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战火熔炉:抗美援朝中,志愿军三十多人俘获六十余美军是真的吗
目前,电视剧《战火熔炉》正在中央八套热播。这部战争大剧真实地再现了那个烽火硝烟的年代,中国人民志愿军艰苦奋战,浴血牺牲并取得最终胜利的丰功伟绩。堪称剧情紧凑,精彩纷呈。
其实我是个不爱看电视的人,平时也很少关注电视剧,因为一来现在的电视剧的质量让人不敢恭维,二来确实也没有让人感兴趣的题材。不过,这一印象却在无意中看了《战火熔炉》后,被彻底打破了。
我看到这部剧时,中央八套已播放至第三集,当天的剧集全部看完后,久久不能平静,又到网上找来此前的剧集,逐一温习,目前仍在虔诚追剧中!
扯得有些远了,下面言归正传,在第三集中,天放带上会英语的赵和偷袭美军,在赵和的说服下,美军黑人连队同意投降。志愿军小队成功以三十余人俘获六十多个美军大兵,取得令人瞠目结舌的胜利。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这些都是真的吗?不会是和以前抗日神剧一样,是虚构的吧!电视剧当然有艺术加工的成份,不过,这一战绩在当时的志愿军中,真不算什么!
还有比这更厉害的,比如战斗英雄刘光子,就创造过一人俘虏六十三名英军的精彩战例。
刘光子出生于内蒙古杭锦后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就给地主当长工,吃尽了苦头。1946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过许多著名的战役,1951年入朝参战,时任63军187师561团1营二连战士。
他为人内向腼腆,不善交际,但作战中却勇猛无畏,敢冲敢打,是一个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老兵。俘虏六十三名英军的事迹,就发生在刘光子参加第五次战役时。
1951年4月,志愿军发起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在第五次战役的第一阶段,刘光子所在63军第187师561团突破临津江后,大范围穿插运动,于4月24日在雪马里地区将英二十九旅“格洛斯特营”合围。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军与英军的第一次交锋。
这英二十九旅“格洛斯特营”可不是一般的杂鱼,拥有一百五十多年的 历史 ,在1810年埃及战役中,曾因战斗勇猛,奋力突围败中取胜,而受到过英国皇帝的表彰。这支部队平时训练严格,装备精良,是英军中著名的“王牌”。
4月25日,561团对格洛斯特营发起最后总攻,“格洛斯特营”负隅顽抗不成功被击溃,失去统一指挥,四散奔逃。
刘光子战斗小组共三名成员,刘光子是小组长。三人在雪马里地区搜索前进,冲上一个小高地时,发现山沟里有一个英军炮兵连。一百多人象热锅上的蚂蚁,乱成一锅粥,正慌慌张张地准备撤退。
刘光子让两名新兵爬上大石头,布置好交叉火力点,负责掩护,自己则独力向英军发起冲锋。在距离英军十余米距离时,刘光子向敌军扔出一颗手榴弹。这颗手榴弹,刘光子对其进行一个小的改动,就是在手榴弹上再捆上其它弹药,杀伤力平白大了好几分。
手榴弹爆炸后,一大片敌军倒地,刘光子乘着爆炸产生的浓烟奋力冲锋。一边冲一边还大喊:“一营向左,二营向右,给我冲!”
英军被爆炸声吓得也心惊胆颤,再加上身后两名新兵的火力点不断射击,一时晕头转向不知我方到底有多少人。
刘光子冲上前来,大声用刚学来只会讲一句的蹩脚英语大吼道:“投降不杀!”。没想到,英军被吓破了胆,全部都扔下手中的武器,举手投降。
刘光子冲上前去大叫:“立即集合,列队!”,英军乱哄哄地好久列队完毕。这时英军们缓过神来,才发现原来刘光子只有一个人。有人偷偷捡起地上的武器,想向刘光子射击。刘光子眼明手快,一梭子撂倒了他。这下子,敌军们吓得再也不敢动了。
刘光子押着他们往回走,行进间又有十多人离开队伍想逃跑,刘光子一个手雷扔过去,瞬间炸倒了一大片,这下敌军们才算彻底老实了。两个新兵赶来,帮刘光子一起把俘虏们押回了部队。
刘光子把俘虏押到部队,什么都没说就离开了,只当这件事情没有发生。当时抓到俘虏是记功的,一个俘虏记一功。事后部队清点俘虏,其他俘虏都有人认领功劳。唯独六十三个英军,却不知道是谁抓的。
团里要求调查,刘光子虽然听说了,却硬是不愿主动站出来承认。最后还是两个新兵忍不住向团里报告了前因后果,事情才得以水落石出。
志愿军司令部在调查清楚事件原委后,下令为其记1等功一次,并授予他“孤胆英雄”的称号。1952年6月,朝鲜授予刘光子“十级战士勋章”以及“二级孤胆英雄勋章”,受到了金日成的接见。
后来刘光子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到苏联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苏联元首斯大林饶有兴致地问他:“你是怎么捉到那么多俘虏的?”刘光子腼腆地笑道:“当时啥也没想,就是豁出去了!”
抗美援朝战争后,刘光子复员回家,他生活清贫,对子女要求严格,教育子女要多做少说,也从来不向子女提起自己在抗美援朝时英雄事迹。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当兵时生活习惯。
据说,刘光子出差时睡不惯宾馆软床,就躺在地板上睡觉。另外,他在抗美援朝时用过的一个大茶缸,舍不得丢弃,一直用到如今。
刘光子的事迹曾被网友誉为“最不像真实战例的真实战例”,被人们广为称颂!而电视剧中志愿军三十余人俘获六十多美军的事迹,应该是在真实的事迹上,加以艺术加工。在这个角度上来看,你说他是真的,也未尝不可。
《战火熔炉》是一部好剧,好就好在它真实地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浴血牺牲!
在这部剧中,没有淡化战争残酷,而是选择正视 历史 ,不回避英雄的牺牲。在给观众献上一部精彩纷呈好戏的同时,也让观众心灵受到了洗礼和震撼,同时让我们真切地看到先烈们的付出,也明白了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也在追这部抗美援朝大剧吗?你们看完这部剧后,又有何感想呢?
参考资料《抗美援朝精彩战例》《党建网.孤胆英雄刘光子,永葆劳动人民本色》
㈡ 电视剧《战火熔炉》口碑不错,你给几分
2020年已经过去了,去年的电影市场在近几年来有些低迷,然而在电视剧方面却有许多制作精良的作品。 其中《战火熔炉》这部电视剧作为一部战争剧,不仅没有比较有名的演员,也没有一些感情戏。这部电视剧是将抗美援朝作为背景,整部电视剧是以几个志愿军保卫国家的故事展开的。这部剧豆瓣评分8.8分。在观看之后你能给几分呢?
《战火熔炉》这部电视剧,仔细观看你可以发现它有一些美剧的风格,在故事的结构、服装的设计、人物角色的塑造等方面,观众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在这部电视剧中制作比较精良好,而且使用的道具也都非常讲究,情节比较真实,特效也都比较逼真,演员的演技也都很在线,许多情节都展现地很清楚。
然而这部剧也有不足的地方,整部电视剧被裁剪成13集,许多剧情都被剪掉了。在观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些镜头的连接不是很顺畅。 整部电视剧一共只展现了五次战役。不过这部电视剧还是比较优秀的,优秀的电视剧往往都是比较短小但是精悍的。投资的大部分都用在了制作影片上。整体观看下来,小编觉得这部电视剧还是不错的,值得我们一看。
㈢ 熔炉观后感
电影《熔炉》,给观影者留下的是一种较为压抑的感受,但这种压抑也并非是枯燥乏味,而是一种发人深省。或许正是由于影片太过于贴切现实,过于的真实,所以让人觉得这样的作品像是在向人们说些什么,像是在做着一种无奈地呐喊。
电影《熔炉》主要讲述的是自2000年起的5年间,韩国某听觉障碍学校的校长、教师一向都在对这些残障学生们实施了程度不一的暴力以及各种虐待。新来不久的美术教师至此后,发现学校里弥漫着难言的压抑气息,并频频能够听到从洗手间内传出女子的尖叫声。
学校的黑幕渐渐露出冰山一角,美术教师和人权主义者力图揭开这些隐藏在象牙塔内的暴力事件,终止校园杯具的进一步蔓延。
影片进展到最后,因上诉未果,未能将这些人绳之以法,民众采取了抗议的方式以表不满。但这种不明智的行为,在此看来,毫无好处,完全就是以卵击石,不但没有折损对方一兵一将,反而还深深地损伤了自己。最终,剩下的只有无奈地妥协。
影片的悲痛无疑贯穿全部,让人深深觉得平凡人与当权者的较量就是鸡蛋碰石头,但同时它还传达给我们即便如此也要抱有良知的生活下去的重要性。正是因为有了那些有良知有同情心的人才会有影片最后的那个情节。
《熔炉》主要角色
1、강인호(姜仁浩)
演员孔刘
来自首尔的哑语美术老师,应聘于雾津市的慈爱聋哑人学校。妻子早亡,8岁女儿松儿患有先天性哮喘,由母亲一个人照顾。他到达学校后发现腐败的组织与人事架构,学生们亦处于令人紧张压抑的氛围之中,仁浩逐渐走向了揭开连串事件背後真相的道路。
2、서유진(徐幼真)
演员郑裕美
人权组织成员。在雾津市汽车维修店与姜仁浩相识,她从金妍斗手写的字条中看到教职工性侵学生的端倪。协助与带领受害学生们诉诸法律进行抗争。
㈣ 怎么评价韩国电影熔炉
现实的令人心痛。
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对那么可爱的孩子下手,还披着一层老师的伪善面孔,这是何等的令人作呕!
㈤ 韩国电影《熔炉》让人痛心也让人反思,大家对于这部剧作何评价
关于儿童性侵,永远是一个令人愤怒的话题。中国有《嘉年华》,韩国有《素媛》、《熔炉》等,而且都是特别写实的题材。
《熔炉》虽然是小说改编,但也是根据真实案件为蓝本创作的。艺术源于生活,如果你在电影中看到令人生气又无奈的场景,那么只能说,现实更残酷。
“影片名称揭示了主题”
整个小镇的大雾环境描写也正是熔炉的污染所致,导演通过这一点也展示出来了政府的黑暗。
熔炉本身是炙热的,而影片却是冰冷的,良知已经完全被烧的一干二净。影片中的校长贿赂警察、校工和医生都是假证词、法官偏爱高层一方、校方用金钱私了受害家庭等剧情,都让我们看得心痛不已。故事中的受害小孩民秀刺杀了校长卧轨的那一刻,才是真的绝望。
电影只是冰山一角,真心希望现实中的正义不要迟到。正如影片中说说:“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㈥ 《战火熔炉》不能火的原因是什么
《战火熔炉》不能火的原因是战争题材不能够提供娱乐,目前电视剧的主要观众还是家庭主妇为主。
《战火熔炉》是由董哲、郑桦执导,付辛博、董琦、李感主演的抗美援朝战争剧,该剧讲述了赵和、雨三湾和陈天放等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众志成城、不屈不挠保家卫国的故事,该剧于2020年10月24日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首播,并在优酷视频同步播出。
剧情简介
国民党军连长赵和在南宁战役中被俘,在他准备领了遣散的路费回家之际,四连连长唐大成却将他当做“解放战士”从俘虏营中领了出来,带到了朝鲜战场,对于四连的陈天放、苗全禄、王保全等老兵而言,赵和就是他们曾经的敌人。一场远在异国他乡的战争,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在云山,在长津湖,在临津江。
在枪林弹雨中,赵和和四连一起成长,赵和逐渐地认识到这支队伍是一支多么伟大的军队,而四连的战士们也逐渐接纳了赵和。停战协议生效的子夜,在和平最终到来之际,赵和和四连战士们在战线前见证了历史。
㈦ 《战火熔炉》观后感,发表一些自己的想法。
#看懂影视剧,娱见好作品#
用14天终于把这部13集的《战火熔炉》看完了。真是难得一见的好剧,
虽然剧中的演员大多数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演员。但是演技都是杠杠的,不比那些大明星差。该剧制作精良,道具考究,情节真实,特技逼真。演员演技在线。很多细节都会拍得清清楚楚。
如剧中用巴祖卡火箭筒发射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填装手,装完火箭弹的时候还会顺势把火箭弹的保险丝拴在火箭筒上。
这个情节是在以往的战争片中没有体现的。该剧又充分展示了朝鲜战争的残酷。美军的强大。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美军绝对优势的地空火力。都让志愿军损失惨重。
有些情节展示都表示导演还是下了苦功的。象在第6集的阵地战中,邱少峰在战壕中面对美军的狙击手。用望远镜观察时,就用手挡住镜片。防止镜片的反光。
在发现敌人的位置后,果断地使用掷弹筒集火打击。
在长津湖战役那一集。有个远镜头。志愿军在冰面上冲锋。就能看到明确的三三制队形。
而且拉开了散兵线。没有以往战争片那种密集的队形。被有些人污蔑使用人海战术。而且志愿军在面对敌人火力打击的时候,
被冻死的士兵。临死之前还保持战术动作。又充分了展示战场上的残酷。。
会选择在地上匍匐前进。战术动作做得很到位。也是在以往的战争片中看不到的。
志愿军的火力不足,会自己想办法解决。有个人装备了一个迷你版的没良心炮。虽然尺寸不大,但威力不小。面对了美军的伏击。他们迂回到美军攻击方向的侧后方。向美军发射炸药包。虽然弹着点离美军很远。但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还是对美军产生了杀伤力。把美国人活活震死,五官流血,死相凄惨。
也不会像以往的战争片中,尤其那些抗战神剧会丑化敌人,把敌人拍成弱智化。战斗力低下是令人发指,那就是对我们国家军人的侮辱。该剧中的美军十分强大。除了有些作战意识不够强。美军该有的兵员素质也都展现了出来。像最后一集中,美国伞兵表现也相当悍勇。
十分凶悍的抽出匕首和工兵铲和志愿军拼起了刺刀。而且这队伞兵十分精锐。在小村庄那一集就对志愿军产生了强大的杀伤力。连长和指导员都死在他们手里。诡雷与陷阱那下的是叫随心应手。围尸打援的战术,更是叫人大呼恶心。太不要脸了。
士兵反应也真实。该剧充分展现了,新兵怕炮,老兵怕机枪。对敌人铺天盖地的炮击。哪怕已经被老兵教导遇到炮击应该如何保护自己,还是有新兵被吓得到处乱跑。最后死于破片伤害。
也有一些不错的角色。如这个眼镜哥。作为一个新兵补充的部队。成长的很快。而且一直活到最后一集。
不但冲锋枪使得遛。还有不俗的白刃战能力。
就是可惜啊,这部剧被裁剪成13集,好多剧坊都被剪掉了。感觉有些镜头连接有些莫名其妙。也有些不连贯的地方。最终只展现了5次战役结束。
最后的阵地战局面,冷枪冷炮。谈判都没有拍出来。不知道会不会有第2部。因为最后一集。赵和带着4连仅存的人员准备过江的时候。遇到了美军特遣队。他们决定留下来打阻击。然后该剧就放完了。难道他们都全军覆没了吗?不知道是不是为第2部埋下伏笔。
优秀的影视剧往往就这样短小精悍。投资都用到影片制作上。不像有些号称大制作投资几个亿。但经费被主演拿个精光。用于后期制作的只能少之又少,大制作往往出烂片。而且在拍摄期间宣传的越隆重。往往观众对该影片的失望越大。有不少优良的影视剧,在拍摄时都没有多少消息传出。但一经播出就会引起轰动。估计经费都拿来制作了,没有多余的经费拿来做公关。
13集看的真的不够过瘾啊。现在已经很晚了睡觉,明天再接着刷一遍。
㈧ 《战火熔炉》未删减结局是什么
《战火熔炉》结局的意思是战争远没有结束。
在小说结局的最后时刻,四连的所有战士一直在赵和的领导下坚守渡口。在不同的方向,一边是正在赶过来的美军,另一边是要接他们回去的船只。但是最后并没有把结局展现给观众,之所以留下了这个悬念,就是说明战争远远没有结束。
结局开放式的结尾,也警醒国人战争并没有结束,只是暂时的休战。
《战火熔炉》是由董哲、郑桦执导,付辛博、董琦、李感主演的抗美援朝战争剧。
该剧讲述了赵和、雨三湾和陈天放等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众志成城、不屈不挠保家卫国的故事。
《战火熔炉》网络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I2V6kg3SkXYHwt8eC87nDA
㈨ 《战火熔炉》是24集吗
《战火熔炉》不是24集,是13集。
该剧在拍摄中,战争戏的调度大,大多数都是外景戏,拍摄时又是零下25度到零下30度的极寒天气。
剧组的大道具坦克是柴油机,每天开机之前,制片部门要先给坦克的发动机烤火,把柴油化开。所有车辆上山下山都打滑,雪一化,一路泥泞,车一扎进去就出不来。有次车扎进去,皮卡都拉不出来,最后剧组是用道具坦克把车拉出来的。
2020年10月28日,该剧亮相第27届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
《战火熔炉》刻画了一代人平凡小人物的伟大付出与牺牲。正是这一个个小人物,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英雄群像,展现出中华英雄儿女的不屈精神。战争中的文艺作品,历来都是激励战士冲锋的号角和战鼓,也是提醒二十一世纪人不忘历史的警钟。
抗美援朝战争题材文艺作品最大力度还原这段红色历史,讴歌英雄,赞颂士兵,用家国情怀与百姓视角谱写宏伟的英雄史诗,在战火中刻写民族品格,传承、发扬抗美援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