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观雷锋在1959有感的作文四百字
电影《雷锋在1959》讲述的是雷锋从鞍山来到辽阳弓长岭焦化厂投身建设的的142天中发生的故事。观看完《雷锋1959》之后,我深深的体会到雷锋精神的可亲可敬,雷锋虽然远去,但雷锋精神却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具体表现,是每个中华子女应当学习的榜样,更是我们必生追求的目标!
雷锋1959年8月来到坐落在这里的鞍钢弓长岭矿焦化厂工作,1960年1月从这里参军入伍,虽然只在此生活了短短的142天,但雷锋精神却在这里发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我懂得一朵花打扮不出春天来,只有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的道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等人们耳熟能详的雷锋20篇光辉日记就是在弓长岭生活、工作时留下的。
雷锋,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他的行为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缅怀他,他的奉献更让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学习他。一个社会,永远都需要有推动精神进步的主流,而雷锋精神就是其中之一。同样一个企业更需要“雷锋”员工,学习雷锋,不仅要学习雷锋精神,更要注重行动。在工作中,要学习雷锋同志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努力学习业务知识,虚心向师傅、同事请教。要像雷锋那样立足本职、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精益求精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成为新时代的优秀工人。我们要把雷锋精神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把雷锋当做榜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坚持不懈,带动周围的人,最终把雷锋精神作为全社会学习的精神和道德标尺。
雷锋精神过去需要,现在需要,将来仍然需要。我们更应该懂得,学雷锋只有不脱离时代,才能不脱离实际,着眼时代,与时俱进,寻找雷锋精神新的实现形式,并不断丰富和发展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才能使学雷锋活动永葆生机与活力,这样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传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❷ 观《雷锋在1959》有感怎样写
观《雷锋在1959》有感
雷锋对于现在已经退休的老人来说,是同志,是兄弟;对于40岁以上的人来说,是叔叔;对于30多岁的年轻人来说,是爷爷,而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来说,或许就是神了!
坐在影院里,听周围的年轻人在用不同的方式述说着对雷锋的印象,不觉感慨:“时间长的连雷锋对自己都模糊了。”影院里的灯暗了,音响中传出机器的轰鸣声,雷锋再一次走近我们。《雷锋在1959》讲述的是雷锋从鞍钢援建辽阳焦化厂的142天里发生的故事。142天,对于永远22岁的雷锋来说,并不算短。如果没有这142天,雷锋或许会象很多老工人一样,在鞍钢退休,颐养天年。而这142天,是雷锋精神成熟的季节。在弓长岭,雷锋进入属于自己的青春期,进入到思想成熟的稳定期。
在这部电影中,我无意评价导演的电影技巧,不想把文字浪费在无意义的纠结当中,而是只想以这段文字怀念雷锋的这段生活。在我的青年时代,雷锋叔叔是矮个子的大叔叔,他的思想闪着光,他的日记会时常流露出马克思一般的深刻。他永远生活在《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感恩情结和《我是一个兵》的激情生活中。而当我们的年龄可以让20岁的年轻人称为叔叔的时候,回首审视19岁的雷锋,却是充满了年轻人的可爱和青春期的梦想。对抗美援朝老战士的崇敬之情、对小易的懵懂爱情、对生活的火热眷恋、对新社会的无限热爱,无不闪烁在青春的眼神中。那才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雷锋。
或许是我们从来都没有关注过属于雷锋的情感生活,甚至会想:“雷锋怎么能谈恋爱?”而这部电影让我们开始思考青春期的雷锋的原生态生活。电影的导演在努力平凡工作的雷锋的精神闪光,我们却想剥开这些光环,发现真实的人。
我们说雷锋的不平凡,是因为雷锋在平凡的生活中努力帮助别人,而不是终日写日记来教育我们。
每天都想着如何帮助别人的雷锋,也会在小女生的热情中晕倒,也能感受到两情相悦中的美好。少小无家的苦孩子,同样会在别人的家庭中渴望来自家庭的关爱。还有来自同事间的帮助,都让一个19岁的青年人感受到新社会的温暖,他没有理由不努力帮助别人,在其中获得尊重、充实。
雷锋谈恋爱,是影片中的亮点。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属于那代年轻人的原生态。可爱的年轻人在一起是快乐的。在辽阳的142天,可以说是雷锋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的重要节点,是任何思考雷锋以后的人都不应当回避的。
雷锋的青春期同我们一样!
我不明白辽阳的焦化厂为什么要建在“大山”里,但“大山”里的雷锋并不孤独。这里有他热爱的生活、暗恋的女生、知心的兄弟和处处引路的好领导。这里是雷锋之所以成为雷锋的第一级台阶。可爱的雷锋自由地呼吸着焦化厂烟囱中冒出的浓烟,吃着女生送来的细粮,端着充满家的味道的那碗面条,他怎能不热爱生活。
我们在笑声中与雷锋一道回忆属于青春的记忆,渴望着新的生活。雷锋从这里走向军营,我们却从这里走向雷锋。他不再是那个握着冲锋枪的雕像,不再是苦读《毛选》的模范。他就是那个在山间肆意奔跑、挥洒自己青春的年轻人。
当从前的那个女生说出:“我们都老了,你还是那样年轻”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当年的那个雷锋叔叔,已经要管我们叫叔叔了。其实,雷锋也会老。如果他还活着,也该是退休近20年的老人了,但我相信,他还好象从前一样乐于帮助别人,正如我经常见到的在我们小区中义务打扫卫生的老人,他就生活在我们中间,而不是生活在我们头顶的那片天上。
其实,雷锋不是神,他也不想作神。
❸ 电影雷锋观后感500字
今天,看完了《雷锋》这部电影后,雷锋光辉而又伟大的身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我的心中思绪万千。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们的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芒。 他把自己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他所做过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平凡的,然而正是这无数的平凡构成了他的伟大。作为一个普通士兵,他用他那短暂的二十二个春秋铸就了生命的辉煌,放出了熠熠的光辉。
一个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勤务员,应该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雷锋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他把平时俭省下来的积蓄寄给战友困难的家庭,寄给遭受灾荒的不相识的人们。他用业余时间辅导驻地附近学校的孩子们,他用自己的钱为丢了车票的旅客买票,他深夜为战友缝补衣服……雷锋经常利用节假日外出做好事。他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永不停息地为人民做下了一件又一件的好事,这些事情也许称不上是多么伟大的壮举,但正是这一点一滴的为人民排忧解难的好事,犹如一砖一石,构筑起了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大厦,高高地耸立在人民的心中。如今,人们还把那些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人称为“活雷锋”。
“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雷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谱下了一首首助人为乐的新曲。抚顺发了洪水,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命令。雷锋就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又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我还记得电影中雷锋叔叔在抚顺上寺水库抗洪救险的情景:雷鸣电闪,大雨滂沱,洪水肆虐,身体虚弱的雷锋,忘记了自己的疼痛,他和战友们一起,顶着暴风雨,踩着过膝的稀泥,挥舞铁锨,猛力挖掘泄洪道。天很黑,一时找不到铁锨,他就用手挖,挖一块,甩一块……雷锋在这场战斗中奋不顾身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牵着思绪,我又想到了我们的生活。虽然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也要学习雷锋的精神,我反思自己,平时在公交汽车上,有老人在身边时,我总是舍不得让座;在学校,有时我不能很主动的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观看了雷锋的电影后,我的心里感到十分惭愧。以后,在公交车上,我一定给老人让座;在学校,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同我进步,同我成长。我一定把雷锋的精神作为我行为的准则,做一个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的人。
雷锋虽然已经牺牲了,但是他那艰苦朴素、乐于助人的精神还在人间。让我们人人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活雷锋,让雷锋精神永驻人间吧!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的形象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记忆。雷锋助人为乐、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至今仍然被人们传诵,不少人以他为榜样,默默地奉献着。
❹ 《雷锋在1959》电影观后感,250字!
观《雷锋在1959》心得体会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这首再熟悉不过的歌曲,伴随我们成长。这是雷锋故事的褒奖 ,这是雷锋精神的传唱。 今天,医院组织了我们观看电影——《雷锋在1959》, 这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特别推出的一部展现当年真实雷锋的一部电影。
嘹亮的八一电影前奏揭开了影片的序幕„„。在观看完《雷锋在1959》后,我的心情,久未平复。作为一名当代军人,雷锋的精神是否已经过时?我认为:没有!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一个一心为公,一心为党的革命战士,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这种精神,在一名军人心里,永远是一面旗帜!坚定信念,筑牢军魂,这也是当代军人的核心价值观。雷锋同志,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从来都是干一行,爱一行。每一行都是兢兢业业。在弓长岭焦化厂的前期建设中,雷锋同志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怕艰苦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徐师傅的赞赏。他跟着徐师傅,从不被认可,到另眼相看,能被这位有着上甘岭战役走出来的老兵赞赏有加的小个子,是雷锋不服输,不怕苦,有爱心,努力向上的真实写照。
雷锋是一个在旧社会遭受苦难的孩子。新中国把雷锋从水深火热的旧社会救了出来,他感激新中国,感激共产党,所以,当上一名士兵,成为雷锋心中的理想。在弓长岭焦化厂的日子,迎来了国家征兵的机会。国家号召适龄青年积极入伍,保家卫国。雷锋同志积极报名。入伍体检分甲乙丙丁四级,但是,他的体检连丁级都不到,身体不达
标。焦化厂的徐书记其实也不愿意放他走,他知道雷锋身体不达标不能入伍后,说:雷锋虽然体检丁级不到,但在我这里,他是甲级中的甲级!当然,雷锋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入伍当兵又是他一生的心愿,最后,他的钉子精神,他的工作精神,他的好学努力, 使他终于说服了征兵的领导,使他顺利的当上了一名士兵!完成了他一生的心愿。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军人,雷锋精神我们将继续发扬。新时代的中国,我们要以雷锋为榜样,让理想信念在心中高高耸起。高远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宝贵财富,是在任何逆境中都能催人奋起、引人前行的力量。牢牢地树立了社会主义的追求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作为党员,我们应该以雷锋为榜样,将理想、信念放在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最显著位置,坚定信心,积极努力,不断将我们的事业向前推进。
以雷锋为榜样,让坚持学习成为习惯。坚持学习,是强素质、增才干、保先进的根本途径。向雷锋学习,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习他那种钉子般的钻研精神、如饥似渴的学习态度。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着更多的考验和危险,党员、机关干部更应加大学习力度,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添砖加瓦。 以雷锋为榜样,让争先示范成为自觉。争当先锋、率先垂范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纯洁
性的根本所在。共产党人不仅要时时完善自己,还应处处影响带动身边的人。党员们,尤其是党员干部,应以雷锋争当优秀、勇于示范的精神为指导,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作为一名党员,必须以先进英模人物光辉精神为引领,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工作能力,确保在正确的道路上,把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实现医院的全面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❺ 急需《雷锋1959》观后感
看了雷锋这部片子后,我就想他们那个年的有种不为自己的精神 真是有种从心的敬 佩。我们这代人一定要他们这种精神传城下去。
❻ 看《雷锋在1959》的读后感
今天上午在学校观看了八一制片厂出品的电影《雷锋在1959》,这是我在黄宏当厂长之后首次看八一厂的电影,看完之后感觉还是很不错的,下面谈谈自己的观后之感。
1、电影的主要时间点是雷锋从鞍钢总厂去到辽阳焦化厂参与厂区建设时期,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2、有几个事件印象深刻:
第一是刚到厂里师傅不认可雷锋,他就连夜把一片废土请走,最后睡在了车上,感动了师傅。也就是说在领导不喜欢你的时候,你不应该抱怨或者自暴自弃,要像雷锋一样,做出成绩来。从而让领导改变对自己的态度。雷锋也用同样的精神感染着大家。
第二是他与小易若即若离的“爱情”,雷锋认为这是一种革命友谊。在每次做出选择的节点上,他都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事业,雷锋的成功告诉我们,先创业再成家是正确的。事业上取得了成就,才是一个有魅力的男人。
第三是主动帮政委把坏了的汽车修好,政委赠送了一只钢笔,并承诺有问题找他帮忙。由此可见,多掌握一门技术是有必要的,它或许会成为你成功路上的坚实基石。最终在政委的帮助下,雷锋如愿当兵。
第四是坚定了信念要敢于追求,要敢于利用各种关系。政委起初不同意雷锋参军,因为体检不过关。雷锋想起钢笔的承诺,直接拿着行李去了政委那里,并扬言不让当兵就不走了。在理想面前雷锋从不退缩,敢冒风险、勇往直前。
第五是结尾时候他写给小易的信,信里夹着钱和粮票。因为给师傅送行去北京见毛主席,欠下了小易、邻居们的米、面、肉、鸡蛋等,让小易还给大家。这表明一个人成功,诚信很重要。“借了东西一定要还,是吗,小易。”一个没有任何诚信的人是不会长久立于不败之地的。唯有说到做到、讲求诚信,才是通向成功的必要条件。
其中赤脚和泥、拿被盖水泥、省吃接济师傅家等等都是很感人的桥段,结尾的歌曲也很煽情,让人为之动容。一部好的电影能改变一批人,一个好人可以造就一个时代。雷锋做到了!
❼ 观雷锋在1959年的读后感200字至300字
三月是个阳光明媚的时节,我们享受着大自然美好恩赐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纪念这三月中的一位战士。
雷锋这个名字是多么让人熟悉啊!小时候几乎每天都听见雷锋着两个字。下课时,我们谈论雷锋;上课时老师教我们学习雷锋。雷锋的精神无处不在我们脑海里浮现,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萦绕。
雷锋他虽没有漫长的人生,但却用短暂的生命留下永恒的精神,受到世人的仰慕。在雷锋去世时,许多人都无法承认雷锋已经离我们而去,又曾有几时他们都深情都说过:“雷锋他只是出国了。”每个人都在欺骗自己,都在躲避现实,没有人相信只有22岁的雷锋早已公殉,也没有人承认他早已去世,都一直坚信雷锋一直在身边帮助自己!
一九六一年九月,全团上下一致推举雷锋为抚顺市人大代表。
雷锋参加完人代会回到连里就担任了二排四班班长,在他的带领下,四班成了“四好班“,雷锋也成了全连的四好班长。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锋见公路上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小孩,手里还拉着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忙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要去十几里外的樟子沟去,她着急地说:“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浇迷糊了,这还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宁可自己淋得透湿,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家。
虽然这是举手之劳,但又有多少人曾经这样做过?
雷锋的精神在人们的心中传开,在公交车上红领巾们的让座;在雨天里热心人的撑伞;在路上随手捡起垃圾。这一切都是雷锋叔叔教给我们的优秀品质,我们无处不在学习雷锋,雷锋的精神也无处不在我们身边展现。
雷锋,他英年早逝,人虽然已不在人间,但精神却永存在人们心中,也在人们心灵中传动,这种精神将永远在人们心中流传!
❽ 雷锋在1959观后感1000字左右
雷锋这个名字是多么让人熟悉啊!小时候几乎每天都听见雷锋着两个字。下课时,我们谈论雷锋;上课时老师教我们学习雷锋。雷锋的精神无处不在我们脑海里浮现,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萦绕。
雷锋他虽没有漫长的人生,但却用短暂的生命留下永恒的精神,受到世人的仰慕。在雷锋去世时,许多人都无法承认雷锋已经离我们而去,又曾有几时他们都深情都说过:“雷锋他只是出国了。”每个人都在欺骗自己,都在躲避现实,没有人相信只有22岁的雷锋早已公殉,也没有人承认他早已去世,都一直坚信雷锋一直在身边帮助自己!
一九六一年九月,全团上下一致推举雷锋为抚顺市人大代表。
雷锋参加完人代会回到连里就担任了二排四班班长,在他的带领下,四班成了“四好班“,雷锋也成了全连的四好班长。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锋见公路上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小孩,手里还拉着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忙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要去十几里外的樟子沟去,她着急地说:“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浇迷糊了,这还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
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宁可自己淋得透湿,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家。
虽然这是举手之劳,但又有多少人曾经这样做过?
雷锋的精神在人们的心中传开,在公交车上红领巾们的让座;在雨天里热心人的撑伞;在路上随手捡起垃圾。这一切都是雷锋叔叔教给我们的优秀品质,我们无处不在学习雷锋,雷锋的精神也无处不在我们身边展现。
雷锋,他英年早逝,人虽然已不在人间,但精神却永存在人们心中,也在人们心灵中传动,这种精神将永远在人们心中流传!
❾ 雷锋在1959观后感
观看《雷锋在1959》有感
“雷锋”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时代的楷模,虽然他离开我们已经很久,虽然时代已变,但是,雷锋的精神不断相传。雷锋已经不是一个普通士兵,他是一个道德的符号,精神的象征,他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磨灭。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了解雷锋同志,为了让他们知道雷锋精神的可贵,我们学校于2013年11月13日下午,特意组织学生观看《雷锋在1959》、《雷锋的微笑》等优秀影片。学生在观看影片之后受益匪浅。电影《雷锋在1959》讲述的是雷锋从鞍山来到辽阳弓长岭焦化厂投身建设的的142天中发生的故事。1959年8月20日,雷锋响应号召,离开鞍山,来到了条件艰苦的弓长岭,参加焦化厂的建设。雷锋用火一样的青春,燃烧着自己,温暖着别人,在弓长岭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最为辉煌的142天。同学们在观看的过程中明白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同学们看到了影片中艰苦的生活条件,物质条件极为匮乏,努力改变困境而顽强拼搏的人们在艰苦的条件下挨饿受冻。这些时时刻刻提醒他们,不能忘记党,不能忘记我们国家艰苦的奋斗过程。他们明白了,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是几代人用心血换来的,应当加倍珍惜。《雷锋的微笑》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可爱的英雄,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可爱的战士。雷锋那种先人后己、助人为乐的好品质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观看了电影之后,我校严格要求学生学习雷锋那顽强、艰苦、勤俭节约的精神。以雷锋争当优秀、勇于示范、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为指导,将精神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融入学习、生活中,时时要求自己,做一个优秀的人。
学生观看影片之后,纷纷表示:要从身边做起,像雷锋同志学习,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要帮助比自己小的同学做力所能及的事,还要常关心老人。
你看,正有一群孩子拿着扫把向学前班走去…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小雷锋。
雷锋精神在同学们的心中扎下了根,并不断引导着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去发扬雷锋高尚的风格,弘扬雷锋可贵的精神。同学们,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让校园处处盛放雷锋之花!
http://wenku..com/view/2d3bc173f7ec4afe05a1df3a.html 网络文库
❿ 求雷锋在1959电影观后感,谢谢!600字左右!
《雷锋在1959》观后感
时间:2013-03-15 08:14来源:未知 作者:闫寿宇 点击: 5645 次
雷锋在1959》观后感
徐家集小学 四年级二班 闫寿宇
“雷”“锋”两个字,组成了一个伟大的名字——雷锋。他,虽然只在平凡的岗位,但是却做出了绝不平平凡凡的事情。雷锋,用他短暂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每年都在学雷锋,但雷锋在我心中只是一个人模糊的影子,可是现在,从《雷锋在1959》中我知道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句话的具体含义。雷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谱下了一首首助人为乐的篇章。在暴雨中,雷锋为了水泥不被雨淋湿而用自己的被子将水泥盖住,让水泥得“救”;在生活中,雷锋用自己的细粮票,为师傅家饥饿的孩子买来热乎乎的馒头;走在路上,他帮别人修车,在工厂里,他是劳动标兵,他用平平凡凡的小事为我们点亮了成长路上的指明灯。虽然电影院里是黑暗的,但是我们的心是雪亮雪亮的。虽然天气是冷的,但是我们心里是火热火热的。虽然雷锋的个子很矮很矮,但时他的形象却很高大。他做的那一件件感人的小事,也许称不上是多么伟大的壮举,但正是这一点一滴的件件小事,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句话,永远会是我们前行的指路灯。
三月的春风吹满神州大地,雷锋的影子由模糊变清晰。让我们乘着这“雷锋”之风,把雷锋的足迹印满我们的校园,印满我们的家乡,印满我们的祖国。
(责任编辑:潘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