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狗十三》这样的电影让人看起来非常的绝望,拍摄到底有什么意义
狗十三》这部电影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新鲜的”电影。这部电影早在2013年,就已经完成拍摄,并准备上映。但由于内容题材直指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再加上其中还有些许的暴力镜头,导致这部电影一直没有通过,直到2018年年末才姗姗来迟。
成长是一个残酷的过程;这其中,没有真正的坏人,也没有大是大非、大喜大悲;只有不断发生的误会、不理解、以及因此带来的冲突。如果你也曾感受过这种钝痛,那就请不要忘记,我们曾经是怎样的小孩;也不要忘记,我们曾经期待长成怎样的大人。但还好,都过去了,我们已经长大了。
Ⅱ 如何看待电影《狗十三》
这是一个反应了一个不太健康的家庭形势下成长的孩子的人生过程。对于有着重男轻女倾向家庭当中给与女孩子所带来的心理影响,通过一个狗狗的丢失使得女孩唯一的心里寄托也同样丧失了,没有人能够理解她的心理,只能在强势的父亲管理下委屈的生活。开始了一断扭曲和痛苦的人生成长阶段。
Ⅲ 《狗十三》这部电影主要讲的什么事情
《狗十三》恰恰就是这么一个例子,李玩离家出走,出去跟男孩子喝酒等叛逆行为不过是因为自己的狗丢了觉得家里人不够重视她的想法和感受,只要双方沟通到位,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和爱,这些问题都很容易化解。这部电影没有选择太过激烈的冲突情节,对女孩的感情铺垫也不是很到位,只是用了好几个不同的少女痛哭的镜头来表达青春期压抑和难以取得父母长辈认同的个性诉求,非常难得的让人看出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
不要以自己的想法要求、塑造孩子,让孩子走自己的路,不是走你设定的路。爸妈可以从旁呵护给建议,让孩子少走弯路,但不是霸权主导。尊重孩子,了解孩子内心,反对暴力,和谐沟通。李玩并非单亲,她妈妈给她打过电话。单亲不是问题所在,如果孩子受到的关爱足够,应也能健康成长。
Ⅳ 《狗十三》这部电影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这一次,看完《狗十三》,我只想说自己的感受。很神奇,两个小时的电影我哭的时间应该有一个小时甚至不止。如果一开始是因为李玩和狗,那么后来可能就是因为李玩和我自己。刚开始给我的感触其实不是很深,甚至有一部分的情绪来自于我曾经也有过一只让我记忆深刻或者说感到沉重的狗,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我好像放弃了,是的吧,当时看到过一句话,不要总是妄图去挑战父母半辈子建立起来的世界观,后来就沉默了,是的,沉默。
Ⅳ 如何评价电影《狗十三》
一个孩子痛苦的成长过程
Ⅵ 电影《狗十三》讲述的故事有什么深刻寓意呢
整部电影看下来,没有一点情绪波动。只是一部电影,仅仅是电影而已,不能否认一部分人的生活经历跟女主角一样。但更多的人小时候过得比女主角苦多了,我看到的更多的是李玩比我们绝大多数人幸福,衣食无忧,李玩父亲没有陪李玩看天文展览,在很多人看来多大点屁事。我们很多人整个学习生涯中,父母亲没开过一次家长会,从来都没有关注过你的学习,别说跟爷爷奶奶一块住一块吃热饭,我们初中都开始住校了,一顿热饭都没好好吃。
Ⅶ 如何评价电影《狗十三》
前两天去电影院看了狗十三,看完之后发现这部电影当中有很多小伏笔,再结合豆瓣上的影评跟大家说一下我对于这部电影的想法。
1. "狗十三 = 狗13 = 狗B"。网友们解读的角度让我很惊异,我真的没想到竟然可以这样理解这个题目。但确实也有道理,因为导演就是表达出他对社会中男尊女卑现象的态度。如果的确是这样的话,那我还是很佩服这个人的,胆子太大了。
2. 在李玩狗丢了之后疯狂寻找,后来家人为了弥补过错而重新买了一条狗想要蒙混过关。但李玩执意寻找,导致爷爷前来劝阻结果被推倒受伤,而奶奶为了寻找不见的李玩差点走丢。因为这两件事是惹怒了爸爸结果遭致暴打,最终李玩也妥协了。
这件事给我的思考是应该把孩子当做一个”幼稚的”成年人来看待,幼稚的话是因为社会经历比较少,心智上很不成熟。而成年人则是指对方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对事物正确与否的判断,如果的确是我们做错了,那么承认错误赔礼道歉即好。
3. 在李玩成绩考了高分,父亲带她外出庆祝的时候让李玩去喝酒敬客人。
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一贯不要喝酒,因为生怕喝多了会出现什么难以弥补的错误,但是却出现了这样一种心态,有自己在身边的话就算喝点也不会有关系。那么其实这两种想法就会给孩子的判断造成困扰,不知道哪一种价值观才是正确的,所以在教育后代的时候应该用一致性的原则。
4. 父亲在打完李玩之后向其道歉,并且承诺不久后带他去看天文展览。但是因为生意上的事情,导致自己没能走开,错过了这次展览,也是违背了对李玩的约定。
当我们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完成。像吴军老师说的一样,一次只做一件事。不要觉得自己可能异于常人有同时处理几种事情的能力,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在下一秒会有什么意外发生,所以拿出一整块儿的时间去做好你需要做的事情,这其实就是人的加分项之一所在。
4. 父亲为了哄李玩的弟弟骗他吃完饭后,带他去公园玩,李玩当时指出不要用一个谎言去掩盖另一个谎言。以及在弟弟失手打伤奶奶之后,李玩要求父亲让弟弟向奶奶道歉,但是遭到父亲的拒绝,原因是孩子小不懂事。
我把这两件事儿放在一起讲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性,不要把年龄小做为借口去欺骗或者是孩子恶劣的行为。我时常最喜欢说的一句话,人在这个社会中每一个都是独立的个体,都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作为孩子当他们犯了错误之后,我们可以轻微的惩罚,但是坚决不能不惩罚。因为这样做的话,会给他们传递一个价值观 : 做错了事情就要承担后果。
包括在影片最后弟弟滑冰的片段正好是与前文相呼应的,因为家庭一昧的宠惯,导致孩子不能独立的面对困难,总是希望逃避或者希求他人的帮助。换言之也是警惕我们当今的父母,一眛宠爱的最终结果是一无是处。
5. 神经病人
李玩在屋里学习的时候,经常会听到鸟叫,以为是楼上邻居养的鸟。但在后来无意中发现声音的来源是一位精神病人,更可笑的地方在于他穿着校服,肩膀上有着大队长的徽章,这已经算是最辉煌的荣誉了。
导演故意把这一段加上,何尝又不是在讽刺当今的教育,强大的教育应试体制和学习压力,把孩子们最终都逼疯了。
6. 在外出聚餐的时候,父亲的朋友夹了一块狗肉给李玩,但最终李玩吃了。
当时看到这一幕我很心疼,因为不难发现她是一个非常喜欢狗的人,最后因为社会的种种影响变得妥协,抹去了年轻人该有的锐气和锋芒,成为了家人眼中的乖孩子。豆瓣上有句影评很有共鸣 : 你看那个孩子真懂事,可你怎么知道她不是在害怕呢?
看完电影之后,我在思考如果电影当中传递的价值观是正确的,那么在教育孩子上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自己。因为很多场景在我看来都习以为常,但静下心细细斟酌的时候,就会发现问题。
我觉得这也是好电影的魅力所在,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并且引导大家反思,所以我认为这部电影值得九分。
说了那么多,最后总结一下自己的想法。教育是一个大问题,而父母的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Ⅷ 狗十三的剧情简介
李玩十二岁,刚上初中,与年迈的爷爷奶奶同住。母亲在她幼时离家,父亲再婚与继母生了个弟弟。父亲焦虑着该如何告知李玩新生儿的到来,却意外因课业起了争执,为此父亲决定买一只小狗哄劝女儿。
热爱物理学的李玩将小狗取名为“爱因斯坦”,但小狗在一次意外中走失,李玩为爱因斯坦走失的事情难过不止,家人为此也不得安宁。
为了安抚李玩,家人将另一只同品种的小狗代替爱因斯坦。在全家人的压力之下,李玩越来越沉默。继母及新弟弟的加入让李玩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当家人称呼新来的小狗为“爱因斯坦”,她开始发现自己无法逃脱成人世界为她编织的谎言。
(8)狗十三电影观后感50字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李玩父
演员果靖霖
权威严下的“中国式父亲”,是女儿李玩的成长生涯中最重要的角色,再婚之后的复合家庭令他焦虑不已。
李玩
演员张雪迎
李玩父母离异,父亲重新组建家庭,并有了一个儿子。李玩和爷爷奶奶生活,个性顽劣,但感情细腻。在自己的宠物狗爱因斯坦丢失后与家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父亲为此暴打了李玩。但在自己的小儿子被狗咬伤后,父亲处理的态度却截然相反,这让李玩心灵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但面对父亲的专制威严,最终只有妥协
Ⅸ 怎么评价狗十三
《狗十三》是一部以成长为引的电影,但电影里的青春却并非洒满朝阳,导演曹保平以一位在重组家庭里成长的女孩视角为展开,既将父权至上的中国传统家庭对女性的压迫以揭露,也用孩子在种种境遇中的反抗与妥协诱人共鸣,当成长与虚伪画上了等号,这场对青春的聚焦之作反倒显得如此独特而又真实。
长大了的我们会敬佩后者的忠贞,但更多的可能我们会选择前者,这无关文化或是制度,而是历经青春成长的过程中,面对成人世界里所必然会遇到的无奈,我们都会懂事的带上一副伪善的面具。
个人评分:8文/梦里诗书
Ⅹ 电影《狗十三》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表面上这部电影讲了小女孩李玩与自己的两只宠物狗的故事,但其实透过这些故事讲了成长、家庭、家庭危机等等问题。主人公李玩是一个初中小女生,电影就像一个剥洋葱的过程,将她的生活一层层剥开,让观众看到了成长的残酷。
很高兴今天在网络知道给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也欢迎大家在这里和我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