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杨幂主演的《孤岛惊魂》用400万的投资换回了超过9000万的票房,粉丝效应的威力已经大到可以为乱象丛生的国产电影划分出一个新的类型——粉丝电影。这一类可谓电影界的一朵奇葩,无所谓剧情,无所谓演技,只需要有具有强大号召力的明星即可赚的盆满钵满。而自从《爸爸去哪儿大电影》(以下简称《爸爸》)用仅仅五天的拍摄周期拿下7亿票房后,粉丝电影中又多了一个分支,综艺电影(暂且叫它电影),这类电影改编自综艺节目,既有良好的大众认知度又有着大家喜闻乐见的明星,比起其他粉丝电影,投入更少,运作周期更短,收益更高。显然,各大片方早就盯上了这块大蛋糕,纷纷找准时机想大捞一笔,而今年打响头炮的就是这部14年下半年最火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以下简称《跑男》)衍生出来的同名大电影。
首先,我要说的是,我并不排斥粉丝电影,毕竟目前阶段的国产电影产业仍然是以市场为导向,无论以何种方式能赚到观众口袋里的钞票就是本事。去年的《爸爸》虽饱受争议,不过因其有着亲情的外衣加上春节档这样一个合家团聚的时间节点,不少家长因为其有着“寓教于乐”的作用而甘愿买单,带着孩子一起观看。虽然从内到外它都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电影”,但至少观众找得到买单的充分理由。而今年的《跑男》却连这样一个理由都没有,对于从来没有看过《跑男》的观众而言,看《跑男》你必须了解什么叫“撕名牌”,什么叫“谋杀”,什么叫“能力者”以及其中明星之间各种CP组合及绰号的由来……总之这不是一个能让人马上入戏的“电影”,这对于普通观众来说门槛太高。而对于《跑男》的粉丝而言,这部电影虽然具有着综艺节目本身先天良好的“基因”,但却不幸的成为了一个畸形儿。《跑男》这个综艺节目之所以大火的原因无外乎是其传达出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明星在镜头前的“真情流露”,无论是搞笑或者是悲伤,让粉丝感到了无比的真实,情绪随着明星起伏,真正做到了让人感同身受,然而《跑男》大电影却并没有延续综艺版这样的内核,而是用一种自以为“聪明”的方式足足撑够了一部电影的时长(还没有一期节目长……)。剧情简介是忽悠的,不管怎么有噱头的吹嘘,几位跑男只是又参加了一次游戏而已,第一局的水上“推手”比赛,虽稍显无聊,但至少有笑点,而第二轮“找凶手”的游戏却真是无聊透顶,既感受不到团队协作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又无法看到明星的“真情流露”,真人秀的卖点不就是真实吗?至少也要演的真实一点吧?然而我看到的只是装疯卖傻的王宝强,卖萌装嫩的熊黛林,表演用力过猛的伊一,为贱而贱的陈赫(现在知道是真贱了),打酱油的郑恺,以及一场毫无意义的游戏。如果大电影拍的还没有综艺本身更值得一看,那么是否还能找到一个让人买票的理由?
更令人伤心的消息是,不仅剧情(如果非要把过程称为剧情的话)忽悠,如果你仅仅是因为海报上每个明星酷酷的西部牛仔造型而想看这部电影的话,本片又会让你失望了。全片每个人都是穿着综艺中的t恤在比赛(这一点倒是原汁原味),只在结尾字幕的部分有他们的牛仔造型而已,而全片共三个场景,机场、酒店游泳池、一个仿古情景区(也就是那个无聊游戏开展的场所),如果《爸爸》只拍了五天算是槽点的话,那么,不好意思,看上去也许《跑男》只拍了两天,一越反超《爸爸》最短拍摄周期的记录,好歹这在世界电影史上绝对算是一个奇迹。
对于如今的国产电影,特别是粉丝电影,绝对会让人纠结, 一方面,粉丝经济促进了票房增长,是好事,而另一方面,粉丝经济也让电影投资方利欲熏心迷失了方向,导致了一个又一个畸形儿的降生,而显然,没有人愿意看到一个满是畸形儿的世界,所以大家赶快把畸形儿扼杀在摇篮里面吧!
⑵ 电影奔跑吧少年观后感400字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
正文:
中秋假期,我和其他小记者参加了《奔跑吧,少年》首映式。《奔跑吧,少年》讲述的是一群朝气蓬勃的少年学生真实的社会体验,是一部励志向上的作品。
观影前制作方和导演、参演少年与我们见了面。我感到很惊喜,原来可以那么接近电影,我也更期待电影了。电影开始了,一群少年去海南三亚体验生活。
刚下飞机,就遇到了大麻烦:要从机场赶到大东海广场但是没有钱必须自己想办法,而且要尽快到达目的地。
于是,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行动,有向路人求助的,有向警察借的,还有一个以才艺表演向路人借钱的,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原来这也是能力的体现。
终于大家都借到了钱,也安全到达了目的地。但是由于蓝队最后到达,所以要接受惩罚:穿越回到六十年代,接受劳动教育,劳动最光荣。
在劳动的过程中,蓝队队员不怕苦,不怕累,终于通过努力完成了任务,回到现代。还有很多场景,让我很受感动。
比如,参加纪念品的售卖,小队员们遇到困难不放弃,敢于和陌生人介绍产品,都值得我去好好学习。
还能用英语向外国游客交流,激发了我学习英语的信心了。看完电影,我觉得小队员都是最棒的,我也要向他们学习。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从身边做起,从热爱劳动做起,有一天,我也可以更好。
⑶ 《奔跑吧!孩子》观后感400
《奔跑吧,孩子》观后感 当看完这部《跑吧,孩子》的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被深深感动了。耳旁时刻回响着电影的那段插曲:我们什么也没有,也没有轻易的低头,我们什么也没有,也没有放弃的念头……脑海里不停的回放着那些感人的画面。 故事里讲了一对生活在非常贫寒家庭里的兄妹,为了一双对于别人来说很普通,而对于他们来说却非常珍贵的鞋子,勇于面对所用困难。每天早上,哥哥和妹妹一起拼命奔跑在约定的地方换鞋上学,在学校里被有些人嘲笑和挨骂;哥哥为了能帮妹妹在比赛中赢得一双鞋子,光脚在泥浆和碎石里奔跑;妹妹也为了给快生的妈妈找接生婆,光着脚丫在有碎玻璃片的路上忍痛奔跑……看着他们在遇到这么多的困难时却还是那么坚强,始终没有放弃寻回鞋子的意念,这时我恨不得自己可以马上送给他们兄妹俩一双新鞋。想想我现在的生活,要什么有什么,还经常缠着爸爸妈妈买许多的玩具,玩一两次就丢一旁不理睬了,和他们兄妹相比,我感到好惭愧啊!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在他们不懈的努力奋斗下,最终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新鞋子。 通过看了这部电影,让我深深明白了一个道理:尽管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但是我们都要懂得珍惜已经拥有的生活,学会在逆境中变得更坚强,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坚持努力往前跑,一定可以看到成功的!
⑷ “奔跑吧,少年”日记读后启发600字
在假期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作者是陈永林的《奔跑吧!少年》,我很喜欢读这一本书,于是,我就用最少的天数把这本书给看完了。
“奔跑吧!少年”这五个字,说来简单,做起来却又何其难!古保祥教会了我们失败不能挫折,要勇敢面对,就一定会成功的。《奔跑吧!少年》中,作者把失败当做成自己在做重要事。“成功”是没有限制的,绘画画得非常好看,把地给扫得干干净净,甚至别的人做手工时遇见困难,自己主动去帮助别人完成手工……
通过古保祥老师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才是成功。当古保祥老师说道:“阴霾是失去信念的阳光,只要分析失利的原因,总结经验,你就一定会成功,而不会失败的。”看完这句话,我意识到了只要做到了成功,就一定可以让你高兴万分的。
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爸爸还有妈妈和我,包括所有人,大家也都是会有很多的挫折和失败,可是他们从都不会放弃的。“只要知道自己的分析结果,就一定可以一个人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我也有梦想,就是当一名教师,为什么要当一名教师呢?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因为教师懂得的知识非常多,这样可以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教给同学们,看到同学们学到了自己教的知识,那也就是一种满足!
⑸ 奔跑吧少年800字考试总结
奔跑吧,少年!
无聊、枯燥、乏味的生活你收得了吗?每一天都像是一部循环播放的视频,同样的剧情,同样的角色,同样的画面,就这样没有尽头地重复着。受够了!奔跑吧,少年。这不是属于你的生活,你正值青春年少,雄姿英发,更广阔的天地正等你去开拓,更美丽的风景正等你去涉足,不要安于现状,奔跑吧,少年! 峥嵘雄伟的高山刚强壮丽,岿然不动,虽有强大的身躯却杵在原地,永远无法看到那更广阔的蓝天,那无边无际的海洋。而大山的骨肉——卵石不安于现状,他抛去高大的身躯,;离开安全平和的大山,顺着江流去冒险。他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更美丽的风景。少年,不要像大山那样顽固,你还年轻,不要墨守成规,去冒险!向着那未知的世界奔跑,你将获得更加美丽的人生。
我们总是缺少豪情壮志于勇气,总是甘愿被生活屈服。回想千古英豪,哪个不是生活魔爪下溜走的幸运儿。他们敢于拒接当前的命运,重新塑造属于自己的别样人生,开拓一片新的天地。高祖刘邦本是乡下的农夫之流,他的命运被设定为秦王手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艰难挣扎着的乌合之众,但他拒绝了那样的生活,离开了那个出生的村庄,走上了反秦的战场,举起了汉的大旗,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毛泽东丢弃了原本平淡的生活,青年时期的他充满豪情壮志,凭着少年独有的胆识与勇气踏上了革命的道路,最终撑起了新中国的一片天地。
充满豪情,在未知的征程上不断充实自己。一代奇才曹操在选择了自己的道路之后并不顺利,初入仕途的他无权无势、无依无靠,但这并没有吓跑日后的魏武帝曹操,他在这条充满荆棘的小道上一路拼搏,从建立曹家军到歼灭袁绍大军,从挟天子以令诸侯到建立大魏三足鼎立。经历数十载,在那混乱的政治统治下,在横尸遍野的沙场上,曹操的脚步从未停止,不断地磨砺自我,终于在晚年时期造就了自己的帝国,走上人生巅峰。
哦,亲爱的,鼓起干劲向前奔跑!无论前方是百万铁骑或是鸟语花香,摆脱枯燥乏味的生活,向着朝阳升起的地方,向着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奔跑吧,少年!
⑹ 奔跑的少年观后感告诉了我的什么道理
“明天的你,一定会感谢今天努力的自己。”——电影《奔跑的少年》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塔克拉干沙漠边上的一个小村庄里的故事,村庄里有一个小学,里面的帕尔哈提老师就是这部电影的主角。是他组建了一支足球队,队名就是梦之队。
有一天放学回家时,帕尔哈提老师发现了一个破破的足球。第二天把这个足球带回了学校,学生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后来老师告诉他们这是足球,他们都非常喜欢。再后来老师就组建了一支足球队,虽然是一支不起眼的小队伍,但是他们连赢了两局比赛!他们再踢“金鑫杯”的时候,却得了亚军,虽然他们很伤心,但回去时,村里人很热烈的欢迎了他们。
通过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失败是成功之母,今天的失败就是明天的成功,失败了要继续努力,不要轻言放弃!-
⑺ 电影奔跑吧少年观后感
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重要是描写感受,具体如下:
今天上午,老师安排我们看了一个电影——《奔跑吧,少年》。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吴啊峰、何俊杰两个不同成长环境下,经历完全不同的两个少年,为了家庭和梦想,他们在市教委组织的比赛中,由相识到误会再到怀疑,最终成为好朋友。并一起帮助一个叫孔苗苗的女孩实现了上学的梦想。
看完了这个视频,让我受益匪浅,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尤其是其中两句台词,吴啊峰说:"妈,我以后再也不惹你生气了,我要为你争气!”还有何俊杰说:“我是妈妈的小帮手,家务活基本没有我不会干的。”
他们两个小小年纪不仅孝顺,热心助人,而且还通过奔跑,给自己和家人传递着希望,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依然坚强勇敢,笑对生活。
想想我现在的生活,要什么有什么,但一到假期,我就变得很懒散,没有了学习的目标与梦想,每天“抱"着电视看得天昏地暗,总是让爸妈操心,想想真是不应该啊。通过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永远要做一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
⑻ 《奔跑吧少年》看完这部电影我知道了什么
不知道 你的思想你做主
⑼ 奔跑吧少年电影观后感
奔跑吧少年电影观后感范文:
今天上午,老师安排我们看了一个电影——《奔跑吧,少年》。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吴啊峰、何俊杰两个不同成长环境下,经历完全不同的两个少年,为了家庭和梦想,他们在市教委组织的比赛中,由相识到误会再到怀疑,最终成为好朋友。并一起帮助一个叫孔苗苗的女孩实现了上学的梦想。
看完了这个视频,让我受益匪浅,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尤其是其中两句台词,吴啊峰说:"妈,我以后再也不惹你生气了,我要为你争气!”还有何俊杰说:“我是妈妈的小帮手,家务活基本没有我不会干的。”
他们两个小小年纪不仅孝顺,热心助人,而且还通过奔跑,给自己和家人传递着希望,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依然坚强勇敢,笑对生活。
想想我现在的生活,要什么有什么,但一到假期,我就变得很懒散,没有了学习的目标与梦想,每天“抱"着电视看得天昏地暗,总是让爸妈操心,想想真是不应该啊。通过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永远要做一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
观后感怎么写: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
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亲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