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建党伟业观后感100字
“建党伟业”观后感
——庆祝建党九十周年
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90岁的生日。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为党,我们共同的母亲祝福——生日快乐!
忆往昔峥嵘岁月,百年史浸满多少屈辱的泪水,数十年抗争又流尽了多少中华儿女热血满腔。九十年前,一艘嘉兴市南湖上的红船从黎明中驶来,中国革命放射出第一缕绚丽的曙光。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航向。党以七月的名义,呼唤八月的南昌风暴,呼唤秋天的井冈星火,呼唤长矛、大刀和红缨枪。九十年风雨兼程,说不尽的坎坷沧桑;九十年风云巨变,道不完的伟业辉煌!忘不了,太行山下抗日的烽火,忘不了,微山湖畔的凯歌嘹亮。在无数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党旗上,翻卷着的是推翻旧社会、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怒涛,流淌着的是为保卫祖国而澎湃的血浪。九十年,是党带领我们斩关夺隘,历尽风险夺取胜利;九十年,是党带领我们艰苦奋斗,建设家园,奔向小康。
我,生在红旗下,沐浴着党的雨露,度过幸福的童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进知识的海洋,党把我从一个无知的孩童,培养成为一名XX工作者。在孩提时代,我心目中的党是神圣而伟大,可亲又可爱。我学会唱的第一支歌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支歌伴随我长大,并随着岁月的流逝,我越来越能理解其深刻的内涵。当我从一名少先队员成为一名共青团员时,共产主义成为我的理想信仰,她犹如心灵的翅膀,催我奋进。加入共产党成为我的人生路标,她犹如夜航的明灯、天空的星斗引导我走向理想的彼岸。我默默地为之努力,我知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涓流,无以成江河"。只有信仰,能使生命充满意义,唯有奋斗,才使生活更加充实。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的预备党员,我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因为我知道在这片充满青春活力的土地上涌现出无数个党的优秀儿女,留下过无数个让人敬仰的事迹!我知道有个“拼命三郎”,把一切语言都变成了行动——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之所以引起轰动,引起广大党员干部的热议,正是因为XXX同志一辈子始终如一地践行党的理想信念,一辈子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能把理想信念执著地写在工作中,写在退休后的绿色山林里。正是这些党的优秀儿女义无反顾,大公无私,舍生取党义的精神使百善日月变新天。是他们带领百善从单薄走向厚实,从年轻走向成熟,不断铸造出辉煌。
此刻起,我就象一滴水融入了长江、大河,去奔向浩翰的大海。在党,在百善的大集体中奋斗,心灵获得充实,生命变得更有价值。在这个优秀分子辈出的海洋里,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我因追求进步而来,是为追求进步才来。裹足不前就意味着落后,落后就意味着被淘汰,唯有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② 建党伟业观后感500字内
前几天,我观看了纪念建党90周年影片《建党伟业》,深受感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部影片通过描述近代中国的发展和变革历程,叙述了自虎门销烟开始,为了解救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以自己的方式为救国强国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
“维新变法”,“洋务运动”等,立足于清王朝统治的变革失败了,证明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已经腐朽;太平天国立足于地主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变革,在内部封建势力和外部列强的绞杀下失败了,证明了农民起义的先天不足无法挽救中国,中国没有条件建立一个可以实现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社会体系,顽固的封建势力不允许,西方的列强也不会坐视中国的发展;立足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辛亥革命。被袁世凯窃取了胜利的果实,也证明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资本主义也是行不通的,中国的革命陷入了困惑。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深陷苦难的中国送来了希望――“要改变中国,只能进行庶民的革命,取得庶民胜利,才能就中国”。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张国焘、周恩来等人认识到,只有发动农民和劳工起来斗争,夺取属于自己的土地和权利,才能够正正的解救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在学生中、在农民中、在劳工中得到普遍的宣扬和认可,掀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革命的人士认识到,北洋政府不能够救中国,国民党也无法挽救中国于水深火热,必须成立庶民自己的政党,自己的布尔什维克,才能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在共产国际的协助下,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人士齐聚上海,筹备并成立中国自己的布尔什维克政党。
当国际歌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响起的时候,中国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苦难终于孕育出了的希望――中国共产党。
回顾先烈们为了救祖国于苦难之中,为驱逐列强,抛头颅、洒热血,自虎门销烟始,历经80多年的探索、牺牲,救国愿望冲破顽固封建势力的阻挠、摆脱资本主义革命的束缚,迎来了崭新的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选择,是祖国的选择,也是全国劳动人民的选择,是唯一能够将中国带出苦难,带向光明的政党。
通过观看影片,我们更加认识到今天的幸福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也深刻感受到社会的变革,首先是思想的变革,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只有不断的变革和创新,解放思想,才能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
③ 建党伟业观后感300字
影片《建党伟业》是一部重现辛亥革命后到中国共产党正式建党这十余年时间里面发生的偶然或者必然之历史事件的恢宏巨制电影作品,同样也是一部绝对官方政治色彩的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文献纪录片。它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和修饰,客观、真实就好。
影片《建党伟业》给我留下比较深的印象之桥段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片尾代表们在红船上开完会以后站起来合唱着《国际歌》时,大家的眼睛都是噙满着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炯炯眼神!还有就是刘德华饰演的蔡锷在火车站告别小凤仙时的那句“七尺男儿”的经典对白。
影片《建党伟业》里面着重渲染了一下毛主席和杨开慧的情感故事。我以为,这也是出于对毛主席和杨开慧的崇敬和仰望之情使然。两人简单结婚,当晚并肩坐在床头有些经典的对白。历史证明,杨开慧同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90年艰苦辉煌,60余年国运昌隆,气壮山河,声震寰宇!90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0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120分钟时长的历史大片,我区区百余字还不能囊括和表述。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走进影院去细心品味和重温那段历史,使我们不断前进的步伐变得更加坚定和铿锵有力!
④ 建党伟业的读后感不少于200字
1911年冬,孙中山从海外归来,翌年1月1日就任临时大总统。与此同时毛泽东参加了光复新军。很快,袁世凯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在皇室中的威信,从孙文手中取得了大元帅之身份,北洋民国政府成立。同年10月,国民党成立。
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5年袁世凯同日本定下密约二十一条并且更改国体,自封为中华帝国皇帝,自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孙中山与蔡锷成立护国军,出师讨袁。很快袁世凯便在举国声讨中黯然死去了。
之后又随着张勋复辟的失败,中国进入了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而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等人虽身处不同地方,但都在内心思索着救国救亡之路,命运的相会即将到来.
1917年冬,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918年冬,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北洋政府派遣使团出席巴黎和会。但是英美等国为制约已赤化的俄国,将青岛以及胶州湾割让给了日本人,完全无视中国的利益。1919年夏天,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了。经历了以上种种,中国的进步青年们发现西方列强完全靠不住,而列宁的成功如今却如同一盏明灯,为他们指引了方向。
1920年3月,维经斯基来到中国,准备在远东建立共产国际支部。1921年3月,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等人彼此来往交流,誓要建立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1921年7月22日,十三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代表集结在上海博文女校宿舍,“中国共产党”在众人齐声吟唱的《国际歌》中呼之欲出!
偶看了这电影,十分感动!
⑤ 《建党伟业》观后感100字、、简要谈一谈就可以、、
先根据所读的东西,进行一点概括性阐述。然后根据自己所得所想,得到的启发什么的,把这些东西写出来就行。
范文:
《建党伟业》让我重温了革命先辈们的纯净信仰,那股为实现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强大精神力量,再一次的净化了我的心灵。
为了前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生活,为了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为了后人更加完美的未来,我们没有理由不幸福的活着。就让我们一齐从此刻开始,担起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职责和使命,用最初的平实心态,去携手创造和谐幸福的完美家园,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
⑥ 求200字的建党伟业观后感急急急急急!!!!!!!!!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连写19遍。
⑦ 看建党伟业观后感怎么写
大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建党伟业》,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90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辉业绩,热情讴歌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影片《建党伟业》是向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礼的重点影片,主要以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陈独秀、蔡和森、向警予、张国焘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他们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
电影是通过镜头来展示银幕形象的艺术,《建党伟业》的教化功能我看就比“百家讲坛”强。“百家讲坛”介绍一种东西他是通过声音(语言的艺术)伴之以适当的评论来解读历史或历史文学作品,就像说书人在说书;而电影则不然,语言、形象、场景什么都有,这就是电影艺术的强势所在。我们看过很多被称为大片的片子,这下都要为《建党伟业》俯首称臣。《建党伟业》堪称史诗巨片,大导演、大明星阵容、大事件、大制作、大炒作,样样具备,其他片子难以匹敌。《建党伟业》以其恢宏的气势席卷人心,产生心灵震撼,制作完美,大的方面难挑其刺;国产片都按这条现实主义的路子走下去,观众、票房、文化权益保障,都会皆大欢喜,民族电影振兴就不在话下。
正因为《建党伟业》是通过镜头解读历史,所以它又像一部纪录片,通过演员形象追记历史,客观、简约,大气磅礴。影片120分钟的戏份张弛有度,很多历史人物都是过眼云烟,但不乏个性鲜明、闪亮登场者,郭涛饰演的陶存章一开始就给人很抢眼的感觉。蔡锷的戏份不算少,他和小凤仙的分别戏略嫌过多缠绵。陈公博和夫人中途因受殉情男女惊吓提前退会这个细节处理得很好,寓示着革命队伍从一开始起就会出现大浪淘沙,以小细节映衬建党开天辟地的伟业实属不易。
《建党伟业》虽是正剧,娱乐性也是有的。观赏性强就是最大的娱乐特点。数明星,认明星,对明星的认知记忆更是影迷观片的乐趣,顺势也会评说明星的表演,这也是娱乐。因此说,《建党伟业》,它的火爆肯定会盛况空前。
⑧ 求《建档伟业》电影观后感作文
《建档伟业》=/=《建党伟业》?
网络一下:《建党伟业》电影观后感作文.
当星星般闪耀的谢幕灯亮起,一部如史诗般宏伟的巨制《建党伟业》落下了帷幕,耳畔回响这那低低吟唱但又慷慨激昂的《国际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而我我眼中含着那饱满的泪光,思绪却还沉浸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旧中国……
为了纪念建党90周年, 我们学校组织我们去看了近期的一部大作《建党伟业》,这部120分钟左右电影为学生展开了一部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也为老师重温党的历史,为回顾革命历程提供了一部声情并茂的有意义的教材,带给了我们全体师生一场心灵上的震撼与视觉上的盛宴,使我们深受感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建党伟业》这部影片是三段式剧情,分为辛亥革命失败后的军阀混战,五四运动后的知识精英崛起,然后才是点题剧情“建党伟业”。 这之间的十年时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十年。
从影片的一开始,现代化的音响与画面互动着将我带进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旧中国黑暗的历史画面。通过描述近代中国的发展和变革历程,叙述了自虎门销烟开始,为了解救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以自己的方式为救国强国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
《建党伟业》展示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一个青春、激情、奋斗、献身的故事,在那一代年轻人的身上,担负着救亡图存、改写历史的大任,正是那些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了新生的中国,谱写了一曲瑰伟壮丽的文明之歌,我们今天的一切,都与他们当年的奋斗和努力息息相关,他们与我们,昨天与今天,血肉相连。
通过观看影片,我们更加认识到今天的幸福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也深刻感受到社会的变革,首先是思想的变革,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只有不断的变革和创新,解放思想,才能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作为当代的学生,我们有美好的自由,所以让我们张开翅膀,向广阔天空飞去,为未来打拼,为祖国争光!在党的90周岁生日之际,忠心祝愿党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再创辉煌。
⑨ 《建国伟业》观后感
《建党伟业》的故事从1911年辛 亥革命讲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从袁世凯称帝,签署二十 一条,到学生们听说签署了不平 等条约,开始爆发了"五四"运动 ;那时年青的***正在湖南长沙读 书,那天他走在街上看见有人招 兵,于是,他冲到人群最前面报 名参加了新军,从此走上了不平 坦的道路。影片的最后讲述了在 船上秘密召开了第一次代表会议 ,会议一波三折,中国共产党的 名字在会议中全票通过,从此, 他们有了自己的名字,当他们唱 起国际歌的时候,让人感到热血 沸腾。在影片中还提到了陈独秀 ,李大钊,周恩来,邓小平,蔡 锷等历史人物,有了这些人的努 力,他们最终打败了侵略者,捍 卫了中国的和平。 看了《建国伟业》,感觉到新中 国的成立不容易。虽然有很多东 西我还没看懂,但在今后的学习 我会不断地去学习,了解中国的 历史。 两个小时的观看时间,过的 是那么的快,不管是影片的内容 ,还是影片各种花絮都深深的吸 引了我。这部电影深深吸引我的 并不是庞大的演员整容,而是新 中国成立过程中那波澜壮观的辉 煌历史! 80后出生的我,没有经历过军阀 混战和民不聊生的旧中国,虽然 也知道一些新中国的创建历史, 但毕竟没有切身体会和了解到。 在建党90周年的今天,《建国伟 业》正好为我们所有中国人再现 了那段建国的历史,让我们这些 新中国后出生的人们能更清楚的 看到,新中国建设的不容易,是 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用他们的热情 ,执着,更是用他们的生命换来 的。 90年,已经让我们从幼年走向成 熟,甚至走向衰老,但对我们中 国来说,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 新中国成立成立至今,我们的国 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 每个人都感到无比的荣幸和骄傲 。老一辈的奋不顾身,换取了今 天新中国的祥和,我们应该铭记 在心。更应该用我们的努力我们 的激情,为新中国真正建成“和 谐,强盛”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