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简述一下刘德华的成名经历
刘德华肯定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一个超人气偶像。而偶像总是免不了有一个相对凝固的形象烙印在大众的脑海之中,刘德华的形象是这样的:Ray-Ban太阳镜,鸡翼袖T恤,如果加外套,一定是牛仔外套(洗水),还有白色波鞋,以及最重要的,刘德华发型,他的分头,他拨头发的手势,都定义了一个年代香港帅哥的品格。
然而 ,刘德华又不仅仅是一个偶像。他二十多年的演艺生涯,经历了香港电视业的黄金时代,乃至电影业和流行音乐的辉煌阶段,之后又迎来了香港电影业的低迷,在此期间,他不断尝试、转型,逐渐成为香港电影的支柱人物。近年,他更大步踏出香港,进军大陆和国际市场。
到了今天,人们已经很难再简单划定刘德华是“明星演员”还是“演员明星”。他甚至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某种香港精神的象征。
正如香港影评人张伟雄所说,“刘德华一直在成长,他一心一意要走出自己,挑战自己的未曾与不能,是一个偶像不断跟过去的阶段说再见。他的坚持以及成长,都是香港电影目前值得珍重的品质,回顾他的历程,正是为下一页香港电影而写的导言。”
由于他的多产,他的持久魅力,以及他和主流电影类型的密切关系,我们希望通过回顾他二十多年的足迹,说明他与香港电影,乃至整个香港社会的对应关系。
除在北京专访刘德华,本刊还特派记者赴港,采访了香港影评人石琪,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登徒,香港演艺学院导演系高级讲师舒琪,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张同祖,香港编剧导演、刘德华中四班主任杜国威,以及目前刘德华“映艺”公司旗下艺员林家栋等。他们不同角度的叙述,构成了一幅多元的刘德华图景。
香港著名影评人舒琪
刘德华的娱乐精神
周到的刘德华
刘德华永远都知道,艺人是要“给”,要“提供”,他会特别照顾观众和媒体,他很“周到”,他明白,人们想在他身上得到什么。
有人说,刘德华的表演未必到了顶尖,但他用了其他因素去补充,在能力范围内他做到了最好。所以,就算大环境有变化,他也永远是站在顶尖。比如说,早期的表演未必需要身体的,但后来有了这样的潮流,刘德华就跑去健身,锻炼自己的身体,这样去满足观众的需要。对于媒体来说也是一样,他提供了足够的材料给媒体,甚至为媒体设置了报道的议题,所以他是艺人中最少被狗仔队跟踪的,他和媒体的关系好。
“周到”这一点,是很多艺人不愿意去做的,这很辛苦,要花很多的心力。但刘德华明白,什么是Entertainment Business(娱乐业),他的积极性是香港艺人中少见的。
不会成为笑话的刘德华
对于华人演艺圈来说,年龄永远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这是刘德华今后要去面对的。原来喜欢他的观众,年龄在增大,年轻人的市场越来越难掌握,即使不过气,也可能和年轻人产生距离。对于这一点,刘德华表达过焦虑。
香港的电影减产,对刘德华其实有好处。他的选择性强了,身不由己的时候少了,他可以更多地为自己拍片子。我觉得他现在懂得选择,懂得平衡和控制。
原来他每年拍20部电影,只要有5部 OK就好了,但现在每年就拍5部,不容有失。所以他很投入,做很多的资料搜集,做很多准备,经常学习,他的流行,不是没有基础的。有人说,他现在拍戏会凌驾于导演之上,可如果他比导演还努力,功课比导演做得还好,那也没什么可说的。
刘德华与下一代的明星的差别,很重要在于他的自律性。他在工作上要求极高,他守信,准时,永远都做到最好。自律性对于艺术家是特别重要的。艺术是讲求规律和自律的。现在的年轻艺人缺乏这个。
我们看到,刘德华也在转型了,他开始演父亲,演成熟的角色,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阶段,他是分寸感很好的一个人。比如说,在唱歌上,他绝对不会去尝试Hip-hop,他不会让自己成为一个笑话。
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张同祖
他比张国荣更入世
1980年代中期,刘德华由电视转入电影。到现在20多年过去,他也由一个演员成为了一个制作人。我们看到,他的确是这个行业的有心人。每次我们评金像奖,即使他知道自己可能拿不到,也一定来捧场。到了《暗战》,他终于拿到了,这是这么多年的累积分,评奖的时候,很多人都感慨,“华仔啊!”那是人心所归,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
上世纪70年代,是刘德华的成长期,80年代开始获得成功,到90年代,他走向高峰。即使在香港电影业低迷的时候,他也依然有活力。几十年过去,我相信,我们都无法忘记他曾演绎过的那些角色,他已经存在于他的角色之中。
刘德华和张国荣有很多相似,都是靓仔,先是明星再当演员,但张国荣没有刘德华那么入世,他对一些事太过执著,过不了自己那一关,而刘德华经历过风风雨雨,也曾陷入官司,亏了投资,这样反而让他过了自己那关,放开了,自由了。这几年我们看到刘德华从容了很多。
他一直在寻求转型,我们看到他做了很多尝试。和杜琪峰合作之后,他放下了架式,不再走明星路线,找到了自己的空间。
他在香港电影圈红了20多年,长青树,这一方面是他的活力,也说明后继无人。比如说,谢霆锋,一出来就很Sharp,有冲击力,但他的性格就是这样,是非缠身,还需要一些沉淀。
刘德华中四班主任杜国威
他留下的是永远都迷人的偶像姿态
刘德华从中三就开始搞话剧,当时他在可立中学,我是他中四的班主任,可以说,一路看着他入行。
我记得,在学校的时候,他很机灵,说话得体,很得老师欢心。他家里条件不错,没吃过苦的。我记得他爸爸是消防员,他姐姐很疼他。他住宿舍,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看到他穿一件新衣服,总是很精神的样子。他一直是懂得讨好老师的一个学生,后来他进入演艺圈也是这样,不是一个我行我素,太过自我的人。
1981年,他加入无线电视的艺员训练班,后来,他对自己要走的这条路一直很清晰。中间,他曾问过我,到底是要当一个很红、有很多fans的偶像,还是当一个有很好演技的演员。到现在看起来,他还是选择了后者。
他刚入行的时候,香港电影业正好是很蓬勃的时候,机会很多。当时的电影业主要是寻开心,好玩,所以他演了很多追女仔和江湖片,很多导演找他,只要找到他,电影就变得很有噱头。
到了1990年代中后期,香港电影出现低迷状态,很多低成本制作的电影。香港拍电影的很多人想赚快钱。但在低迷时期能坚持下来的才是真正有理想,真正喜欢电影的人,这个阶段中,刘德华常常问我,是不是有好的本子,他可以投资来拍摄。
1994年,我拍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想让他演沈家宏一角,但当时已有太多因素影响,合作没有成功。
我是刘德华的老师,看着他一路走来的,所以我对他有偏爱,很多人也说他的演技并非最好,但我总要说,在我看来,他是最好的。
这么多年过去,他当了大影星,大歌星,拿了许多奖,样子也还是那么靓仔,我想他应该是无悔了。一路走来,他留下的是永远都迷人的偶像姿态。
刘德华“映艺”公司旗下艺员林家栋
他工作时,永远一丝不苟
8月21日,星期天,刘德华在九龙会展开Birthday Party,90多围客人,来自各个国家的1000多人前来祝福他。作为刘德华“映艺公司”的成员,林家栋也参加了Party,然后他与记者相约在尖沙嘴一家酒吧见面,跟记者讲述,他眼中的刘德华。
酒吧外面,一队人马正在拍电影,收工的时候也都进酒吧吃东西,街上行人熙熙攘攘,酒吧的侍应生也依然故我,没有丝毫一惊一诧的表情。仿佛,这些人从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明星。
平时我们都难得有这样的休息时间,刘德华总是把时间安排得很紧。有时晚上拍了通宵的戏,每个人都累得不行,他还在那里压腿,拉筋骨。就算特别累的时候,他也是合上眼睛3分钟就解决问题。
有一次,他在内地工作,白天拍了广告,晚上拍了电影,然后坐飞机回香港,我去看他,他从身上掏出一首歌词给我看,说是刚才在飞机上写的。
他工作时候,永远一丝不苟的。我们拍摄《童梦》时,他要化老妆,几个小时,每个人都特别小心,NG一下,就要重新开始。即使在休闲,比如打保龄球,他也是一板一眼,说出一套套的理论来。
在圈子里,有成就的人,其实很多,可一旦有了江湖地位,他们往往就容易松气。这一点刘德华从来不会。所以,现在才有很多来自政府的公益广告要找他拍。
在香港,有人可能不喜欢他的歌,但都欣赏他的工作态度和精神。在他的演唱会上,我看到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家,挥着荧光棒,给他喝彩。
现在他管理“映艺”公司,很多事务,还要开会,他总是井井有条的。有时开会,他点一份菠萝包和一杯咖啡,算是吃饭,从不浪费一分一秒。二十多年来他对事业的态度一直如此,这是我最佩服的。
B. 刘德华是怎样的一个人
刘德华肯定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一个超人气偶像。而偶像总是免不了有一个相对凝固的形象烙印在大众的脑海之中,刘德华的形象是这样的:Ray-Ban太阳镜,鸡翼袖T恤,如果加外套,一定是牛仔外套(洗水),还有白色波鞋,以及最重要的,刘德华发型,他的分头,他拨头发的手势,都定义了一个年代香港帅哥的品格。
然而 ,刘德华又不仅仅是一个偶像。他二十多年的演艺生涯,经历了香港电视业的黄金时代,乃至电影业和流行音乐的辉煌阶段,之后又迎来了香港电影业的低迷,在此期间,他不断尝试、转型,逐渐成为香港电影的支柱人物。近年,他更大步踏出香港,进军大陆和国际市场。
到了今天,人们已经很难再简单划定刘德华是“明星演员”还是“演员明星”。他甚至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某种香港精神的象征。
正如香港影评人张伟雄所说,“刘德华一直在成长,他一心一意要走出自己,挑战自己的未曾与不能,是一个偶像不断跟过去的阶段说再见。他的坚持以及成长,都是香港电影目前值得珍重的品质,回顾他的历程,正是为下一页香港电影而写的导言。”
由于他的多产,他的持久魅力,以及他和主流电影类型的密切关系,我们希望通过回顾他二十多年的足迹,说明他与香港电影,乃至整个香港社会的对应关系。
除在北京专访刘德华,本刊还特派记者赴港,采访了香港影评人石琪,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登徒,香港演艺学院导演系高级讲师舒琪,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张同祖,香港编剧导演、刘德华中四班主任杜国威,以及目前刘德华“映艺”公司旗下艺员林家栋等。他们不同角度的叙述,构成了一幅多元的刘德华图景。
香港著名影评人舒琪
刘德华的娱乐精神
周到的刘德华
刘德华永远都知道,艺人是要“给”,要“提供”,他会特别照顾观众和媒体,他很“周到”,他明白,人们想在他身上得到什么。
有人说,刘德华的表演未必到了顶尖,但他用了其他因素去补充,在能力范围内他做到了最好。所以,就算大环境有变化,他也永远是站在顶尖。比如说,早期的表演未必需要身体的,但后来有了这样的潮流,刘德华就跑去健身,锻炼自己的身体,这样去满足观众的需要。对于媒体来说也是一样,他提供了足够的材料给媒体,甚至为媒体设置了报道的议题,所以他是艺人中最少被狗仔队跟踪的,他和媒体的关系好。
“周到”这一点,是很多艺人不愿意去做的,这很辛苦,要花很多的心力。但刘德华明白,什么是Entertainment Business(娱乐业),他的积极性是香港艺人中少见的。
不会成为笑话的刘德华
对于华人演艺圈来说,年龄永远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这是刘德华今后要去面对的。原来喜欢他的观众,年龄在增大,年轻人的市场越来越难掌握,即使不过气,也可能和年轻人产生距离。对于这一点,刘德华表达过焦虑。
香港的电影减产,对刘德华其实有好处。他的选择性强了,身不由己的时候少了,他可以更多地为自己拍片子。我觉得他现在懂得选择,懂得平衡和控制。
原来他每年拍20部电影,只要有5部 OK就好了,但现在每年就拍5部,不容有失。所以他很投入,做很多的资料搜集,做很多准备,经常学习,他的流行,不是没有基础的。有人说,他现在拍戏会凌驾于导演之上,可如果他比导演还努力,功课比导演做得还好,那也没什么可说的。
刘德华与下一代的明星的差别,很重要在于他的自律性。他在工作上要求极高,他守信,准时,永远都做到最好。自律性对于艺术家是特别重要的。艺术是讲求规律和自律的。现在的年轻艺人缺乏这个。
我们看到,刘德华也在转型了,他开始演父亲,演成熟的角色,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阶段,他是分寸感很好的一个人。比如说,在唱歌上,他绝对不会去尝试Hip-hop,他不会让自己成为一个笑话。
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张同祖
他比张国荣更入世
1980年代中期,刘德华由电视转入电影。到现在20多年过去,他也由一个演员成为了一个制作人。我们看到,他的确是这个行业的有心人。每次我们评金像奖,即使他知道自己可能拿不到,也一定来捧场。到了《暗战》,他终于拿到了,这是这么多年的累积分,评奖的时候,很多人都感慨,“华仔啊!”那是人心所归,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
上世纪70年代,是刘德华的成长期,80年代开始获得成功,到90年代,他走向高峰。即使在香港电影业低迷的时候,他也依然有活力。几十年过去,我相信,我们都无法忘记他曾演绎过的那些角色,他已经存在于他的角色之中。
刘德华和张国荣有很多相似,都是靓仔,先是明星再当演员,但张国荣没有刘德华那么入世,他对一些事太过执著,过不了自己那一关,而刘德华经历过风风雨雨,也曾陷入官司,亏了投资,这样反而让他过了自己那关,放开了,自由了。这几年我们看到刘德华从容了很多。
他一直在寻求转型,我们看到他做了很多尝试。和杜琪峰合作之后,他放下了架式,不再走明星路线,找到了自己的空间。
他在香港电影圈红了20多年,长青树,这一方面是他的活力,也说明后继无人。比如说,谢霆锋,一出来就很Sharp,有冲击力,但他的性格就是这样,是非缠身,还需要一些沉淀。
刘德华中四班主任杜国威
他留下的是永远都迷人的偶像姿态
刘德华从中三就开始搞话剧,当时他在可立中学,我是他中四的班主任,可以说,一路看着他入行。
我记得,在学校的时候,他很机灵,说话得体,很得老师欢心。他家里条件不错,没吃过苦的。我记得他爸爸是消防员,他姐姐很疼他。他住宿舍,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看到他穿一件新衣服,总是很精神的样子。他一直是懂得讨好老师的一个学生,后来他进入演艺圈也是这样,不是一个我行我素,太过自我的人。
1981年,他加入无线电视的艺员训练班,后来,他对自己要走的这条路一直很清晰。中间,他曾问过我,到底是要当一个很红、有很多fans的偶像,还是当一个有很好演技的演员。到现在看起来,他还是选择了后者。
他刚入行的时候,香港电影业正好是很蓬勃的时候,机会很多。当时的电影业主要是寻开心,好玩,所以他演了很多追女仔和江湖片,很多导演找他,只要找到他,电影就变得很有噱头。
到了1990年代中后期,香港电影出现低迷状态,很多低成本制作的电影。香港拍电影的很多人想赚快钱。但在低迷时期能坚持下来的才是真正有理想,真正喜欢电影的人,这个阶段中,刘德华常常问我,是不是有好的本子,他可以投资来拍摄。
1994年,我拍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想让他演沈家宏一角,但当时已有太多因素影响,合作没有成功。
我是刘德华的老师,看着他一路走来的,所以我对他有偏爱,很多人也说他的演技并非最好,但我总要说,在我看来,他是最好的。
这么多年过去,他当了大影星,大歌星,拿了许多奖,样子也还是那么靓仔,我想他应该是无悔了。一路走来,他留下的是永远都迷人的偶像姿态。
刘德华“映艺”公司旗下艺员林家栋
他工作时,永远一丝不苟
8月21日,星期天,刘德华在九龙会展开Birthday Party,90多围客人,来自各个国家的1000多人前来祝福他。作为刘德华“映艺公司”的成员,林家栋也参加了Party,然后他与记者相约在尖沙嘴一家酒吧见面,跟记者讲述,他眼中的刘德华。
酒吧外面,一队人马正在拍电影,收工的时候也都进酒吧吃东西,街上行人熙熙攘攘,酒吧的侍应生也依然故我,没有丝毫一惊一诧的表情。仿佛,这些人从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明星。
平时我们都难得有这样的休息时间,刘德华总是把时间安排得很紧。有时晚上拍了通宵的戏,每个人都累得不行,他还在那里压腿,拉筋骨。就算特别累的时候,他也是合上眼睛3分钟就解决问题。
有一次,他在内地工作,白天拍了广告,晚上拍了电影,然后坐飞机回香港,我去看他,他从身上掏出一首歌词给我看,说是刚才在飞机上写的。
他工作时候,永远一丝不苟的。我们拍摄《童梦》时,他要化老妆,几个小时,每个人都特别小心,NG一下,就要重新开始。即使在休闲,比如打保龄球,他也是一板一眼,说出一套套的理论来。
在圈子里,有成就的人,其实很多,可一旦有了江湖地位,他们往往就容易松气。这一点刘德华从来不会。所以,现在才有很多来自政府的公益广告要找他拍。
在香港,有人可能不喜欢他的歌,但都欣赏他的工作态度和精神。在他的演唱会上,我看到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家,挥着荧光棒,给他喝彩。
现在他管理“映艺”公司,很多事务,还要开会,他总是井井有条的。有时开会,他点一份菠萝包和一杯咖啡,算是吃饭,从不浪费一分一秒。二十多年来他对事业的态度一直如此,这是我最佩服的。
C. 刘德华演过一个香港警察,花钱买了探长一职,那电影叫什么
《五亿探长雷洛传》(英文:Lee Rock),是1991年上映的香港传记片,刘国昌执导,刘德华等主演。
该片描述由刘德华饰演的1960年代知名九龙总华探长吕乐的故事。
电影分为《五亿探长雷洛传:雷老虎》和《五亿探长雷洛传II之父子情仇》两部,分别于1991年
D. 有谁知道刘德华的详细资料`
刘德华详细资料中文姓名:刘德华 英文姓名:LAUDAKWAH,ANDY(ANDYLAU) 生日:1961年09月27日 出生地:香港 生肖:牛 星座:天秤座 血型:AB型 现住地:香港-九龙城区 籍贯:广东新会 民族:汉族 身高:174cm 体重:68kgs 国籍:中国 百米速度:年青时11.3s 鞋码:44 学历:中学预科 小学:黄大仙天主教小学 中学:啬色园可立中学 嗜好:收集古董手表 爱好:唱歌、驾驶、演戏、打保龄 语言:广东话、英语、国语(普通话) 家庭状况:父母、3姊、1妹、1弟 喜爱的运动:打保龄球 喜爱的衣着:牛仔裤 喜爱的电影:《Seven》、《追魂交易》、《教父咪搞》 喜爱的影星:罗拔狄尼路RobertDeNiro、周同攀、毕比特BradPitt、梅丽史翠普 喜爱的歌星:米高积逊MichaelJackson、BoyzIIMen 喜爱的食物:鸡翼、生果、奶茶 喜爱的颜色:黑、白、灰 喜爱的地方:家 害怕的动物:老鼠 刘德华博客: http://www.andylau.com/andylau/andylau/blog/postList.do?ownerId=andy 腾讯·刘德华·公共吧 http://qbar.qq.com/q100003/ 歌迷会:华仔天地歌迷会官方网址: http://www.awc618.com/ 歌迷会地址:香港九龙观塘骏业街56号安建大厦1楼 刘德华官方网址: http://andylau.com 电影处女作:《彩云曲》 最初担任主角:《英雄本无泪》 歌曲处女作:《只知道此刻爱你》 第一张外国语大碟/日语:《再一次拥抱》 第一部书:《浓情爱不完》 自传体散文集:《我是这样长大的》 专辑处女作:《只知道此刻爱你》关于刘德华的言论在娱乐圈认识刘德华的人很多都说,觉得刘德华不似做演艺事业的人.他情绪冷静,绝少夜泊,香港新闻版面上你看到谁谁谁参加PARTY,谁谁参加锐舞派对,谁谁在意大利餐厅和人吃饭,可是你永远找不到刘德华的名字。刘德华说过:“我不可以因为放纵了一秒,影响到自己一生的事业。自己不可以做大奸大恶的人,因为自己背负着太多人的期望,对社会影响太大,其他艺人可以狂饮酒,疯骂人,乱搞男女关系,说粗口,没有问题,甚至可能得到别人的欣赏,说是显露真我个性,但刘德华不可以。一位记者叫方果果的说过,刘德华是最健康的艺人,孝顺,有礼、乐于助人、积极、不屈,如果有朝一日,这个人间模范都变了,我怕,真的有人会崩溃。资料来源于:腾讯·刘德华·公共吧 曾演出电影 1981年:彩云曲上海滩十三太保 1982年:投奔怒海 1983年:毁灭号地车、家在香港 1984年:停不了的爱 1985年:夏日福星、法外情 1986年:最佳福星、魔翡翠 1987年:英雄好汉、肝胆相照、江湖情 1988年:精装追女仔II、中国最后一个太监、最佳损友、法内情、旺角卡门、猎鹰计划、神探父子兵、龙之家族、群龙夺宝、最佳损友闯情关 1989年:同根生、省港旗兵III、飙城、最佳男朋友、傲气雄鹰、第一茧、神行太保、至尊无上、人海孤鸿、小小小警察、专钓大鳄、轰天龙虎会、法内情大结局、赌神、精装追女仔III、爱人同志 1990年:富贵兵团、再战江湖、至尊计状元才、天若有情、摩登如来神掌、川岛芳子、义胆雄心、狱中龙、异域、赌侠、阿飞正传 1991年:整蛊专家、中环英雄、惊天十二小时、至尊无上之永霸天下、五虎将之决裂、极道追踪、火烧岛、冲击天子门生、五亿探长雷洛传I之雷老虎、五亿探长雷洛传II之父子情仇、九一神雕侠侣、与共龙舞 1992年:赌城大亨之新哥传奇、华英雄、龙腾四海、Gameboy小子真假威龙、庙街十二少、赌城大亨II之至尊无敌、九二神雕侠侣之痴心情长剑、侠圣、绝代双骄、战神传说 1993年:反斗马骝、超级学校霸王、天长地久、至尊36计之偷天换日 1994年:醉拳II、醉拳III、天与地、杀手的童话、刀剑笑 1995年:大冒险家、烈火战车 1996年:奇异旅程之真心爱生命、天若有情III烽火佳人、新上海滩、1/2次同床 1997年:天地雄心 1998年:黑金、龙在江湖 1999年:赌侠1999、爱情梦幻号、黑马王子、赌侠大战拉斯维加斯、暗战、龙在边缘 2000年刘德华凭电影《暗战》的出色演出获得第十九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本片是杜琪峰的经典作品,刘德华与刘青云大玩追逐游戏,神偷与妙警惺惺相惜,斗智斗勇,不见血腥却精彩异常的好戏。 2000年:阿虎孤男寡女决战紫禁之巅 2001年:爱君如梦全职杀手瘦身男女黑侠Ⅱ 2002年:金鸡无间道卫斯理之蓝血人呖咕呖咕新年财 2003年:无间道Ⅲ之终极无间给他们一个机会大只佬老鼠爱上猫 2004年:天下无贼十面埋伏大块头有大智慧 2005年:再说一次我爱你童梦奇缘 2006年:墨攻 2007年:门徒投名状三国之见龙卸甲兄弟之生死同盟 主要电影奖项 1988年:台湾金龙奖—表演艺术金龙奖-最佳演员奖(旺角卡门)(1) 1996年:商业电台—最喜爱电影男主角-天若有情(华Dee)(2) 1999年:T.V.B—无线千禧“我最难忘的男主角”-杨过(神雕侠侣)(3) 2000年:hongkongmovie.com—金太阳电影大赏-最佳男演员(暗战)(4) 香港电影金像奖—第十九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暗战)(5) 明报周刊—演艺动力大奖-最突出电影男演员与“明周”致敬大奖(孤男寡女)(6) 2001年:香港影评人协会:—第六届金紫荆奖颁奖典礼-最佳男主角(阿虎)(7) 百视达影视店—第七届百视达娱乐大奖港台最受欢迎演员领奖典礼港台最受欢迎男演员(电影:孤男寡女、阿虎)(8) 明报周刊—演艺动力大奖2001最突出电影男演员与我最支持的演艺动力大奖(瘦身男女)(9) 2003年:华语电影传媒—第三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颁奖礼港台最受欢迎男演员金奖(无间道)(10) 2004年: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第十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2003年度)最佳男演员(大只佬)(11) 香港电影金像奖—第二十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大只佬)(12) 华语电影传媒—第四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颁奖礼最佳男主角(大只佬)(13) 港台最受欢迎男演员金奖(大只佬与无间道三终极无间)(14) 台湾金马奖—第四十一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无间道三终极无间)(15) 2005年:中国新浪网—新浪2004网络中国颁奖礼最受欢迎男演员(天下无贼)(16) UA院线—全港最高票房电影颁奖礼1985-2005全港最高票房男影星冠军(108部17多亿港币)(17) 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之一(18) 2006年:中国新浪网—2005新浪网络盛典年度评选年度最佳男演员(再说一次我爱你)(19)
希望采纳
E. 刘德华的古惑仔电影有哪些
1、龙在边缘:
《龙在边缘》是由霍耀良执导,古天乐、刘德华、谭耀文、关秀媚、万绮雯等主演的剧情片。讲述了古天乐饰演的香港卧底和黑道退隐大哥之间的故事。
(5)电影九龙刘德华结局扩展阅读:
《古惑仔》是在香港出版的一套以三合会为主题的漫画,1996年文隽把漫画《古惑仔》改编成了电影《古惑仔之人在江湖》 。
在电影中饰演B哥的吴志雄也是该片的编剧之一,电影写的很多都是吴志雄年轻时候的事情,吴志雄把自己从前在江湖里的故事写下来,然后文隽把这个故事改编后加到了电影里 。
参考资料:网络-古惑仔
F. 求一部刘德华的电影
五亿探长雷洛传
◎译 名 五亿探长雷洛传
◎片 名 Lee Rock
◎年 代 1991
◎上映日期 1991年9月19日 香港
◎国 家 香港
◎类 别 剧情/犯罪/爱情/动作
◎片 长 70 min
◎分 级 Hong Kong:IIA
◎导 演 刘国昌 Lawrence Ah Mon
◎主 演 刘德华 Andy Lau .....Lee Rock
邱淑贞 Chingmy Yau .....Lee's Girlfriend
张敏 Sharla Cheung .....Pak Yu-Shun
吴孟达 Man Tat Ng .....Piggy
陈惠敏 Wai-Man Chan .....King Crab
何家驹 Ka-Kui Ho .....Triad
高雄 Eddy Ko .....Police Instructor
关海山 Hoi-Shan Kwan .....Uncle
陆剑明 Jamie Luk .....Ma
龙方 Fong Lung .....Master Snake
田俊 James Tien .....Pak
黄一飞 Yut Fei Wong .....Father of Lee's Girlfriend
秦沛 Paul Chun .....Ngan
◎简 介
雷洛初到香港,学识不多,决加入警队为生。后认识猪油仔,他出身低下层社会,时常灌输黑道上人仕谋生技俩予雷。老差骨陈统慧眼识英雄,对雷亦师亦友,后更提携他为探员,成为总华探长的踏脚石。雷初出道身怀傲骨,并不同流合污,成为众矢之的,其间邂逅少女霞,共堕爱河,但为霞父极力反对,致难成连理……
《五亿探长雷洛传》是当年香港影坛刮起“传记风潮”时候的重要作品,在影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该片又分为上下两集,上集为《雷老虎》,下集为《父子情仇》,两集共计获得了5300万港元的票房收入,超过了“始祖”《跛豪》的3900万,并在当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获得许多重要大奖的提名,风头毫不输给《跛豪》,足见此片的水准,在这里便讨论一下。
电影由王晶和向华胜监制,刘伟强和李子衡摄影,莫少奇担任美术指导,元奎和黎大炜是动作导演,陈文强编剧,刘国昌导演,主演有刘德华,张敏,吴孟达,关海山,郭富城,秦沛,邱淑贞等。我看过华仔的电影不少,始终认为这两部电影是他演技的代表作,从一个年轻的小警员一直演到老年叱咤风云的警界大亨,中间时间跨度之久甚至超过了吕良伟扮演的“跛豪”,看得出华仔的实力!值得一提的是,此片可以说是两大天王的第一次合作,华仔与刚走红香江的郭富城在《父子情仇》中扮演一对父子,彼此势不两立,十分难得(另一次是同年的《91神雕侠侣》,郭富城扮演反派“银狐“,与华仔的对手戏比《父子情仇》更多)!另一位“老戏骨”,在《雷老虎》中扮演老探长“阿叔”的关海山则凭借此片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双奖,“虾叔”的电影作品不多(大多是TVB电视剧),但一拍就有出色的成绩,资深就是姿深!其他两位“金牌配角”吴孟达和秦沛也有上佳表现,因此两部《雷洛传》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演员的演技取胜的。
众所周知,“雷洛”是以前总华探长吕乐为原型的,这个曾经风光一时的警界枭雄在遭ICAC通缉后便逃往加拿大,后又到了台湾,至今仍未回过香港,因为ICAC的通缉令仍然有效。不过成为普通人后的吕乐还是一身“老大“脾气,当年向华胜,向华强两兄弟找吕乐说要投资拍摄他的传记,吕乐看在两人与他有亲戚关系才答应,但死活不允许用原名,而且他还一直对刘德华拍完电影后不去拜会他这件事耿耿于怀,看来这位老人身份变了,“地位”却始终没变!两部电影让我见证了“雷洛”的“蜕变”过程,警察刚上任时,他拒绝收取贿赂,当时的香港连消防员和医院护士都贪钱,连救火都要先给“开喉费,”所以可谓“无人不贪”,那时候的雷洛完全可以说是“清廉”的!后来,他明白到在那个无药可救的时代,只有依靠关系,收取贿赂,才能攀登上权利的高峰,所以就有了《雷老虎》里那句对白:“这玩意,我要贪就要贪够一亿!”与开头长官训话时对同事的话语嗤之以鼻的形象形成对比,同时也表现出社会在有形无形中令到一个人的思维和价值观发生的改变及一个人学会去适应一个社会形态的过程,这样的一种转变,无疑是更具有感染力和深刻思想的!《雷老虎》主要讲述雷洛的奋斗史,《父子情仇》则把重心放在了感情的纠葛上,若论张力,《雷老虎》则更加出色,而《父子情仇》则是多了一种温情,感觉比较柔弱,比如像《雷老虎》中的“1957年九龙大暴动”这样的大场面《父子情仇》就有些缺失,结尾那场医院大战也明显火候不够,甚至有些牵强了。严格来说,《雷老虎》让观众更多地在雷洛的发迹史中透视了当时的社会环境,而《父子情仇》则比较“个人化”,强调雷洛与两个女人及儿子之间的情感纠葛,他的攀升反而落为陪衬,最后ICAC的成立也只是一笔带过,草草结局,至于当时ICAC对雷洛的通缉更几乎是只字未提!同时,雷洛最后是否真的与儿子修好了呢?虽然两人一笑似乎代表重归于好,但接下来又没有下文了,不知道是不是情节上的忽略。不过,导演刘国昌很好地把握住了电影的叙事节奏,直线铺开,在情节没有过多的粗枝大叶,相反给观众的感觉比较精练,两集故事下来没有什、怎么拖泥带水,却比较完整地呈现出了雷洛的一生,这种流畅的手法让我们觉得在叙事上更多是快而不是慢,最少电影里没有多少不必要的情节,看来刘国昌在这方面的拿捏还是很准确的,恰到好处,使得情节不至于太松散,无论是《雷老虎》还是《父子情仇》,情节的递进发展都比较严密,节奏的配合也很到实处,快慢分明,没有失去平衡,能有这样的功力对一个导演来说,实在是挺难得!
《雷老虎》的开头,还有《父子情仇》的结尾,雷洛都说了同样一句话:“为了吃饭啊!”但身份已经改变了,开始还是一个不大认识字的穷大陆仔,到最后已经成为了一个在豪宅中悠闲散步的富态老人,由穷困到富豪,最简单的“吃饭”两字从未离开雷洛,当他最后离开警界,到国外享受生活时,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叱诧风云的枭雄,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当年的简单要求:“为了吃饭啊!”又占据了他的生活,其实当年的拼死拼活,也不就是为了吃饭而已吗?要知道,在那个时代的香港,尤其是警察,不贪污可是没钱又没地位的!因此,也正如雷洛所说:“做人最辛苦的就是为了吃饭!”他也因为这句话,在电影里有了一句评语:“他的成就值得羡慕,但行径邪恶!”同时,在《父子情仇》里雷洛的举止也变得十分张狂,可以发现他的嘴动作很“灵活”,往上撅或往下吮都一派“老大”的作风,往后梳的头发透着银丝,手上永远拿着一根烟,棕色的西装,再结合他张狂的笑容,成为了一个十足的大亨,很具魄力!如再留意一下也便可以发现,雷洛在宴会上一脸不屑地叫手下接过儿子的名片,对儿子的嘲讽听而不闻,还有嘴边叼烟,举着电话筒一脸奸险地说:“我看他们怎么玩死我!”都是这种张狂性情的绝佳体现,这些地方华仔都把握得很好。再者,当在家里与手下讨论时,雷洛则变得一脸沧桑,说话也带着无奈,低声细气的,在看到新闻报道ICAC成立时表情也发生了变化,再一次与他的张狂形成对比,反映出了他内心对ICAC的恐惧,也让他的罪行变得更加明朗!在两集中每一个表情动作的逐步转变,华仔都没有表演失衡,反而处理得相当到位,演活了雷洛由青年的正直到中年的狂暴的过程,怎不让观众拍案叫绝!
《雷老虎》的开场便是一群警员的晨训,周功成配的音乐节奏感很强,渲染出了人物受训时的气氛,充满着严谨性,同时这一段戏全部运用昏暗的蓝色调,表现出清晨的迷朦感。电影许多场景都设置在晚间,比如那些简陋的小摊和肮脏的小街,在黄色灯光的映衬下别有风味,也展现了当时的香港景观。雷洛被“响尾蛇”毒打还有雷挺身救“阿叔”的场面也都很暴力,响尾蛇拿尿盆扣雷洛也有很具真实感的表现,至于九龙暴动那场,则用周围的火光增添出场面的亮度,大陆的红旗与台湾的青天白日旗在混乱中交杂在一起,产生了很奇妙的视觉效果,也让电影的写实感更加浓厚,观众感觉仿如置身其中。《雷老虎》各方面的配合都十分出彩,摄影,美术,剪接,灯光布置等都有很到位的搭配,这些都为增加电影的视觉效果及真实力度起了很大的作用,个人觉得《父子情仇》就色彩比较单一,还有点重复的感觉,灵活度当然不如《雷老虎》。另外,电影另一个突出的地方就是用了很大的篇幅去刻画雷洛与“颜同”(即颜雄)为了坐上探长之位而勾心斗角,开始颜同在雷洛面前如同老大,连雷的外父都有些敬畏他,后来雷洛坐到了总探长,地位超过了颜同,颜感觉就跟小弟一样了。自己总觉得陈文强对颜同的刻画有些夸张,两人地位的变化也明显有些说服力不足,总之这个人物的形象明显有些失真,令观众有时觉得不知所措,但秦沛对角色的演绎还是很成功的。刘国昌在
《父子情仇》里也让“蓝江”(即蓝刚)插了一脚,由向华强扮演(《蓝江传之反飞组风云》也是刘国昌导演,向华强主演的),两部下来,已经出现了三位探长,虽然还差一个“韩森”,但戏剧张力明显比《四大探长》来得好!
关海山的表演几乎可以抢走华仔的风头,尤其是最后那里演得很精彩,看得出“虾叔”为那场戏也拍得很辛苦。吴孟达一直以华仔“跟班”的形象出现,发挥余地有限。张敏的表演被邱淑贞盖住了,显得有些失色,特别是两个女人的对话,张的风头完全不如邱,且电影许多比较煽情的部分都留给了邱(如“医院诀别”),张反而沦为大配角!郭富城也许当时演技还算幼稚,演雷洛儿子也有点牵强,每次感觉都不如“老爸”精彩,而且出场次数不多,再加上其他原因,角色的许多方面也无法表现出来,“父子情仇”似乎擦不出电影火花,可信度实在有些不足。至于很多客串的如龙方,韩坤,陈惠敏,田俊等都是“惯性表演”,但仍旧抢镜,尤其是龙方,演技实在不错!不过,不管怎么说,演员的表演总体上看还是很出色的,也因为他们的演绎,才增强了电影的写实效果,值得鼓励!
《五亿探长雷洛传》虽然是“跟风之作”,但始终是香港影史上一部具有重要地位的传记电影,鲜明的节奏,出色的演技,配合流畅的摄影,美术,剪接和灯光,让电影拥有很纯熟的技术质感和过硬的叙事手法,也可以称得上是刘国昌的电影代表作
G. 刘德华演一个在九龙城寨的混混,还有和里面一个大佬的女儿结婚当天就把大佬用花瓶砸死
中文名
大冒险家
外文名
Great Adventurers
其它译名
挑战者
出品时间
1995年
发行公司
永盛娱乐有限公司 香港
制片地区
中国香港
导 演
林岭东
编 剧
林岭东、邵丽琼、叶广荫
主 演
刘德华,吴倩莲,关之琳
片 长
110分
上映时间
1995年
H. 刘德华从主角被剪成配角,气得投资人住院,却成就了经典,事情经过是什么
这部电影就是《阿飞正传》,除了刘德华和张学友之外,还有张国荣、梁朝伟、刘嘉玲、张曼玉等等。本来电影最开始设定的还是刘德华做主演,但是王家卫越拍张国荣越有感觉,最后把他拍成主角,而刘德华的戏份就删光。
上映第二年,《阿飞正传》的口碑迎来逆转,一举获得第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大奖项,张国荣更摘下金像奖影帝桂冠。30年过去了,时间证明了它的价值,关于这部电影的评价里有这么一条,"香港电影再往后发展100年,这片子估计也掉不出前十。
I. 为什么大家都说刘德华死了
就因为这个:http://mashanji.blog.sohu.com/11094803.html
刘德华被枪杀?
据称,一个小胡子男子(还被人描写成“外地持非东北口音”),手捧一叠小蓝报,出现在首都环线地铁车厢内拥挤的空间里。“看报,看报,刘德华于昨晚x点在xxx被黑社会枪杀!”《法制明星》报第一版头条赫赫写着《刘德华被枪杀》。文中写道:“昨天夜里,刘德华在香港九龙外环玉桥下遭到蒙面杀手的枪击,刘德华及众保镖不幸身亡。初步推断,刘德华枪杀一案很可能是与他的风流艳史有关。……那天本是刘德华的生日,刘德华在香港丽晶大酒店广邀影视业圈内人士进行生日大聚会,正当生日进行到午夜的时候,有人给刘德华打来电话,随后刘德华告诉众朋友要出去一趟、大家尽兴之后,带众保镖开车直奔香港九龙外环天狗娱乐城而去,当车行驶到玉峰桥下时,突然一辆厢式货车横在前面,司机停车后,刘德华及众保镖下车欲查究竟,就在这时厢式货车突然冲下六名持枪杀手,对刘德华及众保镖开枪射击。众保镖开始还击,在互射中,刘德华及众保镖相继身亡,还有三名蒙面杀手也相继毙命。”为了证明资料的可信性,文中还援引了香港《大公报》登出猛料,说刘德华与香港两大黑社会的女儿有不正当的关系,经常发生两个帮派的血腥斗殴……
其实,大概两个月前就有人在北京就看到了这张报纸,当时根本没有在意,以为又是哪家报纸为了提高销量搞的恶意炒作。昨天又有人说确有其事,说是北京那边的朋友透漏的消息,刘德华已经遭人暗杀,只是因为凶手还没有抓到,以及考虑到刘德华在国内的影响,所以消息一直封锁,没有公之于众;还有人说,自从传闻出来以后,已有两个多月没有华仔的消息,让人不免也有点半信半疑。按理说,如果没有此事,华仔应该出面辟谣才是,可事实恰恰相反,好像使人不得不相信这条传闻的可信程度是很高的。
凭我的判断,这应该是一条假新闻,可恶的是,造假者竟编得有鼻子有眼。
显然,我们都不希望这是真的,宁愿是被这张报纸给忽悠了,要知道,华仔毕竟是深受大家喜爱的“天王”。时下有些街头小报甚至个别正规媒体的胆子也太大了点,什么样的猛料都敢报,以至于拿人的命开玩笑,实在太过分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确证这是一条假新闻,有关部门应该出面管管此事才是。
我想,这肯定不是华仔在炒作。一则,华仔不需要炒作;再则,华仔更不会拿自己的命来炒作。不过,这件事的确有点令人费解,希望事情的真相能够早日水落石出。
2006.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