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结局 > 电影亲爱的完整版观后感

电影亲爱的完整版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2-08-15 23:45:23

① 影评 影评 《亲爱的》

电影很有教育意义,但是更多的是一些幽默感,艾玛,我看出来幽默感了会不会被嫌弃!?有的地方真的有点搞笑呀,比如,张国强出来的时候,我就看出来钢七连连长的感觉了,然后就有点想笑~

觉得很多地方很匆忙呀,但是没办法,因为电影的时间有限,但是不得不说教育意义对我是达到了,看电影之后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了有人发的这方面的信息我就转了,虽然微博上人很少,但说不上谁就看到了呢!?所以我觉得电影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电影在很短的时间内为了激化矛盾,所以直接写出了有人骗黄渤的钱,真的觉得有点悲伤,但这就是电影~

觉得赵薇真的好拼!完全不顾及自己的颜,演这样的角色真的很努力了!但是不得不说,这样的角色很讨好,至少我会更喜欢赵薇,而不是一直在演偶像剧的林心如呀~

整部电影中,我只有最后的时候放真正的故事的时候戳中了泪点,真正的故事和电影的故事果然还是有差别的,说不好是什么,但是就是不一样~

② 电影亲爱的观后感

《亲爱的》是黑色爱情三部曲,即《独家试爱》《十分爱》《我的最爱》的后作,台词里也有《我的最爱》中的一些情节。
《亲爱的》似乎是叶念琛第一部被归为恐怖或惊悚类的电影。不过对于熟悉他电影套路的人来讲,这应该是一个早晚会来的自然延伸。他的爱情三部曲,在看似温情的剧情下,总是让人看完以后手脚发凉。与一般恐怖片结束时逃离的感觉相反,当我们走出影院,回到没有僵尸、鬼怪、幻影的真实世界时,叶念琛讲述给我们的种种光怪陆离,才真正来到我们的身边。

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莫过于与枕边人缱绻半生,却永远无法猜透他在自己的身后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是不是真的在未来的某一刻,谎言的大幕被偶然的掀起一角,才发现以为达到的爱情彼岸,不过是对方设下的华丽幻影。

叶念琛不仅仅有写故事的才华,更有一种固执的残忍。他的电影不遗余力的展现所谓爱情之中谎言、背叛、欺骗的无限可能,并永远以一种不安定的状态做为结尾。急促的不和谐音、看似融洽的恋人之间暗藏的秘密,与似乎已经平息的危机构成一个无限的归纳,证明着爱情不过是幻影,谎言和背叛才是常态。

《亲爱的》与三部曲中的《十分爱》应该说有异曲同工的意味,一系列最终被解开的谜团外,爱情的谜团仍然阴魂不散。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天造地设的爱情,也没有本来就该在一起的人。爱情对于某些人,不过只是双方算计的平衡态而已。“叶念琛作品”几个血淋淋的大字,就是这样的残酷而真实。

叶念琛电影对感情的观念一直是悲观的,我想这片同样不适合情侣入场观看,看完心底都寒,身边的人并不值得信任,不论何时我们都在寻找下一段出口.

以下是剧终的一幕让我所能理解到的潜台词:
“此刻我想停留,只是因为我想,与你无关.亲爱的,你并不是我的亲爱的,我们都只是我们自己的亲爱的,我们都只是爱自己.”

我想这个世界每一秒都有很多人在说“亲爱的,我爱你。”只是你不知道此时开口的那个人。是还没有得到想要的人。还是仅仅觉得没玩够。

若是非要维持一段美好的爱情。记得永远让自己知道的少一点。

“亲爱的。我爱你。”原来这句话其实不是那么难说出口。

如果你依然相信这个世界有很多美好的童话。记得远离‘叶念琛作品’。

③ 《亲爱的》观后感作文300字到400字

《亲爱的》观后感

亲爱的第一支预告,大概看哭了不少观众,但看过电影后,却会发现,那不仅仅是一部苦情催泪片。有些悲,不一定让人落泪,但那种沉重会直戳心灵;有些希望,不一定让人开怀大笑,但总会有一丝阳光不经意地落在眉梢。《亲爱的》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就像黄渤说的,“这个电影有一只手,是深深地伸到你的胸膛里,会触碰到你的心灵。”
《亲爱的》当然不是一个普遍发生的故事,但每个人都可以透过这部电影看到社会的群像,看到自己内心的焦虑和对亲情的漠视,而那种丢失的深沉与悲痛,其实是每个人从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理解到的。然而这不仅不是一个普遍发生的故事,它也不单纯在讲述孩子的丢失和寻找,还折射出了社会中人们内心某种东西的丢失和寻找。人来人往,我们迷惘,我们失去,我们的“家”究竟在何方?
电影里,田文军说“凭什么我要认命”,就是这股劲让他拼命寻找,不言放弃,唯有把“希望当饭吃”,他才能在失去几乎所有的时候,还能“不认命”地盼望着找回一点点的尊严。找到鹏鹏那天晚上,他在派出所的楼梯间痛哭,那是3年来他第一次落泪,那就像憋了长长的一口闷气,终于终于爆发,面容抽搐,声嘶力竭,没有吐出如何一个字,但我们完全能够感受到,这几年,他活得有多累。黄渤的表演太有爆发力了,在静默中,给予我们心灵重重地一锤,虽然没有经历过这般痛苦,但是看着他抱头痛哭,我们似乎能突然明白,他拼命寻找的何止是鹏鹏,只有把鹏鹏带回来,他的家才在,他才能“回家”。
鲁晓娟丢失的也不仅是鹏鹏。“不认命”的她为了往上爬,和田文军离婚,组建了一个中产家庭。但在丢失了鹏鹏之后,她终于发现,其实身份、金钱是无法对抗这样一个痛苦的,她一直想摆脱人下人的身份,倒头来却发现丢掉了自己。这实际上,跟很多我们身边的人都很像,只是活得太匆忙,以至于没法停下脚步去看看原来的自己,再看看现在的自己。失去鹏鹏,她又变得跟田文军一样了;寻找鹏鹏,其实是她自我重建的过程,重新回到她出发时的状态。面对本能痛苦,外在的不可能帮助到什么,只有重新建立内心,才可以去对抗、甚至超越这个痛苦。电影里虽然没有一个最终的结案,但我们显然能感受到,鲁晓娟“回家”了。
韩德忠,没想到很多人都提到了他。他在电影里,其实是一个没有“回家”的角色,他失去太多,以为能够借帮助大家来获得救赎,但到头来发现,寻找太累,最终还背叛了众人。电影里,他在“回家”这条路上似乎越走越远,最后发现钱抹不掉他那些不堪的过去,更抵不上一张死亡证明。
《亲爱的》是一部好电影,但它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去接受故事的牵引。我们都太焦虑了,以至于无法意识到自己丢掉的是什么。绝大部分的人都不会有电影里面那些人物的经历,但是光影的魅力,就可以让我们在两个多小时内,去感受另外一场人生,然后审视自己。电影的深度不在于导演或编剧将细节挖得多么深入,而在于,它落在我们的心头到底有多重。陈可辛导演的电影,不会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也不会给予大家一个明确的答案,他就是一个旁观者,铺开了一切的问题,让我们自己去寻找“回家”的路。
离家的路有千万条,回家的路只有一条。希望我们都在那唯一一条路上。

④ 暑期亲子电影《亲爱的》观后感

导语:电影《亲爱的》讲述以田文军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寻孩子以及养育被拐孩子的农村妇女李红琴如何为夺取孩子做抗争的故事。我收集整理了这部影片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亲爱的》观后感1:

前几天看了一部赵薇主演的电影《亲爱的》,我们应该感谢能有这样一部作品出现。

它告诉我们社会其实是这样的,在我们熟悉的生活之外,还有其他的生活,还有那样的一群人,那样痛苦地生存着,那样的无助,那样的无望,无望到了绝望的地步,却还必须要硬挺着生活下去。

它还告诉我们,其实我们都一样。为什么我们会哭,坐在电脑前,跟着故事,在那些并非刻意煽情的镜头面前,一任眼泪流了满面,那是因为那些感情我们感同身受,因为那些人本来就可能是我们自己。只是,我们属于幸运者,幸运地没有遭受那无边的痛苦,幸运地坐在了电影院里,去当做艺术品一样去欣赏他们。

他们那些人,有的是生活在城中村里的小贩,有的是企业的老总,有的是小学教师,有的普通的上班族,各种职业,林林总总,一如坐着看电影的我们。他们本来就是生活中的一员,却因为有那么一天,突然失去了的孩子,进而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而我们的轨迹不过是没有发生改变罢了。

他们即我们,更大的我们,就是眼下的中国。这就是眼下的中国,正发生着这样的事情,生别死离,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却生生就是没了,而明明知道他们还活着,却就是找不到他们了。我们一时找不到了自己的钥匙,就会急得团团转,六神无主,而他们则耗尽了心血去寻找,而所谓的希望,却淡到于无。说没有,却存在0.1%的概率,《亲爱的》里的黄渤,幸运地找到了他的孩子。而他只是被幸运砸中的那一个而已,现实中的原型彭高峰正因此而成为了新闻,成为了传奇,传奇到足以被改编电影。

而更多的人注定不是传奇。于是,他们的感情注定孤独,注定继续无助下去,甚至被当成精神病患者。即便是企业老总,也会有一天说我找不动了,也会抱怨说为什么会是你。为了排遣内心的无助与孤独,他们抱团,组成了互助会,以传销一样的方式在为自己打气。那些个鼓励鼓励鼓励,鼓励鼓励鼓励,荒谬之下掩藏了多少哀伤,以一种最为正常人所不齿的方式激励着自己,然后一次又一次地奔向一个可能找到孩子的方向,然后在失望面前碰到跌跌撞撞,然后还要继续找下去。从一个失望到下一个失望,周而复始地下去。

就像我们某一刻的心情,突然变得沮丧乃至绝望,到了无以复加。而他们却不是某一个时刻,而是每一刻,那种绝望黑暗的感情,无时无刻不如此。

不想多说了,他们总是让我想到自己,让我知道其实我们跟他们一样,我们的感情都是孤独的。

《亲爱的》观后感2:

看完电影《亲爱的》,随着剧情升起的绝望和愤怒情绪很久都不能散去,一拳打出去却只打到空气的无力感一直萦绕于心。可是这里想说的,不是影片营造出来的氛围,而是在整个故事里,所有成人对待两个孩子的态度,以及态度背后观念。细想会发现,整个故事里,没有人问过孩子们,他们是怎么想的。没有人关心孩子心里究竟是怎么看待这些事情的。

故事的开头,田文军和鲁晓娟已经离婚,四岁的鹏鹏抚养权归父亲,周末的时候妈妈会带他出去玩。妈妈要走了,爸爸一句一句教孩子对妈妈说“你走吧”“别再来了”“不想再见到你了”。鹏鹏一句一句地跟着爸爸说这些话,带着稚嫩的童音。孩子的模仿总能让成人从中找到所谓的乐趣,是因为小人儿模仿大人,总有一种特别的滑稽感吧。可是,鹏鹏在对妈妈说这些的时候,他在想什么?父亲满足了自己对孩子的拥有感,孩子呢?爸爸妈妈都是他最亲最爱的人,为什么他必须要对其中一个说出来那样的话?他小小的心里是否担心,妈妈会不会因为这些话真的不再来了?

不要低估孩子的觉察力,更不要高估孩子的解释能力。

大人离异确实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遗憾,但若处理得当,双方能给孩子爱的氛围,温暖地告诉孩子:我爱你,爸爸/妈妈同样爱你,只是因为我们不合适在一起生活,我们对你的爱是不变的。但是在现实生活里,大人离异之后,更多地,在教唆孩子学会仇视、排斥另一方,“你爸爸/妈妈不要你了”“你爸/你妈是坏人,你想他干什么”,甚至周围的人也会有意无意地以此来逗弄孩子。这样做的结果呢?在一个孩子心里种下仇恨的种子,让他们觉得自己被一方抛弃,而只能去讨好另一方,始终生活在恐惧之中,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你要怎样去期望他阳光快乐、积极向上?

当田文军和鲁晓娟三年后在安徽农村看到已经改名吉刚的鹏鹏,两人抱着孩子一路踉跄奔逃,后面是赵薇饰演的“人贩子老婆”妈妈拼命哭喊要追回孩子,没有人关心,这惊恐的一幕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派出所,7岁的鹏鹏单独坐在椅子上,听对面一个陌生人说自己的妈妈是人贩子,没有人关心,他会怎么想;

同样在这里,两三岁的吉芳,不得不面对毫无尊严地蹲在地上的妈妈,听别人告诉他,她的妈妈是个骗子,也没有人关心,她心理会不会就此留下阴影;

在深圳的街头,鹏鹏看见赵薇之后,激动了地喊了一声一“妈妈!”随后就看到他心中认可的妈妈被一群愤怒的人以“人贩子老婆”的身份痛打,没有人关心,鹏鹏心里是不是有痛苦,是不是有对这个世界的不信任和恐惧。鲁晓娟抱紧了鹏鹏,可是,似乎也只是怕孩子被抢走;

小吉芳被送进了福利院,见不到妈妈,见不到哥哥,可是在她心里,在她小小的世界里,全世界也只有这两个人是她可依赖的亲人,他们同时被迫从她的生活中撤退,以她的年龄,她甚至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却要毫无预警与保护地面对依恋关系的断裂。

还有韩总的那个未出生的孩子,夫妻俩都觉得,要这个孩子是对失踪了的第一个孩子的背叛。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中,这个即将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面临的会是怎样的生存环境?会不会觉得自己的出生是多余的?会不会在父母无意识的言行举止中,视失踪的那个孩子为争夺父母之爱的仇敌,一个不用出现就已经完胜他的仇敌?父母呢?父母会不会在潜意识里,带着对一个孩子无止尽的愧疚,无法真正接纳这个孩子?

没有人想过,没有人问过,没有人关心过,孩子们在经历这些事情的时候,是怎样的`心理状态,怎么做能尽量减少对他们的伤害,太多声称爱孩子的人,是不是要问自己一下,我爱的更多的是孩子还是自己的感受?

“小孩子,懂什么”“长大了就忘了”“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你好”……是我们离开童年太远,忘了当时的感受,还是我们太自大,不屑于去看看童年的想法?又或者,有意无意忽略的背后,是我们在潜意识里,根本就缺乏对孩子的尊重?别忘了,孩子们的安全感,他们的依恋,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对所发生事情的解释方式,与我们的言行举止息息相关。

《亲爱的》观后感3:

整体来说,陈可辛这部电影在烂片如云的国产电影里,算得上是十分有诚意的作品,也是用心良苦之作。整个电影看起来并不像是在叙述一个故事,如果是讲一个丢失与找回的故事,我想,在找到的那一刻,这个故事已经结束了。但是这个故事在电影里,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所以,这个电影讲了不止一个故事,而是以一个故事为切入点,讲了一个社会上被忽视的群体的事,这个群体有着各种各样的心酸苦难,却不知道何以救赎。说陈可辛良苦用心,确然如此,当一个导演把摄像机的镜头放置于的社会苦难的本身,他已经成功了好大的一部分,这种用心带着对众生的怜悯,对遭受苦难的无可奈何。

深圳这座用摩天大楼与金钱堆积起来的城市,出现在电影里,是城中村那些错综复杂的街巷,肮脏迷乱如头顶交错的电缆一样,这是对于一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不可见的一个角落,这个角落如同这个故事发生的群体一样,不被重视,被忽视而又无可奈何的一再发生。黄渤丢失了自己的孩子,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他遇到的不是阳光正义的救助,而是一个接着一个的骗局,这些趁人之危的骗局,让人咬牙切齿,而却又令人真实相信这才是最可能的结果,那就是,这个社会阴影不被我们所察觉,直到我们走进阴影本身。

当黄渤带着钱进入一个骗局,他在最后一刻逃跑的时候,骗子去追他,要抢他的钱,他在前边跑,骗子在后边追,却喊前边的是抢包的,这个情节,着实触动人,令人头皮发麻,这就是传说中的角色翻转,惨吗,还不够,已经被苦难踩到脚下了吗,不,还要粉身碎骨。——悲惨的世界!

陈可辛当然给黄渤一个美好的结局,自己的孩子找到了。黄渤遇到了一群同样经历的人们,他们组成了一个不为社会所熟悉的群体,他们为所知,却一直在为那个悲伤的经历奔波,一载又一载。电影美化了好多,韩先生是个有钱人,在寻找孩子的路上帮了黄渤不少,黄渤也不过是中彩票的一个人。而故事外另一个群体呢,是赵薇角色群体,他们本身是没有原罪的,一心想要收养一个孩子,却在整个过程中遇到各种壁垒。这并不是为了同情,导演也没有丝毫同情,但是最令人心酸的时候,是在世界之窗公交站那个场景里,一群人将失子的痛苦的愤怒,一股脑撒向了这个有点无辜的女人,她哭着伏跪在地上,但是依然无法被原谅,这个水火不容的矛盾无法调和。正如电影里高律师所抱怨,世人缺乏相互理解,换位思考。这似乎也印证着一个事实,世界如此,那么似乎有些痛苦,就必须要被一些人心酸的承受下来,不会因为他本身已经很苦难。

陈可辛的诚意还在于,客观的描述了这个生态,政府相关在里边出现了没有多少次,一次是24小时之后才给立案,一次是韩先生找了6年之后决定再要一个孩子时候,政府人员要他前一个孩子的死亡证明。这倒不是在黑谁,可能当时这个情况就是如此,但是陈可辛并没有对社会完全失望,他没有把所有责任都推卸给政府,毕竟在关键时候,还是警察开着车,一枪示警终止了村民对黄渤等人的围殴。

陈可辛把镜头摇到社会的这个角落的时候,他已经成功了好多,这种题材,只要能客观些表述,就不会出大问题。这个电影,说不像一个单纯的故事,因为已经有点纪录片的味道,而这种带着对世界怜悯的眼观,在一片浮华空洞无物的国产电影中,能找到他的位置。

【剧情简介】:

田文军和妻子鲁晓娟婚姻破裂,儿子田鹏是二人唯一牵绊。一天,田鹏外出玩耍,一去不返。寻子路上,田文军夫妇偶然结识了一群同样失去孩子的父母。大家相互扶持慰藉,从不放过一丝线索希望。多年过去,一个看似可靠的线索再次降临,促使田文军等人跋涉千里穿州过省,终在一户偏僻村落人家中,看到一个像极儿子的身影。在孩子的身后,却站着一个他喊着“妈妈”的农村妇人李红琴。丢失的挚爱能否找回?残缺的家能否真的破镜重圆? 寻子背后,一场亲情风暴正席卷而至

⑤ 亲爱的影评

《亲爱的》以打拐这一社会敏感话题作为舆论点,但是其承载的内容是远比打拐更为丰富的当代转型中国的社会切面、人物境遇。

影片用有限的时长勾勒众生相,用深圳这个极具代表性的移民城市,集中展现各种阶层、各类背景的人物的苦难与挣扎。而在这一个个故事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悖谬频出的人事经历和无因无果的人生苦难,但我们同样也能看到这黑暗背后来自人性和人情的一丝光亮。

《亲爱的》的结构设计有一大亮点:影片的前一个小时讲田文军失去儿子又找到儿子的故事,后一半却引入一个全新的主角,讲李红琴失去儿女又争取儿女的故事。这样一个前后有着明显断裂的情节,又因田文军和李红琴的对立立场而显得愈发荒诞。一个是失去孩子的父亲,一个是人贩子的妻子,两人的正恶立场似乎非常容易界定。

然而,李红琴并未被展现成一个恶人,相反,她不仅是一个对自己丈夫的罪行毫不知情的无法生育、地位低贱的农村妇女,更是一个深爱子女,孤独无依的母亲。对于李红琴苦难的大笔副呈现,迫使观众不得不放弃自己非黑即白的立 场,并对李红琴报以最大的同情和敬意。

影片之中有一个设计很巧妙:田文军和鲁晓娟在发现鹏鹏之后并未按照警方的意思等待,而是抱着孩子一路狂奔。在李红琴和乡民的眼里,他们反而成了拐孩子的人。

⑥ 《亲爱的》观后感200字

《亲爱的》是一部好电影,但它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去接受故事的牵引。我们都太焦虑了,以至于无法意识到自己丢掉的是什么。绝大部分的人都不会有电影里面那些人物的经历,但是光影的魅力,就可以让我们在两个多小时内,去感受另外一场人生,然后审视自己。电影的深度不在于导演或编剧将细节挖得多么深入,而在于,它落在我们的心头到底有多重。陈可辛导演的电影,不会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也不会给予大家一个明确的答案,他就是一个旁观者,铺开了一切的问题,让我们自己去寻找“回家”的路。
离家的路有千万条,回家的路只有一条。希望我们都在那唯一一条路上。

⑦ 《亲爱的》说说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

真实感人
你好,尊敬的网络知道用户朋友,,很高兴为你解答问题!
首先《亲爱的》的主要角色和故事都脱胎于真实发生的“打拐”事件;其次,这类亲子题材本身就是“催泪大户”,多年前一部《妈妈再爱我一次》所掀起的观影盛况,相信80后们都记忆犹新。面对“骨肉分离”的人间惨剧,再理性的观众,恐怕也都会心软。
造型接地气,演员演技好
电影本身,剧情从一开始就没有太多让人意外的地方,丢孩子和找孩子的细节,大家平时在新闻里都看到很多
。比较特别的设计是,在片中饰演一对离婚夫妻的黄渤和郝蕾,在丢了孩子后,找到了一个由张译、张雨绮饰演的夫妇领导的一个由丢孩子父母组成的“互助组织”,大家互相鼓励支撑,共同寻子,成为了电影的一抹亮色。
整部电影前一半时间,几乎成为黄渤寻子的独角戏。草根出身的黄渤,把这个开着破网吧、妻子跟有钱人走了的中年loser,彻底给演活了,每个表情、动作都令人心酸鼻酸。当黄渤历尽千辛万苦找到孩子之后,在影片后半段,重心转移到了另一位主演赵薇的身上。
丢孩子的家庭很痛苦,而当孩子被解救之后,后来收养孩子的家庭也等于遭受了失去孩子的痛苦:这是影片在“打拐”之外,着重想给观众们展现的未知世界。这个世界的主角,是全素颜出镜、穿着土气衣服、留着乱糟糟短发的“村妇”赵薇。
观众跟随黄渤一路积攒下的对丢孩子的伤痛、对人贩子的痛恨,在此刻,却被同样深爱着孩子、因不愿与孩子分开而陷入痛苦中的“继母”赵薇给逆转了:看似一个悲剧的解决,却成了另一个悲剧的开始。
祝你天天快乐,如有不足,可以继续追问,如果满意请采纳,谢谢,O(∩_∩)O~。

⑧ 电影《亲爱的》——观后感(100-200字)

和同桌约定了要一起看的《亲爱的》,从上映开始到下架,我们俩都没能抽出一个相同有空的时间一起看,这么长的时间,两个人,竟然抽不出一场电影的时间,我也是醉了。今天心情有点好,打开视频播放器时,跳出的推荐电影是《亲爱的》,我便决定抛弃那个大忙人,自己一个人看完它。(据说那时我们俩就是为了能在看这部温情剧流眼泪时有人递个纸巾的)

《亲爱的》是由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一个离异家庭里的孩子被人贩子拐走了,两年时间里,这个离异家庭一直不放弃的找孩子,人贩子的老婆与这个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孩子忘了他的亲生父母。找到孩子后,经过法律程序,这个亲生父母把孩子接回来了,但是孩子只认人贩子的老婆为妈了。

在田志军(孩子亲生父亲)找寻孩子的几个镜头里,我最重的感受是:一次次的希望变成泡沫,这失望也就越来越重了。黄渤是一个实力派的演员,他饰演的田志军那眼神里透漏出的伤心欲绝的失望让人看了就直刺心脏,让观众一同感受这一刻骨铭心的痛。父母都是把孩子放在首位的,没有做过父母的人或许无法理解那种丢失孩子之后全世界倒塌的压迫感和无力感。“我做的生意失败了,和老婆离婚了,仅剩的孩子都弄丢了,唯一支撑我活下去的这条线没了。”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当找孩子的一次次希望变成失望时,这对这个雪上加霜的父亲是该多残忍的事情。

影片中最大场面的一场戏是田志军在一个偏僻山区里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儿子,两夫妇决定把孩子抢回来。于是田志军就和他的前妻偷偷的潜进人贩子的家里,把孩子直接抱走,抱着就跑。两夫妇拼命跑,人贩子的老婆拼命追。大家都在竭尽全力的与时间抢夺这个孩子,这个场面最打动我的是每个演员的表情,亲生父母里珍惜孩子的眼神里还带有恐惧孩子再次丢失的无助感,人贩子老婆眼神里还怕丢失这孩子的不舍感,他们都是为了这个孩子用尽全身的气力在坚持着,田志军累到跪下也绝对不放开拖着孩子的手。孩子,我找到了你,就再也不要放开你了。

经过法律程序,孩子鹏鹏回到了亲生父母的身边。在警察局里,鹏鹏指着他的亲生父母,向警察说:“警察叔叔,你快抓他们,他们是坏人,不让我回到我妈妈身边。镜头到这里就停止了,下一镜头是田志军在警察局的楼梯里痛哭,这哭是心痛、是羞愧、是无奈、是自责、还是恨那人贩子。我有些看不懂了。只知道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能哭到撕心裂肺,真的是挤压在心里的这个苦到了一个无法释怀的程度。两年一直坚持不懈的寻找都没有让这个男人掉一滴眼泪,但是此刻孩子不认识他时他无法再忍了。孩子,对不起,爸爸来迟了。

最让我心碎的一个镜头是,深夜里,孩子已熟睡,田志军要外出倒垃圾,原本已经拿了垃圾袋走出门外了,又转身回去,将熟睡的孩子扛在肩上,然后心安的去倒垃圾。

这是如何的害怕失去才做的出的举动,我已经无法表达了。只是此时感觉父母之爱是如此的伟大。

天底下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是如此珍惜的,如果此时你和你的父母在生气,请原谅他们;如果此时你还在抱怨你的父母管你太多,请原谅他们;如果此时你和你的父母还有隔阂,请相信你一直是他们的亲爱的……

⑨ 《亲爱的》观后感400字


《亲爱的》观后感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看到田文军夫妻找到孩子的瞬间,惹得眼泪打转,当听到孩子一直在叫别人妈妈,根本不认识自己父母,田文军站在台阶歇斯底里连声音都没有的哭泣。一路寻子路上,被骗过,被说是疯子,甚至到最后,觉得有人骗你,那竟也是一份希望,可怕的是连骗子都要放弃了。
倒垃圾也要扛着儿子一起去,这份“怕失去”的感情到底深到了哪里?田鹏第一次拉住妈妈的手,鲁晓娟难以抑制的热泪,种种画面没有刻意去催泪,却以深扎痛点,欲罢不能,难过的心情,从昨晚看完电影之后一直持续到今天。
也不知道自己在整个观影过程中,哭了几次,我只知道,我现在依旧难过。整个过程里,田鹏从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到叫赵薇饰演的角色妈妈,再到重新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孩子如同换了一个人,懂了一点事的田鹏不愿再叫鲁晓娟妈妈,不与他们交流,只记得自己还有一个妹妹,看得太揪心,太难过。
时隔太久,或许很多很多被拐卖的孩子都没有回到自己父母身边……
李红琴的一根筋,无非是要完成她成为“母亲”的渴望,而且有着此类女人所特有的不择手段,她挪用了自己的身体,去与他人苟合,这才发现自己具备当母亲的资本。影片就此戛然而止。李红琴的悲怆在于,成为一个母亲,并不由她天然的生理结构所能决定。她掏心掏肺的寻亲之旅,变得虚妄、空洞、起码是无所适从。影片最后的镜头缓缓地拉开,李红琴被猝不及防的伤痛所笼罩,也就有了“一条道跑到黑”的深深回味。
不光是李红琴,那些孩子和那些孩子的父母,以及未来的父母和将要出生的孩子。他们最基础的人伦变得模糊,无处安放的亲情在忙、盲兼备的现代化步伐中,一步步走向扭曲和变形。官僚机构的强硬作风,利欲熏心、软硬兼施的民间暴力,集团化的自我催眠,形成了当下中国,既人人自危,又不知该何去何从……
对人贩子的恨,实在太深。
没有买卖,就没有拐卖!

⑩ 亲爱的观后感400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看到田文军夫妻找到孩子的瞬间,惹得眼泪打转,当听到孩子一直在叫别人妈妈,根本不认识自己父母,田文军站在台阶歇斯底里连声音都没有的哭泣。一路寻子路上,被骗过,被说是疯子,甚至到最后,觉得有人骗你,那竟也是一份希望,可怕的是连骗子都要放弃了。
倒垃圾也要扛着儿子一起去,这份“怕失去”的感情到底深到了哪里?田鹏第一次拉住妈妈的手,鲁晓娟难以抑制的热泪,种种画面没有刻意去催泪,却以深扎痛点,欲罢不能,难过的心情,从昨晚看完电影之后一直持续到今天。
也不知道自己在整个观影过程中,哭了几次,我只知道,我现在依旧难过。整个过程里,田鹏从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到叫赵薇饰演的角色妈妈,再到重新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孩子如同换了一个人,懂了一点事的田鹏不愿再叫鲁晓娟妈妈,不与他们交流,只记得自己还有一个妹妹,看得太揪心,太难过。
时隔太久,或许很多很多被拐卖的孩子都没有回到自己父母身边

阅读全文

与电影亲爱的完整版观后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免费的电影大全战马 浏览:931
你懂的下载电影网站迅雷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187
韩国电影法国偷渡 浏览:478
电影蜗居爱情演员陈秋竹 浏览:559
罗马音乐电影 浏览:886
2005年戛纳电影节周星驰 浏览:825
电影中哭泣的图片大全 浏览:507
刘德华跟周星驰的电影 浏览:975
女儿国西游记电影完整 浏览:381
求一部电影强奸 浏览:464
姜子牙电影里面的玄鸟图片 浏览:506
情义无悔1电影高清完整版 浏览:527
爆裂骑士电影结局 浏览:725
琪琪电影剧大全软件 浏览:260
韩国电影名字有老师的 浏览:63
好看的杀手爱情电影 浏览:361
武林外传之电影大穿越下载 浏览:379
日本电影女星大全 浏览:424
俄罗斯科幻片大全电影 浏览:37
电影血族大结局是什么 浏览:145