询电话留言,果然查到传先生约自己到酒吧见面的讯息,并提到如果发生什么意外,就让他去系统里找自己给他留下的一个讯息。
9,道格心中很矛盾,他怀疑自己出了问题,丢失了杀人的记忆,他也想要知道传先生临死前约自己见面究竟想要告诉自己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带着这些疑问,道格来到机房,让惠尼协助自己进入系统,正常情况一个人的大脑能够承受的进入系统时间是60分钟,为了能多一点时间寻找线索,道格让惠尼给自己预设了120分钟。
10,道格进入游戏系统,回到了1937年的洛杉矶,系统将他的意识复制到了1937年的一名银行职员(范强尼)大脑里。化身为银行职员的道格来到传先生提到的地点——西温士街117号书店(传先生在系统里活动的地点),结果书店的店主葛森先生居然跟传先生长得一模一样,那显然就是传先生进入系统时使用的角色,但当传先生没有连接角色的时候,角色就按照游戏的设定在游戏里过着自己的生活——书店的店主。葛森觉得道格很眼熟,但无法想起更多。
11,道格又来到仙妮岗1257号巴罗阿图路的洗衣房,找一个名叫碧姬慕尼拉的女子(传先生在游戏里接触过的人),结果找到碧姬的妈妈,告知碧姬现在已经不做洗衣女了,她在威尔赛大酒店上班。道格在威尔赛大酒店找到碧姬,当提到传先生的名字时,碧姬告诉道格,可以去找酒保亚斯敦谈谈。道格发现亚斯敦的人物形象就是惠尼。
12,亚斯敦不肯告知道格有关传先生留信的事,还用怀疑的眼神看着道格。这时到了预设的120分钟,道格的意识被强制离开系统,回到现实世界。从游戏里出来的道格身体非常不舒服,惠尼告知,如果频繁登入游戏,真实意识就会和虚拟角色的记忆发生重叠和混乱,对大脑是会有伤害的,所以每次进入游戏才规定只能60分钟。
13,银行职员(范强尼)在酒店的洗手间里昏厥,待道格的意识离开,银行职员醒来,他走出洗手间,来到吧台,询问酒保自己在哪儿,并介绍自己名叫范强尼,并向酒保讨烟(之前道格告诉酒保自己不抽烟),酒保用复杂的眼神看着范强尼。
14,一个鬼祟的男人(传先生去过的酒吧的服务员)来找道格要钱,说他知道道格杀了传先生。对方殴打道格,道格突然爆发力量,把对方揍跑了,对方逃跑之前威胁道格要把这一切说出去。
15,道格去找珍妮,告知珍妮自己的困惑,珍妮让他不要去试图连接那个系统。道格还是觉得珍妮很眼熟,两人跳舞,珍妮告诉道格,其实她也对道格有似曾相识之感,她更进一步表示,这种感觉就意味着一见钟情。
16,麦警长抓捕道格,因为那个鬼祟男向警告报案,指认道格是杀害传先生的凶手,但之后鬼祟男就被人杀害了,麦警长怀疑道格杀了对方灭口。珍妮向警方承认鬼祟男被杀时道格跟自己在一起过夜,把道格保释出来。
17,道格认为事情越来越复杂了,他迫不及待要解开真相,他再一次来到机房,将自己的意识传入游戏,并预设了120分钟。道格再次去书店找葛森先生,葛森本不想理道格,但道格问他,你是不是经常会突然醒来不知道自己在哪儿,经常失去某一段时间的记忆?葛森先生被触动,他原以为那些幻觉是自己的一战战后创伤症候群,但他自己也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他经常有自己和年轻女孩在一起的幻觉,还在自己家里发现了一套不属于自己的绅士礼服。道格带葛森去威尔赛大酒店,试图唤起葛森脑中传先生留下的记忆。葛森想起了他交往的女孩们,但他不认为自己把重要的信交给了那些女孩,最后,葛森想起,自己把那封信交给了酒保亚斯敦。
18,亚斯敦察觉到道格,他把道格引到地下室里,用枪指着道格,表示自己看了那封信,他知道这个世界是虚假的,他想要知道真相,并且他提到了“世界尽头”,道格问什么是“世界尽头”?酒保告知,他按照信上写的,独自开车无视一切路障一路向前,最终他亲眼见到了令他绝望的”世界尽头“,所以他才相信这个世界是虚假的,酒保很愤怒,他想问传先生,为什么要设计这个设计,为什么要让他们的思想被侵入,他想要知道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发狂的酒保向道格射击,道格受伤逃脱,最后还是被酒保抓住,按进泳池。
19,道格在窒息中离开系统,原来是他设置的120分钟没设置好,所以刚才始终无法离开游戏,幸好惠尼及时赶来把他叫醒。道格很愤怒,他表示明天就要发出公告,结束这个系统,惠尼表示抗议,他说道格不能就这样让一切结束。
20,道格去找珍妮,可酒店告知她已经离开了,同样守在酒店里的麦警探告诉道格,那个女人消失了,麦警探调查过,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珍妮这个女人。道格去询问珍妮的司机,之前他曾经送珍妮去过什么地方,经过一番交涉,司机给了道格一个地址。道格按照司机给的线索,在一家超市找到了化身为收银员娜塔莎的珍妮,而且娜塔莎完全不认识道格,只是觉得道格有些眼熟。
21,道格跟娜塔莎道别后,内心暗暗惊愕,他开着车无视一切路障,一路向前,结果,他来到了”世界尽头“——一片计算机程序构造的那种模拟结构,原来,道格所处的这个世界也是虚拟的。(大反转。现在知道,传先生留给道格的信,就是传先生发现当前世界是虚拟的,要把这信息传递给道格,但又怕被上一层知道,所以才去下一层1937虚拟世界里面传递信息。)
22,与此同时,麦警探也找到娜塔莎,调查对方关于鬼祟男被杀的不在场证明,结果娜塔莎的室友告诉警探,她最近有些精神恍惚和失忆的症状。这时,娜塔莎的意识连接程序启动,她又变成了“珍妮”,珍妮打电话给道格,表示自己可以解释一切。
23,在传先生的办公室里,珍妮告诉道格,他们创造了无数个这样的虚拟世界,而道格所在的世界是唯一的一个多层模拟世界,而且这也是意料之外的产物。传死后,珍妮被创造者派来接替传的工作,她的任务就是结束这种多层的世界(结束这个公司的业务)。但没想到,传先生欺骗了创造者,他更改了自己的遗嘱(让道格接管项目,而不是珍妮)。而杀死传的人正是道格,但其实又不是道格,而是道格这个角色的使用者,也就是珍妮的丈夫。珍妮的丈夫大卫原本是个正直的人,但自从有了这个系统,大卫变了,他开始喜欢杀戮变得残忍,而从道格这个角色被创建那一天起,珍妮就爱上了仁慈和正直的道格。(经典台词:在未见到你之前,我就已经爱上你了)。虽然道格是个虚拟的人物,但对于珍妮来说,道格比她所知道的一切都更加真实。
24,机房里,惠尼进入系统,连接了酒保的意识。酒保正在开车,因为意识连接,车子打滑撞到路边,被警察拦截,警察发现被酒保绑在后备箱里满身是血的范强尼,在警察的逼问下惠尼慌张后退,被路上的车子撞飞(死去),令酒保的意识来到了上一层虚拟世界(当前时代)惠尼的身体里。
25,收到保安电话,和珍妮睡在一起的道格赶来机房,道格离开后珍妮睁开眼,打电话给麦警官。
26,道格赶到公司,发现保安被杀,变成惠尼的酒保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要求道格带他去看创造自己的地方,在二人前往机房的路上,道格的意识被大卫进入,大卫在机房里杀死了惠尼。
27,大卫返回去找珍妮,要杀死背叛了自己的珍妮,在珍妮被逼入死角的时候,麦警官及时出现击毙了大卫。
28,道格的意识在上一层的世界里醒来,是2024年的洛杉矶,他和珍妮居住在舒适的海边大房子里,珍妮的爸爸(传先生的原型)在沙滩上遛狗,一派幸福景象。
影片的结局,男主角道格从一个电子虚拟世界中(当前时代)的人,来到了真实的2024年的世界,和女主角一起开始了快快乐乐的生活......很和谐,很圆满。
但真的有可能会这样么?答案是否定的!最后一个镜头,是个关闭荧幕的画面......突然明白了,电影那个和谐圆满的结局,只不过又是一层虚拟的世界而已,真实的世界在哪里?L1的上一层L0?可能吧,但是没人知道。
㈡ 来电狂响的剧情,结局是怎样的求解析
说白了,《来电狂响》无非是通过手机这一载体,来讲述三对情侣和一个单身女性的故事。
吴小江和李楠
表面上吴小江是聚会上三个男人里最不老实的,事实上这个角色太单纯了,只不过是在直播平台上氪金打赏了女主播而已。这年头谁还每个爱好?再者说吴小江的爱好也没有影响到婚姻关系的实质。
㈢ 谁能告诉我新月的结局是什么
电影的名字叫暮光之城,共分为四部,现已经出来两部,第一部就叫暮光之城,新月是第二部,另外两部一年等一部,分别为黎明和破晓,书店有售。建议你从第一部看,大众8第一部最好看。第一部是说女孩妈妈要跟男朋友外出,所以女孩只能去跟爸爸住(女孩亲父亲母离异),她转学到那个小镇上学,后来碰到爱德华家族,即吸血鬼家族,那个家族不跟外界人交往,只有阴天才出来,因为他们家族在太阳底下身上会发出钻石光,如让外人知道他们是吸血鬼,是破戒的,要被处死,所以他们不跟外人交谈。但这个女孩的血液非常适合吸血鬼家族,是百年难得一见的诱惑,而且这个女孩对吸血鬼家族的所有特意功能免疫。男主角爱德华头一次碰到女主角,克制自己失踪了几天,女孩觉得很奇怪,就一直在找爱德华,后来爱德华回来以后,他们做了朋友,渐渐地相互喜欢,爱德华也极力克制自己不伤害女孩,在这期间女孩通过和爱德华的接触和私下自己的调查,她知道了爱德华家族的秘密,并告之爱德华,为此这个女孩进入爱德华家族并保守秘密,家族人员也同意他们的交往,但是有其他吸血鬼经常出来伤害人类,但爱德华家族只会吸动物的血。对于其他吸血鬼而言,女孩也是一顿百年难得的美餐,所以坏吸血鬼家族就追杀女孩,为此爱德华家族全家出动保护女孩。但由于树敌,对方一直追女孩不放,女孩受累受伤。两人感情更好。第二部开始,爱德华家族的父亲被人发现十年没有变老,于是他们只能搬走,必须在这一带没见过他们的人出现后再回来,那最起码就是一百年,男孩要走了,他不能带给女孩再多伤害,于是骗女孩说不爱她,让女孩另找别人过正常的生活,男孩走了,到很远的地方,女孩消沉,度日如年,但她发现自己只要一做危险或过激行为,男孩就会出现在眼前,后来有一次去跳崖,其实女孩只是跳着玩,没有想自杀,但差点溺水,被狼人救了。爱德华家族里面有个女的有预见的能力,她预见到女孩跳崖了,但没预见到女孩被人救,于是告诉了爱德华后跑到了小镇来见女孩,发现女孩没死,但爱德华以为这女孩死了,于是爱德华这时自离开后头一次来电话女孩家,结果是狼人接的,爱德华问女孩的父亲在哪里,(狼人跟吸血鬼是天敌,)狼人说女孩的父亲在准备丧事,于是爱德华以为是他害死了女孩,其实女孩的父亲是在帮镇上的其他人办丧事。爱德华以为女孩死了,非常绝望,他认为女孩的死是他造成的,所以他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吸血鬼是无法自杀的,唯一的死法就是被普通人看到他们在太阳底下而知道了吸血鬼身份,于是他跑到吸血鬼部落,打算在太阳下暴露自己,让首领处死他。女孩这时被有预见能力的女吸血鬼告之,爱德华以为自己死了,所以爱德华要求被处死,于是他们飞速赶往吸血鬼部落,就在爱德华正踏入太阳下最后一步时,女孩扑向了男孩,男孩知道了女孩没死,女孩知道吸血鬼的秘密太多,于是见了吸血鬼首领,这时首领发现他们家族的所有特异功能对女孩来说全免疫,不起作用,于是想杀了她,但爱德华不肯,后来达成协议女孩必须帮助吸血鬼家族,并答应一些条件,这样首领才放了女孩,出来后,女孩知道爱德华是爱自己的,于是两个人又走到一起,为了两人的爱情努力不懈,最后,男孩对女孩说:Do you merry me? 第二部结束。 我们一起等待吧 补充: 前段时间刚传男女主角在现实中是一对了 拍拍手 恭喜一下
㈣ 电影flipped(怦然心动)结局是美满结局吗
最后男主角在女主角房前种了女主角最喜欢的树,然后男主角和女主角就在一起了。
剧情介绍
电影主要讲述了20 世纪60 年代的一个初恋故事。出生于中产家庭的布莱斯全家搬到小镇,邻家女孩朱丽前来帮忙。她对他一见钟情,心愿是获得他的吻。
两人是同班同学,她一直想方设法接近他,但是他避之不及。朱丽喜欢爬在高高的梧桐树上看风景,但因为施工,树被要被砍掉,她誓死捍卫,希望布莱斯并肩作战,但是他退缩了。
尤其是在布莱斯的父亲对于家庭经济状况欠佳的朱莉有着鄙视的态度,布莱斯更是躲避朱莉。直到布莱斯的外公出现并不断启发他,才使得他真正抛开一切偏见而逐渐去了解并接受朱莉。他向她道歉,于是两个人冰释前嫌,两颗懵懂而又纯真的心最终走在了一起。
(4)电影困惑女孩结局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朱丽
和树一样平凡的女孩朱莉,独立、勤劳、善解人意,愿意用生命去保卫一棵树,仿佛生命中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不需要低到尘埃里,朱莉也能开出花来。
布莱斯让她怦然心动,她的爱是那么幼稚和伟大,幼稚得以为布莱斯会和她一样为了一棵树不惜一切代价,伟大到她相信一个懦夫不配拥有这样的爱情。
2、布莱斯
布莱斯全家搬到小镇,邻家女孩朱丽前来帮忙。朱丽对布莱斯一见钟情,他却避之不及。朱丽的事迹上了报纸,外公对她颇有好感,令他十分困惑。
她凭借鸡下蛋的项目获得了科技展第一名,成了全场焦点,令他黯然失色。她把自家鸡蛋送给他,他听家人怀疑她家鸡蛋不卫生,便偷偷把鸡蛋丢掉。向她道歉后,他开始关注她。
㈤ 电影《温暖的尸体》的结局怎么样
《温暖的尸体》片头一开始就出现了我们帅气的男主——一只感染病毒的丧尸R,尽管是丧尸,但是恶心的特效丧尸装也遮不住他帅的特质,作为一个僵尸,R渴望得到人类的肉体,丧尸特别喜欢吃人的脑子,他们能在吃人类脑子的时候,感知人类的生活情感经历,体验不一样的生活,而没被吃掉脑子的人类,就会被感染成为丧尸,人类世界岌岌可危,政府将被感染的地区通通都隔离了起来。
僵尸R的转变在僵尸界掀起了很大的波动,一大波僵尸看到了治愈的曙光,跟随男主转变,最后男主在女主和丧尸小伙伴的帮助下恢复成为了人类,原来,感情真的可以治愈疾病,可以让丧尸恢复正常,当然电影中还有很多曲折离奇的桥段,比如统治丧尸界终极大boss的阻挠,女主得知男主吃掉男友的离开,女主父亲对男主的怀疑甚至伤害......都让这部电影特别出彩
㈥ 你的婚礼这部电影中尤咏慈最后和谁在一起了
引言:现在青春期的男孩子和女孩子们总是逃不过恋爱的故事,而在影视剧中的感情生活也会被大众所讨论,在《你的婚礼》中这个电影男女主角之间的感情受到了很大的争议,那么电影中的尤咏慈最后和谁在了一起?
三、希望能够珍惜有缘人
这两个人之间如此让人心痛而又唏嘘的感情也在提醒着我们一定要珍惜有缘人,两个人的恋爱谈的久了,肯定会出现一些疲倦。但是这些疲倦是每一对长长久久走下去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这个时候可以冷静一下,但是不要轻易的放弃,因为真的很难找到更合适的人,一定要学会珍惜有缘人。
㈦ 日本电影《预言》到底讲的 什么意思啊最后结局是什么没看懂。
讲的就是一家三口被能预见未来的报纸所折磨。。主要讲了未来的结果可以预言但无法改变。电影你看了的话前面的内容我就不说了,你看最后男主角为了救自己的女儿穿越了三四次,,每次结果都没有救活。。 直到最后一次他牺牲了自己救活了母女俩。 但这部电影还留了最后一个悬念:小女孩奈奈眼里又看见了报纸,,是否说明还会困惑这一家子吗?
纯粹手打,望采纳。
㈧ 哭声韩国电影最后谁是真凶
韩剧《哭声》中日本人和巫师日光是凶手。影片中有一个很神秘的情节是日本人把自己的护照拿给钟久看,然后警察开始对日本人展开核实和调查,最终得出来的结论竟然是日本人并不是当下的人,他是朝鲜日据时期的人物。巫师和日本人其实是一伙的,他们才是真正的凶手。
日本人并不是当下的人物,他是生活在很久以前的朝鲜日据时期,凭借警方的核实与调查证明日本人并不是一个活人。巫师作法的时候,会将神请到自己的身上,但并不是每次请神都会获得成功。特别是技术并不高明的巫师,很有可能会发生请错神的情况。而日本人就是被巫师请错的神,也被称为虚主。
巫师在请错神之后就与日本人成了一伙,这一点在影片中通过很多细节反映了出来。比如巫师和日本人竟然穿着同款的内裤,他们使用的相机也是同一个品牌美能达。在日常的行为中,比如巫师和日本人在跳大神时使用的法术也非常相似。
幕后制作
《哭声》的剧本花了两年左右,修改7次,选景花费六个月,拍摄历时六个月,后期制作用时超过一年。创作剧本的时候,罗宏镇在和“神”有关的部分感到非常困难,还曾专程拜访许多神职人员,向他们寻求答案。为了得到更加多样的解答,他还远行至尼泊尔、日本等地。
拍摄之中为了自然光,为了拍摄的最佳时间,很多时候都需要等机会才能拍摄,而黄金时间可能仅仅只有两三个小时。尤其是电影中下雨的场景非常多,雨天取景无疑也拉长了拍摄周期,增加了不少难度。
㈨ 你看过最悲伤的电影结局是什么
是电影《忠犬八公》。秋田犬八公,任春去秋来每天在小车站前等待主人归来,却直至等到自己老死也没有等到陪同主人共同回家的它,作为这部的结尾,为人们增添了对悲伤一词深意的注解。
因为人们通常都有自己的生活,会在意自己的得失,会计算自己时间和机会成本等等。但也正是这样,忠犬八公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其实主人不回来它本也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但它不顾自己的“生活质量”以及一天天憔悴苍老等等一切一切,就是执着等待的表现,赢得了无数人类的尊重。而万物有灵,当我们眼看着这个极为忠诚的灵魂,在空等中消耗自己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让人心痛又难以言语的悲伤。它若是能等到主人归来,人和狗相互陪伴共同老去该有多美好。
㈩ 特写 阿巴斯和他的电影怎么样
发表于2007年11月2日《解放日报》第23版:《解放周末·读书》http://news.idoican.com.cn/jfrb/html/2007-11/02/content_1306103.htm 当伊朗电影导演阿巴斯戴着墨镜出现在《家庭作业》中的时候,人们更愿意相信那是一副意大利黑手党或者便衣警察的摸样,他仿佛给人一种强烈的距离感。其实不然,阿巴斯再亲切不过了。一直以来,令他着迷的都是日常生活中那些平凡的人,他愿意接近他们的世界,体会他们的心思,然后传达他们的困惑与无助、悲哀与幸福。他把真情实意都给了他们。 《特写:阿巴斯和他的电影》无不体现了这一点。在阿巴斯讲述自己从事电影的偶然性时,在他谈及自己性情的微妙所在时,是这样的;而从他对电影制作各个环节的细腻体会,从他对电影《生命在继续》、《樱桃的滋味》的具体阐释,以及他和黑泽明的深入交谈来看,也是如此。 当然,这一切都得自于阿巴斯独特的个性与禀赋。 阿巴斯从上小学开始直到六年级都没有跟他人说过话,他肯定地说:“是的,跟谁都没说过话。”恐怕正是这样一种沉默,孤僻的习惯让阿巴斯能够充分地沉浸于自己的内心、琢磨自己所见的世界吧。他不爱说话,却喜欢画画。但是阿巴斯还是倾心于内心深处的影像、记忆。他有一个“内心影像”的说法,那是他从他奶奶身上体会到的。有一天,在行驶的汽车中,奶奶指着窗外的景象说:“看,那树,那山……”阿巴斯最直接的感受是,从车窗飞驰而过的画面有成千上万幅,这时候,她选择了一幅,指给他看,并且慢慢欣赏着,她正在心里作画,用的是画家的记忆,画的是内心影像。 在很多情形下,“内心影像”一旦浮现,就幻化成电影的绝妙开端。阿巴斯说,“我经常是从一幅内心影像开始写作剧本的,也就是说,先是脑子里有一幅影像,然后才开始建构和完善剧本。”一个神情困惑的小伙子在阳台上给天竺葵浇水;一个孩子朝着小路尽头的一棵树跑去,最后消失在山那边,这两幅影像分别激发了阿巴斯的《结婚礼服》与《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的构思。 有些时候,那些以往沉淀下来的强烈的内心影像会成为我们尤其关注这个世界的神秘契机。在《神受的公民》中,阿巴斯讲述了他遇到一个小女孩的经历。是小女孩困惑的神情吸引了他,他就跟着她。小女孩停留在一家首饰店的橱窗前,静静地看着一件首饰,然后皱紧了眉。阿巴斯始终只看到了她的侧面,他能体察到她的美丽和她的饥饿,但是他不知道怎样把自己手上的汉堡递给她。他有许多犹豫:汉堡是很不值钱的食品,当面给她,她决不会收下;要么丢进垃圾箱,可是垃圾箱中的汉堡是被认为变质的,谁会去捡呢……阿巴斯心跳加快,他想起了年轻时的记忆,同是心跳伴随着犹豫,一模一样的处境。那是40年前了,14或15岁的阿巴斯爱上了一个和眼前这个女孩年纪相仿的女孩,13或14岁。他给她写了一封情书,却不敢交给她。于是就在离她很近的地方,把信放在一个水泥柱的窟窿里,等待她去拿……而此时此刻手里的汉堡凝聚了全新的意义:既不能吃掉,也不能扔掉,而是完全地拿在手上,最后阿巴斯把这块汉堡放入了圣诞老人的背包里,它应该是所有礼物中最好的礼物:它联系了时间、空间、情感、陌生的人们。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心影像”就是用心体验的结果。所以,小男孩拿着面包回家,中途遇上狗,把一部分面包给狗,继续回家的简单情节,关涉到战胜恐惧的勇气,牺牲与分享的伦理。(《面包与小巷》)一个14岁勤杂工对富家小姐的爱细腻地孕育着,他借用了老板的鞋子和裤子来到女孩充满阳光的房子跟前,在他寒酸的物质生活世界里展现的是对爱的纯美祈求。(《经历》)小男孩从小伙伴那里凑了点钱去看球赛,并且答应回来讲给他听。结果他在看比赛的时候睡着了。为了不让他的伙伴失望,他像已经看了球赛那般把球赛的情况讲给伙伴听。有时候,我们可以原谅那些避开事实的“真相”的人,只是因为他不想伤害他人。(《过客》) 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看似漫不经心的小情节,在阿巴斯那里,都有了不同寻常的情分与意义。所谓:只是平常事,思量倍有情。感谢阿巴斯,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处处绽放着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