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彭德怀占宝鸡被马家军围攻是哪一集
彭德怀站宝鸡被马家军围攻的应该是第十集。
㈡ 西路军电影都有哪几部
《祁连山的回声》、《惊沙》、《西风烈》、《姐姐》、《少年战俘》、《西路军浴血河西》。
惊沙简介。
1、此片根据1937年初红军西路军“临泽突围”的真实史料改编,再现了前国防部长秦基伟将军当时如何艰苦卓绝的环境里和其他将领一同率领300人与7000人马家军殊死搏斗,最终成功突围的英勇壮举。
2、军事题材影片相信很多人或多或少都看过几部,但《惊沙》中所展现的临泽之战,应会是你我迄今为止在大荧幕上看到的最惨烈、最惊心动魄的国产主旋律战争片。金戈铁马,血染黄沙;红颜饮弹,将士横刀……导演安战军为使得战争场面尽可能的真实。
不做植入广告,不用明星大腕,不玩电脑特效,大胆采用写实手法拍摄,据说光TNT炸药就用了5吨,子弹打了十几万发,再加上众实力派演员全情投入、忘我演绎,故而视觉冲击力非常强。
当然,画面只是载体,最震撼人心的是我军将士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战斗精神。血腥战场之上,枪林弹雨之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故而面对凶残冷血的敌寇,为自己,为同袍,为胜利,别说一般的将士会舍身忘死地奋勇杀敌,伤兵齐和妇孺亦会拿枪上阵,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期间有许多悲壮桥段看得人热血沸腾:被俘女护士原本柔弱如羔羊。
但即将被强暴时,她奋起反抗,挥刀杀敌;为免受辱,秦基伟的干妹妹桂芳被敌人抓住之后,高声请求兄长杀了自己;桂芳的丈夫韩仕宏身受重伤之后,舍身炸地洞;秦基伟的同袍彭定山左倾思想严重,但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甘愿以牺牲自我为代价。
掩护大部队撤离……这些人物,无论主配,均个个形象鲜活,个性鲜明。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跌宕命运,会不时地触动人的痛觉神经,从而唏嘘不已。
3、三六年,十月份,三大主力会师到会宁。一部分过河西呀,一部分留河东。十二月,天气寒,红军身上衣裳单。脚上血涟涟,肚子直叫唤。西路军是好汉呀,挥舞大刀把敌砍。
敌人太多杀不完,敌人哪,杀不完……英勇不屈的红军哪,拉响了手榴弹!”影片快结束时,已是奄奄一息的彭定山一边唱着这歌,一边拉响了手榴弹。
调是民歌小调,词却是非常形象的概括了红军西路军的悲壮经历。而真实的历史必定残酷血腥过电影及歌曲,如今历史真相已得以澄清,但愿昔日埋骨他乡的忠魂英灵能得以安息。
㈢ 《乞丐皇帝传奇》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乞丐皇帝传奇》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Nfj4HYfeu0zLh8QqhN6xtg
㈣ 彭德怀在太原消灭马家军电视剧叫什么片名
电视剧《彭德怀元帅》
彭德怀元帅还没有在太原和马家军有过战斗。太原市晋绥军的地盘,属于阎锡山的势力范围。马家军的势力范围是青海和宁夏,俗称青宁两马。
1949年4月,太原解放,4月28日把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员兼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从太原前线召回北京,商讨制定了“钳马打胡、先胡后马”的战略决战方针。按照这一方针,第一野战军在“扶眉战役”中消灭胡宗南主力后,趁胜追击“二马”(马步芳部亦称“青马”,马鸿逵部亦称“宁马”)。
㈤ 介绍电影《暴风雨中的雄鹰》
暴风中的雄鹰 (1957) (Eagles in Storm)
导 演:王逸
编 剧:石鲁
主 演:白德彰 孙羽 梁音 宋保义 霍德集
上 映:1957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黑白
类 型:剧情片
暴风中的雄鹰 (1957)故事梗概
1936年,红军长征主力部队已胜利到达陕北,后续部队的刘指导员及部分战士不幸被军阀马步芳的军队所俘。在押解途中,红小鬼火娃和战士张大顺、小武等乘风暴来临之时逃脱。他们在树林里寻食时,严守革命纪律,不拿猎人的獐子,取得藏族猎人老巴尔的信任,遂被带回藏族部落。富户多汤父子,主张把红军战士交给马家军,老巴尔坚决反对,并说服头人将他们送走。此时马家军来搜捕红军, 老巴尔帮助红军打死了三个追兵。他让丹果领战士们到山里躲几天,自己去换回在“官垦区”做工的儿子华尔 丹,以便送走红军。火娃为救刘指导员,决心随老巴尔同往。“官垦区”是敌人驻兵开垦的地方,许多兄弟民 族同胞和被俘的红军战士均在此做苦 工。得知敌营长下令活埋刘指导员等人后,老巴尔父子及火娃当晚救出老刘。翌日,敌人为此抓走了华尔丹。 老刘和火娃为不连累部落,要求交出 自己换回华尔丹。头人深受感动,亲自去敌营长处交涉,反受污辱,他决 定与红军一起打马家军。老刘率张大顺、火娃混入敌营,救出了华尔丹等人。敌营长带兵抢劫了部落,杀害了头人,并调来更多的兵力包围了红军和藏民。在敌强我弱的危难之际,老刘决定红军留下掩护,以保证藏民安 全撤退。战士们一定要火娃护送身负重伤的刘指导员和藏民们一起撤退。经过一场激战,留下的红军及部分藏 族勇士全部壮烈牺牲。当部落撤至黄河岸边时,老刘也因伤势过重而牺牲。火娃和藏民们胜利地渡过了黄河。
㈥ 甘肃马家军有什么电影
小心眼
5.0
恐怖 / 悬疑
年代:2006
地区:香港
演员: 张睿羚 廖启智 曾国祥
导演: 黎妙雪
㈦ 过去有一部马俊仁也就是马家军的那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不记得有这麽部电影,但我记得有一部两集还是三集的电视剧叫《双霞齐飞》。是说马家军中王军霞和曲云霞的。很老的片子了。
㈧ 马家军调查的内容简介
在中国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上,有一处黄帝陵。炎黄二帝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这黄帝陵对于后来的我们自然意味深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国务院即把此陵列为古墓葬第一号善加保护。1995年深秋,我到那里寻访始祖遗踪,想给笔头沾点儿仙气,见古朴的陕西人正在凝聚力量重修祖陵祖庙。有青石轩辕桥跨过印池碧水,五千块鹅卵石筑于大桥之上,象征我中华民族深值骄傲的五千年文明史。再看新建的功德坛,构思更加宏伟,其直径达到54米,上设天鼎、地鼎、人鼎,鼎高丈三,集中体现天人合一、法乎自然、圣地无双之势。其时我正在写着关于中国田径马家军的故事。驻足黄陵,思接千载,瞻仰三鼎,茅塞顿开。当代马家军的辉煌就像昔日王师国旅的胜利,曾经令我们激动不已。天鼎、地鼎、人鼎,正可以借来用做书中的三个部分的标题。转而又想,强悍的马家军为啥后来经历了重创?谁重创了马家军?马家军为何又能重新崛起?秋风萧瑟,落叶飘零,黄土地上的千年古陵沉默无言。惟余黄河之水在晋陕峡谷中静静地流淌。
20世纪90年代,马家军是中国体坛上一个难以置信、却分明确实存在的神话,而教练马俊仁、队员王军霞、曲云霞等奇迹的创造者,更是被国人看作和平时代的民族英雄。就在国人在为马家军取得的成绩而兴奋激昂亢奋的时候,1994年12月如沙城倒塌般瓦解——马家军“兵变”大连,队伍溃散,这一下子成为了全国乃至全球公众瞩目的重大事件。一时间,关于马家军的甚嚣尘上:马家军的真面目如何?它能够神话般崛起而又如沙城倒塌般瓦解的原因是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作者于1995年春节从太原出发,赴辽宁对辽宁省女子中长跑运动队进行了实地调查采访,围绕马家军崛起及其溃散这一中心话题,以自己对马家军新老队员的亲身调查为基础,从当事人的出身、成长经历入手,又通过大量转述自己与当事人的谈话记录、当事人的日记书信、当事人照片以及相应文件的扫描件,全方位地描摹展示了“教头”马俊仁、王军霞、曲云霞等真实的内心世界,对马家军的成败进行了深刻而犀利的剖析。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马家军的兵变?无论是《马家军调查》的初版,还是后来马家军队员回答记者提问,都是闪烁其词,欲语还休,时隔19年后,此次出版,作者终于直接给出了答案。
本书为《著名作家赵瑜30年作品经典》系列之一。
尽管1998年第二期《中国作家》所刊发的《马家军调查》删除了有关马家军使用兴奋剂的相关内容,该报告文学一出还是很快便引起了全国性的关注与议论。
2015年完整版的《马家军调查》,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赵瑜将此前一直处于“难产”状态的“马家军与兴奋剂”已经到了可以公开对外披露的时候了。“以前我们都觉得那段文字过于敏感,可能是个永远生不出来的孩子了,但是在这次再版的时候,编辑认为现在整体国民素质已经在提高,国人对于体育的认知也已经有了本质的改变,所以现在发布这部分内容,一定时机会更好。现在看来这样的决定是对的。”赵瑜这样表示。
这段尘封了17年的文字单独成为一章,名字就叫《药魔重创马家军》。在这3万多字中,赵瑜毫不含糊地揭露了马俊仁从1991年开始便已经逐渐给队员亲自喂服或者注射针剂兴奋剂的事实。
㈨ 找一本香港电影有马拉松的
非洲超人
中国举行”国际迈进2000年飞越长城马拉松比赛”, 从北京的万里长城跑到四川, 得到政府批准能经过熊猫保护区, 沿途崇山峻岭, 急流险阻, 是一个不易应付的旅程.
其中一个来自香港”晶晶易洁镬”赞助的马家军的”香港晶晶队”, 队员马麦基(郑敬基饰), 猪罗记(麦长青饰) 和来自非洲的土人(历苏饰) 在教练(郑佩佩饰)的带领之下协力参加, 为”晶晶易洁镬” 发扬光大.比赛经过熊猫保护区时历苏不幸跌下悬崖, 幸好有神医金子(杨丽菁饰) 相救, 教练找回队员后, 马拉松的赞助人决定把熊猫偷运出境到香港, 被金子
等人发现, 便携带教练和队员等人去阻止赞助人, 救回熊猫……
㈩ 藏獒拍的电影有哪些
目前国内有就有个电影,关于藏獒的
名子是《藏獒情未了》
电视电影《藏獒情未了》在 北京关机。由于主演侯耀华的儿子侯军在圈中人缘不错,再加上该片的总制片人是曾叱咤体坛的马俊仁,因此该片的关机仪式颇受关注。
在《藏獒情未了》中,侯耀华的儿子侯军饰演藏獒的主人。由于之前对藏獒并不了解,因此,他在与藏獒亲密接触前绝对可以用心惊胆颤来形容,“刚看到这些家伙就有想跑的感觉,他们的长相的确生猛,但在驯养员的帮助下,与它们生活一段时间后,我喜欢上了它们,而且合作拍戏也非常愉快,在片场拍摄时往往是几条就可以通过。”由于天热,所以藏獒常常会流出口水,对此,侯军却并不介意,甚至还将手伸进藏獒嘴里,不过他还没有要领养一只的打算,“养一个这样的大家伙挺费劲的,还是有机会看看的好。”
此外,作为该片的另一焦点,身为藏獒协会会长的马俊仁担任了该片总制片人。有意思的是,马俊仁不仅是一分钱没出,甚至连友情赞助的藏獒也不是他本人的,而剧组之所以把他放到如此高的位置,主要是想通过他的名气宣传一下这部《藏獒情未了》,马俊仁只是友情赞助了“马俊仁”的名字而已
--------------------------------------------------------------------------------
-- 作者:二亮
-- 发布时间:2006-2-17 9:12:56
--
说起藏獒,相信谁也没有之前马家军的主帅马俊仁权威,如今他的身份是中国藏獒协会会长,并拥有庞大的藏獒养殖基地,而在今年三月,马俊人还特意领着他的藏獒做客光线大本营。
当天做客光线演播室,马俊仁还特意带来了他最为得意的这条名为“小王子”的藏獒,据说它在獒博览会上被一位韩国人相中并开出了2000万的天价,对此马俊仁却丝毫不动声色,当然这些也只是道听途说而已。抛开价钱这方面,对于藏獒本身的功用,研究了近20年的马俊仁说起来是头头是道。
马俊仁与藏獒结缘要追述到马家军时代,1986年在马家军出征西班牙时,马俊仁在当地见到一只体态庞大的工作犬,据主人介绍这只狗的血统是来自中国青藏的藏獒,但由于在国内马俊仁从来没有见过藏獒,因此便对藏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这样的特殊兴趣,马俊仁从此也开始走上了寻找纯种藏獒的道路。
从最初到处找獒,到如今马俊仁养殖的藏獒已经超过100多条,随着规模的扩大他也把基地从老家搬到了北京的大兴,而占地十五亩的基地规模之大,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在基地的墙上有个大大的“发”字,我们原本以为这是他这几年养獒海赚了一笔,不过他解释这个字是来纪念一只名叫“发发”的藏獒。
另外,不得不提的就是金牌教练养的藏獒,主人名气大其价钱水涨船高也正应了名人效应。藏獒在被大家的一通吹嘘后如今已是更加神奇化,一只动辄几十万这样的天价实在不知怎样的狗主人才能消受,而眼下一部挂着总制片人马俊仁的电视电影《藏獒情未了》就要面世,不知这样一部与藏獒息息相关的影片播出后,是否会给马俊仁的带来更多的商机。
--------------------------------------------------------------------------------
-- 作者:二亮
-- 发布时间:2006-2-17 9:14:13
--
■经过反复挑选,两岁公犬贲头被选中当上了“演员”
当《藏獒情未了》男主角侯军看到藏獒时,确实感到压力不小:“您想想,这藏獒,这俩嘴,一合,轻轻松松,300多公斤,就咱这个手腕子,咔嚓一下它就折了。哎呀我说,这我能干么? ”
整个剧组一时陷入了困境,是拍还是停,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决定,而做这个决定的前提,仍然是是否能找到合适的主演----藏獒!还是俗话说得好,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个节骨眼儿上,剧组经人介绍,找到了驯藏獒的刘俊鹏。
由于参与拍摄的必须是一只成年藏獒,有着近三十年驯犬经验的刘俊鹏知道,即便是训练有素的驯犬员,面对这种心性、体格都已经定型的成年藏獒都必须极其小心,更不用说其他人了。在短时间内让剧组与藏獒近距离接触是一件相当困难甚至危险的事情。因为一只成年的公獒,能够在主人的指挥下勇猛地扑向比自己体形大得多的黑熊,在短暂的对峙中双方互有胜负。除了藏獒,其它的大型猛犬面对更加凶猛的黑熊时全都畏缩不前。这不但体现了藏獒绝对的服从性,而且与其极具攻击性的本质也是分不开的。
接受任务后,老刘不断地在长长的狗舍前走来走去,观察每一只狗的反应,揣摩着到底该选哪一只来完成这个“不可能任务”。
虽然都是藏獒,但老刘手下的众爱将们差异却是很明显的,有的生性彪悍,力大无穷;有的看似沉静,可一旦进入攻击状态,就变得凶猛无比,一发不可收。这其中,老刘最看好的是一只叫贲头的两岁公犬。由于年龄不大,贲头在力量上并不像其它壮年獒犬那样凶猛,性格上也相对随和一些。老刘经常带着贲头在林子里散步,他们亲热的样子,活像父子俩似的。时间紧迫,剧组那边已经集结好人马,就等着主角———藏獒了。说它是主角一点不为过,因为它占的戏份很大,电视剧一半的画面里必须有它。经过再三考虑,老刘决定启用贲头去完成拍戏这个极其艰巨的任务。
■为了能够顺利拍摄,对贲头做了前期训练
选中了贲头并不代表万事大吉。圈里人都知道:摄制组的工作环境简要地说就是一个字———乱!一般情况现场三五十人跑来跑去是不足为奇的,再加 上轰隆作响的发电车,能把人烤个半熟的大灯,不要说是领域性极强的藏獒,就算再温顺的狗也得炸窝。而肩高七十多厘米,体重一百多斤的贲头要是发起飙来,谁也没辙。万一咬谁一口,搞不好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一旦发生意外,后果将不堪设想。人在撕扯肉食时、在咬碎榛子的瞬间能爆发出80公斤的咬合力,而一只成年藏獒的咬合力竟能达到惊人的300公斤。
于是,怎么能让藏獒在乱哄哄的剧组里听话,怎么让它不伤人要害,就成了老刘接下来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老刘和训练员们开始着手对贲头进行强制命令性的服从性训练,这个训练会让贲头知道,只有训练员让它去做,它才能行动,就像教小孩子不能随便乱吃东西。除此之外,老刘还特地给贲头增加了集体随行项目,以便它能更好地适应剧组复杂的工作环境。当过兵的老刘即便是驯犬也都保持了一贯严格的军事化管理,怪不得老刘驯出的藏獒个个看起来都那么威风。
通常陌生的公犬之间是存在着巨大的敌意的,两雄之间,必有一争。老刘希望通过这种训练,使贲头逐渐减少对陌生事物的敌意。只要贲头能接受与陌生的犬一起训练,那么接受剧组也就顺理成章,只是时间问题了。
经过了这段紧锣密鼓突击训练,初步接触了贲头的剧组认为可以进行演出了,而贲头似乎也对剧组的到来显得格外配合。但在最初的试镜中,还是发生了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情:贲头把男主角给绊了一跤,一下把大家惊出了一身冷汗。还好幸运的是,演员只是手臂擦破点皮,要是摔在脸上那麻烦就大了,破了相不说,这戏也拍不成了,最后倒霉的还是摄制组。
机械之间的运动需要磨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磨合,人和动物更需要磨合。这个小小的意外并没有给剧组的拍摄带来过大的影响,男女主角对贲头表现出的宽容使他们更亲近了,贲头在男主角的爱抚之下也渐渐平静下来。
在接下来的拍摄中,贲头逐渐走出磨合期,适应了剧组的工作环境。作为搭档,它也开始与朝夕相处的演员亲昵起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剧组的拍摄开始一帆风顺,其实拍摄动物题材的影片是一件很困难的工作,动物不会像人一样,说怎么演就怎么演,随意性是很大的。看来,让动物演戏还真是个很棘手的工程。通常说一个好演员你得做到假戏真做。但如果说这个演员把它换成一只藏獒的话,那么这个戏就换过来了,就得是真戏假做了。
导演刘国宁原计划设计了一个镜头:让藏獒和这个演员在同一个景别里,演员和藏獒有一个近距离的接触,然后藏獒对演员有一个扑咬。
牧区原生情况下的藏獒扑咬猎物是很讲究技巧的,它能很准确地攻击猎物最致命的咽喉部位。因此人类驯养的藏獒本能地保留了这种习性。怎么才能让它不伤人要害呢?
实战性扑咬训练中的另一个重点是要让贲头习惯于只咬训练员带着套袖的手臂,而不能擅自攻击其它重要部位。这样一来,即使在片场真出现意外,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伤害。
这确实给剧组出了点难题,咬还是不咬?怎么咬?咬到什么程度?演员能承受得了吗?是不是给演员的保单上再增加一项意外险?
刘国宁在换了几种方式后,最终还是感觉不安全,只好分开两个镜头来拍。尽管先前老刘已经对贲头进行了细致的扑咬方面的训练,但导演之所以这般谨慎,恐怕还是与藏獒那令人恐怖的凶猛分不开。但这也是事实。鉴于藏獒巨大的攻击力,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剧组最终还是采取了的分开拍摄的办法。
不只是拍摄扑咬戏的演员,即便是与贲头已经十分熟悉的女演员,也时刻能感受到这种潜在的威胁。虽说与藏獒熟悉之后,可以跟它又搂又抱,尽情嬉戏,但与这样野性尚存的凶猛犬类接触时,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重场戏:下水救主人可不好拍
拍摄周期过半,这段时间里贲头绝对的服从性和良好的表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服装师、化妆师都和贲头成了好朋友。但真正的重头戏还在后边呢,这也是导演的一块心病。按剧情要求,有一场戏是贲头下水救主人。这是老刘到了现场才知道的,可贲头从来就没有下过水,这时再换犬是不可能了,戏都拍到这份上只有硬着头皮上吧。这贲头可是从没下过水啊,能在短时间内学会游泳吗?能按照剧情的要求跳到水里救主人吗? 其实犬类天生就是游泳的高手,但如何充分调动它们的水性,就比较困难了。为了进一步适应拍戏需要,老刘开始对藏獒进行入水前的适应性训练。基地内新建的游泳池也派上了用场,但游泳池毕竟不是真正的水面。能在这里面勉强游泳的贲头,下一步面临更严重的挑战。
虽然进行了提前适应,但是贲头面对宽阔的水面还是有些犯憷,平时的霸气荡然无存,被训练员硬推进水里,却怎么也不敢向前游,一个劲地向岸上刨。无奈之下,训练员只好亲自背着贲头下水,看着一脸无奈的训练员和满眼惊恐的贲头,那场面真是有趣。
功夫不负有心“犬”,现在贲头已经可以准确地衔起训练员抛在水里的物品,再送回到训练员手里了。实拍的日子终于到了,贲头的表演会像训练一样顺利吗? 虽然演员和藏獒在拍摄之前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好的沟通。但到了实拍时,藏獒说什么也不肯下水了,最后导演只好让训练员换上了演员的衣服跳进水里,才顺利完成了拍摄。
虽然完成了艰巨的任务,可贲头也耗费了大量的体力,老刘明显感受到了爱犬的消瘦,这让他心疼不已。他知道,不规律的剧组生活和过度劳累,显然不利于刚成年的贲头的成长,老刘甚至在贲头的粪便里发现了寄生虫的踪迹,这很可能跟外景拍摄时不规律的饮食有关。心疼不已的老刘为贲头准备了丰富的晚餐。好在剧组的拍摄任务也已经接近尾声了。
最后,贲头不负众望顺利完成了拍摄任务并得到了剧组上下的一致喜爱,这一点,看看杀青时恋恋不舍的男女主角就知道了。狗是人类的好朋友,而藏獒贲头也成了剧组永远的朋友。 □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